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2_谓词逻辑
• 在一个谓词公式中,如果某个客体变元既 以约束变元形式出现,又以自由变元形式 出现,就容易产生混淆。为了避免此现象 发生,可以对客体变元更改名称。 如 x(F(x,y)→yP(y))∧Q(z) • 约束变元的改名规则: (1).对约束变元可以更改名称,改名的范围 是:量词后的指导变元以及该量词的辖域 内此客体变元出现的各处同时换名。 (2).改名后用的客体变元名称,不能与该量 词的辖域内的其它变元名称相同。
z的辖域
y的辖域
x的辖域
一般地, • 如果量词后边只是一个原子谓词公式时, 该量词的辖域就是此原子谓词公式。 • 如果量词后边是括号,则此括号所表示 的区域就是该量词的辖域。 • 如果多个量词紧挨着出现,则后边的量 词及其辖域就是前边量词的辖域。
2-2.5 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
• 在谓词公式中的客体变元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受到量词约束的,一种是不受量词 约束的。请看下面公式: • x(F(x,y)→yP(y))∧Q(z) F(x,y)中的x在x的辖域内,受到x的 约束,而其中的y不受x的约束。 P(y)中的y在y的辖域内,受y的约束。 Q(z)中的z不受量词约束。
第二章 谓词逻辑
问题的提出:(即命题逻辑的局限性)
在第一章, 一个原子命题只用一个字母表示, 而不再对命题中的句子成分细分。这样有一些逻 辑问题无法解决。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令P:小张是大学生。 Q:小李是大学生。 从符号P、Q中不能归纳出他们都是大学生的共 性。我们希望从所使用的符号那里带给我们更多 的信息,比如可以看出他们的共性。这种想法在 第一章是无法实现的。
2-1.5 量词
• 例如:有些人是大学生。 所有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有些”,“所有的”,就是对客体量化的词。 • 定义:在命题中表示对客体数量化的词,称之 为量词。 • 定义了两种量词: (1).存在量词:记作,表示“有些”、“一 些”、 “某些”、“至少一个”等。 (2).全称量词:记作,表示“每个”、“任 何 一个”、“一切”、“所有的”、“凡是”、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推理
得到(3)不能使用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由(2)得到 不能使用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得到 不能使用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因为(2)中含有除 以外的自由变元z。 中含有除y以外的自由变元 因为 中含有除 以外的自由变元 。
推理举例1 推理举例
每一个大学生不是文科生就是理科生; 每一个大学生不是文科生就是理科生;有的大学生是优 西 等生;小张不是文科生但他是优等生。因此, 等生;小张不是文科生但他是优等生。因此,如果小张是 华 大 大学生,他就是理科生。 大学生,他就是理科生。
∃y (P(x)→Q(y)) // 存在量词引入规则 →
一阶逻辑中特有的推理规则( 一阶逻辑中特有的推理规则(续)
西 华 大 学
[4]. 存在量词消除规则(EI规则) 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规则 规则) ∃x A(x) ⇒ A(c) 成立的条件是: 成立的条件是: (1). c是特定的个体常项,是使得 是特定的个体常项, 是特定的个体常项 是使得A(c)为 为 真的个体常项, 不能在前面的公式序列中出 真的个体常项 , c不能在前面的公式序列中出 现; (2). c不在 不在A(x)中出现; 中出现; 不在 中出现 (3). A(x)中自由出现的个体变元只有 ; 中自由出现的个体变元只有x; 中自由出现的个体变元只有
举例: 举例: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西 华 大 学
指出下列推导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指出下列推导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A (1). ∃x P(x) // 前提 (2). P(c) // 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3). ∃x Q(x) // 前提 (4). Q(c) // 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A解 : 第二次使用存在量词消除规则时 , 所指定的特 解 第二次使用存在量词消除规则时, 定个体应该在证明序列以前的公式中不出现, 定个体应该在证明序列以前的公式中不出现,正确的推 理是: 理是: (1). ∃x P(x) // 前提 (2). P(c) // 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3). ∃x Q(x) // 前提 (4). Q(d) // 存在量词消除规则
离散数学第二章
P (t1 , t2 , , tn ) 是原子公式。
32
§2.1.3 谓词逻辑公式(公式 )
定义 谓词公式由下述各条规定组成: (1)原子公式是谓词公式。 (2)若A是谓词公式,则﹁ A也是谓词公式。 (3)若A和B是谓词公式,则A ∨ B,A ∧ B,A → B, 也是谓词公式。
22
2.存在量词
注意:1.在存在量词 的作用下,x不再起变量的作用, 存在量词也“约束”了x的变量作用。 注意:2.在存在量词作用下,命题中的特性谓词与命题 变元之间必须采用联结词合取,而不能用条件。 注意:3.命题的表示形式与个体域密切相关。 例:有些狗是聪明的。 若个体域为所有狗的集合,则该命题表示为:
这种“描述主语性质的谓语结构的抽象形式或描述主语所 涉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抽象形式”就是谓词。语句中的主 语称为个体。 在原子命题中引进谓词和个体的概念,这种以命题中的谓 词为基础的分析研究,称为谓词逻辑(或称谓词演算)。
7
§2.1.1 谓词与个体
在谓词逻辑中,将原子命题分解为谓词与个体两部分。
F (a1 , a2 , , an )
例如, T(a):a是教师。 D(3,2):3大于2。 C(武汉,北京,广州):武汉位于北 京和 广州之间。 注意顺序
9
§2.1.1 谓词与个体
在一个谓词中,个体是可以变化的,如 “是大学生” 中个体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是“张华是大学生” 也可
以是“何勇是大学生” ,等等。
31
§2.1.3 谓词逻辑公式(公式 )
定义( 项 ) (1)个体常量符是项;
(2)个体变量符是项;
(3)设f是n元函数符,
t1 , t2 , , tn 为项,则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上述符号P 上述符号P、Q、R、T表示的是命题,而符号C(上 表示的是命题,而符号C )、F )、B )、S 李兰, 海)、F(甲,乙)、B(3,2,5)、S(李兰,高 则是命题所对应的谓词表示形式, 翔)则是命题所对应的谓词表示形式,它们都有确 切的真值。 切的真值。
8
a:上海;b:甲,c:乙;d:3,e:2,f:5;g:李兰, a:上海;b:甲 c:乙 d:3,e:2,f:5;g:李兰, 上海 李兰 h:高翔 则上述命题又可表示为: 高翔。 h:高翔。则上述命题又可表示为: P:C(上海) : (上海) Q:F(甲,乙) : ( R:B(3,2,5) R:B(3,2,5) T:S(李兰,高翔) : (李兰,高翔) P:C(a) : ( ) Q:F(b,c) : ( , ) R:B(d,e,f) R:B(d,e,f) T:S(g,h) : ( , )
谓词的基本概念与表示 如有句子: 例 如有句子: 张红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张红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王南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王南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李华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李华是一个中州大学的学生。 则在命题中必须要用三个命题P 来表示。 则在命题中必须要用三个命题P,Q,R来表示。 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是一个大学生” 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一个大学生” 因此,若将句子分解成: 因此,若将句子分解成: 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 表示“是一个大学生” 后紧跟“某某人” 用P表示“是一个大学生”,P后紧跟“某某人”。则 上述句子可写为:P(张红 张红) P(王南 王南) P(李华 李华) 上述句子可写为:P(张红);P(王南);P(李华)。一 般地, 般地, P(x): 是一个大学生。 : P(x):x是一个大学生。 P:谓词 x:个体词 : 4 P(x):命题函数 :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在命题函数前加上量词(x)和(x)分别叫做个体变元x 被全称量化和存在量化。一般地说,命题函数不是命题, 如果对命题函数中所有命题变元进行全称量化或存在量化, 该函数就变成了命题。这一结论在例2.3中得到验证。
为假。 ⑵ 如果5大于3,则2大于6。 解:设G(x,y): x大于y a:5,b:3,c:2,d:6 该命题符号化为:G(a,b)→G(c,d) G(a,b)表示5大于3,它是真命题。G(c,d)表示2大于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是个假命题。所以G(a,b)→G(c,d)为假。
(3) 2 是无理数, 而 3 是有理数 解 :设F(x): x是无理数, G(x): x是有理数 符号化为 F( 2) G( 3) 真值为 0 (4) 如果2>3,则3<4 解:设 F(x,y): x>y, G(x,y): x<y, 符号化为 F(2,3)G(3,4) 真值为1
谓词:刻划个体性质或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式叫做谓词。谓 词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叫做谓词标识符。
例如可以用F,G,H表示上面三个命题中谓词: F:„是优秀共产党员。 G:„比„高。 H:„坐在„和„的中间。
第2章 谓词逻辑
一元谓词:与一个个体相关联的谓词。如上例中的F。 二元谓词:与两个个体相关联的谓词。如上例中的G。 三元谓词:与三个个体相关联的谓词。如上例中的H。
返回章目录
第2章 谓词逻辑
课外作业
• 教材P59-60页: 练习题(需要做在练习本上) (1) (2) a)、c) 、d)、e)、 f)、i)、k)、l)
返回章目录
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辑
*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命题函数与量词
当个体域为有限集合时,如D={a1, a2 …, an},对任意谓词A(x),有 xA(x)A(a1)∧A(a2)∧…∧A(an ) xA(x)A(a1)∨A(a2)∨…∨A(an )
特性谓词常作合取项,如x(M(x)∧ G(x))。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命题函数与量词
*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例如:在实数域上用H(x,y)表示x+y=5,则命题“对于任意的x,都存在y使得x+y=5”可符号化为:xyH(x,y),其真值为1。若调换量词顺序后为: yxH(x,y) , 其真值为0。
*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
令S(x): x吸烟。则符号化为:
(x)(M(x)∧S(x))
令D(x): x登上过木星。则符号化为:
令Q(x):x是清华大学的学生。H(x):x是高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
小结:本节介绍了n元谓词、命题函数、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等概念。重点掌握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及量化命题的符号化。
添加标题
x(M(x) F(x)).
添加标题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添加标题
命题函数与量词
*
当个体域为全体学生的集合时:
01
令P(x): x要参加考试。则(2)符号化为
02
xP(x).
03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04
令S(x): x是学生。则(2)符号化为
05
x(S(x) P(x)).
离散数学第二章
5
3 量词的有关概念
1. 全称量词: “所有的”,“任何一个”,“每 全称量词: 所有的” 任何一个” 一个” 凡是” 一切” 一个”,“凡是”,“一切”表示个体域中每一 表示,称为全称量词。 用符号“ 个,用符号“∀”表示,称为全称量词。
如,所有的人都要呼吸。 所有的人都要呼吸。
16
常用一阶逻辑中的基本等值式
1. 有限个体域 有限个体域D={a1, a2, … ,an }中消去量词 中消去量词 等值式: 等值式
1) ∀xA( x) ⇔ A(a1 ) ∧ A(a2 ) ∧⋯∧ A(an );
2) ∃xA( x ) ⇔ A(a1 ) ∨ A(a2 ) ∨ ⋯ ∨ A(an ).
10
指导变项( 指导变项(元)等概念
在合式公式∀ 和 在合式公式∀xA和∃xA中,称x是指导变元,称A为相应量词 中 是指导变元, 为相应量词 作用域或辖域。 的作用域或辖域。 在辖域中x的出现称为 在公式 中的约束出现 在辖域中 的出现称为x在公式 中的约束出现; 的出现称为 在公式A中的约束出现; 公式A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它变元称为该变元的自由出现. 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它变元称为该变元的自由出现 公式 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它变元称为该变元的自由出现 例1 指出下列公式中的指导变项、量词的辖域、个体变项的 指出下列公式中的指导变项、量词的辖域、 自由出现和约束出现. 自由出现和约束出现 1) 2) ∀xF(x,y)→∃x(G(x) ∧¬ ∀zP(x,z)) → ∀x ∃ y(A(x,y)→∃z(B(x) ∧P(x,z))) →
永假式 如果 在任何解释下均为假 称A为矛盾 如果A在任何解释下均为假 解释下均为假,称 为 或称永假式 式(或称永假式 ; 或称永假式); 如果存在一个解释使A为真 则称A为 为真,则称 可满足式 如果存在一个解释使 为真 则称 为 可满足式; 可满足式;
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辑-变元的约束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四、谓词公式的蕴含式定义
约束 变元
自由
(1)(x)(y)(P(x, y)∨Q(y, z))∧(x)R(x,y)
变元
指导 变元
(x)的 (y)的 指导 (x)的 辖域 辖域 变元 辖域
P(x, y)、Q(y, z)中的x, y为约束变元,z为自由变元, R(x,y)中的x为约束变元,但y为自由变元。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例(x)(A(x)∨B(x,y))∨C(x)∨ D(x,w) 换名: (y)(A(y)∨B(y,y))∨C(x)∨ D(x,w) 错
(w)(A(w)∨B(w,y))∨C(x)∨ D(x,w) 对 (z)(A(z)∨B(z,y))∨C(x)∨ D(x,w) 对
代入: (x)(A(x)∨B(x,y))∨C(y)∨ D(y,w) 错 (x)(A(x)∨B(x,y))∨C(w)∨ D(w,w) 错 (x)(A(x)∨B(x,y))∨C(u)∨ D(x,w) 错 (x)(A(x)∨B(x,y))∨C(u)∨ D(u,w) 对
(x)G(x) =
1, 0,
x D,G(x) = 1 x0 D,G(x0 ) = 0
(x)G(x) =
1, 0,
x0 D,G(x0 ) = 1 x D,G(x) = 0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例
对以下公式赋值后求真值。
(x)(P(x)→Q(f(x),a)) (x)(P(x)∧Q(x,a))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33
§3 谓词公式与翻译
例5:凡是实数不是大于0,就是等于0或者小于0。 设R(x):x是实数。 P(x,0):x大于0。 Q(x,0):x等于0。 S(x,0):x小于0。 (x) (R(x) → ( P(x,0) Q(x,0) S(x,0) ) )
例: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
设M(x):x是人。S(x):x是会死的。
个体域约定为{人类}:(x) (S(x))
全总个体域:
(x) ( M(x) → S(x) )
例:有一些人是不怕死的。
设M(x):x是人。F(x):x是不怕死的。
个体域约定为{人类}:(x) (F(x))
全总个体域:
(x) ( M(x) ∧ F(x) )
定义:在反映判断的句子中,用以刻划客体的性质或 关系的即是谓词。
5
§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法
客体,是指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是具体 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张明,计算机,精神等。
表示特定的个体,称为客体常元,以a,b,c… 或带下标的ai,bi,ci…表示;
表示不确定的个体,称为客体变元,以x,y, z…或xi,yi,zi…表示。
4. 谓词中通常只写客体变元,因此不是命题,仅当 所有客体变元做出具体指定时,谓词才成为命题, 才有真值。
12
第二章 谓词逻辑
§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法 §2 命题函数与量词 §3 谓词公式与翻译 §4 变元的约束 §5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 §6 前束范式 §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13
§2 命题函数与量词
离散数学 谓词逻辑
定义2.2.3 合式谓词公式当且仅当由下列规 则形成的符号串 ① 原子公式是合式谓词公式; ② 若A是合式谓词公式,则(A)是合式谓 词公式; ③ 若A,B是合式谓词公式,则(A∧B), (A∨B),(A→B)和(AB)都是合式谓词公式; ④ 若A是合式谓词公式,x是个体变元,则 (x)A、(x)A都是合式谓词公式; ⑤ 仅有有限项次使用①、②、③和④形成 的才是合式谓词公式。
当n=1时,称一元谓词;当n=2时,称为二 元谓词,…。特别地,当n=0,称为零元谓词。
零元谓词是命题,这样命题与谓词就得到了统
一。
n元谓词不是命题,只有其中的个体变元用 特定个体或个体常元替代时,才能成为一个命 题。但个体变元在哪些论域取特定的值,对命 题的真值极有影响。
例如,令S(x):x是大学生。若x的论域为 某大学的计算机系中的全体同学,则S(x)是真 的;若x的论域是某中学的全体学生,则S(x)是 假的;若x的论域是某剧场中的观众,且观众中 有大学生也有非大学生的其它观众,则S(x)是 真值是不确定的。
④ 有的自然数是素数。
解 令S(x):x是大学生,L(x):x热爱祖国,
N(x):x是自然数,R(x):x是实数,I(x):x有
远大理想,P(x):x是素数。
则例中各命题分别表示为:
①(x)(S(x)L(x))
③(x)(S(x)I(x))
②(x)(N(x)R(x))
④(x)(N(x)P(x))
③找出恰当量词。应注意全称量词(x)后 跟条件式,存在量词(x)后跟合取式。 ④用恰当的联结词把给定命题表示出来。
例2.2.2 将命题“没有最大的自然数”符号 化。 解 命题中“没有最大的”显然是对所有的 自然数而言,所以可理解为“对所有的x,如果 x 是自然数,则一定还有比 x 大的自然数”,再 具体点,即“对所有的 x 如果 x 是自然数,则一 定存在 y , y 也是自然数,并且 y 比 x 大”。令 N(x):x 是自然数, G(x,y):x 大于 y ,则原命题表 示为:(x)(N(x)(y)(N(y)G(y,x)))。
离散数学及应用 第3版 第2章 谓词逻辑
2.1个体词、谓词与量词
(3)∃x∀yP(x,y),其中D = {1,2,3},谓词P(x,y) : x = y 解:∃x∀yP(x,y)=∀yP(1,y)∨∀yP(2,y)∨∀yP(3,y)
=(P(1,1)∧P(1,2)∧P(1,3))∨(P(2,1)∧P(2,2)∧P(2,3)) ∨(P(3,1)∧P(3,2)∧P(3,3)) =(1∧0∧0)∨(0∧1∧0)∨(0∧0∧1) =0
2.1个体词、谓词与量词
存在量词: 表示存在, 有的, 至少有一个等 x 表示在个体域中存在x 设P (x)是以D为个体域的一元谓词, xP(x) = 0 :对任意的x ∈ D,P(x)取值0 xP(x) = 1 :存在a ∈ D,P(a)取值1
➢ 设D = {a1,···,an}是有限个体域, ∃xP(x) = P(a1)∨P(a2)∨···∨P(an)
所以,∃x∀yP(x,y)与∀y∃xP(x,y)值不相同。
2.1个体词、谓词与量词
例2.3 在谓词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人人都爱美; (2) 有人用左手写字 分别取二个不同的个体域 (a) D为人类集合, (b) D为全总个体域 .
(a) (1) 设G(x): x爱美, 符号化为 x G(x) (2) 设T(x): x用左手写字, 符号化为 xT(x)
(b) 设F(x): x为人,G(x): x爱美 T(x): x用左手写字 (1) x (F(x)G(x)) (2) x (F(x)T(x))
这是两个基本公式, 注意它们的使用
2.1个体词、谓词与量词
例2.4 在谓词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正数都大于负数
(2) 有的无理数大于有的有理数
注意: 题目中没给个体域, 使用全总个体域
离散数学 第2章 谓词逻辑
对于一个谓词,如其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在一个量词的作用之下, 对于一个谓词,如其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在一个量词的作用之下,则它就 不再是一个命题函数,而是一个命题了 不再是一个命题函数, 如论域D={a1,a2,…,an} 如论域 则 ∀ xG(x)为G(a1) ∧G(a2) ∧… ∧G(an) 为
∃ xG(x)为G(a1) ∨G(a2) ∨… ∨G(an)
数学分析中极限定义为: 数学分析中极限定义为:任给小正数 ε ,则存在一个正数 δ,使得当 0<|x-a|< δ 时有 时有|f(x)-b|< ε,此时即 limf f ( x) = b
x→a
解设P(x,y)表示“x大于y” Q(x,y)表示”x小于y” 则
limf f ( x) = b
x→a
表示
例如:函数f(x)表示“x的父亲”,谓词P(x)表示“x是教授”,c表示 个体李四。则P(f(c))表示“李四的父亲是教授”。这里c是项, f(c)也是项。 函数f(x, y)表示x+y,谓词N(x)表示“x是自然数”,f(2, 3)表示5,则 N(f(2, 3))表示5是自然数。这里x, y是项, f(x, y)也是项。
2.1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2.1.1 个体、谓词 2.1.2 命题函数 2.1.3 量词
2.1.2 命题函数
定义2.1.2 由一个谓词(如P)和n个个体变元(x1, x2, …, xn)组成的P(x1, 定义 x2, … , xn),称为n元原子谓词或n元命题函数,简称n元谓词。 当n=1时,P称为一元谓词;当n=2时,P称为二元谓词;当n=0时,P称为 零元谓词。零元谓词即是命题。一元谓词刻划了个体的性质,多元谓词刻划 了个体之间的关系。 个体变元的取值范围D称为个体域或论域。如果不事先指明,认为论域 是一切可以作为对象的东西的集合,这样的论域称为全总个体域。 例2.1.1 设S(x)表示“x是田径运动员”,B(x)表示“x是篮球运动员”,则 ¬S(x)表示“x不是田径运动员”,S(x)∨B(x)表示“x是田径运动员或篮球运动 员”。 命题函数不是命题,只有当其中的个体变元用特定个体或个体常量替换 时,才能成为一个命题。但个体变元在哪些范围内取特定值,对是否成为命 题及命题的真值极有影响。 例2.1.3 设S(x)表示“x是大学生”。若x的取值范围为某大学的计算机系 的全体学生,则S(x)是永真式。若x的取值范围为某中学的全体学生,则S(x) 是永假式。若x的取值范围为某电影院的观众,则S(x)的真值不能确定。
第二章 谓词逻辑-最终版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2-1 谓词逻辑中的基本概念与表示 学习目标: 描述 “张三是河工大的学生”。 “李四是河工大的学生”。
内容 谓词 n元谓词。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谓词逻辑的引入
命题是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句。 从语法上分析,这种句子一般有主语和谓语。 如:“我是大学生”,。 “我”:主词、主语(一般是客体),是句子叙述 的主体,指出句子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 “是大学生”:谓词 (用来描述或判定客体性质、 特征或客体之间关系的词项) 如:“3大于2” 3和2都是客体,而“大于”是谓词。 对应的,在研究命题内部结构时,把这两部分称 为客体(或个体)、谓词。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例:语句“x>3”不是命题,含有不确定的 x,该语句 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变量x,即语句的主语, 第二部分为语句的谓词“大于3”,表示主语的一 个性质。 可以用 P(x) 表示语句“ x > 3” 。其中 P 表示谓词 “大于3”,x为变量。 一旦给变量x赋值, P(x) 就成为命题。 ??问题: P(4)和P(2)的含义和值是什么? P(4):4>3,真值:T P(2) :2>3,真值:F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将命题函数→命题的两种方法
1)将变元取定具体的值。 如:A(x):x是素数。A(2):2是素数(真命题)
A(6):6是素数(假命题)
2)将谓词量化。如(x)P(x), (x)P(x)。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命题函数举例
例 . 设 S(x) 表示“ x 学习很好” , W(x) 表示“ x 工作很 好”, A(x)表示“ x身体好” S(x) 表示“x学习不是很好”, S(x) ∧W(x) 表示“x学习和工作都很好”。 A(x)→(S(x)∧W(x)) 表示“如果x身体不好,则x的学习与工作都不 会好”。 S(x), W(x)是简单命题函数, 而S(x), S(x)W(x), A(x)→(S(x)∧W(x))是 复合命题函数。
离散数学_谓词逻辑
(3) 当个体域为全体整数的集合时: 令P(x): x是正的。N(x): x是负的。则(3)符 号化为 (x)(P(x)∨N(x))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I(x): x是整数。则(3)符号化为 (x)(I(x)(P(x)∨N(x))).
全称量词的一些重要性质: 设P是任意的命题,F(x)与A(x,y)均为谓词, 则有:
【例】设 P 表示命题:张辉是工人。 Q 表示命题:李明是工人。 仅仅从命题符号 P 和 Q 看不出张辉和李明 都是工人这一特性。 【例】 x=3 ? x+y=z ? f(x)=0 ?
第二章 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谓词:用来刻划个体的性质或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词。 例如在下面命题中: (1)张明是个劳动模范。 (2)李华是个劳动模范。 刻划客体的性质 (3)王红是个大学生。 (4)小李比小赵高2cm。 (5)点a在b与c之间。 刻划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6)阿杜与阿寺同岁。 (7) x与y具有关系L。 “是个劳动模范”、“是个大学生”、“…比…高2cm”、 “… 在…与…之间”、“…与…具有关系L”都是谓词。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Predicate and Its Expression)
(2)当个体域为人类集合时: 令G(x): x活百岁以上。则(2)符号化为 ( x)G(x)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M(x): x是人。则(2)符号化为 (x) (M(x) ∧ G(x))
存在量词的一些重要性质: 设P是任意的命题,F(x)与A(x,y)均为谓词, 则有: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这里有一些人,Exist x,用反写 — 存在变量词, 用于表示个体域中的某些客体 (1)(x)(N(x) P(x))
(2)(x)(M(x) R(x)) (3)(x)(M(x) E(x))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统称为量词,每个由量词确定的表达式, 都与个体域有关,如: (x)(M(x) H(x)) M(x)是用于限定H(x)中的个体域, M (x)称为特性谓词,限定客体变元变化范围的谓词 当限定范围为M(x)中时,可简写为:(x)(H(x)) 此命题对于论域为人类时,是正确的,而对于自然数则是FALSE, 因为我们是讨论带有量词的命题函数时,必须确定其个体域,把 特性谓词写出来。并且,为了方便,我们将所有命题函数的个体域 全都统一,使用全总个体域。对变化范围用特性谓词加以限制。 一般地,对全称量词,将特性谓词作为前提条件,命题通常写成 条件式,对存在量词,常将之作为合取项。
定义:H是n元谓词,a1,a2,a3……an是n个客体,H(a1,a2……an)所代 表的式子是一个命题,称为谓词填式。(当ai是客体时,A(a1…an) 才是命题。)
3 除了谓词,我们今后还要用到函数这一概念 例:老张是小张的父亲。 小张的父亲=老张
f:….的父亲; a:小张; b:老张; 则b=f(a)
所以 (x)(M (x) F(x))也就是(x)(M (x) F(x))
(5)肖阳的爸爸到北京去了。 “…到…去了”是谓词。F(x,y): x到y去了。a:肖阳, f(x):x的爸爸, b:北京 所以F(f(a),b) (6)谢世平和他的父亲及祖父三人一起去看演出。
F(x,y,z): x,y和z一起去看演出
H(1,c) H(c,1) :张三、李四一样高
例3:P(x): x是大学生 x的个体域:某大学中某班 P(x)永真 x的个体域:某中学中某班 P(x)永假 x的个体域:某剧场中观众 P(x)有真有假
计算机数学基础—离散数学谓词逻辑
第2章谓词逻辑一、教学要求1. 理解谓词、量词、个体词、个体域、原子公式、谓词公式和变元等概念。
会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
2. 掌握在有限个体域下求公式的真值和某些公式在给定解释下真值的方法,判别公式类型(永真式、永假式和可满足式)的方法。
3. 掌握谓词演算的等值式和重言蕴含式(六种情况:(1)命题公式的推广;(2)量词否定式的等值式;(3)量词辖域扩张和收缩的等值式;(4)量词与联结词∨,∧,→的等值式;(5)量词与联结词的重言蕴含式;(6)两个量词公式间的等值式与重言蕴含式)。
会进行谓词公式的等值演算。
4. 了解前束范式的概念,会求公式的前束范式。
5. 了解谓词逻辑推理的规则:全量词消去规则(US规则);全量词附加规则(UG规则);存在量词消去规则(ES规则);存在量词附加规则(EG规则)本章重点:谓词与量词,公式与解释,前束范式,谓词逻辑推理证明。
二、学习辅导在命题逻辑中,我们把原子命题作为基本研究单位,对原子命题不再进行分解,只有复合命题才可以分解,揭示了一些有效的推理过程. 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仅有命题逻辑是无法把一些常见的推理形式包括进去. 例如“凡人要死,张三是人,张三要死”显然是正确推理. 用命题逻辑解释三段式. 设P:人要死;Q张三是人;R:张三要死。
表示成复合命题有P∧Q→R这不是重言式,即R不是前提P,Q的有效结论. 这反映了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其原因是把本来有内在联系的命题P,Q,R,视为独立的命题。
要反映这种内在联系,就要对命题逻辑进行分析,分析出其中的个体词、谓词和量词,再研究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出正确的推理形式和规则,这就是谓词逻辑的研究内容。
1. 谓词与量词学习这一部分要反复理解谓词和量词引入的意义,概念的含义。
在谓词逻辑中,原子命题分解成个体词和谓词。
个体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客体,它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如小张,房子,南京,大米,思想,实数2等等。
谓词是用来刻划个体词的性质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词。
离散数学自考第二章
定义 1.辖域(作用域):紧接在量词后面括号内的谓词公式。 辖域( 辖域 作用域)
例: ∀xP(x) , ∃x(P(x) ∧Q(x)) 。 若量词后括号内为原子谓词公式,则括号可以省去。
2.指导变元(作用变元):紧接在量词后面括号内的X。 指导变元(作用变元) 指导变元 3.约束变元:在量词的辖域内,且与量词下标相同的变元。 约束变元: 约束变元 4.自由变元:当且仅当不受量词的约束。 自由变元: 自由变元
例:张华是学生,李明是学生。则可把它表示成: H:表示“是学生”,j:表示“张华”,m:表示“李明”,则可用下 列符号表示上述二个命题:H(j),H(m)。
1. 命题函数
客体在谓词表达式中可以是任意的名词。 例:C—“总是要死的。” j:张三;t:老虎;e:桌子。 则C(j), C(t), C(e)均表达了命题。 在上面的例子中,C:表示“总是要死的”;x:表示变元(客 体变元),则C(x)表示“x总是要死的”,则称C(x)为命题 函数。 定义》 《定义》由一个谓词字母和一个非空的客体变元的集合所组成 的表达式,称为命题函数。
2.区别是命题还是命题函数的方法 (a)若谓词公式中出现自由变元,则该公式为命题函数; (b)若谓词公式中的变元均为约束出现,则该公式为命题。
例: ∀xP(x,y,z)是二元谓词, ∃y∀xP(x,y,z)是一元谓词, 而谓词公式中如果没有自由变元出现,则该公式是一个命题。
3.代入规则:对公式中的自由变元的更改叫做代入。 代入规则: 代入规则 (a)对公式中出现该自由变元的每一处进行代入, (b)用以代入的变元与原公式中所有变元的名称不 能相同。
∃x (A(x) ∨B(x)) ⇔ ∃xA(x) ∨ ∃xB(x) ∀x(A(x)∧B(x)) ⇔ ∀xA(x)∧ ∀xB(x) (∃x (A(x) → B(x)) ⇔ ∀xA(x) → ∃xB(x) ∀xA(x) ∨ ∀xB(x) ⇒ ∀x(A(x) ∨ B(x)) x(A(x) ∧ B(x)) ⇒ ∃ x(A(x) ∧ B(x)) ∃xA(x) → ∀xB(x) ⇒ ∀x(A(x) → B(x))
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辑
则xP和xP都是谓词公式
(5)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地应用(1)-(4)所得到的
式子是谓词公式
二、谓词公式的概念
谓词公式是命题公式的扩展,约定最外层圆括号可 以省略,但量词后面若有括号则不省略。
例如 (P(x,y)→(Q(x)→R(y,z)))
P(x,y,z)∧(P(x,y,z)→Q)
y((A(x)∧A(y))→F(x,y,0))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例2.2.6 翻译命题
甲村人与乙村人都同姓。
解 设A(x):x是甲村人。 B(y):y是乙村人。 P(x,y):x与y同姓。 (1)全总个体域 xy((A(x)∧B(y))→P(x,y)) (2)x的论域:甲村人 xy(P(x,y)) y的论域:乙村人
1.令F(x):x是金属。G(y):y是液体。H(x,y):x可以溶解在y 中。则命题“任何金属可以溶解在某种液体中。”可翻译 为( )。 A.x(F(x)∧y(G(y)∧H(x,y))) B.xy(F(x)→(G(y)→H(x,y))) C.x(F(x)→y(G(y)∧H(x,y))) D.x(F(x)→y(G(y)→H(x,y))) 2.令F(x):x是火车。G(y):y是汽车。H(x,y):x比y快。则命 题“某些汽车比所有火车慢。”可翻译为( )。 A.y(G(y)→x(F(x) ∧H(x,y))) B.y(G(y)∧x(F(x)→H(x,y))) C.xy(G(y)→(F(x)∧H(x,y))) D.y(G(y)→x(F(x)→H(x,y)))
由一个谓词常量或谓词变量A,n(n≥0)个个体变量 x1,x2,…,xn组成的表达式A(x1,x2,…,xn) 注意:0元谓词是命题,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 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小结:本节介绍了n元谓词、命题函数、全 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等概念。重点掌握全 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及量化命题的符号化。
36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3 谓词公式与翻译
2.3谓词公式与翻译
n元谓词A(x1,x2...xn) 称为谓词演算的原子公式。 定义:谓词演算的合式公式,可由下述各条组成: (1)原子公式是合式公式。 (2)若A 是合式公式,则(A)也是合式公式。 (3)若A,B是合式公式,则(A ∧ B),(A ∨ B),(A
的学生,则x R(x)为假。)
29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3)约定以后如不指定个体域,默认为全总 个体域。对每个个体变元的变化范围,用 特性谓词加以限制。
30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特性谓词:限定个体变元变化范围的谓词。 一般而言,对全称量词,特性谓词常作蕴含 的前件,如x(M(x) F(x));对存在量词, 特性谓词常作合取项,如x(M(x)∧ G(x))。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命题逻辑的局限性: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命题演算的基本单位,不
再对原子命题进行分解,因而无法研究命题的内部结 构、成分及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无法处理一些 简单而又常见的推理过程。
1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例如,下列推理: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众所周知,这是真命题。但在命题逻辑中,如果
32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5) 当个体域为有限集合时,如D={a1, a2 …, an},对
任意谓词A(x),有
xA(x)A(a1)∧A(a2)∧…∧A(an ) xA(x)A(a1)∨A(a2)∨…∨A(an )
33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例6:在谓词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所有的人都长头发。 (2)有的人吸烟。 (3)没有人登上过木星。 (4)清华大学的学生未必都是高素质的。 解:令 M(x): x是人。(特性谓词) (1) 令F(x): x长头发。则符号化为:
4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在谓词逻辑中,可将原子命题划分为个体和谓 词两部分。 个体:可以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的或抽象的概念。 例如,电子计算机、李明、玫瑰花、黑板、实数、
中国、思想、唯物主义等,客体也可称之为 主语。 谓词:用来刻划个体的性质或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的词。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S(x): x是学生。则(2)符号化为
x(S(x) P(x)).
23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3) 当个体域为全体整数的集合时: 令P(x): x是正的。N(x): x是负的。则(3)符号
化为 x(P(x)∨N(x)) .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I(x): x是整数。则(3)符号化为
25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例4:在谓词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一些数是有理数。 (2)有些人活百岁以上。
26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解: (1)令Q(x): x是有理数。则(1)符号化为xQ(x)。 (2)当个体域为人类集合时:
令G(x): x活百岁以上。则(2)符号化为xG(x)。
同理,个体变元x,y具有关系L,记作L(x,y);个体 变元x,y,z具有关系A,记作A(x,y,z)。
H(x)、L(x,y) 、A(x,y,z)本身并不是一个命题。只有 用特定的个体取代个体变元x,y,z后,它们才成为命题。 我们称H(x)、L(x,y) 、A(x,y,z)为命题函数。
13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当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 令M(x): x是人。则(2)符号化为
x(M(x) ∧ G(x))
27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有时需要同时使用多个量词。 例5:命题“对任意的x,存在y, 使得x+y=5”,
取个体域为实数集合,则该命题符号化为 x y H(x,y).
其中H(x,y): x+y=5. 这是个真命题.
(x)(M(x) F(x))
34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2) 令S(x): x吸烟。则符号化为: (x)(M(x)∧S(x))
(3) 令D(x): x登上过木星。则符号化为: (x)(M(x)∧D(x))
(4)令Q(x):x是清华大学的学生。H(x):x是高 素质的。则符号化为: (x)(Q(x) H(x))
注意:命题函数中,个体变元在哪些范围内取特定 的值,对命题的真值极有影响。
17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例如:H(x,y)∧H(y ,z)H(x,z)
若H(x,y)解释为: x大于y,当x,y,z都在实数中
取值时,则这个式子表示“若x大于y 且y 大于 z,则x大于z” 。这是一个永真式。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在命题函数中,个体变元的取值范围称为 个体域,又称之为论域。个体域可以是有 限事物的集合,也可以是无限事物的集合。
全总个体域:宇宙间一切事物组成的个体 域称为全总个体域。
19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2.2.2 量词
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用P,Q,R表示以上三个命题,则上述推理过程为: (P∧Q)R。借助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不能证明其 为重言式。
2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原因:命题逻辑不能将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 关系反映出来。 解决办法:将命题进行分解。
3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2.3 谓词公式与翻译 2.4 变元的约束 2.5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 2.6 前束范式 2.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注意: (1)单独一个谓词并不是命题,在谓词字母后填
上个体所得到的式子称之为谓词形式。 (2)在谓词形式中,若个体确定,则A(a1,a2,...,
an)就变成了命题。 (3)在多元谓词表达式中,个体字母出现的先后
次序与事先约定有关,一般不可以随意交换 位置。
9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31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4) 一 般 来 说 , 当 多 个 量 词 同 时 出 现 时 ,
它们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 例如:在实数域上用H(x,y)表示x+y=5,
则命题“对于任意的x,都存在y使得 x+y=5”可符号化为:xyH(x,y),其真值 为1。若调换量词顺序后为: yxH(x,y) , 其真值为0。
如果H(x,y)解释为: “x是y的儿子”, 当x,y,z都 指人时,则这个式子表示“若x为y的儿子 且y 是z的儿子,则x是z的儿子” 。这是一个永假 式。
如果H(x,y)解释为: “x距y10米”,当x,y,z为平 面上的点,则这个式子表示“若x距y10米且y 距z10米,则x距z10米” 。这个命题的真值将 由x,y,z的具体位置而定,它可能是1,也可能 18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小结:本节将原子命题进行分解,分为个体 和谓词两部分。进而介绍了个体和谓词、一 元谓词和n元谓词的概念。重点掌握一元谓 词和n元谓词的概念。
10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2.2.1 命题函数 2.2.2 量词
11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在…与…之间” “…与…同岁”都是谓词。 6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刻划一个个体性质的词称之为一元谓词,刻划 n个个体之间关系的词称之为n元谓词。
一般我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谓词,用小写英 文字母表示个体名称。
7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例如,将上述谓词分别记作大写字母F、G、H、 R、S,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复合命题函数:由一个或几个简单命题函数以及逻 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表达式。
例1:若x的学习好,则x的工作好。 设S(x):x学习好;W(x):x工作好 则有S(x) W(x)
15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例2:将下列命题用0元谓词符号化。 (1) 2是素数且是偶数。 (2) 如果2大于3,则2大于4。 (3) 如果张明比李民高,李民比赵亮高,则张明比赵
亮高。
16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解:(1) 设F(x): x是素数. G(x): x是偶数. 则命题符号化为: F(2)∧G(2)
(2) 设L(x,y) :x大于y. 则命题符号化为: L(2,3) L(2,4)
(3) 设 H(x,y): x比y高. a:张明 b:李民 c:赵亮 则命题符号化为: H(a,b)∧H(b ,c)H(a,c)
5
第二章 谓 词 逻 辑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例如在下面命题中: (1)张明是个劳动模范。 (2)李华是个劳动模范。 刻划个体的性质 (3)王红是个大学生。 (4)小李比小赵高2cm。 (5)点a在b与c之间。 刻划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6)阿杜与阿寺同岁。
“ 是 个 劳 动 模 范 ” 、 “ 是 个 大 学 生 ” 、 “ … 比 … 高 2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