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场急救之中暑救护PPT课件

现场急救之中暑救护PPT课件
中暑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热射病等严 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降低中暑发生的关键,应重视采 取有效措施,如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水分等。
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了解 中暑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培训与演练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乏力、口渴、心悸、注意 力不集中等。
表现
中暑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 快、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多汗或无 汗等症状。
中暑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中暑可能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如脑、心、肝、肾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后果
中暑的后果包括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器官 衰竭。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总结词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降低体温并减少热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温度过高,因此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 ,减少热量的进一步吸收。同时,保持通风良好有助于散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总结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物 或分泌物导致的窒息风险。
详细描述
中暑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呕吐, 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至关重要。应将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和分 泌物能够顺利流出,避免窒息风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结词
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 持身体的水电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 能。
VS
详细描述
中暑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 流失严重。因此,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 质对于恢复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补 充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水中毒或 电解质紊乱。

中暑课件PPT

中暑课件PPT
中暑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 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 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 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 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 症。
中暑的分类
1、先兆中暑 2、轻症中暑 3、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射病
中暑的表现
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 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3、每次约10分钟左右,以出痧为度。 3、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帮用
助冷及
散水时
热冲散
。淋热
头:
部当
及过
颈于
部炎
,热 让的 水时 分候 蒸应
如 何 预 防
发该


如何预防中暑
5.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 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如何预防中暑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 或发量不多的人
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体温往往高于38℃,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可有面色潮 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度中暑
除上述中暑症状,体温可高达40℃,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 循环衰竭,还可以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及 维生素缺乏。 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类: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 热射病。这类中暑是中暑情况最严重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 生命。
10.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 等。
11.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 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中暑课件PPT完整版

中暑课件PPT完整版

观察症状
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 呕吐、乏力、胸闷、心悸、大 汗等症状。
迅速转移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解开衣扣,以利于散热。
降温处理
可用冷水擦拭皮肤,或用电风 扇吹风等散热方法。
送往医院救治流程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患者口鼻内的 分泌物或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 识、呼吸、心跳等 生命体征。
适量补充盐分
出汗会带走体内的盐分,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或运动饮料适量补充盐分,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类饮料
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类饮料可能导致脱水,应避免在高温天气中过量饮用。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使用防晒霜和遮阳帽
尽量避免在户外长时间停留或进行剧 烈运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中暑课件PPT完整版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预防措施 • 中暑急救处理 • 中暑后恢复与调养 • 特殊人群中暑防治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中暑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 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 病。
保持室内通风降温
定时开窗通风
01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
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
02
在炎热的夏季,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提高舒适度。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03
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没有降温设备的室内或密闭空间中。
补充水分和盐分
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中,人体出汗增多,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建议每天饮水量 不少于2000毫升。

《中暑的护理》课件

《中暑的护理》课件

中暑的症状
1 头晕
中暑时会出现头晕、眩晕等头部不适症状。
2 恶心呕吐
中暑时常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
3 皮肤热红
中暑时皮肤会变得热红,甚至出现烧伤样的红肿。
初步急救措施
1 迅速降温
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或冰块敷于颈部和腋下等降温部位。
2 补充水分
及时给予中暑者适量的清凉饮料,如盐水或葡萄糖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皮肤对紫外线的暴露。
3
注意补水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喝水、多吃水果和 蔬菜。
结论和总结
中暑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疾病。通过了解中暑的定义、症状、急救措施、 护理原则,以及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暑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中暑的护理》PPT课件
通过介绍中暑的定义、原因,中暑的症状和表现,初步急救措施,中暑的护 理原则,常用药物和疗法,预防中暑的方法,以及结论和总结,本课件将带 领您全面了解中暑的护理知识。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由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身体失去过多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一种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高温天气、高 温环境和剧烈运动。
口服补液剂
通过口服摄入,补充中暑者体内 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局部冷敷
用冷敷布或冰袋敷于中暑者的额 头、颈部等部位,缓解热量。
中成药
某些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解表 透疹的功效,适用于中暑引起的 轻度不适。
预防中暑的方法
1
及时避暑
避免在高温季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做好防晒
2
选择凉爽的室内环境。
外出时使防晒霜、帽子等防晒措施,减少
3 休息休息
让中暑者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助于身体恢复。
中暑的护理原则

中暑-PPT(精)

中暑-PPT(精)
中暑-PPT(精)
演讲人
目录
01
中暑是什么?
02
疾病分布
03
地区分布
01
概述
02
中暑是在高温、 高湿及通风不 良环境中发生 的机体受热过 度的急性综合

03
主要表现为头 晕、头痛、口 渴、多汗、疲 乏、心悸、发 热、脉搏加快

04
主要治疗措施 包括迅速降温、 对症支持治疗、 防治多器官衰
竭并发症等
谢谢
热(日)射病又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中暑的三种类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按顺序依次发展,也可交叉重叠。
发病情况
疾病分布
高发时间:中暑主要发生于夏季。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中暑暴发的情况。 在美国,热浪期中暑死亡人数约为非热浪期的10倍。 我国热带、亚热带面积相对较大,是中暑的高发地区。 随着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镇居民中暑的发病率也 逐步上升。 高发人群:在温度较高而无防暑措施的情况下,婴幼儿、65岁以上老年人、肥 胖人群、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更容易中暑。
05
轻症可自愈, 重症需要及时 抢救;热射病 严重者有死亡
风险
中暑是什么?
定义 中暑是指在暑热季节、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等环境中,因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 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分型
中暑是什么?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 (日)射病三种类型。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

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如需进行户 外活动,应尽量选择阴凉处并携带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
补充水分
在高温天气下,应定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防止脱水。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含电 解质的饮料。
03
中暑的急救措施
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口渴、心跳加快、面 色苍白、皮肤湿冷等。
02 中度中暑
在轻度中暑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意识障碍、脱 水症状等。
03 重度中暑
高热、昏迷、抽搐、休克等,病情危急,需要及 时救治。
02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中暑的诱因
天气炎热
高温天气下,户外活动或曝晒时间过 长都可能导致中暑。
身体状况
中暑课件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的诱因及易感人群 • 中暑的急救措施 • 中暑的预防措施 • 中暑的防治误区与正确做法 • 中暑的相关知识拓展
01
中暑概述
中暑的定义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度、缺乏通风等不良环境下,人 体因体内热量过度蓄积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的 病理过程。
病因
中暑主要是由于体内热量产生过多,而机体无法有效散 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常见病因包括高温、高湿 度、缺乏通风、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等。
给孩子做好防晒措施。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身体较为虚弱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
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
预防中暑的宣传教育
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 导致热衰竭、热痉挛等,因此应了解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
5
中暑--发病机制 中暑
6
中暑--发病机制 热痉挛
7
中暑--发病机制 热衰竭
8
中暑--发病机制 热射病
9
中暑--发病机制 热射病
10
中暑--病理生理
全身性影响
中暑损伤主要是体温过高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作 用,体温达42℃以上可使蛋白质变性,其对机体细 胞及细胞内结构的直接作用,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 化发生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全身细胞不可逆损伤和 衰竭,影响到全身器官系统,引起广泛性器官功能 障碍。超过50℃,数分钟细胞即死亡。
3
中暑--病因
主要原因: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
易发状态
高温环境(室温>32℃) 高湿度环境(>60%) 通风不良 炎夏烈日曝晒
长时间、高强度体力劳动, 且无有效防暑降温措施
4
中暑--病因
促发因素
• 外界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皮肤温度 • 产热增加:重体力劳动、发热、甲亢、药物(苯丙胺等) • 散热障碍:湿度较大、通风不良、过度肥胖、不透气衣物等 • 汗腺功能障碍(尤其是服用抗胆碱能神经药品) • 其他:年老、体弱、疲劳、饮酒、饥饿、失水、缺盐、精神紧张等
17
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

面色

大量
潮红
出汗
体温升高 至38.5 ℃
以上
先兆中暑
症状加重
脉搏 细速
面色皮肤苍白、 皮肤四肢湿冷、 血压下降、脉率 增快等早期循环 衰竭表现
皮肤 灼热
及时有效处
理,数小时 内可恢复
18
中暑--临床表现
重症中暑
痉 挛
晕厥
昏迷 轻症中暑 症状加重
一日内 不能恢复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深刻认识到中暑的危害性
通过本次讲座,学员们纷纷表示对中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 到其对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掌握了实用的防暑技巧
学员们表示,通过讲座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防暑技巧,这些技巧在 高温环境下非常实用。
提高了急救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中暑的急救处理知识,学员们表示自己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得到了提高,遇到类似情况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01
02
03
04
在康复期间,根据身体状况逐 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可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轻 度运动,以促进身体恢复。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 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 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本次讲座重点内容回顾
1 2 3
补充水分和无机盐,保持身体水平衡
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下,要多喝 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
分。
补充无机盐
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 要适当补充无机盐,如 饮用含有适量盐分的饮
料等。
饮食调节
在饮食上要注意调节,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
辣食物。
注意饮水卫生
在饮水时要注意卫生, 避免摄入不洁或变质的
康复质量。同时,关注中暑患者的心理康复,减轻其心理压力和负担。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03
如有持续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01
康复初期以清淡、易消 化食物为主,如稀饭、 面条等。
02
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 素的摄入,如鱼、肉、 蛋、奶、新鲜蔬果等。

中暑的课件ppt课件

中暑的课件ppt课件
中暑的课件ppt课件
目录
• 中暑的定义与症状 • 中暑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 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 如何预防中暑 • 中暑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 中暑案例分享与总结
01
中暑的定义与症状
中暑的定义
01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因 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的急性 热病。
02
中暑通常是由于暴露在高温环境 中,或者过度劳累、缺水等原因 导致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 发。
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负担加重 ,容易导致中暑。
脱水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若补水不足, 容易导致脱水,进而引发中暑。
高强度体力活动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导致体 内热量产生过多,难以散发。
疾病或药物影响
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影响人体体温调节功能 ,增加中暑的风险。
风险因素
年龄
老年人、儿童和身体虚弱者对 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发
学习正确的急救措施
06
中暑案例分享与总结
中暑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户 外活动,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 状,后被诊断为中暑。经过及时治疗 ,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在密闭、高温的环境下 工作,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 后被诊断为重度中暑。经过紧急抢救 ,患者脱离危险。
详细描述
建议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运动 ,此时温度相对较低,空气质量 也较好。运动时应适量补充水分 ,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导致脱水。
注意饮食调整
总结词
合理饮食有助于调节体温,预防中暑。
详细描述
多摄取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等;适量摄取高蛋白质食 物,以补充身体消耗的能量;避免过度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

中暑护理ppt课件

中暑护理ppt课件

挽救生命
对于严重中暑患者,现场急救是挽救 生命的关键措施。
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
快速脱离高温环境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患者平躺,头部稍微抬高,解开衣领和腰 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降低体温
用冷水、湿毛巾等物品擦拭患者身体,促进 散热,降低体温。
及时就医
04
中暑的护理与治疗
中暑的一般护理措施
01
02
03
降温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用 湿毛巾敷在额头、颈部、 腋下等部位,以降低体温 。
补充水分
给患者喝淡盐水或运动饮 料,以补充因出汗过多而 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观察病情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患者 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 医。
中暑的特殊护理措施
中暑护理ppt课件
目录
• 中暑概述 • 中暑的诱因与预防 • 中暑的现场急救 • 中暑的护理与治疗 • 中暑的康复与预防
01
中暑概述
中暑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 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 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高温环境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 湿的环境中,身体无法
有效散热。
过度劳累
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 ,身体大量出汗,水分
和盐分流失严重。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如甲亢、糖尿 病等,影响身体正常散
热机制。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体温 调节中枢异常,增加中
暑风险。
中暑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

《中暑》PPT课件•中暑概述•中暑预防措施•中暑急救与处理•中暑并发症及危害•特殊人群中暑防治策略•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01中暑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分类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

其中,热射病又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原因环境温度过高、人体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等。

发病机制当人体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时,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导致体温升高。

同时,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内环境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中暑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其中,核心体温升高超过40℃、出现意识障碍或惊厥等症状是诊断中暑的重要依据。

02中暑预防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最炎热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暴露于阳光下。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对于需要在户外工作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室内通风降温打开窗户通风在炎热的天气里,应经常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补充水分和盐分多喝水在高温天气里,应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约2升)。

适量补充盐分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量补充盐分,如喝一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无遮荫的地方。

穿着适当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避免穿着黑色或其他深色系的衣服,因为它们会吸收更多的热量。

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课件 (21张PPT)

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课件 (21张PPT)
3、高温路面行车胎压会增高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气温偏高,因此车上一定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在车内抽烟,以免发生火灾。 出车前,要经常查看电路是否短路、漏电,插头是否松动; 检查油路接头是否漏油、排气管是否放炮,如有问题,应立即检修;要注意保持蓄电池通气孔畅通。 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70摄氏度以上,汽车轮胎如长时间在高温路面 行驶,胎内气压增高,此时若轮胎有损伤或薄弱处很容易发生爆胎。 提示:车内要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 保持规定的轮胎气压,高温炎热,尤其是午间酷热时应适当降低车速。
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现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 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这是中暑情况中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救治,将可能危及生 命。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是这类中暑的四种主要类型。
第二部分
中暑的预防
夏季撑起防暑降温“清凉伞”!
多饮水 饱睡眠 防中暑 2024年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目录
一 中暑的含义 二 中暑的预防 三 中暑之后的急救 四 汽车夏季防高温
第一部分
中暑的含义
2024年夏天预防中暑降温夏季健康知识
壹 中暑的含义
中暑的含义
在高温和热辐射的持续影响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 障碍,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引发神经系统功能 受 损 , 这 些 症 状 的 综 合 称 为 中 暑 。2010年7月 , 中 暑 被 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
肆 汽车夏季防高温
3、高温路面行车胎压会增高
由于气温高,汽油容易蒸发,导致混合气浓度有所增加。 因此,可适当调节供油量孔,或相应降低浮子室油面高度。 提示:汽油机燃油系统因夏季昼夜温差影响容易发生气阻,致使油路供油不足甚至中断供油。 为防止气阻现象发生,可用石棉垫将汽油泵与排气管隔开,或用湿布将汽油泵包住降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护理要点 、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2)输液护理 ) (3)复温护理 ) (4)心理护理 )

第三节
一、概述 二、病情评估 三、救治与护理
触电

一、概述 1、病因:意外接触电源 、病因: 2、发病机制 、 (1)引起心室颤动 ) (2)引起呼吸中枢抑制、麻痹,导致呼吸停止 )引起呼吸中枢抑制、麻痹, 3、触电方式 、 4、影响触电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 、

2、根据发生水域不同,可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 、根据发生水域不同, 淹溺 (1)淡水淹溺 ) 易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2)海水淹溺 ) 易引起急性肺水肿

三、病情评估 资料收集 1、淹溺史 、 2、临床表现 、 (1)症状:头痛、胸痛、呼吸困难 )症状:头痛、胸痛、 (2)体征:皮肤发绀,颜面肿胀,口鼻充满泡 )体征:皮肤发绀,颜面肿胀, 漠和泥污 3、辅助检查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辅以胸部X射线检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辅以胸部 射线检 查

五、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有效降温

对症护理

第二节
淹溺
一、概念 二、发病机制 三、病情评估 四、救治和护理

一、概念 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 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满呼吸道 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 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并 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称为淹溺。 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称为淹溺。

四、救治与护理 1、现场救护 、 (1)迅速将淹溺者救出水面 ) (2)呼救 ) (3)保持呼吸道通畅 ) (4)倒水处理 ) (5)心肺复苏 ) (6)迅速转送医院 )

2、医院内救护 、 (1)迅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内。 )迅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内。 (2)维持呼吸功能 ) (3)维持循环功能 ) (4)对症处理 )
LOGO
中暑、 中暑、淹溺与触电
主讲:龙佳佳(护理系教研室) 主讲:龙佳佳(护理系教研室)
第一节
中暑Leabharlann 一. 概念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 病情评估 四. 救治 五. 护理

一.中暑的概念
中暑(heat illness)是指高温或烈日曝晒等引 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电 解质代谢紊乱或脑组织细胞受损而致的一组急 性临床综合症,称急性热致疾患(acute heat illness ,heat emergency,heat injury).

2、医院内救护 、 (1)维持有效呼吸 ) (2)心电监护和纠正心律失常 ) (3)创面处理 ) (4)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 (5)其他对症处理 )

3、护理要点 、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2)合并伤的护理 ) (3)加强基础护理 )
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高、 高钾低氯、低钠血 症,血尿素氮、血 肌酐可升高,尿常 规,可有不同程度 的蛋白尿、血尿、 管型尿
1、产热增加散 热减少 2、热适应不良 3、高热环境中 长时间工作

四、救治
现场救治
改变环境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迅速搬离高 热环境、安 置到通风良 好的阴凉处 、平卧
反复用冷水 擦拭全身、 饮用含盐的 冰水或饮料 直至体温降 至38℃
体温持续在 38.5℃以上 者可口服水 杨酸类解热 药物

医院内的救治
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 降温 通常应在1小时内 通常应在 小时内 使直肠温度降至 38℃以内 ℃以内. 1、环境降温 、 2、体表降温 、 3、体内降温 、 必须与物理降温同 时使用, 时使用,常用药物 氯丙嗪、 :氯丙嗪、地塞米 松、人工冬眠合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
1、使机体产热增 加的原因; 2、使机体散热减 少; 3、使机体热适应 能力下降的原因
中暑机制 :
温度升高→机体大 量 出汗→失水失 盐→热痉挛、外周 循环衰竭、热射病

三、病情评估
病史
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 2、轻度中暑 3、重度中暑:热 痉挛、热衰竭、热 射病

二、发病机制 1、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 、 (1)干性淹溺 ) 指人入水后, 指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引起喉痉挛导致窒 息。 (2)湿性淹溺 ) 指人入水后,喉部肌肉松弛, 指人入水后,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 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LOGO

二、病情评估 1、触电史 、 2、临床表现 、 (1)全身表现:头痛、头晕、心悸等 )全身表现:头痛、头晕、 (2)局部表现:可有伤口 )局部表现:

三、救治和护理 1、现场救护 、 (1)迅速脱离电源 ) (2)呼救 ) (3)对心脏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