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转起来》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转起来》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转起来》第一章:活动背景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知到旋转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旋转木马、风车、陀螺等旋转玩具。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陀螺,彩纸、胶水、颜料等装饰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旋转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探索旋转: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旋转玩具,让幼儿感受旋转的特点。

3. 制作陀螺:教师示范如何制作陀螺,并指导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陀螺。

4. 展示与分享: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陀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第二章:活动内容四、活动目标:1. 巩固幼儿对旋转现象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五、活动准备:1. 教具:陀螺、旋转轨道等。

2. 学具:彩纸、颜料、胶水等装饰材料。

六、活动过程:1. 复习旋转: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旋转现象,引导幼儿说出旋转的特点。

2. 游戏:幼儿分组进行陀螺比赛,通过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3. 创意旋转: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纸、颜料等装饰材料,创意制作旋转效果。

4. 展示与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旋转玩具,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置“旋转世界”展示区,展示幼儿制作的作品,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旋转现象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意和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转起来》。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轮子、齿轮等常见旋转物体;观察、探索旋转现象;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旋转物体的基本特点,知道轮子、齿轮等物体的旋转现象。

2. 通过观察、探索,培养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旋转物体,了解旋转现象。

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旋转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轮子、齿轮等旋转物体的模型或实物,教学课件。

幼儿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轮子、齿轮等旋转物体,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其特点。

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旋转物体,讲解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加深理解。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旋转玩具。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旋转物体,让幼儿判断其是否能旋转,并说明原因。

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旋转玩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旋转现象轮子、齿轮等旋转物体旋转的基本特点2. 动手制作旋转玩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有哪些旋转物体?答案:时钟、风扇、洗衣机、电动车等。

2.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旋转玩具。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旋转玩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旋转现象。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旋转物体的持续观察和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旋转物体观察活动,如观察风车的旋转。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转起来》。

本节课详细内容为:让幼儿观察和探索生活中各种旋转的物体和现象,了解旋转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旋转的基本概念,知道旋转是由力作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旋转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重点: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旋转玩具、图片、实物(如风车、陀螺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废旧物品(如瓶盖、纸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旋转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旋转现象,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旋转的特点。

(2)教师讲解旋转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幼儿理解旋转是由力作用产生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旋转和不动的事物,让幼儿判断哪些是旋转的。

(2)幼儿分组,观察教室内的旋转现象,并记录下来。

4. 动手操作(10分钟)(1)幼儿用废旧物品制作旋转玩具,体验旋转的乐趣。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转起来2. 内容:(1)旋转的概念和原理(2)生活中的旋转现象(3)旋转玩具的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风车、车轮、电风扇、陀螺等。

2. 作业题目:制作旋转玩具请幼儿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旋转玩具,并介绍其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物理现象。

2. 开展“旋转创意画”活动,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旋转现象。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转动现象,如车轮、风车、陀螺等;探索转动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转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转动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转动现象,探索转动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转动的乐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转动玩具等。

学具:每组一份,包括各种转动玩具、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各种转动现象,如车轮、风车、陀螺等。

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讲解转动的原因和条件,演示如何使玩具转动。

让幼儿理解转动是由力量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动手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转动的乐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和画纸,绘制出自己观察到的转动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转动的原因和条件、转动的乐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并用彩笔和画纸绘制出来。

2. 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动手操作,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各种转动现象,探索了转动的原因和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在动手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玩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转动玩具,如陀螺、风车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轮、发电机等,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认识各种转动现象:本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车轮、风车、陀螺等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世界》第二节《转起来》。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轮子、齿轮等简单机械,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操作教具和学具,探究旋转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轮子、齿轮等简单机械的旋转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尝试、乐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轮子、齿轮等简单机械,了解旋转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旋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轮子、齿轮模型,旋转玩具。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旋转玩具,引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玩具会旋转?旋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轮子、齿轮等简单机械,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通过动画演示,讲解旋转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简易轮子。

(2)幼儿分组,进行轮子旋转比赛。

六、板书设计1. 轮子、齿轮等简单机械的图片。

2. 旋转原理的动画演示。

3. 幼儿制作的简易轮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幼儿园里的旋转物品,画出它们的旋转部分。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旋转玩具。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旋转原理,认识到了轮子、齿轮等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类型的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轮子的大小与车行动画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轮子的大小与车行动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轮子的大小与车行动画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图片、轮子的图片、车行动画。

2. 教具:轮子、小车、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课件中的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引导幼儿说出这些现象的名字,如风扇、车轮等。

2. 新课导入:展示轮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轮子的特点,引导幼儿发现轮子是可以转动的。

3. 实际操作:发给每个幼儿一个轮子、一个小车和一根轴,让幼儿自己动手组装,观察小车在轮子的带动下是否可以转动。

4. 探究发现:让幼儿观察课件中的车行动画,引导幼儿发现轮子的大小与车行动画之间的关系,即轮子越大,车行动画的速度越快。

5. 总结:引导幼儿说出今天的发现,即轮子是可以转动的,轮子的大小与车行动画之间的关系。

6. 课后反思:让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轮子的大小与车行动画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展示他们工作中的旋转现象,如自行车、汽车等,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旋转现象。

2. 参观考察:组织幼儿参观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观察那里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电梯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旋转现象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对旋转现象的认识。

八、教学建议:1. 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适当增加旋转现象的教学内容,让幼儿了解更多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教学目标
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什么是旋转运动。

2.了解常见的旋转运动。

3.通过自主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的方式,加深对旋转运动规律的认识。

教学内容
1.旋转运动的概念和常见例子。

2.实验操作:自制陀螺。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师问:小朋友们知道“旋转运动”是什么吗?
2.引导学生俯卧或侧卧,呈瑜伽姿势面向下,并将手臂如同自行车的把手一样向前,然后身体转动,让学生感受一下旋转运动,观察身体的变化。

第二步:展示
1.老师向学生展示几个常见的旋转运动的例子:电风扇、风车、椅子转动、人体旋转等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例子中的共同点,并总结出旋转运动的本质特征。

第三步:实验操作
1.老师向学生展示自制陀螺,并解释它的原理。

2.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陀螺,并观察实验现象。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陀螺旋转运动的规律,并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四步:归纳总结
1.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复习旋转运动的概念和实验操作。

2.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简单阐述自己的理解。

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陀螺,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旋转运动规律的认识。

整个课堂过程比较生动有趣,学生保持了良好的课堂参与度,但是一些学生在制作陀螺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困难,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另外,在展示陀螺的实验结果时,老师需要更为清晰地表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与规律。

中班科学转起来教案

中班科学转起来教案

中班科学转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幼儿观察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发现转动现象中的规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幼儿体验科学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敢于尝试、乐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3)培养幼儿珍惜物品、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节:认识转动现象1. 观察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现象,如车轮、风扇、门等。

2.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认识转动现象。

第2节:转动现象的规律和特点1. 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转动现象中的规律和特点。

2. 学习转动的基本概念,如旋转、轴心等。

第3节:转动现象的探究1. 进行简单的转动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转动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4节: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 了解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洗衣机等。

2. 让幼儿认识到转动现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5节:转动现象的创意展示1.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转动作品。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现象。

2. 实物:车轮、风扇、门等。

3. 实验材料:转动装置、轴心等。

4. 创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等。

四、教学评价:1. 幼儿对转动现象的认识程度。

2. 幼儿在实验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3. 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态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转动现象。

2. 鼓励幼儿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3. 注重团队协作,让幼儿在合作中发挥创意。

4. 定期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认识转动现象(第1节):1课时2. 转动现象的规律和特点(第2节):1课时3. 转动现象的探究(第3节):2课时4. 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第4节):1课时5. 转动现象的创意展示(第5节):1课时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教案四篇

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教案四篇

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教案四篇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教案1主要目标:1.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

2.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利用。

活动过程:一.游戏:迷迷转(目的: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理解"转动"的意思)(2分钟)二.动手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12分钟)o 提问推动:你用的是什么方法?o 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o 提问推动: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使他转动吗?小结:★出示文字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

★转动和"力"有关。

三.创造性地通过组合,让二种物品转动起来(10分钟)o 提问推动:请你用一样物品帮助另一样物品转动起来。

o 随机观察,给与鼓励和支持。

o 你这种转动,在那里也看见过?引发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小结:★从一到二位幼儿演示的创造性转动作品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总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四.游戏:跨步前进(目的: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发现生活中的转动)(6分钟)活动反思: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幼儿特点,活动内容的各环节均指向目标。

教师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给幼儿充足的自我探索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

这个活动基本完成了设定的目标,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幼儿能想出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

2.能在生活中找出一些物体转动的现象,并体验成功感。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球、硬币、积木、瓶盖、陀螺、熟鸡蛋等。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理解转动的含义。

活动难点:怎样让物体转起来。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鸡蛋会转动。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提问,并出示熟鸡蛋。

2.教师:“谁有好办法能让它站起来,还不打破?”幼儿尝试自己的各种想法。

3.教师将鸡蛋立起来,用手转动它,鸡蛋转动着站立起来。

4.教师:“鸡蛋是怎么站起来的?”“它在怎么动?”幼儿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次尝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旋转”的概念并能够归纳、分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展示板2.一些旋转物品,例如风扇、陀螺等。

3.观察和记录师资手册。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10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展示板上的图案及动向,并引导顺势说出相应的词汇,如:转、圆、圈等。

2.谈气象风扇、陀螺等物品,让幼儿去观察它们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后根据观察结果与自己的语言表述来“说一说”与“看一看”它们的特点。

2. 实践操作(25分钟)1.提供一些操作的旋转物品,让幼儿实践观察。

如:一颗转动的陀螺、风车等。

2.配合故事情节,让幼儿参与到旋转的过程,例如一只小鸟飞翔、一圈舞蹈、一张唱片等,并让幼儿来模仿这些动作。

让孩子在操作中探讨绕弯、绕圈、打转等旋转的形式。

3. 总结(10分钟)1.教师让幼儿讲述今天学习到的“旋转”这个概念,和各种旋转物品有哪些特点。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幼儿在学习和操作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褒奖,适当引导有不足表现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反思由于幼儿还处于发展阶段,语言表达、注意力和耐心都不够充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措辞,言简意赅,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并提前准备一定数量的演示物品,以便不同的幼儿能够快速地感受到不同的旋转方式。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相互的互动,尽可能让孩子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与团队感。

同时,这些互动和参与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转起来》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旋转的世界》。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原理,观察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旋转现象,了解旋转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旋转现象,了解旋转的原理。

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旋转玩具、风车、陀螺等。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旋转玩具、风车等物品,引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旋转玩具、陀螺等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讲述旋转的特点。

3. 探索旋转原理(10分钟)分组讨论旋转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旋转的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旋转的物品,如纸风车、纸飞机等。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旋转的原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旋转现象2. 旋转原理3.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动手制作一个旋转的物品,如纸风车、纸飞机等。

答案:根据个人创意,完成作品。

2. 观察家庭中的旋转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旋转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课后反思如下:1. 幼儿对旋转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在探索旋转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较为困难,需要个别指导。

3. 课后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旋转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同时,可开展“旋转绘画”活动,让幼儿将旋转元素融入绘画作品,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针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进行合理安排。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转起来》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有趣的转动》,本节课主要包括教材第17页至第19页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生活中的转动现象、转动的基本原理、动手制作简单的转动玩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 使幼儿掌握转动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转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观察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动手制作简单的转动玩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旋转玩具、图片、教学PPT。

学具:卡纸、剪刀、胶水、彩笔、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旋转玩具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生活中见到的转动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PPT,讲解转动的基本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制作转动玩具。

3. 动手制作(10分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转动现象2. 转动的基本原理3. 制作简单的转动玩具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转动玩具。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制作、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幼儿掌握了转动的基本原理,培养了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转动原理的理解仍有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有趣的转动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制作和随堂练习环节。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各种转动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转动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体验各种转动现象,如车轮、风车、陀螺等。

2. 学习转动的基本概念,了解转动的特点和规律。

3. 通过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转动玩具,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转动玩具、图片、视频等。

2. 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转动玩具,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和体验转动现象。

2. 讲解:讲解转动的概念和特点,让幼儿了解转动的基本知识。

3. 动手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转动玩具,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们对转动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观察和动手操作,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在制作转动玩具的过程中,幼儿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转动玩具。

通过这次教学,幼儿们不仅学会了转动的概念和特点,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对于剪裁、粘贴等动作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制作进度较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他们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完成制作任务。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体验转动现象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制作转动玩具时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问答环节,检验幼儿对转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举办家庭转动玩具制作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转动玩具,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参观工厂或车间,观察大型转动机械设备,让幼儿亲身体验转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幼儿园中班转起来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转起来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转起来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各种转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轮子、轴、图片、卡片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轮子和一个轴,以及一些图片和卡片。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各种转动现象,了解转动的特点。

2. 活动难点: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转动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轮子和轴,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转动现象,引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

2. 基本部分:a) 教师出示各种图片和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转动现象。

b)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用轮子和轴制作转动玩具。

c)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幼儿互相观察、交流和评价。

3.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汽车等。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转动玩具,供幼儿自由探索。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一些转动相关的探索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参与。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轮子、轴等教具,让幼儿了解转动现象。

2. 操作法:让幼儿动手操作轮子和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发现转动原理。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幼儿团队精神。

七、活动步骤1. 观察转动现象:教师展示轮子和轴,引导幼儿观察转动现象。

2. 描述转动特点:教师出示图片和卡片,引导幼儿描述转动现象。

3. 动手制作转动玩具:教师指导幼儿用轮子和轴制作转动玩具。

4. 展示和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5. 思考转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运动》,详细内容为“转起来”。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旋转的概念,探索旋转的原理,感受旋转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旋转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2.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制作旋转玩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旋转的原理,学会制作旋转玩具。

教学重点:掌握旋转的概念,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旋转玩具示例、教学PPT、旋转原理动画、彩纸、剪刀、胶水、吸管等。

学具:每组一份旋转玩具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旋转木马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旋转现象。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过的旋转事物。

2.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PPT展示旋转的概念,讲解旋转的原理。

演示如何制作旋转玩具,并强调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旋转现象。

指导幼儿使用学具,动手制作旋转玩具。

4. 制作旋转玩具(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创新,尝试不同的旋转玩具设计。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组展示制作的旋转玩具,进行评价。

邀请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旋转的概念2. 旋转的原理3. 旋转玩具制作步骤4. 生活常见的旋转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旋转物品,记录下来并说明其旋转原理。

答案示例:电风扇,通过电机驱动叶片旋转,产生风。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单的旋转玩具,并介绍其原理。

答案示例:纸质风车,利用风力使风车旋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旋转的概念和原理,学会了制作旋转玩具。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拓展延伸:1. 组织一次“旋转玩具大赛”,鼓励幼儿创新设计,提高动手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物体的旋转运动,并掌握如何使物体转动。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玩具小风车、转盘、旋转木马等。

2.教学辅助:图片、幻灯片等。

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旋转的风车。

询问幼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它是怎么转动起来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展示与观察(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一些可以旋转的物体,如旋转木马、盘子等。

引导幼儿观察物体转动的方式和规律。

3.实践探究(30分钟)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件旋转物品,如小风车或转盘。

引导幼儿合作探究如何使物体转动起来。

鼓励幼儿进行思考和尝试。

4.小结(10分钟)教师总结幼儿的实践经验,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帮助他们认识到转动物体需要施加力量,力量的大小会影响物体的转速。

5.展示成果(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

其他幼儿可以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观察和实践活动,我发现幼儿对于物体的转动运动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幼儿们互相帮助,充分展现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然而,可能有些幼儿在实践中并未完全理解物体转动的原理,只是模仿他人的做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究,通过提问和让幼儿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注意提供更多的观察和实践机会,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转动的规律和原理。

例如,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转动时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旋转运动概念。

此外,我还将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在展示成果环节中,给予每个幼儿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转起来》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现象,知道转动的方向和速度。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探究精神。

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活动重难点2.1 活动重点:让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转动现象,了解转动的特点。

2.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转动的现象,并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三章:活动准备3.1 物质准备:各种转动玩具、图片等。

3.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适合幼儿操作的空间。

第四章:活动过程4.1 导入部分: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

4.2 展开部分:让幼儿观察和操作各种转动玩具,引导幼儿发现转动的现象和特点。

4.3 巩固部分: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转动的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4 结束部分: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总结转动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庭延伸: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5.2 环境延伸: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幼儿继续观察和发现转动的现象,并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结合。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转动玩具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转动的现象。

6.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玩具,体验转动的感觉。

6.3 小组讨论法:引导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

6.4 语言描述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转动的现象,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第一步: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7.2 第二步:观察让幼儿观察各种转动玩具,引导幼儿发现转动的现象和特点。

7.3 第三步: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玩具,体验转动的感觉,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转动的现象。

7.4 第四步: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世界》第三节《转起来》,主要详细内容为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了解旋转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旋转的基本原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旋转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学会描述并简单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旋转玩具、风车、地球仪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中的旋转玩具,引导幼儿关注旋转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旋转玩具,让幼儿描述旋转现象。

(2)引导幼儿观察风车和地球仪,探讨旋转的原理。

(3)讲解旋转的基本原理,让幼儿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旋转现象,描述并简单解释。

(2)邀请幼儿代表分享,给予鼓励和评价。

4. 动手操作(15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让幼儿分组制作旋转风车。

(2)指导幼儿正确操作,鼓励团队合作。

(1)邀请幼儿展示制作的风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转起来》2. 主要内容:旋转现象:旋转玩具、风车、地球仪等旋转原理:力使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制作旋转风车:画纸、彩笔、剪刀、胶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旋转物体,描述其旋转现象。

(2)用画纸和彩笔制作一个旋转玩具。

2. 答案:(1)描述旋转现象,如:时钟的指针、电风扇的叶片等。

(2)根据喜好制作旋转玩具,如:旋转木马、风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旋转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观察和讨论。

(2)在制作旋转风车的环节,幼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转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转起来》是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的一节实践活动课程。

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主要围绕物体转动的现象进行探索。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转动的基本概念,探究不同物体的转动方式,以及转动速度与力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转动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物体的转动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分享的团队精神,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转动速度与力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探究不同物体的转动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可以转动的物品(如风车、陀螺、车轮等),实验材料(如积木、磁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各种转动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转动特点。

2. 例题讲解以风车为例,讲解风车的转动原理,引导幼儿了解力与转动速度的关系。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转动的方式,讨论转动速度与力的大小关系。

5. 创意制作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画笔等材料制作自己的转动作品。

6. 展示评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转起来》2. 内容:转动的基本概念不同物体的转动方式转动速度与力的大小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可以转动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转动特点。

2. 答案示例:车轮可以转动,转动时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转动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物体的转动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转动现象的观察和探索,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转动玩具、观察自然界的转动现象等,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科学视野。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转起来》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旋转的世界》。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方法和原理,观察旋转带来的有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旋转的概念,知道旋转是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进行运动。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旋转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旋转的概念和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旋转的基本方法,观察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旋转玩具、风车、陀螺、地球仪等。

学具:纸张、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旋转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旋转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玩具会转起来?2. 讲解旋转的概念和原理(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旋转是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进行运动,并引导幼儿观察旋转的方向、速度等。

3. 探索旋转的方法(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使纸张、笔等学具旋转起来,观察并记录旋转的方法。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风车为例,讲解风车旋转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风车旋转与风力、风车叶片形状的关系。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用学具进行旋转实验,观察并记录旋转现象。

7.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的现象?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1. 《转起来》2. 内容:旋转的概念和原理旋转的方法旋转现象的观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旋转的概念和原理,观察了旋转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合作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转起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感受、理解转动的意思,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
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第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
来的物品,包括纸杯、盘子、积木、废弃的光盘、磁带、勺子、
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幼儿第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分组摆放,包括:塑料齿轮玩具,当
中有孔的积木、纽扣、光盘,绳子;牙签,不同形状的、中心用
针戳洞的纸片;纸杯、筷子、勺子,两只小碗中各盛半碗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
1、引题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迷迷转"的游戏吧。

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大家张开双手,边念儿歌边自转,"迷迷转,迷迷转,转到天空我不动!"儿歌结束时就站在原地不动,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动作。

然后我念数字1~10。

如果我念到10,大家还能保持不动的话就算胜利。

2、师幼一起游戏。

(中班幼儿受知识经验所限,有时会将"转动"与"滚动"相混淆。

我们知道"转动"是围绕着一个轴运动,"滚动"则是物体整体不断翻转着移动。

这个游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来体验、感受、理解"转动"。


二、探索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师:这些物品看见大家玩得那么开心,也想玩"迷迷转"的游戏。

请大家帮帮忙,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当幼儿已经想办法使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如当幼儿把笔放在手心并搓动使笔转动时,教师可以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动作叫…………"
●当幼儿已经使一种材料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尝试更多的材料:"请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
●有些材料可有多种使之转动的方法,如,风车可用吹气、跑动等方法使它转动。

幼儿尝试了一种方法后,教师可以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使它转动吗?"
3、交流与分享。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
(这种填空式的提问能够帮助中班幼儿理清思路,完整表达自己的探索重点。


4、出示文字,师幼一起总结探索方法。

(当幼儿说出教师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翻开已经打印好的文字;当幼儿说出教师没有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直接在空白纸
上写出此方法。

虽然教师并不强求幼儿认识所有出现的文字,但
以上做法可以满足部分对文字敏感的幼儿的表达需要,同时有利
于梳理归纳探索方法。


师:你们用转、搓、拧、拍、跑…………那么多方法使物品转动
起来了,真了不起!
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选择一两位幼儿演示创造性地转动物品,由此自然引导到生活
中的转动。

比如,请幼儿演示用筷子或绳子让光盘转动,并提问:"光盘除了这样转动,还可能在哪里转动?"幼儿会联想到光盘还
可以在播放器上转动。

这时,教师追问:"光盘在播放器上转动后
可以怎样呢?"
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教师再适时总结:"转动给我们带来
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如果想拓展
幼儿的思维,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家里除了播放器会转动,还有什么会转动?"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更多的转动现象,从而自然达成第二条目标。


师:原来转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有好处的呢?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再去仔细观察和发现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