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合集下载

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建设

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建设

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建设人类社会的建设一直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流派纷纷出现,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在众多的思想流派中,儒家思想是最有代表性的之一。

儒家的思想主张和路线图是一个有精神内涵的之道,这种内涵与其特点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传统之上的。

在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运用儒家思想来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行为与思考,成为了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儒家伦理基本原则儒家思想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对于社会、事物具有理解、判断、选择的能力。

因此“仁”成为了儒家伦理的一大核心,而“仁义礼智信”也成为了儒家伦理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讲,“仁”指的是尊重人的禀赋和人格尊严,发扬人的自由和民主;“义”则指应当做到诚实守信,“礼”则是指将道德的原则与社会文化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明确规范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智”则是指用理性的方法来认识事物,“信”则指遵循道德高尚,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二、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道德上的信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根据行事的依据,增加人们道义上的分歧。

另一方面,它还能够引导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在中国社会中得到越来越大的肯定。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一部分,儒家思想能够为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念的提升。

三、儒家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儒家思想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儒家思想中“为人师表”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

在儒家思想中,“为人师表”的意思是为人正确引领,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他人,以达到推动社会的发展。

教师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是一个受人敬仰的职业,他具有两重的意义:第一,教师本身是有德行的,以身作则,在自己的言行中展示出法则,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目标。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1. 道德伦理的建设:儒家文化强调的“仁爱”、“礼仪”、“中庸”等道德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美德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2. 治国理念的启示:儒家思想倡导以德治国、以礼治国,提出君子应当以德行感化人民,而不是仅仅依靠刑法和暴力。

这一点对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强调了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3. 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

通过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4. 教育理念的影响:儒家文化重视教育和学习,提倡“有教无类”,强调个人修养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5. 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国际合作与友好关系的发展。

6. 精神价值的追寻: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的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探讨,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价值导向,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7. 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儒家文化中的“忠恕”之道、“大同”理想等,激励人们关心社会、参与公共事务,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8. 生态环保的倡导: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于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9. 家庭和睦的促进:儒家文化强调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提倡孝顺、夫妻相敬如宾等家庭美德,这对于构建现代和谐家庭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

10. 个人修养的提升:儒家文化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倡导诚信、礼貌、谦逊等美德,这些都是现代职场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影响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不仅影响了古代的中国社会,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民有着重要的启示。

1.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儒家思想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具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

这种道德约束力不仅使中国古代的社会得以稳定,也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体制、机制不断地被推陈出新,但如果没有伦理观念的支持,这些机制很脆弱。

比如,腐败现象往往与那些缺乏道德伦理观念的人相关联。

儒家思想强调的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整体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和谐儒家思想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的天堂。

家庭和谐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都强调家庭团圆、和谐美满。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家庭可能会通过移民、工作机会的变革而远离家人,但是,对于那些在家庭中成长并且希望继续维持这种传统价值的人来说,这种价值观念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经历了无数个家庭变革的中国正面临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在家庭转型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会面临来自工作和社会当中对家庭价值观的挑战。

儒家思想的家庭和谐观念可以对这些人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3.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这个价值观念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在这个新时代,一个人的价值或许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灵魂和内心,更取决于他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拥有的人际网络。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可以教导人们如何寻找和加强他们的社会和人际网络,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责任。

同时,这种观念也对于中国社会实现公平、平等、公正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4.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建设和谐中国进程中的意义

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建设和谐中国进程中的意义
21 0 2年 2月
第2 6卷 第1 期
新 乡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ixagU iesySca Sine dtn or l f n i nvrt( oi c cs io) n X n i l e E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 b2 2 e . 01
Vo _ 6 No l 2 .1
儒家认 为人与 自然关 系的思想基础是 “ 仁学” 思想 , 处理人与 自然关系 的基本方法是 中庸之道 。儒家普遍怀有一种
热爱大 自然的伦理思想 , 仁 民爱物 ” 这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的重要 内容 。儒 家一 再主张在实践 中对 自然 万物 即“ ,
既要合理利用 , 又要有效地进行保护 , 取之有时” “ 如“ 、 取予有 度” “ 、 用之 有节” 等等 。主张人 与 自然协 调统一 , 尊
1 4
个整体。发展到宋代 , 这种天地人整体观更趋于成 熟 。张 载提 出 了 “ 民吾 同胞 , 吾 与 也 ” 的命 题 , 物 意 即人类 是 我 的 同胞 , 地 万 物 是 我 的朋 友 , 与 天 天 人 、 物与 人类 本 质 上 是 一 致 的 。北 宋 理 学 大 师程 万 颢进一步提出了“ 仁者 以天地万物 为一体 ”5盼观 _ 点, 明代王 阳明也 主 张 “ 大人 者 , 以天 地 万 物 为一 体 者 也 ”。, 。 强调 人 与 自然 的融 合 。综 上 所述 , 以看 可 出他们 的侧 重点 和 具体 内容 不 尽 相 同 , 都 包 含 着 但 对 人与 自然 之 间 内在 统 一 关 系 的深 刻 思 考 , 穿 着 贯 “ 人合 一 ” 天 的思 想意境 , 们所 说 的人 与 自然 的和 我 谐都包含在这些思想内容之中。 ( ) 二 生态 伦理 思想 中人 与 自然 和谐 的观 念 儒家 “ 人 合 一 ” 观 念 强 调 人 与 自然 应 当 和 天 的 谐相处 , 同时 又肯定 人 的 主体能 动性 , 人 的主体 能 把 动性与尊重 自然规律结合起来。儒家天人合一的思 想 , 含着 追求 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 处 的生 存 境 界 。 其 包 中 “ 是 指诸 多性 质不 同 的事 物构 成 的互 补互 济 、 和” 均衡协调 、 和谐有序的有机统一体 。像史伯所说 的 “ 和 实生 物 , 则 不 继 , 夫 同 以他 平 他 谓 之 和 ” 。苟 子 继承了史伯 的思想 , 和” 把“ 当做万物得 以产生和发 展的综合协调机 制。他提 出“ 万物各得其 和以生 , 各得其养以成”2。《 _ j 苟子 ・ 礼论》 中说 :天地和而 “ 万 物生 , 阳接 而 变 化 起 , 伪 合 而 天 下 治 。 其 阴 性 ” 中 ,和 ” “ ” “ 与 合 同义 , 是 万 物 化 生 与 成 长 的 基 础 都 和依 据 。 “ 道变 化 , 乾 各正 性 命 , 合 太 和 , 利 贞 ” 和 乃 ( 周易》 《 乾卦象词 ) 。这是说 , 天道运行规定着万物 各 自的性 质 , 保持 和调 整着 万物 间全 面 和谐 的关 系 , 以达 到普 利 万 物 的 中正 状 态 。“ , 乾 阳物 也 ; , 坤 阴 物也 。阴 阳合 德 , 刚 柔 有 体 , 而 以体 天 地 之撰 , 通 以 神明之德” 。《 j 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 “ 发 而 皆中节 谓之 和 。 中也 者 , 天下 之 大本 也 ; 和也 者 , 天下 之达 道也 。致 中和 , 地 位 焉 , 物 育 焉 ” 这 天 万 。 里 的“ 中和” 调事 物 和谐 过 程 中 的“ 适 度 ” 强 合 。儒 家 的天人 合一 的生 存 境 界 , 同时 也 是 一 种 真善 美 相 统 一 的理想 境界 。“ ” 指经 过 诚 明的途 径 , 真 是 去洞 感 天地 创 生万 物 的宇 宙 过 程 , 握 人 在 宇 宙 中 的位 把 置, 积极 发 挥人参 天 地 、 化 育 的作 用 , 赞 自觉地 与 天 地 和其 德 。“ 天 地 和 其 德 , 与 岂不 乐 哉 ? 。 善 ” ” ‘ 是 ‘ 认识 到 天 地 创 生 万 物 过 程 中包 含 着 一 种 至 善 的德 性, 即生 生 之谓 仁 。儒者 追求 天人 合一 , 天地 一样 像 养 生万 物 , 其 各 随 其 生 , 得其 所 , 种 “ 使 各 有 民胞 物 与” 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 和“ 的博大胸襟。“ 与 万物 为一 , 所 碍 , 中 泰 然 , 无 胸 岂有 不 乐 ! l l美 ” ”】 “ U 指在 生存 境 界上 , 因对 天 地万 物之 和谐 一 体 进 行 人 精神 体 验 而 产 生 的 最 高 快 乐 。 “ 者 , 地 之 和 乐 天 也”“ ,大乐 与 天地 同和 ” 。它 是 说在 人 对 天 地 万 ¨ 物 的和谐 产 生的审 美 体 验 中 , 的情 感 与 万 物 的景 人 象交 融为 一 。人 同 时 因 自然 和 谐 产 生 愉 悦 和 快乐 , 天与人 、 与景本 身又和谐 不分 , “ 情 如 莫春者 , 春服 即成。冠者五六人 , 童子六七人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咏而 归 ” 孔 子 日“ 与 点 也 ” 。 吾 。孔 子 的 曾点 之 志 , 就是人 完 全融 入 自然 , 现 与 自然 完 美 和 谐 的 审 美 实 境 界 。儒 家乐 的 境 界 与 仁 的境 界 合 而 为 一 , 对 天 在

儒家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文化的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发扬传统文化的优势。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资源。

我们要充分挖掘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对其进行现代性的诠释,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灵魂”。

一、“仁”的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

孔子说:“仁者爱人”。

在儒家看来,人往往有一种本能的自爱心理,而丧失爱人的意识,所以儒家特别强调要“爱人”。

如何做到“爱人”呢?按孔子的想法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克己复礼”。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

儒家倡导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将作为外部约束的“礼”内化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礼”是指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基础上的一整套协调社会秩序的规范。

孔子教导人们要按照“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五伦的秩序做到“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十义。

一个人要想做到“十义”就要在视、听、言、动等行为方面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品德方面要做到“恭、宽、信、敏、惠”。

使自己符合礼的规范。

因为如果具备五种品德就会“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忠恕之道”。

曾子讲:“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所谓的“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能够从身边做起;而“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

“忠恕之道”的核心在于倡导人与人要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团结友爱、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儒家提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儒家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在当代社会,儒家伦理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儒家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影响,并探索其对社会价值观、家庭伦理、教育体系和政治制度的贡献。

首先,儒家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体现在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上。

儒家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和互助互利,强调道德准则与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这种价值观使得社会成员更加注重亲情、友情、邻里关系等人际关系,保持着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互动。

同时,儒家的亲情观念也催生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为人们情感交流和互助的基石。

在当代社会中,这些儒家价值观在人们的行为准则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应用,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儒家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还体现在家庭伦理的维系上。

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和家族观念,认为家庭是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在传统儒家观念中,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

这种观念的延续和弘扬,使得在当代社会中,家庭仍然被视为充满温暖、关爱和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家庭伦理的传承和强调,不仅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也有助于家风良好的传承,培养出更加健康、稳定和和谐的家庭关系。

儒家思想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培养君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儒家文化中,教育被认为是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基石。

儒家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尊师重道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倡导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并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得当代社会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儒家伦理观念对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儒家的思想强调仁政和君主的德行,认为政治体制应以仁义为核心。

儒家的政治理念强调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倡君主以德治国,注重民生和社会公正。

先秦儒家和谐伦理观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先秦儒家和谐伦理观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先秦儒家"和谐"伦理观对和谐社会的启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正义、发展、公平为特点,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诸方面和谐的社会。

这种和谐社会既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

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和谐”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

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贵史料的儒家伦理思想中,不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亦或是个人修行、人际交往的角度,甚至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意志里,无不渗透了“和谐”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和谐”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目的所在。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当能提供丰富的启迪和借鉴。

本文主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三个角度来梳理儒家“和谐”伦理思想。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是以农耕为基础的文化。

在农耕文化的初期阶段,“天”或者说自然的力量对于人类是有重大影响的。

因此,认识自然,认识“天”,与“天时”保持一致,对于人类的生活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应该说,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天和自然的崇拜,对于历法的较早的科学认识,都是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农耕生产只有与自然相适应、与四时合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可能有好的收获。

这样一种生产实践,极大影响中国的伦理道德观念。

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势必出现大量的“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天人协调”的观点。

(一)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被表述为“天人关系”,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当然,在儒家思想中,“天”包括了“自然之天”、“社会之天”、“伦理之天”、“人格之天”等多种含义,这里,我们主要从“自然之天”入手,来探讨儒家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的观点。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倡导仁爱、义理、礼仪等道德原则,并强调君子行为规范。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道德沦丧、个人利益至上等。

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注重培养人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注重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提倡仁爱,正视家庭和社会关系,重视人的感情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其次,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对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尊重家长、敬重长辈,注重家庭中的孝道,提倡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问题在社会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提供了解决家庭问题的有效途径。

儒家思想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强调礼仪、道德规范和正义,对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念也被运用到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中,通过恪守道德规范和实践义理,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再次,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个人的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中,儒家思想对于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指导作用。

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也被应用于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中,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此外,儒家思想对于企业和领导者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儒家思想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提倡君子之道,追求道德和行为的高尚水平。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儒家思想对于企业道德和领导者的修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强调诚信、正直、公正和负责任的经营行为,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体现在人文关怀、家庭和社会秩序建设、教育发展以及企业和领导者的修养等方面。

孔子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孔子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孔子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摘要]“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等代表的“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古老中国。

孔子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彰显出新的生命力,探讨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1 孔子儒家传统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首先,从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找寻和谐社会构建切合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自身和谐的战略构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其次,传统伦理思想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而和合学抓住和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再次,儒家思想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重视和谐达到最优,对于解决当代社会诸多矛盾具有启发意义;最后,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和合是比稳定更高的状态,积极化解冲突而不是掩盖冲突,为处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新思路。

2 儒家传统思想对于处理不和谐因素的启示“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儒家传统思想为解决当代社会矛盾问题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儒家传统思想也涉及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多的体现是道家思想资源中的和谐观。

首肯了消极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我们拥有一块坚实的土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第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我们可以吸取的思想资源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

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等级秩序中,每个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

对于社会整体和谐来说,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国家和社会制度都在寻求建立和谐社会的途径。

而在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伦理思想以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根据儒家思想,个体通过养成道德美德和追求仁爱之心,可以与他人建立正面、平等、亲密的关系。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之所以能者也。

”这句话强调了个体修身养性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关心和帮助他人,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友善、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和谐社会中,社会秩序是必不可少的。

儒家思想认为,个体应该遵循君子之道,尊重权威,遵守伦理准则,从而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个观点强调了社会中个体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应该以理解、宽容和合作的态度处理彼此之间的差异,形成和谐一致的共识。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社会秩序才能得以维护,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发展。

儒家伦理思想还提倡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在儒家思想中,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儒家经典《中庸》中提到:“道之所以行者,天下莫能始也;女子之贞者,天下莫能废也。

”这句话意味着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义的事业是不可动摇的。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个体要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他人,摒弃私利和偏见,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只有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社会的各个层面才能达到和谐,人们才能享受公平和安定的生活。

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和儒家伦理思想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重叠,共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伦理建设的指导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伦理建设的指导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伦理建设的指导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的伦理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其核心理念包括仁爱、礼治、忠诚等,这些价值观念不仅延续至今,而且在不断与现代社会伦理理念相结合,为社会稳定、道德风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本文将通过分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几个关键领域的指导作用,探讨其对当代社会伦理建设的意义。

一、儒家思想对家庭伦理建设的指导儒家思想将家庭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强调亲情、孝道和家族道德传统的继承。

在当代社会,家庭价值观的衰落和家庭伦理问题的出现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议题。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观念能够为我们提供对抗家庭伦理危机的指导。

孝道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家长、关爱长辈,并且强调家族纽带和家族责任。

现代社会中,孝道观念可以引导人们关注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与关爱,建立起更为健康的家庭价值观念。

二、儒家思想对教育伦理建设的指导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和素质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例如教育的公平性、教育价值导向等。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教育观念能够提供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和指导。

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关怀,而教育视为传承优秀文化和道德的重要途径。

在当代社会,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理念可以引导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推动教育伦理的建设。

三、儒家思想对公共伦理建设的指导公共伦理与社会道德规范密切相关,是社会稳定和公平发展的基石。

在当代社会,儒家思想中的礼治观念可以为公共伦理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儒家礼治强调社会秩序、公共福祉和个人行为规范,通过遵循各种社会礼仪和规矩来构建社会和谐。

现代社会中,礼治观念可以用来引导人们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权益、遵守法律规范,推动公共伦理建设的进程。

四、儒家思想对职业伦理建设的指导职业伦理是现代社会中职场发展的重要问题,涉及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方面。

儒家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儒家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儒家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儒之孝道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是“孝”,而别的伦理意识,如悌、忠、信都是从“孝”延伸出去的。

所以,儒家的伦理观可以说是以“孝”为本的人情一体观,有着视人如己的人与人的连续感,认为他人是自身的一部分,是与己相同可以为自己认识了解的另一个自我。

我们的心因此是与他人的心相通的,因为人之为人就是要以孝之情作为人的本性,这就是“为人之本”的含义所在。

儒家孝道里有把父权和君权联系起来的愚忠愚孝,这曾桎梏了许多人的思想和社会生机。

但另一方面,儒家的“孝道”又聚了古代人民父母子女之间的美好亲情。

弘扬儒家孝道中的这些积极因素,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仁关于“仁”的范畴,它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础。

现实社会,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却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就要用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我们的政权是属于人民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施政纲领必然是“以人为本”,这也可以说是儒家“仁政”的升华发展。

“文革”十年中的“斗争哲学”,否定了人民之间的仁爱之心;在近年来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拜金铜臭又恶化了社会风气。

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感情淡漠。

面对这种种消极缺仁少爱的现象,我们正应该大讲仁爱,宣扬同情爱心,改良群体风气,增进社会和谐。

三、儒之信关于“信”的范畴,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曾子每天“三省吾身”,第二“省”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待人,一向是我国传统的美德;尔虞我诈,从来就受到舆论谴责。

而近年来,物欲横流,争名夺利;言而无信,欺诈蒙骗。

从商场到政界,从社会到家庭,从国内到境外,为了一己私利,无所不用其极;在许多地方,诚信二字几乎荡然无存。

这种不诚无信的风气,严重破坏了经济正常运转,扰乱了社会秩序。

因此,恢复传统良好道德,发扬儒家诚信思想,尤为迫切。

五、如何对待贫富差别和对立儒家的基本伦理思想,演绎出大量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其中许多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

儒家伦理道德促进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儒家伦理道德促进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维普资讯
囤 刮 牛
儒家伦理道德促进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儒 家关 于伦 理道 德 的学说 ,以修身 为本 ,以仁 为核 ,以和为 贵 ,以适 度为 要 ,是 儒学 最光 辉 的内容 之一 。所 谓伦 理 。也 就是 道理 的意 思 。儒家 学说 中有 关 家庭 的伦 理道 德 ,人们 社会 交往 的伦
儒家 重视 人 际关 系 的和谐 ,认 为应
遵 循 人 伦 纲 常 , 即 “ 君 、臣 臣 、父 父 、 君
子子 ” ,要求 每个人 的行为不 能超 出人伦
纲 常 ,以便 维 持一 种 持 久 和谐 的秩 序 。
首 先从 家庭 是社会 的 基本 细胞 人手 ,强
调 每 一 个 家 庭 成 员 之 间 , 如 父 、母 、兄 、
会的和谐 ,今天仍有 积极 的现 实 意义 ,需要 我们继承 其精华 ,继
续发扬光大 。
二 、儒 家 伦 理 思 想 对 促 进 社
之 本 。孔 子认 为 ,孝 悌 是 仁 之
本 ,即每一 个有道德 的人 要孝顺 父 母 ,敬爱兄 长。二是 明确 养与
会祥 和 稳 定 的 意 义
理 道德 ,在 社会 经济 利益 方面 的道 德都
表 现 出一种 高 尚的情 操 ,具有极 强 人性 美 的魅 力 。不仅 是几 千年 中华 民族 恪守 的道德 准则 和基 础 ,而且 对促进 当今社
会 的和谐 稳定仍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


儒家 伦 理思 想对 家庭 和谐 稳定
的意 义
弟 、姐 、妹 以及 相关 的人 ,应 当遵 守人
维普资讯
伦纲常和睦相处 ,做g J 子 对父 OL 母 要孝 ,兄弟姐 妹之间要互 相友 爱 ,一 是主张 “ 孝悌 ” 《 : 论语 ・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系统工程。

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新阶段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

疏理、发掘儒家和谐思想对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和谐社会一、儒家思想在当代继承的现实可能性在以前我们曾有这样的结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摆脱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

以今天的事实来看,这一结论是武断的。

其实,在每一次试图割断儒家传统思想的政治文化运动之后,整个社会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动荡。

《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行事时对自然界的尊重。

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我国环境的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无疑也是大有裨益的。

儒家思想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所不能取代的。

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儒家伦理体系,使中国人十分重视血缘亲情,形成亘古不灭的炎黄子孙情结,从而强烈地渴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总之,儒家学说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我国民族复兴的必备要素,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和深层次的精神支柱,只有重建儒学中一系列优秀的思想价值体系,我们的民族才能以鲜明的姿态屹立于民族之林。

二、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契合1.促进人内心和谐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人的和谐即人内心的和谐,在这里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和谐。

儒学是中国古代对人的道德修养和自身修养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学。

它研究人内心的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及准则,并以此教育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性和社会规范,通过形成自身内心的和谐、精神的和谐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

这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儒家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儒家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和谐”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贵史料的儒家伦理思想中,不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亦或是个人修行、人际交往的角度, 甚至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意志里, 无不渗透了“和谐”的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说, “和谐”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目的所在。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富的启迪和借鉴。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 ,更是与人相处时应首先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并以礼相待。在这种“主动”的思想的指引下,对于维护道德秩序、 改善人际关系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其中的“礼节”是人们道德生活的反映,其根本目的在于规范人的行为,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如反对铺张浪费,人际交往的真诚、宽容、谦让、礼貌等至今仍是我们时 刻应该注意的。 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个人重 视智慧、崇尚道德,理智地分析、看待问题。 “信”被儒家视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民无信不立” 。诚信是人与人相处 的基本前提。失去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信任、理解,将不会有友好与关 爱,更无从谈和谐。 此外,儒家的孝悌思想中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对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也 是很重要的。
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倡导的思想方法是 "和为贵" ,几千年来 "和" 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 .而今天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治国方略 , 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 又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对之进行深刻的学理分析与理论反思 ,一方面从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寻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机 ,提出一套化解冲突 ,实现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 , 人与人 , 人与文化 , 人与心灵 和谐的战略的构想 ,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最具有价值和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 ,倡导和合思维 ,这对于解决当代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社会诸多矛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另一方面从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角度出发来反观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构建 ,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 开时代之新具有真切的现实意义 .

论儒家“和谐”思想在构建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论儒家“和谐”思想在构建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论儒家“和谐”思想在构建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

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更是无处不渗透着“和谐”思想。

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和谐。

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在于它首先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

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

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

“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

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曾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

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

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儒家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以仁爱、亲和、忠诚、义务为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的行为准则有着重要影响。

虽然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但儒家伦理思想仍然具有许多当代价值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分析其对教育、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一、儒家伦理思想在教育中的当代价值儒家伦理思想对于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道德教育的挑战。

儒家伦理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个人卓越品德修养的培养。

这样的思想可以引导人们注重自我修养,使得德行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

此外,儒家伦理思想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尊师重道。

在当代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儒家伦理思想,重视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以促进学生成长和社会和谐。

二、儒家伦理思想在政治中的当代价值儒家伦理思想对于政治也有重要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政治道德问题屡次浮出水面。

儒家伦理思想注重政治家的范德修养,以及以德治国的理念。

这对于当代的政治领导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儒家伦理思想提倡以德治国,强调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人民着想的情怀。

当代政治领导者可以借鉴儒家伦理思想,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并将德治理念贯穿于政治实践之中,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儒家伦理思想对社会关系的当代价值儒家伦理思想对社会关系也有深刻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成为一项挑战。

儒家伦理思想倡导的仁爱和礼仪使得个人和社会可以形成和谐共处的关系。

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亲和友爱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要义。

当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儒家伦理思想,以仁爱和亲和的态度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综上所述,儒家伦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对教育、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启示,使之能够为解决现代社会伦理问题提供借鉴和思考的方向。

当代人们需要重视儒家伦理思想,发扬其中的人文精神,以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价值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智慧。

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在道德伦理、教育理念、社会治理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展开探讨。

首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儒家强调仁爱、孝道、礼仪等传统道德观念,提倡以仁为本、以礼为纲,倡导人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在当今社会,随着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冷漠的现象日益严重,儒家思想强调的仁爱之道更显珍贵。

通过弘扬儒家思想,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其次,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儒家注重教育的重要性,提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当今社会,教育体制日益完善,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却面临着挑战。

儒家思想倡导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通过借鉴儒家思想,可以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完善,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此外,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社会治理也具有重要价值。

儒家思想主张“君子之治”,强调仁政、德治,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治国。

在当今社会,社会治理面临着多元化、复杂化的挑战,传统的治理模式和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政理念和礼治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强调政府的公正廉洁、领导者的道德操守和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可以有效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和公信力,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不可忽视。

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所弘扬的仁爱之道、教育为本、仁政德治等理念,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启示。

因此,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文化强调家庭伦理观念,推崇孝道、父母之爱、兄弟之情和夫妻之道等家庭伦理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我们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启示。

首先,儒家强调的孝道观念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不可忽视。

孝道是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变得更为困难,亲情也更易被现实的利益冲淡。

然而,儒家孝道观念提醒我们,尊重和关心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有助于培养人们对家庭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再次,儒家家庭伦理观念的意义还体现在培养个人的品德和价值观方面。

儒家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培养人的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在当代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降解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儒家家庭伦理观念提醒我们,为人父母和家庭成员发挥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担当和责任感的公民,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后,儒家家庭伦理观念的意义还在于引导人们追求精神满足和幸福感。

儒家文化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修身养性,有助于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

在当代社会,物质富足和物质享受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重点,很多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忽视了心灵的满足。

儒家家庭伦理观念提醒我们,家庭是人们得到情感满足和幸福感的重要场所。

只有通过家庭的和谐和关爱,人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总之,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强调孝道、家庭和谐和品德培养等方面,儒家家庭伦理观念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儒家家庭伦理观念也提供了人们追求精神满足和幸福感的方向。

因此,我们应该在当代社会中积极发扬和借鉴儒家家庭伦理观念,从而构建更加和谐和幸福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张关华哲学学院2009300010055【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儒家伦理文化合理内核的有效汲取,对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这些合理内核,一是儒家在道德文化理念上追求圣人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境界,二是儒家在人伦关系上推崇相互协调的和睦交往,三是儒家在义利关系上主张“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关键词】儒家伦理观;传统文化;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目前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活动,我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人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

所以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在世界各个民族发展史上,只有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五千年源远流长,这充分说明了华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丰富而广博的历史文化资源。

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

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

而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儒家伦理文化合理内核的有效汲取,对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就此略抒浅见。

一、儒家在道德文化理念上追求圣人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境界及其意义儒家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论的传统,使得中国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建立在对人性尊严的强词与期待上。

儒家传统伦理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而“为仁由己”,只要安伦尽份,反躬内求,便是道德的完成。

由此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这种修养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已修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

而这种修养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这种道德自我正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

儒家所谓的“为己”“成己”的道德理念,其内在旨趣不外是在人格上达到理想的境界,而儒家的价值理想,也最终落实到人格理想上。

儒家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第一章)。

在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中,既含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含道德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El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宪问》)“躬自身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要求自己而不强求别人的精神,是注重人的主体道德的自觉表现。

一个有仁德的人。

不怨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惭愧自己没有能力,着急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里体现了孔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也就是这种“修己慎独”的修养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进而人们提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诚信的职业操守等更高的要求,希望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在精神需求和文化修养上更加和谐。

而现实上,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呈现出了一些不足的问题,如不讲公德、缺乏正义、不重视公平、友情和亲情的弱化,甚至出现了“见死不救”的现象等,这种行为和事情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这给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带来了压力。

而儒家道德文化理念上的“修己慎独”的人格追求,正是为这些挑战和压力“排忧解难”。

而这种途径的理论支撑点就是儒家的“修己慎独”的人格追求,这种人格追求强调个人的内心道德自觉,注重“内省~慎独”的人格修养。

作为人们基本道德底线和道德规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和借鉴价值,从而也有利于和谐文化的建设。

二、儒家在人伦关系上推崇相互协调的和睦交往及其意义在人伦关系上,儒家重人与人之问的伦理关系,如果我们扬弃其注重等级名分的糟粕,那么,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原则可以说就是提倡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原则。

儒家认为,人不是孤立自存的,而是处于各种人际关系中,人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儒家提倡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交往,“礼尚往来”。

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就是“仁”,“仁”的根本是孝悌之德。

其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由此形成了一种浓烈的家庭亲情,对家庭的稳固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孝悌之情的扩展就有了所谓的忠恕之道。

“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也就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中介环节。

儒家认为“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

其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说要爱己及人,利己利人,不能不说这中间蕴含着人与人之间互助的内涵。

由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既出现了无数孝子慈父,仁兄贤弟,也培养了许多为民请命、杀身成仁的仁人志士。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由于条件、背景等各种要素差异的原因,使得各个阶层、社会组织、人与人之间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因此,建立融洽相处的社会风尚,不仅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还需要伦理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

而儒家在人伦关系上所推崇的相互协调及和睦交往正能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调节人们在处理人己关系时“能近取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欲望和要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这样人们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孟子·腾文公上》)“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使人们能安老怀少,有责任地为家庭、朋友、社会而去把住自己的言行,从而以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朋友有信”的井然有序的社会。

总之,儒家推崇的相互协调的和睦相处能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来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去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去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三、儒家在义利关系上主张“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及其意义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取向。

儒家传统义利观的内容十分复杂,重义轻利以义制利才是传统义利观的内容和合理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美德。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的思想中,“义”即道义,也就是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利”指利益,又指功利或功效,通常指个人利益、私利。

【1】而在义利孰轻孰重上,儒家以义作为当然之则,“重义轻利”,主张“义以为质”、“义以为上”。

孔子强调“见利思义”,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荀子明确提出:“先义而后利”(《荀子·荣辱》)孟子要求“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孟子要求“先义后利”,针对这一观点,他表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告子上》)肯定“义”的内在价值,当然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即使圣_人,也不能完全不讲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

”(《二程集》第396页)不过,利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

相对于义,利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遵循“先义后利”的原则。

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儒家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

这种境界给人以正面的价值取向,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当前,由于功利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糟粕的影响,一些人们受到“利”的驱动而做出了一些丧失道德的事,如毒奶粉、黑心棉、假药、假酒、豆腐渣工程,有的为了遗产、家产而使父子、兄弟相互残杀,有的为了一己之利而使朋友反目成仇等等。

一般说来,求利是无可厚非的,也能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惟利是图、见义忘义、损人利己,那么会败坏社会的风气,破坏社会秩序。

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必须要招致他人的怨恨,产生不和谐的因素。

然而,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能对此起到抑制作用。

儒家主张在合乎道义原则的指导下,采取适宜合理的方式去取利;在义利发生矛盾时能够“以义为质”、“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在谋利中不失义,以保证社会秩序健康有序地发展,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对于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1994年10月5日召开的“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韵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孔子及其儒家给予评价中说:“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以完善人的主体道德,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将个人修养和对他人、国家、社会应有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联系起来,这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2】由此可见,儒家的伦理观,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

在它的熏陶下,圣人们向来以修身立德为己任,以表彰忠臣孝子为要务,以先义后利为准则来修身治平。

这种伦理思想贯穿了传统文化的始末,支配了中华思想界几千年,影响极其深远。

当然,无论哪家思想,哪种文化,都具有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

因此,笔者主张儒家在文化格局中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其目的是为了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得以复兴,而不是复古。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用批判的眼光去继承和发扬,为当代中华和谐文化找到重要的源头活水。

总之,儒家伦理观在道德文化理念上追求圣人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境界,在人伦关系上推崇相互协调的和睦交往,在义利关系上主张“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与当代具有共时性价值的一面,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1]苗润田.。

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J].哲学研究2007(4).[2]杨明.现代儒学重构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