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 第八章 建筑钢材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与检测答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答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答案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建筑材料的常见种类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常见的建筑材料种类。

1.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它主要由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等性能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2. 钢材,在建筑结构中,钢材通常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

钢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钢材的拉伸强度、弯曲性能等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3. 砖瓦,砖瓦是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隔热、隔音性能。

因此,对砖瓦的抗压强度、吸水率等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1. 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是对建筑材料的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通常通过实验室设备进行,能够准确地反映材料的物理性能。

2. 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是对建筑材料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成分和结构,从而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3. 表面形态检测,表面形态检测是对建筑材料表面的平整度、粗糙度、颜色等进行评估。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外观质量,从而判断其适用性和美观度。

4. 环境适应性检测,建筑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材料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建筑材料的检测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与检测第八章ppt课件

建筑材料与检测第八章ppt课件
物和(4含)延量伸见性表。3-延1。伸各性种指矿防物水单涂独膜与适水应作基用层时变所形表的现能出力。 的特(5性)不见透表水3-性2 。
8.3.3 常用防水涂料
1.沥青类防水涂料 沥青类防水涂料是指以沥青为基料配制而成的水乳型或 溶剂型硅防酸水盐涂水料泥,熟主料要的适矿用物于组防成水非等常级复为杂Ⅲ,级其、主Ⅳ要级矿屋面防 水物及和卫含生量间见防表水3等-1。。各种矿物单独与水作用时所表现出 的特常性用见的表有3-:2 冷底子油、膨润土沥青乳液、水乳型沥青防 水涂料、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
8.1.3 改性沥青
1.按表改观性密沥度青分类
对沥青进行氧化、乳化、催化,或者掺入橡胶、树脂 、矿物料等物质,使得沥青的性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所得到的产品称为改性沥青。
按掺加的高分子材料的不同,改性沥青可分为橡胶改 性沥青、树脂改性沥青、橡胶树脂共混改性沥青三类。
8.1.3 改性沥青
1.按1.表橡观胶密改度性分沥类青
8.2.2 沥青防水卷材
1.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沥青防水卷材是在基胎(原纸或纤维织物等)上浸涂沥青 后,在表面撒布分装或片状格里材料制成的一种防水卷材。 沥青防水卷材有石油沥青纸胎油毡、石油沥青玻璃纤维(或 玻璃布)胎油毡、铝箔面油毡、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等品种。
8.2.3 高聚物改性沥2按.石表油观沥密青度的分组类分 石油沥青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很难把其中的化合物逐 个分离出来。因此,为了便于研究,通常将其中的化合物 按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成分和性质比较接近的 划分为一组,划分后的这些组称为组分。
8.1.1 石油沥青
31.石.按油表沥观青密的度胶分体类结构
8.1.2 煤沥青
1.按表观煤密沥度青分类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件——4.2 钢筋主要技术性质检测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件——4.2 钢筋主要技术性质检测

σ
C
上屈服点
B上
A
D
B
B下
下屈服点
ε
O
低碳钢的受拉的应力~应变图
一、抗拉性能
AB—屈服阶段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应力和应变不再
是直线关系。即应力超过A点后,这个阶段开始
时的图形还接近直线,而后来形成接近于水平的
锯齿线,这时应变增加很快,应力却在很小的范
围内变动,这种现象就好像钢材对外力屈服了一
样,所以称为屈服阶段。此时若将外力卸去,试
选用不同精度的量具。
④ 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mm。
万能试验机
钢材拉伸性能检测标准
钢材拉伸性能检测方法——试验步骤
一、安装试件
1. 将试件放在上夹具中,并夹紧试样。钢
筋长度要保证,钢筋在试验机两夹头间
的自由长度至少比原始标距长50mm。
2. 点击控制面板上的“上夹紧”键将试件
上端夹紧,然后点击“横梁上升”键将
件的变形不会全部恢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
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上 点之前,塑性变形极小,
当拉力继续增加则可达屈服阶段。图中B上 点称
为屈服上限;B下 点相应的应力称为屈服应力,
又称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用ReL表示。
σ
C
上屈服点
B上
A
D
B
B下
下屈服点
ε
O
低碳钢的受拉的应力~应变图
一、抗拉性能
AB—屈服阶段
σ
C
上屈服点
B上
A
D
B
B下
下屈服点
ε
O
低碳钢的受拉的应力~应变图
一、抗拉性能
OA—弹性阶段
弹性模量是刚才在静荷作用下计算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材料与检测》【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其功能在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技术性质,能够经济而合理的选用建筑材料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能力。

本课程除了培养学生具备建筑材料与检测的知识和能力之外,也为进一步学习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量与计价等课程提供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做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为,打破了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施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按照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绝对热及吸声音材料安排学习项目。

此外,本课程还安排了七个活动。

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56课时。

2、课程教育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技术性质;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内因);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外因);了解材料各性质间的相互关系。

《建筑材料与检测》考试大纲

《建筑材料与检测》考试大纲

《建筑材料与检测》考试大纲Ⅰ、考试内容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知识范围(1)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热容量、比热容等。

(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强度等级、比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硬度等。

(3)材料的耐久性。

2、要求(1)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概念和实际意义,掌握材料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计算及换算。

(2)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的概念,不同材料的力学特征。

(3) 了解材料耐久性能的概念。

(4)掌握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特征对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的影响。

二、无机胶凝材料1、知识范围(1)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

(2)石灰的主要成分;石灰的熟化过程与特点;石灰的硬化过程;石灰的特性及质量要求;石灰的应用。

(3)石膏的主要成分;石膏的水化和硬化;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和应用。

(4)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分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原材料与生产工艺;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5)其它水泥:特种水泥、专用水泥。

2、要求(1)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

(2)了解石灰的熟化过程、硬化过程;掌握石灰的技术要求;掌握石灰的特性及应用。

(3)了解石膏的水化和硬化;掌握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掌握建筑石膏的性质和应用。

(4)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

(5)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原材料;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了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

(6) 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和强度等级)和评判规则。

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课件 单元八 建筑钢材

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课件 单元八 建筑钢材

翼缘 腹板
二、钢材的冶炼和分类
钢:是含碳量为0.06%~2.0%,并含有某些其它 元素的铁碳合金。 铁:是含碳量为2.11%~6.67%,且杂质含量较多 的铁碳合金。生铁性质脆硬,建筑上难以应用。
1、钢的生产分为以下两步:
炼铁 铁矿石
铁水+矿渣
炼钢 钢渣
铁水或铁块、废钢
钢水+
平炉炼钢法 氧气转炉炼钢法 电弧炉炼钢法
钢筋冷拉时效后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
钢筋冷拉后屈服强度可提高15%-20%,冷拔 后屈服强度可提高40%-60%。
3、焊接性能
把两块金属局部加热并使其接缝部分迅速呈熔融或半 熔融状态,从而使之牢固地联结起来。
焊接方式:搭接、对接 焊接要求: ① 焊接处(焊缝及其附近过热区)不产生裂缝及硬脆倾向。 ② 焊接处与母材一致,即拉伸试验,强度不低于原钢材强度。 影响因素:碳、合金元素等杂质元素越多,可焊性越小。
当HB175, b 0.36 HB
二、工艺性能
1、冷弯性能 定义
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 能力
二、工艺性能
1、冷弯性能 定义
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 能力
指标
试件被弯曲角度α、弯心直径与 厚度的比值d/a
试验演示
冷弯性能试验:试件被弯曲的角度(90°、180°)。
判定标准:若试件弯曲处的 外表面无裂断、裂缝或起层, 认为冷弯性能合格。
第二节 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抗拉性能
建 筑 钢
力学性能
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的 技
工艺性能
硬度
术 性
冷弯性能

化学性能
焊接性能
一、 力学性能
1.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最重要的力学性能。

建筑钢材的性能分析与检验

建筑钢材的性能分析与检验

建筑钢材的性能分析与检验建筑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工程材料,道路桥梁工程中使用的建筑钢材包括钢筋混凝土用普通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钢结构用碳素结构钢、桥梁用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等结构钢材以及一些金属制品。

5.1 认知建筑钢材将生铁在炼炉中冶炼,将含碳量降低到2%以下,并使其杂质控制在指定范围即得到钢。

钢锭(或钢坯)经过压力加工(轧制、挤压、拉拔等)及相应的工艺处理后得到钢材。

建筑钢材泛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钢材,主要包括钢结构所用的各种型材(也称为型钢)、板材(常称为钢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钢丝和钢绞线(俗称线材)等。

1.建筑钢材的分类(1)按化学成分分类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①碳素钢。

碳素钢是含碳量<2.0%的铁碳合金。

除铁、碳外,常含有如锰、硅、磷、氧、氮等杂质。

碳素钢按含碳量可分为:a.低碳钢:一般含碳量≤0.25%。

b.中碳钢:一般含碳量为0.25%~0.6%。

c.高碳钢:一般含碳量>0.6%。

②合金钢。

为改善钢的性能,在钢中特意加入合金元素(如锰、硅、钒、钛等),使钢材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

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含量可分为: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

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为5%~10%。

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

(2)按质量分类碳素钢按供应的钢材化学成分中有害杂质的含量不同,又可划分为:①普通钢:钢中P含量≤0.045%,S含量≤0.050%。

②优质钢:所含杂质元素较普通钢低,钢中S含量≤0.035%,P含量≤0.035%。

③高级优质钢:钢中S含量≤0.030%,P含量≤0.030%。

④特级优质钢:钢中S含量≤0.020%,P含量≤0.025%。

(3)按外形分类①型材。

简单截面型钢有圆钢、方钢、六角钢、八角钢等;复杂截面型钢有工字钢、角钢、槽钢、钢轨等,如图5.1所示。

图5.1 型钢②板材。

建筑结构中主要采用中厚板与薄板,如图5.2所示。

建筑材料检测内容

建筑材料检测内容

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结构、装饰、防护和保温等用途的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选用合适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进行材料检测。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材料检测的内容。

1.建筑钢材检测:建筑钢材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测来保证其质量。

钢材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的测试,以评估钢材的强度和延展性。

(2)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对钢材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其合金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表面质量检测:通过对钢材的表面进行观察和测试,判断是否有裂纹、凹凸等质量问题。

(4)耐候性能测试:对钢材进行耐候性能测试,判断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耐久性。

2.混凝土材料检测: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制作建筑的基础、梁柱等结构。

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配合比检测: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对混凝土的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配比进行检测,确保配合比比例合理。

(2)工作性能检测: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和凝结时间等工作性能指标,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3)强度检测:通过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试,判断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耐久性能检测:对混凝土进行耐久性能测试,判断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

3.砖瓦材料检测:砖瓦是建筑中常用的装饰材料,用于建筑的墙体和地面。

砖瓦材料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尺寸精度检测:对砖瓦的尺寸进行检测,判断其尺寸精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抗压强度检测:通过对砖瓦进行抗压强度测试,评估其承载能力,确保其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

(3)吸水性能检测:对砖瓦进行吸水性能测试,判断其吸水率和含水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外观质量检测:对砖瓦的外观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裂纹、变形等质量问题。

4.玻璃材料检测:玻璃是建筑中常用的装饰材料,用于窗户、门、墙等部位。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件PPT-大学讲课、复习建筑类课件(完整版)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件PPT-大学讲课、复习建筑类课件(完整版)

合成高分子 塑料、涂料、胶黏剂、合成橡胶等
有机与无机非金 聚合物混泥土、沥青混泥土、玻璃 属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塑料等
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与有机 钢筋混凝土(包含预应力钢筋混凝 材料复合 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植物类材料 PVC钢板、塑钢门窗等
绪论
建筑材料分类
绪论
建筑材料分类
2)按使用功能分类 建筑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功能材料四大类。 (1)结构材料:结构材料是指建筑物受力构件所使用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的材料常用的主 要结构材料有砖、石、钢材、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2)墙体材料:指建筑物内、外及分隔墙体所使用的材料,如砌墙砖、砌块、材等。墙体材料不 仅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还要求具有防风挡雨、保温隔热、隔声声等性能。 (3)屋面材料:屋面材料是建筑物屋面使用材料的统称,如屋面板、瓦、轻型钢板等,具围护、绝 热等功能。 (4)功能材料:功能材料是指在建筑中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如防水、隔声、绝热等功自它决定 了建筑物是否能够按设计要求实现其使用功能。
θ>90° 湿润角θ越小,材料的亲水性就越好,θ=0°时,说明材料完全被水湿润。
亲水性材料 憎水性材料
1.1.2 建筑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 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 吸水性和吸湿性 吸水性:材料浸入水中吸收水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吸水性,常用质量吸水率W表示。分为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2)体积吸水率
Wv
m饱
m干 1 ·
x100 %
V0 w
Wv——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ρw——水的密度,g/cm3
通常采用质量吸水性,对于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软木等一般采用体积吸水率。

电子课件—建筑材料(第三版)—A09-1616 第八章_建筑钢材

电子课件—建筑材料(第三版)—A09-1616 第八章_建筑钢材

1.低碳钢的拉伸过程 (1)拉伸过程分四个阶段:
❖OA:弹性阶段 ❖AB:屈服阶段 ❖BC:强化阶段 ❖CD:颈缩阶段
1.低碳钢的拉伸过程
(2)拉伸性能指标(4个)
❖ 屈服强度(屈服点)
上屈服点(B上):试样首次屈服前的最大应力;
下屈服点(B下):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应力,
s
FS A0
即屈服点。

结构设计截面,或减小混凝土中配筋数量
从而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
济效益。
❖ 注意:
➢ 冷拔钢丝屈强比较大,相应的安全储备较小。
(二)钢材的时效
❖ 定义:经冷拉钢材随时间延长强度提高,塑性、韧性
降低的现象。
❖ 分类:

➢ 自然时效

➢ 人工时效
❖ 特点:
➢ 钢筋冷拉以后再经过时效处理,其屈服点进一步提

最大害处:热脆性
热加工性、可焊接性
冲击韧性、耐疲劳性、抗腐蚀性
氧:常以FeO的形式存在。 最大害处:热脆性 强度、机械性能、韧性、可焊性
四、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
拉伸强度 冷弯性能 冲击韧性
(一)拉伸性能
• 标准试件
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表面进行车削 加工后的试件。
• 非标准试件
不经过加工,直接在线材上切取 的试件。
4
(一)钢结构用钢
❖ 选择:

➢ Q255、Q275号钢材

特点:强度高,但塑性、韧性、可焊性差,可用

于钢筋混凝土配筋及钢结构中的构件及螺栓等。


➢ 受动荷载作用结构、焊接结构及低温下工作的
结构,不能选用A、B质量等级钢及沸腾钢。

建筑材料与检测-梅杨-习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梅杨-习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1.黄色底色内容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第二章选择题第四题、第七章选择题第二题、案例题第二题、第六章第三题红字内容为校对后修改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习题1.指出所居住场所或教室中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2.建筑材料按照化学成分如何进行分类?3.分组讨论建筑材料检测中见证取样的必要性。

4.利用业余时间找到几种现行建筑材料的产品标准,了解建筑材料各级标准的基本内容 和格式。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习题1.选择题(1)当材料的润湿角θA 、>90°B 、0°(2A 、>0.85B 、>0.8C 、>0.75(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为ρ0A 、ρ>ρ0′>ρ0 B 、ρ0>ρ>ρ0′ C 、ρ>ρ0>ρ0′(4)含水率为5%的湿砂220g 。

A 、209 B 、209.5 C 、210(5)材质相同的A ρ0A >ρ0B,则一般情况下A 材料的保温效果与BA 、好B 、差C 、差不多 2.简答(1)何谓材料的实际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2)建筑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在建筑工程中有什么实际意义?(3)何谓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各用什么指标表示?(4)材料的孔隙率与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吸水、吸湿、抗渗、抗冻、强度及保 温隔热等性能有何影响? (5) 解释下列名词符号。

①软化系数,耐久性 ②P12,F100(6)弹性材料与塑性材料有何不同?材料的脆性与韧性有何不同? (7)为什么新建房屋的保暖性能较差?且冬季尤其明显? 3.计算题(1)某一块状材料的全干质量为l15g ,自然状态体积为44cm 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为37cm 3,试计算其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解:实际密度3.11g/m3;表观密度2614㎏/m3;密实度84.1%;孔隙率15.9%(2)已知某种普通烧结砖的密度为2.5g/㎝3,表观密度为1800㎏/m3,试计算该砖的孔隙率和密实度?解:密实度72%;孔隙率18%(3)某种石子经完全干燥后,其质量为482g,将其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吸水饱和后,水面由原来的452cm3上升至630cm3,取出石子擦干表面水后称质量为487g,试求该石子的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及吸水率。

建筑材料与检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材料与检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测试1.建筑材料按功能可分为()A:墙体材料B:建筑结构材料C:建筑功能材料D:复合材料答案:ABC2.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A:有机材料B:墙体材料C:复合材料D:无机材料答案:ACD3.国内标准可分为()四类。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D:国家标准答案:ABCD4.国家标准的表示方法由()几部分组成。

A:标准颁布时间B:国家标准代号由标准名称C:标准号D:标准发布机构的组织代号答案:ABCD5.建筑塑料是无机材料。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材料属于亲水材料的有()。

A:混凝土B:沥青C:烧结普通砖D:花岗石答案:ACD2.下列哪些性质与材料的孔隙构造特征有关()。

A:吸声性B:导热性C:抗渗性D:塑性E:吸水性答案:ABCE3.建筑物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并要求保持温度的稳定,应选用( )材料。

A: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大B:导热系数小而比热容大C:导热系数大而比热容小D: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小答案:B4.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之差越大时,它的孔隙率越大;该差值为零的材料,说明它的构造很密实。

()A:错B:对答案:B5.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以及硬化强度低等缺点,所以不宜单使用。

A:体积收缩大B:需水量大C:体积膨胀大D:吸水性大答案:A2.建筑石膏在使用时,通常掺入一定量的动物胶,其目的是为了()。

A:促凝B:提高强度C:缓凝D:提高耐久性答案:C3.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CaSO4B:Ca(0C:CaSO4·2H2OD:CaSO4·1/2H2OE:2答案:D4.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

A:2B:CaCO3C:Ca(OD:CaOE:CaSO4答案:D5.以下哪些要素决定了石膏制品具有良好的抗火性()。

A:石膏遇火时脱水,在表面形成水蒸气和隔热层B:石膏凝结硬化快C:石膏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不分解D:石膏结构致密答案:A第四章测试1.在下列常见的胶凝材料中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

建筑钢材实验报告内容

建筑钢材实验报告内容

建筑钢材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目的1. 了解建筑钢材的组成成分和性能特点;2. 掌握常见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3. 分析不同材质的建筑钢材的适用场景。

实验原理建筑钢材是指在建筑结构中使用的钢材,主要由碳素钢和合金钢构成。

碳素钢是指钢中碳元素含量小于2%的钢材,合金钢是指钢中除碳、铁以外含有其他合金元素的钢材。

钢材的性能特点包括强度、韧性、塑性等。

根据建筑钢材的组成和性能特点,常用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实验装置和试样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硬度计。

试样采用三种常见的建筑钢材:低碳钢、中碳钢和合金钢。

实验步骤1. 拉伸试验:- 将试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 开始施加载荷,逐渐增大,记录载荷和试样伸长量的变化;- 当试样断裂时停止施加载荷,记录断裂载荷和伸长率。

2. 冲击试验:- 将试样固定在冲击试验机上;- 使试样处于准备状态,调整冲击试验机的参数;- 施加冲击载荷,记录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

3. 硬度试验:- 将试样放置在硬度计上;- 用一定的载荷压在试样上;- 记录载荷和压痕的尺寸;- 根据载荷和压痕尺寸计算出试样的硬度值。

实验结果和分析1. 拉伸试验:- 低碳钢的断裂载荷较低,但伸长率较高,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中碳钢的断裂载荷和伸长率介于低碳钢和合金钢之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合金钢的断裂载荷最高,但伸长率较低,表现出较好的强度和硬度。

2. 冲击试验:- 低碳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较小,韧性较差;- 中碳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适中,具有较好的韧性;- 合金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较大,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3. 硬度试验:- 低碳钢的硬度较低,易于加工变形,适用于一些弯曲和冲压的加工场景;- 中碳钢的硬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一些需要综合性能的场景;- 合金钢的硬度较高,适用于一些需要高强度和抗磨性能的场景。

建筑材料与检测概述(PPT 36张)

建筑材料与检测概述(PPT 36张)

6.1 钢材的概述
建筑钢材的 冶炼方法可 分为:
1.转炉法
Eye-Catching Visual 2.平炉法
3.电炉法
6.1.3 钢 材 的 冶 炼 加 工 及 影 响
6.1 钢材的概述
电炉法
平炉法
6.1.3 钢 材 的 冶 炼 加 工 及 影 响
6.1 钢材的概述
2.冷加工硬化与时效对钢性质的影响
2.含硅量
化学 成分
6.含氧量
3.含锰量 4.含硫量
5.含磷量
6.1 钢材的概述
1.钢材的冶炼加工
炼钢的过程就是将生铁进行精炼,减 少生铁中碳、硫、磷等杂质的含量,以显 著改善其技术性能,提高质量。理论上,凡 是含碳量在2%以下,含硫、磷等杂质较少的铁 碳合金都可称为钢。
6.1.3 钢 材 的 冶 炼 加 工 及 影 响
单位:mm
6.2.2 钢 材 的 工 艺 性 能
6.2 钢材的性能
6.2.2 钢 材 的 工 艺 性 能
6.2 钢材的性能
钢筋弯曲现场
6.2.2 钢 材 的 工 艺 性 能
6.2 钢材的性能
2.焊接性能
6.2.2 钢 材 的 工 艺 性 能
6.2 钢材的性能
建筑施工中常用钢材连接方法
6.2.2 钢 材 的 工 艺 性 能
6.3.3 钢 结 构 用 钢
6.4 建筑用钢的腐蚀与防护
( 2) 电化学腐蚀
(1) 化学腐蚀
6.4.1 钢 材 腐 蚀 的 原 因
6.4 建筑用钢的腐蚀与防护
1.钢材的防锈
( 1) 制成合金 钢
( 2) 表面覆盖
6.4.2 钢 材 腐 蚀 的 防 护
6.4 建筑用钢的腐蚀与防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上
A
B
B下
CD——颈缩阶 段
D
0
ε
钢材拉伸颈缩阶段示意图
拉伸过程的参数
• 强度指标
s
• 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b 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取值的• 依屈据强。比s b :屈服
• 抗拉强度 :应力达到极限值的强度。
强度和抗拉强度之比,
能反映钢材的利用率
• 塑性指标
• 伸长率 :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指标,
8.1.3 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
✓ (6)氧、氮--有害元素。它们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韧 性、冷弯性能和可焊性。
✓ (7)铝、钛、钒、铌--常用的合金元素。适量加入可改 善钢的组织,细化晶粒,显著提高强度和改善韧性。
8.2 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能
➢ 8.2.1 力学性能 ➢ 8.2.2 工艺性能
✓缺点:易锈蚀,维护费用高,耐火性差。
本章导读
钢材切割
本章导读
钢材焊接
钢结构用各种型材示意图
8.1 钢的冶炼、分类及钢的化学成分对钢 性能的影响
➢ 8.1.1 钢的冶炼 ➢ 8.1.2 钢的分类 ➢ 8.1.3 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
8.1.1 钢的冶炼
✓ 钢是生铁精炼而成。 ✓ 生铁是含碳量≥2.06%的铁碳合金,其中磷、硫等杂质
九江长江大桥
基础砼
拱肋转体施工
预制主梁
拼装焊接
本章导读
✓定 义 : 建筑钢材是指在用于钢结构的各种型钢(圆钢、 角钢、槽钢、工字钢等)、钢板和用于钢筋混凝土中的 各种钢筋、钢丝、钢绞线等。
✓优 点 : 材质均匀、性能可靠、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能承受冲击和振动荷载,可以焊接、铆接、螺栓连接, 便于装配,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
✓ 1. 按化学成分
8.1.2 钢的分类
✓ 2. 按脱氧程度
8.1.2 钢的分类
✓ 3. 按质量分
✓ 4. 按用途分 建筑工程中常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和普通低合金结构钢。
8.1.3 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
✓ (1)碳--重要元素。当含碳量小于0.8%时,随着含碳量 的增加,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及韧性降低。
越大,则钢材塑性越好,钢材用于结构的
安全性越大。
和结构的安全可靠程 度。 • 建筑结构钢合理的屈 强比一般在0.60~ 0.75范围内。
(1)拉伸性能--中、高碳钢
A
0 ba
ε
0.2%
oa——总变形。 ba——弹性变形99.8%。 ob——塑性变形0.2%。
• 硬钢强度高,塑性差, 拉伸过程无明显屈服阶 段,无法直接测定屈服 强度。用条件屈服强度 σ0.2来代替屈服强度。
σ
C
上屈服点
B上
A
B
D
B下 下屈服点
OA—弹性阶段 AB—屈服阶段 BC—强化阶段 CD—颈缩阶段
0

以下屈服点的应力作
为钢材的屈服强度。
钢材拉伸过程的σ-ε图
1)弹性阶段(OA)
σS
σp
A
弹性阶段
0
ε
注:一般认为σp=σS。
钢材拉伸弹性阶段示意图
2)屈服阶段(AB)
屈服阶段
B上
A
B
B下
放大后
8.1.3 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
✓ (4)磷--有害元素。磷可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和韧性, 特别是低温下冲击韧性下降更为明显,常把这种现象称 为冷脆性。磷还能使钢的冷弯性能降低,可焊性变差。 但磷可使钢材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提高。
✓ (5)硫--极有害元素 。 硫在钢的热加工时易引起钢的脆 裂,称为热脆性。硫的存在还使钢的冲击韧性、疲劳强 度、可焊性及耐蚀性降低,即使微量存在也对钢有害, 因此硫的含量要严格控制。
✓ (2)硅 --主要合金元素,是有益元素。含量在1%以内, 可提高钢的强度,对塑性和韧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含量 超过1%时,冷脆性增加,可焊性变差。
✓ (3)锰--主要合金元素。含量为0.8%~1%时,可显著 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消除热脆性,几乎不降低塑性及 韧性。但含量超过1%时,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塑性及韧 性有所下降,可焊性变差。
8.2.1 力学性能
(1)拉伸性能--低碳钢
✓拉伸性能是建筑钢材的主要受力方式,也是钢材最重要的性能。它是 选用钢材的重要指标。
✓低碳钢受力拉伸至拉断,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1)弹性阶段(OA) • (2)屈服阶段(AB) • (3)强化阶段(BC) • (4)颈缩阶段(CD)
(1)拉伸性能--低碳钢
英国福斯湾河桥
南京长江大桥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跨越长江的公路铁路两用 钢桁架桥。正桥有1孔, 共长1576m,包括1孔 128m简支桁架梁和3联3 孔各160m连续桁架梁。 正桥为公路铁路双层钢连 续桁梁桥,上层为四车道 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 桥。
南京长江大桥
芜湖长江大桥
九江长江大桥
位于江西九江,跨越长 江的公铁两用(4车道加双 线)桥。正桥11孔,跨度 3X162+3X162+(180+216+ 180)+2X126米,架4联三 角形桁架式钢连续梁,3个 大孔增设拱系构件加强。 主跨216米,为中国当时铁 路钢桥跨度之最。钢梁设 双层桥面,上层公路下层 铁路 。
的含量较高。生铁硬而脆,强度低,韧性和塑性差,耐 腐蚀性强,不能进行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使用上 受到限制。 ✓ 炼钢就是将熔融的生铁进行高温氧化,使碳的含量降低 到2.06%以下,同时把杂质含量降低到允许范围之内。 ✓ 炼钢的主要方法有转炉、平炉、电炉炼钢法三种。
8.1.1 钢的冶炼
炼钢过程
8.1.2 钢的分类
B上
B A B下
0
ε
钢材拉伸屈服阶段示意图
3)强化阶段(BC)
σ
σb
B上
A
B
B下
• 屈强比s b :屈服
强度和抗拉强度之比,
C
能反映钢材的利用率
强化阶段
和结构的安全可靠程 度。
• 建筑结构钢合理的屈
强比一般在0.60~
0.75范围内。
0
ε
σb—— 抗拉强度或强
度极限。
钢材拉伸强化阶段示意图
4)颈缩阶段(CD)
• 条件屈服点σ0.2 :使硬 钢产生0.2%塑性变形时 的应力。见左图。
案例分析
为什么说屈服点(σs)、抗拉强度(σb)和伸长率(δ)是建筑 工程用钢的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解析】
屈服点(σs)是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时承受应力 不超过σs值; 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σs/σb)称为屈强比。它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 使用中安全可靠程度; 伸长率(δ):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 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应力超过σs时,随着发生 塑性变形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结构物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