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现代政治学 第五讲 选举制度与投票行为

合集下载

讲稿第五章选举制度

讲稿第五章选举制度

讲稿第五章选举制度第五章: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一、选举的重要性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环节,通过选举,人民可以合法地选择自己的代表和领导人,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选举也是人民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重要途径,通过选举,人民能够向政府和执政党传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推动政府改革和政策调整。

二、选举制度的分类1. 多党制选举制度多党制选举制度允许多个政党参与选举,并根据选民的投票结果分配议席。

这种制度可以确保政治力量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促进政治的竞争和公正性。

2. 双党制选举制度双党制选举制度将政治力量集中在两个主要政党之间,选举结果往往是两党之一获得执政权。

这种制度有助于政府稳定和权力交替,但也可能造成政治权力的集中和舆论的局限。

3. 多级选举制度多级选举制度将选举分为不同层级,选民先选择地方代表,再由地方代表选择上级代表,最后选举出最高领导人。

这种制度有利于地方代表的参与和政治的分权,但也可能导致选民意见被过多的中间环节所干扰。

三、选举制度的特点1. 公开透明选举制度应该公开透明,保证选民知情权、监督权和投诉权。

选举过程应该在公众的监督下进行,确保选民的选择真实可靠。

2. 公平公正选举制度应该保证选民在投票过程中的平等和公正,防止选举中的舞弊和操纵。

选举规则应当适用于所有参选者,并确保选民选择的代表代表他们的真实意愿。

3. 制度稳定选举制度应该具有稳定性,不受临时政治因素的影响,确保政权的和平过渡和宪法的连续性。

选举制度也应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四、选举制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发展,选举制度也在不断演进和改革。

国家可以通过修改选举法律和规章来完善选举制度。

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也是推动选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总结选举制度是一国政治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政权的合法性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政治学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政治学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政治学》课程主要内容小结。

一、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内容共分九讲,分别是: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主要介绍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阐述作为政治学研究对象的政治究竟是什么。

(解释政治学是什么)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道、墨、法等学派政治思想的特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解释政治学如何演变而来)第三讲《政治权力》:主要介绍政治权力的含义特点、实施方式、分配原则以及与政治权力相联系的政治合法性。

(解释政治围绕什么而展开)第四讲《政治结构》:主要介绍国家、政府、政党、社团组织等政治主体。

(解释谁[什么]在从事政治活动)第五讲《政治制度》:主要介绍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

(解释政治活动遵循什么规则和程序)第六讲《政治行为》:主要介绍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等政治行为,重点介绍政治管理中的政治决策。

(解释政治活动做什么事情)第七讲《政治文化》:主要介绍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政治社会化。

(解释政治活动在什么文化环境中进行)第八讲《政治价值体系》:主要介绍正义、平等、权利、自由、宽容、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

(解释政治活动追求什么价值目标)第九讲《政治意识形态》:主要介绍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意识形态。

(解释政治活动遵循什么理念)二、主要知识点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对政治的不同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关于政治的定义。

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学习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三讲《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的特点。

实现政治权力的两个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的三种基本手段和策略。

政治权力分配的精英主义模式、多元主义模式、法团主义模式、马克思主义模式。

高中政治教案:探究选举制度

高中政治教案:探究选举制度

高中政治教案:探究选举制度探究选举制度作为一个政治制度,选举制度是主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举制度的实施直接影响到政治环境的形成,也会对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探究选举制度,学习选举制度相关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及种类选举制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选举来产生政治代表和领袖的制度。

选举制度可分为两类:个人选举和派别选举。

个人选举通常是指选举候选人。

在个人选举中,候选人单独竞选选民的支持和信任,其竞选内容和风格常常较为活跃、激烈。

在个人选举中,选民关注候选人的品格、经验、能力等方面,从而更多地关注候选人个人的领导素质。

派别选举则是指选举政党或政治团体。

在派别选举中,选民首先关注的是政党或政治团体的历史、理念、政策、组成等方面,因此更多地考虑选举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较为接近的派别,以期更好地推进其所支持的政治方案。

不同的选举制度适用于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发展阶段。

选举制度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各国选举制度的特点各国选举制度的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选举的投票方式:不同国家采取的选举投票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国家有直接投票和间接投票之分。

直接投票即选民直接在选举日投票表决,而间接投票则是选民通过代表或者其他中介机构来表决。

2、选举的选区划分:选区划分是选举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选区的划分会直接影响到选民的选票作用;不同的选区划分方式会导致选民数的偏差,同时也会导致一系列的政治环境变化。

因此,在各个国家中选区划分方式也是差异很大的。

有的国家划分的选举区域非常小,有的则划分的选举区域非常大,都会影响到选举结果。

3、选举的竞选资格:每个国家的选举法规都有自己设定的选举资格要求。

选举资格要求的不同,会对候选人群体、选民群体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中为了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会有约束高官和财团权势的选举资格要求,从而确保政治竞争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政治文明课件之选举制度

政治文明课件之选举制度
导致了政府治理的困难
3、选举经费
结语
教育资格限制 性别限制 年龄限制 个别国家还有种族、宗教信仰、职业限 制如军人不参加投票等
3、选举形式
秘密投票:在选票中采用无记名投票 边沁:保持选择的秘密,免受制裁;出售选票 (接受利诱)成为不可能。 公开投票:口头表决、举手表决、鼓掌的形式 密尔:选举人有责任按照对最符合公共利益的意 见投票,选举人在选举中应该考虑公众的而不是 私人的利益。
第五、候选人提名制度
国会党团会议(1790---1824) 全国代表大会(1831----1968) 预选提名制(1968----)公民表决制
第六、竞选经费制度 第七、“胜者通吃”计票规则 第八、“地理算术”游戏规则
国会选举制度
众议院:单议席选区制 参议院:1/3制度
美国选举制度的问题
1、没有充分体现民主的选举人团
一、选举理论
选举是“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按 照法定形式,选定一定国家公职人 员的行为”。 1、代表谁选举:代表多数?代表 全体 ?“人民”的“多数”? “选民”的“多数”?
2、选举权给谁
密尔:给予道德、才 智较高人两票或更多 票的选举权。 采用以财产为标准的 复数投票制; 采用按纳税数额多少 划分等级,分等级选 举代表,使每一选民 所投票产生的实际影 响不等。
选举制度剖析
布成良
选举是民主的起点,它逐渐从一种理念发展到 成熟的运作范式。 现代选举制度既提供了产生政府和政治领袖的 一种方法,又是对民意的反映和表达。 根据民意而选出执政者,通过选举赋予政治权 力的合法性。 马克思韦伯曾提出合法性的问题,这种合法性 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举以及选举过程 是否正当合理。
选举资格
财产限制
英国的选举权及被选举权长期有财产资格限制,1429年的选举法明 确规定了郡选民必须是年收入达40先令的土地持有人,1432年又申 明选举人必需在参选郡中居住或在该郡拥有地产。1830年至1832年 实行第一次议会改革,改革法案仍保留了选民的财产资格:规定地 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镑者、租地经营达50镑者才有选举权。1867年 和1883的议会改革,选民财产资格限制还未动摇。直到1918年和 1928年两次颁布新选举法,才最终实现了不分性别和财产资格的成 年公民选举制。 富兰克林在谈到只有固定收入的富人才能选进议会的选举法时说: “为了当一名议员,我得拥有三十美元。假定我有一头驴值三十美 元,我就被选为代表,过了一年,那驴死了,我就不能当议员了。 请问,到底谁是议员---我,还是驴?!”

《选举制度》课件

《选举制度》课件
预。
监督选举过程
选民有权监督选举过程,发现 违法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
报。
04 候选人资格与选举结果
候选人资格与产生
候选人资格
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年龄 、政治素质、能力等符合相关规定。
候选人产生方式
按照选举法规定,候选人可由政党、 团体推荐,也可由选民联名推荐或自 荐。
选举结果宣布与确认
选举结果宣布
选举委员会或选举监督委员会根据选举法规定,及时公布选举结果。
选举结果确认
当选人名单经公布后,如选民对选举结果有异议,可向选举委员会或选举监督委员会提出申诉。
当选人的权利与义务
当选人的权利
当选人享有法定的政治权利,如参加国家权力行使等。
当选人的义务
当选人应履行法定的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等。
被选举权
符合条件的选民有权被选 举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或公职人员。
投票权
选民有权在选举日到指定 投票站投票,表达自己的 意愿。
选民义务与履行
01
02
03
04
遵守选举法
选民应遵守选举法和其他相关 法律法规,不得进行违法活动

按时参加投票
选民应按照选举委员会的规定 ,按时参加投票。
诚实投票
选民在投票时应诚实表达自己 的意愿,不得受他人影响或干
候选人提名
规范候选人提名程序,保障各 政党、团体和公民的提名权利 ,促进候选人的多样性和代表 性。
选民登记
完善选民登记制度,提高选民 登记的准确性和覆盖率,保障 公民的选举权利。
选举监督
建立健全选举监督机制,加强 选举过程的监督和问责,防止
选举舞弊和腐败现象。
选举制度改革的前景展望

民主选举制度

民主选举制度

民主选举制度民主选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旨在通过公民的投票来选举政府的领导人和代表。

它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石,为公民提供了平等参预政治决策的机会。

民主选举制度的核心原则是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投票。

普遍投票意味着所有具备选举权的公民都有权利参预选举。

平等投票意味着每一个选民的选票都具有相同的权重,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或者其他因素。

直接投票意味着选民可以直接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候选人或者政党,而不需要通过代理人或者中介。

秘密投票则确保选民的选票不会被泄露,从而保护选民的自由和隐私。

在民主选举制度中,选举过程通常包括选民注册、候选人提名、竞选活动、投票和计票等环节。

选民注册是确保选民身份合法性的一项重要步骤,通常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和居住证明等文件。

候选人提名是指政党、独立候选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候选人名单的过程。

竞选活动是候选人通过演讲、宣传、辩论等方式与选民互动的过程,旨在让选民了解候选人的政策主张和能力。

投票是选民行使选举权的过程,通常通过纸质选票或者电子投票实现。

计票是统计选票的过程,确保选举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民主选举制度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通过选举,公民可以直接参预决策过程,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选择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领导人和代表。

这种制度还能够促进政府的责任和透明度,因为选举结果将对政府的行为和政策进行监督。

此外,民主选举制度还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减少政治冲突和暴力。

然而,民主选举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选举过程可能受到控制、舞弊和不公正的影响,例如选民的贿选、选民登记的不许确性、媒体的偏见等。

此外,选举过程可能导致政治分裂和对立,因为不同政党和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加剧社会分歧和对立。

此外,选举结果可能不一定能够真正反映选民的意愿,因为选民的选择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媒体宣传、经济利益和族群关系等。

为了确保民主选举制度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各国通常会建立选举管理机构和制定选举法律。

选举制度——精选推荐

选举制度——精选推荐

选举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选举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着重掌握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掌握我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并正确理解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进程的必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其代表由选举产生,因此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就成为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一节选举制度概述一、选举1、概念 P101近代意义的选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选举的概念(2)狭义选举的概念 P102——宪法学所研究的选举二、选举制度概念 P102(选举制度、选举权、被选举权)选举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以选举的方法组织国家政权机关而形成的制度。

各国一般都以法律的形式将本国的选举制度规定下来,使选举制度法律化。

我国也是如此。

三、选举法我国现行的选举制度是由我国现行宪法和现行选举法规定的。

选举法可分为广义的选举法和狭义的选举法两种。

狭义的选举法仅指全国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广义的选举法则还要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有关选举工作的条例、决议、决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机关颁布的关于选举的细则、决议和其他有关的地方性法规等。

我国选举法的调整对象是:人大的选举?政府的选举?法院的选举?检察院的选举?调整人大的选举。

政府、法院、检察院的问题都由相应的组织法调整,因为我国的选举法明确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有三个特点:一是被选举者往往是代议机关的代表或议员;二是形式上采用普选制;三是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规范作指导。

四、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我国选举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

”一方面从物质条件上保障了整个选举活动能够正常、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则可使每一个选民和候选人能够不致因财产占有的悬殊而在选举中受到任何限制或处于不利的地位,也可避免一些人利用经济实力来控制和操纵选举。

政治学中的选举制度与策略知识点

政治学中的选举制度与策略知识点

政治学中的选举制度与策略知识点选举制度和策略是政治学中的重要议题,它们是实现民主政治和政权传承的关键因素。

选举制度决定了选民如何选择代表,而选举策略则决定了候选人如何争取选民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政治学中的选举制度与策略的一些知识点。

1. 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组织和进行选举的规则和程序。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选举制度,常见的选举制度包括多数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制。

- 多数制:多数制又称简单多数制或相对多数制,是指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选票的候选人当选。

多数制适用于两个主要政党的竞选,能快速产生明确的结果,但容易导致少数党派的代表无法在政府中获得代表性。

- 比例代表制:比例代表制是将议会的席位按照各政党或政治团体所得选票的比例进行分配的选举制度。

比例代表制能够确保各个党派在议会中的代表性,但也可能导致政治稳定性和决策效率的问题。

- 混合制:混合制是多数制和比例代表制的综合选举制度。

在混合制中,一部分议会席位通过多数制选举产生,另一部分席位通过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

混合制可以综合两种制度的优点,但也面临着制度复杂性的挑战。

2. 选举策略选举策略是指候选人和政党为争取选民支持而采取的策略和手段。

选举策略的核心目标是获取足够的选民支持,获得选举的胜利。

- 定位策略:定位策略是候选人和政党通过塑造自己的形象和声誉来吸引选民支持的策略。

候选人可以通过强调自己的政治理念、经验和领导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 策略联盟:策略联盟是不同政党或政治团体为了获得更多选票而进行的合作。

通过联盟,政党可以凝聚更多的选民支持,提高竞选的胜算。

策略联盟可以在选举中形成强大的联合力量,但也需要平衡各方的利益和竞争关系。

- 负面攻击:负面攻击是候选人或政党通过抹黑对手来争取选民支持的策略。

负面攻击可以通过传播对手的不利信息、挖掘对手的丑闻或负面行为来影响选民对对手的评价,从而获取更多选票。

然而,负面攻击也可能损害选民对政治的信任和整体选举氛围。

第五章选举制度1

第五章选举制度1

注意:选举的普遍性原则与权威性原则的密切关 系
(3)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意味着选举权的价值或效力相 等,排除了由身份、财产、受教育导致的不平 等。平等选举即等值的一人一票,它宣告差别 选举的终结。
(4)透明性原则
选举的充分公开和开放,它包括国事公开、 候选人提名和情况公开、选举过程和结果公开 以及竞选费用公开等。
候选人的宣传制和介绍制 对候选人的了解制度 竞选制
(5)自由性原则
选民投票是出于自愿并且有足量的选择 余地和空间。它主要涉及到强制投票、秘密 投票、选举的物质支撑以及选举的自由度问 题。
三、选举过程与程序
选举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为了保证选举工作的有条不紊,真正体现民 主、公正、公开的理念,就必须具有事前规 定的选举工作程序,即选举程序。
(3)现代西方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选举中的金钱控制问题 ◆选举迎合选民问题
◆选区划分问题
◆选举的实际影响不断弱化问题
• 古雅典克里斯提尼改革 • 内容:1、他设立10个地区部落,取代原 来的4个氏族部落。雅典被分为城区、沿 海和内地三大地区,各大地区再分为十部 分,称为三一区。2、建立“五百人会 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3、 加强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的活动。根据他 的建议,制定了贝壳(或陶片)放逐法, 以防僭主再起。 • 意义:A、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 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雅典国家最 终形成。 B、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 国家政治事务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 立
(2)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社会身份、性别、财 产、人种、民族、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 的限制。只是在年龄、国籍、行为能力、守法状 况方面有合理的限制。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一个天 然尺度”,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把女性获得选 举权作为是否进入现代政治普遍选举的标志, 那么,英国为1928年,美国为1920年,法国为 1944年,西班牙为1932年,日本为1945年。

政治学中的选举与政治行为研究

政治学中的选举与政治行为研究

政治学中的选举与政治行为研究在政治学中,选举与政治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选举是政治参与的核心环节,而政治行为是选举的结果,两者相互影响,构成了政治运作的重要部分。

一、选举研究选举是政治运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选举研究主要关注选民对政治候选人的态度和选择行为,以及候选人的竞选活动。

选举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选民的政治参与选民的政治参与是选举研究的重要方面。

选举前,选民通过政治宣传和媒体报道了解候选人和政治议题,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然后在选举日投票表达意愿。

选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反映了公民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程度。

2.选举结果及其影响选举结果及其影响是选举研究的核心。

选举的结果包括候选人的当选和选民的投票行为,选举结果对政治形势和政府决策等产生影响。

选举结果的产生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选民的态度和选择,候选人的竞选活动和政策主张等。

3.选举制度及其作用选举制度是选举研究的重要方面。

选举制度涉及选民的投票方式、议会席位分配方式等。

选举制度的不同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不同选举制度的优缺点也需要进行研究。

二、政治行为研究政治行为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结果,它反映了选民的意愿和政府的政策决定。

政治行为研究主要关注选民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议题的态度、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政治精英的影响等方面。

1.选民政治行为选民的政治行为包括选举投票、游说、示威和罢工等行为。

选民的政治行为是选举的结果,也反映了公民对政治的态度和观点。

2.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是政治行为研究的重要方面。

政府通过立法、施政纲领等措施推行政策,政策执行和效果直接影响公民的生活和福利。

3.政治精英的影响政治精英的影响是政治行为研究的重要方面。

政治精英的观点和政策制定对政治行为产生影响,政治精英也是公民的重要观点和政治态度的形成者。

三、结论选举与政治行为是政治运作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相互影响,构成了民主政治的核心。

选举研究和政治行为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政治参与提供指导和启示,也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支持和借鉴。

政治学中的选举系统与策略知识点

政治学中的选举系统与策略知识点

政治学中的选举系统与策略知识点在政治学中,选举系统与策略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选举是民主政治中的基本环节,而选举系统的设计和候选人的策略对选举结果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政治学中的选举系统与策略的相关知识点。

一、选举系统的类型选举系统是指规定了选民如何选择代表并决定选举结果的制度。

常见的选举系统包括单一绝对多数制、相对多数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制。

1. 单一绝对多数制单一绝对多数制是指在一个选区中,获得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即为当选。

它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容易产生稳定的多数党;但缺点是容易导致代表性不足和区域差异。

2. 相对多数制相对多数制是指在一个选区中,获得超过其他候选人选票数量一半的候选人当选。

它的优点是兼顾了多数党制和代表性;但缺点是有可能导致选举结果不公平,因为候选人并非获得多数选民的支持。

3. 比例代表制比例代表制是指按照政党或候选人得票比例来分配席位的选举制度。

它的优点是能够实现政党的代表性和多样性;但缺点是选举结果可能产生碎片化的政党,且选民无法直接选举个别代表。

4. 混合制混合制是指将相对多数制和比例代表制相结合的选举系统。

它的优点是兼具两种制度的优点,可以提高代表性和政治稳定性;但缺点是制度复杂度较高,容易引发争议和操作失误。

二、选举策略的重要性选举策略是指候选人或政党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以争取选民支持并赢得选举。

选举策略的制定对于竞选的成败至关重要。

1. 组建选举团队候选人需要组建专业团队,包括竞选经理、策略顾问、宣传团队等,以帮助候选人规划选举策略、筹备资源和开展宣传活动。

2. 定位与口号候选人需要通过明确定位和有吸引力的口号来吸引选民。

定位应该与选民的利益需求相契合,并能够与其他候选人区分开来。

3. 社交媒体和传媒运营在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成为候选人进行宣传和争取选民支持的重要渠道。

候选人需要善于运用媒体资源,发布政策主张和吸引选民注意。

4. 筹款和资源利用竞选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

民主选举制度

民主选举制度

民主选举制度民主选举制度是一种基于公民普遍参预的政治制度,旨在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政府领导人或者代表。

它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确保政府合法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机制。

民主选举制度的核心原则是平等、公正和透明。

在民主选举中,每一个合法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预选举过程。

选举应该公正进行,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每一个候选人都有公平的竞选机会。

此外,选举过程应该是透明的,公开的,确保选民和候选人都能够了解选举的规则和程序。

为了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民主选举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 选民登记:选民登记是选举的第一步,通过登记确定合法的选民身份。

选民应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登记,例如年龄、国籍等,以确保选民的合法性和身份的真实性。

2. 候选人提名:候选人提名是选举的重要环节,它提供了多元化的候选人选择。

任何符合选举规定的公民都有权利提名自己或者被提名为候选人。

提名程序应该公开透明,确保所有合法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参预。

3. 选举运营:选举运营是选举过程的关键环节,包括宣传、辩论、投票等。

候选人应该有平等的宣传机会,选民应该有充分的信息获取渠道,以便做出理性的选择。

辩论是候选人之间交流观点和政策的重要平台,应该公开透明,允许选民了解候选人的能力和立场。

4. 投票和计票:投票是选民行使选举权利的方式,应该便捷、安全和保密。

计票过程应该公正、透明,确保选民的意愿被准确记录和统计。

5. 监督和申诉:监督和申诉机制是确保选举公正性的重要保障。

选举过程应该接受监督,确保选举规则的遵守和选举行为的合法性。

选民和候选人应该有申诉机制,以便对选举过程中的不公正行为进行投诉和追究。

民主选举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选举管理机构、候选人和选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选举法律和规定,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选举管理机构应该独立、中立地履行职责,确保选举过程的顺利进行。

候选人应该遵守选举规则,竞选公平,尊重选民的权利。

简明现代政治学 第五讲 选举制度与投票行为

简明现代政治学 第五讲 选举制度与投票行为

例题:某选区应选名额 5 名,共有甲、乙、丙、丁等四党竞争,选举结果各党
为下图。席次分别结果,甲党 2 席、乙党 2 席、丙党 1 席。
政党别




除数
1
1200(1)
900(2)
480(4)
420
2
600(3)
450(5)
240
3
400
(二) 最大余数法 (largest remainder) 其作法为,先计算一个当选商数,然后以此当选商数除各党所得票数,取
3. 易形成小党林立 4. 易有分裂投票之现象 5. 政党于小选区所获席次愈多,愈不利于政党名单候选人,容易造成政党 内部 同志之紧张关系 (数据源:「民进党国会改造方案之评析」(周育仁,2002),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 究基金会国政研究报告。)
并立制
選選 民民
投投票票給給單單一一選選區區候候選選人人
328 5%或 3 席 656
328
联立制:以第二票(政党得票率)为基准来决定各政党应得的席次,扣除各 政党在单一选区中已当选的席次,再来分配比例代表席次。目前实行联立制 的国家包括德国、玻利维亚、意大利、墨西哥、新西兰、委内瑞拉等。
2.单一选区两票制并立制(日) ☉单一选区与比例代表部分分别计算不相影响 ☉日本比例代表制(第二票)共分 11 选区 ☉可重复登记与惜败率
(3)竞选行为:现任者优势
(4)压缩女性参政空间
○2 合理性评估
(1)人数太少,立方根约 282
(2)席次数与议事效率无必然关系
(3)票票不等值
(4)少数垄断
(四) 其他制度
1.单记非让渡投票法:(SNTV; Single non-trarsferable Vote,又称为半比

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考点100个之005选举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考点100个之005选举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考点100个之005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国家领导人、政府机构成员以及各级代表的制度安排。

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就选举制度这一常考的公共基础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1.选举制度的目的选举制度的目的是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传承,确保政府及其机构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通过选举,人民可以以平等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治,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领导和代表。

2.选举制度的分类选举制度根据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人的产生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制和间接选举制。

直接选举制是指选民直接选择被选举人。

这种制度主要应用于国家领导人和地方政府官员的选举,如总统选举和市长选举。

间接选举制是指选民首先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再通过代表来决定最终的被选举人。

这种制度主要应用于国会、地方议会以及各级代表的选举。

3.选举制度的机制选举制度的机制主要有选民资格、选举方式和选举结果的确定。

选民资格是指具备选举权的条件。

选民资格一般包括年龄、国籍、居住地等要求。

选民资格的合理确定能够确保选民的代表性和合法性。

选举方式是指选民如何行使选举权。

选举方式包括单选制、多选制和列出制等。

单选制是指选民在其中一选区中只能选举一名被选举人;多选制是指选民在其中一选区中可以选举多名被选举人;列出制是指选民按照候选人名单的顺序进行选择。

选举结果的确定是指选举过程中如何确定最终的当选人或者当选名额。

选举结果的确定方式有多数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制等。

多数制是指获得选民绝对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据候选人所得票数的比例来确定当选名额;混合制是指多数制和比例代表制的结合。

4.选举制度的影响因素选举制度的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的制度传统、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和政治行为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举制度因此有所差异。

5.选举制度的优缺点选举制度的优点是能够促进政治参与和平转移政权,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信任度。

政治学选举制度与政策分析知识点

政治学选举制度与政策分析知识点

政治学选举制度与政策分析知识点选举制度和政策分析是政治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研究政治体制和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选举制度和政策分析的角度,介绍相关的知识点和理论,并探讨它们的关系和应用。

一、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规定如何进行选举和产生代表、领导人的制度。

不同的选举制度会影响选民的选举行为和政治环境,因此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举制度:1. 单一候选人多数制:候选人获得多数选票即可当选。

这种制度简单直接,但可能导致多数派压制少数派的情况。

2. 多数制:候选人需要获得相对多数选票才能当选。

这种制度可以确保获得较广泛支持的候选人当选,但可能产生分裂票和僵局。

3. 比例代表制:按照政党在选举中获得的总选票比例,确定各政党的代表席位。

这种制度能够充分体现选民的意愿,但可能导致政党利益优先,难以形成稳定的多数派政府。

4. 混合制:将比例代表制和多数制相结合,既保留了选民对政党的选择权,又兼顾了候选人的个人影响力。

选举制度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政治体制的民主程度、政党的竞争格局和政府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政治学家需要根据具体国情和政治目标,综合考虑各种制度的利弊,选择适合的选举制度。

二、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指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政策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问题定义:明确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2. 政策制定: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制定可行的政策选项。

3. 政策实施:确定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分配资源,并监督实施的效果。

4. 政策评估: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政策的成本与效益,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政策分析需要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政策模拟等。

通过对政策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政治学家可以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建议。

三、选举制度与政策分析的关系与应用选举制度和政策分析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与选举制度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与选举制度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与选举制度政治知识在初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治理和公民权利等相关概念。

本文将对初中政治知识点进行整理,并重点探讨选举制度。

一、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1.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体制的总称。

初中生应该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以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责任。

2. 国家治理国家治理是指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

初中生应该了解国家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3. 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自由、平等、参政、言论、信仰等基本权利。

初中生应该认识到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并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4. 宪法与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进行规范。

初中生应该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并遵守法律,增强法治意识。

5. 政治信仰教育政治信仰教育是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信仰的教育活动。

初中生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自己的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选举制度1. 选举的定义选举是指公民通过投票选举,从候选人中选拔出担任职务的人员的制度。

选举制度是民主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了人民的参政权和言论权。

2. 候选人的资格候选人是参加选举的人员,初中生应该了解候选人的资格要求,包括年龄要求、国籍要求和政治素质要求等。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能成为候选人。

3. 选民的资格选民是参加选举的公民,初中生应该了解选民的资格要求,包括年龄要求、国籍要求和居住地要求等。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有权利行使选民的权利。

4. 选举程序选举程序是指选举活动的具体流程和规定。

它包括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选民投票、票数计算和选举结果公布等环节。

初中生应该了解选举的程序,并了解选举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意义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政党属性投票
2.交叉性初选(crossover) 选举日时包括独立选民只要宣称选了 13 州
那一党就可以在该党初选中投票
3.开放性初选(open)
不需登记,也不需宣称,初选时可以 5 州
兩 張 票
投投票票給給政政黨黨名名單單
各各選選區區得得最最高高票票當當選選者者
兩者無關
各各黨黨依依得得票票比比例例分分配配議議席席
联立制
選選 民民
投投票票給給政政黨黨名名單單
兩 張 票
投投票票給給單單一一選選區區候候選選人人
最高票當選
依依各各黨黨得得票票比比例例分分配配議議席席
各黨議席已確定 至於誰當選?

900(2) 300

480(3) 160

420(4) 140
(四) 单记让渡投票法 (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选民投人不投党,同时,选民可针对诸多候选人,投下第一选择、第二选
择…等票。选后,选务人员先计算一个当选商数(如族普基数),然后,按第一 选择票,凡得票超过当选商数的候选人就当选。目前有爱尔兰、马尔它等国使 用。
3.台湾旧制→复数选区一票制,同时决定选区与不分区席次
(225 席) 168 区域、不分区 41、侨选 8、原 8
77.4
22.6%
4.台湾现行制度--单一选区两票制并立制
(113 席) 73 席区域 68.2% 34 席不分区 31.8% 6 席原住民 5%
○1 影响
(1)政党体制:大党有利
(2)投票行为:分裂投票
联立制 单一选区共 100 席,比例代表选区 100 席。总席次 200 席 甲党= 200*40% = 80 比例代表分配 80-25 = 55 乙党= 200*45% = 90 比例代表分配 90-60 = 30 丙党= 200*9% = 18 比例代表分配 18-10 = 8 丁党= 200*6% = 12 比例代表分配 12-5 = 7
小小選選區區當當選選人人
不不足足名名額額由由政政黨黨名名單單 依依序序當當選選
例题:某国为内阁制,国会选举采取单一选区两票制「并立制」,总席位为 200 席,其中区域小选区与政党比例各占一半,某此大选中各政党(甲、乙、丙、丁) 之得票率以及小选区席位分配如下表
甲党
乙党
丙党
丁党
单一选区席次
25
60
10
(三)混合制(Mixed system; Hybrid system) 同时考虑候选人票与政党票,以不同方法不同比例结合
两种典型:联立制(德)VS 并立制(日) 1.单一选区两票制联立制(德) 第 1 票→人 ☉比例代表席次各邦为选区依第二票比例来计算总席次, 减去单一选区中的席次,差额以政党席位补足 第 2 票→党 ☉规定分配门坎,政党票 5%或第一票得 3 席者防止小党林立 ☉超额议员产生
5
政党得票率
40%
45%
9%
6%
并立制席次
65
100
19
11
联立制席次
80
90
18
12
并立制 单一选区共 100 席,比例代表选区 100 席。 甲党= 25 + 100*40% = 25 + 40 = 65 乙党= 60 + 100*45% = 60 + 45 = 105 丙党= 10 + 100*9% = 10 + 9 = 19 丁党= 5 + 100*6% = 5 + 6 = 11
0
1

480
600
0
480
1
1

420
600
0
420
1
1
平均而言,甲党每六百票得一席,乙党、丙党、丁党每一席各用了九百票、四
百八十票及四百二十票。
(三) 圣‧拉噶最高平均数法 (Sainte-Lague highest average system) 作法与顿特最高平均数法近似,但除数不是 1, 2, 3, 4,改为 1, 3, 5, 7。
整数部分作为各党当选名额;若有席次未分配完,则比较各党得票余数大小, 席次分配,直到分配完毕为止。
当选商数之计算可以分为几种:1. 嘿尔基数(Hare quota),将有效总票 数除以席次;2. 哈根巴哈-毕卓夫基数(Hagenbach-Bischoff quota),以席次 加一为除数,除有效票;3. 族普基数(Droop quota),将哈根巴哈-毕卓夫基 数加一;4. 皮里亚立基数(Imperiali quota),以席次加二为除数,除有效票。
高低决定席次。此制为「有限投票制」(选区应选名额多于选民的投票
数,并依得票高低决定席次)的特例。选区应选名额多于一,但选民只
能投一票,并依得票高低决定席次。
(2) 制度影响:
○1 在各选区中候选人只要获得一部分的选票就可当选。
○2 有一定的比例性。
○3 极端强调候选人的角色,党内竞争有时比党际竞争还要激烈。源自300 事前門檻480
國會議員 5 人得票率 2%
180 可提出 20%名單者
并立制:各政党依其政党得票率来分配应以政党比例代表选出的固定名额, 与各政党在区域选举中的当选席次之多寡无关。目前实行此制之国家包括日 本、韩国、俄罗斯、匈牙利、阿塞拜疆、克罗地亚、立陶宛、乌克兰等。
联立制与并立制的比较 一、单一选区两票并立制 (一) 优点:
○4 缺点:党内竞争、少数当选、作秀、形成黑金政治派系等
2.认可投票制(approval voting):选民可投给多个候选人
连记法
3.累积投票制(cumulative voting):选民有若干票,可投给 1 人或多人
(五) 美国的初选制 primary
在政府监督的选举下,让选民直接选出候选人
1.排他性初选(closed) 事先登记为某政党党员,或独立选民, 29 州
1. 当选席次之分配较为简易 2. 选民可同时表达其政党偏好与候选人偏好 3. 政党选票之名单候选人与单一选区之候选人平行竞争,彼此无排挤效应 4. 防贿效果优于现制 5. 无超额当选问题等 (二) 缺点: 1. 政党得席率与得票率易形成落差 2. 有利于大党与既有政党,较不利于小党或新兴政党 二、单一选区两票联立制 (一) 优点: 1. 公平性较高,政党得席率与得票率一致,小党将有生存空间 2. 选民可以同时表达其政党偏好与候选人偏好 3. 防贿效果优于现制等 (二) 缺点: 1. 当选席次之分配程序较为复杂,席次分配结果与小选区选举结果出入颇 大 2. 易形成超额当选、总席次增加的情形
以政党为单位,提出一份有顺序的名单,选民投票给政党,依政党得票平 分配该选区的席次;其中,又可以分为封闭式名单以及开放式名单。 2. 单记可让渡投票制 STV 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选民投人不投党,同时,选民可针对诸多候选人,投下第一选择、第二选 择…等票。选民以排序方式投票,将多出的票(当选基数)让给第二选择的 候选人;或是将最少票的人剔除,以其得票分给其他人 比例代表制的记票方式(整理自谢复生,《政党比例代表制》) 一、名单比例代表法(list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在名单比例代表法下,政党是主要记票单位。选前,各党会提出一份排有 顺序的候选人名单。在许多国家,选民虽可圈选名单中的候选人,以改变其在 名单上的顺位,但他们最主要的工作还是从众多政党中选择一个。选后,计算 各党所获选票,按一定公式分配其应得的席次;各党就从其名单中,依序将席 次分给前几名候选人。多是欧陆及拉美国家使用。
(一) 顿特最高平均数法 (d'Hondt highest average system) 其作法是将各党所获选票列出,得票最高者分得一席然后将其所获席次加
一除其得票;比较此与其他各党之得票,数字最大之政党分得第二席;此时, 分得第二席之政党若为先前那个政党,则席次加一除其得票(除数为三),若是 此政党为其他政党,则席次加一的除数为二;再比较各党的得票数,数字最大 者分得第三席。而后以此类推,直到席次分别完毕。此法的目的在于,使各党 赢取每一席次所需之平均数尽量一致。
(3)竞选行为:现任者优势
(4)压缩女性参政空间
○2 合理性评估
(1)人数太少,立方根约 282
(2)席次数与议事效率无必然关系
(3)票票不等值
(4)少数垄断
(四) 其他制度
1.单记非让渡投票法:(SNTV; Single non-trarsferable Vote,又称为半比
例代表制)
(1)选举规则:每个选区应选名额多于一,但选民只能投一票,并依得票
其目的在于使大党赢取第一席后之各席困难度增加。在实际运作上,许多国家 将除数改订为 1.4, 3, 5, 7,目的在打压小党,使小党取得第一席较为困难, 称为修正式圣‧拉噶最高平均数法,是有利于中型政党的计票法,此法许多北 欧国家使用。
例题: 政党别
除数 1 2 3

1200(1) 400(5)
240
在此程序后,通常仍有多余席次未分配,进行第二轮计票,将已宣告当选 者的选票,根据选民的第二选择,依下列公式计算:
(当选者得票–当选商数/当选者得票)X 当选者得票中之第二选择
将计算结果分配给各候选人,得票数超过当选商数就当选。若仍无人超过 当选商数,则将得票最低的候选人得票,按第二选择分配,超过当选商数者当 选,反复分配直到选票分配完毕为止。此法所试图达成之比例性,不完全以政 党为对象,希望涵盖各类社会团体。
《简明政治学》
第五讲 选举制度与投票行为
一、选举制度分类
(一)单一选区 single-member-plurality(majority system) 1. 相对多数决 (first-past-the-post, FPTP 领先者当选) 将国家分成许多选区(美:clistrict; 英:constituency; 加:riding) 各选区只能选出 1 名,选民直接投票给候选人,最高票当选。 2. 绝对多数制 ○1 二轮投票制(run-off election; double-ballot system) 第一轮选举中没有一个候选人得到绝对多数,得票最高的 2 名候选人 需进行第二轮投票;过半数者当选 ○2 选择投票制,偏好投票制(alternative vote; preferential ballot) 选民在候选人的名字旁用数字标明偏好顺序,计票时若第一次没有任 何人得到第一顺任的绝对多数,则剔除最末的候选人,依其第二顺位 偏好归给其他候选人,直到出现绝对多数。(澳洲众院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