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软管总成作业指导书
06-20: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
![06-20: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7e031e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77.png)
06-20: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霍州变-明姜220k V线路工程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临汾送变电工程公司霍州-明姜220kV线路工程项目部二○○七年六月批准:审核:编制:目录1.施工总说明 (1)2.导、地线损伤处理的规定 (1)3.导、地线压接管型号及相关数据 (3)4.液压前的操作 (3)5.液压操作 (7)6.质量检查 (11)7.安全规定 (12)附1:《液压施工工艺流程图》 (13)附2:《液压工具一览表》 (14)1.施工说明1.1 本工程导线采用2×LGJ-400/35钢芯铝铰线,地线一根在明姜架构-G15采用JLB40-95铝包钢绞线,在G15—G31采用GJ-50(88)镀锌钢绞线,另一根采用OPGW光缆。
1.2导、地线在紧线前,对于断头的导、地线,必须进行连接,此外在放线时发现的损伤等问题,均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1.3导、地线采用液压连接,它属于工程中的一项重要隐蔽工序,凡参加液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方能进行操作,操作时必须指定质量检查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
1.4所使用的液压机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1.5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检查与监督工作,操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认真负责。
质检人员应严格把关,压接操作完毕检验合格后,在压接管指定位置上打上操作者的钢印。
1.6本工程导、地线液压连接施工应严格执行部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和本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1.7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避雷线严禁在同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1.8导、地线必须使用合格的电力金具配套接线管及耐张线夹进行连接。
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应在架线前应进行试件试验,试件不得少于3组,其握着强度对液压不得小于导、地线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2.导、地线损伤处理的规定张力放线、紧线及附件安装时,应防止导线损伤,在容易产生损伤处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5da57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6.png)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 (1)一、常用液压软管选取、安装参考标准 (1)1、常用液压软管标准: (1)2、液压胶管的几点注意事项: (2)3、胶管在装卸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2)4、软管贮存: (3)5、液压软管安装要点: (3)二、常用液压钢管选取、安装参考标准 (4)1、焊接式管接头 (4)2、直通焊接管接头各部分零件标准(图4): (4)3、安装要点: (4)4、焊接式管接头技术要求: (5)5、直通焊接管接头体坡口标准(表1)(图5): (5)6、直通焊接管接头接管坡口标准(表2)(图6): (6)三、液压胶管管径、层数与工作压力关系(表3): (7)四、液压钢管公称通径、外径、壁厚及工作压力关系(表四):(8)五、钢制管法兰焊接接头和坡口尺寸: (9)六、配管 (14)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一、常用液压软管选取、安装参考标准1、常用液压软管标准:1)A型液压软管标准GB/T9065.1-1988(图1)2)B型液压软管标准GB/T9065.2-1988(图2)3)C型液压软管标准GB/T9065.3-1988(图3)4)钢丝编织液压软管的标准为:DIN EN 853、SAE J517、GB/T 3683-2011、ISO1436。
(图1)(图2)(图3)2、液压胶管的几点注意事项:1)、胶管及胶管总成只能用于输送所设计的物料,否则会减少使用寿命或失效。
2)、正确使用胶管的长度,胶管在高的压力下长度发生变化(-4%-+2%)以及机械运动引起的长度变化。
3)、胶管及胶管总成不应在超过设计工作压力的压力(包括冲击压力)下使用。
4)、胶管及胶管总成所输送的介质温度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40℃-+120℃,否则会减少使用寿命。
5)、胶管及胶管总成不应在小于胶管最小弯曲半径下使用,避免在靠近管接头处发生弯曲或折曲,否则会阻碍液压传递及输送物料或损坏胶管组合件。
液压软管安装指导书
![液压软管安装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cccbd29ec3d5bbfd0a74d8.png)
2,直线段
安装要求:与管接头的连接应有一端直线过渡部分,其长度应不小于管子外径的4倍
3,避免扭转应力
安装要求:软管安装后不得有扭转变形现象。可以通过合理安装或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选择合适附件
安装要求:选择合适的附件及连接件可避免软管的附加应力
5,减少弯曲应力
安装要求:联接活动部件的软管,软管长度应满足在其总的运动范围内不超过允许的最小半径,同时软管不承受拉应力
液压作业指导书
![液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598e521cfc789eb172dc8a1.png)
审批页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编制依据业主项目部下发的本建设工程相关资料及附图《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782-2001)《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 248-200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法美姑河~布拖11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部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液压操作施工工艺 (4)2.1工艺原理 (4)2.2 本工程使用压接管型号 (5)2.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2.3.1施工工艺流程 (5)2.3.2操作要点 (6)三、各种液压管液压操作 (11)3.1 一般规定 (11)3.2操作工艺 (13)3.3 人员组织、设备与材料 (15)四、质量控制 (16)4.1 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6)4.2 质量保证措施 (16)4.3 压后质量检查 (18)五、安全措施 (18)六、环保措施 (19)一、工程概况本线路起始于220kV美姑河变电站,止于110kV布拖变电站,全线单回架设,线路路径全长80.3km,其中轻冰区线路路径长58.13km,重冰区线路路径长22.17km。
曲折系数:1.21。
全线共256基,线路途经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
10mm冰区:导线型号:导线采用JL/G1A-240/30-48/7型钢芯铝绞线,单导线方式。
地线型号:一根地线采用LBGJ-80-20AC型铝包钢绞线,对应另一根地线采用OPGW-24B1-90光缆。
设计气象条件:设计覆冰厚度C=10mm、设计基本风速25m/s、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
液压软管和接头使用说明书
![液压软管和接头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6701620763231126edb11e3.png)
验货重要说明外观检查零部件在运输中是否有损坏。
运输损毁不在保修之列。
如果发现运输损毁,请立即与承运商取得联系,承运商有责任承担应运输不当导致的零部件修理和更换的费用。
产品描述Enerpac 提供三种不同形式的液压软管:热塑管,耐磨橡胶管,尼龙管。
热塑管是四层管,包括两层高强度钢丝编织层。
橡胶管为两层钢丝编织管。
尼龙管外表有塑料覆盖层。
警告系统中使用Enerpac 软管压力不要超过10,000psi[70MPa]。
安全说明阅读并遵守下面所有注意事项、警告和说明包括每个产品在系统操作过程中需避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Enerpac 不能负责不安全使用、疏于维护、不正确应用产品或系统带来的损失或伤害。
在阅读安全条款和工作中有疑问时请与Enerpac联系。
警告必须确定系统中所有的元件,包括快速接头,接头,软管和硬管可承受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
系统工作压力不要超过系统中耐压最低的元件的工作压力。
系统工作压力超过系统元件的耐压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和/或人员伤害。
警告操作液压设备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器具。
警告确保所有的系统元件不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损坏,比如过热,明火,电焊火花,运动的机械部件,尖锐边缘,腐蚀性的化学物质。
不要将液压设备暴露于150℉(65℃)的环境中。
警告系统中有压力的情况下,不要试图连接或拆卸管接头。
警告不要握住有压力的软管。
立即更换已经损坏的软管。
液压油特别是从小孔中穿出的油会穿透皮肤,引起严重伤害。
如果油液溅入皮肤,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注意严禁通过软管或接头提起如泵和千斤顶之类的液压器件。
注意使用厂家推荐的液压油。
不要在同一系统中混和使用不同的液压油。
只使用与系统元件相适应的工作介质,否则密封和软管会损坏。
合成及防火介质必须使用特殊的密封和软管。
请同当地的维修服务中心或厂家联系以获取这方面的建议。
安装液压软管1.使用前,目视检测整个系统。
2.检查确保软管没有裂纹,打结,切口或其他可能会引起漏油的损坏。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e88121daef5ef7ba0d3cc8.png)
XXXXX 有限公司VKSOP-A0.046-2018作业指导书受控状态:□受控□不受控文件名称: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版本号:编制:审核:批准:分发号: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说明:本文件只供公司内部使用,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将该文件据为已有,更不得复印、拷贝。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液压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1.液压系统的安装1.1 安装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资料的准备与熟悉:液压系统原理图、电气原理图、管道布置图、液压元件、辅件、管件清单和有关元件样本等,这些资料都应准备齐全,以便工程技术人员对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逐项熟悉和研究。
1. 2 物资准备按照液压系统图和液压件清单,核对液压件的数量,确认所有液压元件的质量状况。
严格检查压力表的质量,查明压力表交验日期,对检验时间过长的压力表要重新进行校验,确保准确。
1. 3 质量检查液压元件在运输或库存过程中极易被污染和锈蚀,库存时间过长会使液压元件中的密封件老化而丧失密封性,有些液压元件由于加工及装配质量不良使性能不可,所以必须对元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1.3.1 液压元件质量检查1.3.1.1 各类液压元件型号必须与元件清单一致。
1.3.1.2要查明液压元件保管时间是否过长,或保管环境不合要求,应注意液压元件内部密封件老化程度,必要时要进行拆洗、更换、并进行性能测试。
1.3.1.3 每个液压元件上的调整螺钉、调节手轮、锁紧螺母等都要完整无损。
1.3.1.4 液压元件所附带的密封件表面质量应符合要求、否则应予更换。
1.3.1.5 板式连接元件连接平面不准有缺陷。
安装密封件的沟槽尺寸加工精度要符合有关标准。
1.3.1.6 管式连接元件的连接螺纹口不准有破损和活扣现象。
1.3.1.7 板式阀安装底板的连接平面不准有凹凸不平缺陷,连接螺纹不准有破损和活扣现象。
1.3.1.8 将通油口堵塞取下,检查元件内部是否清洁。
1.3.1.9 检查电磁阀中的电磁铁芯及外表质量,若有异常不准使用。
2018-2019-液压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10页)
![2018-2019-液压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80e398fe84254b35effd3418.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液压作业指导书篇一:液压系统作业指导书液压系统作业指导书和要求本规程依据JB5320-201X《剪叉式升降机安会规程》、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有关要求编制,供液压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制造作业的技术指导和要求。
本规程适合于力锝高升降设备管理液压系统的作业指导。
1. 基本要求:1)制造液压系统的场地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2)所有液压器件装配前必须用柴油清洗、清洗后要用气枪吹,并且外表面擦拭干净,内外腔不得改变元器件安装位置。
3)液压系统包括油缸做好后必须用封头封住。
焊制作组在装配时,焊接前也必须用封头封住油嘴。
4)油缸在制作过程中不允许将活塞杆和缸筒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地面要用木托或者用硬纸板垫起。
2. 主要元器件1)油箱油箱大小要符合生产单要求,且不得影响电器箱、电路板的安装。
检查箱体焊缝无虚焊,清除焊渣等杂物,无渗油。
用精洗柴油洗擦(严禁使用纸张和粗棉纱),再用棉团滚吸,箱内不得有任何小杂物。
吸油口,回油口应分开隔离,并浸沉在液面以下,防止吸空和空气混流,注意进出油口不要接反。
加油孔、通气孔应防尘,放油孔应畅通、无堵、无渗漏,位置要方便加油。
油箱内必须放强力磁铁。
加入液压油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过滤。
2)油泵-电机油泵-联轴节-电机安装牢固,焊钉要防震防松,转动录活,油无阻滞现象。
位置要方便接电、维修。
进出油口的铜管接口密封牢靠,不得漏油漏气。
如进出口油口需安装防裂安全装置的要安装,防止油管的爆裂。
3)升降支撑阀阀底板要牢固、可靠、防震、防松.安装位置与方向须便于调节(压力大小、流量大小)拆卸。
应急放油(电磁铁检测杆应操作方便)。
P.A.O三个油口必须用相对应的接头以及组合密封圈可靠连接再接油管。
电磁铁的电源线应拥扎或加套蛇皮管保护,直线应用线卡固定。
作业指导书--液压胶管
![作业指导书--液压胶管](https://img.taocdn.com/s3/m/4c58fdd67cd184254a353522.png)
3.穿护簧:按5公分8圈计算进行断簧,护簧要到两端实施安装;
4.安装锁母:领取型号相同的锁母安装,不能斜扣和坏扣,安装到位;
5.▲检验:检验长度、接头的各个尺寸,做爆破试验、拉伸试验、疲劳试验;
6.包装:以10根为单位打捆,以50根、100根为单位包装并注明,注明出厂日期和规格。
河北远洋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YYGY-JS-010-03
液压胶管作业指导书
版本/修改次数:A/0
编制:梁海盟
审核:王富安
批准:时字贤
实施日期:2胶管生产过程操作,确保过程受控。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液压胶管生产控制。
3.0作业内容
操作方法
1.装接头:去库房领取相符的接头,并核对型号。安装要到底,总长测量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总成操作规程-最新国标
![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总成操作规程-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89bd890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8.png)
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总成操作规程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液压传动系统的软管和软管总成的选择、布置、制造、安装、更换、维保和贮存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符合ISO 1436、ISO 3862、ISO 3949、ISO 4079和ISO 11237的软管,以及与符合ISO 12151系列的软管接头制成的软管总成。
注1:本文件中的大部分操作规程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软管和系统。
注2:附录 A给出了液压软管和软管总成因使用不当而导致失效的示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5598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词汇(Fluid power systems and components—Vocabulary) 注:G B/T 17446—2012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词汇(ISO 5598:2008,IDT)ISO 6605 液压流体传动 软管及软管总成的测试方法(Hydraulic fluid power—Test methods fo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注:G B/T 7939—2008 液压软管总成 试验方法(ISO 6605:2002,MOD)ISO 8330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术语(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 ies—Vocabulary)注:G B/T 7528—201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术语(ISO 8330:2014,IDT)ISO 8331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Guidelines for selection, storage, use and maintenance) 注:G B/T 9576—201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ISO 8331:2016,IDT) ISO 17165-1 液压流体传动 软管总成 第1部分:尺寸和要求(Hydraulic fluid power—Hose assemblies—Part 1: Dimensions and requirements)注:G B/T××××—×××× 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总成 第1部分:尺寸和要求(ISO 17165-1:2007,IDT)3 术语和定义ISO 5598 和 ISO 83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船舶液压管路修换指导书船舶修理资料
![船舶液压管路修换指导书船舶修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09e3dd15f0e7cd185253650.png)
船舶液压管路修换作业指导书1、目的指导船舶液压管路修换的一般作业方法,确保修换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船舶修理进程中液压管的修换。
3、作业程序及内容3.1.1船舶进厂后,主管根据总管下发的工程单与船东一起确定修换管路的部位及范围,并确认船东提供的备品、备件。
3.1.2在条件允许时,主管组织工艺及施工人员,由船东对相关的液压系统进行预试车,记录该系统的压力、温度、噪音、执行机构的负荷及运行状况、原动机的工况和预试车的时间,如工程涉及到其它部门,则请总管协调相关部门派人员共同参加,并记录,以作为修复后的试车参考。
3.1.3主管请船东关闭修换部位的管路前后的相关阀件,确认可以开工后,通知施工人员,必要时阀件部位设置警示牌。
3.1.4施工前应确认周围环境良好,不应与打沙、喷漆等环境污染严重的工程交叉作业,避免污染原始管路。
3.1.5对于较复杂的连接管路,应在管路连接本体根部及沿途由专人作出明确、清晰、牢固、易于辨认的标记(不可用易燃物品做标记物),以免回装管路时接错位置。
3.1.6在拆卸液压管时,应首先从安装位置较底,同时方便拆卸的位置开始拆卸第一组法兰或接头(同时应高点放气),拆卸时应先适当拆松法兰螺栓或轻松接头,将管内残油放净,残油不得泻至甲板或舱底,回收后,放至指定的安全处,确认残油泻尽后方可连续拆除。
3.1.7对保留不拆的管子、阀件、泵、马达、油缸等元件的敞口,应采取盲法兰或金属垫片等封堵,严禁使用布、塑料布、木塞等易燃易损件包扎封堵。
3.1.8对局部更换需要动火切割的液压管路,应确保管内的残油放尽,并被切割的管路两端均为敞口,与大气相通,同时做好周围易燃易爆品的安全保护,准备好消防器材,设置专人看火,开具动火申请单,待安全员批准后在施工。
3.1.9对于不需要更换的元件、管路相连接部位的法兰、接头等,拆除时应尽量避免火焰切割,以免污染系统及损伤元件。
3.1.10油管拆下后应及时运离现场,由于液压管路一般较细较长,吊运时应轻拿轻放,以免变形影响制作的准确度。
液压软管安装指导书
![液压软管安装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400e20a650e52ea55189851.png)
(4)当有多根软管需同时作水平、垂直或水平/垂直混合远动时,应选用合适的拖链来保护软管,也使软管排列整齐、美观。
(5)如软管的故障会引起危险,必须限制使用软管或予以屏蔽。
液压软管安装指导书(21)
1,安装管夹
安装要求:当长度过长或承受急剧振动时,可用管夹固定,但在高压下使用的软管不应用管夹。避免在软管弯曲部分固定,确需固定时,其弯曲半径应在软管加压的位置测定,并适当加余量。
2,安装导向装置
安装要求:对于零散放置的软管可以安装上合适的软管导向装置,可以避免折弯。
3,避免外部损伤
安装要求:软管相互间或同其它物不得摩擦。
4,避免外部损伤的措施
安装要求:对在人行道上或车道上放置的软管,应用软管桥以防损伤而后变形
5,隔热措施
安装要求:离热源近时,必须有隔热与防火措施。
6,其它安装要求:
(1)软管长度尽可能短,以避免继续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发生软管严重弯曲变形。
(2)如软管自重会引起过分变形,软管应有充分的支托或使管端下垂直布置。
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最终版(梁).
![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最终版(梁).](https://img.taocdn.com/s3/m/e88b8ce1f705cc175527097d.png)
目录编制要求 ........................................................................................................................... - 2 - 编制依据 ........................................................................................................................... - 2 - 第一章工程概况 ............................................................................................................. - 2 - 第二章一般规定 ............................................................................................................. - 3 - 第三章导地线及压接设备参数 ..................................................................................... - 3 - 第四章液压前的准备 ..................................................................................................... - 8 - 第五章液压操作 ........................................................................................................... - 11 - 第六章质量要求 ........................................................................................................... - 15 - 第七章液压安全注意事项 ........................................................................................... - 17 -编制要求为了使本工程实现零缺陷移交、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的目标。
液压系统装配作业指导书
![液压系统装配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efae416227916888486d736.png)
4)、动臂分装:参照工作装置布管图安装集中润滑软管, 并用相应管夹等固定软管。 5)、司机工作台分装:参照行走先导管路和手控先导管路 图连接相关管路并安装在底板和左右操纵箱上。 6)、总装:在车架上安装完转台、发动机、油散、动臂和 油箱 a)、参见转台布管,连接多路阀和回转减速机与中心回转体、 液压泵和动臂上接头软管,连接液压泵与液压油箱吸油管路, 连接油散与油箱管路。 b)、在转台上安装司机工作台后,连接行走先导与手控先导 相应软管。 c)、安装斗杆缸、挖斗缸、动臂缸; d)、安装与斗杆缸、挖斗缸相连接的软管,并与挖斗硬管、 斗杆硬管相连接; 注:整个液压管路布管整齐,确保液压系统内部装前装后清 洁和无漏,管路安装正确。
2)、管子运到装配现场不能立即装配的,应放在现场 货架上,不能在地上堆放。 3)、 车间各种液压元件(特别是O型圈和各种接头) 存放货位要求密封(要求仓库和转运人员提供干净 的塑料袋或包装盒,有条件时设密封箱或盒),要 随用随从袋内拿,严禁倒在脏的货位或盒内,不得 随意露天放置,并有明显规格标识,便于识别。 4)、液压元件有明显污物要及时采用适当手段(压缩 空气或清洗液等)除去,存放货位上的脏塑料袋或 包装盒,及时撤换,并定期清理。 5)、现场发现液压元件有明显锈蚀或质量问题退还仓 库处理。
钢管弯曲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下表中的推荐值:
钢管最小弯曲半径 管子 外径 D 8 10 14 18 22 28 34 42 50 63 75 90 10 0
最 小 半 径 R
热 弯
-
35
50
65
75
100
130 150 180 230 270 350
冷 25 35 70 100 135 150 200 250 300 360 450 540 700 弯
液压软管总成作业指导书
![液压软管总成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b431d750e2524de5187ebd.png)
1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液压软管总成产品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1.1 编写依据:根据GB/T 7939-2008《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细则是对GB/T 7939-2008实施过程的细化。
有利于在检验细节上统一要求,以便更准确的把握质量标准。
1.2 方法原理:本细则依据的检验方法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检测的通用方法,以确保标准要求的统一。
2 产品名称:液压软管总成2.1 产品分类:按接头型式分为扩口式、卡套式、焊接式、法兰式、24°锥密封式。
2.2 规格型号:3 检验用仪器(1) 钢卷尺(2) 游标卡尺(3) 内径量规(4) 塞规(5) 光学放大镜(6) 游标卷尺(7) 高压试压泵(8) 控温箱、芯轴(9) 脉冲加载试验台图14.5.2方法1将软管试样安装在一根外径等于软管内径的芯轴上,芯轴的端部支撑在V型垫块上。
使用千分表测出沿软管圆周上高低读数之间的最大偏差值。
4.5.3方法2使用带有可与软管内表面相接触的圆形测量头千分表或用类似图2所示仪器,对于公称内径为63 mm及63 mm以上的软管,应沿软管圆周按45。
间隔取八个读数,对公称内径小于63 mm的软管,应沿软管圆周按90°间隔取四个读数。
4.6内村层和外覆层厚度的测量4.6.1 方法14.6.1.1 取一段长约50 mm的轵管试样,并在其两端标出直径,两端直径标记应相互垂直(见图2a)。
4.6.1.2将试样切成相等长度的两段,然后将每段沿标出直径纵向切开两等份(见图2b 和见图2c)。
图24.6.1.3用分度为0.1 mm的光学放大镜测量软管切开部分八个纵向切边的每边上最薄部分的内衬层和外覆层厚度。
4.6.1.4记录和计算这八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内衬层及外覆层的厚度。
4.6.1.5当外覆层呈波纹状时,应测量最薄处。
4.6.2方法24.6.2.1测量从任何型别的软管上所截取的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都可以用刻度0.02 mm,带有直径3 mm~l0 mm、能施加22 kPa±5kPa_压力的压脚的标准厚度计进行测量。
液压软管安装指导书
![液压软管安装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0c012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8.png)
1. 准备工作:在安装液压软管之前,应确保液压系统停机并处于压力释放状态,以确保操作安全。
2. 检查软管:在安装之前,仔细检查液压软管是否有损坏、老化、变形或橡胶层剥离等情况,如有异常应替换新的液压软管。
3. 准备接头:根据液压软管和液压系统的尺寸和规格,选择匹配的接头。在安装接头之前,需要清洗接头的外表面,确保其干净,以便良好的密封。
液压软管安装指导书
一、引言
液压软管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的安装和使用对液压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本指导书旨在向用户提供液压软管的安装指导,帮助用户正确选择、安装和使用液压软管,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液压软管的选择
1. 根据工作压力选择合适的液压软管。在选择液压软管时,需要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并根据其工作压力确定软管的额定压力。软管的额定压力应大于等于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六、总结
本指导书简要介绍了液压软管的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正确的选择和安装液压软管,以及合理的使用与维护,是确保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用户在安装和使用液压软管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指南进行,以确保液压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安装液压软管:将液压软管的一端插入接头的孔中,确保软管与接头之间无空隙,并紧固螺母或卡箍。接着,将另一端的软管插入液压系统中的接头,同样要确保软管与接头之间无空隙,并紧固螺母或卡箍。
5. 试压:在完成液压软管的安装之后,应进行试压以确保软管和接头的连接处没有泄漏。试压时,逐渐增加压力,观察连接处是否有漏油,如有泄漏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2. 根据工作温度选择合适的液压软管。不同材质的液压软管有不同的耐温范围,用户在选择液压软管时需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并选择耐温范围合适的液压软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1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液压软管总成产品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1.1 编写依据:
根据GB/T 7939-2008《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细则是对GB/T 7939-2008实施过程的细化。
有利于在检验细节上统一要求,以便更准确的把握质量标准。
1.2 方法原理:
本细则依据的检验方法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检测的通用方法,以确保标准要求的统一。
2 产品名称:液压软管总成
2.1 产品分类:按接头型式分为扩口式、卡套式、焊接式、法兰式、24°锥密封式。
2.2 规格型号:
3 检验用仪器
(1) 钢卷尺
(2) 游标卡尺
(3) 内径量规
(4) 塞规
(5) 光学放大镜
(6) 游标卷尺
(7) 高压试压泵
图1
4.5.2方法1
将软管试样安装在一根外径等于软管内径的芯轴上,芯轴的端部支撑在V型垫块上。
使用千分表测出沿软管圆周上高低读数之间的最大偏差值。
4.5.3方法2
使用带有可与软管内表面相接触的圆形测量头千分表或用类似图2所示仪器,对于公称内径为63 mm及63 mm以上的软管,应沿软管圆周按45。
间隔取八个读数,对公称内径小于63 mm的软管,应沿软管圆周按90°间隔取四个读数。
4.6内村层和外覆层厚度的测量
4.6.1 方法1
4.6.1.1 取一段长约50 mm的轵管试样,并在其两端标出直径,两端直径标记应相互垂直(见图2a)。
4.6.1.2将试样切成相等长度的两段,然后将每段沿标出直径纵向切开两等份(见图2b 和见图2c)。
图2
4.6.1.3用分度为0.1 mm的光学放大镜测量软管切开部分八个纵向切边的每边上最薄部分的内衬层和外覆层厚度。
4.6.1.4记录和计算这八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内衬层及外覆层的厚度。
4.6.1.5当外覆层呈波纹状时,应测量最薄处。
4.6.2方法2
4.6.2.1测量从任何型别的软管上所截取的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都可以用刻度0.
02 mm,带有直径3 mm~l0 mm、能施加22 kPa±5kPa_压力的压脚的标准厚度计进行测量。
4.6.2.2测量贴近编织或缠绕增强层的内衬层或外覆层的厚度时取其两次厚度测量的平均值,其中一次测量值应从刚好磨去编织层或缠绕层波纹的试样获得,记录取自间隔90°两个试样读数的平均值。
4.6.3方法3
当对钢丝增强软管规定了最大外覆层厚度时,外覆厚度应采用带有圆形压脚的千分表测深规进行,圆形压脚应于软管平行放置,横跨从软管外覆层上切取的12.5 mm~25 mm宽的条所形成的凹槽,测量外胶层的壁厚。
将一根囤棒放人软管孔腔中,以保证使偏差降至最小。
记录沿圆周测量最大和最小读数。
4.7长度的测量及测量点的标志
4.7.1 长度的测量
对长度在20 m及20 m以下的软管,使用有刻度的钢卷尺进行测量。
对长度在20 m以上的软管,用一把带刻度的钢卷尺或一个轮型测量仪进行测量。
所有测量应在软管呈直线状,且在未受拉伸的状态下进行。
4.7.2测量点
4.7.2.1 未装有管接头的软管
测定切割长度两末端间的软管长度。
4.7.2.2装有管接头的软管
标志出软管组合件长度的测量点。
图3到图8示出了典型的管接头及如何标识不同测量点的方法。
图3从鼓形管接头中心线开始的长度
未在图3到图8中示出的带管接头的软管组合件,应按照管结头按装者数据对接头测量点进行标识。
4.8基本参数与连接尺寸
4.8.1扩口式液压软管总成的结构见图9。
扩口式液压软管总成的基本参数与连接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
图9扩口式液压软管总成
4.8.2卡套式液压软管总成的结构见图10。
其基本参数与连接尺寸应符合表2规定。
图10卡套式液压软管总成
4.8.3焊接式或快换式液压软管总成的结构见图11。
其基本参数与连接尺寸应符合表3规定。
4.8.4法兰式液压软管总成的结构见图12。
其基本参数与连接尺寸应符合表4规定。
图11焊接式或快换式液压软管总成
图12法兰式液压软管总成
4.8.5 24°锥密封式液压软管总成的结构见图13。
其基本参数与连接尺寸应符合表5规定。
图13 24°锥密封式液压软管总成
5.2耐压试验
5. 2.1软管总成以2倍的最高工作压力进行静压试验,至少保压60 s。
5.2.2经过耐压试验后,软管总成未呈现泄漏或其他失效迹象,则认为通过了该试验。
5.3长度变化试验
5.3.1伸长率或收缩率的测定,应在未经使用的且未老化的软管总成上进行,软管接
图14 软管总成耐久性(脉冲)试验安装示意图
5.6.2.4选择的试验油液应符合黏度等级ISO VG 46(在40'C时,46cSt±4. 6cSt)的要求,使其在软管总成内以足够的速度循环,以维持相同的温度。
5.6.2.5对软管总成内部施加一脉冲压为,其频率在0.5 Hz—l.3 Hz(30周期/分至78周期/分之间),记录试验的频率。
5.6.2.6压力循环应在图15所示的阴影区域内,并使之尽可能接近图示曲线。
压力上升的实际速率应在100 MPals~350 MPa/s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