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第二章-逻辑函数及其简化

A 0 0 1 1
B 0 1 0 1
Y 1 0 0 1
例2 有X、Y、Z三个输入变量,当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取值 为1时,输出F为1;其余输入情况输出均为0。试写出描述此 问题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解:三个输入变量有23=8种不同组合,根据已知条件可得真值表 如 下:
由真值表可知,使F=1的输入变量组合有4个,所以F的与—或 表达式为:
F XYZ X Y Z XY Z XYZ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真值表 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具有唯一性。逻辑函数有n个变量时, 共有2n个不同的变量取值组合。在列真值表时,变量取值 的组合一般按n位二进制数递增的方式列出。用真值表表 示逻辑函数的优点是直观、明了,可直接看出逻辑函数值 和变量取值之间的关系。
对偶关系
A(A+B)=AB
4)包含律
证明:
AB+AC+BC=AB+AC
AB+AC+BC =AB+AC+(A+A)BC =AB+AC+ABC+ABC =AB(1+C)+AC(1+B) =AB+AC
对偶关系
5) 关于异或和同或运算
对偶数个变量而言, 有 A1A2... An=A1 A2 ... An
对奇数个变量而言, 有 A1A2... An=A1 A2 ... An
异或和同或的其他性质:
A 0= A 1= A A= A (B C)=(A B ) C A (B C)=AB AC
A 1=A A 0 =A A A= 1 A (B C)=(A B) C A+(B C )=(A+B) (A+C)
第1章(2课) 逻辑函数常用公式和化简

Y ABC ABC AB C A BC ( ABC ABC ) ( ABC AB C ) ( ABC A BC) AB AC BC
4、消去冗余项法
利用冗余律AB+AC+BC=AB+AC, 将冗余项BC消去。
Y ( A, B, C, D) m(1,3,4,6,7,11 ,14,15)
AB CD 00 00 01 11 10 0 1 1 0 01 1 0 1 1 11 0 0 1 1 10 0 0 1
m1 m3
m4
m11
m7
m15
0
m6
m14
(2)逻辑函数以一般的逻辑表达式给出:先将函数变换为与或 表达式(不必变换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然后在卡诺图上与每 一个乘积项所包含的那些最小项(该乘积项就是这些最小项的公 因子)相对应的方格内填入1,其余的方格内填入0。
2、吸收法 (1)利用公式A+AB=A,消去多余的项。 是另 项 是 Y1 A B A BCD( E F ) A B 多外 的 另 运用摩根定律 余 一 因 外 如 的个 子 一 果 。乘 , 个 乘 Y2 A B CD ADB A BCD AD B 积则乘积 项这积项 ( A AD) ( B BCD) A B (2)利用公式A+AB=A+B,消去多余的变量。 因项 的 Y AB C A C D BC D 子 的 反 Y AB A C B C 如 AB C C ( A B) D 是 因 是 果 多子 另 一 AB ( A B )C 余, 一 个 AB C ( A B) D 的则 个 乘 AB ABC AB C AB D 。这 乘 积 AB C 个积项 AB C D
2 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AB A B D A B D
AB A B ( D D )
AB AB
AB A B
A B &
&
AB
&
L
& &
AB
AB A B
(1-38)
利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
例2:
F ABC ABC ABC ABC AB (C C ) ABC AB 提出A A( BC B) A(C B) AC AB
A B( A A) A B
例如:A ABC DC A BC DC 被吸收
(1-17)
3.混合变量的吸收:
AB AC BC AB AC
1 证明: AB AC BC AB AC ( A A) BC
AB AC ABC ABC AB AC
普通代 数不适 用!
(1-15)
三、吸收规则 1.原变量的吸收: A+AB=A
证明:A+AB=A(1+B)=A•1=A
利用运算规则可以对逻辑式进行化简。 例如:
AB CD AB D( E F ) AB CD
被吸收
(1-16)
2.反变量的吸收:
A AB A B
证明:A AB A AB AB
2、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化简的主要方法: 1.公式法(代数法) 2.图解法(卡诺图法) 代数化简法: 运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恒等式进行化简的方法。 并项法:
A A 1
AB( C C ) AB
(1-36)
L AB C ABC
吸收法:
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A
若开关接通为“ 1” 、 断开为“ 0” 灯亮为“ 1” 、 不亮为 “0”, 则图 11-1 所示关系的真值表如表 11.1 所示。 F=A·B
R
+UCC RC R1 F A R2 F A 1
表11.3 真值表 A F 0 1 1 0
E
S
EL
-UBB
(a)
(b)
(c)
图 11.3
(a) 非逻辑;(b) 三极管“非”门电路; (c) 非门逻辑符号
例11.1化简逻辑函数:
L AD AD AB AC BD ABEF BEF
L A AB AC BD ABEF BEF (利用 解:
A AC BD BEF
A A 1
)
(利用A+AB=A)
A C BD BEF
(利用 A AB A B)
A BC CB BD DB
(利用A+AB=A) (配项法)
A BC(D D) CB BD DB(C C)
A BCD BC D CB BD DBC DBC
A BC D CB BD DBC
(利用A+AB=A)
F AB AB AB C
解: F AB AB AB C
AB AB AB C AB ( A B)( A B)C AB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理
2.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1)逻辑函数式的常见形式
一个逻辑函数的表达式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形式,并且能互相 转换。例如:
2 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1 1 1 1 1 1
AD
B
11
A 冗余项
AC
10
∴ F2 ( A, B, C, D) = AB + BC + AD
C
AB
例:用公式化简法得到下式,问是否最简, 若不是请化简之。
F3 ( A , B, C) = A B + AC + AB + BC
填项:
A
0 1
BC00
C
01 1 11 1 10
1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2.1 逻辑代数运算法则 §2.2 逻辑函数的化简 §2.3 卡诺图法
§2.1 逻辑代数运算法则
依据: 1.逻辑变量只取:0 、1两种状态。 2.与、或、非是三种最基本的逻辑运算。 与普通代数运算法则类似的:分配 律、结合律、交换律等。 与普通代数运算法则不同的: A•A=A A+A=A A = A (还原律)
= B + BD + ABD + ABCD
吸收消去
= B + BD
(长中含短,留下短)
吸收消去 (长中含反,去掉反) ∴F1 = B + D(最简与或式)
F2 = AD + AD + AB + AC + BD + ACEF+ BEF + DEFG
A
吸收消去 (长中含短,留下短)
(合并项)
= A + AC + BD + BEF + DEFG
ABD
D
01
( + C) C
直接填入
11
10
01 11
1
1
B A
逻辑函数化简公式大全

逻辑函数化简公式大全逻辑函数化简是在布尔代数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应用逻辑运算规则和布尔代数定律,将复杂的逻辑函数简化为更简洁的形式。
这种简化可以减少逻辑电路的复杂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逻辑函数化简公式大全:1. 与运算的化简:- 与运算的恒等律:A∧1 = A,A∧0 = 0- 与运算的零律:A∧A' = 0,A∧A = A- 与运算的吸收律:A∧(A∨B) = A,A∧(A∧B) = A∧B- 与运算的分配律:A∧(B∨C) = (A∧B)∨(A∧C)- 与运算的交换律:A∧B = B∧A2. 或运算的化简:- 或运算的恒等律:A∨1 = 1,A∨0 = A- 或运算的零律:A∨A' = 1,A∨A = A- 或运算的吸收律:A∨(A∧B) = A,A∨(A∨B) = A∨B- 或运算的分配律:A∨(B∧C) = (A∨B)∧(A∨C)- 或运算的交换律:A∨B = B∨A3. 非运算的化简:- 非运算的双重否定律:(A) = A- 非运算的德摩根定律:(A∧B) = A∨B,(A∨B) = A∧B4. 异或运算的化简:- 异或运算的恒等律:A⊕0 = A,A⊕1 = A- 异或运算的自反律:A⊕A = 0- 异或运算的结合律:A⊕(B⊕C) = (A⊕B)⊕C- 异或运算的交换律:A⊕B = B⊕A5. 条件运算的化简:- 条件运算的恒等律:A→1 = 1,A→0 = A- 条件运算的零律:A→A' = 0,A→A = 1- 条件运算的反转律:A→B = A∨B- 条件运算的分配律:A→(B∧C) = (A→B)∧(A→C)这些公式是逻辑函数化简中常用的基本规则,通过灵活应用它们,可以将复杂的逻辑表达式简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使用这些规则,我们可以提高逻辑电路的效率和简洁性,并降低硬件成本。
逻辑函数及其简化

消去法
运用吸收律 A AB A B 消去多余因子。
L A AB BE A B BE ABE
L AB AC BC
AB A B C
AB ABC
AB C
AB AB C C ABC ABC
AB AC AB AC BC
将某一乘积项展开为两项,或添加某乘积项,再与其它乘积项 进行合并化简。
AB
A
C 00 01 11 10
00 0 1 0
C1 0 1 1 1
B
从逻辑表达式到卡诺图
(1)如果表达式为最小项表达式,则可直接填入卡诺图,方法如下:
逻辑函数包含的最小项,其对应的方格填1。 逻辑函数不包含的最小项,其对应的方格填0。
用卡诺图表示3变量逻辑函数: F ABC ABC ABC ABC
所以:F F * * AC B D B F
不受变量数目的限制。
没有固定的步骤可循; 需要熟练运用各种公式和定理; 复杂的逻辑函数化简时需要技巧和经验; 有时很难判定化简结果是否最简。
1. 逻辑函数化简的意义和目标; 2.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3. 公式法化简的方法和步骤。
逻辑函数的 卡诺图法化简
从真值表到卡诺图
已知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用卡诺图表示该逻辑函数。
解 该函数有3个变量,先 画出3变量卡诺图,然 后根据真值表将8个最 小项的取值0或者1填入 卡诺图中对应的8个方 格中即可。
真值表
ABC L
000 0 001 0 010 0 011 1 100 0 101 1 110 1 111 1
A AC BD BEF (利用 A AB A ) A C BD BEF (利用 A AB A B )
化简函数
F A A B A C B D A C E F B F D E F
第三章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AB C ABC ABC
Y ( A, B, C ) m3 m6 m7 或: m (3,6,7)
最小项也可用“mi” 表示,下标“i”即最小项 的编号。编号方法:把最小项取值为1所对应的那 一组变量取值组合当成二进制数,与其相应的十进 制数,就是该最小项的编号。
三变量最小项的编号表
2、最小项表达式 任何一个逻辑函数都可以表示为最小项之和的 形式——标准与或表达式。而且这种形式是唯一的, 就是说一个逻辑函数只有一种最小项表达式。 例13 将Y=AB+BC展开成最小项表达式。 解: Y AB BC AB (C C ) ( A A) BC
或:
Y AB AB A
代入规则
2、吸收法 利用公式A+AB=A进行化简,消去多余项。 例6 化简函数 解:
Y A B A B CD( E F )
Y A B A B CD( E F ) AB
例7 化简函数
Y ABD C D ABC D( E F EF )
第四节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用代数法化简逻辑函数,需要依赖经验和技巧,有 些复杂函数还不容易求得最简形式。下面介绍的卡 诺图化简法,是一种更加系统并有统一规则可循的 逻辑函数化简法。 一、最小项及最小项表达式 1、最小项 设A、B、C是三个逻辑变量,若由这三个逻辑变 量按以下规则构成乘积项: ①每个乘积项都只含三个因子,且每个变量都是 它的一个因子; ②每个变量都以反变量(A、B、C)或以原变量(A、 B、C)的形式出现一次,且仅出现一次。
归纳简化任意逻辑函数的方法:
(1) A AB A (吸收法) AB AC BC AB AC (2) A AB A B (消去法) (3)AB AB A (并项法) (4)A A A A A 1 (配项法)
第十章 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逻辑门电路)

变量取值
01 11 10
1. 变量值排序有何规则? 答: 2. 方格中添什么值? 思考?
二、卡诺图 从真值表 与 A 0 0 1 1 或 A 0 0 1 1
逻辑真值表
到卡诺图 F B A 0 1 F B A
B 0 1 0 1
F 0 0 0 1
0 0 0
1 0 1
逻辑真值表
0
1
B 0 1 0 1
F 0 1 1 1
A BC A B) A C) ( (
证明:右式 = A +AC +AB +BC = A(1+C+B)+BC = A+BC = 左式
A B A B A
证明: 左式 = A(B+B) = A = 右式
A A B A B
右式=(A+B)(A+A) = A+AB+AA+AB =A+AB = 左式
二、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理
§10-1
交换律
公理 、公式和 定理 是逻辑运算和逻辑式化简的基本依据 代数定理 基本公式 公理
11 1
00 0 0 1 0
11 1 0 1 1 0
常 用 公 式
00 0 0 1 1
A 1 A A0 0 AA A AA 0 A 1 1 A0 A AA A A A 1 AA
摩根 定理
AB B A A B AB
提炼
AB AB A A AB A
A B A C B C A B A C AB AC AB AC
A AB A B
二、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理 公理公式
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Y
≥1
按与-或式AB+C设计此逻辑电路,
& A BC
& & A B &
需两块芯片
二输入四或门74LS32一片
二输入四与门74LS10一片
按与非-与非式 AB· C 设计此逻辑电路,
只需要: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一片
C
常用的公式化简方法:
三、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自学)
利用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再配合并项法、吸收法、配项法。
m1 m3 m2 m5 m7 m6
m2 m3 m6 m7 m4 m5
4、四变量全部最小项的卡诺图 Y= F(A、B、C、D)
Y CD AB 00 00 m0 01 11 01 11 10
YD 0 ABC 000 m0 001 011
1
10
m4 m12 m8
m1 m5 m13 m9
m3 m7 m15 m11
Y 0 1 1 0
所以: Y= AB + AB = m1 + m2 = ( m1 , m2 )
三、 逻辑图表示法
A 1
四、 波形图表示法
AB
≥1 Y
&
&
A
1
B
B
Y
AB
五、卡诺图表示法(在本章第七节中讲)
2-5-3
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
标准形式:最小项之和形式 、 最大项之积形式。 这里,重点介绍最小项之和形式。
0 0 1 1
0 1 0 1
m0 m1 m2 m3
3、四变量的全部最小项 编号为 m0~ m15 (略)
m0 m1 m2 m3 m4 m5 m6 m7
(二) 逻辑函数式表示法 在真值表中,将为“1”的输出 逻辑值所对应的输入变量的最小项相 加,即得对应的函数式。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一、公式法化简:是利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对函数进行消项、消因子。
常用方法有:①并项法利用公式AB+AB’=A 将两个与项合并为一个,消去其中的一个变量。
②吸收法利用公式A+AB=A 吸收多余的与项。
③消因子法利用公式A+A’B=A+B 消去与项多余的因子④消项法利用公式AB+A’C=AB+A’C+BC 进行配项,以消去更多的与项。
⑤配项法利用公式A+A=A,A+A’=1配项,简化表达式。
二、卡诺图化简法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表示法将n变量的全部最小项各用一个小方块表示,并使具有逻辑相邻性的最小项在几何位置上相邻排列,得到的图形叫做n变量最小项的卡诺图。
逻辑相邻项:仅有一个变量不同其余变量均相同的两个最小项,称为逻辑相邻项。
1.表示最小项的卡诺图将逻辑变量分成两组,分别在两个方向用循环码形式排列出各组变量的所有取值组合,构成一个有2n个方格的图形,每一个方格对应变量的一个取值组合。
具有逻辑相邻性的最小项在位置上也相邻地排列。
用卡诺图表示逻辑函数:方法一:1、把已知逻辑函数式化为最小项之和形式。
2、将函数式中包含的最小项在卡诺图对应的方格中填1,其余方格中填0。
方法二:根据函数式直接填卡诺图。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化简依据:逻辑相邻性的最小项可以合并,并消去因子。
化简规则:能够合并在一起的最小项是2n个。
如何最简:圈数越少越简;圈内的最小项越多越简。
注意:卡诺图中所有的1 都必须圈到,不能合并的1 单独画圈。
说明,一逻辑函数的化简结果可能不唯一。
合并最小项的原则:1)任何两个相邻最小项,可以合并为一项,并消去一个变量。
2)任何4个相邻的最小项,可以合并为一项,并消去2个变量。
3)任何8个相邻最小项,可以合并为一项,并消去3个变量。
卡诺图化简法的步骤:画出函数的卡诺图;画圈(先圈孤立1格;再圈只有一个方向的最小项(1格)组合);画圈的原则:合并个数为2n;圈尽可能大(乘积项中含因子数最少);圈尽可能少(乘积项个数最少);每个圈中至少有一个最小项仅被圈过一次,以免出现多余项。
逻辑函数的化简

1.3.4 逻辑函数的化简•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可以求得最简逻辑表达式,也可以使实现逻辑函数的逻辑电路得以简化,这样既有利于节省元器件,也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逻辑函数有如下三种化简方法:•公式化简法:利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来化简逻辑函数。
•图解化简法:又称卡诺图(Karnaugh Map)化简法。
•表格法:又称Q-M(Quine-McCluskey)化简法。
1.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同一个逻辑函数,可以用不同类型的表达式表示,主要有以下五类:“与或”表达式、“或与”表达式、“与非”-“与非”表达式、“或非”-“或非”表达式、“与或非”表达式。
例如函数:=+Z AC AB“与或”表达式A B A C“或与”表达=++()()式AC AB“与非”-“与非”表达=⋅式=+++A B A C“或非”-“或非”表达式“与或非”表达式判断最简“与或”表达式的条件如下:(1)乘积项(即与项)个数最少的“与或”表达式;(2)当乘积项个数相等,则每个乘积项中因子(即变量)的个数最少的“与或”表达式。
例1-5 以下4个“与或”表达式是相等的,即它们表示同一个函数:(1)(2)(3)(4)=+++=++=++=++Z AC BC AB ACAC ABC ACAC BC ACAC AB AC 试判断哪一个是最简“与或”表达式。
(1)(2)(3)(4)=+++=++=++=++Z AC BC AB ACAC ABC ACAC BC ACAC AB AC 解:根据判断条件(1),式(1)含有4个与项,而式(2)~(4)都含有3个与项,因此,式(2)~(4)有可能最简;进一步比较与项中个数,式(3)和式(4)中,各与项都含2个变量,而式(2)中有一个与项含3个变量。
结论:式(3)和式(4)同为该函数的最简“与或”表达式。
公式法化简:借助定律和定理化简逻辑函数,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并项法利用互补率1A A +=()+=+=A BC A BC A B C C A B()()+++=⋅⊕+⋅⊕=A BC BC A BC BC A B C A B C A+=B ABD B,将两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消去一个变量,如:(2)吸收法利用定理1(A + AB = A ),吸收掉(即除去)多余的项,如:(3)消去法利用定理2(+=+A AB A B ()++=++=+=+AB A C BC AB A B C AB ABC AB C(4)配项法根据互补律,利用()=+B A A B +A A ()()+++=+++++AB BC BC AB AB BC A A BC AB C C =+++++AB BC ABC A BC ABC ABC()()()=+++++AB ABC BC ABC A BC ABC =++AB BC A C),消去多余的因子,如:,先添上()作配项用,以便最后消去更多的项。
逻辑函数及其简化

A + BC= A + B) A + C) ( ( ⋅
证明: 证明:右式 = A +AC +AB +BC = A(1+C+B)+BC ( ) = A+BC = 左式
A⋅ B + A⋅ B = A
证明: 证明: 左式 = A(B+B) ( ) = A = 右式
A + A⋅ B = A + B
右式=(A+B)(A+A) 右式 = A+AB+AA+AB =A+AB = 左式
A + A⋅B = A
A(1+B) 左式 = A(1+B)=A = 右式
A⋅B+A⋅C+B⋅C= A⋅B+A⋅C
左式= 左式 AB+AC+BC(A+A) = AB+AC+ABC+ABC = AB+AC = 右式
A⋅ B+ A⋅ C = A⋅ B+ A⋅ C
左式= 左式 AB AC =(A+B)(A+C) = AB+ A C + B C(A+A) = AB+ A C =右式 右式
+B
§10-1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一、基本逻辑关系 3 非 逻辑运算 R us A F 与 或 非
条件 结果
日常事物中往往会有这种情况, 日常事物中往往会有这种情况,条件和
结果是一种相反的关系,这种条件 和 结果 的关系就是 非 逻辑关系 合上为“ 断开为“ 开关 A 合上为“1” 断开为“0” 逻辑变量 亮为“ 不亮为 不亮为“ 灯 F 亮为“1”不亮为“0” 逻辑函数 逻辑关系表达式: 逻辑关系表达式:F=
第3章逻辑函数运算规则及化简解读

解:F AB ABC AB(C C ) ABC ABC ABC ABC m 3,6,7
3.4.4 标准或与表达式
【例3-11】将 F ABC ABC ABC ABC 开为最大项之积的形式。
3.4.3 标准与或表达式
【例3-9】将
F ABC ABD
展开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
解:F ABC ABD ABC ( D D) ABD(C C ) ABCD ABCD ABCD ABCD m15 m14 m6 m4 m 4, 6,14,15
3.2.4 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
1.代入规则 任何一个含有变量A的逻辑等式,如果将所有出现A的位置都 代之以同一个逻辑函数F,则等式仍然成立。 例: A(B+C)=AB+AC,等式中的C都用(C+D)代替, 该逻辑等式仍然成立,即 A(B+(C+D))=AB+A(C+D)
3.2.4 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
3.2.3 摩根定理
【例3-1】 应用摩根定理化简逻辑函数 解:反复应用摩根定理可得:
F ( AB C)( A BC)
F AB C A BC ABC ABC ( A B)C A( B C ) AC BC AB AC A BC
C
0 1 0 1 0 1 0 1
Y
0 0 0 1 0 1 1 1
3.3.4 卡诺图表述
(a) 2变量卡诺图
(b) 3变量卡诺图
(c) 4变量卡诺图
图3-2 2、3、4变量的卡诺图 CDE AB 00 01 11 10 000 m0 m8 m24 m16 001 m1 m9 m25 m17 011 m3 m11 m27 m19 010 m2 m10 m26 m18 110 m6 m14 m30 m22 111 m7 m15 m31 m23 101 m5 m13 m29 m21 100 m4 m12 m28 m20
逻辑函数的化简

逻辑相邻
根据逻辑相邻的定义,不难由图8-10看出, 几何相邻的两个方格的最小项满足逻辑相邻性. 而不直接相邻的方格,但以卡诺图中心轴对称 的方格对应的最小项也满足逻辑相邻,如图810c中m0与m2,m0与m8,m3与m11等,称这种相 邻叫对称相邻.所以卡诺图可看作是立体图. 这是卡诺图巧妙之所在 .
由图8-12中可以看出卡诺图覆盖过的变量以0 和1两种取值出现,则该变量被消去;只以0出 现,则该变量用反变量表示;只以1出现,则 以原变量出现.卡诺圈越大消去的变量越多, 能够合并相邻项的一个正确的卡诺圈必须符合 以下要求.
(1) 卡诺圈里的1方格数必须是2m个.m=0,1, 2,…. (2) 2m个1方格必须排列成方阵或矩阵. (3) 2m个1方格必须是方格相邻或对称相邻的.
二,公式化简
1.并项法 利用 A + A =1将两项合并成一 项并消去一个变量. 2.吸收法 3.消去法 F= = 利用A+AB=A,消去多余项. 利用A+AB=A+B,消去多余项.
AB + A B + A BD + ABD
AB + AB + D AB + A B
= AB + A B + D
4. 配项法
二,三,四个变量的函数的卡诺图
a.二变量函数的卡诺图 b.三变量函数的卡诺图. c.四变量函数的卡诺图
构造卡诺图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① n变量函数有2n个最小项,则卡诺图有2n方 格,即方格与最小项一一对应. ② 2n个方格必须排列成方阵或矩阵. ③ 变量分成两组,行变量和列变量组,行变 量为高位组,列变量为低位组.如图8-10中C 中,为行变量,为列变量. ④ 变量取值遵守反射码的形成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逻辑函数及其化简内容提要本章是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主要内容包含:(1)基本逻辑概念,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与、或、非)及其复合运算(与非、或非、与或非、同或、异或等)。
(2)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规律(变量和常量的关系、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重叠律、反演律、调换律等)。
(3)逻辑代数基本运算公式及三个规则(代入规则、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
(4)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真值表法、表达式法、卡诺图法、逻辑图法及硬件描述语言)及其之间关系。
本章主要讲述了前三种。
(5)逻辑函数的三种化简方法(公式化简法、卡诺图法和Q–M法)。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掌握:(1)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定理。
(2)逻辑问题的描述方法。
(3)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1)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基本定律。
(2)常用公式。
(3)逻辑函数的真值表、表达式、卡诺图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
(4)最小项和最大项概念。
(5)逻辑函数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主要教学内容2.1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和复合运算2.1.1 三种基本运算2.1.2 复合运算2.2 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规律2.3 逻辑代数的常用运算公式和三个规则2.3.1 逻辑代数的常用运算公式2.3.2 逻辑代数的三个规则2.4 逻辑函数及其描述方法2.4.1 逻辑函数2.4.2 逻辑函数及其描述方法2.4.3 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2.4.4 逻辑函数的同或、异或表达式2.5 逻辑函数化简2.5.1 公式法化简2.5.2 卡诺图化简2.1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和复合运算2.1.1 三种基本运算1. 与运算(逻辑乘)2. 或运算(逻辑加)3. 非运算(逻辑非)2.1.2 复合运算1. 与非运算与非运算是与运算和非运算的组合,先进行与运算,再进行非运算。
2. 或非运算或非运算是或运算和非运算的组合,先进行或运算,再进行非运算。
3. 与或非运算与或非运算是与运算、或运算和非运算的组合,先进行与运算,再进行或运算,最后进行非运算。
4. 同或运算同或逻辑是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当A、B相同时,输出P为1;当A、B不相同时,输出P为0。
5. 异或运算异或逻辑与同或逻辑相反,当A、B不相同时,输出P为1;当A、B 相同时,输出P为0。
2.2 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规律表2–2–1列出了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
表2–2–1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以上基本公式也叫布尔恒等式,其正确性均可用真值表证明。
对于异或、同或逻辑运算也有相类似的基本运算公式,如表2–2–2所示。
表2–2–2 异或和同或逻辑运算的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必须说明的是,调换律是同或、异或的特殊规律,它说明等式两边的变量是可以调换的。
利用调换律可以证明:例2–1 证明。
证:对于同或和异或函数,非运算也可以调换,即根据同或和异或重叠律可以推广为(1)奇数个A重叠同或运算得A,偶数个A重叠同或运算得1。
(2)奇数个A重叠异或运算得A,偶数个A重叠异或运算得0。
2.3 逻辑代数的常用运算公式和三个规则2.3.1 逻辑代数的常用运算公式表2–3–1列出了逻辑代数的常用公式。
以上各公式在公式法化简中可以消去多余变量和多余乘积项。
2.3.2 逻辑代数的三个规则1.代入规则任何一个含有变量A的等式,如果将所有出现变量A的地方都代之以一个逻辑函数F,则等式仍然成立。
利用代入规则可以扩大逻辑代数等式的应用范围。
2.反演规则对于任意一个逻辑函数表达式F,如果将F中所有的“·”换为“+”,所有的“+”换为“·”,所有的0换为1,所有的1换为0,所有的原变量换为反变量,所有的反变量换为原变量,则得到一个新的函数式为F。
F为原函数F的反函数,它是反演律的推广。
利用反演规则可以很方便地求出反函数。
例2–2 求逻辑函数F的反函数解(1)根据反演规则(2)如果将作为一个整体,则(3)如果将作为一个变量,则以上三式等效,但繁简程度不同。
3. 对偶规则对于任意一个逻辑函数表达式F,如果将F中所有的“·”换为“+”,所有的“+”换为“·”;所有的0换为1,所有的1换为0,则得到一个新的函数表达式F*,F*称为F的对偶式。
在证明或化简逻辑函数时,有时通过对偶式来证明或化简更方便。
逻辑代数中逻辑运算的规则是“先括号,然后乘,最后加”的运算优先次序。
在以上三个规则应用时,都必须注意与原函数的运算顺序不变。
2.4 逻辑函数及其描述方法2.4.1 逻辑函数如果以逻辑变量作为输入,以运算结果作为输出,则输出与输入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称为逻辑函数。
任何一个具体的因果关系都可以用逻辑函数来描述它的逻辑功能。
2.4.2 逻辑函数的描述方法逻辑函数的描述方法有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及硬件描述语言。
有关卡诺图及硬件描述语言将在后面叙述。
1.真值表求出逻辑函数输入变量的所有取值下所对应的输出值,并列成表格,称为真值表。
例2–3 有a、b、c三个输入信号,只有当a为1,且b、c至少有一个为1时输出为1,其余情况输出为0。
解a、b、c三个输入信号共有8种可能,如表2–4–1左边所列。
对应每一个输入信号的组合均有一个确定输出。
根据题意,如表2–4–1右边所列,则表2–4–1即为例2–3所述问题的真值表。
表2–4–1 例2–3真值表2. 逻辑函数表达式将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写成与、或、非运算的组合式就得到逻辑函数表达式。
根据例2–3中的要求及与、或逻辑的基本定义,“b、c中至少有一个为1”可以表示为或逻辑关系(b+c),同时还要a为1,可以表示为与逻辑关系,写成a(b+c)。
因此可以得到例2–3的逻辑函数表达式3. 逻辑图将逻辑函数表达式中各变量之间的与、或、非等逻辑关系用逻辑图形符号表示,即得到表示函数关系的逻辑图。
例2–3的逻辑图如图2–4–1所示。
图2–4–1 例2–3的逻辑图4. 各种描述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1)由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一般方法为:①由真值表中找出使逻辑函数输出为1的对应输入变量取值组合。
②每个输入变量取值组合状态以逻辑乘形式表示,用原变量表示变量取值1,用反变量表示变量取值0。
③将所有使输出为1的输入变量取值逻辑乘进行逻辑加,即得到逻辑函数表达式。
例2–4 由表2–4–2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解由表2–4–2可见,使F=1的输入组合有abc为000、001、010、100和111,对应的逻辑乘为a b c、a b c、abc、ab c和abc,所以逻辑函数表达式为表2–4–2真值表(2)由逻辑函数表达式列真值表将输入变量取值的所有状态组合逐一列出,并将输入变量组合取值代入表达式,求出函数值,列成表,即为真值表。
(3)由逻辑函数表达式画逻辑图用逻辑图符号代替函数表达式中的运算符号,即可画出逻辑图。
例2–5 已知逻辑函数表达式为,试画出相应逻辑图。
解用与、或、非等逻辑图符号代替表达式中的运算符号,按运算的优先顺序连接起来,如图2–4–2所示。
图2–4–2 例2–5逻辑图(4)由逻辑图写逻辑函数表达式从输入端开始逐级写出每个逻辑图形符号对应的逻辑运算,直至输出,就可以得到逻辑函数表达式。
2.4.3 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有最小项表达式(标准与–或式)和最大项表达式(标准或–与式)。
1. 最小项表达式(标准与–或式)在一个逻辑函数的与–或表达式中,每一个乘积项(与项)都包含了全部输入变量,每个输入变量或以原变量形式,或以反变量形式在乘积项中出现,并且仅仅出现一次,这样的函数表达式称为标准与–或式。
由于包含全部输入变量的乘积项称为最小项,所以全部由最小项逻辑加构成的与–或表达式又称为最小项表达式。
(1)最小项的性质由于最小项包含了全部输入变量,且每个输入变量均以原变量或反变量形式出现一次,所以有以下性质:①在输入变量的任何取值下必有一个最小项,而且只有一个最小项的值为1。
②全部最小项之和为1。
③任意两个最小项的乘积为0。
(2)最小项编号假设一个3变量函数,ABC为其最小项,只有当A=1,B=0,C=1时才会使最小项ABC=1,如果将ABC取值101看作二进制数,那么它所表示的十进制数为5,为了以后书写及使用方便,记作m5。
据此,可以得到3变量最小项编号表,如表2–4–3所示。
表2–4–3 3变量最小项和最大项(3)如何求最小项表达式① 由真值表写出的逻辑函数表达式为最小项表达式,因此对一个任意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可以先转换成真值表,再写出最小项表达式。
例2–6 将F=AB+BC转换成最小项表达式。
解F=AB+BC 的真值表如表2–4–4所示。
表2–4–4 例2–6真值表②利用A=AB+AB把非标准与–或式中每一个乘积项所缺变量补齐,展开成最小项表达式。
如例2–6中,F是包含A、B、C三变量的函数,则2. 最大项表达式(标准或–与式)(1)最大项的性质最大项是指这样的和项,它包含了全部变量,每个变量或以原变量或以反变量的形式出现,且仅仅出现一次,因此:①在输入变量的任何取值下,必有一个最大项,而且只有一个最大项的值为0。
②全体最大项之积为0。
③任意两个最大项之和为1。
(2)最大项编号见表2–4–3最右列。
全部由最大项组成的逻辑表达式为标准或–与表达式,又称为最大项表达式。
(3)如何求最大项表达式①由真值表可以直接写出最大项表达式。
将真值表中输出为0的一组输入变量组合状态(用原变量表示变量取值0,用反变量表示变量取值1)用逻辑加形式表示,再将所有的逻辑加进行逻辑乘,就得到标准或–与表达式。
对于任意一个函数表达式均可先列真值表,再写出标准或–与式(最大项表达式)。
如由表2–4–3可以写出例2–6函数F的最大项表达式为②利用A=(A+B)(A+B),将每个和项所缺变量补齐,展开成最大项表达式。
(4)最小项表达式与最大项表达式的关系如果有一个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为则其最大项表达式为j≠i,j为2n个编号中除去i以外的号码。
如上例中2.5 逻辑函数化简2.5.1 公式法化简所谓化简就是使逻辑函数中所包含的乘积项最少,而且每个乘积项所包含的变量因子最少,从而得到逻辑函数的最简与–或逻辑表达式。
逻辑函数化简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1)公式化简法又称代数法,利用逻辑代数公式进行化简。
它可以化简任意逻辑函数,但取决于经验、技巧、洞察力和对公式的熟练程度。
(2)卡诺图法又称图解法。
卡诺图化简比较直观、方便,但对于5变量以上的逻辑函数就失去直观性。
(3)Q–M法又称为列表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机器运算,已有数字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程序。
公式法化简常用以下四种方法:1. 合并法常用公式AB+AB=A,两项合并为一项。
2. 吸收法常用公式A+AB=A及AB+AC+BCD...=AB+AC,消去多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