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仁版计算机网络选择题练习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f630a184868762caaed5bc.png)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一章概述要点及习题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一章概述要点及习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a62a0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4.png)
《计算机⽹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章概述要点及习题总结1. ⽹络分类:电信⽹络、有线电视⽹络、计算机⽹络、移动互联⽹2. 互联⽹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连通性和共享性3. ⽹络由若⼲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4. ⽹络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就构成了⼀个覆盖范围更⼤的计算机⽹络。
这样的⽹络称为互连⽹,习惯上,与⽹络相连的计算机称为主机5. 互联⽹的基础结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 第⼀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第⼀个分组交换⽹ARPARNET。
1983年TCP/IP协议栈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异构⽹络互联,因此⼈们把1983年作为互联⽹的诞⽣时间 第⼆阶段: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会NSF围绕六个⼤型计算机中⼼建设计算机⽹络,分成了三级⽹络:主⼲⽹,区域⽹,校园⽹(企业⽹) 第三阶段:1993年,Albert Gore(时任美国副总统)提出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旨在以因特⽹为雏形,建⽴“信息⾼速公路”,⾄此,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个商⽤的互联⽹主⼲⽹替代,政府机构不再负责互联⽹的运营和管理,逐渐由互联⽹服务提供商(ISP)接⼿,ISP是进⾏商业活动的公司,ISP向互联⽹管理机构申请很多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任何机构和个⼈只要向某个ISP交纳规定的费⽤,就可以通过ISP接⼊互联⽹ 6.互联⽹和互连⽹ 互连⽹:通⽤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络互连⽽成的计算机⽹络 互联⽹:专⽤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的、最开放的、由众多⽹络相互连接⽽成的特定互连⽹,它采⽤TCP/IP协议栈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是美国的ARPANET 7.万维⽹ 互联⽹的迅猛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原⼦核研究组织CER开发的万维⽹WWW(World Wide Web)被⼴泛应⽤在互联⽹上 8.互联⽹的标准化 1992 年由于互联⽹不再归美国政府管辖,因此成⽴了⼀个国际性组织叫做互联⽹协会 (Internet Society,简称为 ISOC) [W-ISOC],以便对互联⽹进⾏全⾯管理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其发展和使⽤。
谢希仁《计算机同网络》第四版_复习练习每章一套
![谢希仁《计算机同网络》第四版_复习练习每章一套](https://img.taocdn.com/s3/m/22f6fe27aaea998fcc220e2a.png)
※<习题六>第6章网络互连习题六一、选择题1. 两个网络互连时,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在OSI七层中的()。
A. 物理层上B. 低三层上C. 高层上D. 任一层上2. 网络互连的目的在于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互相通信,交换信息,那么用于网络之间互连的中继设备称()。
A. 放大器B. 网桥C. 网关D. 网间连接器3. 网间连接器网关运行在OSI模型的()。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最高层D. 网络层4.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A. 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 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 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分组后,要确定向下一个节点的路径D. 选择通信媒体5. 已知Internet上某个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4.0,因而该B 类子网最多可支持()台主机。
A. 509B. 510C. 511D. 5126. 路由选择可以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和动态路由选择算法,下列()是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A. 热土豆算法B. 随机路由算法C. 泛射路由选择算法D. 固定路由选择算法7. OSPF协议使用()分组来保持与其邻居的连接。
A. HelloB. KeepaliveC. SPF(最短路径优先)D. LSU(链路状态更新)8. 以下给出的地址中,属于子网192.168.15.19/28的主机地址是()。
A. 192.168.15.17B. 192.168.15.14C. 192.168.15.16D. 192.168.15.319. 在一条点对点的链路上,为了减少地址的浪费,子网掩码应该指定为()。
A. 255.255.255.252B. 255.255.255.248C. 255.255.255.240D. 255.255.255.19610. 对路由选择协议的一个要求是必须能够快速收敛,所谓“路由收敛”是指()。
A. 路由器能把分组发送到预订的目标B.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速度足够快C. 网络设备的路由表与网络拓扑结构保持一致D. 能把多个子网汇聚成一个超网11. 在TCP/IP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谢希仁)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谢希仁)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fe438e2bd960590c6774c.png)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谢希仁)部分习题参考题解1-11解:电路交换所需时间T1 = s+x/b+kd,分组交换所需时间T2 = x/b+d+(k-1)(p/b+d) 根据题意应有T2<T1,即x/b+d+(k-1)(p/b+d)< s+x/b+kd移项后得(k-1)p/b< s1-12解:总时延D = k(p+h)/b+(x/p-1)(p+h)/b = [(k-1)p+hx/p+x+kh-h]/b令D(p)′=(k-1)-hx/(bp2)= 0,解得p =[hx/(k-1)]1/23-06解:忽略帧控制信息的影响并假定信道无差错(p=0),已知对于停止等待协议有:λmax = (1-p)/t T,t T≈t f+2t p,t f = L f/C,其中C为信道容量(b/s),L f为帧长度(bits)。
则由式(3-8)和题意得ρmax =λmax t I = (1-p) t I f/ t T = t f / t T≥0.5即t f /( t f+2t p )≥0.5 →t f≥2t p→L f/C≥2t p→L f≥2t p C代入数值得L f≥160(bits)3-15解:忽略帧控制信息的影响,忽略确认帧长及其处理时间;假定信道无差错(p=0)且发送站始终有数据发送;取卫星信道时延(上行+下行)t p = 0.25 (S);因为t T是可以连续发送帧的最小周期,故取t T为观察时间。
由已知条件可计算出:帧发送时间t f = L f/C = 2000/106 = 0.002(S),t T = t f +2 t p= 0.502(S)取λ表示帧到达率(帧/S),则在t T内的帧到达率λ(t T)= n/ t T(n为t T内实际到达的帧数),且由式(3-11)和式(3-12)知λ(t T)max≈1/ t f= C/ L f=500(帧/S),对应n max= t Tλ(t T)max= 251(帧)由式(3-13)知归一化吞吐量(即信道利用率)ρ=λt f =(n t f)/ t T,代入数值后得ρ= n/251(1)W T =1 → n =1 →λ(t T)≈2<λ(t T)max→ρ= 1/251(2)W T =7 → n =7 →λ(t T)≈14<λ(t T)max→ρ= 7/251(3)W T =127 → n =127 →λ(t T)≈254<λ(t T)max→ρ= 127/251(4)W T=255 > n max→ρ= 14-04解:纯ALOHA的最大效率为18.4%,则信道实际有效速率≈0.18×2400= 432b/s,每个终端的发送速率=200/(2×60)= 5/3(b/s)则允许终端数= 432/(5/3)= 259.2≈259(个)时隙ALOHA的最大效率提高到37%,相应允许终端数=259×2 = 518(1)帧长度改变成500 bit后,则每个终端的发送速率= 500/(2×60)= 25/6(b/s)纯ALOHA的允许终端数= 432/(25/6)=103(个),时隙ALOHA为206个(2)纯ALOHA的允许终端数389个,时隙ALOHA为777个(3)纯ALOHA的允许终端数518个,时隙ALOHA为1036个4-05 解:由式(4-4)得P= exp(-G)= exp(-0.5)≈0.614-07解:G=10000×18×125×10-6/(60×60)=1/160(帧/S)4-08解:G= 50×0.04 (s) = 2(1)P = exp(-G)= exp(-2)(2)P[第K+1次发送成功] = exp(-2)×(1- exp(-2))K = 0.135×0.865 K(3)平均发送次数= P+2P (1-P ) +3P (1-P ) 2 + ┄┄ = 1/ P = exp (G) = 7.44-09解:由式(4-4):P = 0.1= exp(-G),exp(G) = 10,G≈2.3,S= G×exp(-G) = 0.23 4-10解:G=0.1+0.5+0.2×2 = 1,S = G×exp(-G) = 0.368,P = exp(-G) = 0.368S1= S×(G1/G) = 0.037,S2= S×(G2/G) = 0.184,S3= S4= S×(G3/G) = 0.0734-12 解:由式(4-4):P = 0.65= exp(-G),exp(G) = 1.54,G≈0.43,S= G×exp(-G) = 0.284-15解:端到端传播时延τ=5×10-6×4=0.02(ms)帧发送时间T0=1000/(5×106)= 0.2(ms)a=τ/ T0=0.02/0.2=0.1由式(4-26)知S max=1/(1+4.44a) =1/1.444≈0.69由式(4-24)S= T0/T A V ,求出成功发送一帧所需时间T A V =0.2/0.69≈0.29(ms)则系统平均最大帧发送速率= 1/ T A V≈ 3450(帧/S)每个站平均最大帧发送速率=3450/100 = 34.5(帧/S)4-16解:(1)τ= 5×10-6×1= 0.005(ms),a =τ/ T0=0.005/0.2 = 0.025S max=1/(1+4.44a)≈0.9,每个站平均最大帧发送速率=44.5(帧/S)(2)T0=1000/(10×106)= 0.1(ms),a =0.02/0.1= 0.2,S max=1/(1+4.44a)≈0.53 每个站平均最大帧发送速率= 53(帧/S)(3)T0=10000/(5×106)=2(ms),a=0.02/2 = 0.01,S max=1/(1+4.44a)≈0.958 每个站平均最大帧发送速率= 4.8(帧/S)4-20解:接收码元与站A的码元内积= +8/8 = +1,故A发送了1接收码元与站B的码元内积= -8/8 = -1,故B发送了0接收码元与站C的码元内积= 0/8 = 0,故C未发送接收码元与站D的码元内积= +8/8 = +1,故D发送了15-05 解:以太网使用的是截断式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其退避等待时间t=R×(2τ),R=[0,1,┄,2K-1],K=Min[n,10],n≤16为本帧已冲突次数。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应用层(圣才出品)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应用层(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073c314960590c69fc37602.png)
第6章应用层一、选择题1.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图6-18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2012统考]图6-18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A.SMTP、SMTP、SMTPB.POP3、SMTP、POP3C.POP3、SMTP、SMTPD.SMTP、SMTP、POP3【答案】D【解析】电子邮件主要由3部分组成:用户代理、消息传输代理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SMTP: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定义邮件传输的协议,它是基于TCP服务的应用层协议,由RFC 0821所定义。
SMTP协议规定的命令是以明文方式进行的,SMTP协议用于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递邮件。
SMTP运行在TCP基础之上,使用25号端口,也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型。
SMTP通信的3个阶段如下:①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SMTP客户和接收主机的SMTP服务器之间建立的。
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②邮件传送;③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应释放TCP连接。
(2)POP3协议:POP3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是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3,POP3)。
POP3协议是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但它的功能有限。
POP3协议具有用户登录、退出、读取邮件以及删除邮件的功能。
当用户需要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下载到用户自己的机器时,POP3客户进程首先与邮件服务器的POP3服务器进程建立TCP连接(POP3服务器的TCP端口号为110),然后POP3客户进程发送用户名和口令到POP3服务器进行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就可以访问邮箱了。
所以本题中用户1使用SMTP向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向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2使用POP3协议从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中接收邮件。
2.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a6e4d29e314332396893f9.png)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样题期末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一、选择题20二、判断题10三、问答题70说明:下列题目仅供复习用,与期末题目没有必然联系。
一、选择题1.电路交换是基于位置的交换,而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来转发数据分组。
分组交换网的出现是现代电信的开始,大家公认的是分组交换网之父。
A.INTERNET B。
ARPANET C.X.25 D。
ISDN2.大家知道,网络协议是指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它有三个要素。
请问“表达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是属于网络协议哪一个要素的内容?A.语法 B。
语句 C.同步 D。
语义3.路由表的分组转发算法是在路由器的IP层执行的,其寻找路由的算法顺序是:A.直接交付-→特定主机路由-→正常路由-→默认路由B.特定主机路由-→直接交付-→默认路由-→正常路由C.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直接交付-→正常路由D.直接交付-→正常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4.OSI制定了网络管理标准框架ISO7498-4,此框架将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层管理和层操作。
并将系统管理分为五个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
请问:“保证在使用最少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时延的前提下,网络能提供可靠、连续的通信能力”是属于哪一个功能域?A.故障管理 B。
配置管理 C。
计费管理D。
性能管理5.在停止等待协议里,如果丢失了确认帧,超时重传将使接收方收到二个同样的数据帧,这就是停止等待协议的“重复帧”现象。
请问:停止等待协议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解决“重复帧”问题?A.启动超时计时器 B。
设置滑动窗口 C。
采用连续ARQ协议D。
设置发送序号6.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称为:A.比特流、帧、数据分组、报文段 B。
帧、报文段、数据分组、比特流C.比特流、数据分组、帧、报文段 D。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著)课后练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著)课后练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f278170b4e767f5acfcec4.png)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
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
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由此可见,通信与计算机的相互结合,不仅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
由此可见,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值得说明的是,分组交换技术所采用的存储转发原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借鉴了电报通信中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的思想。
它们的关键区别在于通信对象发生了变化。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而基于报文交换的电信通信则是完成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因而双方之间的通信规则不必如此严格定义。
所以,分组交换尽管采用了古老的交换思想,但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崭新的交换技术。
表1-1列出了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选择题题库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选择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f6c746aa98271fe910ef96c.png)
通用网络学习系统一、单选题题号: 1、本题分数:2标准访问列表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数据报的合法性的?A、源地址B、目的地址C、源和目的地址D、源地址及端口号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2、本题分数:2当RIP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更新时,它使用多少秒为更新计时的时间值?A、30B、20C、15D、25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3、本题分数:2访问列表是路由器的一种安全策略,你决定用一个标准ip访问列表来做安全控制,以下为标准访问列表的例子为:A、access-list standart 192.168.10.23B、 access-list 10 deny 192.168.10.23 0.0.0.0C、access-list 101 deny 192.168.10.23 0.0.0.0D、 access-list 101 deny 192.168.10.23 255.255.255.255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4、本题分数:2在STAR-S2126G上能设置的IEEE802.1Q VLAN最大号为?A、256B、1024C、2048D、4094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D题号: 5、本题分数:2局域网的典型特性是?A、高数据数率,大范围,高误码率B、高数据数率,小范围,低误码率C、低数据数率,小范围,低误码率D、低数据数率,小范围,高误码率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6、本题分数:2在路由器设置了以下三条路由:1)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1 2)ip route10.10.10.0 255.255.255.0 192.168.11.1 3) ip route 10.10.0.0255.255.0.0 192.168.12.1.请问当这台路由器收到源地址为10.10.10.1数据包时,它应被转发给哪个下一跳地址?A、192.168.10.1B、192.168.11.1C、192.168.12.1D、路由设置错误,无法判断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7、本题分数:2请说出OSI七层参考模型中哪一层负责建立端到端的连接?A、应用层B、会话层C、传输层D、网络层E、数据链路层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8、本题分数:2网桥处理的是?A、脉冲信号B、MAC帧C、IP包D、ATM包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9、本题分数:2屏蔽双绞线(STP)的最大传输距离是?A、100米B、185米C、500米D、2000米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10、本题分数:2下列哪一个是传输层的协议?A、LLCB、IPC、SQLD、UDPE、ARP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D题号: 11、本题分数:2路由协议中的管理距离,是告诉我们这条路由的?A、可信度的等级B、路由信息的等级C、传输距离的远近D、线路的好坏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12、本题分数:2IP地址192.168.13.170/28的网段地址是A、192.168.13.144B、192.168.13.158192.168.13.160C、192.168.13.174D、192.168.13.176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13、本题分数:2IEEE的哪个标准定义了RSTP?A、IEEE802.3B、IEEE802.1C、IEEE802.1dD、IEEE802.1w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D题号: 14、本题分数:2ip路由表中的0.0.0.0 指什么?A、静态路由B、默认路由C、RIP路由D、动态路由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15、本题分数:2局域网的标准化工作主要由___制定?A、OSIB、CCITTC、IEEED、EIA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16.RIP有几个版本?它是基于什么路由算法,最大跳数为几跳.?(16)A、2 链路状态 16B、1 链路状态 15C、2 距离向量 15D、1 距离向量 16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17、本题分数:2在Windows的命令行下输入:telnet10.1.1.1预telnet到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请问该数据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可能为?A、1025,21B、1024,23C、23,1025D、21,1022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18、本题分数:2IEEE制定实现Tag VLAN使用的是下列哪个标准?A、IEEE 802.1WB、IEEE 802.3ADC、IEEE 802.1QD、IEEE 802.1X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19、本题分数:2STP的最根本目的是?A、防止“广播风暴”B、防止信息丢失C、防止网络中出现信息回路造成网络瘫痪D、使网桥具备网络层功能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20、本题分数:2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则以下哪个地址是合法的主机地址?A、99.128.128.15B、198.223.236.31C、192.168.0.138D、10.87.224.223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21、本题分数:2动态路由协议的开销大,还是静态路由的开销大?A、静态路由B、动态路由C、开销一样大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22、本题分数:2Rip协议是为什么样的网络设计的?A、小型网络B、中型网络C、大型网络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23、本题分数:2IP、Telnet、UDP分别是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协议?A、1、2、3B、3、4、5C、4、5、6D、3、7、4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D题号: 24、本题分数:2下列哪些不是用于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解决路由环路的方法?A、水平分割B、逆向毒化C、触发更新D、立即删除故障条目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D题号: 25、本题分数:2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过程中,列表的先后顺序,可能影响到访问控制列表的匹配效率,因此:A、最常用的需要匹配的列表在前面输入B、最常用的需要匹配的列表在后面输入C、DENY 在前面输入D、PERMIT 在前面输入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26、本题分数:2Ethernet Hub的介质访问协议为?A、CSMA/CAB、Token-BusC、CSMA/CDD、Token-Ring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27、本题分数:2IP地址是202.114.18.10,掩码是255.255.255.252,其广播地址是多少?A、202.114.18.255B、202.114.18.12C、202.114.18.11D、202.114.18.8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28、本题分数:2小张是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当配置IP静态路由时不小心将地址写错了,请问以下哪个是正确的修改?A、Router(config)#clear ip route 172.16.100.0 255.255.255.0 S0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10.0 255.255.255.0 S0B、 Router(config)#clear ip route Router(config)#ip route172.16.10.0 255.255.255.0 S0C、 Router(config)#delete ip route 172.16.100.0 255.255.255.0 S0 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10.0 255.255.255.0 S0D、 Router(config)#no ip route 172.16.100.0 255.255.255.0 S0Router(config)#ip route 172.16.10.0 255.255.255.0 S0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D题号: 29、本题分数:2当要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地址时应采用哪个命令?A、ip address 1.1.1.1 netmask 255.0.0.0B、ip address 1.1.1.1/24C、set ip address 1.1.1.1 subnetmask 24D、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248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D题号: 30、本题分数:2关闭Rip路由汇总的命令是?A、no auto-summaryB、auto-summaryC、no ip routerD、ip router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31、本题分数:2当桥接收的分组的目的MAC地址在桥的映射表中没有对应的表项时,采取的策略是?A、丢掉该分组B、将该分组分片C、向其他端口广播该分组D、不转发此帧并由桥保存起来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32、本题分数:2请选以下是最短路径优先的协议A、ospfB、ripC、igmpD、ipx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33、本题分数:2如果某路由器到达目的网络有三种方式:通过RIP;通过静态路由;通过默认路由,那么路由器会根据哪种方式进行转发数据包?A、通过RIPB、通过静态路由C、通过默认路由D、都可以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34、本题分数:2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序列规则范围在A、1-10B、100-199C、100-299D、200-299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35、本题分数:2网站设备完全由二层交换机组成,作为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如果要执行生成树算法的话,计算过程应该在哪里完成?A、仅在根交换机B、根交换机及其它交换机C、除根交换机之外的所有交换机D、指定的一个执行该算法的交换机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36、本题分数:2191.108.192.1属于哪类IP地址?A、A类B、B类C、C类D、D类E、E类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37、本题分数:2锐捷路由器默认的同步口的封装方式是?A、pppB、hdlcC、frame-relayD、X.25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38、本题分数:2在OSI的七层模型中负责路由选择的是哪一层?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C题号: 39、本题分数:2静态路由是:A、手工输入到路由表中且不会被路由协议更新B、一旦网络发生变化就被重新计算更新C、路由器出厂时就已经配置好的D、通过其它路由协议学习到的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40、本题分数:2有以下C类地址:202.97.89.0,如果采用/27位子网掩码,则该网络可以划分多少个子网?每个子网内可以有多少台主机?A、4,32B、5,30C、8,32D、8,30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D题号: 4、本题分数:2S2126G交换机如何从flash中清除VLAN信息?A、delete flash:vlan.datB、delete vlan flashC、clear vlan flashD、clear flash:vlan.dat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A题号: 5、本题分数:2如何跟踪RIP路由更新的过程?A、show ip routeB、debug ip ripC、show ip ripD、clear ip route *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8、本题分数:2S2126G交换机如何将接口设置为TAG VLAN模式?A、switchport mode tagB、switchport mode trunkC、trunk onD、set port trunk on答案要点:标准答案: B题号: 9、本题分数:2你最近刚刚接任公司的网管工作,在查看设备以前的配置时发现在Star-S2126G交换机配了VLAN10的IP地址,请问该地址的作用是:A、为了使VLAN 10能够和其他内的主机互相通信B、作管理IP地址用C、交换机上创建的每个VLAN必须配置IP地址D、实际上此地址没有用,可以将其删掉。
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试卷2(含答案)
![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试卷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eae62158f5f61fb73666e3.png)
《计算机网络》试题二一、填空(10分,每空1分)1. 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是在____________上完成的。
2. 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___________上。
3. 流量控制功能,实质上是由____________执行的。
4. MAC地址是一个____________字节的二进制串,以太网MAC地址由IEEE负责分配。
以太网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地址的前____________个字节代表厂商代码,后____________个字节由厂商自行分配。
5. 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 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电子邮件传送协议是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 局域网互连主要有()两种形式。
(1)LAN-LAN (2) LAN-WAN (3)WAN-WAN (4)LAN-WAN-LANA. (1)和(2)B. (1)和(4)C. (2)和(3)D. (3)和(4)2. 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类IP地址。
A. A类B. B类C. C类D. D类3. 对IP数据报分片的重组通常发生在()上。
A. 源主机B. 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C. 目的主机D. 目的主机或路由器4.以下不属于局域网常用拓扑结构的是()A.树型B. 星型C. 总线型D. 环型5.下列最好地描述了循环冗余检验的特征的是()A. 逐个的检查每个字符B. 查出99%以上的差错C. 查不出有偶数个位出错的差错D. 不如纵向冗余检查可靠6. 如果子网173.6.32.0/20被划分为子网173.6.32.0/26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被划分为62个子网B. 每个子网有64个主机C. 被划分为32个子网D. 每个子网有62个主机7. 访问因特网的每台主机都需要分配IP地址(假定采用缺省子网掩码),IP地址()分配给主机是正确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76a8b650e2524de5187ed1.png)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传输延迟时间最小的交换方法是(A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2、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OSI将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4、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 c)A、报文(Message)、比特(Bit)B、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C、帧(Frame)、比特(Bit)D、数据报(Datagram)、比特(Bit)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是(b )A.物理层 B.网络接口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6、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7、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分,则这种复用方式为( c)A、异步时分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同步时分复用D、以上均不对8、(c )是下列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C.光纤 D.以上都好。
9、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 a)比较合适。
(A)光缆(B)同轴电缆(C)非屏蔽双绞线(D)屏蔽双绞线10、局域网体系结构中( b)被划分成MAC和LLC两个子层。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考题-选择题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考题-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873eb95acfa1c7ab00cc95.png)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选择题:1、Internet中发送邮件协议是(B )。
A、FTP B、SMTPC、HTTPD、POP2、在 OSI模型中,第 N层和其上的 N+ l层的关系是 (A)A、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B、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C、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3、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D )组成系统。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机-通信线路-PC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4.传输速率为(B)的以太网称为传统以太网A、1M bpsB、10M bpsC、100M bps D、1000M bps5、Ethernet以太网结点最多可达(B)个A、512 B、1024C、2048 D、40986、EIA RS232C的电气指标规定,信号“1”的额定电压值是(B)A、+12伏B、-12伏C、+15伏D、-15伏7、在OSI参考模型中,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是( A )的功能。
A、传输层B、网络层C、应用层D、数据链路层8、在实际使用的IP地址中,主机号不能为全“0”和全“1”,那么一个C类IP地址,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数目为(B)。
A、64516 B、254 C、64518 D、256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以太网无法保证发送时延的准确性B、令牌环网易用光纤实现C、令牌总线网的协议较复杂D、三种局域网标准互相兼容10、两个中继器连接的10BASE2网络结构中网络最长布线长度为(B)。
A、740m B、555m C、2000m D、1500m11、下列设备中,可隔绝广播风暴的是(D)。
A、交换器 B、网桥 C、MODEMD、路由器12、关于数据交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B、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具有更好的网络响应速度;C、报文交换无存储转发过程;D、分组交换有存储转发过程;13、关于微波通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图文稿精选全文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图文稿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08684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一章 概述习题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 (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 (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 (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解:采用电路交换:端到端时延:kd bxs t c ++= 采用分组交换:端到端时延:kd bxb p k t p ++-=)1(,这里假定p x >>,即不考虑报文分割成分组后的零头。
欲使c p t t <,必须满足s bpk <-)1( 习题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 )(bit ),其中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 (bit/s ),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答:分组个数x/p ,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 源发送时延:(p+h)x/pb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 D=(p+h)x/pb+(k-1)(p+h)/b 令其对p 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 p=√hx/(k-1)习题1-20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s m /1028⨯。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的传播时延:(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
计算机网络试卷(计算机网络_谢希仁__第五版)期末考试试卷9份集合
![计算机网络试卷(计算机网络_谢希仁__第五版)期末考试试卷9份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4551c8383968011ca300916e.png)
计算机学院2003级本科《计算机网络》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因特网的协议栈由5个层次组成,从上到下依次是应用层、运输层、__________、链路层和物理层。
2.分组交换网络包括数据报网络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3.使用FTP进行文件传输时,FTP的客户和服务器进程之间要建立两个连接,即___________和数据连接。
4.域名系统DNS主要用来实现主机名字与之间的转换。
5. TCP的重传机制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算法,若旧的估计往返时延为96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为104ms,权值α为1/8,则新的估计往返时延值为 ms。
6.对GBN(Go Back N)而言,当采用5bit对窗口序号进行编码时,发送窗口的应不大于。
7.路由器的交换结构可以通过经内存交换、经总线交换和经______________来完成。
8. IPV6相比IPV4的变化之一是其IP地址的位数变为________bit。
9.常见的多址访问协议包括信道划分协议、随机访问协议和____________。
10.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所采用的MAC协议是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选错或未选的小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IP地址中哪一个和网络前缀86.32.0.0/12匹配______________。
A.86.79.65.216B.86.33.224.123C.86.58.119.74D. 86.68.206.1542.能使电子邮件包含图形和多媒体信息的协议是____________。
A.MIME B.FTP C.SMTP D.PPP3.下列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传输介质是。
A.双绞线B.光纤C.无线信道D.同轴电缆4.对虚电路服务而言,。
A.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目的节点B.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目的节点,且分组的收发顺序一致C.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目的节点,但分组的收发顺序可能不一致D.必须为每个分组建立一条虚电路5.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传输线路复用的方法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ING可用来测试远端主机是否可达,其原理是利用以下的哪种报文()A)HTTP B)ICMP C)IGMP D)FTP2.关于UDP,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是无连接的 B)提供不可靠服务C)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D)UDP首部开销较小3.关于客户/服务器应用模式,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由服务器和客户机协同完成一件任务B)将应用程序下载到本地执行C)在服务器端,每次只能为一个客户服务D)许多终端共享主机资源的多用户系统4.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适用于办公自动化环境。
这类局域网在何种网络通信负荷情况下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与延迟特性?·················································································································()A)不限定B)较高C)高D)较低5.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的运输层协议是···············································()A)TCP B)X.25 C)UDP D)IP6.在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中,电子邮件应用程序····································()A)发送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B)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通常都使用SMTP协议C)发送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D)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通常都使用POP3协议7.在以下网络互联设备中,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是·························()A)集线器B)网桥C路由器D)网关8.MAC地址的另—个名字是什么·······························································()A)二进制地址 B)八进制地址 C)物理地址 D)TCP/lP地址9.下面关于CSMA/CD网络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采用令牌机制来协调各节点的数据发送B)如果节点有数据要发送就可以立刻发送C)发生冲突时,冲突双方都要停止发送数据并按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退避D)发生冲突时,冲突双方停止发送,但只要再次检测到信道空闲就可以立刻发送10.关于VLAN的叙述错误的是····································································()A)划分VLAN可以根据端口号B)划分VLAN可以起到隔离广播域的作用C)采用MAC地址划分VLAN时,当用户从交换机一个端口转移到另一个端口时不会改变所在VLAND)以上说法均不对1.以下描述中,不属于分组交换特点的是················································()A)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B)建立一条物理连接C)为每一个分组独立的选择路由 D)动态分配传输带宽2.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称为····························()A)波特率 B)比特率 C)吞吐量 D)信道带宽3.数据能在通信双方沿两个方向同时传输的的通信方式是···················()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混合4.从协议分析的角度,WWW服务的第一步操作是WWW浏览器对WWW服务器的······································································································()A)地址解析 B)传输连接建立 C)域名解析 D)会话连接建立5.····················································································································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成:······································································()A) 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B) 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C)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D) 由ISO制定的一个标准6.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那么下面哪个IP地址与130.12.127.231处于同一个子网上·····················································································()A)130.45.130.1 B)130.22.130.1C)130.12.64.23 D)130.12.167.1277.电子邮件程序从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是················()A)PPP B)POP3 C)SMTP D)NEWS8.关于带宽的描述,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道上允许传播的频率范围 B)发送速率C)带宽的单位可以是Hz或者bps D)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9.香农定理描述了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哪些参数之间的关系············()1.信道带宽2.信噪比3.噪声功率A)1和2 B)1和3 C)仅1 D)仅210.多路复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执行数/模转换 B) 减少主机的能信处理负荷C) 结合来自两条或更多条线路的传输 D) 执行串行/并行转换11.C SMA/CD和IEEE802.3标准的另一种说法是: ··································()A) Ethernet B) 令牌环网C)FDDI D)令牌总线12.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A)双绞线 B)无线信道 C)同轴电缆 D)光纤13.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A)报文交换 B)分组交换 C)文件交换 D)电路交换14.I EEE802.3标准的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 )A)8bit B)32bit C)48bit D)64bit15.在对千兆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共同特点的描述中,以下那种说法是错误的?·········································································································()A)相同的数据帧格式B)相同的物理层实现技术C)相同的组网方法D)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6.当网桥检测到一个帧的目的地址所在端口与源地址所在端口相同时,网桥会怎样处理····························································································()A)把该帧转发到该端口 B)把该帧转发到所有端口C)丢弃该帧 D)向除该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17.假定目的主机的MAC地址不在ARP表中,发送者如何得到目的主机的MAC地址·······························································································()A)向路由器查询 B)广播ARP请求报文C)广播RARP请求报文 D)发送IP广播报文18.I P数据报的首部最大长度为··································································()A)8字节 B)20字节 C)40字节 D)60字节19.关于虚电路和数据报操作方式的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虚电路分组交换适合于端系统之间的长时间的数据交换B)数据报分组交换在分组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比虚电路简单灵活C)虚电路保证分组顺序到达,数据报则不能.D)节点故障对数据报的影响比对虚电路的影响大.20.下面哪一个是TCP进行流量控制的基础 ·············································()A)广播 B)窗口 C)校验码 D)确认21.关于TCP三次握手描述正确的是 ··························································()A)TCP三次握手增加了传输延时,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