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下面是一些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方法:1.制定规则和规章制度:在班级中建立一套适应幼儿特点的规章制度,如用餐规则、整理玩具的规则等。
规定清楚每项规则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并定期向幼儿进行解释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遵守规则。
2.创建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打扫教室,教导他们如何整理玩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给予正面激励:及时给予幼儿一些鼓励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生活常规的重视和遵守。
4.提前规划:在幼儿活动前,提前告知幼儿即将进行的活动内容和所需准备,引导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如穿上适合的衣物、整理好书包等。
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计划性。
5.指导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幼儿学习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例如,教他们如何正确刷牙、洗手、梳头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设置学习时间表:建立一份合理的学习时间表,让幼儿知道每天要进行的活动和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制作图表或卡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时间表,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7.规范用语和表达方式:教师在和幼儿交流时,应该用简单明了、具体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活规范的养成中。
8.建立互助合作的氛围:在班级中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例如,在餐饮活动中,教育幼儿互相帮忙递菜、互相倒水,共同完成任务。
9.舍得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当幼儿遇到问题时,通过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或策略指导,帮助幼儿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10.持续监督和跟进:教师应持续对幼儿的生活常规进行监督和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2024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2024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一、常规培养目标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洗手、洗脸、刷牙等自理能力。
学习方面: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和书写姿势。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社交礼仪: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尊重师长,友好与同伴相处,使用礼貌用语。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有责任感等品质。
卫生安全: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不随便接触脏东西等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认识基本的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安全常识。
二、具体措施环境创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和活动空间,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促进其身心发展。
教育教学: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传授生活技能和基础知识。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定期组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培养其勇敢、独立的品质。
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指导家长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育儿水平,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教师引导:作为教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包括言行举止。
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评价与反馈:定期对孩子的成长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观察、评估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
同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三、工作安排时间安排:每天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季节变化,适时调整活动时间和内容。
内容安排: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
幼儿园新入园小班幼儿常规培养内容一、来园常规1. 来园时不哭闹,学习向老师、同伴问好,情绪稳定时能与家长告别再见。
2. 能在成人引导下不惧晨检。
3. 不带危险品、零食入园。
能将外衣、帽子等放在固定地方。
4. 学习正确拿小椅子,并轻拿轻放。
5. 玩桌面游戏时,能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不影响别人。
二、饮水常规1. 认清自己的水杯标志,会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饮水用具饮水。
2. 学习正确的喝水方法:从口杯柜中取出自己的杯子,老师指导下在保温桶边学着接水。
坐在桌边双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着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
身体坐正,不洒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
3. 不喝生水,愿意定时饮水,口渴时随时向成人要喝水。
4. 喝水时不说笑,不边走边喝水,不玩耍,不浪费水。
三、饮食常规1. 餐前能先把椅子搬好、拉开,在去洗手,安静入座。
2. 正确使用勺子,能正确舀起饭菜,送入口中。
3.进餐时不讲话,细嚼慢咽,专心吃完自己的饭菜,不挑食,不剩饭菜。
4. 注意桌面、地面整洁,注意衣服整洁。
5.吃完后能按要求把碗和勺子放在指定的地方。
6. 餐后用小餐巾(饭桌上的餐巾)擦手、倒温开水漱口、再擦嘴。
7. 吃好午餐能按要求进行安静游戏,不乱走乱跑,不做有危险的动作。
四、如厕常规1. 知道大小便去厕所,不随地大小便,不把大小便排在池外,能分清男女厕所2. 有大小便要求需及时告诉老师,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学习自己提裤子。
3. 不在厕所逗留,玩耍,打闹。
五、盥洗常规1. 能按老师的要求有序进入盥洗室,不推不挤,排队如厕、洗手。
2.逐渐掌握洗手、洗脸、漱口的正确方法。
3. 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4. 洗手时,水流小一点,学习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5. 盥洗时不把水洒在地上,能保持地面干爽、清洁。
六、区域活动1. 知道各区域名称,明确区域的空间方位,能说出自己在什么活动区做什么工作。
2. 学习并理解简单的区域规则,活动时要爱护玩具材料,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取放材料。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日常清理整理活动,如整理自己的玩具、整理书包等。
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学会等红绿灯、过马路等。
2. 培养社交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学会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和资源,并且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习兴趣: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4. 培养动手能力:提供各种绘画、手工制作、剪纸、塑料泥等活动,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5. 培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户外游戏、运动课等活动,培养幼儿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6. 培养艺术修养: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
艺术修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幼儿爱护和保护环境,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在实施这些培养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合理设置任务,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常规,对其日后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社交能力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
一、生活习惯的养成1.起居习惯小班幼儿一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起居自理,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比如说早睡早起、整洁清爽、自己穿鞋系鞋带、整理衣物等。
通过生活实践,让他们自主地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2.饮食习惯小班幼儿的口味逐渐形成,但是仍需要指导。
教师要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健康饮食,保持饭前便后的卫生习惯,及时清洁餐具和进食用具,以及有序的用餐礼仪。
3.卫生习惯小班幼儿的卫生意识比较薄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督促。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让幼儿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行为规范的培养1.注意力集中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比较短暂,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游戏与活动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让他们在静下心来,认真倾听老师的教导。
2.行为规范小班幼儿正处于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
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幼儿的行为引导与规范,提倡自觉自律,让他们懂得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和物,不打架斗殴,乐于助人,并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社交能力的培养1.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合作,在集体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让他们懂得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2.情感交流小班幼儿刚刚脱离家庭,对待他人和环境尚存在一定的依恋和焦虑。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害怕交流沟通,在困难时及时向老师和朋友求助。
3.待人接物在生活和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懂得待人接物。
小班常规培养内容100条
小班常规培养内容100条1.形成良好的上下学习制度和纪律意识,包括按时到校、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等。
2.培养自理能力,如自己整理书包、收拾课桌、整理教室等。
3.提倡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保持卫生环境等。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吃饭时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
5.关注他人,培养友善待人的态度和行为。
6.学会和他人分享,如分享知识、玩具等。
7.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等。
8.鼓励小班同学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9.注重培养小班同学的动手能力,如手工制作、画画等活动。
10.培养小班同学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如听音乐、看绘本等。
11.开展户外活动,如郊游、露营等,增进对自然的体验和认知。
12.培养小班同学对动物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如观察小动物、种植植物等。
13.鼓励小班同学多读书,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14.培养小班同学使用电脑和其他科技设备的基本技能。
15.组织小班同学参观博物馆、科技展览等,开拓眼界。
16.定期开展科学实验,培养小班同学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17.关注社会新闻,开展相关讨论,培养小班同学的社会意识。
18.鼓励小班同学多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身体健康素养。
19.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小班同学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0.组织小班同学参与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21.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22.鼓励小班同学参与才艺展示,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23.推广外语学习,培养小班同学的多语言能力。
24.关注国学教育,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2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班同学认识和处理情绪。
26.培养小班同学的节约意识,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7.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培养小班同学的智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8.培养小班同学的音乐鉴赏能力,如欣赏音乐会、学习乐器等。
29.关注环境保护,开展相关宣传和行动。
30.开展户外探索活动,增加小班同学对自然的认知和体验。
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培养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培养计划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适应能力,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2. 培养幼儿的基本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上厕所等。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如与同伴合作、分享、倾听等。
4. 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
5.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音、词汇、句子构成等。
6.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如拼图、搭建、造型等。
二、常规活动计划1. 晨间活动每天上午开始前,进行简短的晨间活动,包括早操、歌曲、故事、自我介绍等,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起始,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 游戏活动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安排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如球类游戏、拼图游戏、角色扮演等,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课堂教学开展综合类课程教学,如语言、数学、科学等,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4. 艺术活动开展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
5. 社交活动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分享活动等,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6. 美育活动组织一些参观、游览、采摘等活动,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操。
三、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保证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制定细致的日常安排,如进食、午休、玩耍、学习等,使幼儿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引导他们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班级中的表现和进展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5. 注重安全教育,教导幼儿正确应对危险情况的方法和知识,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一、常规教育:1. 老师要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常规习惯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一些问题比较大的常规问题开展教育活动,并请家长在活动中配合老师,提醒幼儿。
如:上厕所时不拥挤、洗手时不玩水、在生活区域以外安静地活动等。
2. 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常规方面的一些细小事情,从培养幼儿养成好习惯入手。
如:利用吃前排队时提醒幼儿不剩饭菜、到点后及时入厕等。
3. 重视常规教育,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各班都开展了各不相同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小一班为幼儿准备了学习儿歌、歌曲、故事等;小二班为幼儿准备了玩沙、玩水、做纸工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创造了条件。
二、保育工作:1. 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不同。
多鼓励表扬幼儿,关注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
使幼儿在不断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进餐时做到爱惜粮食,不挑食;在幼儿园大小便时知道要排队,不说笑也不打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叠被子等。
3. 老师要保持教室环境的整齐、清洁、安全。
并及时的为幼儿剪指甲、洗头、洗澡、整理床铺等。
三、家长工作:1. 开学初,各班发放幼儿作息时间表和家长通知书,使家长及时了解本班幼儿常规及一日生活。
2. 定期召开家长会,各班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做好反馈记录。
3. 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环节与家长交流,了解其在家情况。
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家长配合我班的工作,共同教育好幼儿。
4. 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习惯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并指导帮助其纠正不良习惯。
四、安全工作:1. 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并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 加强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做好交接班工作,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和老师配合共同协商解决。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5篇)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篇1活动目标:1、要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要让幼儿之间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知道玩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5、要让幼儿知道玩了玩具以后,应该把它们收拾好,并放回原来的地方。
活动准备:各种不同的玩具,装玩具的框若干,各种“玩具”头饰、“玩具框”头饰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
二、基本环节:1、老师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玩具框”,并戴上相应的头饰。
2、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不同的“玩具”,并戴上不同的玩具头饰。
3、让扮演“玩具”的幼儿蹲在地上,团成团,并让其扮演“玩具框”的幼儿手拉着手围着这些“玩具”。
4、老师一声口令:“玩具”出来玩了,这个时候扮演“玩具框”的幼儿就把手放开,让圈里面的“玩具”出来玩耍。
5、玩了一会以后,老师就又发出指令,“玩具”快回到“玩具框”里去。
这个时候有一些“玩具”回去了,可有一些“玩具”不知该怎么办就在哪里“哭”了起来。
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有意识的提问:“他们为什么哭呀?”有些幼儿回答:“他们找不着自己的家了。
”这个时候呢老师就来到活动场地中间,把刚才“哭”的幼儿牵回“玩具框”里去,这个时候扮演“哭的玩具”的这个幼儿就笑了。
老师又提问:“他为什么又笑了呢?”幼儿回答:“因为他找着自己的家了。
”最后老师总结:我们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要让玩具回到自己的“家里”去。
要让玩具回家。
三、结束环节:老师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玩具,让幼儿进行玩耍,最后由老师做出指令,让幼儿收拾玩耍的玩具,并放回原有的玩具框内。
四、延伸环节:要让幼儿学会不管从哪里拿的东西,都要放回原处,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园正确识认“花”。
2、让幼儿初步学习组词。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小班常规培养计划4篇
小班常规培养计划4篇小班常规培养计划1一、早晨来园1、能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
2、与老师、小朋友主动问早,能眼睛看着打招呼的人。
3、自己插好晨检牌,与家长礼貌道别。
4、然后将自己的随身衣物自己折叠好放在指定的地方。
二、晨间活动1、室内桌面玩具常规:不把玩具倒出来,需要多少拿多少,不争抢玩具,能互相合作、谦让;收玩具能进行正确的归类;玩具收好能放回相应的地方。
看到地面有玩具掉落能及时主动的捡起来放好。
玩玩具的时候不大声的讲话,不离开位子游戏。
2、室外活动常规: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玩耍;小朋友之间不推不挤,友好游戏;听到音乐能把玩具放回规定的地方并按照先到先排队的顺序回教室。
三、早操常规愿意听音乐眼睛看老师做操,情绪愉快。
能一个一个排队回教室,不拥挤。
四、户外活动常规1、解好小便,整理好衣物并把小椅子放进桌下后在桌子边上排好队。
2、走路会一个跟着一个走,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边走,不推不挤,不讲话。
3、愿意和老师一起做集体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4、玩大型玩具能遵守纪律,会排队等候,不推挤,不做危险动作。
五、进餐常规1、饭前做一些安静活动,不动桌上的餐具,等待老师分饭菜,愿意帮助老师分调羹。
把椅子移进桌下,肚子贴牢桌边,防止饭粒掉落。
2、分到饭菜后开始用餐,不一边讲话一边用餐,会一口饭一口菜的吃,不挑食,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吃完饭后会收拾自己的桌面,把桌上、地上的掉落物捡干净并倒在垃圾桶里,饭碗、菜碗放在相应的锅里,学习自己擦桌子。
4、吃完饭后洗净手,擦净嘴巴,拿好小椅子在教室门口玩玩具,尽量放低音量,好好玩玩具,不随便走动。
5、听到音乐收玩具,动作快,不扔玩具,然后将小椅子搬回教室,六、午睡及下午点心常规1、把椅子翻到桌上,解小便,脱鞋子,在门口排队。
轻轻的进午睡室。
2、到床上先脱裤子再脱衣服,能尽量自己完成,需要老师帮助举手示意。
衣服、裤子折叠整齐后放在床尾。
3、安静的入睡,睡醒后能做到不打搅别人。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小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社交习惯的培养。
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下是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1.睡眠规律:幼儿应每天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息安排,让他们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2.饮食习惯:教育幼儿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为幼儿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并定期开展有关饮食的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3.卫生习惯:幼儿需要养成勤洗手、勤洗脸、勤刷牙等良好卫生习惯。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故事等形式,告诉幼儿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并进行示范指导。
4.自理能力:幼儿应逐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整理桌面等。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并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
5.社交习惯: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并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教育他们学会友善和包容。
6.爱护环境:幼儿应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环境整理活动,教育他们要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设施,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
7.规则意识:幼儿需要学会遵守规则。
教师可以制定合适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尊重规则,并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8.安全意识:幼儿需要学会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日常活动和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授火灾逃生、交通安全和防止事故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9.秩序意识:幼儿需要逐步培养良好的秩序意识。
教师可以制定并维护学习、生活秩序,对幼儿进行相应的规范和引导,让他们逐渐形成安静、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0.学习习惯:幼儿需要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内容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内容
1. 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最佳时期。
老师应该让孩子们学会互相分享和合作,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老师也要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以此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2. 语言能力
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语言培养,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语言和礼仪。
3. 运动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应该引导孩子进行各种运动和游戏,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和运动协调性。
此外,老师还应该教授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地爬上和下楼梯等。
4. 知识启蒙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可以适当地为孩子们介绍一些简单的知识,如数字、颜色、
形状等,以此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孩子探索和学习。
5. 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学会自己穿衣、洗手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
此外,还应该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地使用剪刀、尺子等。
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
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幼儿教育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对于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在小班阶段,幼儿正处于形成良好习惯、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关键时期。
因此,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是一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的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
一、情感培养情感培养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幼儿个性的重要环节。
对于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来说,情感的培养是首要任务。
教师应通过积极的言语、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亲密无间的关怀,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社交能力培养小班幼儿正处于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交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各种团体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还要教会幼儿良好的沟通技巧,让他们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班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规律作息、按时吃饭等。
同时,要引导幼儿养成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趣味性的教材,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觉性,让他们懂得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任务。
四、生活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正处于自理能力发展的时期,生活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教师应指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养成整洁的卫生习惯等。
同时,要教会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此外,还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整理书包、整理玩具、收拾教室等。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自理自强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
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1.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日常规划: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生活方式,制定适合他们的日常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规划可以包含早、中、晚餐时间,午睡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手工制作时间,游戏时间等。
规划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2.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非常重要。
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包括阅读角、角色扮演区、绘画区和几何区等。
这些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场所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和指导首先让幼儿自己穿脱衣物、洗手、盖被子等日常生活技能。
然后逐步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整理玩具、摆放桌椅等。
4.鼓励小班幼儿的合作与分享:合作和分享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分角色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幼儿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
5.注重小班幼儿的情感培养:情感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故事和绘本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情感沟通,尊重幼儿的情感表达,建立信任和亲近的关系。
6.善于观察和引导:教师需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和需要,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进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提供提示和展示范例等方式引导幼儿完成任务,帮助他们发展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7.与家长沟通合作: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定期向家长传达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情况,学生的进展和困难,以及家长可以在家里继续支持的方法。
8.鼓励幼儿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如操场上的跑步游戏、球类运动和简单的操练。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篇一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一、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小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的重要一步,也是幼儿建立初步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接触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生活习惯,需要逐步适应和建立自我意识。
而良好的常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内容生活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息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活动。
(2)饮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尝试各种食物,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卫生知识,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行为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分享与合作: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并尝试合作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3)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在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教师需要明确告诉幼儿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不干扰他人、不随意离开集体等。
学习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听讲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习惯,如注意听老师讲话、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
(2)作业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答案等。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阶段,针对3-4岁幼儿的生活规范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教育。
通过规范的生活常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自理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下面将分别从生活自理、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等方面介绍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
一、生活自理1.个人卫生在幼儿园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幼儿要学会自己洗脸、刷牙、梳头、洗手、擦嘴等基本的人身卫生。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内容。
幼儿应该学会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整理玩具等基本的自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歌曲和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自理活动,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3.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小班阶段,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作息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健康教育、美食课堂、睡前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行为规范1.学习习惯小班生活常规培养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坐姿端正、注意听讲、安静等。
教师可以通过小班游戏、教学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让他们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2.遵守规则在幼儿园里,规矩和纪律是保持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遵守纪律和规则,包括听从老师的指挥、尊重他人、珍惜公共财物等。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会遵守规则和纪律。
3.安全意识在幼儿园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自己、遵守安全规则、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社交礼仪1.友好相处在小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友好相处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包容他人等。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目标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目标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目标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目标是指在幼儿园小班阶段,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形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他们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积极向上、有责任心的品格,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班幼儿正处于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加强培养: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洗手、使用手帕等,培养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的好习惯。
2.培养整齐、干净的环境习惯。
教育幼儿养成摆放玩具、用品整齐、保持环境整洁的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教育幼儿学会使用餐具、自己端菜、咀嚼细碎、有节制地进食,培养饭前洗手、不乱扔食物、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小班幼儿正处于发展自主性的阶段,通过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1.自主穿脱衣物。
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如脱帽子、脱衣服等,从简单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2.自主洗手、上厕所。
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洗手、上厕所,并养成勤洗手、上厕所规律的习惯。
3.自己整理书包、玩具等。
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玩具等,培养整齐有序的习惯。
三、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小班幼儿正处于喜爱模仿和群体生活的阶段,通过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集体游戏或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分享、合作和相互帮助。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尊重每个幼儿的发言权,培养他们开朗、积极的性格。
3.培养幼儿的好品德。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诚实、友善、宽容、有礼貌等良好的品德。
四、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小班幼儿需要逐渐培养起责任感和独立性,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谢谢观看
一、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性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常规培养,幼儿可以学会自己穿衣服、洗脸、刷 牙、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利于 减轻家长不必要的负担。
2、维护教学秩序: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助于维护幼儿园的教学秩序。如果幼儿 没有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往往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4、故事启迪:通过讲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规则、纪律和社 会交往的重要性。
5、家园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和指导幼儿的常规养成。
教育效果
通过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幼儿在以下方面将取得显著进步:
1、规则意识增强: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活 动秩序。
培养目标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规则意识:帮助幼儿了解并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如排队等待、不随意打 扰他人等,以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
2、自律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如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不随意离 开座位等,以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3、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如分享玩具、合作游戏、 互相帮助等,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在遵守 规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排队等基本的社交技能。
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策略
1、借助儿歌和故事:儿歌和故事是帮助幼儿理解常规的有趣方式。例如,通 过儿歌《洗手歌》和故事《小猪上学》,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正确洗手的方法和 课堂基本纪律。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策略与实践针对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以下是几个策略与实践:1.制定明确的生活规则:制定明确的生活规则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第一步。
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可以制定出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生活规则,如按时吃饭、午休等。
生活规则可以以图文形式呈现,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实践:在教室的显眼位置,设置一块生活规则公告板,将制定好的生活规则和相关图文贴上,提醒幼儿们遵守。
2.建立良好的日常作息:良好的日常作息对幼儿的生活规律培养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定点活动的方式,如早上集体活动、午休时间等,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生活中的一些仪式感也能帮助幼儿建立起规律的生活作息,如固定的起床时间、午休时间、洗手、吃饭等。
实践:每天早上在集体活动开始前,进行一个简短的午令提示,介绍当天的活动计划,帮助幼儿们了解当天的作息安排。
同时,在午休前进行一段安静的音乐放松活动,让幼儿们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3.小班幼儿生活技能培养: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是构建幼儿生活常规的重要一环。
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洗手、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游戏、示范、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实践:每天定时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如洗手、穿脱衣物等。
通过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并加以示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
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建立有序而温馨的生活环境:有序而温馨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基础。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同时,教师还需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实践:每天早晨,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教室环境的整理,有针对性地布置教室,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并为每个区域准备相关的玩具和教具。
同时,在幼儿的盘子、杯子等个人物品上贴上幼儿的姓名和简单的自我介绍,帮助幼儿们找到自己的物品。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幼儿园小班阶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培养自理能力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引导幼儿掌握吃饭、穿衣、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自理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会生活技能。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养成按时吃饭、早睡早起、按时上厕所、整洁卫生等好习惯。
通过日常的生活实践和小组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小班生活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幼儿的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故事讲解等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4.培养社交能力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互助等良好的社交行为,促进他们和周围的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5.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小班生活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通过指导和示范,教师可以让幼儿懂得自己的责任范围,学会照顾自己、爱护环境、关心他人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幼儿承担一定的责任,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6.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小班生活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比如,鼓励他们多参与活动、表现自己,不断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 考的过程。 午睡前要脱衣服,小班的幼儿有的坐在地上脱,很 不卫生。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 哪儿脱?怎么脱?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 纷发言,有的说在桌子上,有的说在床上……其中 丁玉婷小朋友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椅子上 脱,脱好后就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当天中午, 所有的幼儿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脱衣服(有的需要 老师过去帮忙),并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如 此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 响,更容易遵守。
如:我班朱嘉乐小朋友,胆子很小,刚入园时老师组织的活动他不愿参加,甚至 连吃饭、喝水也不愿意。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耐心地帮助他,刚开始给他 喂饭、喝水,后来慢慢引导他自己吃饭、喝水。在组织活动时也特别注意他,经 常提问他。渐渐地,他对我不再害怕,还把我当成了朋友,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 积极、认真地完成,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多了。是他让我明白了爱孩子是对他 们进行常规培养的前提。
三、要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 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 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 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 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 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 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 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 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 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 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 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 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 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 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幼师必看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 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 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 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 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 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我认为, 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 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 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以下是我在带小班的过程中 的一点体会。来自五、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 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 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
例如,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老师口 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接。要求幼 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 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室里聊天。因为!幼儿听到 老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午睡室里安 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一、要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
自从带了小班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小班幼儿年龄小,自 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 一个个提。
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 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 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 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 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 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 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七、重视家园配合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 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 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 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 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 手等习惯。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 的常规。
二、要创设情境,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 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 常发生追跑现象。我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试着换 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 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 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 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 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动转 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 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四、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 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干, 针对这个问题,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 我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我说:“小手洗过 澡,不擦干会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 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边擦手边 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 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 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