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演变论文
恒星七纪论文
恒星七纪论文【1,恒星的诞生】,宇宙中的云团(尘埃和气体)延伸300光年,是恒星的摇篮,形成恒星触发事件:两个云团碰撞或遥远的宇宙活动引发的激波,仅需挤压一下云团,只要一点压力,让气体的密度足够大,然后引力发挥作用,云团开始坍塌,数百万年,恒星不断成长,内核压力增大,温度升高,直到达到临界温度1500万度,恒星的内核在一瞬间开始发出耀眼光芒。
模拟恒星内部反应,点亮恒星的核聚变:英国牛津郡欧洲联合环境加速器,能够承受一亿度高温,内部极强的磁场束缚着氢燃料。
仪器屏幕:start countdown开始倒计时工作,启动磁铁让电流通过环路,环路逐渐变红,等离子体在形成。
等离子体在底部碰撞,产生蓝紫色光芒,三千万度温度,流经等离子的电流有250万安培。
氢原子由一个电子围绕质子旋转,在足够热量与压力下,电子从中心资质旁剥离,足够多的原子被剥离电子,形成一团等离子体。
质子四处乱窜,带正电彼此排斥,多数会擦身而过,能量足够高会狠狠相撞,合为一体,这就是聚变反应。
四个氢质子聚变形成新元素氦,释放出巨大能量。
新造的氦核,质量比用来创造它的四个氢原子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一点点质量能创造很大的能量。
太阳每天燃烧质量的九牛一毛,产生数以百万瓦特计的能量,恒星诞生后,孕育它的云团还剩下部分物质,围绕恒星形成一个盘,数百万年间尘埃盘中的尘埃颗粒开始相互吸附【2,成年期】90%的恒星正值中年。
创造一颗恒星的重力,正在将它向内拉,试图压碎它;而给予它生命的核聚变,又在向外推,时刻准备将它炸开。
任意一方占据上风,这颗恒星将在灾难中毁灭。
黑子与太阳耀斑有关,耀斑爆发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将数百万吨物质抛向太空,这股带电粒子流能够扰乱卫星通讯,极端情况下,甚至能使电网瘫痪。
一切都源自于太阳磁场的湍动特性。
有时,部分太阳磁场会缠在一起,磁力线的足点(足点:磁力线汇聚的地方)到处移动,磁力线错综交缠。
局部磁场变得异常复杂,最终磁力线断裂,这样就会爆发一场巨大的太阳耀斑。
[论文]恒星的形成与演化
恒星的形成与演化一、恒星的形成恒星是茫茫宇宙中除太阳、月亮和少数行星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天体.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对恒星充满了好奇与幻想,中外都流行着非常动人的神话传说.然而,直到望远镜出现后,人们才对恒星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了解到恒星在天空中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到了2 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质能关系,人们对原子核反应所产生的巨大能量逐步认识,知道了恒星能量的来源,才渐渐认识到恒星本身也有生命周期,它们像人一样会出生、生长、老去直至死亡.然而,恒星的出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个谜,直到2 0世纪6 0年代,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分子气体,以及嵌埋其中的低温原恒星( p r o t o s t a r) ,才对恒星的出生场所及过程有了最初步的了解.经过 4 0年的研究,天文学家对恒星的出生过程有了相当充分的理解,特别对小质量恒星而言更是如此.现在已经很清楚,恒星是在以分子气体为主的星际分子云中生成的,由于分子云自身的引力作用,开始自身的塌缩并形成所谓的年轻星天体( y o u n g s t e l l a r o b j e c t s ) ,这些年轻星天体经过快速演化最终形成恒星.为了对恒星进行分类,天文学家将小于太阳质量3倍的恒星称为小质量星,3 —8倍的称为中等质量星,而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则称为大质量星.这一分类并不仅仅是表象的不同,事实上它代表了不同类型的恒星形成时不同的物理过程.(一)小质量恒星形成的理论与观测一般认为,恒星是通过分子云核( mo l e c u l a r c o r e )的塌缩而形成的.在银河系内,存在一类由分子气体组成的天体,由于它们呈弥散的云雾状形态,因此被称为分子云( mo l e c u l a r c l o u d ),其总质量约占银河系可视物质质量的1%,其温度很低,大约为1 0 K .分子云在星际空间缓慢演化,在某些局部形成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被称为分子云核.随着分子云核的进一步演化,其内部的热运动压力不能再抵御自身的引力,便开始了所谓引力塌缩,最终形成恒星.根据研究,从分子云核演化成一颗恒星经过了以下4个阶段:( 1 )云核阶段:分子云核内气体运动压力、磁压、引力及外部压力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云核缓慢收缩,温度开始缓慢上升,形成热分子云核;( 2 )主塌缩阶段:当分子云核的内部压力不能抵抗自身引力时,就开始了塌缩.由于云核中心密度较高,塌缩区域最初位于中心,并以当地声速向外扩张,这就构成“先内后外”的塌缩( i n s i d e—o u t c o 1 .1 a p s e ).塌缩形成一个致密的核心,巨大的引力能使中心温度迅速升高.由于云核的自转,外部物质不会直接落到核心,而是在核心周围形成一个致密的盘状结构,称为吸积盘( a c c r e t i o n d i s k );( 3 )主吸积阶段:由于角动量及磁通量守恒原理,最终成为恒星组成部分的物质并不能直接落到中心星上,而是落在吸积盘上,吸积盘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将多余的角动量向外传递,使中心星的质量得以继续增加,因此,吸积盘在恒星形成活动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为了释放角动量,系统还通过目前尚不可知的机制向两极方向抛射物质,形成质量外流(outflow).恒星的大部分质量都是通过吸积获得的,巨大的引力能使中心星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点燃了星中心区域的氘.( 4 )残余物质驱散阶段:质量外流在这一阶段继续存在,外流与星风的作用使恒星形成的残余物质远离中心星,星周物质以及盘物质变得稀薄,外流的开口张角渐渐变大.中心星仍然从盘中吸积物质但其速率已经很小,中心星的质量不会再有实质性的增长,更多的是准静态收缩.中心星的核心部分这时可能已经开始了氢燃烧,外部出现了对流层.当这一阶段结束时,我们就可以在宇宙空间看见一颗性质不同的恒星,被称为主序星.以上4个阶段为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所预言而在观测上都得到了证实.在观测上,天文学家利用不同波段的观测发现了4类年轻星天体,其能谱特征基本符合上述4个阶段.他们还发现了围绕小质量年轻星天体的吸积盘,以及伴随恒星形成活动的质量外流.质量外流在电磁波的各个波段都有表现,如射电波段的分子外流及喷流,红外波段的喷流,以及光学波段的赫比格一哈罗天体( H e b i g—H a r o o b j e c t ).光学和红外光谱观测还发现了年轻星天体的质量吸积特征,有几项射电波段的观测声称找到了分子云核的塌缩特征,虽然这些观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总之,虽然在一些细节上还有待证实,小质量星的形成之迷已经为天文学家所揭示,由此发展的小质量星形成理论被认为是正确的.(二)大质量星形成理论与观测大质量星能否像小质量星那样,通过塌缩和吸积而成?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但在经典的理论模型计算中,如果使用与小质量星相同的模型参数则当年轻星的质量大于太阳的10倍时,它所释放的光子光压足以抵御自身的引力,使得吸积盘中的物质所受的净力方向向外,从而停止吸积过程,中心星的质量不再继续增加.这意味着恒星的最大质量为1 0倍太阳质量,但这与实际情形是明显不符的,因为已经观测到10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当然,在不改变基本假设的情况下也有解决这一困难的方法.例如,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提出,减小星周物质的不透明度,可以使它们所受到的光压减小,理论上,这种假设可以使恒星的最大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40倍.另外,考虑到外流的存在,如果大量光子从年轻星的两极溢出(因为两极的物质相对稀薄),能有效地释放光压.最新的理论研究表明,如果光子从外流所形成的空腔中逃逸,可以使恒星最大质量达到60倍太阳质量,甚至更大.为解决大质量星的光压使吸积停止这一困难,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即并合说.这种假说是基于大质量星总是与其他小质量星成团出现的观测事实.并合说主张,在最初阶段,通过分子云核的塌缩,形成一团小质量年轻星天体,这些天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动力学演化,越来越接近,最后发生碰撞并合并在一起,形成大质量星.这一理论同样存在一些弱点.首先,目前观测到的恒星形成区的年龄一般在10e6至10e7年之间,这意味着,大质量星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形成,要使小质量星团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碰撞合并,需要非常高的星团密度,计算表明,这一密度必须大于每立方光年10e6. 颗年轻星.然而,目前观测到的最大星团密度约为每立方光年10e3颗,比所需的数值小了3个量级.其次,年轻星发生并合时,能释放巨大的引力能,其光度将会增加几个量级,不亚于一颗超新星的爆发,同时还可能伴随高能的活动现象,如γ射线暴及x射线暴,上述现象在目前为止的观测中未得到证实.至此,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大质量星形成的模式,即吸积说(像小质量星形成一样)与并合说.解决争论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观测,但由于目前的观测条件所限,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发生在大质量星附近的事件,只能通过观测大质量周围的现象推测理论的正确性.回忆小质量星形成的理论,可知吸积学说预言恒星形成时存在双极质量外流以及吸积盘.另一方面,并合说指出,由于年轻星碰撞合并等剧烈的动力学过程,星周盘将在这一过程中被瓦解;并合时可能引发物质的向外喷射,与外流有些相似,但一般不会出现高准直的双极型形态.二、恒星的演化1.引力收缩阶段恒星最初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星云”或者“星际云”,其主要成分由氢组成,密度极小,但体积和质量巨大。
简述恒星的从出生、发展到衰亡的演化历史
简述恒星的从出生、发展到衰亡的演化历史恒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之一,它们的演化历程非常复杂。
从出生到衰亡,一颗恒星会经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物理过程和重要的演化特征。
恒星的诞生始于星际云中的物质积累。
星际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云团,这些物质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密度高、温度低的核心,也就是原恒星。
原恒星的形成过程非常庞大而暗淡。
当星际云内的物质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引力会开始占据上风,使得星际云自身开始坍缩。
坍缩过程中,星际云内的原子和分子将会不断与其它物质碰撞,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光线。
这个阶段被称为原恒星的Protostar阶段。
Protostar阶段的恒星不断增大,热量也不断积聚。
当温度高到几百万度的时候,原恒星的核心就开始发生聚变反应,这意味着氢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核。
这个过程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并释放出了大量的光和热,使得原恒星逐渐亮起来。
这时,原恒星成为了真正的恒星,进入了主序阶段。
主序阶段是恒星最长的阶段,持续时间约为几十亿年。
在这个阶段,恒星的质量和亮度基本保持不变,核聚变反应持续进行,维持恒星的稳定状态。
恒星的质量决定了它的寿命,质量较小的恒星寿命较长,质量较大的恒星寿命较短。
当恒星的核心耗尽了氢燃料时,主序阶段就会结束,恒星进入红巨星阶段。
在红巨星阶段,因为核心燃料的耗尽,核反应会停止,恒星的内部压力不再平衡。
这时,恒星的外层会膨胀,恒星的体积会变大,温度也会降低。
尽管外层的温度下降,但恒星的亮度却会增加,使其表面变得更亮更红。
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几百万或十几亿年,最终恒星会变成一个红巨星。
在红巨星的最后阶段,恒星的核心会耗尽所有的核燃料,无法继续核反应。
这时,引力的压力将会重获优势,使得真空能量开始压缩,造成核心崩塌。
崩塌的过程非常剧烈,会释放出一次巨大的能量,形成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爆发之一,它释放出的能量和物质对太空中的恒星形成了一个星云。
恒星演化
恒星摘要:本文分为两大部分,前部分将介绍恒星的各个参数,包括亮度、视星等、光度、大小、质量等基本特征以及恒星彼此之间的联系等等(也适当包含了一些对恒星参数测定的方法)。
后半部分则将着重介绍恒星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关键词:恒星、起源与演化。
1.前言在美丽而又浩瀚的夜空中,我们痴迷于若隐若现的点点繁星,向它们寄托着我们难以磨灭的情感,它们也因此成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美丽传说。
而实际上,那点点繁星大都是离我们十分遥远的恒星,我们对它们仍知之甚少。
因此,研究恒星与恒星系统已势在必行:它是解决现代最基本理论----天体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它也有助于解决物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寻找新能源;甚至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对哲学的进步与发展同样起着积极作用,因为恒星和恒星系统是唯物主义宇宙观和唯心主义宇宙观激烈斗争的重要方面。
2.恒星的基本参数2-1恒星观测的发展历程恒星是指由内部能源产生辐射而发光的大质量球状天体。
太阳就是一颗典型的恒星。
自古以来,恒星一直是人们探索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人类研究恒星最初是依靠眼睛,但“最好”的眼睛最多只能看到6000余颗恒星。
望远镜发明后,人类可以观测到眼睛看不到的恒星,早先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的直径5米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20亿颗恒星,而在哈勃望眼镜升空后已经把人眼识别天体的范围提高了40亿倍。
与此同时,人类还通过射电,x射线,红外线等多种电磁波去了解和研究恒星。
2-2恒星的距离恒星离我们是十分遥远的,除去太阳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大约有4*10^13千米,而其他恒星更是远远大于这个距离。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恒星距离的测量呢?我们现在常用的一种方法叫做三角视差测量,也称作周年视差(测量方法由于篇幅有限,将不作详细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天文学中不用千米作为天文单位,因为这必然会造成数据过于庞大。
天文学中取光年(ly)或者秒差距(cp)作为恒星之间距离的单位。
恒星诞生宇宙中的璀璨之光
恒星诞生宇宙中的璀璨之光恒星,宇宙中最为璀璨的存在之一,它们以炫目的光芒点亮了无垠的星空。
本文将从宇宙起源、恒星形成及其演化过程等方面来探讨恒星诞生的奥秘。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的起源还是一个科学难题,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之一。
根据该理论,宇宙诞生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宇宙开始急剧膨胀并不断冷却,逐渐形成了恒星和星系等天体结构。
二、恒星的形成恒星的形成是由分子云的坍缩引发的。
当密度足够高时,分子云内部的气体会发生引力坍缩,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原恒星核。
原恒星核的温度和密度不断升高,随之而来的是高能粒子的释放和辐射,使得原恒星核逐渐变得稳定。
三、原恒星的形态和演化原恒星核的形态和演化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
首先是主序星阶段,此时原恒星核中的核聚变反应开始,在核心处产生巨大的能量,保持了恒星的平衡。
当核燃料耗尽时,主序星进入红巨星阶段,此时恒星外层物质膨胀,体积急剧增大,恒星曾经是稳定的引力坍塌变得不稳定。
红巨星阶段的恒星可能会发生巨大的爆炸,形成超新星爆发。
四、超新星爆发和恒星演化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非常庞大而激烈的事件之一。
当恒星质量足够大时,它会发生疯狂的引力坍缩,导致恒星核心的温度超过数十亿度。
在超新星爆发中,可以观测到大量的高能粒子、射电辐射和伽马射线等。
超新星爆发还可以产生新的元素,丰富宇宙的物质构成。
五、矮星和中子星的形成在恒星演化过程中,当恒星的质量足够大时,它可能会进一步坍缩成为黑洞。
而当恒星质量较小,不足以形成黑洞时,它将成为矮星或中子星。
中子星是一种体积极小但质量非常密集的星体,具有极高的自转速度和强烈的磁场。
恒星诞生宇宙中的璀璨之光,揭示了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奥秘。
从分子云的坍缩到恒星的演化,再到超新星爆发和矮星、中子星的形成,每个阶段都在宇宙的大舞台上留下璀璨的光芒。
对于人类来说,了解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对于理解宇宙的奥秘、探求人类起源和未来命运有着重要的意义。
恒星的演化
恒星的演化宝佳琦摘要:1.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
当恒星的史瓦希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
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2. 脉冲星,就是变星的一种。
脉冲星是在1967年首次被发现的。
当时,还是一名女研究生的贝尔,发现狐狸星座有一颗星发出一种周期性的电波。
经过仔细分析,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未知的天体。
因为这种星体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人们就把它命名为脉冲星。
它对恒星的演化有一定的影响。
3.根据现在的认识,超新星爆发事件就是一颗大质量恒星的“暴死”。
对于大质量的恒星,如质量相当于太阳质量的8~20倍的恒星,由于质量的巨大,在它们演化的后期,星核和星壳彻底分离的时候,往往要伴随着一次超级规模的大爆炸。
这种爆炸就是超新星爆发。
4. 赫罗图是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及由美国天文学家罗素分别于1911年和1913年各自独立提出的。
后来的研究发现,这张图是研究恒星演化的重要工具,因此把这样一张图以当时两位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称为赫罗图。
赫罗图是恒星的光谱类型与光度之关系图,赫罗图的纵轴是光度与绝对星等,而横轴则是光谱类型及恒星的表面温度,从左向右递减。
恒星的光谱型通常可大致分为O.B.A.F.G.K.M 七种。
5.白矮星(White Dwarf)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
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
白矮星是一种晚期的恒星。
根据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白矮星是在红巨星的中心形成的。
白矮星是一种很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
比如天狼星伴星(它是最早被发现的白矮星),体积和地球相当,但质量却和太阳差不多,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立方米左右。
关键词:黑洞脉冲星超新星的爆发赫罗图白矮星一.恒星具体的演化过程大约在五十亿年前,一个称为”原始太阳星云”的星际尘云,开始重力溃缩.体积越缩越小,核心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密度也越来越大.当体积缩小百万倍后,成为一颗原始恒星,核心区域温度也升高而趋近於摄氏一千万度左右.当这个原始恒星或胎星的核心区域温度高逹一千万度时,触发了氢融合反应时,也就是氢弹爆炸的反应.此时,一颗叫太阳的恒星便诞生了.经过一连串的核反应,会消耗掉四个氢核,形成一个氦核,而损失了一点点的质量.依据爱因斯坦质量和能量互换的方程式E=MC^2,损失的质量转化为光和热辐射出去,经过一路的碰撞,吸收再发射的过程,最后光和热传到太阳表面,再辐射到太空中一去不返,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太阳辐射.当太阳中心区域氢融合反应产生的能量传到表面时,大部份以可见光的形式辐射到太空.在五十忆年前刚形成的太阳并不稳定,体积缩胀不定.收缩的重力遭到热膨胀压力的阻挡,有时热膨胀力扬头,超过了重力,恒星大气因此膨胀.但是一膨胀,温度就跟著下降.膨胀过头,导致温度过低,使热膨胀压力挡不住重力,则恒星大气开始收缩.同样的,一收缩,温度就跟著上升,收缩过头,导致温度过高,又使热膨胀压力超过重力, 恒星大气又开始膨胀.这种膨胀,收缩的过程反覆发生,加上周围还笼罩在云气中,因此亮度变化很不规则.但是胀缩的程度慢慢缩小,最后热膨胀力和收缩力达到平衡,进入稳定期.此时,太阳是一颗黄色的恒星,差不多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太阳进入稳定期后,相当稳定的发出光和热,可以持续一百亿年之久.这期间占太阳一生中的90%,天文学家特称为”主序星”时期.太阳成为一颗黄色主序星,至今己有五十亿年,再过五十亿年,太阳度过一生的黄金岁月后,将进入晚年.二.不同质量的恒星将如何演化当主序星中心区的氢燃烧完毕时,热核反应的速率立即剧减,中心区的引力与辐射压的平衡被打破,引力占据了上风。
探索宇宙奥秘:恒星的形成与演化
探索宇宙奥秘:恒星的形成与演化1. 引言1.1 概述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它们以其巨大的质量和炽热的光芒在银河系中闪耀。
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是天文学领域最激动人心的课题之一。
通过对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探讨恒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并分析恒星对宇宙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分子云的形成与演化,这是恒星形成的基础。
接着,我们将详细描述原恒星的形成过程以及恒星主序演化阶段。
然后,我们将探讨红巨星阶段、超新星爆发以及黑洞和中子星等残骸形成过程。
最后,我们将阐述恒星对宇宙生命起源、能量来源以及对行星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恒星形成和演化方面最新研究进展的全面概览,并强调恒星在宇宙中的重要性。
通过阐明恒星对光、能量和化学元素合成方面的贡献,我们将更好地认识到宇宙中恒星与行星系统以及生命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未来在恒星形成和演化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提供理论基础。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描述。
2. 恒星的形成2.1 分子云的形成与演化:恒星形成的第一步是由分子云开始。
分子云是巨大的气体和尘埃结构,由氢、氦以及其他重元素组成。
这些分子云通常在银河系中的星际空间中存在。
当这些分子云中的某个区域受到压缩或干扰时,它就会开始坍缩并形成恒星。
整个过程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其中引力起着重要作用。
当分子云内部的气体积聚在一点时,引力会增加,导致更多的气体聚集在该点周围。
这种压缩将继续,直到最终形成一个密度非常高且温度很高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原恒星诞生地。
2.2 原恒星的形成过程:原恒星是指在恒星形成阶段之后但尚未进入主序演化阶段的恒星。
一旦原恒星诞生地达到足够高的密度和温度,核融合反应将在其中心开始发生。
这些反应使得氢被转化为更重的元素,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原恒星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原恒星诞生,原恒星第一次核融合,以及原恒星的演化。
恒星演变论文
恒星的演变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是我们地球生命循环的最原始动力。
无论地球本身的存在是那么的巧合,但是太阳始终是驱动着这个太阳系的最原始的动力,如果太阳不亮了,那会怎样?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观察太阳,了解我们的世界。
通过科学家观察天空所得,太阳只是无数在天空中闪耀的恒星的其中之一。
我们对宇宙和天空的探索,绝不仅仅止于了解太阳。
而是了解我们的宇宙,了解恒星,了解恒星从哪里来,而又会到哪里去。
恒星的诞生恒星的演化开始于巨分子云之中。
此时,太空中的粒子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0.1到1个氢原子,但是巨分子云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数千到百万个氢原子。
一个巨分子云包含数十万到数千万个太阳质量,直径甚至为50到300光年。
在巨分子云环绕星系旋转时,某些事件可能造成它的重力坍缩。
坍缩过程中的角动量守恒会造成巨分子云碎片不断分解为更小的片断。
质量少于约50太阳质量的碎片会形成恒星。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被释放的势能所加热,而角动量守恒也会造成星云开始产生自转之后形成原恒星。
恒星形成的初始阶段几乎完全被密集的星云气体和灰尘所掩盖。
通常,正在产生恒星的星源会通过在四周光亮的气体云上造成阴影而被观测到,这被称为包克球。
质量非常小的原恒星温度不能达到足够开始氢的核融合反应,它们会成为棕矮星。
质量更高的原恒星,核心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万K,可以开始质子-质子链反应将氢先融合成氘,再融合成氦。
在质量略大于太阳质量的恒星,碳氮氧循环在能量的产生上贡献了可观的数量。
新诞生的恒星有各种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光谱类型的范围从高热的蓝色到低温的红色,质量则从最低的0.085太阳质量到数十倍于太阳质量。
恒星的亮度和颜色取决于表面的温度,而表面温度又由质量来决定。
恒星的成熟根据恒星质量的大小,分别为低质量恒星的成熟,中等质量恒星的成熟,和大质量恒星的成熟,都是各有不同。
质量低于0.5太阳质量的恒星,属于低质量恒星。
这些恒星在核心的氢融合停止之后,很单纯的仅仅因为没有足够的质量在核心产生足够的压力,因此不能进行氦核的融合反应。
浅谈恒星的演化
浅谈恒星的演化[摘要]简单叙述了恒星的诞生、演化及衰亡,展示了恒星的存在历程,同时表明了恒星这类重要天体的起源及演化规律。
描绘出了恒星在星际气体尘埃中诞生,在主星序阶段稳定演化,最后以白矮星。
中子星或黑洞告终的一生经历轮廓。
关键词:恒星演化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在天空里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恒星,在晴朗的夜晚,你能看到的恒星大多数同太阳十分相似.它们是相当年青的恒星,由于发生在它们中心的所谓热核反应而发光.但还有其他种类的恒星,例如,你在夜空中所看到的几乎呈红色的恒星都是红巨星,还有恒星的遗骸: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这些小而致密的天体是从其热核燃料资源枯竭的年老恒星产生的。
一、恒星的诞生恒星最初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星云”或者“星际云”,其主要成分由氢组成,密度极小,但体积和质量巨大。
密度足够大的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1 000万度时其内部发生热核聚变反应,核聚变的结果是把四个氢原子核结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的原子能,形成辐射压,当压力增高到足以和自身收缩的引力抗衡时,一颗恒星诞生了。
二、恒星演化概述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恒星内部有充足的能源,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氢弹爆炸时所产生的热核聚变能。
恒星在一生的演化中总是试图处于稳定状态。
当恒星无法产生足够多的能量时,它们就无法维持平衡,于是开始演化。
演化的过程是一个大量的释放能量的过程,也就是在恒星内部发生核聚变的过程。
恒星内的核聚变最初是在中心区域内进行的。
当中心区的能源氢燃尽之后核聚变反应就停止了。
此时恒星就无法维持平衡,又开始在引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收缩,根据恒星在演化中的质量不同恒星的演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主星序阶段和红巨星阶段。
1、主星序阶段当恒星中心温度继续增高到700 万K 时,氢聚变为氦的核反应开始并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压力增高到与引力完全平衡,这时恒星停止收缩,处于严格的流体力学平衡状态。
关于恒星演化的作文英语
关于恒星演化的作文英语Title: The Evolution of Stars: A Journey Through Time and Space。
Introduction。
Stars, those luminous celestial bodies scattered across the vast expanse of the universe, have fascinated humanity since time immemorial. From ancient myths to modern scientific inquiry, stars have captured our imaginations and fueled our curiosity about the cosmos. In this essay, we embark on a journey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stars, exploring the stages they undergo from birth to death.Birth of Stars。
Stars are born from vast clouds of gas and dust known as nebulae. Gravit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causing these clouds to collapse under their own weight. As the cloud contracts, it heats up, eventuallyreaching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sufficient for nuclear fusion to ignite in its core. This marks the birth of a star, as hydrogen atoms fuse together to form helium, releasing immense amounts of energy in the process.Main Sequence Stars。
恒星的演化
恒星演化就是一颗恒星诞生、成长成熟再到 衰老的过程,恒星的演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 过程。由于引力的控制,恒星演化的总趋势 是密度增大。而恒星的演化必定以三中可能 冷态之一为终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演化阶段
恒巨分子云包 含数十万到数千万个太阳 质量,在巨分子云环绕星 系旋转时,一些事件可能 造成它的引力坍塌,不断 解为更小的片断,在此过 程中气体被加热,星云开 始自转形成原始星。
初期的恒星 恒星形成的初期几乎完全被密集的星云气体 和灰尘掩盖,正在产生恒星的星源会通过四 周光亮的气体云上造成阴影而被观测到,这 被称为博客球状体。
质量非常小的原始星的温度不会到达足够 开始聚变的程度,因而形成褐矮星,在数 亿光年中慢慢变凉。大部分质量更高的原 始星开始聚变成氦,并开始自行发光。核 心聚变会产生足够的能量停止引力坍塌, 因而达到一个静态平衡。而恒星附近的巨 分子云碎片会继续坍塌,成为行星、小行 星、彗星等天体。如果巨分子云碎片形成 的恒星足够近,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双星或 多星系统。
恒星初期
恒星坍塌
中年期 恒星有不同的颜色和 大小。恒星的亮度和 颜色依赖于其表面温 度,而表面温度依赖 于恒星的质量。
成熟期
成熟期形成红巨星,超巨星。
衰老期 晚年到死亡的三种可能。
白 矮 星
中子星
黑洞
星星的生命周期从诞生到死亡的演化过程
星星的生命周期从诞生到死亡的演化过程星星是无数宇宙中的闪烁光点,各具光彩,犹如宇宙的明灯。
然而,星星并非永恒存在,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本文将为您描述星星从诞生到死亡的演化过程。
一、恒星的诞生恒星的诞生源自于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这些云团中富含交错复杂的物质。
当这些云团受到引力的作用,开始逐渐收缩时,其中心的密度逐渐增加。
随着密度增加,云团中的气体发生压缩,逐渐形成星际云团。
随着星际云团的不断收缩,其中心的温度和压力也在增加。
当温度达到足够高时,氢原子开始发生核聚变反应,将几个氢原子融合成一个氦原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个过程被称为星的诞生,新生的恒星开始经历自己的演化过程。
二、主序星的演化大部分恒星在诞生后,进入了主序星阶段。
主序星是恒星演化中最稳定和长久的阶段。
主序星主要通过核聚变反应提供能量,将氢融合成氦。
由于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主序星能够保持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使其外层气体保持相对平衡,形成了恒星的光球,并辐射出耀眼的光芒。
主序星的演化速度主要取决于恒星的质量。
质量较小的主序星演化速度较慢,寿命可达数十亿年之久,质量较大的主序星则演化速度较快,寿命较短。
三、巨星和超新星爆发在主序星阶段结束后,恒星会经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
当主星核心的氢资源耗尽时,恒星核心开始收缩和加热,以便使氦核发生核聚变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恒星的外层气体逐渐膨胀形成了巨星。
巨星的体积是主序星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亮度也大幅增加。
当恒星核心的氦资源也耗尽时,核心再次收缩,温度和压力会增加到足以引发核聚变反应的程度。
这一阶段被称为超新星爆发。
在超新星爆发中,恒星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和物质。
恒星的外层气体会从核心推出,形成耀眼的光线和星云,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重元素。
有些超新星爆发会形成中子星或黑洞,成为宇宙中的奇特存在。
四、中子星和黑洞当质量较大的恒星爆发为超新星时,在超新星爆发后残骸核心会转变为中子星。
中子星是极其紧凑的天体,拥有非常高的密度和强大的引力。
恒星最终的演化
走向衰老的恒星——神秘的黑洞作者:13级会计本四史晓蕊“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熟悉的童谣诉说着我们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无比好奇与向往,其实宇宙在我看来就像一个无限扩大的地球,其中,银河系是其中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的太阳系就是一个国家的省或县、一颗恒星就好比是一个人。
人固然有生老病死,恒星亦然。
只是它这个过程是缓慢缓慢再缓慢的。
在这之前我想先大致讲述一下恒星的一生。
一颗恒星在无限聚集的星云中诞生一点点长大变成原始星。
随着核聚变的发生与巨大能量的释放这颗新生的星球也就到了它的成年期期——我们称它为主序星。
之后,巨大的能量释放、由于燃烧层向外的的扩展导致的星体膨胀以及星球表面温度的下降昭示着它中年期的到来,这个时候的它被定义为红巨星或超红巨星。
再之后就迎来了它的衰退期,晚年的它到死亡以三种可能的冷态之一为终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它的成长过程之一,黑洞。
一、黑洞理论的提出及发展英国自然哲学家米歇尔于1783年用牛顿引力定律和光的微粒描述计算从比临界周长小的星体发出的光的行为,并据此预言了黑暗星的存在。
这可以算作关于黑洞最早的预言。
13年后,法国自然哲学家拉普拉斯也提出了相同的预言。
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发表之后,物理学家开始利用新理论研究米歇尔和拉普拉斯的暗星,迈出第一步的是德国天体物理学家史瓦西,他给出了最早的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即史瓦西奇点。
但是,当时的理论只能得出暗星的一部分性质,而无法给出其全貌。
直到1939年,才由奥本海默和斯尼德通过高度理想化计算证明塌缩恒星形成暗星——后来这种暗星被称为史瓦西黑洞。
最先提出“黑洞”这一名称的是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
惠勒于1953年开始研究相对论,他最初否定暗星的存在,直到1958年才开始逐渐接受这一概念,并最终成为其坚定支持者。
1959年,他提出暗星中的奇点由量子引力决定。
1967年,他提出了黑洞这一名词。
天文学概论恒星的转化
恒星的演化摘要本文给出了宇宙中常见恒星的演化过程。
主要通过大型天文望远镜对太阳系外的恒星观察和建立物理模型对恒星演化进行模拟的方法,得出绝大部分恒星在演化末期会形成大质量、高密度天体。
恒星的演化是无时不刻进行的,宇宙中许多天体的形成都与恒星的演化有关。
Abstrac t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star evolution was given. Most of the stars will form high quality and high density celestial body by the image of big telescope and math model. In university, the evolution will never stop, and lots of celestial body is connected with star evolution.关键词恒星;演化;黑洞Key word star; evolution; black hole1 恒星的诞生1.1恒星概述恒星是大质量、会自行发光的等离子星体。
在宇宙所有的恒星中,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地球能量的来源。
白天由于有太阳照耀,无法看到其他的恒星;只有在夜晚的时间,才能在天空中看见其他的恒星。
天文学上,常用太阳质量(2×1030千克)作为与其他恒星的质量单位。
恒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因为核心的核聚变而发光。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从内部传输到表面,然后辐射至外太空。
几乎所有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恒星的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观察恒星的光度、光谱和在空间位置的相对运动,可以得知恒星的许多参数,包括恒星的质量、年龄、构成元素等。
研究恒星的演化过程,主要依据是能观测到的天体的数据。
恒星的总质量是决定恒星演化和演化末期形成天体的主要因素。
1.2原恒星一般情况下,恒星的演化开始于巨型分子云的重力塌陷。
浅谈恒星的形成与演化
浅谈恒星的形成与演化从弥散的星云形成恒星首先要经过星云的引力收缩,因此星云坍缩的必要条件是自身引力大于气体的压力。
实际上星云中心密度一般比较高,因而中心附近的物质下落的时标要小于边缘附近的物质,中心附近物质密度增长很快,使核反应先从中心附近开始发生。
核反应放出的热能和辐射能将阻碍边缘物质下落甚至驱散它们。
星云坍缩是有一定条件的,首要一条就是星云线尺度要大于金斯波长,其次在坍缩过程中,星云必须辐射掉一部份能量以减少总能量使星云冷却并进一步收缩;另外,星云必须以某种方式损失角动量,因为角动量阻止收缩;最后,原始星云一般都有弱磁场,但随着收缩磁场被压缩,所以星云还需要某种磁能损失机制。
星云最初有一个快速收缩阶段,然后开始缓慢收缩形成原恒星。
一般质量大的星云中心停止收缩后对外的辐射压变得非常重要,甚至可以驱散外围物质,因此恒星的质量会存在一个上限。
缓慢收缩过程中,原恒星已经变的不透明,造成内部温度迅速升高,中心和表面存在巨大的温度梯度。
小质量原恒星内部对流发展充分,使得收缩时内部与表面温度接近,大质量原恒星对流层浅,将很快过渡到主星序。
当恒星中心温度达到大约800万度时,氢聚变成氦的热核反应开始,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恒星达到完全流体静力学平衡,从而成为我们熟悉的正常的恒星,称主星序。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温度下粒子速度分别都是麦克斯韦-玻兹曼分布,因而总有一些粒子动能非常大,同时根据量子隧道效应,即使粒子的动能小于库仑势垒的高度,它仍有一定概率穿透势垒。
综合两方面因素,最终氢核聚变的温度降低到700万度左右。
对于热且密度低的恒星,内部压力主要是气体压力和辐射压;而对于冷且密度高的恒星,内部压力主要是简并压。
所谓简并压,是指一种量子效应造成的压力。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当一个1/2自旋的电子处于某一能级上时,只能允许另一个自旋-1/2的电子处在这一能级上,其余的电子就会被排斥,这种排斥力就是简并压。
对于小质量恒星,当中心区域氢燃烧完之后会形成一个氦核,由于温度不够高,不足以使氦进一步聚变,但随着氢外层的燃烧,氦核质量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由于内部压力不足而开始引力收缩。
恒星的演化
宇宙起源与演化——恒星的演化恒星,作为宇宙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天体,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本文就以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为例,探讨恒星的演化过程。
恒星都是气体星球,宇宙中最基本的两种元素——氢元素和氦元素构成了恒星的主体。
不过,在已知宇宙中,远远不止这两种轻元素,到目前为止,元素周期表中已经有了117种元素,如此丰富的元素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恒星。
事实上,恒星含有我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元素,恒星在这些元素的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恒星的诞生我们可以将恒星形象地比喻成一座巨型核电站,,燃料就是氢和氦,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氢不断燃烧(主序阶段),温度不断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将自己燃烧殆尽。
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太阳,太阳诞生在大约50亿年前,这个距离相对而言并不久远。
太阳诞生初期,高度收缩,密度极大,重力不断挤压它。
事实上,这个过程既是气体在不断地坍塌,同时它不断地升温并且辐射出能量。
当温度升高到1000万开氏度的时候,便会产生量子隧道效应,核聚变也会随之发生。
即将发生的第一个核反应的过程是氢合成氦。
在经过“质子-质子链反应”的核反应周期之后,氢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形成氢的同位素—氘。
氘原子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这个中子来源于质子,它发生在质子衰变为中子、正电子和中微子的过程中),然后氘原子核和另一个氢原子核结合,形成氦的轻同位素——氦3(只有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
接下来,氦3的两个核子结合形成有四个核子的氦原子核,与此同时,又出现两个氢原子核。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并辐射大量的能量。
最终的结果是:四个氢原子核(质子)生成一个氦原子核,释放出两个氢原子,同时产生大量能量。
具体过程如图:氦是这个核燃烧过程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的另一产物——能量,以光的形式散发出去。
二、红巨星阶段在这些过程发生的同时,氦原子核开始在太阳中心积累起来。
这个过程可以稳定地持续几十亿年(现在,太阳正处在这一阶段),直到氢几乎全部消耗殆尽。
天文学领域中的恒星演化
天文学领域中的恒星演化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构成之一。
在银河系中,估计有数百亿颗星体,每个星体都有其独特的演化轨迹。
恒星演化是天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恒星的形成、成熟、死亡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恒星演化的过程。
一、恒星的形成恒星形成的原始物质主要来自于宇宙空间中的星际物质。
当星际物质密度较高时,由于引力作用,物质会逐渐聚集形成更大的物体,直到重力足以压缩物质内部并使得内部温度升高而形成恒星核心。
当核心温度高达数千万度时,则开始产生核聚变反应,即将氢原子聚变为氦原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并产生光和热,形成了恒星。
二、恒星的成熟恒星在成型后的演化轨迹主要取决于其质量。
在较小的恒星中,核聚变反应能够维持恒星的稳定状态。
在这些恒星中,核聚变过程使氢变成氦,同时产生光和热。
恒星的光和热能够抵抗重力的拉扯,使得恒星可以保持稳定的状态,并有可能持续几百亿年。
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在几百万年内耗尽了其内部的氢燃料,这时,恒星会从稳定的主序星变为红巨星。
红巨星比主序星体积更大,表面温度也较低。
红巨星的外层将膨胀到远离恒星的距离,并散发出更多的热量和光。
此时的恒星有可能会燃烧氦、碳和氧等其他元素,产生更复杂的核聚变反应。
三、恒星的死亡当一个恒星耗尽了它的燃料和能量时,它就会从一个红巨星变成一个白矮星。
白矮星由极度疏散的物质组成,非常密集并且温度很高。
然而,由于核聚变反应消失,白矮星将不再产生光和热,并逐渐冷却。
大质量恒星可以演化为一种更丰富的天体——中子星或黑洞。
中子星是一种密度极高的物体,由核物质组成,中子星内部的核反应也会释放大量能量。
而黑洞是更极端的天体,质量更大,也更加稠密,表面不会散射光线,因此看起来是一种“黑暗物体”。
综上所述,恒星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着迷的过程。
深入了解恒星演化不仅对于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研究对象。
恒星的演变
恒星的演化社会工作11-1班 09号高丹内容摘要:恒星演化就是一颗恒星诞生后,在引力、压力和核反应的作用下,恒星结构随时间而变化,直至能量耗尽,变为简并星或黑洞的过程。
恒星演化是是十分缓慢的过程,我们根据对各种各样的恒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弄清楚了恒星的一生是怎样从孕育到诞生,再从成长到成熟,最后到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
本文对恒星由星云中诞生、经过主序星红巨星阶段、逐渐步入晚期,到最后演化成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一个概述。
Abstract: stellar evolution after the birth of a star, gravity, pressure, and the role of the nuclear reaction, the stellar structure over time change until the energy is exhausted into the process of degenerate star or black hole. Stellar evolution is very slow process, based on observation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a variety of stars, clear how the star's life is from conception to birth, and then grow to maturity, and finally to the aging and death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stars born from the nebula gradually into the late main sequence star red giant phase, and finally evolved into white dwarfs, neutron star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black hole, an overview.关键字:恒星演化、星云、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爆炸、超新星、中子星、白矮星、黑洞Keywords: evolution of stars, nebula, protostar, main sequence stars, red giants, explosion, supernovae, neutron stars, white dwarfs, black holes一、恒星的诞生恒星最初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星云”或者“星际云”,其主要成分由氢组成,密度极小,但体积和质量巨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星的演变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是我们地球生命循环的最原始动力。
无论地球本身的存在是那么的巧合,但是太阳始终是驱动着这个太阳系的最原始的动力,如果太阳不亮了,那会怎样?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观察太阳,了解我们的世界。
通过科学家观察天空所得,太阳只是无数在天空中闪耀的恒星的其中之一。
我们对宇宙和天空的探索,绝不仅仅止于了解太阳。
而是了解我们的宇宙,了解恒星,了解恒星从哪里来,而又会到哪里去。
恒星的诞生恒星的演化开始于巨分子云之中。
此时,太空中的粒子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0.1到1个氢原子,但是巨分子云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数千到百万个氢原子。
一个巨分子云包含数十万到数千万个太阳质量,直径甚至为50到300光年。
在巨分子云环绕星系旋转时,某些事件可能造成它的重力坍缩。
坍缩过程中的角动量守恒会造成巨分子云碎片不断分解为更小的片断。
质量少于约50太阳质量的碎片会形成恒星。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被释放的势能所加热,而角动量守恒也会造成星云开始产生自转之后形成原恒星。
恒星形成的初始阶段几乎完全被密集的星云气体和灰尘所掩盖。
通常,正在产生恒星的星源会通过在四周光亮的气体云上造成阴影而被观测到,这被称为包克球。
质量非常小的原恒星温度不能达到足够开始氢的核融合反应,它们会成为棕矮星。
质量更高的原恒星,核心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万K,可以开始质子-质子链反应将氢先融合成氘,再融合成氦。
在质量略大于太阳质量的恒星,碳氮氧循环在能量的产生上贡献了可观的数量。
新诞生的恒星有各种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光谱类型的范围从高热的蓝色到低温的红色,质量则从最低的0.085太阳质量到数十倍于太阳质量。
恒星的亮度和颜色取决于表面的温度,而表面温度又由质量来决定。
恒星的成熟根据恒星质量的大小,分别为低质量恒星的成熟,中等质量恒星的成熟,和大质量恒星的成熟,都是各有不同。
质量低于0.5太阳质量的恒星,属于低质量恒星。
这些恒星在核心的氢融合停止之后,很单纯的仅仅因为没有足够的质量在核心产生足够的压力,因此不能进行氦核的融合反应。
这类恒星在消耗掉氢元素之前,被称作红矮星,像是比邻星,其中有些的寿命会比太阳长上数千倍。
目前的天文物理学模型认为0.1太阳质量的恒星,在主序带上停留的时间可以长达6万亿年,并且要再耗上数千亿年或更多的时间,才会慢慢的塌缩成为白矮星。
如果恒星的核心缺少对流(被认为有点像现在的太阳),它将始终都被数层氢的外层包围着,这些也许都是在演化中产生的氢层;但是,如果恒星有着完全的对流(这种想法被认为是低质量恒星的主角),在它的周围就不会分出层次。
如果真的这样,它将如同下面所说的中等质量恒星一样,它将在不引起氦融合的情况下发展成为红巨星;否则,它将单纯的收缩,直到电子简并压力阻止重力的崩溃,然后直接转变成为白矮星。
对于中等质量的恒星来说就是另一种情况,在核心外围数层含有氢的壳层在核融合反应的加速下,立刻造成恒星的膨胀。
因为这是在核心外围的数层,因而它们所受到的重力较低,它们扩张的速率会比能量增加的更快,因此会造成温度的下降,并且使得它们比在主序带的阶段还要偏红。
像这样的恒星就称为红巨星。
包括在金牛座内的毕宿五和牧夫座的大角星,都是红巨星。
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也将由主序星演变成这样的红巨星,膨胀的太阳将逐步燃烧吞食水星、金星和地球。
质量在数个太阳质量之内的恒星在电子简并压力的支撑下,将发展出外围仍然包覆着氢的氦核心。
它的重力将数层的氢直接挤压在氦核上,这造成氢融合的反应速率比在主序带上有着相同质量的恒星更快。
这反而使恒星变得更为明亮(亮度增加1,000至10,000倍)和膨胀;膨胀的程度超过亮度的增加,核聚变反应速度的加速,导致有效温度的下降。
恒星膨胀的是在外围的对流层,将物质由靠近核融合的区域携带至恒星的表面,并经由湍流与表面的物质混合。
除了质量最低的恒星之外的所有恒星,在内部进行核融合的物质在这个点之前都是深埋在恒星的内部,经由对流的作用使核融合的产物第一次可以在恒星的表面被看见。
在这个阶段的演变,结果是很微妙的,最大的效应是对氢和氦的同位素造成的改变,但是尚未能观测到。
有作用的是出现在表面的碳氮氧循环,较低的12C/13C比率和改变碳和氮的比率。
当围绕着核心的氢被消耗时,核心吸收产生出来的氦,进一步造成核心的收缩,并且使残余的氢更快的进行核融合,这最终将导致氦融合(包括3氦过程)在核心进行。
在质量比0.5太阳质量更大的恒星,电子简并压力也许能将氦融合的延后数百万至数千万年;在更重的恒星,氦核和迭加在外数层气体的总质量,将使得电子简并压力不足以延迟氦融合的过程。
最终,红巨星的核能源进一步枯竭之后,红巨星将抛出一些气体,形成“行星状星云”。
这个阶段,红巨星的中心部分将塌缩,形成小而高密、高温的白矮星。
白矮星的密度一般在0.1~100t/cm3之间。
白矮星温度高,呈白色;体积小,因而亮度小。
随着热核反应的逐渐停止,白矮星将逐渐冷却成为黑矮星,黑矮星是一颗比钻石还要硬的巨大星体。
但是由于形成黑矮星的时间太过于漫长,所以目前宇宙中还没有真正意义的黑矮星。
白矮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高密度的碳和氧。
在大质量的恒星,在电子简并压力能够成为主流之前,核心已经大到能够将由氢融合产生的氦引燃。
因此当这些恒星在膨胀和冷却时,它们的亮度不会比低质量的恒星大多少;但是它们会比低质量恒星开始时的阶段亮许多,并且也会比低质量恒星形成的红巨星明亮,因此这些恒星被称为超巨星。
质量特别大的恒星(大约超过40倍太阳质量),会非常明亮和有着相当高速的恒星风。
在它们膨胀成为超巨星之前,因为强大的辐射压力,倾向于先剥离外面的气体壳层,因而它们的质量损失也非常快,这导致它们在主序带的阶段都维持着表面的高温(蓝白的颜色)。
因为恒星的外壳会被极端强大的辐射压剥离,因此恒星的质量不能超过120个太阳质量当从外壳的基部获得氢并融合成氦时,核心也逐渐变得更热和更密集。
在大质量的恒星,电子简并压力不足以单独的阻止重力崩溃,至于每一种在核心被消耗掉的元素,点燃更重的元素融合之火,也都能暂时的阻止重力崩溃。
如果恒星的核心不是太重(质量大约低于1.4倍太阳质量,考虑到在这之前已经产生了许多质量的损耗),它也许可以如前所述的质量较低恒星,形成一颗白矮星,不同的是这种白矮星主要是由氧、氖和镁组成。
在核心崩溃之前,大质量恒星的核心结构是有如洋葱般的层层排列。
当原始恒星质量达到某种程度时(估计是2.5倍太阳质量,并大约在10倍太阳质量以内),核心的温度可以达到光致破坏的温度开始形成氧和氦,而氦又会立刻和残余的氖融合成镁;然后氧融合形成硫、硅和少量的其他元素。
最后,温度达到任何一种元素都会被局部毁坏的高温程度,通常都会释放出α粒子(氦核),又立刻和其他原子核融合,所以有少数的原子核经过整理之后会成为更重的原子核,而释放出来的净能量是增加的,因为打破母原子核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于融合成子原子核所需要的能量。
核心质量太大不能形成白矮星,又未能达到足以承受氖转换成氧与镁的恒星,在融合成更重的元素之前,就将经历重力崩溃的过程。
无论电子捕获造成温度增加或降低,都会在重力崩溃之前构成比原来小的原子核(像是铝和钠),可以在重力崩溃之前对总能量的产生造成重大的冲击。
这也许对之后产生引人注目的超新星爆炸与抛出的元素和同位素丰度都有影响。
最特殊的情况是质量最大的恒星可能在超新星爆炸中因为能量超过它的重力束缚能而完全的被毁灭。
这种罕见的事件,导致不稳定对超新星,事后的核心不会留下包括黑洞在内的各种残骸。
通常而言,超过8 M⊙以上的太阳质量的主序星在演变成超红巨星之后,中心温度可升高到30 亿度,生成以铁为中心的核,当生成的铁核越来越大,仅靠原子间的电子斥力已不能支撑它自身的重量,这时,铁核进入白矮星状态,电子的泡利斥力将起来抗衡万有引力。
当铁核质量超过1.4M⊙时,铁核突然塌缩,电子将被压入原子核中,与其中的质子中和生成中子,成为中子星。
中子星和白矮星有些相似,它不是靠热排斥或电磁作用来抗衡引力,而是靠中子间的泡利斥力来抗衡。
中子星是一种非常致密的天体,它自身的万有引力可将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的物质压缩在半径为10千米的球体内。
也就是说,一匙中子星的质量差不多相当于地球上一座大山的质量。
其密度高达1 亿~10亿t/ cm3。
中子星的质量有个上限,大约为3~4 M⊙,超过这一极限的中子星是不稳定的,会进一步塌缩形成黑洞。
几十年前,科学家们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研究,预言了一种叫做黑洞的天体。
黑洞是一种奇怪的天体。
它的体积很小,而密度却极大,每立方厘米就有几百亿吨甚至更高。
假如从黑洞上取来一粒米那样大的一块物质,就得用几万艘万吨轮船一齐拖才能拖得动它。
如果使地球变成一个黑洞,其体积就象一个乒乓球。
因为黑洞的密度大,所以它的引力也特别强大。
黑洞内部的所有物质,包括速度最大的光都逃脱不了黑洞的巨大引力。
不仅如此,它还能把周围的光和其它的物质吸引过来。
黑洞就象一个无底洞,任何东西到了它那儿,就不用想再出来,给它命名黑洞是再形象不过了。
恒星的残骸恒星的残骸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比较常见的是白矮星,第二种是中型到大型恒星死亡后形成白矮星由于重力坍缩形成中子星,第三种是巨星恒星坍缩以后形成中子星再进而二次坍缩形成的黑洞。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在这有限的岁月中,要探索和研究这个浩瀚的宇宙。
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是一种对未知的求知欲,也是通过探索宇宙来保护我们这颗地球。
太阳活动和日地空间中发生的过程对地球环境、气象、水文及通信都有极大的影响,太阳活动预报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及宇航中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天文学中的天体,星系,宇宙等各种星体之中,最感兴趣的就是恒星。
恒星能够几亿年的放出巨大的能量,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驱动这个巨大火热的熔炉?这个熔炉是从哪里来的,又从哪里去?听过老师的课,看过那些科技视频,我才对宇宙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恒星是太空中的星云碰撞,摩擦,产生引力,互相吸引形成一个巨大的星体。
而那些太空中的氢气互相摩擦,形成核聚变,发出大量的能量。
这些能量又继而推动其他的氢气进行放热。
原来恒星是一个巨大的煤气炉,一个燃烧氢气的巨大的煤气炉。
而这个煤气炉会产生什么呢?会产生氦气,氦气与氢气因为引力被挤压,又会形成碳,在更加巨大的煤气炉里面,甚至这些氦气会形成铁。
这些恒星最终燃烧殆尽后,会形成白矮星或者中子星。
文中说到,一些中子星的密度之大,是一勺子的质量是我们地球一座山的质量。
无法想象的巨大,如果地球是中子星,质量不变的基础上,那就只有乒乓球那么大。
这样的形容虽然很形象,但是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我的想象力的范围。
地球–变成-》乒乓球?记得某中子星的引力可以达到27.6G,也就是地球引力的27.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