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规范

合集下载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勘查规范地质勘查规范是指地质勘查工作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地质勘查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第一,地质勘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地质勘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勘查区域的地质背景、地质历史和地质条件等。

同时,要进行现场考察,对勘查区域进行综合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等方面的调查。

第二,地质勘查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地质勘查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实施。

地质方法主要包括野外实地观察、采样和测试、测绘和地球物理勘探等。

地质技术主要包括地质剖面绘制、地质构造分析、地质图绘制等。

勘查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系统、全面、综合的原则,保证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地质勘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在地质勘查中,需要收集大量的地质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地质数据包括采样数据、测试数据、测绘数据、地球物理数据等。

数据处理需要使用统计分析和地质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第四,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

地质勘查结果要及时、准确地整理成报告。

报告要包括地质勘查的目的、范围和方法,以及勘查结果和结论。

报告的内容要具体、详尽,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来表达,以方便相关人员理解和应用。

第五,地质勘查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必须对勘查过程和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方法进行,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可靠。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确保勘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总结来说,地质勘查规范是地质勘查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通过准备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数据收集和处理、报告编写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范操作,能够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对于推动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地质勘查规范的实施还能够提高勘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应用性,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是对勘探工作中的测量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要求和步骤,包括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等方面,它对于实现精准的勘探成果和提高勘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测量对象地质矿产勘查测量的对象一般包括地形地貌、岩石构造、矿床分布、矿体形态、矿物品位、水文地质等内容。

对于地形地貌测量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岩石构造测量需要根据具体岩石种类和构造类型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要注重对各种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

矿床分布测量重点是确定矿区和非矿区的分界线,应注意对矿床矿化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矿体形态测量主要是为了确定矿体的三维空间坐标和体积等参数,需要注意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和精度。

矿物品位测量是为了确定矿石中目标矿物的含量,要注意样品的取舍和分析方法的选择。

水文地质测量需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和测量环境等因素,采用适当的仪器和方法,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量。

二、测量方法地质矿产勘查测量的方法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量技术。

传统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等,这些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地勘工作中,并已经得到了有效验证。

现代测量技术包括GPS测量、激光测量、地面激光扫描测量等,这些测量技术具有高效、高精度等优点,在一些特殊环境下能够得到更准确、更可靠的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地点和测量对象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中,需要注意选用优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严格执行使用和管理规范要求。

三、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大小和来源涉及到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测量人员等多方面因素。

为了减小误差的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中应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和严格的测量程序,尽可能地消除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并进行误差分析,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数据的整理、分析、综合和应用等方面,需要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和一系列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doc 101页)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doc 10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Dl0001—89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s Of survey for Geologicai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本规范规定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1:1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标准。

1.1.2 本规范适用于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进行大地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使用,并可供相应精度的矿山设计及生产利用。

1.1.3 在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基本精度时,可采用其它作业方法或新技术作业,并制定补充技术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

1.1.4 作业前,应根据任务要求,充分收集测区各项有关资料,分析测区自然地理及交通情况进行测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

作业结束后,应编写测量成果工作报告,进行成果成图验收。

1.2平面控制测量1.2.1 平面控制点是地形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基础。

根据测区的面积及测图比例尺可布设三、四等和一、二级三角或导线测量。

各等级三角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1m,各等级导线网最弱点与起始点或相邻路线中最弱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1m。

1.2.2 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测制地形图,均应布设满足相应测图比例尺所需密度和精度的平面基本控制点。

1.3高程控制测量1.3.1 测区的高程基本控制应为三、四等水准或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

小面积测区且无发展远景时,亦可布设等外水准或等外光电测距高程导线。

1.3.2 各等级水准网(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对起始点不大于0.05m。

1.3.3 各等级三角点(导线点)的高程,采用水准、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或三角高程测定,其高程中误差不大于l/20等高距,当采用0.5m等高距时,不大于1/10等高距。

1.4地形图的基本要求1.4.1 测制地形图应内容齐全,综合取舍合理。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前言有关矿产地质勘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已经相继出台,对于规范和规范化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化工作,特制定本《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本规范总则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范畴内,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非金属、地热资源、煤田、石油地质、天然气地质等领域。

一、总则(一)规范的目的本规范总则的制定,旨在统一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行业的行为准则,规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工作规程,提高勘查质量,确保固体矿产勘查实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实施的范围本规范总则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所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立项、方案编制、现场勘查、样品采集、试验分析、报告编写等阶段。

(三)实施的依据本规范总则的制定遵循《矿产资源管理法》、《矿山安全法》、《资源保护条例》、《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四)实施的原则本规范总则实施的原则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和服务性。

二、项目立项及方案编制(一)项目立项项目立项阶段,要对地质条件、资源矿产类型进行综合考察,编制前期调查报告,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成本及期限。

审批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和论证,充分阐明项目所要实现的目标、达成的效果及关键环节被充分保障。

(二)方案编制方案编制应根据各地区地质勘查实践和经验,结合矿产资源类型、勘查阶段、勘查区域地质条件和勘查任务特点制定。

在编制勘查方案时,应考虑何时突破矿床控制困难,如何准确定位矿区边界以及合理采样等问题,确保方案内容详实、全面、科学,既能保障勘查效果,又能控制成本,避免损失。

三、现场勘查及样品采集(一)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矿产地质勘查一个重要的环节。

现场勘查中,应一步一步地分析勘查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象和环境等因素,收集各种地质资料和管理数据,实现3D勘查、高精度勘探和数据库的建设等功能。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1. 引言地质矿产勘查测量是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量和定位地质和矿产资源信息,为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档旨在规范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工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2. 术语和定义本文档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如下:•地质矿产勘查测量:指对地质和矿产资源进行测量和定位的工作。

•地质勘查:指对地球表面和地下进行系统性调查和研究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

•矿产资源:指地球上存在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和能源。

•测量准确性: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可重复性:指在同样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一致性:指在相同的测量对象和条件下,不同测量员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3. 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选择与检定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GPS测量仪等。

在选择测量仪器和设备时,应根据勘查任务的要求和工作环境的特点进行选择。

同时,对已有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量方法和流程地质矿产勘查测量的方法和流程应根据具体的勘查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确定。

一般而言,地质勘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预测测量:根据勘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前期调查结果,对勘查点位进行预测,并确定测量方法和最佳测量时间。

•现场测量:根据预测的点位,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现场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勘查结果和结论。

数据处理应使用专业的软件工具,并按照规范进行数据校正和误差处理。

5. 测量结果的报告与保存地质矿产勘查测量结果的报告应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报告中的数据应经过校核和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数据和报告的保存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

对于重要的勘查测量数据,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或档案,以方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利用。

地质灾害勘查规范

地质灾害勘查规范

地质灾害勘查规范地质灾害勘查规范是一套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技术,用于对地质灾害进行勘查、评估、预测和管理。

地质灾害勘查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勘查行为,提高勘查质量,确保勘查结果准确、可靠。

以下是地质灾害勘查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勘查目的和任务地质灾害勘查的目的是识别地质灾害的发生潜力和危险性,为灾害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勘查任务包括:调查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特征;评估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识别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制定预防和应急对策。

二、勘查范围和内容地质灾害勘查应包括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调查内容。

地质调查要求对构造、岩性、地层、地貌等地质因素进行详细的勘查;水文调查要求对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河流水位等进行测量和分析;气象调查要求对气象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三、勘查方法和技术地质灾害勘查应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实地勘查、遥感技术、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分析、数值模拟等。

实地勘查是最基本的勘查方法,包括采样、测量、观测等技术;遥感技术可通过卫星图像、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地质灾害的信息;地球物理探测可通过地震、电磁等方法探测地下结构;地球化学分析可通过岩石、土壤、水质等的化学成分来判断地质灾害的发生潜力;数值模拟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地质灾害的过程和规律。

四、勘查报告和评估地质灾害勘查的结果应编制成详细的勘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

勘查报告应包括勘查区域地质灾害的类型、危险性、潜在灾害点、可能引发灾害的因素等内容;风险评估报告应根据勘查结果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潜力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和措施进行防灾减灾。

五、勘查质量控制地质灾害勘查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勘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包括采样和测量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质量控制、报告编制和评审的质量控制等。

总之,地质灾害勘查规范是指导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一套规范和标准,旨在提高勘查质量,保障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Dl0001—89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s Of survey for Geologicai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本规范规定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1:1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标准。

1.1.2 本规范适用于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进行大地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使用,并可供相应精度的矿山设计及生产利用。

1.1.3 在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基本精度时,可采用其它作业方法或新技术作业,并制定补充技术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

1.1.4 作业前,应根据任务要求,充分收集测区各项有关资料,分析测区自然地理及交通情况进行测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

作业结束后,应编写测量成果工作报告,进行成果成图验收。

1.2平面控制测量1.2.1 平面控制点是地形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基础。

根据测区的面积及测图比例尺可布设三、四等和一、二级三角或导线测量。

各等级三角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1m,各等级导线网最弱点与起始点或相邻路线中最弱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1m。

1.2.2 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测制地形图,均应布设满足相应测图比例尺所需密度和精度的平面基本控制点。

1.3高程控制测量1.3.1 测区的高程基本控制应为三、四等水准或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

小面积测区且无发展远景时,亦可布设等外水准或等外光电测距高程导线。

1.3.2 各等级水准网(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对起始点不大于0.05m。

1.3.3 各等级三角点(导线点)的高程,采用水准、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或三角高程测定,其高程中误差不大于l/20等高距,当采用0.5m等高距时,不大于1/10等高距。

1.4地形图的基本要求1.4.1 测制地形图应内容齐全,综合取舍合理。

地质灾害勘查规范

地质灾害勘查规范

地质灾害勘查规范地质灾害勘查规范一、总则地质灾害勘查是为了准确了解地质灾害的规模、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工作。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勘查工作,保证勘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范。

二、勘查目标1.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2.评估地质灾害对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程度;3.提出科学合理的灾害防治建议;4.为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三、勘查内容1.地质灾害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灾害类型、规模、分布、形态、起伏、发育程度、影响范围等。

2.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包括地质背景、构造条件、地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3.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评估:根据历史资料、勘查数据和现场观测等形成科学的预测和预警,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和时间。

4.地质灾害防治建议:根据勘查结果,提出合理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对策。

四、勘查方法和技术1.实地调查:对勘察区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收集现场数据和照片资料,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2.勘查试验:通过采集样品和进行实验分析,获取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和发展趋势的相关数据。

3.遥感技术:利用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地质灾害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判读。

4.地质力学测量:通过测量和分析地质构造和土质力学特性,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程度。

5.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等手段,模拟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预测可能的影响范围和规模。

五、勘查报告1.勘查报告应包括调查区域的详细介绍,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成因分析和趋势评估结果,以及防治建议和对策。

2.勘查报告应准确、完整并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3.勘查报告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编写,并经相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

六、勘查成果的使用1.勘查成果应作为进行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基础数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2.勘查成果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预测工作,提前采取防治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要求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保证地质勘察工程的质量和准确性,相关的规范要求也得到了广泛制定和遵循。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中的一些常见规范要求。

1. 地质勘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地质勘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地质勘察前必须编制的文件,其中包含了对勘察项目的背景、目的、设计及实施方案等详细信息。

该报告的编写应该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如《地质勘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范》等,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地质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地质勘察设计文件是地质勘察工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其编制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例如《地质勘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等。

设计文件中应包含地质勘察的范围、方法、仪器设备等信息,以及对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的预测和评估。

3. 地质勘察报告的撰写地质勘察报告是地质勘察工程的结果呈现,它记录了地质调查的全过程和具体的地质情况。

撰写地质勘察报告应该遵循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调查方法和技术、地质数据分析和处理等。

此外,还应该加入地质地图、剖面图等图件,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4. 地勘工程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地质勘察工程的质量,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和数据处理等工作,并对勘察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此外,还应进行监督和验收,确保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地质勘察工程往往涉及到的场地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在勘察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规范要求。

对于有潜在污染风险的场地,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勘察工作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同时,还要保证勘察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施等。

6. 资料归档与管理地质勘察工程完成后,相关的勘察数据和资料应进行合理的归档和管理。

DZT 0374-2021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DZT 0374-2021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环境保护等因素,避开水源保护区、水库泄洪区、病险水库d下游、强风口、高压走廊影响区域,选择在基
础稳定,周边截、排水良好,无地质灾害及山洪灾害隐患,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进行建设,尽量采用对环
境破坏较小的设施。
6. 1.2应控制驻地占地面积,合理规划布局项目驻地工作区和生活区。生活区应保障相关配套设施,保
K
度、形状和大小进行人工剥离,并保留足够的护根腐殖土;剥离的草皮采用平铺、叠置或支架架空等方
式,存放于底部铺有腐殖土的临时存放场,必要时进行洒水养护。对扰动范围内的树木必要时进行
移植。
5. 1.9对施工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应因地制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粉尘污染。
5.2.1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的前提下,探矿工程施工场地的选择,应尽可能避开耕地、林地、水源地、珍
附录D(资料性)绿色勘查档案资料清单16
参考文献17
上■・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自然资源部
4.3. 7地质勘查单位应对因其开展勘查工作受影响的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负责。
5道路施工和场地平整
5. 1道路施工
在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同意后,修建临时道路。在确保安全通行的条件下,应控制新修道路规格,有
条件可修建桩架路作为临时道路。
5.1.2道路修建要规划最佳行车路线,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条件下,对环境敏感目标(如珍稀动物栖息
生动植物、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等的环境影响,确定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制定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根

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是指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勘查时所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包括地质勘查的目的、方法、技术和管理等方面。

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对于保障地质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一、地质勘查的目的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地质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应根据勘查区域的特点和勘查目的,确定合理的勘查方案,确保勘查所得数据准确、可靠、科学,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二、地质勘查的方法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的方法包括地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

在具体的勘查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提高勘查效率和勘查质量。

勘查时应当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非破坏性勘查技术,并注意勘查的节能环保。

三、地质勘查的技术地质勘查技术是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的核心内容。

在勘查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地质环境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全面了解地质环境的现状和特点,评价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需要根据勘查数据的特点和目的,灵活应用统计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四、地质勘查的管理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的管理是规范勘查工作,确保勘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在管理中,需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严格执行勘查标准和流程。

同时,要加强技术培训和人员管理,提高勘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地质环境综合勘查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勘查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勘查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是保障地质环境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前期调查及勘察阶段的各类地质勘察工作。

二、地质勘察任务1. 地质综合调查:包括综合地质工作、堪调、勘查、各类钻探和采样,以获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需的地质资料。

2. 水文地质调查:采用水文、水资源等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进行量化计算,以支持工程设计。

3.勘探规划:根据设计参数,制定钻探、采样及测量的基本规划方案,有效收集工程设计所需的有关地质、水文地质、地表水文等资料和数据。

甘肃11选5四、勘察过程1.统筹调查规划:制定综合调查规划,组织各种类型的地质调查工作,并按照安排完成各项勘探。

2.地质调查:进行综合状况观测、概况勘探及钻探勘探,取样采样、物探、断裂及节理测量,完善地质数据归档,记录工作过程中的发现及研究结论。

3.堆积堆积调查:进行地质剖面调查和堆积层厚度测量调查,研究堆积层层序、成因及相关特征,以获得工程建设用地土质性状及集水特性等信息。

4.水文地质调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地下水测定及水文地质动态观测,研究水文地质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设计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五、数据报告1. 地质勘察报告:整理勘探结果,编制地质勘察报告,全面评述勘探的发现以及其意义,给出初步构造分析结论,推荐该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

六、质量管理1.组织实施质量认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实施质量检查,确保勘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建立质量性能保证体系:在勘探过程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采取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3.完善监督检查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体系,进行有系统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勘察质量可控。

七、安全管理1.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地质勘探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减少野外调查风险。

2. 加强防火安全管理:加强野外地质勘探火源的管理和检查,防止因火灾等意外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国家标准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

3—1998)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行业标准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国家标准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行业标准1.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3.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4.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5.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6.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7.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8.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9.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1.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6—2002) 1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13.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14.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15.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16.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17.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1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22.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23、《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24.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25.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26.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28.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29.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30.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一、勘查范围1.勘查范围应适应工程建设实际需要。

2.勘查综合利用已有的气象、地动、水文及地质其他资料,在勘查范围内完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任务。

二、勘察方法1.对潜水断层、挤岩破坏带、滑动层和节理的勘查,可进行反射地震、电磁、抽水试验等方法调查。

2.泥石流勘查,应收集源头、谷地、扇状、口状和防止措施等资料,利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得到有关高密度泥石流高度、走向及活动条件等信息,编制勘测报告。

3.地下水勘查,应组织流域观测、空间观测、钻孔调查等观测,进行水文调查以及水情测量,综合分析地下水库的空间分布和特点,编制勘测报告。

三、调查规定1.勘查编制的调查报告中应包含对整个工程范围水文地质条件的描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主要数据和结论等内容。

2.勘查报告需包含详细的指标、性质、类型、层次、检测原理及仪器设备等调查项目,明确调查质量要求。

四、调查成果1.根据勘查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研究,形成完整的报告文件,并对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及推荐。

2.勘查成果文件按照设计标准的要求,形成报告文件,并用有效的数据描述和黑白图表示出来,配以计算结果分析,为技术决策、调查及审核提供准确可靠依据。

五、数据处理1.对勘查测量资料、土石调查记录、样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形成统计数据。

2.从气象、地动、地下水情测量等资料中,导出水文地质体系,并形成相关数据文件。

六、审核要求1.审核负责人应熟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数据评价、分析及处理技术,具备独立设计及工程文书写作的能力。

2.应按照有关的施工规范及规定,检查、审核后审核结论,拟定施工方案,规划管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

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

立志当早,存高远
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
1 范围
本标准为稀土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规定了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研究程度;勘查类型及工程密度、深度;勘查工作质量;可行性评价及矿产资源/ 储量估算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稀土矿产地质勘查各阶段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也适用于验收、评审稀土矿产地质勘查成果;还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稀土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动中评价、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Z/T 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
预查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并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3.2 普查
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取样工程,以及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做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3.3 详查
详查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是为了确保铁路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性而制定的标准。

以下是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主要内容:一、勘察范围和要求:1.对铁路线路的勘察范围包括线路及附属设施所经过的土地和地下条件。

2.勘察要求包括认真核查相关设计和规划文件,查看地质地貌图和气象资料,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地下水情况。

3.勘察还包括对线路地质隐患和灾害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勘察方法和指标:1.勘察方法包括采样调查、地质雷达、地球物理勘察和试验等,结合现场勘查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2.勘察指标包括土壤、岩石、地下水和地震等方面的相关参数和性质,如含水量、可压实性、稳定性等。

三、勘察报告:1.勘察报告应包括详细的勘察方法、过程和结果,以及针对地质隐患和灾害风险提出的相应措施。

2.勘察报告还应包括对设计和施工的建议和要求,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检查表。

四、勘察组织和管理:1.勘察组织应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机构或团队进行,并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和进度。

2.勘察过程中应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方案。

五、勘察实施和监管:1.勘察过程中应进行现场勘察和实测,保证数据准确和可靠。

2.勘察监管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对勘察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勘察质量和合规性。

六、勘察成果的使用:1.勘察成果应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为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提供支持。

2.勘察成果应及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并妥善保存和管理,以备后续参考和使用。

综上所述,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是确保铁路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标准,通过规范的勘察范围、方法和指标,以及完善的报告、组织和监管机制,可以提高勘察质量,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保障铁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勘查行业规范

地质勘查行业规范

地质勘查行业规范地质勘查是一项对自然资源进行探索、评估和开发的重要工作,它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并遵循严格的行业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一、地质勘查的工作流程规范地质勘查工作通常包括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在预查阶段,主要是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的研究、野外地质调查和少量的采样分析,初步了解勘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和矿产潜力。

这一阶段需要遵循的规范包括对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野外调查的路线规划和记录标准,以及采样的方法和数量等。

普查阶段则是在预查的基础上,进行更系统的地质填图、更多的采样分析和物探、化探等工作,以大致确定矿产的分布范围、规模和品位等。

此时,规范要求对地质填图的精度和比例尺有明确规定,采样的代表性和分析的准确性需要得到保障,物探、化探方法的选择和数据解译要符合专业标准。

详查阶段进一步细化勘查工作,通过加密工程控制和采样分析,详细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

此阶段的规范对工程间距、采样密度和分析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对开采技术条件进行详细的评价。

勘探阶段是地质勘查的最后阶段,要为矿山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规范要求在这一阶段进行更密集的工程控制,精确测定矿产的储量和质量,对矿山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

二、地质勘查的技术规范地质勘查涉及多种技术手段,如地质测量、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坑探、采样与测试分析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相应的规范。

地质测量要求对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要素进行准确的观察、描述和记录,比例尺和精度要符合勘查阶段的要求。

遥感技术的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进行正确的图像处理和信息解译。

地球物理勘探中,如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设备的校准、数据采集的方法、数据处理和解释都有严格的规范。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 行:要求各相关单 位和人员严格遵守 质量管理体系的规 定,确保各项工作 的规范化、标准化 和科学化。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 续改进:通过对质 量目标的监测和评 估,及时发现和解 决存在的问题,持 续优化和完善质量 管理体系,提高地 质矿产勘查测量工 作的整体水平。
监督检查的主体:政府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社会监督机构等
数据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异常值处理:识别并处理异常值,避免影响结果 数据转换:根据需要进行坐标转换或格式转换 数据存储:按照规定格式存储数据,方便后续分析和使用
PART FIVE
人员安全培训:所有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人员防护装备:所有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 护服、手套等。
的发展
鼓励企业参与 标准与法规的 制定和修订工 作,提高标准 的实用性和可
操作性
加强标准与法规 的宣传和培训工 作,提高地质矿 产勘查测量人员 的法律意识和标
准意识
汇报人:汐
确定勘查目的和任务 收集和分析资料 制定勘查方案 野外工作:包括地质填图、样品采集和勘探钻孔等 室内工作:包括样品加工、化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编写勘查报告并提交成果
地质填图法: 通过地质填图, 了解区域地质 特征和矿产分
布规律
地球物理法: 利用物理手段 探测地下地质 构造和矿产分

地球化学法: 通过分析地下 岩石、土壤等 样品中的化学 元素,寻找矿
PART SEVEN
地质矿产勘查测 量规范:规定了 地质矿产勘查测 量工作的基的 勘查、开采、监 督管理等方面的 法律要求,是地 质矿产勘查测量 工作的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规定 了生产经营单位的 安全生产责任和义 务,对地质矿产勘 查测量工作中的安 全生产要求作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矿石从找矿、评价、勘探到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是对矿石的“质”和“量”的全面总结,是生产建设和企业投资的依据。

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计算参数应真实可靠,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储量数字的正确性。

一、金矿储量级别的分类和条件我国目前将金矿储量分为两类,即能利用储量(称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

并根据地质勘探控制程度又分为A、B、C、D四级。

矿床评价阶段探获的储量,主要是D级储量,可有部分C级储量。

C级储量是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其条件是:①基本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②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③基本确定了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储量是用一定的勘探土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D级以上储量外推部分的储量。

其条件是:①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②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③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在金矿中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远景规划的储量;二是在一般金矿尿中,部分D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三是对小而复杂的矿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二、主要综合性图件的编绘(一)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1.图件的主要内容(1)坐标线,勘探线、该平面上各种探矿工程及编号。

(2)采样位置及编号、样品分析结果。

(3)各种地质界线及并产状,矿体编号.(4)图名、比例尺、图例及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1)按坑道的范围,在图纸上画好平而坐标网及勘探线作为底图。

(2)利用坐标网和勘探线的控制,根据测量成果,在底图上画出坑道的几何外形和钻孔位置。

(3)根据坑道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将各种地质界线和采样位置按比例尺转绘到底图上对于沿脉坑道,当矿脉出露在壁上时,若坑道(中段)平面图以顶板标高为投影平面,应按矿脉产状,顺倾斜投影到顶板界线之一侧的延长线上仁将共交点, 按比例尺投绘到中段图的相应位置。

壁上矿体的采样位置也随矿脉产状投绘,此时样长即为矿脉的水平厚度。

(4)连接地质界线,并按产状外推地质界线于坑道之两侧,画上岩性花纹。

对含金矿脉依据采样分析资料和规定的工业指标,综合分析,合理地圈定矿体。

(二)垂直投影(纵投影图)的编绘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陡时(>450),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

它是把各项探矿工程揭露矿体的位置(点)投影到垂直平面上,用来圈定矿体范围,划分块段和储量级别,以便进行储量计算。

1.图件的主要内容(1)标高线、勘探线和矿体地麦出露线(一端或两瑞注明方向)。

(2)各项探矿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见矿工程旁注明矿体厚度及工程平均品位、钻孔还应注明矿芯采取率。

(3)矿体边界的投影线及切割矿体的脉岩、断层线及代号。

(4)用于储量计算时,应按规定要求,圈定各计算块段的范围,注明矿体及块段编号,块段面积编号,列出各块段的计算参数、矿石量和金属量,如有老采区或采空区应划出。

(5)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1)投影面方位的确定,要垂直勘探线,即与矿件平均走向线平行。

(2)绘制标高线与勘探线,作为投影图的控制网。

标高线应与勘探线剖面图上的标高线一致。

勘探线在图上为铅垂线,其在图上的间距为勘探线的实际间距。

(3 )矿体出露线的画法。

在矿床地形地质图上,将矿体露头中心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交点投影方位线上,按其标高及其与邻近勘探线垂直距离转绘到投影图上,然后连接各点成一曲线,即为矿体出露线。

在矿床评价阶段,不具备精测大比例尺矿床地形地质图时,可根据各实测的勘探线剖面上同一矿体的出露标高点,投绘到投影图上相应勘探线的标高位置,然后参照各勘探线之间野外矿体出露的地形起伏情况连结各点,即为地表矿体的大致出露线。

(4)探矿工程的投绘①探槽的投绘。

可与矿体地表出露线的画法同进行,投影方法相同,只要在矿体地表出露线上,在相应的探槽位置,根据探槽的宽度和实际深度作凹形,注明探槽编号。

②沿脉坑道的投绘。

根据坑道(中段)地质图,取其平行投影方向的投影长度,按中段高度转绘到投影图上,画出2一3mm宽的两条平行的水平线即可。

③穿脉坑道的投绘。

根据穿脉坑道与犷体中心线的交点及其邻近勘探线的垂直距离,按坑道标高投绘到投影图上。

④钻孔的投绘。

根据勘探线剖面图,按所在钻孔的见矿标高(钻孔与矿体中心线的交点标高)投绘到投影图上。

当钻孔偏离勘探线时,应求出该交点偏离勘探线的位置,再投绘到图上。

(三)水平投影图的编绘。

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缓(<450)时,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

图件主要内容与垂直投影图相同。

只是图纸上以平面坐标网为作图的控制网,投影面为水平面。

编绘的基本方法为:1.绘制平面坐标网,正确地画上各勘探线的位置,作为底图。

2.按坐标法确定各地表再程及样槽位置,再从样槽位置确定矿体中心与地形表面的交点,参照地形地质图,连接各交点即为矿体露头线。

3.沿脉工程按其水平投影位置及水平投影长度画出。

4.钻孔见矿位置按钻孔与矿体投影基准面(以矿体中心曲面)的交点位置,转绘到投影图上。

若为斜孔,需求出该交点偏离勘探线的位置。

对于直孔,可直接根据地表钻孔坐标投绘。

三、金矿体的圈定(一)矿体圈定的依据矿体的圈定是储量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储量计算的矿体圈定,是以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为依据,同时结合矿床的地质条件而进行的。

岩金矿床工业指标_的内容是: 1.边界品位是指矿体与围岩.(含夹石)的分界品位,是圈定矿体的单个样品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含量标准。

例如,具体圈定矿体时,在一条连续采样的祥线上,均以单个样品来衡量,其中除不能剔除的夹石样品外,其余样品均应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要求。

2.最低工业品位又称最低可采品位或工程平均品位。

它是工业上可以利用的单工程的最低平均品位。

是圈定工业矿体姗分平衡表内储量和平衡表夕嘴量的依据。

在岩金矿床中,对品位变化很不均匀和极不均匀的矿体,最低工业品位可用于块段以至矿体,即在块段或矿体中,允许个别工程平均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但不允许有连续两个工程低于最低工业品位。

3.矿床平均品位指矿床应达到的平均品位。

它用来衡量金矿床矿石的贫富程度,也是衡量矿床在当前是否值得开发利用的一项标准。

一般低于该平均品位的矿床,就不能进行矿山建设。

4.最小可采厚度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采利用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指真厚度)要求,小于这一厚度的不得视为矿体。

5.夹石剔除厚度是指矿体(层)内的岩石或达不到边界品位严求的夹石,应予以剔除并的最小厚度(指夹石真厚度)。

等于或大于此厚度的夹石应予以剔除,小于此厚度的夹石需并入矿体样品计算储量。

6.米.克/吨(m .g/t)值常用于脉金矿床。

当单层矿体真厚度小于可采厚度,但品位较富时,用矿体的厚度乘以该矿体样命的品位,即称之为米·克/吨值。

凡米·克/吨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品位与可采厚度的乘积者,仍可视为矿体,参加储量计算.7.无矿段剔除长度及高度除该指标对脉金矿床己成为一项重要指标。

它用以解决矿体的连续性,是对矿脉沿走向和沿倾斜方向无矿段应剔除长度或高度的规定。

根据以往岩金矿床地质普查勘探的情况和目前矿床建设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兹将目前岩金矿床一般工业指标提供如下:边界品位1一2 g/t;最低工业品位.3一5 g/t;矿床平均品位5一8 g/t;夹石剔除厚度2一4m;无矿段剔除长度:上下坑道对应时10-15 m ;上下坑道不对应时20-30m;多无矿地段剔除高度以半个中段或一个中段高为准。

(二)矿体圈定的步骤和方法圈定矿体时首先确定矿体边界基点,然后通过基点划出边界线。

矿体的边界线主要有零点边界线、可采边界线和矿石类型的边界线等。

矿体的连接与圈定,常在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和用储量计算的投影图上进行。

其步骤是先在单项工程内圈定矿体,然后在平面上或剖面上连矿。

1.矿体零点边界线的圈定方法零点边界线,也就是矿体的尖灭线。

它是指矿体厚度为零或品位降低至边界要求的各点的连线。

具体圈定零点边界线时,可有两种情况:(1)当相邻两个探矿工程中,一个工程见矿且达到工业要求;另一个工程未见矿,则边界基点应位于两工程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用有限推断法确定,其具体圈定的主要方如下:①中点联线法: 以两工程间距之一半为中点,这些中点的联线即为零点边界线,也叫有限外推外部边界线。

这种方法常以一定的探矿工程密度为依据,对距离见矿工程太远的无矿工程一般不予考虑。

②自然尖灭法: 当掌握矿体的变化规律是向边缘逐渐尖灭时,可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根据矿体自然尖灭的趋势推定矿体的尖灭点,将这些尖灭点投绘到垂直或水平投影图上,连结各点即为有限外推的零点边界线。

(2)当矿体边缘工程见矿,在其外部再无工程控制时,从边缘工程向外推断,常用无限外推法确定。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方法是用简便的几何法向外推定。

几何法是以矿体边缘见矿工程画出的边界线为基础,结合矿体的形态变化规律,适当向外推断一定距离作为矿体边界。

用几何法推断外部边界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按勘探工程间距推定, 一般外推的距离等于勘探工程间距的一半。

②依据开采系统推定, 矿体的外部边界线以最下一个中段向下外推一个到两个中段距离,用坑道勘探的脉状矿体常用此法。

③根据矿体已揭露部分的规模进行外推,有以下三种方法:a.三角形法:即矿体推定深度为矿体走向长度的一半, 此时外部边界为三角形。

b.长方形:矿体推定深度为矿体沿走向长度的1/4,外部边界推定为长方形、C.对等轴状矿体如矿巢、矿瘤等。

外推边界常用锥形或半球形,其推测深度为平均直径的1/2。

2.矿体可采边界的圈定方法可采边界是根据最低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米.克/吨值所确定的平衡表内可采矿量的边界位置。

在岩金矿床圈定矿体中,多数矿床采用直接圈出可采边界,而不圈出零点边界线。

可采边界圈定的具体做法如下:( 1)在沿矿体厚度方向揭露的单项工程上圈定可采矿体。

音先按照连续取样的样品分析数据,用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来圈定,对于夹在矿体内小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凡是小于或等于夹石最大剔除厚度(指连续厚度)者,应圈入矿体,反之则应圈为夹石。

这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经计算后,其厚度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厚度,平均品位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时,则圈定为表内矿石。

这时若平均品位介于最低工业品位与边界品位之间,则应圈定为表外矿石。

②如果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则应计算米.克/吨值,计算后若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要求的米.克/吨值时,即可圈定为表内矿石。

③当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的总厚度相当大,其平均品位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时,应尽可能圈出部分表内矿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