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华中师范大学-05-万坚-“四维三全两类一核心”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关于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

关于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

关于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发布时间:2017-11-13 作者(文号):来源:高教处浏览数:10352次根据《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92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6〕34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近期,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对各校推荐申报的教学成果进行评审,提出拟获奖项目、人选以及奖励等级的建议。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92号规定,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时间:2017年11月13日至2017年12月12日。

公示期间,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写明成果名称和异议内容。

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并加盖单位公章;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

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

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27-********;通信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8号,湖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邮政编码:430071。

附件:拟授予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11月13日附件拟授予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全国一本师范院校名单

全国一本师范院校名单

全国一本师范院校名单一本师范院校是指在中国教育系统中属于一流大学且具有师范教育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

一本师范院校的设立,旨在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水平和质量。

下面是全国一本师范院校的名单,供大家参考。

1. 北京师范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一所师范大学。

学校拥有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一流学科。

2. 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学校以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3. 东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以教育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为特色。

4.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学校以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5. 南京师范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学校以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6. 西南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重庆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以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为特色。

7. 陕西师范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以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8. 华南师范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以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9. 北京外国语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学校以外语学习、国际关系、翻译等学科为特色。

10. 上海外国语大学: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学校以外语学习、国际关系、翻译等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11. 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以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为特色。

12. 天津大学: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

化学学院英才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学院英才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学院英才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专业编号:484专业代码:070301一、专业简介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有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教育部、财政部首批资助的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师范教育类)中唯一的化学专业,承担着我国化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重任。

近几年来,化学学院探索并积累了包括“‘4+2’新型骨干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免费师范教育战略举措下的‘卓越化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等切实有效的基础教育化学教师人才培养经验。

在化学学院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化学专业教育成果辉煌,在华中、中南地区影响巨大。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30多年化学专业已为国家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优秀化学教师,培养了近百名重点高中校长或特级教师。

化学专业以培养满足国家基础教育战略需求的、具有“未来教育家素质”的基础教育优秀化学教师和管理者为目标,以化学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基础教育“卓越化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以研究型教学为抓手,落实和加强化学教师培养实践中的各环节,实现师范性和学术性的融合,努力提高化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并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化学学科的教学与改革。

化学学院集全校和全院之力,已将我校化学专业建设成为培养具有“未来教育家素质”的基础教育优秀化学教师与管理人才的国家基地,在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建设方面和化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实验训练;形成具备敏锐的科学思维、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工作的学科领军人物。

2022中国化学类类专业大学排行榜

2022中国化学类类专业大学排行榜

中国哪些艺术类大学的综合办学实力最强?哪些大学荣膺2022中国六星级和六五大学?哪些大学跻身2022中国艺术类顶尖大学和一流大学队列?2022年1月11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最新2022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2022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和2022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单。

其中,北京大学连续9年夺得中国大学排行榜冠军,清华大学第二,复旦大学第三,武汉大学第四,浙江大学第五;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列2022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甲;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居2022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强。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荣膺2022中国七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前列。

北京电影学院等荣膺2022中国六星级大学,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队列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2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荣获2022中国六星级大学,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队列。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荣膺2022中国五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队列。

在2022中国艺术类民办大学排行榜中,河北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吉林动画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大连艺术学院名列前五强;在2022中国艺术类独立学院排行榜中,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名列前五强。

上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荣膺2022中国四星级大学,跻身中国高水平大学。

中国12个学科门类哪些大学学科办学实力最强、学科特色最为鲜明?哪些大学跻身2022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一流学科排行榜前5强?哪些门类学科荣膺2022中国八星级学科?全国99个一级学科哪些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学科、世界高水平学科和中国一流学科队列?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2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最新发布2022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2022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一流学科排行榜和2022全国99个一级学科大学排行榜等榜单。

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简介学校概况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 120 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已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职后教育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手段,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学校历史悠久,她是在 1903 年成立的教会大学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 1871 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 年合并组建华中大学)、1912 年创办的私立大学中华大学、1949 年成立的革命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 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 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努力汲取外来文化的养分,继承民族文化的精华,弘扬革命文化的传统,栉风沐雨,滋兰树蕙,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学科建设学校形成了以基础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一流的文科,高水平的理科,有特色的工科,有亮点的术科”的学科格局凸显。

2017 年,我校政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 2 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位次百分位进入前20%的学科: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全国参评高校总数我校排名位次百分比0302 政治学76 并列4 5.26%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231 并列5 2.16% 0401 教育学101 并列3 2.97% 0402 心理学51 并列6 11.76% 0403 体育学78 并列9 11.54% 0501 中国语言文学148 并列15 10.14% 0602 中国史82 并列5 6.10% 0701 数学182 并列19 10.44% 0702 物理学127 并列13 10.24%0703 化学150 并列16 10.67%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9 并列4 10.26%教师队伍百余年来,学校名师荟萃,俊杰云集。

化学类专业考研排名

化学类专业考研排名

化学专业考研详细排名无机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南京大学A+7山东大学A13郑州大学A2吉林大学A+8东北师范大学A14清华大学A3南开大学A+9兰州大学A15武汉大学A4北京大学A+10复旦大学A16同济大学A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1厦门大学A17苏州大学A6中山大学A12浙江大学AB+等(26个):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B等(25个):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湖北大学、中北大学、沈阳化工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江苏大学、西南大学分析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武汉大学A+8西南大学A15山东大学A 2北京大学A+9东北大学A16西北师范大学A3厦门大学A+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7四川大学A4南京大学A+11兰州大学A18陕西师范大学A 5湖南大学A12南开大学A19中南大学A6浙江大学A13华东师范大学A7吉林大学A14复旦大学AB+等(29个):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B等(29个):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延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有机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兰州大学A+8吉林大学A15徐州师范大学A2南开大学A+9山东大学A16华中师范大学A3北京大学A+10南京大学A17天津大学A4浙江大学A+11中山大学A18郑州大学A5四川大学A+12复旦大学A19苏州大学A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3武汉大学A20湖南师范大学A7清华大学A14厦门大学A21云南大学AB+等(32个):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B等(31个):新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大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物理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大学A+8清华大学A15北京理工大学A2吉林大学A+9南京大学A16福州大学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0大连理工大学A17华东师范大学A4复旦大学A+11武汉大学A18天津大学A5浙江大学A+12北京师范大学A19中山大学A6厦门大学A13山东大学A20湖南大学A7南开大学A14辽宁师范大学AB+等(31个):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B等(31个):河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宁波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南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黑龙江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烟台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辽宁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温州大学、贵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吉林大学A+6南京大学A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2复旦大学A+7浙江大学A12北京化工大学A 3南开大学A+8四川大学A13清华大学A 4北京大学A9上海交通大学A14武汉大学A 5中山大学A10华南理工大学AB+等(22个):兰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北大学B等(22个):东南大学、华侨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海洋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中国海洋大学A+2厦门大学AB+等(2个):大连海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B等(2个):青岛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3南京大学A2中国地质大学A4北京大学AB+等(6个):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B等(6个):长安大学、浙江大学、桂林工学院、长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大学A+12华中农业大学A23湖南师范大学A 2武汉大学A+13兰州大学A24华东理工大学A 3清华大学A+14同济大学A25大连理工大学A4浙江大学A+15南京大学A26暨南大学A 5复旦大学A+16山东大学A27大连医科大学A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7四川大学A2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A7吉林大学A+18华南农业大学A29东北师范大学A8华中科技大学A19厦门大学A30南开大学A9中山大学A20西南大学A31北京师范大学A10上海交通大学A21汕头大学A11中国农业大学A22中南大学AB+等(46个):南京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西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南大学、石河子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徐州医学院、黑龙江大学、广东医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东华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B等(47个):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辽宁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大连大学、辽宁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贵州大学、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华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宁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广西民族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浙江大学A+10吉林大学A19天津大学A2清华大学A+11河北工业大学A20华中科技大学A3北京科技大学A+12南昌大学A21华东理工大学A 4上海交通大学A+13东北大学A22湘潭大学A5哈尔滨工业大学A+14西安交通大学A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6西北工业大学A+15南京大学A24南京理工大学A 7中南大学A16山东大学A25南开大学A 8中山大学A17湖南大学A26兰州大学A 9复旦大学A18武汉大学AB+等(39个):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东南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郑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B等(39个):河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聊城大学、济南大学、大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辽宁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华侨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工程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天津大学A+5北京化工大学A9中国石油大学A2清华大学A+6大连理工大学A10四川大学A3华东理工大学A7华南理工大学A11中南大学A4浙江大学A8南京工业大学AB+等(16个):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贵州大学B等(17个):郑州大学、重庆大学、烟台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昌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侨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山东大学化学工艺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中国石油大学A+8浙江大学A15湖南大学A2华东理工大学A+9清华大学A16中南大学A3北京化工大学A+10四川大学A17郑州大学A4太原理工大学A+11南京工业大学A18西北大学A5天津大学A12广西大学A19武汉科技大学A6大连理工大学A13河北工业大学A7华南理工大学A14哈尔滨工业大学AB+等(29个):南京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山东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B等(29个):河北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济南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四川理工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应用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理工大学A+14北京大学A27湖南大学A 2大连理工大学A+15江南大学A28武汉大学A 3华东理工大学A+16广东工业大学A29中国矿业大学A 4天津大学A+17中南大学A30山西大学A 5清华大学A+18南京大学A31贵州大学A 6华南理工大学A+19南京工业大学A32南开大学A7北京化工大学A+20北京工业大学A33哈尔滨工程大学A8上海交通大学A+21陕西科技大学A34浙江工业大学A9中国石油大学A+22燕山大学A35新疆大学A10南京理工大学A23青岛科技大学A36中北大学A11四川大学A24浙江理工大学A37黑龙江大学A12吉林大学A25苏州大学A38湖南科技大学A13浙江大学A26西南石油大学AB+等(57个):合肥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山东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鞍山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广西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大学、上海电力学院、长江大学、湘潭大学、福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渤海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B等(57个):华东交通大学、西北大学、海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上海水产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五邑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侨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济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工业催化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天津大学A+4清华大学A7北京化工大学A 2大连理工大学A+5中国石油大学A8南昌大学A 3华东理工大学A6浙江工业大学AB+等(13个):南京工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B等(13个):长春工业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汕头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烟台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东华大学A+2天津工业大学A3苏州大学AB+等(4个):浙江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北京服装学院、青岛大学B等(4个):武汉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四川大学A+2陕西科技大学AB+等(1个):天津科技大学B等(2个):山东轻工业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理工大学A+2南京理工大学AB+等(1个):中北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南京林业大学A+2东北林业大学A3北京林业大学AB+等(3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首大学、天津科技大学B等(3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药物化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中国药科大学A+6重庆大学A11复旦大学A2北京大学A+7武汉大学A12广东药学院A3沈阳药科大学A+8暨南大学A13浙江工业大学A4中国海洋大学A9浙江大学A5四川大学A10山东大学AB+等(20个):延边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烟台大学、贵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B等(19个):南京工业大学、昆明医学院、苏州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大理学院、河北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佳木斯大学、沈阳化工学院、云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药物分析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中国药科大学A+4北京大学A7武汉大学A 2沈阳药科大学A+5复旦大学A8郑州大学A 3浙江大学A6四川大学A9中南大学A B+等(14个):化学类专业考研排名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福州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B等(14个):河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大学、广西中医学院、青海民族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山西大学、江西中医学院、西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注:等级评为C级的高校没有统计在内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11 -。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化学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学院概况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是1929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著名化学家张资珙先生曾担任化学系系主任(1931-1941)。

在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时,建立于1930年的中华大学化学系并入华中大学化学系。

化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壮大,1982年正式建立的农药化学研究所以及1990年正式建立的分析测试中心先后从化学系独立出去。

2002年3月29日,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在化学系、农药化学研究所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新的化学学院。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光富教授担任院长。

化学学院在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中独具特色,学科发展势头强劲、科研实力与日俱增。

七十多年来,化学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8000多名本专科和硕士、博士毕业生,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曾培育出为我国农药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有机磷农药专家张景龄教授和在国内享有声誉的学科教学论专家杨先昌教授,以及一批象刘范、蒋亦芹、万洪文教授等那样的教学名家。

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执着、奋进、求实、创新”的化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化院人努力工作、促使化学学科蓬勃发展。

学院成立之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教职工齐心合力、锐意改革,在本科教学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院建有化学系、国家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药残留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平台、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教育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农药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农药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农业推广、化学工程以及化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化学学科全国排名第23位,2013年化学学科ESI排名世界第366位。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申报书学校名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专业名称化学负责人万坚联系方式678620222010年9月22日一、“培育试验计划”试验班所在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学生培养的前期基础和教学改革成果;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情况;学科专业实验教学条件情况等)。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前身是1929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著名化学家张资珙先生曾于1931至1941年间担任化学系主任。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一级学科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1.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强。

本一级学科现有教授24人、副教授38人、讲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90%,平均年龄40.6岁。

学术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化学科学部有机化学评审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员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

此外,还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优秀创新群体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

2.学科方向特色明显。

我校是国内从事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先后成功研制出了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绿酰草膦、苯噻菌酯等多个农药新品种,并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正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凝练,农药化学已经我校化学一级学科点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方向,并由此带动了相关二级学科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科学观察》统计表明,2008年度我校化学学科的科学鉴赏力指数居全国第九位。

3.人才培养质量高。

近五年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项、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项、1名博士生在读期间获得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名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近三年以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先后在JACS、Angew Chem.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8篇、1篇以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选为Chem. Commun.的封面论文、1篇以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理科认定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理科认定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理科权威期刊(30种)综合类:中国科学数学类: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物理类: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化学类: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地理类:地理学报、中国土地科学生物类:动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遗传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微生物学报医学类:中华医学杂志、病毒学报、生理学报、心理学报农业类:植物保护学报材料类:材料研究学报电子通讯类:自动化学报、通信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资源与环境类: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生态学报、测绘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理科重点期刊(18类153种)1.综合类(4)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科学基金2.数学类(8)数学学报(中英)、数学年刊AB、应用数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数学物理学报(中英)、生物数学学报、计算数学学报(中英)、数学进展3.物理类(11)物理学报(中英)、光学学报、天体物理学报、固体物理学研究与进展、物理学进展、计算物理、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生物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快报(英)、理论物理通讯(英)、量子光学学报4.化学化工类(18)分析化学、化学通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无机化学学报、环境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农药、化学试剂、中国化学快报、分析试验室、化学工程、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波谱学、中国化学(英)5.地理学学科(7)地理学报(中英)、地理科学(中英)、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地球科学进展、山地学报6.环境类(10)自然资源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生态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7.生物类(20)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遗传学报、植物分类学报、生物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水生生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学通报、微生物学通报、动物学研究、遗传8.教育技术类(3)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9.计算机科学与自动化(15)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型学学报、计算机应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文信息学报10.海洋类(4)海洋与湖沼、湖泊科学、海洋学报、海洋科学11.基础医学(8)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中国病毒学、心理学报、生理学报、病毒学报、解剖学报、实验生物学报、人类学报12.农业类(7)植物保护学报、林业科学、作物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昆虫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生物防治13.电子通讯类(19)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科学学刊、微波学报、中国激光、遥感学报、半导体学报、信号处理、电子技术应用、通信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传感技术学报、移动通信、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半导体光电、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自动化学报、电子显微学报14.材料类(5)无机材料学报、高分子材料学与工程、中国稀土学报、复合材料学报、材料研究学报15.水产类(1)水产学报16.天文类(3)天文学报、天体物理学报、天文学进展17.电子技术与自动化类(7)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电力系统自动化、机器人、电器自动化、控制理论与应用18.其它类(2)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中医骨伤杂志、中国运动医学科技与产业处2006年4月10日。

全国师范类院校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师范类院校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师范类院校排名及分数线
以下是2021年全国师范类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仅供参考):
排名 | 学校名称 | 省份 | 分数线
---|---|---|---
1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本科一批:594(理科)、597(文科)
2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本科一批:582(理科)、588(文科)
3 | 武汉大学 | 湖北 | 本科一批:570(理科)、572(文科)
4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 | 本科一批:563(理科)、568(文科)
5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 | 本科一批:560(理科)、562(文科)
6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551(理科)、555(文科)
7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 | 本科一批:546(理科)、550(文科)
8 |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 | 本科一批:543(理科)、546(文科)
9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 | 本科一批:538(理科)、541(文科)
10 | 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 | 本科一批:533(理科)、536(文
科)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及不同学科录取分数线有所差异,以上仅为参考,具体以当年招生政策为准。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它的考研专业涉及多学科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等,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素质要求。

一、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等九个学科类型,具体如下:1.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中国哲学。

2.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

3.学:法学基础理论、比较法、宪法学、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刑法、国际法、社会法学等。

4.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体育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

5.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写作、古代汉语文献学、文艺理论等。

6.史学:考古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档案学等。

7.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气象学等。

8.学:机械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

9.学:植物保护、植物学、基础生物学、植物营养学、园艺学、动物科学等。

二、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考试科目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考试科目分为两个部分,即一般科目考试和专业考试。

一般科目考试主要包括政治、历史、哲学三门;专业考试主要包括针对考研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科目,覆盖理论、知识内容,考查学生的学术潜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般科目考试和专业考试分别有单独的成绩,只有当一般科目考试和专业考试成绩均符合录取要求时,才可以被录取。

为了保证学生能深入理解考研专业课程,华中师范大学还提供了考研专业课培训,包括小班授课、精英辅导班、专项培训等多种方式。

培训内容一般覆盖考研大纲相关内容,通过复习讲解、模拟练习、考研规划等模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考研能力,帮助考生获得考研的最佳成绩。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师)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师的学科化学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报考。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华师学科化学的分数线及录取情况,并给出报考建议和策略。

一、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化学简介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化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将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育、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化学分数线及录取情况1.分数线根据历年招生数据,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化学专业的分数线大致稳定在全国一本线以上。

具体分数线会根据每年招生计划、考生报考情况等因素有所波动。

建议考生关注华师官网发布的招生计划和历年分数线,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录取机会。

2.录取情况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化学专业在录取时,除了考虑考生的高考成绩外,还会综合考虑考生的综合素质、面试表现等因素。

录取原则遵循“分数优先、遵循考生专业志愿”的原则。

因此,考生在报考时应充分了解专业特点和自身兴趣,合理填报志愿。

三、报考建议和策略1.充分了解专业方向和发展前景。

报考前,考生应对学科化学专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了解专业方向、就业前景以及自身兴趣和特长。

2.合理规划报考志愿。

结合自身高考成绩和兴趣,合理填报专业志愿,提高录取几率。

3.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除学习成绩外,综合素质也是录取的重要依据。

考生可在高中阶段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科研项目等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4.关注面试等环节。

部分专业会设置面试环节,考生应提前做好准备,了解面试流程和要求,争取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总之,报考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化学专业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明确的专业方向和兴趣,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合理规划报考志愿、充分准备面试等环节,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023大学_华中师范大学的专业及专业代码

2023大学_华中师范大学的专业及专业代码

2023华中师范大学的专业及专业代码2023华中师范大学的专业及专业代码: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渊源流长的高等学府,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至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汉昙华林创办文华书院;历经华中大学、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华中师范学院等多个历史阶段,于1985年正式定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截至6月,学校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研究生10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华中师范大学的优秀专业有哪些:1、英语推荐指数: 4.72、汉语言文学推荐指数: 4.73、心理学推荐指数: 4.64、教育学推荐指数: 4.55、中国语言文学类推荐指数: 4.66、物理学推荐指数: 4.87、历史学推荐指数: 4.88、数学与应用数学推荐指数: 4.69、汉语言推荐指数: 4.810、思想政治教育推荐指数: 4.5华中师范大学的学校简介:101 哲学201 理论经济学302 政治学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401 教育学402 心理学(可授予教育学、理学学位) 403 体育学501 中国语言文学502 外国语言文学601 历史学701 数学702 物理学703 化学705 地理学710 生物学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予工学、理学学位)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注:可授予工学、理学学位)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注:可授予管理学、工学学位) 1204 公共管理学。

新时代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一流化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一流化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1, 36 (5), 2007040 (1 of 7)收稿:2020-07-10;录用:2020-07-20;网络发表:2020-07-27*通讯作者,Email: Jianwan@基金资助: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课题(H20200506)•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007040 新时代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一流化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万坚*,邓阳,原弘,佘能芳,龚静鸣,李永健,温丽丽,张文华,郭能,李武客,彭浩,徐晖,王成刚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430079摘要: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浪潮,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作为。

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师范类)建设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群的构建,课程的深度教学进化,教学管理新体系与新机制等三方面探讨了新时代国家级一流化学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解决途径和实施方案与成效。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一流化学专业;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64;O6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Chemistry Major i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during the New EraJian Wan *, Yang Deng, Hong Yuan, Nengfang She, Jingming Gong, Yongjian Li, Lili Wen, Wenhua Zhang, Neng Guo, Wuke Li, Hao Peng, Hui Xu, Chenggang WangNational Experimental Chemistry Teaching Center, College of Chemistr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Abstract: Faced with the wave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chemistry major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y must creat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projects.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stry major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of chemistry major in the new era we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 was the construction of objectives, programs and the formation of curriculum groups; the second aspect was the in-depth pedagogies; and the last aspect was related to the cre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chanisms.Key Words: Higher normal university; First-class of chemistry major; Major construction推进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如何高质量地建设一流专业,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问题。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
摘要:
1.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2.化学专业的重要性
3.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分数线情况
4.对分数线的分析和建议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师范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其学科设置齐全,其中化学专业作为理学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华中师范大学的化学专业,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学生报考。

那么,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分数线情况如何呢?据了解,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分数线每年都会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其分数线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竞争激烈,同时也说明了该专业的优秀。

对于这样的分数线,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首先,高分数线并不意味着高难度。

化学专业的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只要具备了这两点,高分并不是难以达到的目标。

其次,分数线虽然是衡量一个专业的重要标准,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选择专业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

总的来说,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高分数线,既是对该专业教学质量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挑战。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

华中师范学科化学分数线(实用版)目录1.华中师范大学及其化学学科简介2.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的录取分数线3.分数线对考生的影响与启示正文【华中师范大学及其化学学科简介】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师范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创建于 1903 年,其前身为清朝末期创办的文华书院。

华中师范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尤其在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化学学科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

该学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的化学人才为己任,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化学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的录取分数线】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会有所波动,主要受当年高考难度、考生人数等因素影响。

以近几年为例,其录取分数线一般要求在当地一本线以上。

具体分数线请参考当年招生办公室发布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录取分数线并非绝对标准,考生还需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及未来职业规划来选择合适的专业。

同时,对于有意愿报考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的考生,可以提前了解学校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分数线对考生的影响与启示】对于考生而言,了解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的录取分数线有助于把握自己的报考方向。

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可以尝试报考该专业,未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则可以考虑其他学校或专业。

此外,分数线也可以给考生提供一定的启示。

要想顺利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考生需要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高考的挑战。

总之,了解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的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报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科类:理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四维三全两类一核心”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万坚、张文华、涂海洋、邓阳、郭能、张礼知、吴正舜、李永健
姓名 专业技
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
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万坚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15 全面负责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总结
张文华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57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数字化卓越化学教师”人才培养工作
涂海洋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74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英才实验班”人才培养、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
邓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 380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师范类)”人才培养工作
郭能 六级职

华中师范大学 平均工作量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教
学运行管理
张礼知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12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人才培养工作
吴正舜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80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工作
李永健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06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主干课程建设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维度创新。

从“人才培养整体格局、课程体系与内容、课程教学过程、本科教学运行与管理”四个维度开展系统的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体系完整,既探索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又建立了扎实的机制和规范。

(2)深度创新。

“全方位”突出了各教育要素及其协同作用机制的重要性。

“全覆盖”凸显了“全员教育”与“全人关怀”,保证全体师生都能受益和发展。

“全过程”确保了改革能关注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教学有道、管理规范。

(3)对象创新。

各培养方案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与未来职业有关的关键素养,并能根据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发展。

分类、进阶式的培养格局凸显了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保证了各类专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4)思路创新。

首次提出的“高师化学类专业核心素养框架”从体系和要素上都具有极高创新性,将其应用到人才培养全程也属先例。

该框架严谨、全面,又不失灵活性,在课程体系建设、深度教学策略探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为了进一步凸显师范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学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同时兼顾非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满足应用型、交叉复合型到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本成果:(1)构建了高师化学类专业“两大类五方向”的培养格局(图1),设置了U2S(University to School/Society)和U2R(University to Research)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使得同一类专业内部实现了U2S 到U2R的进阶,全面、有效地提升了两类人才培养质量。

图1
基于调研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专家研讨论证,提出了高师化学类专业共同核心素养框架(图2)和各方向侧重或进一步升华核心素养框架(图3)。

图2
图3
(2)完成了“两大类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建立了具有高度模块化、功能化、融合化、立体化的“通识类+专业主干类+个性发展类”课程群。

在“U2S”方向建立了基于其职业发展特征的实践性应用型课程群,在“U2R”方向上分别建立了体现师范性、学术性、数字化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卓越化学教师”课程群,突出学科综合性思维、能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深度互通的“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课程群和凸显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化学英才实验班”课程群。

创新了实践课程体系,优化了实践教学环节。

力求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利用国内外条件开展创新和创业训练,接受国际一流科学家群体的指导。

(3)落实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深度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进一步厘清了教和学的关系,努力将“课程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研究教学系统化”等六“化”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践行了以“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学习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LICC-Thinking”(the integrate of Logical, Independent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Chemistry teaching and learning,整合逻辑思维、独立思维和批判思维的综合性化学思考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学之道。

着力于信息化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构筑并不断完善“虚实结合、虚为实用的化学实践教学体系”。

(4)实施了教学运行管理一体化、全过程的“三•三•三•三”新机制,即建立学院教学委员会、研究所、主干课程团队的三级教学负责体制;建立由校级督导员、院级督导员以及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组成的三级教学督导体制;建立由主讲教师、学习小组、个人自我组成的三级学习管理和评价体制;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组成的三级人生发展指导育人机制。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我校中学化学教师培养水平(本科阶段)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化学类专业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1)专业和学科建设相互促进。

化学学科国际ESI排名从466位上升至288位,首次进入USNews 全球大学化学学科排名(320名)。

(2)学生就业率、考研率常年名列我校前茅。

参加科研训练项目17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66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0余项。

师范类专业学生屡获全国“东芝杯”等竞赛一等奖,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屡获全国“挑战杯”、“化学实验技能邀请赛”等竞赛一等奖。

学生毕业后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成果。

(3)教师承担了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30余项,多次获包括“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奖项,“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在内的荣誉称号。

出版教材30余部,发表SCI/SSCI论文200余篇/年,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

(4)与国内20余所高师院校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交流。

参与了6所部属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多次在各类会议上向国内外同行进行成果汇报,或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宣传成果,受到一致好评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