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被的影响
增温改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异速生长关系
618-629草 业 科 学第 38 卷第 4 期4/2021PRATACULTURAL SCIENCE Vol.38, No.4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694徐满厚,杨晓辉,杜荣,秦瑞敏,温静. 增温改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异速生长关系. 草业科学, 2021, 38(4): 618-629.XU M H, YANG X H, DU R, QIN R M, WEN J. Effects of simulated warming on the allometric growth patterns of an alpine meadow community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21, 38(4): 618-629.增温改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异速生长关系徐满厚,杨晓辉,杜 荣,秦瑞敏,温 静(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摘要: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线辐射器进行模拟增温试验,于2011−2013年、2016−2018年植被生长季进行群落生长特征调查,选取指数函数、线性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4种常用基本函数进行最优方程拟合,以确定不增温对照和增温处理下植物群落生长关系的类型,进而探讨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关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1)在不增温对照下,地上生物量与密度(P < 0.05)、高度(P < 0.01)、盖度(P < 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增温处理下,地上生物量与频度(P < 0.01)、盖度(P < 0.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冠比与密度(P < 0.05)、盖度(P < 0.05)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在增温处理下,盖度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增强(P < 0.01),频度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由不显著(P > 0.05)变为显著正相关(P < 0.01),密度和盖度对根冠比的影响也由不显著(P > 0.05)变为显著负相关(P < 0.05);3)在4种常用基本函数中,幂函数更符合植被的生长关系,说明高寒草甸植被符合异速生长理论;在对照处理下,高寒草甸植被地上部分表现为等速生长,地下部分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整体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而在增温处理下,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整体也体现为异速生长。
高考地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
2022届高考地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地理系列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增强青藏高原“热源”作用影响青藏高原是影响我国、亚洲乃至全球天气气候的关键区域,也处于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
2017年8月19日启动持续至今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包括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等十大科考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任务一首席科学家徐祥德表示,此次科考体现了从大气到地球、多圈层视角实践科研到应用、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特色。
科考发现,随着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夏季青藏高原作为加热源的作用将会增强。
“温室效应”导致青藏高原和上空大气增温,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由此揭示出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对青藏高原“热源”作用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地气相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高原湖泊占中国湖泊总面积50%以上,因此湖泊群的贡献不容忽视。
科考研究首次较为准确地推算出青藏高原湖泊群每年蒸发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为517亿吨。
该研究可在资料缺乏区域显著减少湖泊蒸发研究的不确定性,对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亚洲水塔”水资源评估和高原水汽输送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
“亚洲水塔”的“核心区”是低纬暖湿气流的关键入口,形成一条连接低纬热带海洋水汽源和“亚洲水塔”核心区水汽中心的强暖湿水汽输送通道,水汽来源可追溯到南半球,显示了与热带海洋和南印度洋暖湿水汽源的联系。
高原的热驱动效应有助于维持能量、水循环交换,以“水汽柱”形式向对流层顶垂直输送,这表明通过对流云活动,高原地区水汽输送及其湿对流具备对全球影响的“窗口效应”,对全球能量和水循环交换以及“亚洲水塔”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亚洲水塔”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区域性水资源失衡。
研究发现,近20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消融与退缩。
青藏高原冻土变化与生态环境问题
青藏高原冻土变化与生态环境问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然而,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冻土是指地下温度低于0℃的土壤,它在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藏高原冻土变化的原因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青藏高原冻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
气候变化是导致冻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的气温也在上升,这使得冻土融化的速度加快。
同时,降水量的变化也会影响冻土的稳定性。
另外,人类活动也对冻土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等,这些人类活动对冻土造成了机械破坏和热力破坏,加速了冻土的融化。
青藏高原冻土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冻土的融化会导致土壤的沉降,进而引发地表塌陷。
这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
其次,冻土的融化还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增加了土壤中的碳排放量,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此外,冻土的融化还可能导致冰川融化的加速,进而对水资源的供应产生影响。
青藏高原是亚洲的水塔,冰川融化会导致水资源的减少,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威胁。
为了应对青藏高原冻土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青藏高原冻土变化的监测和研究,掌握冻土变化的动态情况。
其次,要加强冻土保护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冻土的破坏。
对于已经建设的基础设施,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对冻土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加强生态恢复工作,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改善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总之,青藏高原冻土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地表塌陷、碳排放增加和水资源减少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减少人类活动对冻土的破坏,并加强生态恢复工作。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片重要草地区域,也是全球高寒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的草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一、草地退化问题的成因根据研究,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度放牧:由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和半干旱地区,造成草原缺乏水源,导致牧民为获得更多收益而过度放牧和过度牧畜,导致草原土壤严重受损,草原植被趋向单一化。
2、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的草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温等气候变化使得草原植被生长条件不佳,从而促进草原退化的加速。
3、自然因素: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复杂,地貌起伏较大,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导致草原土壤流失严重,从而形成了淤积、荒漠化、石漠化等现象。
4、农业活动: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加速,使得大量耕地和牧场的开垦和生产活动的推广,严重影响了草原植被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了大量草原退化现象。
二、草地退化的影响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影响范围广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为:1、农牧业收益下降:草原植被严重退化,导致牧草生长缓慢,牛羊成长缓慢,对农牧民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
2、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后,对于土壤、水资源的保护和保持有所削弱,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危害到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3、气候影响:草原植被面积的锐减对于青藏高原的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于高山过程形成和冰雪融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4、物种灭绝:草地退化极大地影响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乃至滞留,使得许多动植物数量下降或灭绝等一系列问题。
三、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青藏高原草地退化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多项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
目前,草地生态修复的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和改善草地土壤:通过土壤改良和保护技术,提高草地土壤的肥力和水保持能力,从而促进草原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区域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青藏高原的气候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高海拔、寒冷干燥。
过去,这种气候条件使得这个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主要以牧业为主,农业相对较少。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青藏高原的气候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温度的升高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气温的上升,原本高寒的青藏高原地区逐渐变得适宜农作物生长。
这使得一些农民开始尝试在这个地区进行农业种植,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获取更高的收益。
然而,气温的升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高温使得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收获期提前,给种植者带来了时间上的压力。
另一方面,高温还会加速水分蒸发,使土壤水分流失加快,给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降水量的变化也对青藏高原的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降水少、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决定了其农业生产的困难。
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在一些地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些地区的降雨量变得更加富裕,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高原特有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却出现了减少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干旱的情况。
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降水的减少,农民们不得不采取更加合理的灌溉方式,并加强对土壤保水能力的改善,以应对干旱带来的问题。
此外,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还导致了其他方面的问题。
比如,由于温度升高,一些高寒植被的分布范围发生了改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此外,高原特有的冰川融化现象也在加剧,给当地的水资源供给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青藏高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气候挑战。
青藏高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湖泊环境响应
青藏高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湖泊环境响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湖泊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青藏高原的气候也在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的湖泊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首先分析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随后,我们将探讨这些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湖泊的水位、水质、生态结构等方面。
我们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现场观测数据、遥感影像以及气候模型输出结果,揭示气候变化对湖泊环境的具体影响机制和过程。
本文还将对青藏高原湖泊环境的响应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将评估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脆弱性,探讨湖泊环境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湖泊的响应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湖泊环境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动态变化过程。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气候变化和湖泊环境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特征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温度、降水、风速等多个方面。
在温度方面,青藏高原整体呈现显著的增温趋势。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过去40年中,高原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2摄氏度。
这种增温趋势在冬季尤为明显,导致高原冬季的气温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夏季。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高原的生态系统,也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降水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青藏高原的降水总量在过去40年中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但降水分布却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
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减少。
这种降水模式的变化对高原的水资源、湖泊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拥有广袤的草地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青藏高原的气候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青藏高原的气温逐渐升高。
全球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的气温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过去几十年来,青藏高原的气温上升幅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气温升高会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类型和分布发生改变。
适应低温环境的高山植物可能逐渐消失,而一些温暖气候下的植物可能会迁移到高原地区。
这种植被类型的改变将对草原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青藏高原的降水量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温升高导致融雪期提前和降水形式的改变。
青藏高原的草地主要依靠雨水和融雪供水,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水资源供应的不稳定性,从而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压力。
降水量的减少还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湿度。
此外,融雪期提前可能导致融雪水的过度排放,造成洪水灾害,破坏草地的生态环境。
第三,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也是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
冰川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水源,供应着河流和湖泊的水源。
冰川的退缩不仅会导致水资源供应的变化,还会影响水质和水流量的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和动物没有足够的水源供应,将受到严重威胁。
除了上述影响外,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环境问题。
例如,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增加,如干旱、洪水和暴风雪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植物和动物的适应能力将构成挑战。
另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土壤侵蚀,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保护和恢复青藏高原的草地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气候监测和预测能力,确保及时有效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变化模式。
其次,开展科学研究和监测,深入了解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为采取适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挑战,共同推动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盖 , 退化 丰要位 于高覆盖区 ; 从不 同植被类型看 , 除钊 叶林 、 阔叶林受采伐影响覆 盖度 下降外 , 其他植被覆盖 度 均不同程度的上州 ; 植被覆 盖度变 化与同期 降水艟变化 、 温度变化均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 归一化植被 指数 ; 气候变化 ; 肯 藏高 中图分类号 :Q 9 4 8 . 1 1 文献标 志码 :A 卡 H 关, 且 具有 明显的Ⅸ域差异
罔 内快 速提 取植 被覆 盖度 。
, 该 类 方 法 的 精 度 较
寄, 但 主观性 强 、 野 外操作 不便 、 成本高, 难 以存大 范
由于遥 感技 术 可 从 多 时相 、 多波 段 遥 感 信息 中
提取地 表覆 盖状 况 与环境 变 量 , 为研 究 陆 地 植被 的
究利 用 长 时 间序 列 的遥 感 影 像 和 气 候 数 据 , 测 算
覆 盖 度 足 指 植 被 投 影 面 积 存 单 化 面 积 所 占 比 例卜 , 是衡 量 地表植 被 数量 的重要 指标 , 获取 地 表 植被 覆盖 度及 其变 化信 息对 于揭 示全球 变 化影响 下的 区域生 态 系统 响应特 征及评 价 区域 生态环 境质
遣具有 重 要意 义。测 量植 被覆 盖度 的方法 可 分为地 表 实测 和 遥 感 测 量 。地 表 实 测 的 方 法 包 括 日视
基 金项 目( F o u n d a l i o l i i l e m) : 国 家高 技 术 研 究 发 展 汁 划 ( 2 0 1 2 A A】 2 A 3 1 0) 资肋 f S u p p o r t e d b y t h e N a t i o n a l } l i g h I '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1 ) e v e l o p . i l l e n l P r o g r a n l o f C h i n a( ( , r a n t .2 0 1 2 A AI 2 A 3 l 0) J 作者简 介( B i o g r a I ) h y ) : 刘军会( 1 9 7 6一), 男, 河北人 , 博 } : , 副研究员 , 主 要 从 事全 球 变 化 生 态 学 研 究 f I i u J u n h u i ( 1 9 7 6一) .n - a I l I J r ¨i n H e —
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被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被的影响
王谋;李勇;黄润秋;李亚林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2005(025)006
【摘要】研究区高寒植被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气候环境对高原腹地植被具有明显的控制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植被样方的研究,对该区植被在高原气候暖干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暖干化的气候(环境是区域植被退化的主因,并对研究区植被退化速率进行了推算(14.2km/10a).以样方数据分析为依托,重新拟定了研究区内干旱湿润区分界线,获得该区植物碳同位素值拟合干湿界限的支持.通过对年代间干湿分界线位置的比较,对高原气候暖干化模式下植被的退化趋势进行了模拟.
【总页数】7页(P1275-1281)
【作者】王谋;李勇;黄润秋;李亚林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汽藏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43;Q948
【相关文献】
1.气候变暖对高寒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J], 霍小红;张文凯
2.气候变暖对高寒地区植物生长与物候影响研究 [J], 徐践
3.休牧对西藏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影响 [J], 高小源; 鲁旭阳
4.未来气候变暖对羌塘自然保护区高寒草地牧草青草期的影响 [J], 杜军;周刊社;高佳佳;次旺顿珠
5.青藏高原腹地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草甸生长季节CO2排放通量及其主要环境控制因子研究 [J], 王俊峰;王根绪;吴青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植被分布与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植被分布与气候变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
它的面积广阔,地势险峻,气候条件多变。
在青藏高原上,植被分布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这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高原的自然景观。
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是非常复杂的。
由于高原地势高而平坦,受到大气环流和地貌的影响,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呈现出高寒、干旱和寡毛特征。
尽管青藏高原相对干燥,但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高原上的植被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由于海拔较低,降水较丰富,温度适宜,形成了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的植被以森林为主。
常见的树木有柏木、云杉和冷杉等,这些树木能够抵御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
而在高原的西北部,则是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牧草和低矮灌木构成。
青藏高原的植被分布还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青藏高原的气温也逐渐上升。
这种气候变化对高原上的植物生活有着明显的影响。
一方面,气温升高缩短了冰雪覆盖期,延长了植物生长季节,使得高原上的植物能够更好地生长和繁衍。
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加速,造成水资源的减少,这对高原上的植物生存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另外,青藏高原的季风气候也是影响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季风系统的边缘,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由于东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受到青藏高原地形的阻挡,导致高原东部的降水较为丰富。
相比之下,西南季风较弱,青藏高原的西北部降水相对较少。
这种降水分布的不均衡使得高原上的植被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多西少的特点。
植被分布与气候变化的互动关系还影响到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植被的变化也影响到高原上其他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例如,草原的退化使得一些草食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这对雪豹等食肉动物的生存产生了影响。
此外,青藏高原作为重要的水源地,水资源的减少会直接影响到高原上的农业、畜牧业和人类生活。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藏高原的植被资源,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及其影响摘要: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特殊的热力和动力循环而形成的天气气候系统对我国、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气候在时空上的变化的剖析,引出这些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并提出如何应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策略。
关键字: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草场退化;冻土;冰川1.概述1.1研究区概况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巨型构造地貌单元,包含冰川、积雪、冻土、森林、草原、荒漠和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
青藏高原的隆起,深刻地影响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环境的演化,被视为南极和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形及其独特的热力和动力循环系统作用,不仅在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天气气候系统,对我国、亚洲地区甚至全球的气候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此,青藏高原被称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和“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统一研究的最佳天然实验室”。
1.2气候特征青藏高原地区面积辽阔,地势高,气候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压低;温度、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高原西北部风大沙多。
青藏高原温度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年均气温为 1.37℃,海拔4000m 以上地区,年均温度在0℃以下,从地区差异上来看,高原边缘的气温较高,内部气温较低,相对暖区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青海东部的黄河、湟水谷地,年均气温3~5℃,雅鲁藏布江以南和横断山区的三江源地区,年均气温分别为18℃和12℃,低温区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巴颜喀拉山的玛多、清水河和祁连山的托勒地区,年均温度在-5~-3℃间。
青藏高原最暖月份因地区不同而不同,一般出现在6-8 月。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mm 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既有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也有我国的多雨中心。
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资料
学院:地遥院 专业:地理学 课程:全球气候变化 汇报人:陈雪、史恒畅
内容 1.高原气温变化特征 2.高原降水时空变化趋势 3.高原冰冻圈变化 4.高原生态变化 5.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趋势
1.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特征
1.1 高原气温变化、突变及其与我国其他地区突变早晚比较
基于中国台站资料 (1980—2004年)得到的 夏季青藏高原表面气 温(a)和感热加热(b)与 中国降水相关分布 (对资料进行了 11 年 滑动平均以得到年代 际变化)
5.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趋势
海陆热力差异和大地形影响南亚季风 的概念示意图(其中,南亚季风的南支 水汽输送主要受热带海陆热力差异的 影响而抬升, 其北支水汽输送主要受 高原南坡“感热气泵”的抽吸作用影 响,其余的水汽则受海陆热力差异和 高原热力强迫的共同影响而向东北方 向输送至东亚季风区)
21世纪中国青藏高原冰川变化趋势估计 比现代升温/℃ 冰川面积或体积减少/% 2030年 2070年 2100年 -14 -43 -75
冰川类型
主要分布区
2030年 2070年 1.2 2100年 2.1
海洋性冰川
西藏东南部及横 断山系
天山、青藏高原 东北部与南缘 青藏高原西部
0.4
亚大陆性冰川
极大陆性冰川
4.高原生态变化
4.1 森林生态系统 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青藏 高原植被返青期提前, 生长期延 长, 覆盖度和生产力增加,碳汇 功能增强, 青藏高原植被总体趋 于向好, 局部变差. 气候变化是 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的主控因子, 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 的影响是正面的, 但这种影响仍 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尤其是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变化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 产生较大影响。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原因与防治措施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原因与防治措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积达5.2万平方千米。
其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地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给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以及可能的防治措施。
造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不断上升,降雨量也在减少。
这导致了高寒草地的水源减少,土壤湿度下降,植被生长受到限制。
同时,气候变化还引发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等,更加剧了高寒草地的退化。
除了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也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是其中最主要的人为因素之一。
青藏高原是牧民居住的地区,牧民们依赖畜牧业为生。
然而,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放牧方式导致了大量的草地过度利用和过度退化。
牲畜过量食用草地,超过了草地可持续承载的能力。
不仅如此,过度放牧还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加速了高寒草地的退化。
此外,未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也是造成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地区,农田、道路和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无序的城市化和农业活动侵占了大片草地。
未进行适当的规划和管理,导致了草地面积减少和植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高寒草地的退化。
为了防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采取以下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应对。
各国应共同努力,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加大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减少其对高寒草地的影响。
其次,加强保护和管理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退化草地的修复和保护力度。
同时,加强对畜牧业的管理,限制牲畜的数量和放牧区域,制定合理的放牧政策和管理措施。
第三,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高寒草地退化机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动科学技术在草地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
全球变暖对地表高山植被分布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地表高山植被分布的影响全球变暖是当今最值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地表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高山地区是全球最敏感的生态区域之一,其植被的分布和生态功能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了解全球变暖对地表高山植被分布的影响至关重要。
全球变暖对高山地区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使高山地区的冻土融化速度加快,土壤湿度下降,进而影响植被生长。
高山植被通常生长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对低温和冻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然而,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温度上升,冻土融化,导致土壤中的水分流失,使得高山植被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干旱。
一些对干旱敏感的植被种类可能会逐渐减少,而一些适应干旱的植物种类可能会扩张。
其次,全球变暖导致的降水模式改变也对高山植被的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降水的分布可能会发生变化,造成降水量减少或不均匀分布。
这对高山地区的植被生长和分布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一些依赖于高水分来源的高山植物可能难以适应降水减少的情况,导致其数量减少或消失。
相反,一些耐旱植物种类可能会在干旱条件下适应和扩大生存范围。
第三,全球变暖也会引起高山地区的冰川消融速度加快,这对高山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冰川融水是高山地区植被生长的重要水源之一。
然而,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冰川所提供的水资源逐渐减少。
这将直接影响高山地区植被的生长和分布。
一些高山植物可能会面临水资源不足的挑战,而那些适应低水分的植被种类可能会逐渐取代原有的植物群落。
最后,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高山地区的气候条件改变,进而影响高山植被的生态系统互动。
例如,温度上升可能会导致高山地区的昆虫、鸟类和其他动物物种的迁移和适应变化。
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高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
如果植被和动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破坏,将会对高山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全球变暖对地表高山植被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2高考地理微专题—天气系统和气候的影响习题含答案
天气系统(2020·江苏)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A.①B.②C.③D.④2.此时①地最可能()A.暴雨倾盆水难排B.细雨蒙蒙衣难干C.烈日炎炎似火烧D.黄沙满天车难行(2020·衡水模拟)雷暴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
它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产生,积雨云的强烈发展,常伴有闪电、雷鸣、暴雨、大风,有时还会出现冰雹、龙卷风,属强对流天气。
雷暴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甚至发生在两极和沙漠地带,但通常低纬度的地方发生较频繁。
据此完成3~5题。
3.雷暴发生时,地面物体有时会遭受雷击,雷击发生是由于()A.高、低云层间放电B.气流剧烈撞击C.气流剧烈上升D.低云和地面间放电4.我国雷暴天气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带可能是()A.雷州半岛B.四川盆地C.河西走廊D.山东半岛5.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从未有过雷暴,主要原因是()A.过度干燥B.纬度较低C.地形平坦D.空间温差小,对流弱(2020·广东湛江模拟)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其形成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密切相关。
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
下图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江淮气旋多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7.随着江淮气旋的移动,东海海域的主要风向变化为()A.西北风→西风→西南风B.东南风→南风→西南风C.东北风→东风→东南风D.西北风→北风→东北风8.江淮气旋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与其相关性最小的是()A.海湾的形状B.气旋移动方向C.风力的大小D.海水温度变化(2020·湖南长沙模拟)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年10月5~6日某天气系统中心移动路径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天气系统中心的移动速度约为()A.80千米/小时B.60千米/小时C.45千米/小时D.25千米/小时10.由图推测,该天气系统为()A.高压B.低压C.锋面D.锋面气旋11.10月6日早晨,当地居民感觉天气转凉,其主要原因是该天气系统() A.西部为南下气流B.北部为寒潮南下C.中心气流上升D.中心气流下沉12.(2020·山西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涵盖了中国西部的青海、西藏和四川等省份。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对于地球的气候和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青藏高原的温度上升。
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上升速度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这导致了高原上的冰川融化加速,雪线上升,湖泊内部水温上升,对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融化的冰川和雪水供应了高原地区的河流和湖泊的水源,这对本地生态系统和人口的生计都至关重要。
然而,冰川和雪水的减少将导致水资源短缺,这将对高原的植被、动物和人类社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其次,气候变化也影响了青藏高原的降水模式。
青藏高原是亚洲水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全球著名的水塔地区。
然而,温度上升和降水模式的变化将对高原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了大气湿度的增加,但降水方式却发生了变化。
在某些地区,尽管总降水量可能增加,但降水强度却减少,使得水分无法有效渗入地下,导致土壤干旱和高原植被的衰退。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洪水的频率和强度也都在增加,给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风险。
第三,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许多独特的物种都依赖于这片广阔的生态系统生存。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高原地区的物种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温度上升和降水模式的变化导致了生境的迅速变化,许多物种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而消失。
另外,温度上升也导致了高原地区的病虫害增加,这对农作物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构成了威胁。
最后,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藏高原是许多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居住地,他们依赖于农牧业等传统方式来维持生计。
然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事件带来了农牧业的困难。
青藏高原气候与冻土状况变化分析
青藏高原气候与冻土状况变化分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面积最广的高原,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冻土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气候和冻土状况变化非常引人关注。
本文将从气候和冻土两个方面来分析青藏高原的变化。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青藏高原的气候状况。
青藏高原的气候受到喜马拉雅山和山脉的阻隔,形成了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
该地区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气候区域。
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气温变化较小。
西部气候干旱寒冷,降水量少,气温波动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青藏高原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方面,降水量的变化。
青藏高原降水量多年来一直呈现波动的趋势。
根据太阳辐射的变化,青藏高原的降水模式也在逐渐改变。
近十年来,高原东部的降水量逐渐增多,而西部则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这种变化对于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来说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二方面,气温的上升。
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尤为明显。
数据显示,青藏高原的平均温度在过去几十年里上升了约1.5摄氏度,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近两倍。
由于气温上升,高原上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导致冰川退缩、湖泊面积减小,进一步影响到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平衡。
以上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大致情况,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冻土状况的变化。
首先,冻土退化。
青藏高原的冻土属于高寒地区的永久冻土,是该地区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主要稳定因素之一。
然而,随着气温的上升,青藏高原的冻土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冻土融化速度增加,导致土壤结构疏松,水分渗透性增强。
这对于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冻土下沉。
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冻土下沉现象在一些地区十分严重。
冻土下沉对于当地的建设和基础设施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最后,冻土退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冻土是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石,其退化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气候变暖缩短青藏高原牧草生长期或致牧草短缺
参考文献 :
【] 1 王伟中 , 文远. 当前 全球气候变 化问题 的思 考【l 闲人 口资源 王 对 J_ l 中
与 环 境 ,0 5 5 :8 8 . 2 0 ( )7 — 2
总量 的 4 %。弃 置堆 放 和 焚烧 的农 作物 秸秆 占秸 秆资 源 总量 的 1. , 烧 和 弃 置 的农 作 物 秸 秆 , 污 染 87 焚 % 既
气 候变暖缩短 青藏 高原 牧草 生长期 或致牧草短缺
中同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 员带领的研究 团队发 现 , 气候 变暖使青 藏高原高寒草 甸和高寒草原生 长季推后 、 生长 期缩短 , 这可能会导致在一年 中的某些 时期 出现牧草短缺现象 。 过去的研究指 出气候变 暖使 多数植物的春季物候提前 , 但仍有大 约 1 / 4的温带植物 并不遵循这个规律 。许建初研究组利用遥感 手段模拟 了青 藏高原植被 1 8- 2 0 9 2 0 6年的生长季变化 , 并分析 了高 寒草甸和高寒草原 生长季开始和结束 日期与月气温的关系。结果发现 , 尽管气温在研究期 内是持续上升的 , 2 但 种草地类型 的春季
1I 4盛
婧, 赵德华 , 陈留根 . 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 库的影响IJ 态环 农 J_ 生
境 ,0 6 l ( )3 6 3 0 2 0 ,5 2 :8 — 9 . 【l 小 全 , 先 刚 , 曙 红 . 地 利 用 变 化 和 林 业 活 动 碳 量 变 化 测 定 5张 陈 武 土 和 监 测 中的 方 法 学 问 题 l . 态 学 报 ,0 4 2 ( )2 6 — 0 5 J生 J 2 0 ,4 9 :0 8 2 7 .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群落的影响研究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群落的影响研究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全球第三级生态区域。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群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群落的影响,并对其中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首先,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导致高原上升气流减少,降水减少,草地植被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些植物物种逐渐适应高温和干旱环境,而其他一些物种无法适应这样的变化,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
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植物物种的分布范围扩大或缩小,进一步加剧了草地植被群落的变化。
其次,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地植被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保持、水文循环、碳循环等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气候变暖和降水减少,草地植被的生长受到了抑制,土壤水分含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威胁。
同时,草地植被的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植被减少,土壤质量也可能下降,进一步影响到草地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草地植被群落与动物的相互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是许多动物的特殊栖息地,其中包括稀有和濒危物种。
草地植被的减少和退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动物的食物来源,也导致一些动物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迁徙或灭绝。
例如,藏羚羊等高原动物的数量不断减少,直接和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草地植被的变化。
因此,进行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群落和动物的综合研究,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针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群落的影响,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应对和管理措施。
首先,加强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草地植被的影响机制。
其次,推行合理的草地植被保护规划,加大草原保护力度,恢复和重建退化的草地植被。
此外,加强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实现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6期2005年6月生 态 学 报ACT A ECOLOGICA SINICAV ol.25,N o.6Jun.,2005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被的影响王 谋1,李 勇2,黄润秋3,李亚林1(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成都理工大学油汽藏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基金项目:国家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调查资助项目(200213000002);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102002);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2084);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SZD 0408)收稿日期:2004-05-31;修订日期:2004-12-20作者简介:王谋(1975~),男,博士生,从事生态环境及环境变化研究.E -mail :cdlgw m @21cn .com致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彭敏教授帮助鉴定研究区植物样品,瑞士理工大学Nich olas Jam es Rich ards on 博士对本文给予帮助,在此一并致谢Foundation item :project of C hina M inis try of Land and Resou rces (No .200213000002)and key pr oject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 hina (No .90102002,40372084);Key Lab .Foun dation of Sichuan (SZD 0408)Received date :2004-05-31;Accepted date :2004-12-20Biography :W ANG M ou ,Ph .D .candidate ,mainly engaged in climate change of Qingh ai -T ibet Plateau and its ecology an d environ ment responses .E -m ail :cdlgw m @21cn .com摘要:研究区高寒植被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气候环境对高原腹地植被具有明显的控制意义。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植被样方的研究,对该区植被在高原气候暖干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
提出暖干化的气候(环境是区域植被退化的主因,并对研究区植被退化速率进行了推算(14.2km /10a)。
以样方数据分析为依托,重新拟定了研究区内干旱湿润区分界线,获得该区植物碳同位素值拟合干湿界限的支持。
通过对年代间干湿分界线位置的比较,对高原气候暖干化模式下植被的退化趋势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被;碳同位素;环境条件;暖干化;适应文章编号:1000-0933(2005)06-1275-07 中图分类号:Q 143,Q 948 文献标识码:AThe effe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alpine vegetation of the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hinterlandWANG M ou 1,LI Yong 2,HUANG Run-Qiu 3,LI Ya-Lin 1 (1.College o fE arth S ciences ;2.N ational K ey L aboratory of Oiland Gas Reser voir Geology and Exp loitation ; 3.College o f E nv ironment and Civ il Eng ineering ,Ch engd u Univ ersity of Te chnology ,Cheng du610059,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5,25(6):1275~1281.Abstract :T her e is g ro wing ev idence w ithin t he env ir onmental science co mmunity that o ur planet has enter ed a potentia lly catastr ophic phase of human-induced global climate w arming.Climatic st udies demo nstr ate that t he Q inghai-T ibetan P lateau has also ex hibited a w arm ing and dry ing tr end in r ecent decades.W e st udied an ar ea o n the T ibet an P latea u located in the tr ansitio n zo ne betw een A lpine M eado w and Alpine Steppe reg io ns.Such zones ar e hig hly sensitive to env ir onmental change and t he co nco mitant adjustment o f v eg etat ion in t hese hinter land ar eas of the plateau can reflect ada ptat ion o f plant eco lo gical systems to chang es in the climat ic setting .In o rder to demonstr ate whether the A lpine veg etatio n o f the study ar ea displa ys a r espo nse to chang ing enviro nment al conditio ns,and w hether the v ariatio n in the envir onmental co nditio ns is reflected in cha ng es in the phy siolog y and fo rms of the A lpine flor al a ssemblage,we studied t he car bon iso topic values of these plants.Car bon iso tope fra ct ionation var iat ions w ithin the plants can reflect ar id o r m oist env iro nment al co nditions attained dur ing the gr ow th period of the plants.We carr ied out a reg r ession analy sis on the ex periment al car bon isot ope results,ta king int o account their g eog r aphical posit ion.T 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 wed that the D 13C v alues of K .p y gmaea cor relate w ith the cha ng ing SE -NW tr end of precipita tion .(R =0.44603,n =29,p <0.05),w hich indicates that the v egeta tio n has adapted t o v ariatio ns in env ir onmental co nditio ns .We a lso sur vey edflor al assemblag es at sit es w ithin the tr ansit ion zones ,and carr ied out principal co mpo nent and clust er analy ses o n the veg etation indexes o f these sites to ident ify the mig ration o f t he boundar y betw een A lpine St eppe and A lpine M eadow caused by climate w arm ing and dr ying .T he mig r atio n o f the bounda ry indica tes the ex pansio n of the a rid zone at a r ate o f 14.2km per decade and t he a cco mpanied deg ener ation o f v egeta tio n in t he bro ader centr al Plateau area.T he spread o f t he A lpine Steppe has not o nly result ed in a dro p in the ov erall veg etatio n co ver age in this reg io n,but ha s also caused a dro p in the tot al bio mass of the sur face veg etation in the ar ea.Study o f the biomass of t he A lpine St eppe and A lpine M eadow communities sho ws that the to tal biomass of the A lpine St eppe community in the study area is 77%of that o f the A lpine M eadow community.Ba sed o n t he o bser ved responses o f flor al car bon isoto pic co mpo sitio ns to v ar ying env ir onmental influences,this study has been able to quantify the chang ing tr end o f veg etation ty pes and quality o n t he T 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climate w arm ing and dry ing.T hr oug h the integr ation of pr evio us studies of pla nt eco lo gy in the study area w ith o ur o wn r esear ch,w e pr opose that the change t o a w ar mer and dr yer climatic env ir onment is the main cause o f pr og r essiv e degenerat ion o f the veg etation in the study ar ea.T aking into account cur r ent clima te chang e models,our simulat ions o f futur e changing surface v egetat ion dem onstrat e that if the war ming and dr ying tr end continues unchecked,the veg etation degener atio n rate will acceler ate.T his w ill not o nly hav e a neg ativ e influence o n t he bio diver sity o f the T ibetan P latea u,but the r eductio n o f the biomass of the sur face plants w ill also hav e a neg ative influence on the local pa st or al eco no my.Key words :Q inghai-T ibetan Plateau;car bon isoto pes;env ir onmental co ndit ions;g lo bal w arm ing;w ar ming and dr ying trend;veg etation adapta bility图1 研究区位置及主要植被类型[5]Fig.1 T he location of s tudy area an d it's major vegetation types [5] 近40a 的降水趋势表明,青藏高原年平均降水量在减少,尤其是夏季降水量减少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