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阶段ppt11 湘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2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ppt

1.2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ppt

中 央 平 原
经纬度位置:(略) 海陆位置:位于美国东北部, 五大湖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 山地的西北部。 经济位置:附近煤炭资源丰 富, 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 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 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规模小, 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区域优势得不到 充分发挥。 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 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区域内部的积聚作用和对外 联系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 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可 持 续 发 展
3、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 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 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 的总体发展趋势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 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 速度要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不平 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 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 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 的总体趋势
再生 阶段
区域经济逐渐复苏
走向协调
传统工业区改造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 传统工业, 2.发展交通运输, 3.防治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4.发展科技, 5.政策支持.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总结)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1)常用指标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共35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共35张PPT)
态环境的保护,别让西部大开发变成“大破坏”。
反思归纳 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比较
以传统 农业为 主体的 发展阶 段
工业化 阶段
社会经济
内部经
三次产
对外开
发展水平
济差异
业状况
放程度
相当低,人均 国内生产总 值很少,工业 化处于 起步 阶段
较小,缺乏拥有 雄厚实力的大 型中心城市,整 个区域处于低 水平均衡状态
用大幅度加强, 交通运输 建设显著加快,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逐步提高
区域发 整个区域处于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状态
展状态
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特征
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渐趋复杂
物质、能量的输入、 输出大幅度增加
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由点到面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资源不断消耗
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 工业化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后期,由于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 列问题,区域发展可能出现 停滞,甚至衰退
一般而言,区域发展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
[思维拓展] 区域发展阶段中的人地关系与人类活动特点
课堂反馈
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
金和技术支持,这是不可推卸的道义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
(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工业化阶段,该地区的空间 结构演化趋势是_由_第__一_产__业_转__向_二。、三产业,乡村居民转向城市罗 不平衡加速发展状态
“钢都”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 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带陷入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大大 降低。“钢都”匹兹堡已失去昔日的辉煌,由于钢铁等主导产业的衰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钢铁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至1983年 的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到10万以上,全市1/4的家 庭收入明显下降,市财政和教育部门的投入都下降了一半。五大湖许多工 厂倒闭,工人失业,大量人口外迁,被称为“冰雪带”,与美国南部与西 部蓬勃发展的“阳光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

c
A
D、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消费品市场广阔。
B
A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资金
技术
速度 产值
高科技 逐步形成
缩小 增强
做课本P12活动
D
B
B
电子电器
纺织
技术
劳动
①②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低 很少
资源型
小 缺泛

稀疏

自给自足
农业
均衡
甚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做课本P9活动
c
c
A
c B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P9活动 加速 上升 加速 发展 制造 服务
加强
大 中心城市
加快
提高
不平衡
做课本P11活动
B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

1.2-区域的发展阶段(湘教版)[1]PPT课件

1.2-区域的发展阶段(湘教版)[1]PPT课件

北产业结构变化表”,图1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
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构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
国家政策支持。
2021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课堂巩固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 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第一产 业比重下降 ,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煤炭开发规模小,铁矿运输 不便。故没有发展成钢铁基地。
19世纪中叶,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发展成钢铁基地。
2021
D. 旅游环境承载量
(5)试分析图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2021
知识点导航
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区域核心,内部发
展差异,网络系统,开放程度)
传统农 业为主 体阶段
以第一产业
为主(工业化起
步)
①缺少区域核心 ②内部差异小 ③现代化交通线路稀少 ④对外开发程度较低。
2021
2021
P11 美国东北部与初期相比,成长阶段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 构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 等工业部门。 (2)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区域核心扩大,形成 了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的 加速推进。
综合发 第二、三产 展阶段 业比重大,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 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 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 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②在区域发展初期,区域开放程度低,对 外联系少, 随区域发展,对外联系加强,往往开发 优势资源 ③某一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经济成长的 突破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并由此形成主导产业。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 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应该是正确的。 区域的发展应注意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紧密结合 起来。以牺牲环境效益作为代价获得的经济效益,必将 随着环境的恶化而逐渐消失。 这说明: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 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出现的问题: 区域内资源逐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受一定破 坏,人地关系不协调。
对生活生产产生的影响:
区域内资源短缺,需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导致当地 交通运输压力加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受一定破坏,影响人 们生活质量。人口增多导致就业困难
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 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
它们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 地形平坦开阔,附近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 农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丰 富,市场广阔。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 结构方面和空间结构方面发生了怎么的变化?导致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知识铺垫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家哪些是发达国家吗?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共22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共22张PPT)

4、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C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5、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C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 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 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其发展阶段有: 一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二 工业化阶段
三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阅读P9材料,回答问题并归纳总结 出传统农业时期的特点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 展水平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
区域产 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 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力密集加工制 造业为主体。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 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英✓国 瑞✓士 埃塞 古巴
人均GDP(美元) 国家 人均GDP(美元)
2460
丹麦
57035
45594
尼泊尔
453
34023
英国
45301
965
瑞士
56711
12、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格局图,回答:
(1)写出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左图中经济发展核心城
市的名称: ① 上海 ,
② 北京 ,
③ 广州 ,
④ 重庆

(2)写出经济发展轴线名称: a 东部沿海经济带, b 长江沿岸经济带 , c 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带,d 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 1,2区域发展阶段 (共57张PPT)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 1,2区域发展阶段  (共57张PPT)

找出匹兹堡的位置
请说出匹兹堡的地理位置
讨论:
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 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结论: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匹兹堡附 近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小,区域优势得不 到发挥。随着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的修建,区域内 部的集聚作用和对外联系大大增加,通过五大湖和 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 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激趣诱思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显著的综合经济基础,使得 上海市注定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越 来越重要角色。2010年度上海市第三产业GDP比重 达到59.4%,高出全国16.8个百分点。上海世博会 的召开、浦东迪斯尼乐园的获批、崇明世界级生态 岛定位的确立三大项目将促使上海面临前所未有的 发展机遇。那么如何衡量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呢?
二、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相当低 少
传统农业 资源型
起步
劳动密集型 农业
大型中心
小 现代化
稀疏
最低

自给自足
低水平的均衡
思考 2.如何理解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区域 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在该阶段,由于资源开发的规模比较小, 只形成了数量很少的城镇,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比较简单。因此,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 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 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第一 产业比重下降 ,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
(3)图中,字母A表示 钢铁 工业,B表示 森林 工业 。
(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共1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共18张ppt)
不同意:由于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在环境较差的地区开发过程中,可 以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结合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一样也可以实 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
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1)常用指标 (2)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
2、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二、区域发展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工业化阶段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因素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于复杂化,出现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空间结构的变化:工业区域不断扩大,涌现新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交通建设加快,对外联系加强。
原因: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和推进。
3.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 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内部原因: 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劳动力 价格高、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增加等。
外部原因: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各国对匹 兹堡的钢材需求量下降; 南部、西部 新兴工业区的兴起。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面临的问题
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 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与沿海发 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振兴措施
1.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2.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工制造业。 3.优化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 4.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优质课件(共25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优质课件(共25张PPT)
地理必修三
•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1.2区域发展阶段
• 高碑店一中地理组 •
翟志红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 属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
英国
美瑞国士
日本 印度 古巴
埃塞俄比亚
丹 麦
尼泊尔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常用指标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人均国民收入 (3)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 运河的开通和铁路修建 3. 初期匹兹堡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活动
P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 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于复杂化,出现机械、 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来,联合国一直发出警告。我们原先不想用‘饥荒’这个词,
但是,我们已承认这个急转直下的现实。索马里部分地区的
确存在饥荒,而且正在蔓延。”这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
《洛杉矶时报》撰写的《索马里饥荒》的第一段文字。索马
里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牲畜最多的国家之
一。阅读并完成 3~5 题。
3.索马里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阶段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工业化 阶段
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衰退阶段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凭借某一优势因素, 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
充分利用优势因素, 区域加速发展
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区域衰败
资料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东北部工业 区的经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由单一 的钢铁工业向多样化的服务业转变,如保健 品、教育、科研……90年代后进入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阶段。一大批高科技的保健品制造 商、因特网软件制造公司、IBM计算机软件 公司都在此安营扎寨,同时大力治理环境污 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ppt课件(共17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ppt课件(共17张PPT)

四、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高效 益的 综合 发展 阶段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____高_______ 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_____高_______ 工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___资__金___密集型和
___技_术___密集型全面升级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增长____速__度___和
___产__值____比重明显的超过第二产业 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_____高_科__技____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__逐_步__形_成____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___缩_小_____ 对外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_____增_强_____
【解析】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 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体; 工业化发展阶段,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 转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 密集型全面升级。
返回目录
*对应训练* 下列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C )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优质课(共4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 优质课(共48张PPT)
2020/2/19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 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 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思考:为什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不 是表现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 展趋势?
2020/2/19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 低,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 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 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要 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 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 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 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 体趋势。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2020/2/19
本节需解决的问题: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 些?区域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区域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如何?
2020/2/19
2020/2/19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 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 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它能全面地反 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
匹兹堡的位置特点: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 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地的西北部,通 过运河与五大湖相连。
2020/2/19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 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 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附近丰富的煤炭 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 挥。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 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 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 的钢铁工业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完成P9“活动”
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 的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 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 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 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 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 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 地理位置特点。
讨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初期阶段——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初期阶段——凭借某一优势因素,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
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 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 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 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 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 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而且还从外地 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 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 也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表现出明显的不平 衡增长态势
较小,缺乏拥有
雄厚实力的大型 中心城市,整个 区域处于低水平 均衡状态
传统农业占有较 大比重,工业以 资源型工业和劳 动密集型加工制 造业为主体
相继出现一系列 第二产业比重迅
规模较大的中心 速上升,第三产
城市和工业基地,业加速发展,劳
整个区域处于不 动力开始由农业
平衡的加速发展 向制造业和服务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于发展中 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英✓国 瑞✓士 埃塞俄比亚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人均GDP 人均GNP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发达国家(地区)
发展中国家(地区
• 人均国民收入 •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高收入地区 中等收入地区 低收入地区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
× 判期域断的寿:总命体、高发教收展育水程入平度地和国区内就生是产总发值达来反地映区一个区
第二节
2.空间结构的演化
(1)影响因素:④ 地理条件、发展水平、⑤经济区位、历史
文化等。
(2)发展趋势:表现出⑥ 平衡—⑦ 不平衡—⑧ 平衡……的
间结构 域的
辐射带动 作用大幅度加强,
交通运输 建
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逐步提高
区域发 整个区域处于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状态 展状态
四、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加工制造业向 资金 密集型和 技术 密集型
全面升级。第 三 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
区域产 明显地超过第 二 产业, 高科技 成为推动区
区域空 的⑯ 大型中心 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
间结构 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 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⑰自给自足 特征
区域发 整个区域处于⑱低水平均衡 状态 展状态
【思维活动】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的原因是
什么? 答案 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资源对生产来 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因此这一阶段人 地关系基本协调。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 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 成为大型钢铁基?
匹兹堡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才发展成为 大型钢铁基地的原因:匹兹堡地区的煤炭资 源主要是无烟煤,直到这时,无烟煤炼铁技 术才逐渐成熟。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 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请说出匹兹堡的位置
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 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 地理位置特点。
匹兹堡的位置特点:位于美国东北部地 区,开发历史悠久;靠近五大湖区,水陆交 通便利;位于阿巴拉契亚山地,煤炭资源丰 富。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 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 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三、工业化阶段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
区域产 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 上升 ,第三产业表现出
业结构 加速发展 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 农业 向
制造业和服务业 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的 集聚 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
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中心城市 的发
区域空
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 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为钢铁中 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农 业生产为主转变为非农业生产为主。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 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 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 此形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业结构 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 交通运输 网络
和 信息商务 网络逐步形成。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 比较高 的水平
区域空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 缩小,区域的开放
间结构 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区域发 区域处于
较高水平的均衡 状态
展状态
【思维活动】 2.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加快,我国的城市大多处于区域
总体发展趋势。
二、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⑨ 相当低 ,人均国内生
展水平
区域产 业结构
产总值也⑩ 很少 ⑪ 传统农业 占有较大的比重,⑫工业化 处于起 步阶段,以⑬资源型工业 和⑭劳动密集 型加工 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⑮ 农业 活动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
发展的什么阶段?
答案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加快,表现为城市人口规模和 用地规模扩大,且随着人口增长已出现部分城市化问题,因 此属于工业化阶段。
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内部经济差异
三次产业状况
对外开放 程度
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工业化 阶段
相当低,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很少,工 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状态
业大规模转移
较低,表 现出典型 的自给自 足特征
逐步提高
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 阶段
工业化、城市化推 进到比较高的水平,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 密集型和技术密集 型全面升级
逐渐缩小,现代 化的交通运输网 络和信息商务网 络逐步形成
第二、三产业在
国内生产总值中 占相当大的比重, 大幅度 第三产业的增长 增强 速度和产值比重 超过第二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