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章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课件分解

第二章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课件分解
17
3.公平(平等)
• 关于“公平(平等)”的观念,存在许多不同的
认识角度,比如,经济(物质)角度、道德角度、 法律角度、政治角度,等等。
• 比如,美国独立宣言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主要是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来看公平。
18
思考:

一个家庭不把教育几个子女的资金平均地使 用,而是主要用来培养其中天分最低、能力最差的 一个,这是因为他将来成功的机会先天地少于其他 的孩子。这个家庭的做法是明智的还是不明智的? 推而广之,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公共政策主 要向出身和天赋较低的成员倾斜,以缩小和拉平他 们与出身和天赋较高的成员在出发点上就已存在的 差距。这个社会的选择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第二章
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1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2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 2010年春节,热闹的烟花爆竹让各大城 市的消防员忙了个不可开交。据公安部消防 局发布的消息,仅2011年2月2日零时至8日12 时,全国就发生火灾1.18万余起,死亡40人, 受伤37人,直接财产损失5600余万元,而烟 花燃放则是火灾高发的主因。就此,禁止春 节燃放鞭炮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22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
• 进一步地,“有条件的机会均等”:允许例外条 件的出现。但所有排除这些例外条件的个体都拥 有相同的机会。比如,某些残疾对驾驶机动车辆 来说构成一种例外条件。
• 每个人在获得分配结果方面拥有完全相同的机会。
23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作为一种价值标准的运用, 与“结果公平”相比,“机会均等”的 可操作性相对较小,但在设计政策时可 以用它来评价一些政策内容的公平性。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复习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复习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育明教育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6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一)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八年积淀政策过程的一般框架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科书式的过程模型,也叫阶段模型。

把公共政策看作是由政策主体作用于政策客体的决策行为,公共政策分析正是设计并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

李永军说过他认为这种简单地建立主体客体的对立划分上的线性过程一般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却毕竟还是主流的模型。

与此相对应,我们看到诸如多源流模型,倡导者联盟框架、间歇性均衡框架,政策传播与创新框架都与此不同,一方面并不简单地把公共政策过程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并不对政策行为者作简单的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另一方面认为政策过程不是线性的先制定政策再执行政策的过程,而是复杂多变的。

这几种框架是对传统的阶段模型框架的创新。

由于整个政策分析学科内在发展逻辑较为混乱,还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所以不用在学科发展上作太多的纠缠,只需要记住每一个模型内部具体说了什么就行了。

这本笔记有很多是用论述和讲述的口吻写的,非常利于理解。

虽然内容很多,但并不难记忆。

虽然陈庆云时代和李永军时代考察的重点不一样,前者是利益政策,决策类型,政策过程,后者是政府市场关系及政策工具,但是二者要考察的内容极少超出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书上有的东西很容易被忽略罢了。

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书本,把书本理解得滚瓜烂熟才是根本。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公共政策(在形式上)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突出公共性,意味着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政府应当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增进者。

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制订并执行的各种规定与计划,对社会各方面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而经济发展方面也是一直受到世界各地政府重视的领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甚至可以说是相互影响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一、政策的制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福利。

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政府可以通过引导经济发展以改善经济状况,这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非常关键。

通常,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会根据各种外部因素制定不同的政策,其中包括国家的经济情况、国际经济形势和内部社会经济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等。

而政策制定的好坏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说,一个政策实施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增长,刺激市场上的竞争和吸引外商等,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但如果政策制定不当或者没有完全考虑到实际情况,就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严重损害。

二、政策的执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政策的执行是政策制定之后的重要环节,是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个政策制定得再好,也要做到执行位居,否则,政策的制定、实施就是空中楼阁。

而政策执行的好坏取决于政府的能力、各部门工作的配合与政策执行者动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政策的执行,政府可以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和合理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并创造更好的福利办法。

而政策执行得不好,则可能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如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停滞、经济不稳定等。

由此,政策的执行力度也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方面,它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在产业结构上,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在经济发展道路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经济架构。

在政府制定政策时,政策的制定对于经济中不同产业的发展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公共政策与政策问题的关系分析

公共政策与政策问题的关系分析
问题一 社会 问题一公共 问题一公共政策问题 ” 一逻 这
例证可谓 比比皆是 , 这说明公共政策 与政 策问题 的关 系可能并非 “ 策过 程 阶段论 ” 描述 的那 样 简单 。 政 所
因此 , 已有研究成 果 的基础上 , 在 进一 步探 寻公共 政
策与政策 问题 的关系 , 进而准确理解它们之 间复杂 的

公共政策是 政策问题 的一个重要来 源
政策 问题确实是公共政策过程 的逻辑 起点 , 其重
要性是不言而喻 的 ; 若没 有政策 问题 , 自然谈 不上 公
共决策 , 也就无所谓政 策执 行 、 策评估 和政 策终 结 政 了。对 于“ 政策 问题 ” 的含义 , 尽管学者们有不同的界
在分歧 , 未将政府及其政策视 为政策 问题 的一 个 但都
联系就不单纯是一个 理论 问题 , 而是直接关联 着公 共
政策 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这一 现实问题 。

辑链条 。该链 条包括 三个 分界 线 : 其一 , 是否 超 出个 人的解 决能力 范 围成 为社会 问题 ; 其二 , 是否 出现 较 多人反应的社 会性诉 求而 成为公 共 问题 ; 三 , 否 其 是 为社会权威或政府认定 而成为政策 问题 。 上述两种研究 取 向虽然 在政 策问题 的来 源上 存
政治 与公 共 管理
公共政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策 问题 的关系分析
杨 成 虎 , 正 华 傅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系 人文社科学 院, 北京 10 9 ) 0 12

要 : .3 在A 4 的传 统认识 中, " 1 公共政 策与政策 问题 的关 系似乎是 直接 的、 对称的和静 态的 。但
是对二 者关 系重新进行 分析研 究表 明 , 共政策与政 策 问题 是 一种 交互影 响关 系, 公 这种 关 系本 质 上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政策概论

综合我国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陆学着过于强
调政党和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忽略了社会政治团 体的主体性;过于强调政策的目标取向而忽略了政 策的过程特点。台湾学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 了政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政策过程,忽视了对政党 的指导作用的强调。 总之,中外学者都力图给政策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但由于角度不同及利益取间的差异,大都以偏概全, 企图以政策的某一方面或政策过程的某一环节来描 述、说明政策的整体特征。
三、公共政策研究的几个主要争论 (一)国家干预与市场至上
(二)公平与效率
(三)权利与义务 (四)成本与效益
四、公共政策研究的方法 盲人摸象的启示
人的局限性 方法的局限性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和功能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性 2、价值选择性 3、层次性 4、阶段性 5、功能多样性 6、合法性 7、权威性 8、普遍性 9、稳定性
公共政策概论
人文科学学院 周晓焱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 1、公共政策的内涵和本质
2、公共政策的功能
本章难点: 1、公共政策内涵与本质
2、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本课程的基本信息
1、本课程的学科交叉性
2、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绪 论 公共政策系统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政策监控、评价与终结 中国政策体制及其改革 公共政策分析初步
公共政 公共政策 策 市场
非 排 他 性
排 他 性
外部性
某些人的生产或消费通过非市场的渠道影响其他人
的利益的情况就出现了生产或消费的外部性,从而产 生市场失灵。
对他人产生影响(可好可坏, 成本或收益); 没有反映在市场的渠道内(没有反映在价格里);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分析:对一项公共政策的文本与执行结果及原因的分析2、技术理性:即政策是否对社会产生效用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3、自愿性工具: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4、社会规范:人们为实现其理想,根据特定的观念制定的,供一个社会群体诸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标准,它限定人们在一定环境中应该如何行动5、公共政策评价: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6、规范性分析: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确定后引申出的规范判断7、经济理性:即政策是否对社会有效率,以最低的成本提高最大的效益,或者提供固定的效益,而消耗最低成本8、强制性工具: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9、系统方法: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10、公共政策终止: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11、描述性分析:在“价值自由”下给出的描述性的或解释性的叙述12、法律理性:即评定政策是否符合成文的法律规范和各项先例,以探讨政策在社会上的合理性问题13、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有私人作出决策15、政策运行成本:在政策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二、简答题1、邓恩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方法:预测分析、回溯分析、综合集成分析预测分析涉及到政策行为启动和执行之前信息的产生与转变过程。

回溯分析主要是限于政策实施后信息的获取和转换上。

综合集成分析是一种全方位的分析方式,它不仅要把预测分析和回溯分析阶段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且要求分析者不断捕捉新的信息与转化信息。

2、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①社会客观现实②问题的察觉③现实与利益期望的冲突④团体或组织的活动3、社会问题进入决策议程的途径:①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政府只是有限介入②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③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④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4、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①投入工作量②绩效③效率④充分性⑤公平性⑥适当性⑦执行力⑧社会发展总指标5、集团分析模型的核心假设:6、政府有限介入社会问题的原因:①政府基本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②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但没有权利去处理③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也有权利去处理,但无能力办理④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也有权利与能力处理,但不能马上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7、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①主体分析:主体认定、主体类型、主体的合法性、主体的合法律性②类型分析:法律化与非法律化;文件、领导人讲话、直接行动、不行动;其他分类③价值分析:为什么人、什么利益;利益的损益、利益的补偿、利益的公共性④公共政策问题分析:问题认定;问题类型;问题的合理性、层级、重要性、合法性、可行性⑤公共政策目标分析:类型、先进性、系统性、可行性⑥公共政策方案分析:方案类型、方案的具体措施、方案优化性、方案的整体性、方案的成本与收益⑦公共政策的效果分析:效果——实现目标程度;效益——投入产出;效率——时效;效应——对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影响因素——公共政策执行分析⑧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分析:社会制定;政治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8、社会问题认定常见的价值标准:社会福利、效率、公平、民主、自由、社会稳定、社会团结、社会信任9、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①政策问题的关联性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③政策问题的人为性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10、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课件

《公共政策分析》课件

VS
政策执行的策略
为了克服政策执行的障碍,需要采取一系 列策略,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信息沟通 、协调利益关系等,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执 行。
政策执行的监督与评估
政策执行的监督
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是确保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监督主体包括政府 部门、媒体、公众等,通过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政策创新的动因可以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技推 动、政策问题复杂化、政策资源不足等多个方面,这 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政策主体进行创新活动。
政策创新的实践与案例
实践案例1
某市推出“共享单车”政策,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 的方式,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促 进环保和节能减排。
实践案例2
某省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 措施,提高扶贫效果,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公共政策分析》ppt课件
目录
• 公共政策分析概述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 公共政策执行与监督 • 公共政策效果评估 •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 • 公共政策分析的未来发展
01
公共政策分析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权威性、公共性、合法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
政策的合法化与颁布
合规性
政策的合法化与颁布是公 共政策制定的最后环节, 它标志着政策从理论走向 实践。
政策的合法化与颁布需要 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确 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
政策的合法化与颁布需要 向社会公布,让公众了解 和知晓政策的内容和要求 。
政策的合法化与颁布需要 经过政府内部的审查和审 批,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 有效性。

第二章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分析

第二章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分析
(1)与政府途径相比,单纯依靠第三部门一般不 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2)与政府途径相比,第三部门所提供的志愿性 服务在分布上可能具有不平衡性。
(3)第三部门中的志愿组织很可能会受到其捐助 者过多的影响,从而将违背民主的家长制作风代 入其服务过程中。
(4)第三部门可能会由于不能吸引到优秀的专业 人才而制约其服务能力。
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正式部门 不断地取代非正式部门
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政府越来越强 调社区的重要性
中国的贫富差距有多大?
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最大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 均;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但 这两种情况都仅仅只会出现在理论上。因此,基尼系数的 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 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二、第三部门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1.第三部门的优势
(1)与社区相比,第三部门具有相对较大 的活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与政府相比,第三部门具有较小的垄 断性和相对较大的竞争性。
(3)与政府相比,第三部门对个性化需求 具有较好的回应性。
(4)其他方面的优势(社会价值的增进)
2.第三部门的缺陷:志愿失灵理论
三、市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1.市场的优势 (1)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促进投入产出
效率
(2)通过为个体提供充分的激励来提高投 入产出效率
(3)市场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评估 来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
2.市场的缺陷:市场失灵理论
(1)垄断与效率损失
垄断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机制发挥 作用的力量,主要指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 价格的力量。

浅议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浅议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按照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观点 , 济过程与 政治过程是 相 经 互联系的 , 政治制度是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因l 为了使市场经济 能 比, 更快地发展与运行, 必须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 中, 由直接微观的干预
政府机构膨胀, 行政效率低下是长期 困扰人们的一个 难 以解 决的 过渡到间接宏观 的调控 , 当前两种体制转轨时期 , 特别防止仍用计 在 要 问题。各国政府和理论界为解决这一难题进 行着艰 苦的探索和不懈的 划经济的手段来管理市场经济 。 努 力 。但 何 以 在 每 次 投 入 大 量 人 力 、 力 之 后 , 皇 粮 的 反 倒 越 来 越 物 吃 3 在 政 府机 构 中 引入 竞 争 机 制 , 市 场 的 力 量 来 改 进 政 府 的 工 作 、 用 多, 机构也是越精简越繁?原因就在于政府机构编 制立 法滞后 , 缺乏刚 效 率 性 的 制 匿约 束 , 未 能 走 出 简一 嘭胀 一 再 精简 一 再 嘭 胀 的 圜 局 。 始终 精 公 共选 择 和 政 策 分 析学 者 所 提 出 的这 方 面 的 建 议 特 别 值 得 我 们 思 政府机构膨胀带来的负效应 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 的低效率 问题 , 政府 考 和借 鉴 。 例 如 , 府 的 某 些 活动 如 许 可证 、 照 的发 放 可 以 采用 拍 卖 政 牌 行为往往不计成本 , 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政府内部缺乏竞争 , 政府 的方式 , 可将某些公共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委托给私人企业 , 或同 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候处于垄 断地位 , 不但政府是公 共物品的唯 一提 种物品及服务可由几个公共部 门来 提供 以便形成竞争 ; 可以在政府 供 者 , 政 府 中 的 各个 部 门也 分 别处 于 各 类 公 共 物 品 的 垄 断 生 产 者 机关内部确立节约成本 , 而且 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 , 这些办法有助于克服或 地位 , 互之间没有竞争。 相 纠正政府失败 ,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 减少 浪费。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目录1市场失灵1.1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具体表现1.2市场失灵的形态2 政府失灵2.1政府失灵的原因2.2 政府失灵及其表现2.3应该怎样做来解决问题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1 如何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2 总结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1]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我的简单理解就是市场无法再通过自身的调节使得供求关系达到平衡,以至于市场经济不再稳定。

1.1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具体表现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1.公共产品。

2.垄断。

3.外部影响。

4。

非对称信息。

而市场失灵具体表现为:1、垄断。

资源转移需要大量的经济成本,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即规模经济,市场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如跨国公司。

2、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问题和非排他性引起的免费搭车和供给不足问题。

3、外部效应。

某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为受到损失而得到补偿,也没有因为得到利益而付出代价。

即成本和收益不对称。

外部效应包括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正外部效应:教育、邮电通讯、图书馆、公园、水库等公共基础设施;负外部效应:环境污染等。

后果:在无需对外部成本进行赔偿的情形下,经济主体实际承担的成本要小于其行为的总成本,因此会过度从事产生外部成本的活动。

相反,在外部利益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产生外部利益的产品就会提供不足。

4、市场不完全与信息不充分。

带来的问题:在签约之前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在签约之后容易发生道德风险,信息的不完全导致非理性决策,信息也是公共产品。

1.2市场失灵的形态市场失灵的形态有:独占、独买、寡占、卡特尔、买方寡占、独占性竞争、差别取价(或称差别定价)、价格吸脂策略。

2 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可怕。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作为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的手段时,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或给社会带来额外的福利损失。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征分析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征分析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征分析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特定社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决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涉及到政府的职责与权力,以及社会各方的利益和参与。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和决策。

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

公共政策的制定通常经历问题的发现、议程设置、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过程。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分析1. 公共性:公共政策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公共利益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

它的制定和执行对整个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影响。

2. 指导性:公共政策是为了指导社会行为和资源分配而制定的。

它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动都有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以达到制定的政策目标。

3.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和利益表达。

政府应该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政策。

4. 共享责任: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公民等多方力量的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政策目标。

5. 周期性和动态性:公共政策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涉及到问题的发现、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各个阶段。

政策的形成和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问题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和修订。

6. 公正公平:公共政策应该具备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不能偏袒某个特定群体或个人利益。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坚持公正的原则,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决策。

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指导性、公众参与、共享责任、周期性和动态性,以及公正公平等特征。

只有通过合理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才能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完整版)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公共政策分析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分析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公共政策学课程英文名称:PublicPolicy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40理论课学时:40实验学时:0学分:2.5适用专业与年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社会统计学、公共经济学开课系室:人文社会科学系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是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教育。

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

2、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转轨时期我国若干政策问题出发,深入实质性的公共政策领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第三节?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第一节?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第二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第三节?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第二节?公共政策客体?第三节?公共政策环境?第四节?公共政策工具?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概述?第二节?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第三节?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第一节?公共决策体制?第二节?政策方案规划的综合分析?第三节?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第四节?公共政策合法化?第六章?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分析?第七章?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第八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第九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分析方法?第十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第十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一)?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二)?五、实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略)六、课外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略)八、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学习方式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辅导和答疑等。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三篇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案例一篇本案例取材于《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23〕10号),内容是国务院针对近日部分城市房价恶性趋势反弹的现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整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以维护和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下是运用公共政策学对于这项通知的案例分析:一、政策本质和特征此案例中,国务院针对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状况,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这一政策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以加强房价的监管和控制,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而此项通知经由国务院进行发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它一经发布,便体现着国家意志,是政府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恶性发展现状态而执行的强制经济政策干预手段。

二、政策系统的构成及环境政策系统的构成:在我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能够对我国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因此,它作为这项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的发布者,是此项政策的直接主体,在政策系统上属于政策制定系统,居于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组织和领导着整个决策过程,并对最终这项通知进行发布执行。

与之对应的是作为政策客体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这些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是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时所指向的对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它们之间在市场监管和住房问题上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利益需求。

这些政策客体在政策系统中属于政策执行系统,在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后,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效果,按照各自的分工,根据通知要求自主开展工作,以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政府失灵与公共选择(1)

政府失灵与公共选择(1)
由于信息不对称,政治家或政党很难得到全 体选民偏好的信息。选民们都有隐瞒自己对公 共产品的偏好的动机,而一些特殊利益集团则 千方百计提供制订有利他们的政策的信息。
➢ 政府行为目标的短期化和周期性
政治的经济周期(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政治家往往注重的是眼前的地位和未来的选票, 回避那些现在花费而在未来获效益的政策方案。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有三个 关于政府开支的被选方案A、B、C,三个人对这三 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A>B>C
乙:C>A>B
乙为双峰形偏好
丙:B>C>A
在A、B两提案中选择,A以2:1获胜;在B、C两 提案中选择,B以2:1获胜;在C、A两提案中选择,
C以2:1 获胜。结果形成循环。
三、政府失灵原因的分析
➢ 信息不完全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无论主观上如何,政府也 不可能计算出社会福利函数的最优解
➢ 政府官员动机偏差
行政官员的效用函数与国民并不一致
➢ 难以预期人们对政府决策、计划的反应
微观经济主体并不一定按照市场机制做出合乎 理性的选择——“理性的无知”
➢ 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竞争
公共产品的提供由政府垄断提供,缺乏竞争 性,从而增加财政负担,造成效率低下;同 时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之间缺乏竞争,他们没 有足够的压力去努力提高其工作效率,改善 服务态度。
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
的经济学家。”
——布坎南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1.投票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之一, 是现有民主决策中的最佳方法。
然而,采用多数投票规则可能产生“投票悖 论”。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

1、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着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分析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分析
价格监管:政府通过价格监管政策,防止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维护政府市场的价格稳定和公平交易秩序。
这些公共政策在政府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推动政府市场的健康发展,实 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04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案例一:财政政策对政府采购市场的影响分析
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应用;三是加强市场主体自律机制建设,提高市场主体自律意识和能力。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政府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05
未来展望与改进建议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关系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驱动
未来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将更多地受到数字化技术 的影响,数字化可以提升政策传播的效率和覆盖范围,使 得政府市场更加透明和高效。
提升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效能的措施
引入竞争机制
在政府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可 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从而提升政府市场的效能。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 ,对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效果 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
问题。
强化监管机制
强化政府市场的监管机制,防止 权力滥用和不正当竞争,确保政
产业政策与政府市场
优先发展产业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明确优先发展 的产业领域,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和资源 倾斜,促进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
VS
产能调整与转型升级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 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政府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市场监管政策与政府市场
市场准入监管:政府通过设定市场准入条件,控制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政 府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多元化和包容性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3.公平(平等)
• 结果的平等 vs. 过程的平等
• 结果的平等:从物质分配的角度看公平;个体在物 质条件上的差别不能超过一定限度。一般用收入或 财富的差异来衡量。
• 过程的平等:人们会受到同样的对待,或者说,适 用于不同人的规则和方法是没有差异的。
19
结果的平等
• 第一种理解,绝对平等:所有人都应当 获得相同的份额。
22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
• 每个人在获得分配结果方面拥有完全相同的机会。 • 进一步地,“有条件的机会均等”:允许例外条
件的出现。但所有排除这些例外条件的个体都拥 有相同的机会。比如,某些残疾对驾驶机动车辆 来说构成一种例外条件。
23
过程的平等
• “机会均等”作为一种价值标准的运用, 与“结果公平”相比,“机会均等”的 可操作性相对较小,但在设计政策时可 以用它来评价一些政策内容的公平性。
9
(三)社会问题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
• 1.社会福利 • 2.效率 • 3.公平 •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0
1.社会福利
• (1)福利?社会福利?
• (2)如何加总个人福利?
• 简单加总 • 加权加总
11
例:
• 我们过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民,
根本就没有医疗福利。近两年的情况有所改善,这 就是新农合,应该说搞得最好的省份就是江苏。江 苏省的新农合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提出的指标。国 家说2007年每个农民享有的福利性资源应该有50 块钱,他们已经达到了75块。但是即使是江苏做得 最好的地方,仍然有700万人没有覆盖到。另一方 面,4300万农民,每个人只有76块钱的福利资源, 这中间还有不同的层次。Biblioteka 17罗尔斯的公平理论
• 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约翰• 罗尔斯1971年出版的 《正义论》回答了这些问题。罗尔斯采纳了功利主 义对待福利的利益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涉及 公平问题的公正模型。他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 等可以存在,但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最大限 度地使先天有利条件最少的那部分人(如非熟练工 人)受益。只有如此,人们才可能发自内心地认可 并接受社会差别的存在。罗尔斯不仅强调结果上的 公平而且强调机会上的均等。
15
3.公平(平等)
• 关于“公平(平等)”的观念,存在许多不同的 认识角度,比如,经济(物质)角度、道德角度、 法律角度、政治角度,等等。
• 比如,美国独立宣言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主要是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来看公平。
16
思考:

一个家庭不把教育几个子女的资金平均地使用,
24
“同票同权”
• 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走过60年后,城乡“同票 不同权”的状况将获得解决。在2010年3月举行的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员长王兆国作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选举法此 次修改最大的变化为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现 行选举法规定,城市和农村人口按四比一的比例选 举人大代表。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城乡按不同人口比 例经历了八比一、四比一的阶段,从八比一到四比 一这个阶段历时四十多年,而从四比一到目前即将 实现的一比一,也走过了十五年。
而是主要用来培养其中天分最低、能力最差的一个,
这是因为他将来成功的机会先天地少于其他的孩子。
这个家庭的做法是明智的还是不明智的?
• 推而广之,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公共政策主 要向出身和天赋较低的成员倾斜,以缩小和拉平他 们与出身和天赋较高的成员在出发点上就已存在的 差距。这个社会的选择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第二章
政府、市场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1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2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 2010年春节,热闹的烟花爆竹让各大城市 的消防员忙了个不可开交。据公安部消防局 发布的消息,仅2011年2月2日零时至8日12 时,全国就发生火灾1.18万余起,死亡40人, 受伤37人,直接财产损失5600余万元,而烟 花燃放则是火灾高发的主因。就此,禁止春 节燃放鞭炮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3
案例:燃放烟花爆竹,政府该不该管?
• 禁放烟花鞭炮的问题并不是第一次讨论了, 很多地区曾有过禁令,但效果并不如人意。 之后政策从“禁”改“限”。那么燃放烟花 爆竹,政府到底该不该管?该如何管?
4
思考:
• 政府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 政府在哪些方面制定公共政策?
5
主要内容
• 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 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13
2.效率
• 技术效率:投入产出的比例 • 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学中所讲的“效率”)
14
资源配置效率:
• 帕累托最优: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在这
种状态上,我们已经不可能再通过改变配置来增 加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福利而不会减少任何其它 人的福利。
• 帕累托改进:如果对于一种资源配置状态,我
们可以通过改变配置的方法来提高某个(些)人 的福利而不会因此伤害任何其它人的福利,则称 具有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
6
一、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 (二)社会问题的认定 • (三)社会问题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 • (四)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7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 社会问题是在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中,至 少令一部分人同时感到不满的状态或现象。
8
(二)社会问题的认定
– 事实分析方法 – 价值分析方法
12
例:
• 此外,真正能够享受全额公费医疗的那部分人只 有全部人口的0.2%,也就是14万人,但是人均 占有的福利性资源达到4200—6000元。尽管如 此,新农合尤其是江苏的那种新农合是应该称赞 的一大进步。相比起过去全部福利资源都在少数 人中,农民完全被排斥在外的状态,如今江苏农 民不仅开始享有福利,而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 第二种理解,最低标准:每个人至少应 当获得一个最低限度的份额。
20
我国10%家庭占有居民财产45%
21
我国10%家庭占有居民财产45%
• 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 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 而另一方面,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的财产总额仅 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作为体现相对公平原则与 调节社会财富的工具,税收寄托着全体纳税人对于 合理分配制度的期待。我国的税务工作在取得了一 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中等收入阶层 取代富人,成为了税收政策的牺牲品;部分阶层拥 有各种隐性收入,独立于政策之上;赋税的去向和 用处缺乏透明度,税收收入未能充分反哺于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