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

合集下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青海省黄南州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该地区的气象环境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期保护该地区的气象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气象环境评估1. 气候特征黄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复杂,气候多样。

该地区自然植被丰富,气温变化明显,年降水量较小,多为山地和高原气候。

夏季气温适中,但日夜温差较大;冬季气温骤降,寒冷干燥。

2. 气象灾害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黄南州常常遭受暴雨、雪灾、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的侵袭,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特别是在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的情况下,这些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对当地气象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3. 气象资源黄南州地处青藏高原,天文观测、气象监测、测绘地球物理、气候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条件优越。

该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二、气象环境保护措施1. 完善监测网针对黄南州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应加强气象探测设施建设,完善监测网格布局。

通过增设观测点、密集布设气象探测仪器,实现对气象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数据采集,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提供有力支持。

2. 加强气象预警建立健全的气象预警系统,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暴雨、降温、雪灾等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民众做好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3. 气象环境修复加大对气象环境的修复力度,重点治理破坏气象环境的区域。

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措施,改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提高土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

4.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通过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气象环境的改善。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青海省黄南州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海拔高、地势险峻,气候条件极其复杂多变,往往处于多个气象系统交汇的区域,因此,对气象探测环境的评估和保护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以下是对该地区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的探讨。

一、气象探测环境评估1. 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黄南州气象要素在空间分布上极为不均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程梯度变化明显。

青藏高原上,从谷底至山顶,气温降幅明显,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下降0.6℃~0.8℃,同时,降水量和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地形复杂,地貌各异。

青海是高原湖泊区,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受湖泊和山地地形的制约,各类气象要素的变化显著,湖泊及山峰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对流定量差异。

(3)梅雨、季风及西风等气候系统交错。

由于黄南州地处亚洲季风形成和西风带达成的相互作用区域,梅雨、季风及西风等气候系统交错并多次发育复合,呈现出多元化的气候特征和气象现象。

2. 气象探测环境的综合分析通过分析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的灾害类型、频率、影响范围、强度等因素,可以有效掌握气象探测的环境特点和对气象探测设备的影响程度。

(1)灾害类型:青藏高原上,干旱、风沙、雪灾等天气灾害频繁发生,因而要对这些灾害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完善对气象探测的保护措施。

(2)频率:根据实际往年气象探测设备的维修记录,分析出天气灾害的发生频率。

(3)影响范围:从气象数据式微观方面分析,不同气象要素的不同探测范围使得某些灾害的影响仅限于局部区域。

(4)强度:对于不同的天气灾害,也要考虑其强度因素,如风速、雨量、温度等因素。

3.评估结论基于以上环境评估,可以得出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结论:黄南州的天气灾害频率较高,灾害类型多样,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二、保护措施为保护气象探测设备,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以下是针对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所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

1. 对气象探测设备进行加固黄南州天气灾害频率较高,气象探测设备很容易受到灾害影响,因此要加强对设备的加固。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21•【字号】黄政办通字[2010]46号•【施行日期】2010.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黄政办通字〔2010〕46号)各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委、办、局:9月20日晚19时38分,我州同仁县突降暴雨,截止21日早8时,降水量达78.1毫米,为同仁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暴雨引发洪水、泥石流,阿赛公路中断,电力、通讯暂时中断,隆务城区内涝严重,隆务镇、保安镇、年都乎乡等乡镇群众受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灾情发生后,州县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连夜组织开展灾情调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和防洪险段群众,调集机械设备疏通水毁道路,抢修电力通讯设施,至凌晨2时左右,道路、通讯、电力基本恢复。

21日早晨,州委、州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紧急通知如下:一、9月20日强降水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灾害损失严重,为30年来罕见。

州政府各部门,各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当前防汛救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应对近期暴雨等天气引发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二、州及同仁县民政部门立即组织开展灾情调查,组织工作组赴受灾地区入户调查,全面掌握具体受灾情况,了解群众生活困难,切实安置好受灾群众生活,做好群众安抚工作。

公安、民宗等部门要切实做好当前社会稳定工作。

以上工作由李加才让同志牵头负责。

州及同仁县建设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清理隆务城区淤泥,此项工作由陈渠元同志牵头负责。

三、国土资源部门要密切监测有关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掌握动态,加强预警预报,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黄南州气候严寒,地处高原,气象环境极为复杂,气候变化剧烈。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黄南州的气象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黄南州的气象环境,进行环境评估并采取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一、气象环境评估黄南州的气象环境评估是为了了解当前气象环境的状况,以及分析气候变化对其可能的影响。

首先需要对黄南州的气象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来分析气象环境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还需要对气象环境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文情况等,通过这些调查来综合评估气象环境的状况。

在气象环境评估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了解气候变化对黄南州的可能影响。

需要对气温、降水、风力等数据进行长期趋势分析,以及结合地质、植被等因素,推测气候变化可能会对黄南州的气象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保护措施1. 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针对黄南州的气象环境特点,需要加强对气象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在当地建设气象观测站,布设气象监测设备,对气温、降水、风力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气象环境的变化情况。

同时建设气象预警系统,对气象灾害如暴雨、大风等进行预警,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可能的损失。

2.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气象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气象环境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减少人为污染,保护植被和水资源等。

3. 推进生态修复针对黄南州气象环境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推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

加强对当地植被的保护和恢复,通过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措施,恢复植被覆盖,减少土壤风蚀,改善当地的气象环境。

4.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气象环境的保护。

并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减少对气象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青海省黄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气候多样化。

由于气候环境的复杂性,为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气象探测环境进行评估及保护。

一、探测环境评估1. 自然环境评估青海省黄南州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性是影响气象探测环境评估的主要因素。

该地区分布有高山、平原、湖泊、河流、草地等多种自然景观。

其中,高山岩石等地形地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象探测设备的设置和观测质量。

而草地和河流等松散地质状况可能会影响出现设备震动。

黄南州气象条件十分丰富多样,无论是夏季的雷暴、大风、高温等气象灾害,还是冬季的低温、暴雪、冰冻等气象灾害,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评估和应对措施。

探测环境评估需要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状况,对不同的观测设备进行分别分析,制定对应的保护措施。

二、保护措施1. 设置防护措施为了保证气象探测环境的完善性和观测质量,需要针对不同的观测设备进行设置防护措施。

对于雷电天气,需设立避雷装置,保证设备在遭受雷击时不受影响。

对于设备震动,要安装防震装置,保证设备不受外部震动的影响。

同时,在安置设备时需要优先考虑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带,以免地形地貌对设备的观测和运行造成影响。

2. 人员培训和应急响应设备防护只是对气象探测的一项保障,人员素质的提高同样至关重要。

对探测设备故障的预判和应该响应的处理方式也是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此外,还需要为气象探测装置配备备份设备,一旦出现设备故障,立即替换受损设备,从而保证气象探测的连续稳定性。

3.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综上,为了保护黄南州的气象探测环境,必须对自然环境和气象灾害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在设备防护、人员培训应急响应和环境监测三个方面形成全面而有效的保护措施。

黄南州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黄南州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黄南州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引言: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无霜期短,降水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冬季漫长干冷,夏季短促润凉;多灾害性天气。

年平均气温在-1.8℃~7.9℃,年平均降水量442.6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2-87%;年日照时数为2459.3~2680.8小时。

全州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出现,北部农业种植区,降水量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旱灾较为频繁。

南部牧业区常有春旱发生。

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牧区,冷季期间的暴雪常有发生。

因此,高度重视和研究黄南州气象灾害,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降低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当地农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黄南州气象灾害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1.1 干旱干旱是黄南州主要的气象灾害,其发生几率高、影响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危害性大。

干旱天气持续发生使黄南州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常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干旱会导致草地植被稀疏,天然牧草返青期及人工种植牧草播种、出苗期有所延迟,致使牧草期缩短,制约牧草生长,对牧草的品质及产量均造成极大的影响。

2017年7月以来,尖扎县农业大部陆续出现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高温天气。

受此影响,致使全县农作物和草场干旱受灾严重。

据统计此次旱灾共造成经济损失近3245万元。

1.2 暴雨洪涝黄南州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均匀,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会使道路冲毁、塘坝决堤、房屋倒塌、通讯中断、供电设施损坏、城镇内涝,给当地农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2015年8月2日晚22时许,尖扎县境内出现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降水集中出现在23时至3日凌晨,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使得尖扎县贾加乡安中村与康杨水库水产养殖场不同程度地受损。

据初步统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22.7万元。

贾加乡安中村遭受洪灾直接经济损失12.7万元其中损失水利设施1项,即冲毁自来水渠道200余米,造成经济损失3.2万元;农田受灾1项,即淹没耕地5亩,造成损失1.5万元;蔬菜基地受灾1项,即6个温棚进水,造成经济损失8万元。

黄南地区1990—2021_年大风的时空特征及成灾分析

黄南地区1990—2021_年大风的时空特征及成灾分析

第14卷 第1期2024年1月农 业 灾 害 研 究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Vol. 14 No. 1 Jan. 2024黄南地区1990—2021年大风的时空特征及成灾分析陈晶1,张笑寒2,郭安欣11.青海省黄南州气象局,青海同仁 811300;2.青海省尖扎县气象局,青海尖扎 811200摘 要:利用青海省黄南地区4个国家气象站(尖扎、同仁、泽库、河南)1990—2021年大风资料和历年大风灾害相关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黄南地区发生大风及大风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该地区近30年的大风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大风天气的频次1996年最多、2020年最少。

年内3月出现频次最多、9月出现频次最少,季节变化总体呈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态势。

(2)2004—2021年极大风速也呈下降趋势,整体呈2个波峰1个波谷的分布形态,大风速多出现在15:00~18:00且各时段均为7级大风日数占比最多。

(3)大风日数与极大风速空间分布均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形态,泽库为大风日数高值区,尖扎发生日数最少,极大风速河南最大、尖扎最小。

(4)2000—2021年共发生了14次大风灾害事件,主要集中在1、2、6、7月,灾害频发区在河南,次多为同仁地区,与大风日数高值区不一致。

关键词:大风;灾害;时空分布;黄南州中图分类号:P425.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112-03近年来极端天气高发,灾害性天气频次增多,大风灾害是影响黄南州的气象灾害之一。

大风灾害发生时,大风裹挟着沙尘,掩埋农田、阻断交通、损毁帐篷、伤害牲畜等,给农业、牧业、建筑业、交通、水利等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还会输送地面沙尘颗粒等污染物质,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1],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黄南州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青南牧区的交替地带,平均海拔在1 900~ 4 118 m,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受下垫面和高原地形的影响,易出现大风天气,且大风天气常伴有强降温天气,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2.18黄南州大到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2.18黄南州大到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3 8一
随着 系 统 的演 变 , 北 部 的锋 区南 压 , 沱沱河 、 格

的水 汽来源 ( 如图 4 )
2 . 4 涡 度 与 散 度 场 分 析 的主要原 因。 4 小 结
天 及 预 报 技 术 《 》
的水 汽来 源 .其 中南 支槽 前强 盛 的西 南气 流 为主 要 时 , 对 量 级考 虑 太 小 、 落 区出 现偏 差 , 总体 把 握 不 准
同仁 、 泽库 、 河 南 均 达 到大 到 暴 雪量 级 , 四县 降雪 量 青海 省 《 气象 灾 害标 准》 ( D B 6 3 / T 3 7 2 —2 0 0 1 ) , 南部 地 均 超过 该月 历 年平 均值 。与历 年 2月 降水 相 比 同 区达 到轻 度雪 灾标 准 。 对 此次 降雪 过程 , 青海 省 台和
强, 湿 度好 , 青 海省 的 7个 高空 站 中除 8 8 6站 外均 已
受西南 气 流控 制 ,青海 省 中部从 沱 沱河 至西 宁一 线
的T — t d 三5 ℃, 比湿场 全省 在 l  ̄ 2 g / k g ( 如图 2 ) 。 图 1 黄 南 州 2月 1 9日卫 星遥 感积 雪分布 图
偏多 8 2 %、 尖扎偏多 2 4 3 %、 泽 库偏 多 1 7 9 %、 河 南偏 黄 南 州 台在 降雪 量 级 和 落 区 的 把 握 上 出现 较 大 偏 多 1 4 9 % 。 图 1为 2月 1 9 日黄 南 州 境 内 的 E O S / 差, 及时总结 、 分 析成 因 , 对 今 后 提 高 类 似 天气 的预
E C MW F等 资料 . 对 2 0 1 3年 2月 1 8日黄 南地 区 出现 的 大到暴 雪天 气 的环 流 背景 、 水 汽条 件 、 动 力触 发机 制

黄南州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

黄南州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

黄南州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黄南州1961─2016年暴雨洪涝、大雪雪灾、冰雹、雷电、高温、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特征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黄南州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和危害重等特点。

再此基础上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对策1 黄南州主要气象灾害及分析1.1暴雨洪涝根据黄南州1960-2016年的气象资料统计,黄南州平均每年发生暴雨4.4次,最多年份有6次。

从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来看,进入本世纪,同仁暴雨天数有所增加,尖扎平均暴雨天数有所减少,南部地区暴雨的天数几乎保持不变,其中河南的暴雨天数是四个县中最多的。

一些强度大、时间短的强对流性暴雨以及持续降雨过程导致的暴雨,由于降水量过于集中,往往容易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1.2 大雪黄南州大到暴雪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泽库县大雪日数最多,年平均4.6天,其次河南县,年平均为4.4天,同仁为1.4天,尖扎很少出现。

泽库、河南两县11月至次年3月大雪极易造成雪灾,其中11月、1~3月形成雪灾的概率最大。

1961年以来,黄南南部共出现雪灾12次,其中严重雪灾2次,中度雪灾4次,轻度雪灾6次。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南高原地区降水量呈明显增多趋势,造成青南高原冬、春季雪灾增多。

从全州各地大雪日数年际变化(图1)来看,北部80年代后期大雪日数有所减少,南部地区80年代后比70年代前增加明显,而2010年以后泽库县有增多趋势。

呈显出北部大雪日数整体下降,南部大雪日数整体上升趋势,南部发生雪灾的可能性增大。

图1 黄南州各地日降雪量≥5毫米年际变化趋势1.3冰雹统计2006─2016年全州冰雹资料,黄南州冰雹一般发生在5~10月,主要出现在中南部,尤其是南部牧区出现冰雹的次数最多,年均同仁出现1.7次,泽库出现4.4次,河南出现5.4次,尖扎年均不足1次。

冰雹持续时间呈现北短南长的特征。

黄南州高影响天气事件类型及其可抗御性能分析

黄南州高影响天气事件类型及其可抗御性能分析

目l 2项 、河 道 治 理项 目 3项 ,投 资 15万 元 、小水 5
案。高影响天气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受承灾体及
其 防抗 灾 能力 、天 气 预报 服务 水平 、用户 及 政府 决策
应急处 置 能力影 响 。
4 1 农 业 .
电项 目4 ,投资 19 4 项 5 3 万元 、水政项 目 2 、集雨 项
尔湖以南地 区,当冷空气强度达到寒潮预报指标 ,寒 潮前气温回升十分 明显 、高空锋 区强 、气压梯度密集 、 冷 空气南下 时 ,青海海南 地 区地 区可能爆 发寒潮 。
7 § 2 T
【] 3 牛若 芸 ,乔林 ,陈涛 ,等. 0 8年 1 2~6 F寒潮天气 分 20 2月 I
在评估居 民对天气和气候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的过程 中,长期的气候记录和相关区域的信息至关重 要 ,这些记录和信息在制定预防计划和应对高影响天 气事件战略时也是不可或缺的, 否则每次事件都会导致
积 是青 海海 南地 Ⅸ寒潮 天气 爆 发 的必要 条 件 ,而地 面 冷 高压 的强度 及前 沿 的气压 梯 度是 冷空 气 强度 的主要 判 据 , 同时也 可 以通 过 高 空 锋 区及 50 P 冷 平 流 的 0ha 强 度进一 步判 定冷 空气 的强度 。
天气事件类型 以及对应 的高敏感行业 、承载体 的脆弱性 、抗 灾能力和潜在的经济损失 等 ,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高影响天气 ;可抗御性能 ;分析 ;黄南州
1 引 言
高影 响天气 事件 是指 对 社会 、经济 和 环境 产 生重 大影 响 的天气 现象 与事 件 ,如对 流 性 和地 形 降水 造成 的洪水 、暴雨 雪 、沙尘 暴 、破 坏性 地 面大 风 等 ,也包 括高 温 、冻害 、干 旱 、影 响空 气质 量 的气 候条 件 以及 具有 高度 社会 和经 济影 响 的非 极端 天气 等 ,其 一 般 由 包 含 有 中尺 度 天 气 的温 带 和 热 带 气 旋 等 天 气 系 统 引

黄南地区草原火灾气象条件分析

黄南地区草原火灾气象条件分析
t i o n、 e v a po r a t i o n、 a i r t e mpe r a t u r e a nd g r o u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a f f e c t s p r a i ie r ir f e . Ke y wo r d s: P r a i ie r i f r e;Th e s p a c e - t i m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Cl i ma t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Me t e o r o l o g i c l a f a c t o r s ; Cha n g e l a w
PEI S h a o . y a n g ’S HEN Ya n — l i n g

( 1 . Q i n g h a i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o r y , X i n i n g Q i n g h a i 8 1 0 0 0 1 , C h i n a ; 2 .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0 0 2 5 , C h i n a )
变 化规 律 。
关 键词 : 草原 火险: 时空分布 : 气候特征 ; 气 象因素 ; 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 : ¥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9 9 6 7 ( 2 0 1 3 ) 0 3—0 0 4 8— 0 3

黄南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防灾减灾业务用房防雷工程设计的探讨

黄南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防灾减灾业务用房防雷工程设计的探讨

黄南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防灾减灾业务用房防雷工程设计的探讨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瞬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和长距离放电现象。

伴随着雷电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和静电感应对电子设备将产生很大的破坏性。

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用房内装设雷达远程监控平台(含雷达机柜)、配电间、雷达重要设备库房、电梯楼梯、风井电井、气象防灾指挥中心(含远程气象应急监测平台),信息机房等电子设备,一旦被雷电击中,损失比较严重,因此,做好雷达站的雷电防护工作十分重要。

标签:雷达;防雷;工程设计引言:雷电是自然界的十大灾害之一,其危害是相当的巨大。

遭受雷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雷击,又有从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等侵入的雷电电磁脉冲,还有在建筑物邻近落雷形成的电磁场感应,以及接闪器接闪后由接地装置引起的地电位反击。

由于新一代天气雷达防灾减灾业务用房设备比较贵重,微电子设施较多,具有灵敏度高、耐压低的特点,加之所在周围空旷通过交流电力线、天线系统及其它各种进出站的缆线引入雷电的途径多,遭受雷击损毁的可能性极高。

因此,本文对新一代天气雷达防灾减灾业务用房的防雷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讨论,防患于未然。

1、概况黄南州同仁县具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平均气温5.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2℃,极端最低气温-19.8℃,年平均降水量425.7毫米,无霜期约61~150天,年平均日照2413.1~2634.9小时,标准冻土深度0.94米。

30年最大雷暴日数61 天,地闪监测网监测的6年平均闪电日数为35.0天,属高雷暴区。

2、防雷等级2.1建筑物防雷类别划分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附录一”中的规定,黄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来确定:式中:N—建筑物年平均预计雷击次数(次/a);K—校正系数,取1(一般情况);—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Td为年平均雷暴日数,同仁县30年人工观测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0.5d/a,地闪监测网监测的6年年平均闪电日数为35.0d,考虑到闪电监测网监测年限较短,且青海省闪电监测网未能全部覆盖同仁县,因此计算中年平均雷暴日数选取人工观测30年的40.5。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青海省黄南州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气象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这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黄南州的气象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保护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黄南州的气象环境进行评估,并提出保护措施。

一、气象环境评估黄南州地处高原,气候属于高原季风气候,气候变化明显,冬季严寒、夏季凉爽,降水分布不均。

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给当地的气象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1. 大气质量在黄南州的城市地区,空气中常常能闻到浓郁的汽车尾气味道,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PM2.5和PM10的超标情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尤其是冬季取暖期间,燃煤和车辆尾气排放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

2. 气候变化近年来,黄南州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降水量减少,干旱越来越严重。

这一变化对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3. 气象灾害黄南州常常受到暴雨、冰雹、雷电等气象灾害的侵害,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气象环境保护措施针对以上问题,黄南州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气象环境保护措施,以改善当地的气象环境,保护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1.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黄南州应该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煤炭和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加强对工业排放和车辆尾气的监管,减少污染物排放。

2. 提倡绿色出行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和步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减少尾气排放。

建设更多的步行道、自行车道,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3. 节能减排推动能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能源管理,鼓励居民使用高效家电和节能灯具。

鼓励农村地区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农村地区的燃煤污染。

4. 加强自然保护黄南州应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护湿地、水源地等重要自然资源。

黄南州农村防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南州农村防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491.4km ,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雷暴天气频繁发生,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4.1d ;雷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夏、秋季节均会发生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雷暴占全年的64%。

雷电灾害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于偏僻的农村及偏远山区来说防雷形势依然严峻,农民防雷意识淡薄,农村中小学校防雷设施不健全等,从而成为雷击灾害多发区。

因此,要加强农村防雷安全工作,探索出科学合理的雷电防御措施,确保农民生产生活安全。

1农村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黄南州地区属于多雷暴区,雷电灾害防御基础仍较为薄弱,近些年虽然加大了防雷工作管理,但农牧区相对偏远落后,防雷工作开展不到位,再加上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牧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村防雷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1农民防雷意识薄弱一部分农民防雷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人,甚至还存有封建迷信思想,认为雷电的发生是因为做错了事惹怒了龙王,从而要惩罚世人。

有的认为自己家不会遭受雷击,没有安装防雷装置的必要性。

同时,一些村民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些年未安装防雷设施,也没有发生过雷击事故,认为安装防雷设施多余,还有的村民虽然安装了防雷设施,但是防雷装置不合格或缺乏日常维护检查,导致防雷装置性能不高,使防雷装置成为摆设[1-2]。

1.2农户私自乱搭线路袁屋顶存在雷击隐患有些农户私拉乱扯线路现象严重,金属线路未做任何防护就直接进入室内;一部分农牧民将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天线、金属蓄水桶等安装在屋顶上,缺乏有效的雷电防护,很容易造成雷电流入侵到室内而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1.3农民缺乏防雷常识农民不懂得雷电防护常识,雷雨天气在空旷田野劳作,或是在突出地带、大树下、孤立瓜棚内躲雨,极易引雷上身,威胁生命安全。

1.4广大农户无法及时接收雷电预警信息气象部门可以提前对未来雷暴天气发生的强度、地域进行预报预警,但因农村地域特殊性,雷电监测网和雷电预警系统很难覆盖农村的各个角落。

黄南州暴雨特征分析及防涝减灾措施

黄南州暴雨特征分析及防涝减灾措施

黄南州暴雨特征分析及防涝减灾措施摘要:本文利用黄南州气象局1981~2018年逐月暴雨日数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对黄南州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防涝减灾措施。

结果表明:黄南州年平均暴雨日数为4.6d,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765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除了冬季外,黄南州其余三季均有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其中春季占全部暴雨日数的7.7%;夏季占76.2%;秋季占16.1%,年内暴雨天气主要在夏季较为集中;可从加强工程防御、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洪预案、多举措增强防涝减灾能力三个方面出发,将暴雨洪涝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暴雨特征;防涝减灾;措施;黄南州1.研究资料和方法本文利用黄南州气象局1981~2018年逐月暴雨日数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对黄南州暴雨特征进行分析。

对暴雨的定义标准是以20时为日界,将24h降雨量超过50mm的降水称之为暴雨。

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到次年2月。

2.黄南州暴雨特征2.1暴雨日数年际变化特征黄南州暴雨日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图1),其气候倾向率为0.765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

近38年黄南州共出现暴雨日数181d,平均每年出现4.8d。

其中年暴雨日数的最大值为11d,分别出现在2007年和2009年,年暴雨日数的最小值为0d,出现在1982年,两者之间相差11d。

结合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将黄南州暴雨日数划分为四个阶段:1981~1991年黄南州暴雨日数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1992~1999年暴雨日数快速下降;2000~2006年暴雨日数则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往后暴雨日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总体来说,近38年黄南州暴雨日数整体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图1 1981~2018年黄南州逐年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图2.2暴雨日数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80年代是黄南州暴雨日数最少的时期(图2),共出现暴雨35次,年平均3.5次,其中10年间只有1年(1989)的暴雨日数为7d,1982年没有暴雨天气出现;相较于80年代,90年代的暴雨日数明显增加,共出现暴雨日数46d,年平均4.6d,低于38年平均值0.2d,其中10年间有2年(1992年、1995年)暴雨日数超过7d;2000~2010年暴雨日数比90年代增加,共出现暴雨日数65d,年平均暴雨为6.5d,超过38年平均值1.7d,其中10年间共有3年(2004年、2007年、2009年)的暴雨日数超过10d;2011~2018年共出现暴雨日数35d,年平均为4.4d,相较于2000~2010年有下降的趋势。

青海省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青海省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青海省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常常受到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这些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牧业发展。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灾害性天气,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保障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青海省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入手,分析其对农牧业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一、青海省主要的灾害性天气1. 干旱:青海省地处高原,年降水量较少,干旱现象较为严重。

干旱会导致草原牧草减产,使畜牧业受到影响。

农作物生长受阻,农业产量减少。

2. 暴雨和洪涝:青海省夏季多暴雨天气,暴雨会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农田和牧草地的安全。

洪涝灾害会造成农作物歉收,损害农业生产。

3. 风沙和冰雹:青海省盛行风沙天气,大风会将草原上的牧草掀起,使得牧草受损、牲畜缺乏食物。

冰雹会损害农作物,影响农业产量。

以上这些灾害性天气对青海省的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将会对当地的农牧业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二、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的危害1. 减产和受损:干旱、洪涝、风沙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会导致农作物和牧草的减产和受损,使得农牧业产量大幅下降。

养殖业也会受到影响,牲畜缺乏食物,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2. 经济损失: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的危害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农民和牧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3. 生态破坏: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的危害也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草原退化,破坏生态平衡。

三、防灾减灾措施1.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提前预警,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指导农牧业生产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灾害发生对农牧业的影响。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排水系统,提高农田抗灾能力。

加强牧场的整备工作,加固牧场防护设施,降低灾害发生时的损失。

3. 科学耕作和畜牧:科学施肥、浇水,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青海省黄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较为复杂,气候条件多样,因此对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气象探测环境现状、评估方法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气象探测环境现状黄南州地处高原,气候条件多变,山地、草地、河谷等地形地貌复杂,气象环境较为复杂。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气象探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气象探测设备的自然条件适应性。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设备在长期寒冷条件下易出现故障,影响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是地貌条件需要考虑。

地处高原地区,山地多、海拔高、气压小,这对设备的设置和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后是自然灾害的影响。

地处高原地区,受季风和天气的直接影响,山洪、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对设备和环境的破坏性很大。

对于气象探测环境的评估,需要全面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设备运行情况等因素。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1.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气象探测设施周边的地形地貌、植被状况、水资源条件等自然环境情况,为后续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2. 数据分析:对已有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了解当地的气象特点、气候变化规律等情况,为后续设备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3. 专家评议:可以邀请气象、地质、环境等领域的专家对气象探测环境进行评估,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为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4. 环境监测:建立气象探测环境监测系统,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为后续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气象探测环境的现状,为后续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和气象数据的准确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 设备保护:加强气象探测设备的防护措施,包括设备外壳的加固、防水防潮措施等,提高设备的抗寒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黄南州初春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黄南州初春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3 模式检验分析 从 各 模 式 24 h 内 逐 3 h 黄 南 地
区 的 降 水 预 报 来 看:实 况 是 7 日 和 8 日 全 州 无 降 水,但 GRAPES-3 km 在 11:00~17:00 预报有有少量降水,EC 和 GRAPES-GFS,预 报 无 降 水(图 4)。对 于 9 日 的 降 水,EC 和 GRAPES-GFS 对 降水起止时间段预报得较好,但降水强 度上 EC 更为接近实况,但量级偏小。总 体来看,此次过程中模式对量级考虑太 小,导致预报出现偏差。
1 降雪过程实况 2021 年 3 月 9—10 日黄南州出现大
范围降雪天气,共有 18 个测站出现降 雪,其中 6 个站达到暴雪、5 个站达到大 雪,降水中心位于河南县托叶玛乡夏吾 特村 19.6 mm。此次降水时段主要集中 在 9 日 21:00—10 日 02:00,暴 雪 天 气 出 现在该时段(图 1)。
图 3 2021 年 3 月 9 日 20:00 地面图(a)及河南县单站要素时序图(b)
116
农业灾害研究 2021,11(3)
气流引导南下的冷空气与来自孟加拉湾 南边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的结果。
(4)数值预报模式在此次预报的落 区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但m
作者简介 任强(1994-),男,甘肃西和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预报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 2020-12-09
115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3
孜、56046 站、56080 站等仍维持旺盛的 西南气流,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在 青海省东南部汇合形成明显的风向辐 合和风速辐合,西侧有强冷温槽配合, 南支槽东移缓慢,使其东侧向高原东南 部输送西南暖湿气流的通道一直处于 畅通状态 [3]。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青海省黄南州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气象预测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则取决于气象探测环境的评估和保护。

本文将针对青海
省黄南州的气象探测环境,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我们需要对黄南州的气象探测环境进行评估。

目前,黄南州的气象探测站点数量较少,覆盖面积不广,而且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大。

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山地和高原
地区较多,气候变化剧烈,气象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需要在评估的过程
中考虑到这些因素。

针对黄南州的气象探测环境评估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
自然灾害。

地理环境的评估是评价该地区气候变化、气象探测条件和气象数据准确性的重
要指标。

人类活动对气象探测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等。

自然灾害是评
估该地区气象探测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黄南州地处地震多发区域,地震对气象探测设
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增加气象探测站点的数量,提高覆盖面积,以保证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气象探测站点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探测设
备进行维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气象探测人员
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加强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保证气象探测站点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南州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
发表时间:2019-01-24T14:08:59.480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11期作者:罗环刘忠叶[导读] 黄南州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和危害重等特点。

再此基础上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黄南州气象局青海同仁 811399)摘要:本文通过对黄南州1961─2016年暴雨洪涝、大雪雪灾、冰雹、雷电、高温、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特征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黄南州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和危害重等特点。

再此基础上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1 黄南州主要气象灾害及分析 1.1暴雨洪涝
根据黄南州1960-2016年的气象资料统计,黄南州平均每年发生暴雨4.4次,最多年份有6次。

从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来看,进入本世纪,同仁暴雨天数有所增加,尖扎平均暴雨天数有所减少,南部地区暴雨的天数几乎保持不变,其中河南的暴雨天数是四个县中最多的。

一些强度大、时间短的强对流性暴雨以及持续降雨过程导致的暴雨,由于降水量过于集中,往往容易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1.2 大雪
黄南州大到暴雪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泽库县大雪日数最多,年平均4.6天,其次河南县,年平均为4.4天,同仁为1.4天,尖扎很少出现。

泽库、河南两县11月至次年3月大雪极易造成雪灾,其中11月、1~3月形成雪灾的概率最大。

1961年以来,黄南南部共出现雪灾12次,其中严重雪灾2次,中度雪灾4次,轻度雪灾6次。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南高原地区降水量呈明显增多趋势,造成青南高原冬、春季雪灾增多。

从全州各地大雪日数年际变化(图1)来看,北部80年代后期大雪日数有所减少,南部地区80年代后比70年代前增加明显,而2010年以后泽库县有增多趋势。

呈显出北部大雪日数整体下降,南部大雪日数整体上升趋势,南部发生雪灾的可能性增大。

图1 黄南州各地日降雪量≥5毫米年际变化趋势 1.3冰雹
统计2006─2016年全州冰雹资料,黄南州冰雹一般发生在5~10月,主要出现在中南部,尤其是南部牧区出现冰雹的次数最多,年均同仁出现1.7次,泽库出现4.4次,河南出现5.4次,尖扎年均不足1次。

冰雹持续时间呈现北短南长的特征。

据统计,1961年以来,全州共出现雹灾21次,对农作物和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

1.4雷电
统计1981-2013年全州雷暴和闪电次数。

33年中全州共出现了5261次,其中尖扎1034次,同仁1324次,泽库1418次,河南1485次,黄南州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9.8天,其中河南出现最多,达到45天,每年的4~10月为黄南雷暴的集中发生期,7月发生次数最多,平均达100多次。

发生的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在黄南泽库、河南两县。

1.5 高温
黄南高温天气出现在7~8月,主要影响黄南北部地区,据统计,北部地区平均≥30℃高温日数为1.9~11.2天,基本呈北多南少分布;全州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出现在尖扎县;7月高温最多,占全年高温总日数的一半左右;历史上≥35℃高温持续时间最长为11天。

1.6干旱
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黄南北部地区,春、夏两季是最易发生的季节,秋旱相对较少。

夏旱(又称伏旱)大多数都出现在7月中下旬至8月份。

据不完全统计,1961年以来,黄南共发生8次旱灾,其中尖扎发生最多,进入本世纪以来,黄南北部共出现2次明显的干旱灾害,一次发生在7月中下旬,一次发生在8月。

2 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2.1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2.1.1.提高气象灾害综合探测能力
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

调整、优化黄南气象站网布局,充实观测项目,增加台站密度,提高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加快推进黄南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气象卫星观测资料,雷达估测降水等新的探测能力,构建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

设立气象灾害实景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多部门专业监测网共享共建,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2.1.2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使实时探测资料的收集传输和分发时效达到分钟级。

充分利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气象灾害信息的高度共享。

2.1.3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各类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加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

2.1.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提高发布频次,实现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

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的群众。

2.2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2.2.1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
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

完善气象灾害风险信息上报系统和制度,加强对气象灾害分析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和应用。

2.2.2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
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

2.2.3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开展气候变化事实及演变规律的监测分析,加强气象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能源、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建立集气候变化检测、预测、影响评估、应对为一体的气候变化业务。

2.3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2.3.1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根据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及其风险区划,针对各类气象灾害组织编制防御方案,明确气象灾害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各部门的防御职责和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和防御措施等事项,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及时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2.3.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在各级科普馆中设立气象科普室,扩展气象科普基地,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防灾能力。

2.4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2.5加强防灾减灾工程性措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防雷工程、应急避险工程、警示标志工程、信息网络工程、应急保障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措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陆亚龙,肖功建.气象灾害及其防御[M].北京:气象出版社,1-11.
[2] 李新梅.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设想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
第一作者简介:罗环(1973-)男,蒙古族,河南省镇平县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及网络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