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外国文学史——文艺复兴
![外国文学史——文艺复兴](https://img.taocdn.com/s3/m/10d6c25648d7c1c708a145e7.png)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欧洲发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质上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在运动中产生的人文主义文学,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学,也是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1. 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赞美人性的美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莱特》)2.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人生幸福彼特拉克:“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什么是爱情?它不在明天;/欢笑嘻游莫放过了眼前。
/将来的事谁能猜得到?/不要蹉跎了大好的年华;/来吻着我吧,你双十娇娃,/转眼青春早化成衰老。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卜迦丘《十日谈》:“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使生时同等的我们发生了贵贱之别。
”莎士比亚《终成眷属》:“要是把人的血液倾注在一起,那颜色、重量和热度都难以区分。
”“善恶的差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4.崇尚理性,反对蒙昧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时代口号。
拉伯雷《巨人传》是一部歌颂科学知识,反对蒙昧的书。
最早提出人能上月球的预言。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讽刺经院哲学。
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不拘泥细节的真实性。
2.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不重物质经济关系的探索。
3.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4.创造新体裁:流浪汉小说和悲喜混杂剧。
人文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
特点:1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2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
外国文学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外国文学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b69fd55804d2b160b4ec049.png)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 文艺复兴运动部分地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人文主义者毕代的建议下,于 1530年建立法兰西学院,以研究希腊语、拉丁语和希 伯莱语为主,并批准印行希腊文书籍。法兰西学院与 教会控制的巴黎大学呈分庭抗礼之势。 弗朗索瓦的姐姐玛格丽特•德•那伐尔(1492-1549)支 持人文主义者和胡格诺教派。著有模仿《十日谈》的 《七日谈》。她的宫苑成了受教会迫害的人文主义者 和新教徒的避难所。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
龙沙
“法国第一位近代抒情诗人” 主题多写爱情 《致爱兰娜的十四行诗》
待你到垂暮之年
待你到垂暮之年,夜晚,烛光下, 坐在炉火旁,边纺纱边饶线, 你吟诵我的诗,发出感慨万千: 当年我多美,龙沙赞美过我啊。 那时候你不用女仆传语递话, 她干活儿累得半睡半醒之间, 听到我的名字仍然安稳睡眠, 即使用动听词句赞颂你也罢。 我将长眠地下,成为无骸幽灵, 在爱神木的树阴下歇息安定; 你则是一个蛰居家中的老妪, 怀念我的爱情,悔恨你的倨傲。
“一部完整的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
夸张讽刺的手法;拉伯雷式的讽刺
自我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产 阶级肯定人的自我意识,在 《巨人传》中表现得最充分。 巨人们自觉抒发自我,表现自 我,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
西方自我意识的发展: 古希腊: 表现人体美 中世纪: 宗教良心感
文艺复兴:歌颂理想的“人”
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
蒙田(1533-1592)
• 16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散 文家。著有《随笔集》三卷。蒙田具有怀 疑论思想。阐明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各种事 物的看法。他主张“只有怀疑才能够判断 和论定”,不要说“我懂得”,而要说 “我懂得什么呢?” • “生活的哲理” • “我有何知” • 享受生活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894f119cc7931b765ce15f3.png)
第二时期,全盛时期、悲剧时期。创作以悲剧为主。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奥赛罗》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其中奥赛罗、苔丝德蒙娜是人文主义者形象;伊阿古是阴谋家、野心家形象。
第二节 塞万提斯
早期作品:历史剧《奴曼西亚》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晚年作品: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是除《堂吉诃德》之外最重要的作品。
1.堂吉诃德形象: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是一个既有喜剧因素又有悲剧因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13.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模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
6.西班牙文学(在诗歌、戏剧、小说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7.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的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无名氏的《小癞子》是这种小说的代表作。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划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_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1-2)
![第三章_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1-2)](https://img.taocdn.com/s3/m/848c71f84693daef5ef73d34.png)
拉伯雷《巨人传》 • • • • • • • 后三部写庞大固埃和他的朋 友巴汝奇探讨婚姻问题,以 及他们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 地的见闻。 人物形象:类似神话。故事 情节:荒诞不经。 语言风格: 妙趣横生又油滑粗俗。
拉伯雷《巨人传》
小说看似荒诞离奇,却蕴含了严肃深邃的主题: • 首先,小说以“巨人”为线索,歌颂了人的力量。 • 其次,《巨人传》对封建教会作了无情的嘲讽, 并描绘了希望中的理想世界。 • 还有,《巨人传》表现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 • 另外,《巨人传》还开创了长篇小说的新形式。 (它是欧洲散文体长篇小说的开端)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2、思想文化的动因 ①中世纪世俗性、人民性的文化 价值体系 ②新兴的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从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处于地中海沿岸 的一些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 术进步,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陆续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意大利北部和沿海 一些城市已有了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较为发 达的商业贸易。欧洲的初期城市中也出现这 种情况。
《十日谈》 Decameron
第二节
• • • • • • • •
薄伽丘
主要作品 传奇小说《菲洛柯洛》 1336 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1338 《苔塞伊达》 1340-1341 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1342-1343 长诗《爱情的幻影》1342-1343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 《异教诸神谱系》和《但丁传》诗体传记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维加
洛卜·德·维加 (Wegee,1562— 1635)是西班牙人文主 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也是西班牙民族戏剧 的奠者。维加的代表 作品《羊泉村》,鲜 明地体现了他的艺术 主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661da33eb7360b4c2f3f640c.png)
后悔曾高傲的蔑视了我的爱。——听信我:生活吧, 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
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蒙田
蒙田
蒙田故居
拉伯雷
法国文艺复兴时的“文艺巨匠”
代表作 《巨人传》作为法国早 期讽刺小说的名作。
《巨人传》1532-1564
由五部组成 三代巨人:
格朗古杰
卡冈都亚(高康大)
庞大古埃
• 长诗描写了十字军将士唐 克雷蒂与教女战士克洛琳 达的爱情幸福与悲剧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插图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
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自终存 在着贵族与平民两种倾向。
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具有浓重 的贵族倾向;
蒙田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他的《随笔集》 是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 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 表,其代表作是《巨人传》。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二、繁荣时期的文学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1、乔叟
1340-1400
英国诗歌之父,英国人文主义文学之父 成名作《悼念公爵夫人》 寓言叙事诗《众鸟之会》 爱情故事长诗《特罗勒斯与克丽西达》1385 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
《坎特伯雷故事集》特点:
作品的思想精神和生活内容是英国社会的缩影 香客的故事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体裁、样式丰富多样。共收入故事24篇,其中22 个诗体,2个散文体,每个故事有“ 小引”、 “ 开场白”和“ 收场语”串线组成
流浪汉的形象
《 小 癞 子 》 插 图
维加(1562—1635)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被 称为“ 西班牙戏剧之父” , 写过1800多部戏剧,流传下 来的完整剧本有400多部,内 容可分为袍剑剧、宗教剧、牧 歌剧、历史剧等。 代表作:《羊泉村》
_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外国文学
![_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外国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0bd3af7941ea76e58fa0456.png)
➢ 这时期欧洲的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点,更富于民 族历史内容,充满爱国情绪。抛弃了中世纪以来著书立说所惯用 的拉丁文,采用各自的民族语言写作,这既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民 族的形式和民族的风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在创作方法上,人文主义作家摈弃了中世纪文学象征、寓意、 梦幻等表现方法,十分注重写实,人文主义作家们描述了广阔的 社会生活,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形象,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 实主义传统。 近代欧洲文学中的许多体裁都在文艺复兴时期奠定了基础,如 诗歌中的十四行诗,趋于成熟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打破悲喜 剧界限的戏剧,以及随笔式的散文等。
2、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针对教会的 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人文主义者提出 “个性解放”的口号。他们肯定现世生活, 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要 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彼特拉克就说过:“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 特性我都具有”,又说“我自己是凡人, 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3、它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针对教会的蒙昧 主义,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 明才智。
➢ 这样的巨人是身心协调的人,不仅是身体 方面,更多的是理性、智慧、德行方面的。
➢ 修道院作为教育场所,同中世纪不同,除 有各种生活方面的建筑外,还有各式各样 的运动娱乐设施,如运动场、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场、骑 马场、游泳池、打靶场、舞台、游乐场等。
➢ 同时,还拥有丰富的藏书、希腊文、拉丁 文、希伯来文、法文、西班牙文的书籍应 有尽有。
➢ 身心和智慧都达到平衡和谐的顶点、全面 发展的自由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ae6e1059eef8c75fbfb3df.png)
• “What a piece of work is a man! How noble in reason! How infinite in faculties! in form and moving, how express and admirable! in action, how like an angel! in apprehension, how like a god!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the paragon of animals! And yet, to me, what is this quintessence of dust?” •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 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 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由泥土构成本质的人又 是什么呢? (《哈姆雷特》)
• 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 1599):《仙后》(1596); • 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 1588):《贴木尔》(1587-1588)、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92)。
• (三)法国 • 龙沙( 1524 - 1585 ):“七星诗社”成 员之一,《爱情集》。 • 拉伯雷( Rabelais , 1483 ?- 1553 ): 《巨人传》(1532-1564); • 蒙田:《随笔集》(1595)。
• 文艺复兴从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意大利发 起,向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国 家传播,成为全欧洲的社会运动。从14 世纪开始,到17世纪以英国莎士比亚的 创作作为标志,达到最高峰。
(二)时代背景 • 工商业的发展与市民文学的繁荣; • 地理大发现; • 古典文化的发现; • 宗教改革运动(马丁· 路德、加尔文), 出现基督教新教。
西方文化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西方文化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96cc93df0c22590102029ded.png)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一、历史背景 从时间上看,文艺复兴时期是指欧洲历史上 从14世纪到17世纪这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欧 洲的社会形态依然是封建社会,城市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动,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逐渐 增强,资本主义文明逐渐形成,科学技术进一步 发展,文学主流呈现出人文主义特征。
孩子就诞生在这一天,因此他父亲给他起了庞 大固埃这样一个名字。“庞大”在希腊语义为“十 分”,“固埃”在哈卡莱语训为“干渴”,意思是 说,在他诞生的时候,世界正害干渴。卡冈都亚以 先知的睿见,已早料到将来有一天他这儿子要在干 渴国里称王;这事情,在同一时刻,还有另一预兆 可作旁证。 因为,正当他母亲白贝克临盆,收生婆准备接 生的当儿,从产妇肚里首先跑出来六十八个驴夫, 每人手里牵着一头驴子,驴背上满满地驮着海盐; 随后又出来九只单峰骆驼,背着火腿和熏牛舌;七 只双峰骆驼;背着暴腌小鳗鱼;最后是二十五辆大 车载着绿头葱、大蒜、洋葱、胡葱。一班收生婆见20 了,几乎吓得半死,有的则啧啧称奇:
“这下可足吃一阵子了。说真的,我们从来小 家气,不曾放量喝。今儿才是好气象,来了劝酒料 头。” 她们正在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庞大固埃便出 世来了。他长着狗熊似的一身毫毛,一个收生婆见 了,灵机忽动,即口占一诗预祝道: “孩子生来一身毛,将来功业定然高;如果把 他抚养大,长命长寿活到老。”
21
第三章 卡冈都亚遇丧妻之痛 庞大固埃诞生之后,感到悲喜交集啼哭皆非的 是谁?是他父亲卡冈都亚。因为,一方面,他看见 老婆白贝克产子身亡;另一方面又看见刚生下来的 儿子庞大固埃天庭饱满,肢体长大,一时神思迷乱 ,不知道该为死了老婆而感哀伤,还是该为生了儿 子而表示喜悦。不论该哭,还是该笑,他都有一肚 子诡辩式的理论,在脑子里纠缠不清,因为三段论 法里那些翻云覆雨的论调和格式正是他的拿手好戏 ;但是这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他像一只中了机关 的耗子,或者落进圈套的鹞鹰,彷徨迷惑,不知所 措了。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9fba2466336c1eb91a375deb.png)
心理描写小说
代表作《十日谈》
1348—1353
9
《十日谈》题材来源: 1、现实社会的真人真事
2、西方的寓言和传奇
3、东方民间故事
10
《十日谈》内容与意义
1、反封建、反教会
“
扬诺劝善”
2、热情颂扬全面发展的人,肯定人的
聪明和才智,肯定人的进取精神
11
3.提倡人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4、提出了人人平等,人权自由的思想
46
47
48
49
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
2
从文学艺术内部来看: ①
1453年君士但丁堡沦陷,古希腊罗马
艺术复兴思潮萌芽
②文学界崇尚古典文学 ③世俗文学逐渐滋生
3
从表现手法上看:
中世纪的文学形式被抛弃,梦幻虚构被
真实描写所代替,荒诞传奇的故事让位 于现实主义叙述
4
文艺复兴是从艺术界开始的,在文学界被称
为人文主义文学
艺术三杰: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5
二、人文主义特征:
1、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2、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反对封建割据,反对封建特权,主张国
家统一。
6
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1、鲜明的世俗性和时代感 莎士比亚:“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 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 给它的时代看看它演变发展的模型” 2、鲜明的民族风格 3、开始重视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4、体裁的多样化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文艺复兴文学概况 一、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人文主义文学 欧洲第一次反封建反教会、个性解放的思想解
第三章第一节-文艺复兴文学PPT课件
![第三章第一节-文艺复兴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4edd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6.png)
.
29
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 1、通过两代巨人形象的塑造和德廉美修道 院的建立,宣传了人文主义理想。
▪ 2、反封建、反教会。
.
30
▪ 巨人精神或巨人形象:
1、体格力量上:
2、精神观念上:
▪ “神瓶”是智慧、真理、知识、爱情的象 征。畅饮神瓶之水是指畅饮智慧、真理、 知识、爱情的甘露。
▪ “特莱美修道院”:作者理想社会的缩影。 (是与中世纪社会相对立的新兴资产阶级 理想国的缩影。)
▪ 乔叟(约1340—1400):被誉为“英国 诗歌之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 集》,是模仿卜伽丘的《十日谈》而 写的。
.
35
▪ 莫尔(1478—1535):既是文学家也是 政治家。代表作是政治幻想小说《乌 托邦》。
▪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作品, 对后来描写理想社会的文学有很大影 响。
.
.
19
▪ “大至社会人生,小至草木鱼虫, 远至新大陆,近则小书房,但无处不 有‘我’在,写法上是随意挥洒,信 马由缰,旁征博引,汪洋恣肆,但无 时不流露出‘我’的真性情。”蒙田 喜欢使用市井口语,他曾说:“我愿 意只用在巴黎菜市场所说的语言。”
.
20
▪ 作者详细解说了这两种生活态度。一是 所谓“哲人”的颓废习气,二是“我”的 积极的人生观。“哲人”和“我”生活方 式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对生命的看法不同。 在“哲人”看来,生命是“苦事”,是 “贱物”。“哲人”不尊重生命,所以活 得毫无乐趣,百无聊赖,生命在无谓的损 耗中悄然而去。相反,“我”认为生命 “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它“受到自然 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我”对 生命心怀感谢,热爱生命。
▪ 题目:人不再渺小,而变得高大,符 合人文主义精神。
《外国文学史》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e5db0de360cba1aa811da3d.png)
为什么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
1.喜剧因素:由于被骑士小说毒害,他终日脱离实际。把维护主正义,消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见义勇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善良的动机,由于方法不对(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等)而得到相反的结果。使他成了一个夸张的喜剧性的角色。
第一时期:历史剧、喜剧时期
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
历史剧(9部):
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一,拥护贤明君主,谴责封建暴君。
前四部:《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后四部:《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部最具代表性)《亨利五世》
术语解释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1.在莎士比亚第一时期的《亨利四世》中作者塑造了个最成功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他是个封建没落骑士的典型。
2.作品通过人物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所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2. 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3.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无名氏《小癞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戏剧方面:
维伽:民族戏剧之父
代表作《羊泉村》:直接描写农民对领主的反抗。主人公:劳伦霞 、 骑士队团长:费尔南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的揭露。
第三时期(晚期):传奇剧时期
3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PPT课件
![3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5f69f02f60ddccda38a0e4.png)
西班牙的骑士、流浪汉小说
骑士小说:16世纪出现, 对宗教的虔诚往往被对贵夫 人的爱恋所取代,建立武功 的动力均来源于爱情。
主人公:主人公的魔力更多 是来自自身的武艺高强而非 来自上帝的赐予。
价值: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与 自身具有强大的巨人式力量 的结合,就使得西班牙此时 出现的骑士小说不自觉地具 有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一 些特点。
第三章 文艺复兴 时期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第三节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
第一节 概述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1.当时欧洲的经济发展、政治形势等方面的要求 对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起到了根本性的和决定性 的作用。
2.文化原因:1)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出现及其与 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的形成;2)现代意义 上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 展 ;3)对神学的深入研究中导致了现代科学技 术领域出现飞速进展;4)基督教教会内部出现了 变革力量 。
“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代表作:流浪汉小说的 代表性作品是无名氏的 《小癞子》。
主人公:小拉撒路是一 个生活在下层社会中的 特殊“巨人”。 他虽然 地位低下,遭遇悲惨, 但是却凭藉自己的聪明 和智慧,靠狡黠和欺诈 最终摆脱了厄运,过上 了较为优裕的生活。
意大利16世纪的文学
特点:显示出了描写巨人情感和 巨人风采的特点,反映出意大利 人文主义文学的深化。
出身:生于马德里附近的一个 破落的乡村医生家庭。由于家 贫,只读完了中学。
经历:曾参加西班牙驻意大利 军队,并在激战中受伤导致左 臂残废。也曾被土耳其海盗俘 获,到阿尔及尔做苦役。还做 过军队征粮员、收税员并入过 狱。
3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PPT课件
![3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1d6318d1f34693dbef3ea3.png)
开创性:最早喊出了“人不认识自己, 就不能认识上帝”的革命性话语。
代多表首作十四:行抒诗情。诗其集中《也歌包集含》一。弗些共富有有300 激情的政治诗,但主要部分都是与劳 拉有关的爱情诗篇。
意义:
内容上:从个人的感受出发来表达个 人的情感,客观上显示出了对冰冷死 寂的神权世界的对抗。
2形020式年9月上28日:创造了14行诗的新诗体。
文艺复兴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实际上是新兴 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以摧毁 中世纪的神权统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建立起来的 新兴文化。
马克思:“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 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新 场面。”
2020年9月28日
世俗生活,否定禁欲主义和 来世思想。
2020年9月28日
10
意大利
意大利是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 人文主义文学最早出现的国家。
代表作家:彼特拉克、薄伽丘(与前 期出现的但丁并称为弗罗伦莎文坛 “三杰”)。
2020年9月28日
11
彼特拉克(1304-1374)
人文主义先驱,被称为“人文主义之 父”。
4
(二)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内涵:
(一)用人性反对神权;
(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四)提倡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五)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核心内涵:对“人”的肯定。与“神本 主义”针锋相对,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从肯定个人欲望、情感出
发,人文主义者把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当 成了最重要的两大任务。
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重新确立了以人为
中心的审美标准。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74c0d63d3169a4517723a3b3.png)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产生的?答: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在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社会历史的原因从根本上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1.1生产力的发展使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产生了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市场以及工商业,也产生了资产阶级。
随着环球航行的成功和海外掠夺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新兴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争取政治权利,首先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
1.2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西方利用中世纪东方的文明成果推进了海外贸易、扩张、掠夺等进程,人们活动的天地得以扩大,培养了人们的自信心,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直接的原因2.1在中世纪,虽然宗教文化占主导地位,但是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以及某些下层僧侣创作中的异端思想,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精神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2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在艺术上也表现出某些近代艺术的明显特征,体现出城市市民独特的文化品位。
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受到14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后,必然会适时而强劲地发展起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2.3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文化动因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西方带回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
尤其是1453年土耳其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大批东罗马帝国的学者逃亡到西欧,被中世纪湮没了近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西方获得了被重新发现的机会。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a35c87e1783e0912a2162aff.png)
• 4、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 最显著的表现是:对民族语言的提 炼和运用,使脱离口语的拉丁文束 之高阁,不再成为独霸文坛的唯一 表述工具。
Hale Waihona Puke 三、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文艺复兴产生背景
• 经济基础:14—17世纪初,是欧洲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资产阶级的成长 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先决条件,也是 文艺复兴运发生的经济基础。
• 政治基础:随着资产阶级的出现和不断 成长,社会产生新的矛盾。资产阶级、 城市平民、农民同天主教会和封建主之 间的矛盾,是当时欧洲社会的主要矛盾。
悲喜混杂剧
• 悲喜混杂剧是文艺复兴文学的创造,它突破了 古希腊罗马戏剧的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在 一出戏里,悲剧喜剧因素结合。由意大利剧作 家瓜里尼首创田园诗体的悲喜混杂剧。
• 悲喜剧因素掺和在一起,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莎士比亚戏剧为悲喜剧 因素的结合提供了范例。《威尼斯商人》就被 称为悲喜剧,《罗密欧与朱利叶》为乐观悲剧。
• 凡人的现世幸福就是快乐、友谊、爱 情、荣誉、物质享受等。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 卜迦丘《十日谈》:“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 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人类是天生 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使生时同等的我们发 生了贵贱之别。”
• 莎士比亚《终成眷属》:“要是把人的血 液倾注在一起,那颜色、重量和热度都难以 区分。”“善恶的差别,在于行为的本身, 不在于地位的有无。”(二幕三场)
• 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一) 人文主义的含义
•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 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 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 主张 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权。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a2a9796ccaaedd3383c4d33b.png)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4 世纪—— 17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转型时期,是一个“巨人的时代”。
伴随着对上帝绝对权威的怀疑,对神性的叛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空前突出,人的理性、自由、价值、尊严高于一切,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人性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和诠释,中世纪宗教神学压抑下的苦闷、阴暗情绪冰释瓦解,代之而来的是个性勃发的创造热情和自由意志,张扬自我的激昂情绪和人格力量。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人性的解放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人与自然法则、社会规律,人与他人,人的愿望与现实,人的理性与情感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对立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反映在文学中,使文学蕴涵扑朔迷离,无限丰富,有“说不尽”的意味。
第一节概述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文学1 、概念——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指14-17 世纪发端于意大利后波及全欧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诸领域展开。
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继古希腊之后第二次思想文化的高峰,对欧洲及世界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等同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和17 世纪以后的“人道主义”。
其思想核心是: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此为核心,有以下内容:( 1 )重视现世幸福,反对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 2 )以自由平等反对专制暴虐;( 3 )以科学反对愚昧;( 4 )主张创造、探索,反对保守、落后。
2 、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1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异: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与既有的封建式生产关系和宗教迷信思想产生尖锐的冲突。
资产阶级在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迫切需要冲破封建、宗教思想的束缚,建构崭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2 )世俗文化的张扬:在中世纪,始终存在着宗教和世俗两种文化的冲突。
世俗文学中的民间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以鲜活的人性和世俗生活情趣显示了无比强劲的生命力,淡化冲决基督教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对人们心灵的禁锢,而其中对个性和自由意志的追求,颠覆了封建专制思想对人们精神的奴役。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三节莎士比亚戏剧ppt课件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三节莎士比亚戏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ee2b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0.png)
在西方文学史上,只有很个别的作家有资格这样说:如果没有他,整个文学将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莎士比亚无疑是其中最有资格的一个。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难怪英国有了这句谚语。虽然这话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威尼斯商人》
人物:安东尼奥、 巴萨尼奥、 夏洛克、 鲍西娅 三条情节线: 1.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围绕一磅肉的诉讼,反映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冲突,白人和犹太人的矛盾。 2.巴萨尼奥与鲍西娅三匣择亲的故事,反映自由恋爱和金钱婚姻的冲突。 3.罗兰佐与杰西卡携款私奔的故事,反映夏洛克与杰西卡之间的父女冲突。
喜剧:10部
①《错误的喜剧》(1592) 中译本全集2卷 ②《驯悍记》(1593) 中译本全集3卷 ③《维洛那二绅士》(1594) 中译本全集1卷 ④《爱的徒劳》(1595) 中译本全集2卷 ⑤《仲夏夜之梦》(1596) 中译本全集2卷 ⑥《威尼斯商人》(1596) 中译本全集3卷 ⑦《无事生非》(1578) 中译本全集2卷 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 中译本全集1卷 ⑨《皆大欢喜》(1599) 中译本全集3卷 ⑩《第十二夜》(1600) 中译本全集4卷
纪念像龛
纪念碑像
竖立在斯特拉福德镇的莎士比亚纪念碑像(1888),柱子顶部是莎士比亚坐像,柱子四周有四个像:福斯塔夫代表喜剧,麦克白夫人代表悲剧,亨利五世代表历史,哈姆莱特代表哲学。
莎士比亚的创作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fc7ef61c227916888486d7a8.png)
一、识记意、法、西、英等国的代表作家、作品;二、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十日谈》;流浪汉小说;七星诗社;《巨人传》的人物、主题及涵义;“大学才子派”三、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第一节文艺复兴运动•十四至十六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故有“文艺复兴”之称。
文艺复兴的来历和实质•¡°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的原义为¡°再生¡±(renaissance),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1511¡ª1574),他在《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1550)中指出,意大利当时的造型艺术的特点是复兴古代的审美标准,艺术的目的是摹仿自然,表现人的个性,发扬人的思想感情。
它与中世纪教会文艺思想,表现心灵朝向天国的哥特式建筑和抽象、象征的艺术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就文艺来说,文艺复兴意味着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的¡°再生¡±。
后来西方史学家用这个名词泛指十四至十六世纪发生的全欧性文化运动和整个时代。
•提示:“文艺复兴”并非指重建奴隶制的文化,而是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文艺复兴文化的世俗性特点•与中世纪宗教文化相对,文艺复兴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具有世俗性的特点。
参加文艺复兴运动的人们,都是世俗的知识分子,他们反对中世纪神学对整个文化的统治,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以个人摆脱宗教和教会的束缚为原则,要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主。
他们努力分析人的内在和外在世界,了解人的思想感情对现实的关系,从而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这就是人文主义文化。
3.1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
![3.1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6d1afc0336c1eb91b375d21.png)
acello Sanzio, 1483- 1520)
(3)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文艺复兴标志着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反封建反教会的。 它是一场比宗教改革更广泛、更深入、 更有力的运动。
二、文艺复兴的概念
1、关于“文艺复兴”一词内涵的争论 最早出现于意大利的艺术史学家乔治·瓦萨里 (1511-1574)所写的著作《绘画、雕刻、建筑 名人传》(1550) 中 17世纪以后,法语Renaissance在欧洲各国通用; 19世纪后,西方史学界将它作为14~16世纪西 欧文化的统称。
3、文艺复兴运动
(1)拥抱古典文化——“我去把死人唤醒!” 13、14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研究古典文化; 15世纪,研究古典文化成为欧洲普遍文化热潮。 “拜占廷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 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 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 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恩格 斯
17世纪,英国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 关于人的争论曾达到白热化程度。
清教徒掌权后,立即封闭伦敦剧院,文 艺复兴到此结束。
三、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1、定义
Humanism 人文主义是在特殊环境下发生的,是个历史范 畴。 由“人文学科”一词引申而来,早在公元前5 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就开设了这样一门课程。 西塞罗解释说,它是一种教育制度(具有人道 主义精神,能促使个性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以它指研究“人”的学问。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
(一)经济基础: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资产阶级 的成长 2、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
2.被史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学者。
3.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存在着和两种倾向。
4.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
5.《随笔录》的作者是。
6.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
7.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是。
8.维加的代表作是《》。
9.《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是。
10.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是《》。
11.英国“大学才子派”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
12.薄伽丘的代表作是《》。
它开创了欧洲的艺术形式。
13.塞万提斯的《》是继《十日谈》之后给予西方文坛深刻影响的短篇小说集。
14.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
15.从体裁上划分,莎士比亚的剧作可分为、、、
和。
16.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17.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和《
》。
18.苔丝狄蒙娜是《》中的人物。
19.《奥瑟罗》中,文艺复兴时期新产生的社会罪恶的体现者是。
20.莎士比亚传奇剧的代表作是《》。
二、判断题
1.文艺复兴是一次文化复古运动。
()
2.英国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祥地。
()
3.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
()
4.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以诗歌和小说成就最为突出。
()
5.马洛的著名作品是三部悲剧《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6.堂吉诃德是一个单纯的喜剧性的人物形象。
()
7.莎士比亚的喜剧是歌颂式喜剧,具有浪漫、抒情的风格。
()
8.莎士比亚的悲剧大都取材于英国的现实生活,主要表现人与外部自然力的冲突。
()
三、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 2.流浪汉小说 3.大学才子派
四、简答题
1.人文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简述《十日谈》的思想内容。
3.简述《堂吉诃德》在欧洲小说史上的地位。
4.谈莎士比亚各个创作时期的特点。
5.简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特色。
6.简析桑丘·潘沙的形象。
五、分析题
1.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2.分析堂吉诃德的形象。
六、讨论题
1.“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谈谈你对哈姆雷特形象的理解。
2.人文主义作家是如何描写“人”的?
七、思考题
怎样理解人文主义文学的近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