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山水文化概述

合集下载

山水文化的名词解释

山水文化的名词解释

山水文化的名词解释山水文化是指以山水自然景观为题材,融合了哲学、绘画、诗词、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

它源于中国古代文人士人对山水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崇拜,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山水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山水之美山水文化首先展现的是中国山水之美。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说法,可见人们对山水的喜爱和景观的壮美。

中国地域广阔,山脉连绵起伏,江河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地貌风貌。

山岳巍峨,云雾缭绕,水波荡漾,风景绮丽,这些壮美景色成为文人墨客倾诉情怀、表达自然之美的载体。

二、山水与哲学山水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境界。

山水自然景观作为人们与自然对话的载体,成为道家、儒家等诸多哲学流派的寄托与表达。

在山水文化中,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和变幻莫测,与之亲近融合,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三、山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山水文化不仅表现在自然风景本身,更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中国古代文人通过绘画、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审美观。

绘画中的山水意象强调以虚境取胜,通过墨色勾勒出山水的灵动之美。

诗词中的山水描写以意境营造为重,借景抒情、借景婉约,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音乐中的山水元素则以旋律来表现,以乐曲的音韵之美传达出山水的壮丽之感。

四、山水文化的历史传承山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

自古以来,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运用于艺术创作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众多的艺术家、文人墨客承袭了山水文化的传统,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历代的山水画家、诗人、音乐家,不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山水文化传世至今。

五、现代山水文化的发展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山水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存在。

山水文化不仅被保留并发扬光大,也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旅游山水文化

旅游山水文化

旅游⼭⽔⽂化第⼆章旅游⼭⽔⽂化我国是⼀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化灿烂的⽂明古国。

神州⼤地美丽富饶的⼭⼭⽔⽔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和发展的物质宝库与精神家园。

在我国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们普遍观赏的审美对象,⼭⽔⾸先进⼊⼈们的视域,成为⼈们⼼神向往的审美客体,并形成了由深远的历史积淀与⼴博的⽂化内容相结合的⼭⽔⽂化。

第⼀节⼭⽔⽂化概述⼀、⼭⽔与⽂化我国⼭⽔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为⼭⽔旅游景观的开发与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上看,⼭⽔是⼭川⼤河的代名词,其实不然。

⼴泛意义上讲,它的范围更⼴,还应该包括花草树⽊,⾬露云雾、溪泉烟岚等。

清代著名画家⽯涛《画语录》的⼀番描述概括了⼭⽔的内涵:“⼭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晦明,⼭川之⽓象也;疏密深远,⼭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川之凝神也;⽔云聚散,⼭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川之⾏藏也。

”在⽯涛这⾥,⼭川、⼭⽔泛指包括亭阁泉⽯在内的⼴义的⾃然景观,是⾃然景观静态与动态、声⾳与⾊彩、⼈⼯与造化结合的综合体。

⼭⽔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态环境优良,有⼀定⽂化积淀,具有美学、⽂化、科学价值的⾃然景观的综合体。

所谓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是指⼭⽔地貌景观⽐较特别,具有地质上的特殊价值。

如我国近年新开发的武陵源风景游览区,具有世界罕见的⽯英砂岩峰林景观。

3103座⽯英砂岩柱从平地、溪边、半⼭腰拔地⽽起,甚⾄从⼭峰⾃⾝分出来,粗如城堡,细似长鞭,或劲峭如峰,或如剑刺天,或列成⽅阵庄严肃穆,或势成峰海呼啸⽽来,阴晴⾬雪名成趣,春夏秋冬换奇装。

⼀位外国地质学家看后不禁慨叹:“武陵源⼤峰林是峰林之钰,是稀世珍宝,是不可多得的国宝!”所谓⽣态环境优良,是指⾃然⼭⽔所在区域的⽣态环境保持良好,依然维持着它形成年代的地质地貌特征。

所谓具有⼀定⽂化积淀,是指⾃然⼭⽔所在区域积存了具有⼀定影响的⽂化遗存。

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先⽣这样说过:“我国的名胜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数中外游⼈,百看不厌?风景绚美,固然是个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化、有历史。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二章山水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二章山水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二章山水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的内容。

具体包括:第一节“山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山水诗、画的艺术表现”,第三节“中国著名山水景区介绍”。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山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山水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表现,了解我国著名山水景区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山水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水诗、画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山水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山水画作品、诗歌朗诵音频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我国著名山水景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引发他们对山水文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本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a. 讲解第一节“山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山水文化的演变过程。

b. 分析第二节“山水诗、画的艺术表现”,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山水诗、画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c. 介绍第三节“中国著名山水景区介绍”,让学生领略各大景区的美丽风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山水诗和一幅山水画,指导学生如何鉴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山水诗、画的鉴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山水文化a. 起源与发展b. 山水诗、画的艺术表现c. 中国著名山水景区介绍2. 鉴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一首你喜欢的山水诗,谈谈你的感受。

b. 鉴赏一幅山水画,描述画中的意境。

2. 答案:a. 诗句:略b. 画作: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我国著名山水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推荐一些关于山水文化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山水与文化的成果概述

山水与文化的成果概述

山水与文化的成果概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便备受关注,而山水则是自然界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山水之美融入了人类的审美情感,同时也成为了文化的源泉和表达方式。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山水与文化的结合产生了许多令人赞叹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人类的艺术和文化遗产,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中国的山水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山水画国”。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作品充满了禅意和哲学思考,通过山水的表现来寄托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

以“黄山”为例,黄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山水画的灵感源泉之一。

黄山以其险峻的峰峦、奇特的石海和云海著称,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和创作灵感。

黄山的山水画作品以其雄奇、险峻、秀丽的风貌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这些山水画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山水的壮美景色,更传递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日本的山水文化也是世界闻名的。

日本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尊重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

日本的园林艺术是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京都的“清水寺”为例,清水寺是日本最古老、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其园林设计精妙绝伦。

清水寺的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园内有精心修剪的植物和精致的建筑,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这种将自然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使清水寺成为了日本山水文化的杰作之一,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驻足和欣赏。

除了亚洲国家,欧洲也有许多山水与文化结合的典范。

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中,有一座被誉为“山水之城”的因特拉肯。

因特拉肯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中心,周围环绕着壮丽的山峦和清澈的湖泊。

这里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和旅游者。

同时,因特拉肯也是瑞士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代表之一。

这座小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传统的木屋、民间艺术和瑞士钟表制造等。

因特拉肯的山水与文化相互融合,使这座城市成为了一个独特而迷人的旅游目的地。

山水与文化的结合不仅在亚洲和欧洲有所体现,其他地区也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成果。

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4 中国山水文化【学习目标】了解山水的概念及山水文化的形成阶段,理解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审美意识,掌握山水文化的审美形态、审美风格及审美方法,理解并掌握山水景观文化的基本类型。

了解中国山水文化著名景观,理解中国风水文化现象的本质及文化意义。

【重点难点】山水概念山水景观审美风格山水景观类型4.1 山水文化概述山水是地理环境的基础,人类在实践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关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亦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

但是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4.1.1 山水文化及其形成在中国,山水是自然的代称,是具有地理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概念,不仅指山和水,还包含山水草木、雨露云雾、泉岚烟云等。

清代画家石涛对山水概括为:“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经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广义上,山水就是指自然景观的代称,大到山川形势、风雨晦明,小至一点一景、一泉一石、山中亭、水中阁。

它是自然景观的静态与动态、声与色、人工与天巧相结合的综合形态。

从现代旅游地理学角度看,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是供人们观光、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主要场所。

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

山水作为纯粹地理意义上的景观,进入人类的文化圈,成为审美的直接关照对象,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崇拜阶段。

远古时期,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征服能力具有很大局限性,先民对自然有双重情结:一方面感谢自然赐予的生存资源,另一方面对电闪雷鸣、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心存恐惧,形成了以敬畏和亲近为特征的自然崇拜,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美。

《桂林山水简介》课件

《桂林山水简介》课件

04
桂林山水文化
诗词歌赋
总结词
诗词歌赋是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
详细描述
桂林山水激发了众多文人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这些作品描绘了桂林山水 的自然美景,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其中,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宋代诗人 范成大的《漓江舟行》等作品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
民间传说
总结词
桂林山水间流传着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说,丰富了山 水文化的内涵。
详细描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桂林山水间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这 些传说大多以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为背景,富有浓厚 的地方特色。例如,《刘三姐》的故事就与桂林山水紧密相 连,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历史人物
总结词
未来展望
01
02
03
持续保护与开发
未来将继续加强对桂林山 水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实 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智 慧旅游、绿色旅游等,推 动桂林山水区域的经济转 型和升级。
扩大国际影响力
加强桂林山水在国际上的 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国 际游客前来旅游和投资。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候因素还影响了桂林山水的季节变化,如春夏 季节雨水充沛,山间云雾缭绕;秋冬季节则山色 斑斓,景色迷人。
水文作用
桂林地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包括漓江、桂江、洛清江等。这些河流在流经过程中对地表岩 石进行侵蚀和搬运,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
水文作用还表现在桂林山水的动态美上。如遇雨季,山间溪流潺潺,瀑布飞泻;旱季时则水落 石出,展现出静态的美感。
结果。
桂林溶洞的神秘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 来参观,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

6.2万里河山——旅游山水文学

6.2万里河山——旅游山水文学

庐山
LOGO
2.社会审美与山水文化
《周易》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天 与人是相通的,认为山川等自然现象 的“象”昭示着人事,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这种思想包含着原始宗教 的自然崇拜的性质,但已注意到了人与自然精神上的感应,显示出向审 美关系的过渡。儒家和道家把对山水的崇拜升华为一种审美境界。孔子 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认为山水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属性有类似 之处, 人们在山水的观赏中可以获得对自身人格力量的一种审美体验。老子厌 恶黑暗的社会,他主张返归自然 ,以保持纯真的天性。庄子向往和追求 自由,认为山水正是返归自然的理想场所,《庄子》中说:“天地有大美 而不言”。到了魏晋南北朝,人对自然美的观赏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万里河山——旅游山水文学
浮伟忠
LOGO
一、山水文学概况
中国山水千姿百态,得天独厚;中国是文明古国,历代人文荟萃。自然与人 文景观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山水文学指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为题材和描写对象的各种文学作品,它反映作者的精神品格、生活情趣和审 美理想等相关内容。山水文学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闪烁着熠熠的光辉,它 包括诗赋、词曲、散文、题刻、匾联等文体,其中诗与散文所占比重较大。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大半是山水文学、旅游文学,因为古代士人有追 求山林悟道乃成文化传统。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而且 沉积着深厚的文化。它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LOGO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本质
天人合一,人类就是在山山水水中孕育出来的,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人 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 从而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 化,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 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 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创造的过 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各个方面的进步,人对山水的 需求 和关系自然也在演变。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 容,体现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
园林布局:山水相映自然和 谐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分 明体现自然生态之美
园林意境:通过山水、建筑、 植物等元素营造出宁静、幽 雅的意境
旅游景点的山水文化元素
自然景观: 山川、河 流、湖泊、 瀑布等自 然景观
人文景观: 古建筑、 石刻、壁 画、雕塑 等
民俗文化: 民间传说、 民俗活动、 民间艺术 等
中国旅游文化第 二章山水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念山 点山 现山 承山 值山
加 和水 和水 形水 和水 和水
目 起文 内文 式文 发文 意文
录 源化 涵化
化 展化 义化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水文化的概 念和起源
山水文化的定义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诗歌的韵味: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山水诗歌的情感: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等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体现
山水诗歌的艺术价值:山水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 值
园林艺术的自然之美
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 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旅游产业:山水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山水画、山水摄影等艺术形式不断创新 教育传承:山水文化在教育领域得到传承和发展 科技应用:科技手段如VR、R等应用于山水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山水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全球化使得山水文化得以传 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初步认识

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初步认识

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初步认识摘要:山水文化是中国资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山水文化、山水精神、山水审美的概念进行探索,并对山水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山水文化的审美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山水文化;山水审美中国山多水众,山高水长,山水资源丰富多奇,并形成了独具特色而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回归、绿色享受的心理需求和旅游审美体验的发展,山水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珍重。

一、山水文化与山水精神(一)山水文化的概念所谓山水文化,即指人们以“大自然”的山水为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山水的深层次含义不仅仅只是指自然界的“山”和“水”,那些与“山”和“水”相关的花草虫鱼、雨露烟霞,以及日月星辰等自然物都包括在其中,“山”、“水”而为一个“以偏概全”的复合词,几乎涵盖了以山水为主体的整个自然界[1]。

郑国铨先生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来理解山水文化,认为山水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的山水,是积淀在山水中的文化;同时,山水文化也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结晶[2],应该说这都是山水文化的本质问题。

(二)山水文化精神的本源所谓山水文化精神,就是指我国山水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人们寄情于自然山水,并寻求其生命意义的依托与艺术感的本原理念,体现了人依托自然、热爱自然及歌颂自然的情愫与情怀,充分体现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本原理论。

我国山水文化蕴涵着极为深邃的思想精神,其集中表现于神仙精神,崇拜自然精神,君子比德精神三种意识形态。

由于人类文明形成的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几乎没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一切依赖于自然的恩赐,人们既感谢自然山水的养育之恩而有敬的一面;同时由于人类又受制于自然山水而有“畏”的一面。

由于其敬畏而产生对自然的崇敬,相信山水为神灵所主宰而祭祀天地,以祈求或感激有灵的自然山水。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摆脱了对自然山水的部分畏惧心理,转而亲近自然、热爱山水,并将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精神联系,进入所谓“以山比德”和“以水比智”的阶段,故而有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

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

】中国的名山大川风景区是中国人与大自然精神交往的传统场所和创造山水文化的主要源地。

人与自然通过人景效应(风景效应),产生一系列山水文化。

本文简述了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弘扬和发展我国山水文化,只有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加强保护,才能使山水文化长流不息,永享人类。

所谓中国山水文化,是指我国人民长期以来钟情大自然,同大自然的神往与反馈中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山水与风景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语,所以中国山水文化也可称中国风景文化。

人类与大自然存在着两大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

物质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生产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与大自然发生关系,向大自然谋取种种物质资源加以改造利用。

精神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对自然环境或自然景物的情感、心理和理性上的需求而与自然产生的关系,如自然崇拜、风景审美、山水文化创作和科研教育活动等等。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是基础,精神关系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才产生的,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物质关系的和谐协调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文化人们与大自然精神关系及其产物——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自然崇拜——宗教与审美——审美与科学。

一、自然崇拜。

人类社会最初阶段,有如幼儿一般,只知向母亲——大自然索取食物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除对大自然恩赐的感谢和威慑的恐惧并未产生更多的感情和精神关系。

从甲骨文和最早的文字记载来看,那时的自然崇拜现象已十分普遍了。

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缺乏科学认识,将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天、地、山、川等等,当作自然神加以崇拜,借以寄托人们精神和心理的祈求。

《山海经》所记400多座山,都有不同规格的祭祀,说明当时自然崇拜的普遍性。

在诸多自然崇拜对象中,山和水逐渐成为大自然的代表,五岳四渎则象征神州大地。

帝王封禅泰山包含祭祀天和地,祭祀四读,亦代表了天下河川。

封禅祭祀主要是出于“神道设教”,即为了政治目的,借自然山水之神来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

旅游山水文化概述

旅游山水文化概述

旅游山水文化概述引言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探索自然的方式,而山水地区作为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地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游客的注意。

本文将从山水地区的旅游背景、特色景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旅游山水文化进行概述。

1. 山水旅游背景山水旅游是以山水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主题的旅游方式。

山水地区常常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壮丽的山脉、秀美的河流和湖泊。

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观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诱惑,而且由于山水地区多是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地带,所以游客可以通过山水旅游来寻求心灵上的宁静。

2. 特色景点2.1. 山水奇观山水地区经常能够提供壮丽的自然奇观,如险峻的山峰、壮丽的瀑布和奇特的峡谷等等。

这些景点将山脉和河流等元素融合在一起,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2.2. 文化古迹山水地区的文化古迹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这些古迹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3. 特色村落山水地区的村落常常保存着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在这些村落中体验原生态的农耕文化,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饭菜,与当地居民亲近交流。

3. 文化内涵山水旅游不仅仅是欣赏自然景观和体验当地风情,更是一种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探索。

山水地区通常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传统艺术,如山水画、民歌、舞蹈等等。

游客通过参观山水地区的博物馆和民俗村,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

4. 山水旅游的意义4.1. 文化传承与保护山水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通过旅游,游客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将以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

4.2. 经济发展山水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山水地区的就业和财富的增加,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3. 提升生活品质山水旅游的发展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当地居民可以通过旅游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同时还能享受到旅游带来的便利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山水景观欣赏----浅谈中国旅游山水文化交通学院工程管理一班何超091366012内容摘要:山水,在古代,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地总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品性。

随着现代科学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山水”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概念,是指具有美学、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景观,是专供人们进行游览、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自然景观审美形态动态人文景观山水文化山水景观的审美形态自然山水是千姿百态,千娇百媚的,在我国浩瀚辽阔的土地上,有巍巍五岳,有浩浩长江与黄河,有闻名中外的四大佛山,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庐山,黄山,还有横无涯际的洞庭湖和娟姐秀美的西湖···古时候,人们曾经尝试将这姿态万千的自然胜景,总结为几种比较典型的审美形态。

清人许元仲说:“山水之胜,曰雄,曰奇,曰秀,曰丽。

”当然,这种概括是相当简略的,不足以反映自然山水的审美形态的多样性。

根据现代的审美理论和今人的有关概括,我们把山水景观归纳为雄,奇,幽,险,秀,旷六种审美形态。

如被称为“天下之雄”的泰山,不仅因为它的高度,而且也因为它山体庞大,盘亘数百里,给人以厚重感和稳重感。

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登泰山后也唱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音。

秀,是与“雄”相对的一种审美形态,一般指山水形象的秀雅,玲珑,柔和,如眺望青翠的远山,莽莽的林海和澄碧的江水。

如举世无双的桂林山水,便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秀美,它有山色之青翠,也有水态之柔媚,古人李秉礼有诗赞云:“漓江下瞰静如练,水底倒插清芙蓉”。

奇,是相对常见的普遍地形地貌而言。

由于地质构造的不同,造成奇美的个性,武夷山自古以来就有“碧山丹水”、“奇美东南”的美名,人称武夷山是“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六六峰相对高度在100-300米,造型各异,形象逼真,有合掌礼拜的灵秀峰,有端坐莲台的观音峰,有拱手迎客的“接客僧”。

山水旅游文化

山水旅游文化
虽然眼光狭窄了点可不管怎么说游山玩水确实是旅游的主要内容因为旅游主要是欣赏大自然而山山水水是大自然本身最美的部分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海洋海洋是石的国度是石的国度是洞的世界是洞的世界一个政治人物步入政坛被形象地称为出山
中国山水旅游文化
❖ 1.在欣赏山水景观美景的同时了解山水景 观的文化内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于1992年12月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洞庭湖与岳阳楼
黄山云海
青海湖鸟岛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
1.主配
主景: 鲜明突出 配景:烘云托月
和谐
2.层次
障景法 隔景法
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
门框 3.框景 窗框
洞框
4.借景:借外景
优化组合审美对象 创造纯真、精练的景观美
衬托本景 扩大园景
四、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欣赏: 五台山、大理三塔 人文景观布局和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要因势、得体,与自 然景观相协调,突出自然美的作用,使得人文景观成为 自然景观美的衬托。 2.非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 ——园林的欣赏
适当距离仰视
对于一些江河湖海,(图)
稍远距离俯视
对于比较小的湖沼池塘 (图)
低临水面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图)
移步换景
二. 把握观赏时机
时刻 日期 季节
如黄山云海 、泰山日出 如青海湖候鸟、吉林雾凇
如香山红叶
三. 抓住景观的特点-----以园林为例
常用的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借景等。
❖ 在古人看来,山水是气组成的,人也是气 组成的,物我同源,天人合一,山水与人 之间,存在着“气”(阴阳二气)这种共同 的始基物质。

中国旅游文化第三章 旅游山水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第三章 旅游山水文化
第三章 旅游山水文化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一、山水与文化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一、山水与文化 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
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
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
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过程 远古时期:畏惧自然 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 审美视域
大连金石滩
大连冰浴沟(详见光盘)
本溪水洞(详见光盘
壶口瀑布
森林景观
大漠景观
蜀南竹海
畅神 人们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的心 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山水本身那千 姿百态的自然美。
时间:魏晋南北朝 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情景交融 是一种立足于主体心理活动的物我 交流过程,即自身情感与对象形式合而 为一。
审美体验:带有痛感的愉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苍龙岭
凤凰山老牛背
奇异独特 审美体验:惊喜
代表:
“奇秀东南”的武夷山
“天下奇秀”的雁荡山 “奇丽岭南”的桂林山水
雕塑、绘画 诗文、楹联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海 棠 山 磨 崖 造 刻

浅谈中国三山五岳中山水文化

浅谈中国三山五岳中山水文化

浅谈中国五岳中的旅游文化摘要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

《史记集解》记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

”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

于是悠悠中华的山水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沉淀和发展。

本文以五岳山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为主线,浅析各个名山的山水风格和所扮演的历史角色,以期能对五岳的文化地位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五岳;旅游文化;精神象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让这片神州大地上处处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随着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一个热门的度假方式,在这种探寻、游览、体验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艺术的震撼,于是文化旅游在我国开始兴起。

文化旅游的定义中提到了它的本质“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五岳作为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象征,无疑极具有旅游研究价值,下面就做一些简要分析。

东岳泰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载流传,秦始皇泰山封禅也名流古今。

然而泰山的实际海拔是1545米,在五岳之中排名第三,那为何泰山能为“五岳独尊”呢?据史书记载,盘古开天辟地,最后因逐日而亡,死后身体变成山川草木,而泰山正是由盘古的头部变成的。

当然,泰山自身巍峨陡峻,气势磅礴,符合帝王将相崇高、神圣的身份,故被万世所朝拜。

泰山上文化景点极多,较有名的诸如秦统一封泰山李斯碑、汉武帝大一统无字碑、岱庙、南天门等,无不显示出它的帝王霸气。

历代诗人登泰山也纷纷感叹它的雄伟博大,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绝句。

可以说泰山文化是中国旅游文化中的一座碑,一个鼎,它以它的磅礴、巍峨的形象展现出这种文化的大气和庄严,展现出这种文化应获得的仰望与尊重。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第一章:1、什么是山水文化?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所谓“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

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

2、艺术价值——人文建筑(亭,廊,桥,塔,台,榭),文学艺术(摩崖石刻,雕塑,绘画,诗文,楹联)3、科学价值:景观——人文景观(考古价值,冶炼价值,建筑价值,水利价值),自然景观(岩熔景观,地貌景观,底层结构,生物景观)4、神与物游的山水审美意识审美意识——致用,比德,畅神,情景交融致用:人类用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美。

比德:将自然物视为人格道德的象征物。

时间:春秋战国畅神:人们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的心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山水本身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情景交融:是一种立足于主体心理活动的物我交流过程,即自身情感与对象形式合而为一。

5、山水景观的构成要素1)色彩用色彩来表现人的情绪,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情感。

如婚诞喜庆,以大红色代表,使人兴奋,情绪激昂;黑白色象征肃穆和庄重,使人感到静谧和压抑。

所以,在灯具、家具、房间墙壁、饰物等色彩搭配上,最好要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

2)声音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

.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3)动态与静态一般来说,山水的动态主要是指流水、飞瀑和流云飘烟,也包括各种动植物的生命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景象。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地,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此水之活体也。

6、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从山水的发生学角度看,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区别在于:自然山水是一种先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文景观则是人依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来的,带有浓厚的主观因素,随着社会变迁,时代的演进及人的观念的变化,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二章山水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二章山水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二章山水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二章“山水文化”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朝代的演变;名山胜水的地理分布及特点;以及山水文化在中国文学、艺术和哲学中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名山胜水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通过对山水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山水文化在文学、艺术和哲学中的体现。

重点: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名山胜水的地理分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著名山水画,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之美,引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历史地位。

(2)介绍名山胜水的地理分布及特点。

(3)分析山水文化在文学、艺术和哲学中的体现。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庐山为例,让学生了解庐山在中国山水文化中的地位,并结合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1)例题1:分析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体现的山水文化。

(2)例题2:介绍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及其在艺术领域的地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山水诗,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山水文化起源与发展名山胜水地理分布文学、艺术、哲学体现2. 实践情景:庐山3. 例题解析:王维《山居秋暝》中国山水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一首你喜欢的山水诗,阐述其体现的山水文化。

(2)了解并介绍一个你感兴趣的名山胜水。

2. 答案:(2)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实地感受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知识大全

山水文化知识大全

山水文化知识大全“山水”一词源于中国,最早用于诗歌中,意为原野、山林和河流。

由于中国自然山水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了“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是指以山和水为主题和表现对象,体现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山水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山水文化”的知识大全,包括以下方面:一、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表现对象,通过画家的笔墨技法和感性理解,展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审美,传递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的文化内涵。

二、山水诗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山水景观为写作对象,在抒写自然美景的同时又融入个人哲理,既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悟。

诗人杜甫、白居易、王维等都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感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三、山水文化的历史山水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文化繁荣和实力强盛,山水文化得以迎来了全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和诗歌,不仅迎合着时代的风潮,更是相互影响,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四、山水文化的内涵山水文化的内涵涵盖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对传统道德文化及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文化历史的回溯和反思等多个方面。

山水文化让人们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本真思考。

五、山水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仍旧拥有着较大的生命力。

山水风光、山水文化、山水旅游、山水艺术,都离不开山水文化的关注和引领。

同时,山水文化也给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思考,如如何保护山水资源、如何传承和发扬山水文化等等。

六、结语山水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从山水画到山水诗,蕴含着千百年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艺术成果。

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山水文化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我们创造出更加美妙的艺术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五岳
❖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 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 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 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中国自古就有“五 岳归来不看山”之说。古人曾以“恒山如行,泰 山如坐,华山如立,蒿山如卧,衡山如飞”形 象地描绘出五岳的特色。
1.东岳泰山
❖ 如:千岛湖,是拦截新 安江而建成的大型水库 ,“湖在山中 ,湖中有 山”,一千多个山峰成 了岛屿,因而获得这样 的美名。
三、山水文化的特点和形态
❖ 1. 所谓山文化,就是以 山为主要载体的风景名 胜
❖ 如:泰山的古建筑主要 为明清的风格,它将建 筑、绘画、雕刻、山石 、林木融为一体,是东 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 征。
中国名山
一、四大佛教名山
❖ 1.五台山 文殊菩萨的 道场
❖ 山西五台山是驰名中外 的佛教圣地,与浙江普 陀山、四川峨眉山、安 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佛 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 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 模宏大,居于佛教的四 大名山之首。
2.普陀山 观音菩萨的道场
❖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 名山之一,同时也是著 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 东约100海里,是舟山 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 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
❖ (2)湖泊文化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以湖 泊为主体的就有近20处。 我国的名湖风姿万千,大都 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伴随着 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兼具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 美。从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到 广东的七星湖,从杭州的西 湖到大理的洱海,都有令人 流连忘返的魅力。
《中国旅游文化》 第二章
第二节
2. 所谓水文化,就是以水为主要载体 的风景名胜区
❖ (1)江河文化
❖ 有众多旅游景观和著名胜地 ,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从中石器时代起, 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 化的发展中心
❖ 中华民族又一条母亲河-长 江源远流长,孕育了巴蜀文 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 历史上曾有屈原、刘备、孙 权等文化名人。
《中国旅游文化》 第二章
旅游山水文化概述
学习目标
所谓“中国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 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也是全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世界上 有着显著的地位。 ❖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与特 点;掌握中国名山、名水丰富的文化内涵。 ❖ 【重点难点】中国山水的文化内涵
3.九华山 地藏菩萨的道场
❖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 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 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方 圆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 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 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 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 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4.峨眉山 普贤菩萨道场
❖ 自汉代我国确立“五岳” 以来,泰山就居于“五 岳独尊”的地位。
❖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 岱宗”,春秋时始称“泰 山”。“山以岳尊,岳为 东最”。自汉代我国确 立“五岳”以来,泰山就 居于“五岳独尊”的地位 。
2.西岳华山
❖ 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 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 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 路”的说法。华山名字的来 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 华山山峰像一朵莲花是分不 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 用,正如《水经注》所说: “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 五峰。
2. 佛教和道教的出现,在自然山水的 开发和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3.人与山水之间审美关 系的建立和发展,促成 了表达美感经验的山水 艺术的形成。
❖ 如:诗歌总集《诗经》 很多篇章都是对大自然 山光水色的赏悦和体味 :“蒹葭苍苍,白露为 霜”;“河水洋洋,北流 活活”
❖ 4. 人类对自然山水的改 造、利用和科学开发在 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山 水文化的建设
3.南岳衡山
❖ 有“五岳独秀”之誉的衡山, 为中华五岳之南岳,其“奠 基石”为10亿年前的沉积岩 ,在五岳兄弟中排行第四。 绵延不断的衡山群峰,屹立 于滔滔湘江之滨,跨越湘中 八百里,山热雄伟,峰峦叠 衬,千姿百态。古人有诗云 :“行尽千山与万山,衡山 更在碧云间”。
4.北岳恒山
❖ 恒山又名玄岳,集“雄、奇 、幽、奥”特色为一体,素 以“奇”而著称。在五岳中有“ 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 如飞、嵩山如卧”之说,而“ 恒山如行”。中华五千年的 文明追溯,恒山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气候凉爽,民俗 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兼胜 ,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 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美誉 。
一、山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化
❖ 山水,在古代,作为自然的 代称,具有自然的总体特征 ,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品 性。
❖ 从现代旅游学的角度看,“ 山水”是一个具有开放型的 概念,是指具有美学、科学 和文化价值的景观,是专供 人们进行游览、审美、科研 、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重 要场所。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 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创造的过 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各个方 面的进步,人对山水的需求和关系自然也在 演变。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容,体现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 程。
❖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 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 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 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 地和佛教名山。
❖ 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 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 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 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 山佛国”、“植物王国”、“动 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 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1.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优 越的客观自然条件。
❖ 良好的自然环境
中国位居欧亚 大陆的东部,太平洋 的西岸,深入大陆腹 地,背山而又面海, 既是大陆国家,又是 海洋国家,位置十分 理想。
❖ 帝王将相崇神的祭祀活动,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自然 山水景观的建设和开发。
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 低下,人对大自然的认识、 利用、征服能力具有很大局 限性,这就形成了先民对自 然的双重情结远古时期,生 产力水平低下,人对大自然 的认识、利用、征服能力具 有很大局限性,这就形成了 先民对自然的双重情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