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中央,建议]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本文围绕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展开讨论,分析了当前并购重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问题包括产能过剩、管理融合困难、文化差异和财务风险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如制定明确的重组战略、加强人力资源整合、注重企业文化统一和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总结了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问题及建议,展望未来发展。
文章旨在帮助中央企业更好地应对并购重组过程中的挑战,促进企业合并的顺利进行,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中央企业,并购重组,问题,建议,产能过剩,管理融合困难,文化差异,财务风险,重组战略,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财务风险控制,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或监督的国有企业之间进行合并、收购或重组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这一趋势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在各行业领域中愈发频繁。
很多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规模扩张、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完。
1.2 研究意义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是当前经济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经济中的支柱力量,其并购重组活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健康。
对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当前中央企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通过分析产能过剩、管理融合困难、文化差异和财务风险等问题,可以为中央企业在未来的并购重组活动中提供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提高重组成功率。
探讨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可以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具体实用的操作性建议。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进程中,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央企并购重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希望对完善央企并购重组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整合;风险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资本市场正发生着大激荡与大变革,产业集中度不高带来了无序竞争、产能过剩、资源受制于人等严重问题。
并购重组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规模经济,并促使产业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国有资产的进一步集中优化,增强国企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现状国资委成立7年以来,中央企业资产规模、利润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升,资产总额从7万亿元增长到21万亿元,其中30多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中央企业的转变得到多方的支持和赞扬。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力度进一步加大。
2009年,一方面,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卫通等11家原中央企业重组并入航天科技等7家中央企业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原医药集团和生物科技联合重组,原联通和网通重组合并,使中央企业数由年初的142家减少为129家;另一方面,中央企业运用无偿划入、对外收购等方式实施并购,利用对外产权转让、无偿划出、关闭清算等推出弱势行业或辅业,利用内部无偿划转、产权转让、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等方式实施企业内部行业整合和布局结构调整。
中央企业数目缩小很多。
截至2010年2月,国资委直接管辖的中央企业有128家,国资委计划未来将中央企业缩减到80—100家。
二、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央企扩张冲动过强导致中央企业大而不强在央企数2010年年底前要重组为80—100家的压力之下,部分央企仍以扩大规模为主进行并购重组,在短期内实现了企业资产、收入规模的迅速扩张,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为中央企业大而不强留下了隐患。
央企并购重组进行资源整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一点毋庸置疑。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后存在风险与财务问题及优化策略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后存在风险与财务问题及优化策略论文题目:以毕业导师的角色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后存在风险与财务问题及优化策略一、市场风险分析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后,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市场风险。
本文将从市场风险的概念、成因和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其中,市场风险成因一般涉及自身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和竞争因素。
为有效预警市场风险,本文提出了传统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不足以及如何建立应对市场风险的预警模型。
二、财务风险分析企业并购重组可能会出现财务风险,例如出现流动性问题、信用风险增加、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
本文将从企业并购重组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将分析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如何预防和应对财务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也将提出合理的财务管理策略和风险措施。
三、并购重组的价值创造目前,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阐述并购重组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并购重组的价值创造潜力。
其中,我们将分析并购重组的价值创造机会、并购重组价值创造的难点以及如何对并购重组价值创造进行评价。
四、资本结构优化企业并购重组往往伴随着资本结构的调整。
本文将从企业并购重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方案,以及如何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比例。
我们将研究企业资本结构的构成、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未来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资本结构优化建议。
五、税务筹划企业并购重组涉及很多税务问题,例如税前收益和税后收益、税收抵免和减免等。
本文将分析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税务筹划问题,如何减少税务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我们将研究税前筹划、税后筹划以及整体筹划方案等方面,提出最佳税务筹划建议。
六、人才管理企业并购重组带来人员流动和转岗等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企业并购重组后的人才管理问题,如何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如何保留企业的核心人才。
我们将分析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并购后应如何制定人才管理策略,以及如何评估人才管理效果等问题。
论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问题
论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问题作者:林晶晶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08期摘要:随着国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国有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合资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巨大的竞争力、压力及挑战。
怎样使国有企业依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怎样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发挥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及综合实力,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挥着重要意义,也是有效途径。
不过并购中存在着各方面的困难、问题,鉴于此,文章以A国有企业为例分析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并购重组:国有企业:整合一、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一)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并购重组可以使国有企业配置重组,改善企业的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诸多企业因资金、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等因素,导致经营不善,并购重组则能为国有企业注入更多资金,注入新鲜血液,吸引高端人才,优化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一些国有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抑制了经济活力。
例如,部分企业扩张迅速,无法获得有效扶持,另一部分“僵尸”企业占据大量国有资源,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并购重组,可以优胜劣汰,改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三)实现科学管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实现了产权关系的更新和重组,制定出了新条例来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和产业结构,进而实现科学管理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综合实力的目的。
二、A公司并购重组B公司分析(一)并购重组双方背景介绍A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4日,是C集团的二级单位,是一家从事于拆迁业务的国有企业。
B公司成立于2002年,因为体制改革关系,也是隶属于C集团的二级国有企业单位,主要从事拆迁业务。
A、B公司属同一性质公司,都是对C集团下的四大建设单位需要的地块进行旧房子拆迁,并对拆迁户(公司)签订拆迁协议,期间发放过渡费,安置拆迁户周转房,并进行新房认购安置结算工作,协助拆迁户(公司)办理新房产权。
待拆迁的房屋等由C集团下的建设单位拆迁并建筑、建造。
企业并购重组的现实问题与制度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重组的现实问题与制度问题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并购重组成为了许多企业争取市场份额和提高效益的手段。
然而,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和制度问题却也是不能忽视的。
一、现实问题1. 人员冲突问题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涉及到各个环节的人员,包括管理层、员工、业务合作伙伴等。
这些人员来自不同的公司文化、团队文化,很容易发生冲突和摩擦。
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前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配合和协调,以避免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冲突问题。
2. 技术融合问题在企业重组过程中,由于技术方面的差异和性质的不同,往往需要实现技术融合,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企业需要考虑到技术融合的方式和步骤,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如系统不兼容、技术标准的不一致等。
3. 财务问题重组之后的企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财务问题,如财务报表整合、会计政策的调整等。
这些问题需要由企业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保证重组之后的企业财务健康。
二、制度问题1. 法律制度问题并购重组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很多,如股权转让、税务处理、知识产权等等,这些问题需要企业清楚了解法律规定,并遵守相应的法律程序。
否则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和不良信用。
2. 监管机制问题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需要考虑相关的监管机制问题,包括行业监管、政府监管等。
企业需要受到监管机构的审查和批准,否则可能会引起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
3. 内部制度问题重组之后的企业需要进行业务整合,需要建立符合新的业务发展需要的内部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
企业需要建立内部制度并监督执行,以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总结综上所述,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现实问题和制度问题,企业需要在进行并购重组之前,充分了解并准备好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同时,在进行并购重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及时调整方案和措施,以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的问题、经验和对策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的问题、经验和对策作者:陶勇来源:《中国市场》2023年第29期摘要:近20年来,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已成为新的常态,大致可分为横向式、纵向式、专业化与混合式几种类型。
央企的高速发展历程证明了重组整合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重重组、轻整合”“重规模、轻效益”等问题,必须从方法论上创新出一种能够正确评价重组整合的指标体系,从而为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改革发展;一流企业中图分类号:F276.1;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29-0000-04[DOI]10.13939/ki.zgsc.2023.29.0001.引言重组整合是中央企业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运用最多和最重要的方式。
截至2020年,中央企业数量缩减至97户,其中超过一半以上是通过重组整合形成。
处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央企数量已明显减少,军工、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央企国有资本已占到全部央企的80%,央企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在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初期,全国国有企业约为15万户,中央企业有近200户。
但从总体布局看,存在“数量多”和“分布散”的问题;从央企整体看,存在“同质化”和“资产质量差”的问题;从企业内部看,存在“链条长”和“竞争力弱”的问题。
许多企业存在“主业不明、职责不清、功能不全、定位不准”的情况,“野蛮式”发展现象依然普遍。
面对这些问题,国资委提出需要加大重组整合力度,集中和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企业效益。
此后,央企的地位开始从行政机构的附属物逐渐确立为市场主体地位并走向市场。
2003-2020年,央企的资产、营收、利润等指标都不同程度呈现出上升的总趋势。
资产总额增长了661%;营业收入增长了593%;利润总额增长了519%。
央企数量开始稳定,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本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的平均值分别达到8%、7%和5.5%。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摘要:企业并购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并购的浪潮也随之来临。
在各种并购案件的中,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并购现状的分析,得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并购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发展;并购问题一、我国企业并购协同的现状第一,以扩大规模,争做国内行业老大为目标。
尤其是内资间的并购与重组,争规模第一,争市场老大。
而在并购中,并未对产业链的融合及价值链的提升做更多的细分与规划。
而这种简单的靠做大规模来控制市场和产业的手段在明显存在着弊端,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战略目标。
对公司的远期可持续发展也没有更多的帮助。
第二,政府推动型的并购占了很大比例。
国内企业并购中大量并购是政府牵线完成的,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国资部门的干预强于企业内部动力。
这样似乎牵强的组合,生硬的并购带来的至多是政绩观和面子上的好看,对双方企业的发展均没有好处。
第三,跨行业扩张型。
主要是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公司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和为了完成产业转型与升级而有目标地选择并购对象,且重点集中在对国家骨干企业的参股或并购。
这种近乎盲目的跨行业并购对于企业来说风险过大。
第四,资本运作式收购。
主要体现在对公司价值的收购整合,而对产品收购关心甚微,多数属于炒作型收购。
例如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2005年雅虎把在华所有业务全部转让阿里巴巴,同时再加上十亿美金,最终总价为40亿美元,置换阿里巴巴40%的经济决定权和35%的投票权。
双方合作目的是为了和雅虎一起全面建筑搜索引擎。
但从其本质看,是在豪赌下一站的互联网业务和市场。
二、我国企业并购协同中存在的问题从总量看,企业通过并购使得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但我国企业在并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政府行政性干预。
地方政府为了创造业绩,盲目要求企业做强做大。
对并购的内容,部分地方政府还违背市场经济规则,任意划拨和调动归并购双方所有的国有资产,并对资产价值的评估采取非经济性干预。
关于对并购重组企业存在问题的管理建议
关于对并购重组企业存在问题的管理建议针对近期兼并重组企业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收购风险,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归类总结,并提出管理建议如下:一、加强对收购前尽职调查的审核1、二级企业应全面参与尽职调查活动。
要增强对收购项目的参与程度,定期召开协调会,了解重要事项的具体情况,协助重要事项的落实,避免将收购前的尽职调查工作全权委托与中介机构。
2、二级企业应对尽职调查报告进行严格、全面的审核,同时要避免以清产核资报告替代审计报告。
对尽职调查报告要严格审核,保证报告信息的真实、全面:(1)审计期间不应少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应深入了解被收购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和经营趋势,避免收购年度经营状况的偶然性。
(2)应全面核查资产、负债状况,严格实施对账和盘点程序,确定资产权属及其价值,及时发现不良资产。
对已形成呆账的债权、长期积压资产和无法使用的资产等不良资产以及盘盈盘亏资产要合理确认,避免虚增收购成本。
(3)除账面实际存在的事项外,应重点关注报表外是否存在漏计负债和或有负债,如未入账的拖欠薪金和保险、欠税、未决诉讼等,避免收购以后造成实际负债和潜亏。
(4)在审计报告中,应对重要资产的总投资(发改委审批)、实际支出和超概情况以及重要负债形成的原因、账龄分析和长期未支付的原因进行详细披露。
(5)应对公司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了解,包括:①资质条件;②人员情况;③生产技术;④土地权属;⑤适用的国家政策;⑥核准风险;⑦产品风险;⑧采购、销售的市场风险等。
(6)应明确主要业务流程及其关键环节,掌握利润的主要来源及未来增长空间,为项目的可行性提供主要依据。
另外,应从行业对标角度对生产成本的真实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做敏感性分析。
(7)应详细了解被收购企业业务的独立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了解该业务是否对原材料、技术、客户(尤其是关联方)等存在较大程度的依赖。
(8)应详细了解被收购企业在建工程情况,包括:手续是否完备、工程设计是否先进合理、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尤其是隐蔽工程)、工程合同有无漏洞、工程招标是否合规、工程结算是否清晰等。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综合实力,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行业整合,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增长。
但是企业并购重组也存在若干问题,一是单位上市时间短、投资主体规模小,无法把握并购重组的节奏和规模;二是并购重组中各环节的利益较为复杂,缺乏有效的安排;三是重点受到投资规模、结构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制约;四是缺乏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持,并非每个并购重组都能实现预期目标及效益。
建议:一是针对上述问题,完善法律制度,推行利益共享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方案;三是提高投资主体的职业化水平,提升交易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四是建立企业培训中心,提高并购重组业务的技能水平;五是建立投资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投资指导。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问题探讨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问题探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问题探讨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成为了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
并购重组作为一种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既能实现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张,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然而,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不足在中国,尽管有《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并购重组活动,但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监管的不完善,使得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一些法律风险。
例如,上市公司之间可能存在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尤其是在收购过程中,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市场的交易价格。
此外,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政府监管部门的审批和许可,这也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推迟交易的时间。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在并购重组中,由于各方信息披露的问题,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突出。
一方面,买方往往比卖方更容易获取到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使得买方在交易中更容易占据主动地位;另一方面,买方在收购上市公司时,往往需要比对方支付更高的溢价,从而承担更大的风险。
此外,上市公司重组涉及到大量的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任何信息泄露都可能对交易双方产生不利影响。
三、资本市场波动性增加并购重组活动往往会对资本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交易完成之后。
当市场对并购信息或者并购后的公司前景产生负面猜测时,可能会导致交易完成后的股价大幅下跌,进而影响股东权益。
在并购重组之后,原本独立的上市公司将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实体,股东利益的分配和管理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四、重组后的整合问题并购重组完成后,往往需要进行后期的整合工作。
但是,由于管理层和公司文化的差异,以及组织结构的不匹配等问题,使得整合工作往往困难重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并购重组活动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在合并后的几年内出现了较大的困难,部分甚至出现了被迫分拆或者破产的情况。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形式,合并为一个新的企业或更强大的企业。
在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具有以下的意义:1.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快速进入新的市场或行业,拓展销售渠道,增强市场份额。
3.节约成本: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4.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并购重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5.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市场资源和品牌优势,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存在的问题:然而,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规模效应不明显:由于我国企业多为小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实现规模效应的难度较大。
2.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我国,一些产业存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一些行业过多、过杂,一些行业过少、过弱,限制了企业并购重组的效果。
3.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协调难度大,决策风险较高。
4.政策环境不完善: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相对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和规范。
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的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制定明确的并购重组政策,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提高并购重组的准入门槛,加强对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和审查监管。
3.鼓励企业合作共赢:鼓励企业进行合作共赢的并购重组,避免强制兼并和恶性竞争,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4.强化信息共享和交流:建立并购重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信息的及时流通和交流,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5.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并购重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并购重组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并购重组的顺利进行。
中国企业并购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并购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03-31赛迪顾问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并购案件中真正成功的还不到20%。
这与麦肯锡和科尔尼关于全球市场的并购案例的研究基本一致,中国市场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低于发达国家企业并购成功率近10个百分点。
中国企业并购功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除去政府干涉过多、证券市场不完善、并购法规尚未健全等因素外,对并购后整合管理不够重视是一个主要方面。
正如着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关于并购的研究表明,全球失败的并购案例,70%是由于并购后的整合不足所致。
国内企业的并购,更多地是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张,注重形式上对目标企业的控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同、核心竞争能力的融合方面关注不足,并购后的整合目标不明确,效果较差。
一、中国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而言,国内企业并购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摸石头过河现象普遍存在,并购战略严重缺失国内企业并购盲目性比较大,对并购风险和并购后整合认识不足。
并购战略是基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定的,一个在战略上全面而完整的并购整合计划的实施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并购活动不仅依赖于产业发展的环境、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资源能力,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协同。
中国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关注更多的是目标企业的资源价值,忽视整合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追求表面的、简单的规模扩张,没有考虑并购双方的经营方向、企业职能等是否能够协调。
2、业务整合重点不明确不同的整合模式关注的业务整合重点不尽相同。
横向并购模式下的业务整合,更为关注的是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的供应链整合、研发与生产流程整合、营销渠道整合、物流整合、客户服务与市场整合,即横向并购关注的是价值链条的整合,注重获区低成本优势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纵向并购模式下的整合更为关注的是产业链的延伸,注重提升的是产业链的控制能力,通过对产业链的控制分散经营风险,将企业间的竞争转移到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运行周期,企业采用垂直及水平并购成为一种迅速发展的增长模式。
企业并购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可以改善企业的规模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竞争力以及形成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然而,企业并购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深入了解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有:(一)投资者保护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的投资者保护相对薄弱,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投入不正当的并购活动,造成资金损失。
尽管中国有资本市场监管机构,但投资者保护仍然存在着种种漏洞,监管不及时、审慎程序不严格,投资者缺乏足够的选择机会。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双方参与并购活动的信息不对称,客观上存在信息不对称,被收购方可能不明确地被操纵,面临技术、财务、经营等方面的损失。
(三)收购有风险的隐患。
当一家企业通过并购把其他公司收购时,面临法律、道德及金融上的风险,如企业收购后存在财务不清楚真实情况、收购方的不良债务、合同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核、财务报表假象等。
(四)管理风险增加。
企业并购中,无论是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都可能面临管理风险的增加,即双方企业经营管理存在混乱不堪以及把控不到位的情况。
第二,应对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有:(一)加强投资者保护。
加强投资者保护,向投资者提供完整的信息,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减少投资者在并购活动中被损害的可能性。
(二)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通过信息披露,使并购双方拥有完整、公正、准确的信息,可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双方带来的风险。
(三)强有力的风险控制。
应采取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购双方收集、分析加强和控制风险,从而确保双方的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止受到收购方的虚假宣传和隐瞒等影响。
(四)加强公司治理。
要注重企业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向公司提供管理、指导、监督、保护和激励有效的服务,以减少操作风险,降低并购成本,获得更好的发展成果。
综上所述,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隐患,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并购的监管,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加强风险控制,加强公司治理,以期减少企业并购所带来的风险,创造一个安全、高效、有序的企业并购市场环境。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二) 信息不对称 并购重组 活 动 失 败 的 原 因 一 部 分 来 自 信 息 不 对 称。 在并购重组过程 中,不 少 民 营 企 业 为 了 自 身 利 益,会 有 意 识在财务报表上 进 行 造 假,也 会 对 自 身 的 债 务、连 带 诉 讼 以及隐性担保等重大信息进行隐瞒不报,由于某些活动隐 蔽性极强,在信息不对称甚至标的公司管理层的有意不配 合下,通过专业 机 构 调 查,实 际 无 法 完 全 挖 掘 企 业 真 实 的 状况,标的企业 潜 在 的 或 负 债、或 担 保 最 终 都 有 可 能 造 成 重组后的国有企业负担加重的被动局面。 ( 三) 交易定价风险 在并购重组 活 动 中,最 关 键 的 环 节 对 交 易 进 行 定 价。 目前因产权交易市场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公允价值 计量体系,国有企业并购基本依赖于资产评估机构对并购 标的的评估定价。在资产评估环节,利益相关方通过不正 当方式左右操作人或资产评估机构,进而影响资产价值的 判断,使国有资产在重组活动中造成损失风险切实存在。 ( 四) 过度融资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在政策和资金扶持方面拥有 天然优势,一方 面,国 有 企 业 获 取 银 行 低 成 本 融 资 贷 款 拥 有一定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国有企业对单一融 资渠道的过度依赖从而忽视其他融资渠道和方式,长远可 能会使企业 的 资 本 结 构 受 到 不 利 影 响,出 现 资 金 周 转 不 畅、债务重、结构失衡、还款困难、风险增加等问题。 ( 五) 并购整合风险 由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成长经历和外部环境不 同,文化差异巨大,双方在行为规范、经营风格、组织结构、 管理体制和财务运作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整合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如果不能将两者有效的融 合和化解,或产 生 规 模 不 经 济,最 终 影 响 并 购 重 组 活 动 实 施效果。 ( 六) 诚信履约 目前社会诚 信 体 系 仍 存 在 着 不 完 善、不 健 全 的 情 况, 由于不少经营者在诚信经营方面缺乏认识,如在企业无法 履行合同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单方面终止、逃避履行、履 行合同中断等情况,这些都会造成重组并购后的损失。 ( 七) 税务违法 在依法纳税方面,不少民营企业也存在着意识淡薄的 情况,通过业务合同隐瞒虚构、财务核算虚报、采用现金交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在推动经济发展和行业整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分析了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强监管和规范、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及提升信息化水平等建议。
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建议的提出,有助于解决中央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推动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重申了提出建议的重要性。
这些建议有助于引导中央企业并购重组走向规范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央企业、并购重组、问题、建议、监管、规范、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信息化水平、发展方向、未来、重申、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中央企业也在积极进行并购重组,以提升自身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中央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大多源于管理体制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人才短缺等方面,制约了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顺利进行和效果实现。
深入探讨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对于促进中央企业健康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央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2 问题意识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些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导致产生不规范行为和违法违规现象。
部分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忽视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导致企业文化不同、团队合作不畅、管理混乱等问题。
一些企业在并购中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信息不对称、决策不准确等问题。
浅谈公司重组并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公司重组并购的问题与对策本文阐述了公司重组并购的意义,分析了公司重组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给出了公司重組并购的对策,分别对其进行了如下探讨研究。
一、公司重组并购的意义1.公司重组并购不仅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当前,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由于产业结构过度分散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那么通过公司重组并购之后不仅能够推进产业结构集中,还能消除企业之间的不合理竞争现象,同时也能取得规模性的经济效应。
2.通过公司重组并购能够降低经营风险在经过公司重组并购之后,不仅可以增多企业生产的商品种类,还可以实行公司的多条腿走路,因而大幅度地降低了企业的风险。
另外,企业如果要开发一个新的领域,从建厂到生产一直到销售,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还会浪费许多的人力用在销售渠道上,还会出现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的不利导致企业破产的现象,所以风险成本较高。
那么,通过公司重组并购不仅能够直接避免这些风险,还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现象。
3.通过公司重组并购还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在经过公司的重组并购之后,可以加强和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同时还可使企业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大有帮助。
更可以推进公司重组并购后的顺利进行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公司重组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干预公司过多其他国家的公司重组并购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市场行为化的程序进行运作。
其他国家的政府在公司重组并购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干预。
是在我国,在进行公司重组并购过程中,政府过多的参与,而且还成为了主角。
很多企业在进行重组并购过程中都附带着很强的政府意愿,政府为了消除地方公司亏损来进行强制性的公司并购,而并不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来进行公司重组并购。
例如,一些上市的够有企业在并购后,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批后才能成为是实质性的重组。
在企业重组并购的过程中,政府过多的参与严重的违背了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原则。
2.信息来源不充分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中介机构,在投资者的信息来源不从分的情况下,加大了企业重组并购的投资风险。
关于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冲摘要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并购重组逐渐成为当今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企业扩张的战略选择。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资源的高度整合,进而帮助企业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产业升级、资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本文针对新时期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期望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并购问题。
关键词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对策在新时期背景下,经济全球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企业规模的扩张也在持续增强,在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始高度重视企业并购重组问题。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结构优化,加快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必须积极有效地解决当前企业并购重组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的并购重组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一、并购重组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企业的产业结构过于分散,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将我国的大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相比,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还存在规模较小、技术不成熟、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取胜。
而自WTO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企业并购重组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急需尽快解决。
而企业并购重组,作为实现产业结构集中、增强规模化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必须被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并凭此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部分上市公司选择通过资产置换、兼并、收购以实现强强联合,各种小型企业的产业结构与资源整合也在不断调整当中[1]。
(二)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发展先进生产力在企业的发展中,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的业绩,甚至可以进一步说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证券市场又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加速度。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产 的专业化整合 ,如推动央企房地产行业 的整合等 。 但是央企与其子企业之 间的实质性整合效果不是很理 想 ,这主要是 因为一方面 ,在央企之间整合方式上多
采用无偿划转的方式 ,划 出方积极性不高 ,并且 ,国 有企业之间存在 职工待遇 、企业文化方面的差异 ,标
组并入航天科技等 7家中央企业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原医药集 团和生物科技联合重组 ,原联通 和网通重组 合并 , 使 中央企业数 由由年初 的 1 4 2家减少为 1 2 9 家;
( 四 )央企 境 外 并购 风 险加 大
企业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 ,如对无偿划 出方 ,给予适 当的补偿或是对于划出的净资产视同一定 时期 内的利
润等。 ( 三) 鼓 励 央企 及控 股上 市公 司做 好 自纠 查 工作 , 完善 法 律 法规 体 系
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 ,是上市公 司规范 治理 的重要 内容 , 也是做优做强上市公司的重要举措 ,
在短期 内实现 了企业资产 、收入规模 的迅速扩 张 ,但 是这样 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 ,为中央企业 大而
型的业务 、资产 ,但因时间或其 他条件不具备不能注 入上市公 司造成 同业竞争 。同时 ,也 因为央企并购重
组的进行不是很彻底 ,没有达 到央企并购重组的产业 结构调整的政策 目的。
一
组也存 在不 同的声音 ,其 中对 中央企业真实市场竞争 力 的质疑是很大 的一个方面 ,国资委领导也在多个场
合公开表达过对中央企业 大而不强的担忧 。 ( 二 )央企之 间的深层次资源整合 力度不够 国资委对于央企的资源整合非常重视 ,在积极推 动央企的并购重组 的同时 ,也积极推动央企非主业资
业 I
党 建 参 考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资本市场的发育以及产业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数量和交易金额在增加,而我国境内并购重组活动受政府政策导向与管制影响大的特点,使得央企并购重组成为近年并购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一)制度学派与凯恩斯主义制度学派强调非市场因素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较大的缺陷,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弊端和缺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研究国家干预或宏观调控等政府主导方案的重要作用和实践意义。
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因为市场经济的调整过程运转得较缓慢。
制度学派、凯恩斯主义以及其后期的发展理论认为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市场经济无法自发的调整为最优情况,因此不能任其自由发展,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引导市场,发挥国家制度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而其中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为分析企业并购重组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指的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而委托人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因此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同,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
当研究我国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时,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契约设计过程中代理人与所有者利益的冲突,为解释央企并购重组过程中的特点及整合所遇到的困难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保卫战与代理问题首先,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类型,中央重组企业和国家政府存在代理人冲突问题,可以看作是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关系,因为政府注重公益性和国家利益,论文格式属于公共部门,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盈利组织。
其次,代理人于委托人之间的目标冲突日益成为我国央企重组的阻碍。
因为我国具有相对复杂的企业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管理层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任都有可能是国有产权的代理人,即重组双方都是代理人.因此,这就导致重组双方都有可能因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阻挠重组方案的进行。
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与防范建议
62ECONOMIC & TRADE UPDATE一、前言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通过并购重组能够有效盘活企业的资源与资产,优化产业结构,确保企业之间的共赢。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并购重组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产生了较多航母级企业。
并购重组活动通过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弥补企业存在的劣势。
但是部分并购重组活动过于盲目且缺乏系统性,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甚至引发资金链断裂,让企业陷入重大的财务危机。
二、企业并购重组的机会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起一批具有经济实力与技术优势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着独特的优势。
企业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积极迈向国际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到来,通过企业并购重组能够提升企业市场规模,实现企业的扩张与发展,拉动进出口。
同时通过并购重组可以迅速摸清国外市场,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高新技术、促进技术的转化,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虽然从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发展有所减缓,但受国际汇率的影响,国外企业估值有下降趋势,国内大批企业存在市盈率下降的情况,此时并购重组市场价格较低,通过并购重组能够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并购重组有较多优势,例如并购重组将不同的企业相合并,通过税务筹划的方式可以减少税收。
同时,可以使用并购企业做抵押来筹资,并购重组后还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与防范建议刘兴彪【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活动也越来越活跃。
并购重组对企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并购重组可能出现一系列风险,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如何把控好风险,减少风险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了近年的研究热点。
本文首先对并购重组中的机会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并购重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针对风险防范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并购重组;风险;防范可以通过股票上涨提高市值,盘活企业资金。
三、企业并购重组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风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本文按照三个阶段面临的风险,细化探讨并购重组中企业的风险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
企业并购重组是搞活企业、盘活国企资产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多采用现金收购或股权收购支付方式。
随着并购数量的剧增和并购金额的增大,已有的并购融资方式已远远不足,拓宽新的企业并购融资渠道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全文如下: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资本市场的发育以及产业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数量和交易金额在增加,而我国境内并购重组活动受政府政策导向与管制影响大的特点,使得央企并购重组成为近年并购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
(一)制度学派与凯恩斯主义
制度学派强调非市场因素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较大的缺陷,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弊端和缺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研究国家干预或宏观调控等政府主导方案的重要作用和实践意义。
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因为市场经济的调整过程运转得较缓慢。
制度学派、凯恩斯主义以及其后期的发展理论认为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市场经济无法自发的调整为最优情况,因此不能任其自由发展,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引导市场,发挥国家制度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而其中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为分析企业并购重组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指的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而委托人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因此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同,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
当研究我国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时,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契约设计过程中代理人与所有者利益的冲突,为解释央企并购重组过程中的特点及整合所遇到的困难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保卫战与代理问题
首先,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类型,中央重组企业和国家政府存在代理人冲突问题,可以看作是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关系,因为政府注重公益性和国家利益,论文格式属于公共部门,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盈利组织。
其次,代理人于委托人之间的目标冲突日益成为我国央企重组的阻碍。
因为我国具有相对复杂的企业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管理层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任都有可能是国有产权的代理人,即重组双方都是代理人.
因此,这就导致重组双方都有可能因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阻挠重组方案的进行。
在我国官本位的文化下,在央企重组过程中由政府主导时就会使得代理人丧失控制权,从而往往意味着代理人自身利益受到损失,这就使得代理人在重组的过程中通过各种理由曲线的组织重组的实施。
这种局面是在央企重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众多央企重组后业务整合举步维艰的关键因素。
三、针对央企重组并购的结论及建议
第一、进一步发挥国资委的作用。
作为出资人,国资委要加强和改进监事会工作:进一步完善出资人财务监督制度体系,全面开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推动企业建立不良资产管理长效机制,防止国有有资本流失;加快建立资产经营公司:积极探索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发挥资产经营公司在、推进企业改革、促进资本流动和吸引战略投资者方面的重要作用,调整国家产业结构。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第二、受前期计划经济制度和公有制产权结构的影响,形成了央企重组过程中代理人利益冲突导致的抵触心理和行为。
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结果,可以按照代理契约来解决相关问题。
针对我国央企重组实施过程,把代理人利益与公司业绩或重组实施的条款相联系。
比如完成了重组阶段或者达到了相应的公司业绩目标,则赋予代理人相应的权利和利益。
这样可以实现重组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解决了重组过程中双方不配合,出现打公司保卫战的问题。
第三,避免拉郎配的结果及行政化色彩。
在央企重组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需要考虑地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很容易造成拉郎配,这就需要政府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监管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购限制关键领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保障就业。
防止出现违反经济规律的现象,避免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而甩包袱.
第四、央企改革形式可以多样化:综合应用多种形式比如整体出售、股票上市、内部收购、国有民营等,比如只针对高管期权激励的方式在央企改革中就可以用员工股权激励的做法来代替。
员工股权激励比起纯粹的高管股权激励更容易使得改革方案得到贯彻和执行。
员工股权激励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从而使每个人为企业的长远利益着想,同时也使得股权得以分散,减少了高管手中的股权。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职工的主人精神得以成长,也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国有资产公有化。
央企重组是资本主义市场走过的路,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施运行方面,我国的并购重组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了近百年的时间,而改革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抗风险能力的增强,政府财政负担的减轻,从而提高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