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故事
诚信的小故事

诚信的小故事精选有关诚信的小故事10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诚信的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诚信的小故事1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诚信的小故事2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
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
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
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
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
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
不但要象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诚信的小故事3 诚信是一种人们在言行和行为中始终恪守道德规范、遵循准则的品质。
诚信小故事让我们通过真实的故事来展示诚信的重要性,并引发深思。
先说一个小故事:李明是一个聪明又刻苦的学生。
某天,他听到他最喜欢的老师告诉同学们中国有一个叫做"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段,但课本上却没有涉及。
关于诚信的故事典故

关于诚信的故事典故1. 《曾子杀猪立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着闹着也要去。
妻子哄儿子说:“你别去了,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傍晚,妻子回来了,曾子真的要杀猪。
妻子急忙说:“我是骗骗孩子的呀。
”曾子认真地说:“那怎么行,小孩子是不能骗的!”就好像有一次我答应了小伙伴要给他带一本漫画书,就算后来自己有点舍不得,我还是遵守了承诺带去给了他,因为我知道诚信很重要呀!2. 《商鞅立木为信》商鞅要变法,担心百姓不相信。
于是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就赏十两金子。
百姓们都觉得奇怪,没人敢动。
商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两金子!”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真的赏给他五十两金子。
商鞅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说的话一定算数!”这就像老师说只要我们按时完成作业就有小奖励,后来真的给了我们奖励,我们就更相信老师啦!3. 《季札挂剑》季札出使晋国,途中拜访徐国国君。
徐国国君很喜欢季札的佩剑,但没好意思开口。
季札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因为还要出使别国,就没把剑送给他。
等季札回来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
季札来到国君墓前,把剑挂在了树上,说:“当初我心里已经答应把剑给你了,不能因为你不在了就违背我的承诺。
”这就像我和朋友约定好下次给他带块巧克力,就算他后来忘了,我也还是会做到,因为答应了就要做到呀!4. 《韩信报恩》韩信小时候很穷,有个老婆婆经常给他饭吃。
韩信很感激,说等他发达了一定要报答她。
后来韩信当了大将,真的找到了老婆婆,给了她很多钱。
韩信说:“我不能忘记你的恩情!”哎呀,就好像我摔倒了有个哥哥扶我起来,我说了谢谢,后来再见到他我也会很热情地打招呼呀!5. 《晏殊诚实》晏殊参加考试,发现试题是自己做过的,他如实向皇上报告。
皇上很欣赏他的诚实,给了他更大的官职。
晏殊说:“我不能欺骗皇上!”这跟我们考试的时候一样呀,如果看到了做过的题也不能作弊,要靠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样才心安理得嘛!6. 《华盛顿砍樱桃树》华盛顿小时候砍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他诚实地向父亲承认了错误。
诚信的故事(20篇)

诚信的故事(20篇)诚信的故事1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诚信的故事2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诚信的故事3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诚信的故事4立一根柱子在城门前,让人搬,说谁搬了给10两金子,大家都不信,与是提高价格到20两,还是没人,几次后价格到了50金,终于有人一式,果然,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子。
大家都知道商鞅讲诚信,改造起来就方便多了。
诚信的故事5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诚信的故事6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庄园主的家里。
关于诚信的人物故事10篇

关于诚信的人物故事10篇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诚信的人物故事呢,下面就给大家分享10个。
一、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跟着她。
妻子就哄儿子说:“你先回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等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就开始杀猪。
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却说:“你不能这样哄孩子呀。
孩子还小,不懂事,他是照着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行事的。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做母亲的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
曾子为了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哪怕只是一句对孩子的承诺,也坚决遵守,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二、商鞅立木为信。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如果商鞅没有做到诚信,那百姓怎么会相信他变法的其他内容呢?三、季布一诺千金。
季布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项羽的部下,他很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当时楚地有个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这就是因为他平时的诚信积累,让朋友们都信任他,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四、华盛顿与樱桃树。
乔治·华盛顿小时候,他的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
华盛顿很想试试斧头的锋利程度,于是他把父亲最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
当父亲发现樱桃树被砍倒时,非常生气,他质问家里的每个人。
诚实守信的故事

诚实守信的故事(精选20篇)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家庭中,学校里,乃至社会,诚信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违背诚信的事,更是不可原谅的。
下面为您推荐有关诚信的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
诚信的小故事篇1一次,曹操统领大军去打仗,途中要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说:“所有将士都必须小心,凡有践踏麦子者,不论是谁,立即斩首示众。
”老百姓开始并不相信,都躲在暗处暗自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只见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走过麦田,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纷纷称颂。
突然,从麦田里飞起一只小鸟,将曹操的坐骑惊得一下子蹿入麦田。
受惊的马儿嘶鸣着,践踏了一小块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过。
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
众将领赶忙拦住。
这时,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刎呢?”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现在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
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挥剑割断了自己的一绺头发,扔在地上说:“我就以割发代替砍头吧。
”古时候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头发和皮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随便割掉头发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现。
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断头发和砍头是一样重的刑罚。
从此以后,军中将士对曹操更加信服了。
诚信的小故事篇2据《玉泉子》一书记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
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
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
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
别人都不知道辞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辞退。
10个诚信的寓言故事

10个诚信的寓言故事1. 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非常注重诚信。
有一次,他的妻子为了哄儿子,答应给他杀猪吃。
曾子真的杀了猪,妻子感到很惊讶,曾子却说:“父母不应该欺骗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这就是诚信的重要性。
2. 卖酒不缺斤少两有个人开了一家酒店,他卖酒不缺斤少两,非常诚信。
有一天,他在秤上做了手脚,多赚了顾客的钱。
结果顾客发现了,从此再也不来他的酒店买酒了。
这就是不诚信的后果。
3. 狐狸与乌鸦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于是想出了一个计策,假装赞美乌鸦的歌声。
乌鸦一高兴,就张嘴唱了起来,结果肉掉到了狐狸嘴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
4. 狼来了有一个放羊的孩子,因为无聊,就大喊“狼来了”。
村民们听到后赶来救他,结果发现是假的。
后来狼真的来了,孩子再喊“狼来了”,村民们以为又是假的,结果孩子被狼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责任感和承诺。
5. 雪中送炭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老人家里没有炭火取暖。
有个好心的邻居送给他一袋炭火,老人感激不已。
后来邻居家里也遇到了困难,老人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送给了邻居。
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6. 割发代首曹操曾经下令士兵不要践踏农田,但是自己的马却因为受到惊吓践踏了农田。
曹操把头发割下来代替头颅向士兵们道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的表现。
7. 一诺千金季布是秦朝末年的一位名将,他非常注重诚信。
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情,无论多么困难都会做到。
他的信誉非常好,人们甚至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诚信的价值。
8. 退避三舍晋文公曾经承诺如果和他打仗就退避三舍(三十里)。
后来两国交战时,晋文公遵守了承诺,退避了三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力量。
9. 挂剑留徐季札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士,他非常注重诚信和信义。
有一次他出使晋国时经过徐国,徐国的国君非常欣赏他的宝剑。
季札承诺回来时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
关于诚信的故事

关于诚信的故事(三篇)故事一:《诚信的种子》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里,小镇上的李明和他的朋友张伟决定一起种植一棵苹果树。
他们精心挑选了一棵健壮的树苗,并约定无论将来谁家的苹果树结果,都要分享给对方一半。
这个简单的约定,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诚信的种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树逐渐成长,李明和张伟也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活。
李明的父亲是一位园艺师,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苹果树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使得苹果树茁壮成长,结出了又大又甜的苹果。
而张伟的家庭则遭遇了经济困难,他无法像李明那样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苹果树,因此果实稀疏且味道一般。
当苹果成熟的季节来临,李明看着满树的果实,心中充满了喜悦。
他按照当年的约定,精心挑选了一半最好的苹果,用篮子装好,准备送给张伟。
然而,当他来到张伟家时,却发现张伟面露难色,似乎有什么话难以启齿。
原来,张伟因为家庭的困难,已经无力购买苹果来庆祝丰收。
他担心自己的苹果无法与李明相比,会让李明失望。
李明听后,笑着拍了拍张伟的肩膀,说:“我们可是约好了的,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分享给对方一半。
这些苹果,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张伟看着满满一篮子鲜美的苹果,眼眶湿润了。
他深知,这些苹果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李明对诚信的坚守。
为了回报这份信任,张伟决定利用自己的木工手艺,为李明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苹果木箱,用来存放那些珍贵的果实。
这个故事在小镇上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佳话。
李明和张伟的诚信之举,不仅加深了他们的友谊,也激励了周围的人,让诚信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故事二:《诚信的考验》赵强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他所在的部门正面临一次重要的项目投标。
在准备投标材料的过程中,赵强偶然发现竞争对手的一份关键数据存在明显错误,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报价策略。
如果将这一发现告知上级,可能会让公司失去竞争优势;但隐瞒不报,则违背了赵强内心深处的诚信原则。
赵强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他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诚信之举会损害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无法忍受欺骗和隐瞒的行为。
十个诚信的故事

以下是十个关于诚信的故事:1. 《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
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
曾子说:“你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信任你。
”说着,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父母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2. 《狼来了》:古希腊寓言中,一个牧羊人因为两次撒谎,大喊“狼来了”而戏弄了村民,最后自己受到惩罚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
3. 《商鞅立木为信》:战国时期,商鞅为了推行法令,在城门外立了一根木头,承诺谁能将此木头搬到北门,就赏金十两。
虽然有人围观,但无人尝试。
后来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履行了诺言,赏了他五十两黄金。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很重要的。
4.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最终在敌军攻破都城后被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
5. 《季布一诺千金》:季布是秦朝末年有名的侠客,他十分讲信用和信义。
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情,无论多难都会设法办到。
因此他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这个故事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6. 《孙权劝学》:三国时期,孙权以吕蒙为名将学习为先,激励吕蒙读书学习。
吕蒙也以军务繁忙为由推托。
孙权却以自己为例,告诉吕蒙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性。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后,开始努力学习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个故事强调了诚信和学习的重要性。
7. 《韩信报恩》:韩信是汉朝的一位名将,他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去世后生活更加困难。
邻居家的母鸡总是跑到韩家来下蛋,韩信便把母鸡抱回家养。
后来韩信功成名就回到家乡报答恩人时,送上了千两黄金。
这个故事强调了感恩和诚信的重要性。
8.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诸葛亮家中拜访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10个诚信的寓言故事简短

10个诚信的寓言故事简短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十个诚信的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诚信的意义和力量。
故事一:诚实与狼从前,有个小男孩负责放羊。
有一天,他觉得无聊,就喊起来说:“来啊,狼来啦!”人们听到后都慌慌张张地赶来,可是他的玩笑却又被揭穿了。
他这样开过两次假玩笑后,后来真的有只狼来了,可是人们以为他还在撒谎,所以没人来救他。
最终,他遭到狼的攻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谎撒谎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故事二:忠诚的狗从前,有个农夫养了一条忠诚的狗。
有一天,农夫生病了,无法工作。
可是这只狗知道主人的困境后,主动扛起沉重的锄头,努力地替主人干活。
人们看到后感动不已,纷纷过来帮助农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信任是双向的,只有在困难时刻向别人伸出援手,才能赢得诚信和尊重。
故事三:诚实的商贩从前,有个商贩卖瓷器。
有一天,他发现某些瓷器上出现了小瑕疵,但仍然想要以原价出售。
于是,他在标签上加上了一句话:“这款瓷器有些瑕疵,售价没有变化。
”结果,顾客们都对他的诚实表示赞扬,并纷纷购买了这些瓷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赢得长远利益和信任的基石。
故事四:公正的裁判员从前,有两个农夫打官司争夺一块地。
案件最终交给了一位仁义的裁判员。
裁判员仔细调查了案件的所有细节,并最终给了地产的实际拥有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公正是维护诚信的重要原则,只有对待每个人都公平公正,才能赢得信任。
故事五:信守承诺的牧羊人从前,有个牧羊人与一个富商达成了一项交易。
富商将一群羊借给牧羊人,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牧羊人承诺在一年内还羊。
一年过去了,牧羊人准时还了羊,富商非常满意并对牧羊人表示赞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守承诺是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的重要因素。
故事六:分享的井水从前,有两个农夫种植庄稼。
由于一场干旱,他们的庄稼都面临着枯萎的危险。
其中一个农夫有一口井,他毫不犹豫地让另一个农夫使用井水,最终挽救了他的庄稼。
关于诚信的故事并说明的道理

关于诚信的故事并说明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诚信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又像一把钥匙,打开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大门。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几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能深深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它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故事一:商鞅立木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可是他担心百姓们不相信自己。
于是,商鞅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贴出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
”百姓们看到这个告示,都觉得很奇怪,没有人敢去搬动这根木头。
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了五十两。
终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把木头搬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金子。
这个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商鞅的威信,大家知道商鞅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
之后,商鞅推行的变法就很顺利地开展起来,秦国也逐渐变得强大。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诚信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商鞅通过兑现自己的承诺,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从而为变法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就必须言出必行,遵守自己的承诺。
故事二: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
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的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拦说:“我只是哄孩子的话,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对孩子不能撒谎。
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会学习父母的样子。
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
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要做到诚实守信。
如果家长总是出尔反尔,孩子也会养成不诚信的习惯。
故事三:季布一诺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
因此,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有关诚信的故事

关于诚信的故事1. 季布一诺千金季布是汉朝人,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
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
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2. 商鞅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3. 晏殊诚实应对考试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在任职期间也始终保持着这种诚实谨慎的态度,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群臣的尊重。
4. 尾生抱柱之信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他与一位姑娘约定在桥下相会。
姑娘没来,尾生却一直在桥下等待,结果因山洪暴发,尾生抱住桥柱不放而被淹死。
5. 尼泊尔少年的诚信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
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少年跑了很长时间才买到,并且因为路途遥远和艰险而摔坏了几瓶。
但他坚持将剩下的啤酒和零钱交给摄影师,赢得了摄影师们的尊敬和感动。
有关诚信的故事 简要概括

有关诚信的故事(简要概括)
有关诚信的故事的简要概括:
1、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
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
曾子说,你对孩子不讲信用,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
最终,曾子杀了猪,兑现了诺言。
/
2、韩信报恩
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他年轻时很贫穷,常常没有饭吃。
为了活下去,他不得已从朋友家借了几百钱。
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将军,但从未忘记过还钱。
他派人找到了当年的朋友,还清了债务,以表达感激之情。
3、季布一诺
季布是秦朝末年的一位侠义之士,他非常注重诚信。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由于他的信誉非常好,人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后来,他的事迹被传颂千古,成为了“一诺千金”的代表。
以上三个故事都是关于诚信的,它们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只有遵守诺言、信守承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关于诚信的故事

关于诚信的故事篇1:季布“一诺千金”秦末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说话算话,信誉很高,只要他答应的事,都尽量想法办到,许多人都同他交好。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当时敬仰季布为人的人们,都在暗中帮助他。
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
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
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因诚实有信,季布在遇到困难时,得到了人们的帮助,也因诚实有信,季布获得了大家对他的友谊和尊重。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因贪图一时的便宜而失信于别人,在短时间内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但这毕竟不是什么长远之计,长时间的失信于人,最后总会得不偿失,也会毁了自己的信誉。
篇2:魏文侯的诚信故事战国时候魏国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猎练兵。
到了次日,下朝后举行了宴会,魏文侯准备宴会一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谁知宴会结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不见停反而越下越大了。
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山林的人。
”众臣中有一个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马上去。
”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魏文侯在这件对于他来说很小的事情上都信守诺言,也正因为他这一点,才能得到臣民的拥护与爱戴,才得以使国家繁荣昌盛,做为一代君王均能如此诚实守信,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应诚信待人,诚信做事。
篇3:孟信不卖病牛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关于诚信的故事

关于诚信的故事“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
“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
“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
小编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12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希望可以更好地帮助您理解什么是诚信。
1、一诺千金的诚信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人生启示:首先,诚信是为人之本,能赢得他人尊重与信任,建立良好关系。
其次,良好声誉价值巨大,需用心维护,而失信会损害声誉。
再者,承诺要谨慎,一旦做出就要坚决履行。
最后,一诺千金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应传承这一优秀品德。
2、立木为信的诚信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人生启示:其一,诚信可赢得信任、树立威望。
其二,言行一致能增强可信度,推动事业发展。
其三,要勇于创新突破,敢于迎接挑战。
其四,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团队营造良好氛围。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7篇)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7篇)诚信的名人故事篇1康德守时故事康德有一次要去访问一个朋友,约好了时间。
他为了不迟到还提前很长时间动身了,但是不幸路上遇到洪水,河上的桥被冲垮了。
康德称作的马车不能过河,于是他四处找船。
但是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眼看约会时间就要到了,他就给了四周一个农夫许多钱,把他的房子拆了做一条船渡河。
这样他没有迟到,而且没有告知任何人他的这次经受。
康德是守时的典范。
郭沫若与芭蕉花郭沫若小时候很调皮,但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
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难过。
从今,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华盛顿与樱桃树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亲很宠爱的樱桃树,华盛顿英勇地成认了这件事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
韩信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知她以后肯定来报答她。
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宋庆龄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商定去探望小学生,可是到了商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旧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现代诚信故事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一诺千金,在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细心照看体弱多病的岳母。
五分钟的薯条五分钟的信任北京的全部艾德熊连锁快餐店规定:薯条超过7分钟,汉堡超过10分钟,炸鸡腿超过30分钟后,就不能在给顾客食用,要当垃圾扔掉。
所以最好做到现买现做。
有位员工觉得这样太铺张于是每次他把全部食品卖完在做新的。
有一次公司总裁到店里吃薯条吃出了味道不同薯条确定超过了5分钟,当下开除了这位员工。
老板说:“你节约了5分钟的薯条,让我们的快餐店在5分钟的时间里对全部的顾客失去了信用。
身边诚信的故事大全(19篇)

身边诚信的故事大全(1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身边诚信的故事大全(19篇)诚信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它能够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诚信的真实小故事大全

诚信的真实小故事大全本文将讲述几个关于诚信的真实小故事,旨在弘扬诚信美德,传递正能量。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诚信的真实小故事大全》,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诚信的真实小故事大全》篇11. 诚实的小男孩有一个小男孩,他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只小狗,小狗受伤了,他将它带回家照顾。
但是,小狗的主人一直在寻找它,于是小男孩决定将小狗归还给它的主人。
主人感激不尽,给了小男孩一些钱作为奖励,但小男孩拒绝了,他说:“我不能拿走这只小狗,它不是我的。
”这个小男孩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诚信的力量。
2. 诚实的商人有一个商人,他在经营一家小店时,发现有一位老人经常来店里买一些便宜的东西。
他好奇地问老人为什么这样做,老人告诉他,他的孩子生病了,他需要节约每一分钱来治疗孩子的病。
商人很受感动,他决定为老人提供免费的食品和药品,直到孩子的病好为止。
商人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件事,但他的诚信和善良却被人们传颂开来,他的店也因此变得更加繁荣。
3. 诚实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在考试时,发现自己的试卷上有一道题目不会做,于是他举手问老师。
老师告诉他答案后,他发现自己的答案和老师不一样,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了问题。
考试结束后,他告诉老师自己其实不会那道题,并请求老师重新评分。
尽管他的成绩因此降低了,但他的诚信却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这些小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我们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诚信的真实小故事大全》篇21. 狼与小羊有一天,狼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小羊。
狼想吃掉小羊,但又不想被其他动物看到自己欺负弱小。
于是,狼对小羊说:“小羊啊,我听说你偷吃了我的东西,这是真的吗?”小羊吓得直哭,说:“我没有,我没有偷吃您的东西。
”狼见状,故意说:“那好吧,看来是我误会了,我放了你,但你必须答应我,不再偷吃别人的东西。
”小羊感激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狼经常用类似的方法欺骗其他小动物,而小羊也因为感激狼放过自己,每次都答应狼的要求。
诚信的故事有哪些

诚信的故事有哪些诚信,是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美德,它是人们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诚信的故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节和深刻的启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一,《钟馗捉鬼》。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钟馗的道士,他精通法术,能够捉拿妖魔鬼怪。
有一天,钟馗得知一座城市上空出现了一只厉鬼,便立即赶往。
在城市中,他遇到了一个老妪,老妪告诉他,那只厉鬼是她的儿子,因为误入歧途,成了鬼怪。
钟馗原本可以轻易捉拿这只厉鬼,但是他想到老妪的哀求,最终放过了那只厉鬼。
他用自己的信念和仁爱感化了厉鬼,让他重新回到人世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和仁爱可以感化一切,让人心存感激,最终得到真正的解脱。
故事二,《忠诚的狗》。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只名叫旺财的狗,它是村里的守护神。
一天,村里来了一伙土匪,他们打算抢劫村民的财物。
旺财知道了土匪的阴谋,于是夜以继日地守护着村子,不让土匪靠近。
最终,村里的人们得知了土匪的阴谋,纷纷出手驱赶土匪,最终保住了村子的安宁。
旺财因为自己的忠诚和诚信,成为了村里的英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和忠诚是无价的,它能够感化人心,也能够守护家园。
故事三,《诚信的商人》。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王大财的商人,他做生意一直秉持诚信原则。
有一次,他在外地做生意,得知当地的百姓因为天灾而困苦,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货物免费送给当地的百姓。
这一举动感动了当地的人们,他们纷纷为王大财祈福,希望他生意兴隆。
结果,王大财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不仅能够感动人心,还能够带来成功和财富。
故事四,《孔子的诚信》。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一生坚守诚信原则。
有一次,孔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失去方向的士人,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士人回到了他的家中。
士人得知孔子的身份后,非常感激地请他留下来用餐,孔子却谦逊地拒绝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真诚和善意,也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佩。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5篇

【导语】诚信,是⼈在社会上⽴⾜时最需要的品德,⼈不能离开诚信,⼈也离不开诚信。
下⾯是分享的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5篇。
欢迎阅读参考!1.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 国王年纪⼤了,他想要找为⾃⼰找⼀个继承⼈,他想出了⼀个⽅法来挑选继承⼈。
很久以前,有⼀个受⼈爱戴的国王。
他年纪⼤了,没有精⼒处理国家⼤事。
可是他没有孩⼦,这使他很伤脑筋。
有⼀天,国王想出了⼀个办法,于是他把⼤⾂们召集到⼀起商议:“我要挑选⼀个诚实的孩⼦,收为义⼦,以后让他继承我的王位。
”⼤⾂们认为这是⼀个好办法。
国王吩咐⼤⾂给这个王国的每⼀个孩⼦都发⼀些花种⼦,⼤⾂们⽴即着⼿办理这件事。
⼤⾂们对每⼀个来领种⼦的孩⼦说:“如果你能⽤这些种⼦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你便能成为国王的继承⼈。
” 领到种⼦后,孩⼦们欢天喜地地回家了。
所有的孩⼦都种下了花种⼦,他们给这些种⼦浇⽔,施肥,松⼟,精⼼护理,丝毫不敢懈怠。
有个名叫熊熊的⼩男孩⼉,他⾮常⽤⼼地培育花种⼦。
但是,⼗天过去了,半⽉过去了,⼀个⽉过去了……花盆⾥的种⼦依然如故,没有⼀点⼉发芽的迹象。
“真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熊熊感到很纳闷。
⼀天晚上,他忍不住问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种⼦不发芽呢?” 妈妈说:“你把花盆⾥的⼟换⼀换,也许种⼦会发芽的。
” 熊熊采纳了妈妈的建议,在新⼟壤⾥播下了那些种⼦。
熊熊像以前那样,精⼼照料这些种⼦,但是它们还是不发芽。
国王规定的观花的⽇⼦到了。
孩⼦们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家都想成为国王的继承⼈。
但是,不知为什么,国王⼀边⾛,⼀边望着这些⼿捧鲜花的孩⼦,脸上没有⼀丝笑容。
在街道的拐⾓处,国王看见了⼀个孩⼦端着空花盆站在那⾥流泪。
这个孩⼦就是熊熊。
国王⾛过去问:“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熊熊哽咽着,把⾃⼰种花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曾在邻居的果园⾥偷摘过⼀个苹果。
国王听了熊熊的回答,⾼兴地拉着他的双⼿,⼤声地说:“你就是我的诚实的⼉⼦!” 孩⼦们不解地问国王:“您为什么选择⼀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做继承⼈呢?” 国王说:“孩⼦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诚信的故事1、诚信的花朵有一个国王因为没有孩子,就想找一位诚实的孩子做王子。
他对前来应招的孩子们说:“今天给你们一粒种子,三个月后,看谁能给我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是王子了。
”三个月过去了,聪明的或伶俐的孩子们捧着一盆盆五彩的花儿,前来参加最后的竞争。
只有一位小孩盆中空空、泪眼涟涟:“尊敬的国王,我每天辛勤的浇水,细心的施肥,即使睡觉,也把花盆搂在怀里,但是,我却什么也没种出来??”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诚实的王子呀,你不会种出任何的花草,因为我给你们的,都是炒熟的种子呀!”故事中,孩子靠诚实做了王子。
......2、卖火柴的小男孩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
“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
“我不买”。
绅士回答说。
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
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
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
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
“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
“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
“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
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
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3、《郁离子》中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4、“一诺千金”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5、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庄园主的家里。
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
正巧,庄园主的儿子看到了这把斧子。
他看着闪闪发光的斧子,十分喜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
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
他选中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的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
只听得“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
男孩一看不好,知道自己闯下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到了原处,躲到他的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装作专心的样子读起来。
几个小时后,庄园主回来了。
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他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被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
回到家里,他把果农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
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但转念又一想,如果去承认了,爸爸要责备我,也许还会打我的。
该怎么办呢?他坐地床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
”父亲问明了情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他搂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
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
”小男孩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华盛顿。
6、岔路口的诚信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
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
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
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
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
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
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7、诚信合作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
“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
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8、信守承诺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穷的老人,他有一个儿子,名叫诚实,在他即将去世的时候,他对他的儿子说:“你们千万不能违背做人的准则,一定要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诚实看着父亲,点头答应了。
父亲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父亲去世后诚实在小河边拾了许多的鹅卵石,拾了许多的小石块盖起了房子来到小山坡上盖起了小房子。
诚实一直勤勤恳恳的劳动,没有忘记父亲临终的话。
这一天,小山坡上来了一位老爷爷,他拄着拐杖哈着腰,老爷爷来到诚实的门前摔了一跤,痛了直咧嘴。
诚实看见了连忙扶起了老人,将他扶到床上躺了下来,老爷爷见只有诚实一个人就开始刁难他,说自己现在受伤了,回不了家,诚实必须照顾他,直到他完全康复,诚实只好点头同意,诚实在旁边搭了一张小床,以便于照顾老人。
每天诚实都会在山上去摘一些新鲜的果子到集市上去卖,由于诚实老实,诚信,所以每次诚实的果子都会被抢购一空,而诚实每次都会在篮子里留下一个给路边的瞎眼老奶奶,并且用卖果子的钱买了鱼肉回家给老爷爷补身子,他一直尽心的照顾着老人,可老人的身体一直不见好,总也下不了地。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诚实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摘果子卖果子送果子买食物照顾老爷爷。
有一天,瞎眼老奶奶要求诚实带她去小山坡感受一下新鲜的空气,诚实答应了,他扶着老奶奶带到了自己的家,并把自己的小床让给了老奶奶。
如今的诚实有了两位老人,更加忙了,一会儿老爷爷喊饿了,一会儿老奶奶喊闷了要出去,诚实一会儿照顾老爷爷一会儿照顾老奶奶,累得满头大汗,可诚实一点儿也不喊累,把老人照顾得非常好。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这一天,诚实在外面干完了活,回到小屋里,一下子傻了眼,老爷爷和老奶奶身边围了好多士兵,诚实连忙跑过去跪下说:“老爷爷老奶奶不知犯了什么错,他们年纪大了,你们抓了也没什么用,也不经打,我还年轻,你们抓我吧,我去替他们受刑,求求你们了。
”一边说着还一边嗑头,头上都被弄出了血,这时,士兵没说话,老爷爷倒说出了话,“诚实,你起来吧,你看看我们全是谁?”诚实战战兢兢地抬起了头,只见一位士兵拿出了一件华丽的衣服给老人换上了,而此时老奶奶也挣开了眼睛,换上了华丽的衣服。
诚实吓得目噔口呆,老人说:“我是这个国家的宰相,和你父亲从小就是好友,可你父亲不愿做官,也不愿接受我的照顾,如今你父亲已经去世,你就和我们回家吧。
”诚实刚从惊讶中醒过来,就对老人说:“谢谢您的好意,既然我父亲不愿做官,我也不愿做官,我觉得在这里挺好的。
”不管老人如何的劝说,诚实都不愿离开他的小山坡,老人无奈带着他的一队人马离开了。
几天后,老人亲自坐轿来到了小山坡,他给诚实带来了两个好消息:第一:皇帝听说有诚实这样一个人,决定从现在起皇宫的一切水果均由诚实种植并上贡;第二:老人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诚实,和诚实一起过日子。
诚实干活越来越勤奋了,他每天在外面干活,家里面由妻子照顾,一家子过得可开心了,不久他就有了一个儿子,他给儿子取名叫“诚信”,希望他永远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9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一定要言而有信。
10宋濂的故事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
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11晏殊诚实守信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