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雄才大略汉武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
一、教材分析
本科主要是讲汉武帝“雄才大略”在思想、政治、经济和经略边疆几方面的表现。教学重点是王国问题的解决,难点是归纳分析评价汉武帝的作为。西汉发展至鼎盛,与汉初几代努力打下的基础有直接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学历史既要见事也要见人,杰出人物的事迹具有感染力,可使后人从中受到更生动的教益。从这一认识出发,本课采取了以人代史,事归于人的写法,即让学生了解西汉是怎样强盛的,又让他们对汉武帝又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既陌生又好气,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从内容上看,要在一个课时内传授如此大量的知识点,必须要有所取舍,否则势必导致容量大而造成的肤浅化问题,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掌握汉武帝的用人政策;“推恩令”;盐铁专营,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何被汉武帝采纳,培养历史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王国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要从思想上明确一个道理: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先决条件。
通过本课的教学以,使学生了解到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同时要认识到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说明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是实现强盛的重要原因。对待汉武帝要辩证地认识: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确是雄才大略,更可贵的是他有勇气承认错误。光武中兴的出现说明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清明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反映出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所产生的巨大的生产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王国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归纳、分析评价汉武帝的贡献
六、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设历史情境,感受历史。
2、问题教学法:提出相关问题,环环相扣,调动学生思维,温故知新,探究新知。
3、材料分析法:提出与本课关键知识点紧密联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七、板书设计
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解决王国问题
3、改革财政,大战生产
4、开疆拓土
八、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出示:汉武帝的墓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可从毛泽东诗词提到“秦皇汉武”提起,说明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杰出帝王。他17岁即位,在位时间长达54年,政绩卓著,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汉武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导入本课。
✧讲授新课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汉武帝招贤策问
导语:汉武帝继承的是一个稳定和正在发展的王朝,但他不满足现状,不是“守成”而是决心改革,要解决前代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汉朝获得更大的发展,首先应从哪里入手呢?要成就前所未有的成就,就必须有优秀人才辅佐。汉武帝即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选拔治国安邦的人才。
(2)董仲舒对策
引导学生回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况,说明西汉时诸子百家学说依然很活跃,各家学派在治国思想上各有一套,这种情况对于巩固专制集权的中央集权是不利的。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的学说和主张,正中汉武帝下怀。汉武帝三次召见董仲舒上殿策问。
教师可简要讲解“天人三策”。
第1自然界的变化和灾异与国家政治的好坏有关
第2提出一套选拔官吏的办法,将通晓儒学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条件,还在长安设立太学,招收弟子学习儒家经典,规定凡通一经以上,就可以做官。经汉武帝的大力提倡,儒家学说从此确立独尊地位,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第3“王命受于天”,代表天意施行统治,各家学说主张不一,会扰乱人们的思想,应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来巩固统治。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不过他并不像秦始皇那样专横,而是将重点放在独尊儒术,放在对儒学的利用和提倡上。指导学生讨论课本“议一议”明确:董仲舒提出是学说和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在政治上的统治需要。
指导学生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评价,先思考再回答,评价历史问题要历史的、全面的看问题,既要看到当时的作用,又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
2、解决王国问题
教师首先介绍王国问题的由来,出示《金缕玉衣》,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贾谊的文字描述。
分别介绍汉文帝和汉景帝对于王国问题的处理,再由《金缕玉衣》引出汉武帝的治国方针—“推恩令”教师对“推恩令”做简要介绍,让学生明确王国和天子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议一议”:王国问题让汉初几位皇帝伤透了脑筋,为什么在汉武帝时能彻底解决?
(提示)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归纳:中央政权的实力增强了;采取了有效的策略。
3、改革财政,发展生产
教师首先介绍改革以前的情况,指导学生探究私人铸钱、经营盐铁对国家来说有何不利,这样就容易理解汉武帝改革措施的意义了。
五铢钱流通了几百年,说明当时的改革很成功。
在那个时代,征发几万人修黄河,是很有气魄的。修治黄河和代田法的发明,都反应了人们对自然的积极适应。
课文[议一议]意在让学生明白,人要认识自然现象,顺应自然规律办事。
课文[读一读]耧车的发明,省时、省力又多产,是人民劳动经验的进步。
4、开疆拓土
汉武帝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纵观汉武帝时代,汉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由“被动”到“主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总结
十、教学反思
北方:彻底解决了匈奴的威胁,使“漠南无王庭”
西:西通西域,开
始了对那一广大地
区的有效管辖东南:平定东南
地区,设置郡县
西南:联络西南
夷,使之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