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黑色幽默影片中陌生化叙事的美学意蕴

合集下载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电影《无名之辈》是一部由两位演员黄渤和徐峥主演的黑色幽默电影,讲述了两个小人物为了赚钱而误入江湖黑帮的故事。

本文从陌生化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电影中的陌生化元素及其作用。

陌生化是一种文艺表现手法,即通过让观众感到陌生来使他们更加聚焦于作品中的主题。

在电影《无名之辈》中,陌生化手法被广泛运用。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从人物形象上的陌生化。

电影中的主角两位演员都是以往表演风格的反转,黄渤饰演的是贪财鬼,徐峥饰演的则是令人讨厌的刺头。

这种人物设定让观众在与电影中原本想象中的角色出现巨大反差的同时,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更加陌生,呈现出黑色喜剧的味道。

这种跨越性的设定,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使观众不仅能够在电影中享受到幽默的欢乐,同时也能反思社会与人性的关系。

其次,在电影形式上的陌生化,加深了观众的情感参与,提高了情感印象。

例如,影片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多角度的镜头运用、时空的穿插等,都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与平时观看电影不同的体验。

电影中的黑色幽默手法虽然是影片的主流风格,但片中仍然穿插了一些感伤和暴力场景,通过这种在风格上的转换与电影叙事手法的拓展,为情感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在电影结构上的意想不到的转折,也增加了观众在感情上的认同感,促进了与电影中角色的情感共鸣。

最后,在电影题材上的陌生化,加深了对社会、人性的把握。

电影《无名之辈》的主要情节线围绕着黄渤和徐峥二人为了赚钱而误入江湖黑帮,因此在这样一个描绘社会黑暗面的框架下,电影剖析了现代化社会下人性的两面性和虚伪的人际关系。

在电影中,处处可见人物之间的钩心斗角和暗箱逐利,这种社会关系的陌生化呈现出的不仅是我们生活当中熟悉的痛点,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对现代社会的再认识,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理解。

总的来说,在电影《无名之辈》中,陌生化手法得以广泛运用,通过对人物形象、电影形式和电影题材的陌生化加深了观众对于电影主题的认知和理解,让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仅仅享受到了情节和人物设定带来的欢笑与哭泣,同时在电影结束后,也对社会和人性多了一份认识和思考。

从黑色幽默及宏观叙事解读海勒的陌生化写作——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

从黑色幽默及宏观叙事解读海勒的陌生化写作——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
中 图分 类 号 :I0 .4 16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62—62 (0 2 0 -0 5 0 1x 2 1 ) 3 0 0— 4
对于很多作家而言 , 他们 的创作期待视野是对 某种 “ 陌生化 ” 的追求 , 因为“ 一部文学作 品能够赢 得经典地位 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 陌生性 ” 布鲁 。( 姆 :) 3

二、 黑色幽默在 《 第二 十二 条军 规》 的 中
陌生化效用
( ) 一 黑色 幽默 黑 色 幽默一 词最 先 为法 国超 现实 主义 诗人 布 勒

陌生化诗学
陌生化诗学是俄 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维 ・ 什克 洛 夫斯 基在 构 筑文艺 的 自主性 时创立 的一 个诗 学范 畴。他认为: 我们处处都 能见 到文艺具有 同一 的 “ 标志 ; 即它是为了感受摆脱 自动化而特意创作的。 ” ( ,97 2 )所以 , 维 19 : 0 陌生化是对既定历史经验、 传 统 模式 的破 除 和超 越 , 是对 先在 经验无 意 识 、 自动化 跟 随 的有 意识 疏 离 。从 接 受 美 学 的 视域 而言 , 陌生 化 破 除 了千篇 一律 , 消解 了僵化 与机 械 , 在一 破一 并 立的创新过程 中放逐了审美主体衍生于固有模式之 中的审美疲劳 。作 为一种文学手段 , 陌生化是对常 见 形象 的另类 描述 , 对思 维惯 性 的刻意 破 除 , 是 并在 他 化 固定形 象 和背 反传 统模 式 的过 程 中产 生 服务 于 艺 术 目的 、 显艺术 魅 力 的艺术 现象 。 彰 哈罗德 ・ 布鲁姆认为, 所有伟大作家及其经典作 品成为经典的原因“ 常常在于陌生性(tnee )这 sagns , r s 是一种无法 同化的原创性, 或是一种我们完全认同而 不再视为异端的原创性”而所有经典的作品都可以定 , 义 为“ 使美感增加陌生 陛”布鲁姆 :) ( 2。

当下黑色幽默影片中陌生化叙事的美学意蕴

当下黑色幽默影片中陌生化叙事的美学意蕴

理 论
黑 色 幽默 电影 不 同 于 一般 的喜 剧 电影 , “ 色 幽默 在 影 像 表 现 上 主 要 黑 体 现 为一 种 风 格 化 的追 求 ,它调 动 电 影媒 介所 特 有 的各 种 视 听 元 素 ,旨在 营造 一种 ‘ 阴 森 可 怕又 滑稽 可 笑 的 既 基 调 ’ :而 其 深层 结构 又 往 往 包 含 着 种 悖 论 性 的荒 诞 内核 ,它使 你 陷入 理 性 的困 境 而备 感 滑稽 。 ”【】 1 随着 时 代 的发展 , 色 幽默 电影 的叙 事素 材 、 黑 叙 事 策 略都 取 得 了 空前 的发 展 。 可 以 说 ,在 当下 的多 元 文 化 语 境 下 ,黑 色 幽默 电影 在吸 收一切 可 以 “ 为我所 用 ” 的 素 材 ,来 为 自己 的叙 事 服 务 ,从 而 吸 引 更 多 的 观众 。 无 论 是 无厘 头 式喜 剧 ,还 是 传 统 的 悬 疑 、动 作 大 片 ,都 成 了其 吸 取 灵 感 的 源泉 。 但 纵 观 这 些 叙 事 手 段 我 们 会 发 现 , “ 生 化 ” 可 陌 以说 是 其 中 一 条重 要 的原 则 。 对 电影
熏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圃 平 中—— —— — —— —— — — —— —— — —— —— 磊
当下黑色幽默影片中陌生化叙事的英学意蕴
[ 摘要 】“ 陌生化 ” 当下黑 色幽默 电影的重要叙 事策略之一 。 是 通过增加感受难度 ,
延 长感受时间 , “ 陌生化 ”强化和提升 了观 众对 影片 内涵的认识 ,黑 色幽默 电影

进而领 悟其 中 的深刻 内涵。 可 以说 ,在 当下 的黑 色 幽默 剧 作 中 ,创 作 者 总 是 绞尽 脑 汁 地 打 破 观 众 的 接 受 定 向 , 以一 种 “ 陌生 化 ”的 方 式来 强化 观 众 对 影 片 悲喜 风 格 和 主 题 内 涵 的 认 识 与 思考 。 换 句话 说 ,陌 生 化叙 事 实质 上强调 的是增 加感 受难 度 、 延 长感 受 时 间 的艺 术 过 程 的 重 要性 , 只 有在 这个 过 程 之 中 观众 才会 充 分 体 验 到 电影所 要 表 达 的 内在黑 色 幽默 意 蕴 。 由此 看 来 ,陌生 化 叙 事 在 黑 色 幽 默影 片 中营造 了重要 的审 美意蕴 。 二 、陌生化 叙事 的美学 意蕴 ( ) 美直觉 的新 奇性 一 审 电影作 为视 听结 合 的艺 术 , 区别 于 其他 艺 术形 式 的最 大 特征 就 是 其 感 性 直 观 性 。只 要 具 备 基 本 的 视 觉和 听 觉 器 官 ,正 常 的观 影 行 动 就 能 进 行 。 然 而 ,这 既是 电影 的长 处 所 在 ,又 是 其 劣 势 所 在 。经 过 上 百 年 的 发 展 , 电 影 已经 形成 了 自己 的一 套 完 整 的样 式 体 系。 故 事 片 、纪 录 片、 科 教 片 、 美 术 片等 各 个 片 种 蓬 勃 发展 ,那种 在 电 影 早 期 由于 新 片种 所 带 来 的 全 新 的 画 面 新 鲜 感 ,早 已不 复 存在 了。 在 泛 审 美化 的今天 ,如何满足观众的猎奇心 理 ,创 造 出迥 然 不 同 的 电影 语 言来 吸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文学理论家谢甫琴科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一种文学理论,后被扩展应用到了电影、艺术和社会学等领域。

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通过艺术手法将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进行“陌生化”,从而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

在电影领域,陌生化理论被广泛运用,本文将从陌生化理论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电影《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是由陈建斌执导,陈建斌、任素汐、梁静主演的一部中国黑色幽默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因为一次“灰色”交易而陷入一系列荒诞离奇的故事当中。

影片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而备受好评。

通过陌生化理论的视角来审视《无名之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影中所展现的现实现象与日常生活的“陌生化”。

影片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将现实生活中的“常态”进行了“陌生化”。

主人公马小云是一个平凡的出租车司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卷入一场毫无道德感的“灰色”交易中,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离奇的故事。

在影片中,马小云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荒诞而又离奇的情节,这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极少发生甚至不可能发生的,但影片将这些情节塑造得鬼斧神工,使观众在笑声之余也不禁对现实生活中的“常态”产生了怀疑。

通过对“常态”进行“陌生化”,影片成功地唤起了观众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审视和思考,这正是陌生化理论所追求的效果。

影片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夸张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使观众产生一种对社会现实的“陌生化”感。

在影片中,对社会现象的夸张描绘体现在对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现象的揭露和讽刺中。

影片中主要展现了社会中的“腐败”、“假大空”等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夸张描绘,使观众在观影中产生了对社会现实的“陌生化”感,从而反思社会现实中真正的价值取向和人性。

影片通过对语言和视觉的“陌生化”处理,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无名之辈》采用了辛辣幽默的对白和夸张的行为表演,使观众在观影中不时爆发出大笑。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摘要】电影《无名之辈》通过陌生化理论来呈现观众熟悉却又陌生的故事情节。

在剧情概要中,影片展现了主人公的人生困境和挣扎,深刻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普遍问题。

陌生化理论解析部分则通过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影片中角色的情感与行为,体现了作者通过陌生化手法营造的独特氛围。

在《无名之辈》中,陌生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不仅感到陌生又能深入理解角色内心世界。

通过陌生化理论,本片给观众带来启示,引发思考,使人更深刻地理解人性与社会。

观众对于电影中的陌生化表现有着不同程度的接受,这也反映了影片的深度和影响力。

《无名之辈》通过陌生化理论的运用,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思想深刻、引人深思的作品。

【关键词】电影《无名之辈》,陌生化理论,剧情概要,陌生化表现,启示,观众接受程度1. 引言1.1 引言电影《无名之辈》是一部备受瞩目的影片,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奋斗故事,引发了观众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陌生化理论作为影片的重要主题之一,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在这部影片中,陌生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过人物关系、角色性格、场景设计等方面展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众对陌生化的接受程度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陌生化的呈现过于冷漠和疏离,难以引起共鸣;而也有人认为陌生化的处理恰到好处,使得电影更具思考性和深度。

通过对《无名之辈》中的陌生化表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影片所要传达的信息,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陌生化理论在电影中的运用和影响。

2. 正文2.1 电影《无名之辈》剧情概要《无名之辈》是由徐峥执导,王宝强、陈建斌、王迅等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

剧情讲述了一位普通的宅男王大陆因为意外被卷入黑帮纠纷,不得不化身成一名“无名之辈”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故事。

王大陆原本是个普通的社会小人物,过着平淡的生活,直到一天无意间捡到了一只手机,从此卷入了一连串的离奇事件中。

浅析陌生化手法在电影中的作用

浅析陌生化手法在电影中的作用

浅析陌生化手法在电影中的作用作者:谢亚龙来源:《参花》2016年第05期摘要:来自于文学概念的陌生化手法对艺术创作具有普遍意义,而电影作为一种集合艺术,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对于电影创作者,对于电影的受众显得越发的重要。

陌生化手法是电影发展的根本和动力。

本文通过探究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来进一步分析陌生化手法使用的原则和规律。

关键词:陌生化表现形式作用电影的陌生化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叙事结构的陌生化,人物角色的陌生化,语言的陌生化,等等。

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电影的魅力不断地迸发出来。

虽然陌生化更多强调的是创新,但是在电影创作中,如果我们过于先锋,过于艺术,电影的表现形式超过受众的接受范围,那我们也必将被大众所抛弃。

所以我们的陌生化应该基于大众的认知程度,只有合理地运用,才会实现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一、“陌生化”的概念以及意义“陌生化”理论概念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所创造,他认为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的手法,艺术能够更新人们的生活经验与日常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人们因习以为常而失去新鲜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他有这样一段的名言:“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事物,而不仅仅是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二、叙事结构的陌生化在《大话西游》中,它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叙事结构,通过时间与空间不断的跳跃与转换,撑起了整个电影故事。

用月光宝盒这个道具来实现时空穿越的可行性,让影片时间跨度从500年前到500年后之间随意穿插。

让人感觉天马行空,无所不能。

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以及至尊宝悲情式的爱情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时空跳跃的“陌生化”使得观众不由自主地跳出剧情,在自己脑海里重新编排正常的时间顺序。

在大脑中进行想象性的加工后,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涵。

三、角色的陌生化我们印象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一个武功高强、桀骜不驯、能消灭一切妖魔鬼怪的完美英雄形象。

论中国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的视听语言特点

论中国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的视听语言特点

论中国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的视听语言特点摘要:黑色幽默电影是对现实的嘲讽和对人性的反思与升华,极其富有创作者个人文化想象、意义内涵等艺术品质的个性化的电影,黑色指向社会,而幽默则是一副调和剂。

视听语言作为电影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黑色幽默的氛围中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通过对当代黑色幽默电影视听语言的演变与发展,分析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总结了黑色幽默电影视听语言的三个主要特点,即幽默的声音表现,滑稽的视觉造型,还有大量运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以期为中国黑色幽默电影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黑色幽默;视听语言;蒙太奇Abstract:Black humor movie is satire of reality and the reflection and sublimation of human nature, extremely rich art creators cultural imagination, individual intension, personalized film, black point to society, and humor is a pair of harmonic agent. Audio-visual language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the film, in an atmosphere of black humor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o the contemporary black humor movie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udio-visual language, analyzes the form of audio-visual language, summarizes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 humor movie audio-visual language, namely the voice of the humor, funny visual modeling, and a large number of using the montage of clip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black humor film.Key words:black humor; Audio-visual language; montage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目的电影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拥有者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思想,显示了自己的独特性。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作者:庞林伦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3期摘要:“陌生化”是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理论的核心概念,主张使平常人们所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创造出一种间离化的效果,进而引发观众脱离剧情、思辨生活。

本文通过采用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为支持,对电影《无名之辈》的艺术表达进行分析,探讨影片在人物形象、寓言元素与主题表达、方言使用上的“陌生化”。

关键词:陌生化;《无名之辈》;黑色喜剧著名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曾提到“把一段普通的时间或者一个平凡的人物性格进行陌生化处理,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已经被人们熟知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陌生和新奇感。

”[1]在中国电影市场迅速“膨胀”的时代大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已不再满足与那些类型化英雄人物的批量生产,因此要想赢得观众的口碑和市场,就必须摆脱固定的套路,不断追求艺术上的创新。

陌生化的创作手法成为了一种最佳的选择。

一、人物形象的陌生化——“悍匪”与“憨贼”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霞妹”成为了第一个出场的人物,17:44分警察局,霞妹被审问,随后画面出现钟表时间倒退至上午9点左右“眼镜”和“大头”两人抢劫场景——头盔加身,脚踏摩托,一杆猎枪,一支香烟,在摇滚的音乐和节奏性剪辑的风格下悍匪形象跃然纸上。

但在之后不论是通过两人的台词还是滑稽的动作和神态,悍匪无疑只是一个烟雾弹。

先是抢劫完成后,两人过度紧张分不清油门和离合,使作为撤退工具的摩托车飞了出去挂在了路边的电线杆上,对于拥有现实生活常识的观众来讲,这或许有些魔幻色彩,但无疑是在提醒观众,他们的开始其实就是一场闹剧,在之后的逃亡过程中,他们遇见了2号线人物马嘉祺——一个瘫痪的女人,也是通过马嘉祺这个身体带有残疾的弱势化群体更加衬托了“眼镜”与“大头”这两人虽身体健全却蠢笨不已的本质,从敷药到被一个“疯婆娘”拿捏住,拿枪却不敢开枪。

两人在吃饭时一本正经的美好幻想和高谈阔论,在观众看来也是滑稽不已,仿佛他们对于这个世界都存在着一种认知的错误,看起来成年许久的人说出口的话却像孩子一般,也引发观众去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真的只是因为他们来自于农村吗?二、寓言元素的使用——尊严符号到人名的运用《无名之辈》以荒唐的犯罪故事为题材,通过描写荒诞失控的情节来产生喜剧的效果,而在这些荒诞失控中也暗含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旨,即每一个无名之辈都有着自己想要的尊严。

后现代语境下昆汀电影的解构主义狂欢

后现代语境下昆汀电影的解构主义狂欢

后现代语境下昆汀电影的解构主义狂欢摘要:解构主义最大的特色是反理性、反逻辑和反权威并推崇大众狂欢。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大背景下,解构思想对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和传承。

昆汀?塔伦蒂诺将电影的暴力美学演绎到极致,将小成本电影拍成能够匹敌好莱坞样式的商业大片,离不开昆汀对解构主义的理解与实践。

昆汀凭借电影独特的叙事结构,“暴躁”的叙事方式,将黑色幽默题材电影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伴随着固有观念的消解,反英雄典型的确立,结构主义分崩离析。

关键词:解构陌生化大众狂欢1967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批判时提出“解构主义”概念。

理论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符号本身能够反映真实,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整体结构的研究更为重要。

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超越。

其最大敌人是以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

而解构主义的任务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主要态度是反对传统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一切固有秩序,包括社会秩序、意识秩序、神学秩序、道德秩序等。

解构主义就是要推翻这种观念,同时建立新的合理秩序。

“解构”是德里达提出的一种反本质主义理论,通过解构语言与文本深层结构,瓦解逻各斯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

解构主义理论冲击了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体系。

解构主义者提倡去中心、去权威,对意识形态、既定秩序、人们的思维定势等,甚至是人类现有的一切知识体系加以修正。

解构主义反传统、反本质的批判意识与昆汀电影创作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是完全契合的,从影片叙事结构,叙事方式等方面可见一斑。

影片中不乏对固有思想的颠覆和对权威的戏虐。

“非黑即白”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比如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常常会问好坏之分,认为世界上除了好人和坏人就不存在第三种人。

而昆汀则在电影中恰恰描绘了这第三类人,创造出电影中浑身毛病,落荒而逃的后现代主义英雄。

昆汀电影情节荒诞不经,但极具浪漫色彩。

其代表作品无论是在题材还是叙事结构都自成一派,形成昆汀自己的创作风格。

通过调侃权威,荒诞的描绘现实来嘲讽无可救药的世界,揭示社会本质。

黑色幽默电影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黑色幽默电影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黑色幽默电影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一)研究的意义。

对中国当代黑色幽默电影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

由于"黑色幽默"本身是一个横跨艺术学、美学、电影喜剧等多学科的概念,因此在中国大陆的"黑色幽默电影"研究中有泛化的现象,比如电影《家有僵尸少爷》,通过研究可以厘清"黑色幽默电影"的内涵特征和外延范围;通过剖析"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方式、语言表达和审美特征,可以为电影艺术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黑色幽默电影"虽然采用的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充斥着嬉笑怒骂、荒诞不羁的品格,但是也是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反映、关照和反思,还是对普罗大众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引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思路。

本文将通过梳理黑色幽默电影在中国当代的发生、发展的脉络,厘清作为文学思潮的黑色幽默与作为电影流派的黑色幽默的逻辑关系,结合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的不同影片的具体分析,来解读消费主义语境下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方式、语言表达和审美特征;抽象出黑色幽默电影深层的文化价值,进而对黑色幽默电影的发展做出反思与展望。

(三)研究的方法。

1.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案例分析。

对中国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的研究,既无法脱离电影发展的宏观环境,也难以撇开具体导演的具体作品,因此通过一个个经典的电影作品个案研究,分析、归纳、抽象到理论高度,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才能既从宏观上把握,又从微观上佐证。

2.比较研究法。

黑色幽默电影来源于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的文学流派,应在文学流派与电影流派的比较中去把握其特质。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现代艺术,既有较多的影像风格流派,也有不同的消费者审美需求,应从这些不同的现象中去比较分析。

3.跨学科研究法。

本选题的研究涉及艺术学、哲学、美学、电影学等不同的学科,必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

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

电影理论Film Theory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黑色幽默脱离悲剧和喜剧的范畴,独立存在,具有其典型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美学功能。

它在文学上的表达方式和美学特征在电影中的叙事模式、情境、人物性格刻画以及语境、镜头语言表现等方面均有体现。

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影像故事,是用“笑”表现“悲”,用荒诞加以宣泄,幽默地揭示时代弊病和社会问题。

黑色幽默电影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一、 黑色幽默的概念(一)黑色幽默1937年,艾吕雅和布勒东两位法国超现实主义者的作品《黑色幽默》的出现,使得“黑色幽默”一词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布鲁斯将当时很多作家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汇编成一本书,并起名为《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一词自此传播开来,更多的是被作为美术术语讨论。

如今的“黑色幽默”,泛指荒诞的、病态的、具有喜剧意义的一种艺术类别,“滑稽”与“恐怖”相结合,受者在残忍中感受柔情,在痛苦中享受欢乐,在绝望中大笑,借以发泄内心的恐惧与压抑。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其具有的“荒谬性”可类同于喜剧的“双重悖性”。

恰当地运用滑稽、夸张变形,以戏剧形式演绎人生悲剧,将人类理性的缺失、信仰的泯灭、自我救赎的无力、精神世界的崩塌是其艺术展现的主要部分,集中体现人类可怜的尊严保护心理和消极情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了黑色幽默在美国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二战结束后,战争留下的阴影震撼着人们心灵,加之麦卡锡主义横行和越南战争爆发所引起的国内局势混乱、种族歧视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美国民众的精神世界,出现的内心浮躁又毫无追求的颓废心理,为“黑色幽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浅谈黑色幽默电影在电影领域,通过人物、故事对“黑色幽默”的特性进行展现,通过银幕媒介对“黑色幽默”进行表达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即为黑色幽默电影。

它极端地表达了奇特、逆反和荒诞的解构主义,违背了电影领域传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人们所认为的崇高进行批评和嘲讽,对人们的绝望心理进行爆发式发泄,进而从中挖掘出对希望的追求。

解读黑色幽默小说的叙事艺术

解读黑色幽默小说的叙事艺术

多维的叙事角度
在 混淆 时 空概念 、淡化 情节 的 同时 ,黑色 幽默 小 说还 通 过有意模糊 作者与叙述者 概念 的多维视 角叙 事来 打破小说 内容 的完 整 性 , 强 调 开 放 性 思 路 。多 维 视 角和 开 放 性 思 维 的 布 局 是 黑 色 幽 默 小 说 的又 一 典 型 后 现 代 特 征 。 小 说 家 在 赋 予 作 品 中 的 人物 叙 事 功 能 的 同 时 还 不 想 放 弃 作 家 的特 权 ,在 某 叙 述 人 主述 的 同时 ,往 往 安 排 多 种 话 语 侵入 , 他 们 或 是 在 通过小说 中叙 述者展开文本 的同时 ,不失 时机 地加入作者对 叙述者 的评论 .或是 以小说 中某个人物 的形式出现,对作 品 中的人物加 以评论 ,或 作补充叙述或作悖 论叙 述 ,使得小说 亦真亦假 、亦虚亦实 ,从而模糊作者与叙 述者间的界限 ,模 糊真实世 界与小说世界 间的界限 。例如在 《 五号屠场》 中, 作者 库尔 特・ 内古特本 人一 开始 就 出现 在小 说中 : “ 冯 小库 尔特 ・ 内古 特 ,现在是 科德 角生 活舒适 的第 四代德 裔美 国 冯 人 ( 烟吸得 很凶 ),很 久 以前当过美 军步 兵侦 察兵, 当过战 俘 , 目睹 了对 德 国 以 ‘ 北 河 的佛 罗 伦 萨 ’ 而 著 称 的德 累 斯 易 顿 的轰 炸 ,幸 存下来讲 述这个 故事 。”_ 2 接着 冯内古特 以叙 述人和小 说中 的人物 的角色 出现 。纳博科 夫在小说 《 明的 透 东西 》 中除了杜撰 一位小说 的叙述者R先生外 ,还特意安排 了一 个 “自己”——一个与作 者拥有相 同背景、住在瑞士 的 美 国作家 弗拉 基米尔 - 博科 夫 。而这位 纳博 科夫 既可 以说 纳 是小 说的作者——真实 的纳 博科夫本人 ,也可以说是小说 中 的人 物 —— 小 说 家 R先 生 的 读 者 。 而 正 是 通 过 这 种 混 淆 的叙 述 ,作者 巧妙地表现 出小说 的主 旨:一切都是透 明的,不 真 实 的,有 待解释 的。故意模糊作 者与叙述者间的概念在其 他 黑色 小说家的作 品中也经常发生 。作 家往往 以大学教授 、作 家等 一个 与 自己身份相 仿的角色 出现 在作品当 中,以对人物 进行评 判 。通过这种 多维视角叙 事,作者不仅成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转移 了 读者 的视 线 ,而且 成功破坏 了传 统小说所营造 的使人 身临其 境 以至忘记其虚构 、非真实本质 的小说环境 ,从而拉开 了读 者 与文本 的距 离,从根本 上提醒读者现代 社会的本质—— 虚

黑色幽默在美学形式下的范畴

黑色幽默在美学形式下的范畴

黑色幽默在美学形式下的范畴黑色幽默在美学形式下属于喜剧范畴,但它的产生却是在战争的背景下以文学作品的方式表现。

以近期即将上映的电影《家有僵尸少爷》为参考,片中是黑色幽默中又带点暖人心味道的。

黑色幽默电影作为黑色幽默文学的衍生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厚的美学底蕴。

本文分析影片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段,如声画的逆向糅合、异化的人性和荒诞剧情所营造的虚幻戏谑的语境;消解式叙事和独特的镜头语言所描绘的人性、社会现实;黑色幽默电影独特的艺术情感表现方式,深入认识该类型电影独特丰硕的美学特征。

黑色幽默具有独特的美学功能和典型的美学特征,其脱离喜剧和悲剧的范畴独立存在。

黑色幽默在文学上的美学特征和表达方式也被充分地运用到电影中,体现在语境、情境、人物性格刻画、叙事模式、镜头语言的表现等方面。

黑色幽默下展现的影像故事,用“笑”表现“悲”,以荒诞加以宣泄,强调用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中的各种病态现象。

黑色幽默电影之所以独具魅力,与其丰富的美学内涵密不可分。

一、营造虚幻与戏谑的语境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任何语言的使用都离不开语境,有语篇必有语境,电影艺术亦然,黑色幽默电影运用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手段来营造深富意蕴的语境。

(一)声画的逆向糅合2007年在爱尔兰上映的《热血警探》,Nicholas Angel作为一个优秀的警察,由于受排挤被调到了一个偏远宁静的小镇“桑德福”。

那是一个从未有过恶性案件的小镇,人们友好关爱,然而在温婉动听的乡村音乐衬托中,一起前所未有的谋杀开始了,惨案不断发生,将人们带入迷雾笼罩的死亡谜题。

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子》更是把声画的逆向糅合运用到极致,挑战观众的观影底线。

下流邪恶的主人公亚历克斯在把贝多芬的音乐作为他施虐的动力来源,贝多芬的交响乐对他来说意味着暴力和色情。

电影中有一段剧情是他侮辱耶稣的意象:亚历克斯在房内意淫的场景中,有四个跳舞耶稣雕像,还出现贝多芬的肖像和色情图片,随着《欢乐颂》快速切换;这种场景往往是主人公淫乱或暴力出现之前的暗示。

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电影创作中,陌生化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手法。

它通过以一种非传统、不寻常或与观众熟悉的经验背道而驰的方式来呈现故事情节、角色或环境,从而在视觉和情感上刺激观众的感知和思考。

通过引入陌生因素,电影制片人可以深入挖掘现实世界中隐藏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并提供全新的体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对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剖析。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概述,介绍陌生化作为一个电影技巧的基本概念,并解释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第二部分将详细讨论陌生化在电影中的应用。

我们会对陌生化进行定义和解释,并探讨其起源和发展历程。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不同类型和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第三部分将着重分析陌生化技术所产生的功能与意义。

我们会强调陌生化对于制造距离感和提升观众参与度的作用,同时也会探讨其在拓展现实社会问题和思考方式上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陌生化如何扩展审美体验并提供新的视角。

第四部分将通过对几部典型电影作品的分析,深入探讨陌生化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

我们会以巴西《真空之女》中对城市环境的陌生化描绘、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科技和人性的陌生化叙事,以及大卫·林奇《穆赫兰道》中时间流逝和梦境交错的陌生化表达为例,分析不同电影作品中所采用的陌生化手法及其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所阐述的内容,并探讨陌生化对电影艺术发展的启示。

我们还会提出一些关于未来电影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式。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

通过对该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陌生化的概念及其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并展望陌生化在未来电影中可能的应用前景。

2. 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2.1 陌生化的定义与解释陌生化是一种创作手法,常常在电影中被使用以营造观众对画面、情节或人物的不熟悉感。

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的研究、创新

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的研究、创新

中国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研究综述对当代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的研究成果不多,尚未看到专着出版。

国内的学者也常把黑色幽默作为电影的一种喜剧元素进行研究,而在林家栋的研究监制下,就出了一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家有僵尸少爷》。

学者们认为黑色幽默电影以个体身份的焦虑、价值标准的迷失以及生存状态的困局为主题构建内涵体系,突出了对人的思考,将当下市场上文化消费的快乐逻辑与对生活的哲学批判相结合,呈现出矛盾的悖论性和游戏的颠覆性两大审美特征,同时该文还从创作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对电影创作进行了梳理;此外,浙江师范大学王玫的硕士学位论文《论黄建新的城市电影》(2004)、西南大学李川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宁浩电影的黑色幽默》(2012)、郑州大学游溪的硕士学位论文《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喜剧电影研究》(2012)等皆属此列。

更多的是散论,主要见于一些电影期刊、杂志和大学学报中。

有的是对黑色幽默电影的概念进行界定或对类型进行划分。

如华中师范大学修倜《当代中国电影中的黑色幽默》(《电影艺术》2005 年1 期)一文,认为黑色幽默电影是一种风格化的追求,旨在营造一种"既阴森可怕又滑稽可笑的基调","而其深层结构又往往包含着一种悖论性的荒诞内核,它使你陷入理性的困境而备感滑稽。

"通过对法国影片《肉食店》与中国影片《黑炮事件》、《背对背,脸对脸》、《说出你的秘密》、《活着》、《寻枪》等的比较分析,阐述了"荒谬的黑色幽默"与"怪诞的黑色幽默"之间的区别;淮阴师范学院陈鸿秀的《"黑色幽默"与中国大陆喜剧电影--兼论"黑色幽默"片与"黑色喜剧"片的异同》(《青海社会科学》2012 年第2 期)一文,有感于国内电影评论及理论探讨中常常泛化"黑色幽默"以及混淆"黑色幽默"与"黑色喜剧"的现象,解释了"黑色幽默"的内涵特质,并从源头、选材、人文内涵、叙事方式等方面区分了黑色幽默与黑色喜剧这两种影片的异同;徐州师范大学苗新萍的《癫狂与批判--香港无厘头电影与大陆黑色幽默电影精神比较》(《传媒观察》2011 年第10 期)认为香港与大陆的喜剧电影的风格迥然不同,所传递的电影精神也大相径庭,并从语言风格、叙事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剖析了香港无厘头电影"娱乐本位"的癫狂精神和大陆黑色幽默电影"教化本位"的批判精神。

陌生化理论视域下影片《追凶者也》的解读

陌生化理论视域下影片《追凶者也》的解读
非线性叙事手法的处理使凶手的浮现过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所有隐藏在叙事过程中的伏笔随着影片在对整个事件不断重述与拼凑中渐渐浮现出来这种叙事技巧的陌生化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THE FILM
影视
陌生化理论视域下影片《追凶者也》的解读
黄勇军 王 珂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影片《追凶者也》中一场凶杀案将三个不同处境的视点人物命运捆在了一起,演绎了一个充满荒诞与黑色幽默的缉 凶故事。本文尝试从叙事技巧与形象塑造两方面挖掘影片中暗含的陌生化手法,以便更好地体会影片彰显的陌生化效果。 关键词:《追凶者也》;陌生化;荒诞;黑色幽默
“陌生化”理论作为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最初是由什 克洛夫斯基提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 术》这本著作中指出:“艺术的技巧就 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 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 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由此可见,“陌生化”其作用在于使平 常人们所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创造出 一种间离化的效果,使受众产生新奇感, 从而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快感。 1 叙事技巧的陌生化 在叙事方面,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 两个广为人知的概念,即“本事”和“情 节”。本事即作品中所讲述的‘内容’, 而情节的特点则首先在于它是处理具有 意味的材料的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 在影片《追凶者也》中,“情节”主要 体现在曹保平对叙事技巧的把握上。在 影片“情节”的架构上,曹保平摒弃传 统悬疑片依照线索层层推进的线性叙事 结构,而是以不同的人物为切入口,采 用多视角重述与拼合的叙事方式对影片 进行“陌生化”处理。 影片《追凶者也》共分为四个章节, 分别用云南方言命名:憨包、小烂屎、 土贼、乱屁麻麻。第一章节“憨包”对 应汽修工宋老二。当地的摩的驾驶员猫 哥离奇死亡,让近期与其有过矛盾的汽 修工宋老二成为警方最大的嫌疑人以及 街头巷尾议论的对象,为了不影响即将 初中毕业的儿子的学业,证明自己的清 白,宋老二独自一人走上追凶的道路。 第二章节“小烂屎”对应偷车贼王友全。 王友全因偷了猫哥丢失的摩托车被宋老 二误认为是真凶,遭到宋老二一路跟踪 和逼问。真相随着第三个章节“土贼” 董小凤的出场才被揭开。董小凤是一名 116

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的陌生化效应

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的陌生化效应

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的陌生化效应作者:谌璐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19期谌璐内容摘要:“陌生化”是当下黑色幽默电影的重要叙事策略之一。

塔西姆·辛导演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在原版本的基础下对人物形象、权事情节进行处理使之"变形"并达到"疏离"或"陌生"的效果,从而使电影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者不断有新的发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黑色幽默的电影特色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关键词:陌生化黑色幽默电影耳目一新陌生化这一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

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①”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强调的是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

时至今日,陌生化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艺术创新的主要技巧和手法之一。

《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这部电影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到主题创意都巧妙的运用了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和运作模式。

这是投资商和导演共同期待的大片。

它改掉了以往老套的内容和模式,使得这部电影看起来不会变得枯燥乏味,给电影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导演塔西姆·辛却打破了常规形式,用一种颠覆的陌生化手段把这个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做了一个全新的诠释,旨在营造一种‘既阴森可怕又滑稽可笑的基调,从而给观众带来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陌生化理论在电影得到了灵活的运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因为过于的陌生化,对传统的故事进行现代化解剖,将政治斗争、黑色幽默、三角恋、动作片、时装剧等元素和童话杂糅在一起,把格林兄弟笔下的白雪公主解剖的支离破碎的同时,赋予它鲜明的好莱坞的戏剧特色和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化。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

从陌生化理论看电影《无名之辈》《无名之辈》是一部于2018年上映的中国电影,由饶晓志执导,陈建斌、任素汐等主演。

影片通过喜剧和黑色幽默的手法,讲述了一个草根小人物意外卷入一场大案的故事。

从陌生化理论的角度来看,电影《无名之辈》展现了人物的陌生化和社会的异化,以此引起观众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文艺理论家乌金斯基提出的,它认为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异化现象是人们疏离感的产生和个体同一感的丧失的根源。

在《无名之辈》中,影片通过夸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了社会的异化和个体的孤立,从而对现实社会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电影中的主人公王多鱼可以被视为陌生化的典型代表。

王多鱼是一个普通的草根小人物,他没有特殊技能,生活在社会底层,过着平凡的生活。

他的名字本身就体现了他的草根身份,王多鱼往往被人误认为是“王副部”,而事实上他只是个普通的电线杆维修工。

王多鱼在工作中因为一次糊涂失职,不小心将一名要犯放走,从而被卷入一场大案中。

在这个过程中,他被社会和他人对他的评价所困扰,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和行动。

这种对身份的迷茫和压力使得他变得越发陌生化,他开始失去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陷入孤独和无助之中。

电影中的社会环境也展现了一种异化和陌生化的状态。

影片通过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示了一个丑陋而残酷的社会现实。

警察和黑社会之间勾结,法律和正义被践踏,每个角色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忘记了最初的良知和善良。

观众在电影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人们之间的丑态和利益冲突。

这种社会的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薄弱,个体变得孤立无援。

影片通过对社会的冷嘲热讽,提醒观众要警醒社会问题。

电影还通过对主人公的成长和反思,呼吁观众对自我进行思考和关注。

王多鱼在整个故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开始反抗陌生化的状态,挣脱了对他的评价束缚,找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信仰。

他的内心挣扎和成长,激励着观众反思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是否也陷入了陌生化的状态。

间离化叙事手法在电影中的应用分析

间离化叙事手法在电影中的应用分析

间离化叙事手法在电影中的应用分析间离化叙事手法是指在叙事过程中,将故事情节按照非线性顺序进行呈现,从而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时空顺序,刻意制造出意外的效果,突显出主题和情感的张力,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和思考性。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间离化叙事手法在电影中的应用。

一、《盗梦空间》《盗梦空间》是一部典型的间离化叙事电影,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一种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

其中,主人公科布和他的团队一次次进入别人的梦境中去执行任务,每一次任务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是这些故事情节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现的,而是按照主人公的记忆和想象来串联起来的。

通过这样的叙事手法,观众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科布和他的团队,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并且在一些重要的情节之后,电影也给出了一些空白和悬念,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探讨,从而增加了电影的艺术含量和思考性。

二、《无人区》《无人区》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通过间离化叙事手法来讲述一个非常奇特的故事——一个毫无头脑的小偷,一个信奉自由的流浪汉,和一个假扮警察的女人,因为一堆钞票而引发的一系列被赞誉为“谁是谁”的抢劫事件。

整个电影以主人公们的回忆和互相解释为线索,穿插着事件的发生过程,让观众在不经意间理解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并且获得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观影感受——如同跟着主人公们一起身临其境,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想法。

三、《忠犬八公的故事》《忠犬八公的故事》也是一部间离化叙事电影,整个故事情节像一块拼图一样从多个时间和角度串联起来。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忠犬和主人之间深刻感人的友谊,每一个章节都讲述了主人和狗狗之间的种种经历,最终通过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将所有的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在情感上进行了一次巨大的冲击。

因为这部电影运用了非线性叙事手法,使观众能够在看完电影之后对主人公和忠犬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之,间离化叙事手法在电影中的应用给观众带来了更多新颖、有趣和深刻的观影体验,不仅让电影更具有艺术性与思考性,同时也扩展了电影的创作可能性。

那些享誉全球的黑色幽默影片

那些享誉全球的黑色幽默影片

那些享誉全球的黑色幽默影片
佚名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文摘》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楚门的世界如果有一天,当你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假的,你就像是一只生活在玻璃罐中的昆虫,一举一动,每分每秒都暴露在隐藏在各处的摄像机下,暴露在上亿观众的面前,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总页数】1页(P87-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76.4
【相关文献】
1.当下黑色幽默影片中陌生化叙事的美学意蕴 [J], 柴冬冬
2.复制浮士德——谈影片《楚门的世界》中的黑色幽默 [J], 李果
3.后现代都市中的黑色幽默——解读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J], 栾泰松;姜晓慧
4.破碎的梦想——评影片《阳光小美女》中的黑色幽默元素 [J], 刘莉
5.当下黑色幽默影片中的美学意蕴 [J], 游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下黑色幽默影片中陌生化叙事的美学意蕴[摘要] “陌生化”是当下黑色幽默电影的重要叙事策略之一。

通过增加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陌生化”强化和提升了观众对影片内涵的认识,黑色幽默电影的特色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陌生化叙事在黑色幽默电影中营造了重要的美学意蕴,这主要体现在:审美直觉的新奇性、审美体验的对话性、审美效果的反思性等方面。

[关键词] 黑色幽默陌生化美学意蕴一、黑色幽默影片与“陌生化”理论黑色幽默电影不同于一般的喜剧电影,“黑色幽默在影像表现上主要体现为一种风格化的追求,它调动电影媒介所特有的各种视听元素,旨在营造一种‘既阴森可怕又滑稽可笑的基调’;而其深层结构又往往包含着一种悖论性的荒诞内核,它使你陷入理性的困境而备感滑稽。

”[1]随着时代的发展,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素材、叙事策略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可以说,在当下的多元文化语境下,黑色幽默电影在吸收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素材,来为自己的叙事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无论是无厘头式喜剧,还是传统的悬疑、动作大片,都成了其吸取灵感的源泉。

但纵观这些叙事手段我们会发现,“陌生化”可以说是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

对电影制作者来说,“陌生化”不仅可以增强影片的新奇感,而且可以创造出一种间离化的效果,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引起观众的共鸣。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简而言之,“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感受方式的艺术程序。

通过这种程序,原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毫无新鲜感可言的事物,就会焕然一新,变得异乎寻常,鲜明可感,从而引起人们的关心和专注,使审美主体重新回到对事物原初感知的震颤瞬间。

不仅如此,在消除“陌生”之后,接受者往往会达到对事物更高一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电影作为一种被观众体验和感觉的艺术形式,“陌生化”理论无论是对电影创作者来讲还是对观众来讲,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陌生化”在黑色幽默电影中的传达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语言(影像、人物、音响)的变异,结构的反常化及时空的难化。

总之,电影中的一切元素都可以通过一种“陌生化”的途径,来实现其与众不同的意义,进而为强化影片的思想内涵服务。

近年来,具有浓郁黑色幽默色彩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等影片就经常采用影坛少见的多线索并置+时空措置+巧合叙事+反逻辑的语言(台词和音响)等既带有前现代特征,又带有后现代意味的相互交叉、拼贴的叙事手段,来表现疯狂、荒诞的悲喜风格。

又如,在姜文导演的带有黑色幽默式悲喜风格的影片《让子弹飞》中,无论是紧凑的叙事风格(高速的剪辑、频繁的对切镜头、简化的人物语言),还是影片的画面构图(西洋化的南部中国、赤裸着上身的鹅城百姓,马和列车的荒诞组合)等叙事策略,都一反观众的正常接受习惯,在带来新鲜感的同时,时时刻刻牵动着观众的思绪,引导着观众去体验、融入影片,进而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

可以说,在当下的黑色幽默剧作中,创作者总是绞尽脑汁地打破观众的接受定向,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来强化观众对影片悲喜风格和主题内涵的认识与思考。

换句话说,陌生化叙事实质上强调的是增加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的艺术过程的重要性,只有在这个过程之中观众才会充分体验到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在黑色幽默意蕴。

由此看来,陌生化叙事在黑色幽默影片中营造了重要的审美意蕴。

二、陌生化叙事的美学意蕴(一)审美直觉的新奇性电影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特征就是其感性直观性。

只要具备基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正常的观影行动就能进行。

然而,这既是电影的长处所在,又是其劣势所在。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电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样式体系。

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各个片种蓬勃发展,那种在电影早期由于新片种所带来的全新的画面新鲜感,早已不复存在了。

在泛审美化的今天,如何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创造出迥然不同的电影语言来吸引观众,成为电影创作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黑色幽默电影所采用的这种“陌生化”的叙事手段,就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审美直觉的新奇感。

审美直觉是艺术鉴赏活动的开始。

它强调的是一种对审美对象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其特点是直观性和直接性。

“陌生化”就是要打破常规,阻碍、延长审美活动,其首要的结果就是带来一种直觉体验的新奇感。

黑格尔就特别强调新奇感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观照,宗教观照(无宁说二者的统一)乃至于科学研究一般都起于惊奇感。

”[2];人能被具有惊奇感的自然事物所撼动,并且能在这些事物里重新发现自己,发现思想和理性。

黑色幽默电影通过语言的变异、结构的反常化、时空的难化等诸种陌生化的叙事手段,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奇的“艺术初感”。

使观众刹那间忘却了一切,聚精会神的观赏影片,全身心的投入审美愉悦之中。

也只有如此,观众才会在这种悲喜交加的黑色幽默中发现“思想和理性”,领悟影片的荒诞内核。

(二)审美体验的对话性在巴赫金的复调式对话理论中,作者与人物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是一种“严格实行和贯彻始终的对话性”关系。

但在接受美学看来,这种对话与交流的关系也体现在接受者与文本之间。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由文本和读者两部分组成,它存在于文本和阅读之间。

也就是说,在阅读与文本的交流活动中作品才存在。

这实质上强调的也是一种审美体验的交流、对话特性。

在伊瑟尔看来,这种体验交流的展开,是因为一种“文本的召唤结构”存在。

在此之中存在着某种空白或未定的东西,它们召唤着读者去阅读。

在这里,“本文与读者的关系是一种相互提问和回答的关系。

读者的阅读本身就是不断的向本文提问,而本文不断以自身世界的丰富性回答读者的问题,显现、展开、改变、超越读者的问题视野。

同时本文作为等待解释的对象,又意味着向读者(批评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读者的每一次阅读本文,就是理解本文这个大问题,并对之做出回答。

”[3]同理,在黑色幽默电影中,陌生化叙事在带来审美新奇感的同时,也建构了一种“召唤结构”。

这种充满未定性与空白性的结构引导观众去积极进入电影所建构的形象世界,并与影片文本展开提问与回答。

整个观影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交融互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观众与影片文本世界展开交流,在相互对话中各自的意义得以显现。

正像伽达默尔所认为的,艺术作品不是一个摆在那儿的东西,它存在于意义的显现和理解活动之中。

(三)审美效果的反思性强烈而鲜明的反思性可以说是黑色幽默电影不同于一般喜剧电影的最重要的特征。

约瑟夫•海勒曾说过“我要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4]。

观众走出电影院,总比进去的时候深刻一些。

黑色幽默电影把悲剧的内容用喜剧的形式加以处理,把痛苦和不幸当成了玩笑的对象,嘲笑丑恶、疯狂、变态、不幸和荒谬。

而陌生化叙事,恰恰就成为制造和强化这种反思效果的有力武器。

通过形形色色的“陌生化”手段,黑色幽默在电影中得到更好的展现,观众的固有期待视野被打破,在积极的对话理解中,获得新的更高一层的理解。

观众被陌生化叙事所带来的新奇感所吸引,进入与影片的交流对话的审美体验中,开始了对影片的理解。

当这个活动结束之后,观众往往会读出影片之外的深层的东西,这时对影片的反思活动就由此开始了。

可以说,正是这种陌生化叙事,才会产生审美过程完结之后所带来的审美效果上的强烈反思性。

电影往往喜欢用特写镜头创造惊奇之感和表达思想内涵,进而引起观众的反思。

巴拉兹•贝拉认为:“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它们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5]《鬼子来了》是姜文导演的一部带有浓厚悲喜风格的黑色幽默影片,该片末尾一段就使用了一组特色十足的“陌生化”特写镜头。

马大三以“违背停战罪”被处以极刑,临刑前马大三发出令人心寒的长嚎。

随后一个极具新奇感的特写镜头把观众从长时间的观影疲劳中解救出来:身首异处的马大三竟然睁开了被鲜血模糊的双眼,这立刻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初感”。

此时马大三成为镜头的视角,观众的视野也随着镜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当我们看到马大三的视野转向自己精心照看半年之久、正在擦拭军刀的花屋小三郎,而且嘴角露出微微的笑意时,细心的观众就开始领会到了其中的讽刺意味。

影片其实是在此设置了一个提问:为什么已死的大三还会微微一笑,这个能指的所指何在?它召唤着观众积极进入文本世界。

此时观众的接受心境开始发生转变,情感迅速移入影片之中,通过想象与文本展开对话和交流,解除心中的疑惑。

而影片接下来所呈现的就开始回答观众的问题了。

从始至终的黑白影像在马大三被砍下头颅的眼中转换成鲜艳的血红色。

镜头从马大三的视角移出,摄影机再一次成为观看者,进而给马大三的头以特写。

回顾整个行刑过程,周围无数围观的中国人“欣赏”着马大三的死:一位“看客”忽然从高处滑下,一头肥猪从小门冲出来拱起一名国军,引得在场的民众大笑;有人认为,将此事编成拿人的段子肯定会大受欢迎。

这一情节的巧妙安排,完全解构了审判的庄严性,审判场变成了游戏、戏谑的空间,荒诞感十足。

这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使它们前两个小时数次笑场并一直保持的轻松心态,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正像巴拉兹•贝拉说的,优秀的特写镜头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鬼子来了》“将反省的锋利解剖刀伸向民族心灵深处的同时,也在辛辣的嘲讽中剥光了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外衣, 其左右开弓的双重拷问使影片成为中日民族性的黑色寓言。

”[6]这种陌生感十足的特写镜头,使观众内心开始了观影之后的强烈反思,而这也是黑色幽默喜剧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一句话,在“陌生化”的作用下,经由新奇—对话—反思的过程,电影建构了一个互动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观众与文本展开交流与对话,各自的价值就在此之中显现出来了。

三、结语不可否认,透过陌生化叙事,黑色幽默电影的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主题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也能以最具吸引性的方式引导观众对影片的精神内核进行领悟。

由此,“陌生化”确实是当下黑色幽默电影的一个十分鲜明的叙事特征。

它不但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满足了观众的观影心理,让观众更好的融入影片,而且也是多元文化时代电影创作者提高影片艺术水准,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

但是,这种陌生化叙事的运用不能过于泛滥。

电影过于新奇,有时就会完全超出观众的期待视野,致使观众无法接受。

陌生的熟悉和熟悉的陌生才是观众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也只有如此,“陌生化”才会得到其应有的审美价值。

注释[1]修倜.当代中国电影中的黑色幽默[J].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2]黑格尔.美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22页.[3]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17页.[4]宋德发.黑色幽默的前世今生[J].世界文化,2008年第1期.[5]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45页.[6]马潇.迎刃而上的悲喜剧——姜文《鬼子来了》互文、隐喻与及其他[J].齐鲁艺苑,2010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