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知识解读ppt课件

(1)借助画图有效地帮助我们分析稍微 复杂的题目,线段图更能直接地表达题 目的意思,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题意。 (2)画图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注意运 用恰当的线段长度来表示。
第四部分:主干问题
2.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一定有 0;乘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 定有0。
先用乘数中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乘数,再看乘 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乘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法 的计算方法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个位没 有向十位进位的情况下,一位数与十位数上的0相乘,积为0, 要在积的十位上写上0占位,以此类推,即与哪一位上的乘积 是0,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进位 数再占位。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有很大的差异,在计算过程中,
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 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不仅步骤多,需要 注意的事项也很多。这个过程对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的学生 是很抽象的,尤其是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不容易 理解。因此,教科书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来解释计算的 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估算的方法
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和一 位数相乘。
连乘的运算顺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没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 顺序依次计算。
第二部分:目标定位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实 际意义,感受乘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 数学的兴趣。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 正确进行竖式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第四部分:主干问题
2.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一定有 0;乘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 定有0。
先用乘数中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乘数,再看乘 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乘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法 的计算方法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个位没 有向十位进位的情况下,一位数与十位数上的0相乘,积为0, 要在积的十位上写上0占位,以此类推,即与哪一位上的乘积 是0,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进位 数再占位。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有很大的差异,在计算过程中,
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 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不仅步骤多,需要 注意的事项也很多。这个过程对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的学生 是很抽象的,尤其是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不容易 理解。因此,教科书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来解释计算的 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估算的方法
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和一 位数相乘。
连乘的运算顺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没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 顺序依次计算。
第二部分:目标定位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实 际意义,感受乘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 数学的兴趣。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 正确进行竖式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去游乐园+乘火车)PPT教学课件

2.这列火车一共能乘多少人?
3.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课件PPT
72×5=
70×5=350
2×5=10
350+10=360
360(人)
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探索新知
想:
课件PPT
72×5=
×
70
2
5
350
10
350+10=360
360(人)
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探索新知
课件PPT
72×5=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北师大版
课件PPT
第6单元 乘法
2 去游乐园
课件PPT
学习目标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1、口算
2×1=
5×1=
2×10=
2×100=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1.计算: 24×9=
先算4乘9得36,需要向十位进三,再算2乘9得18,18加3得21,再向百位进2。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解答:
1.计算: 24×9=
216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2.计算: 137×6=
先算7乘6得42,需要向十位进4,再算3乘6得18,18加4得22,再向百位进2,再算1乘6得6,加上2得8。
1
6
9
96(只)
答:一共养96只螃蟹。
学以致用
课件PPT
3.连一连。
学以致用
提示:先计算,然后把结果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课件PPT
4.卖糖葫芦。⑴熊猫班买了18串草莓糖葫芦,要付多少元?
3.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课件PPT
72×5=
70×5=350
2×5=10
350+10=360
360(人)
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探索新知
想:
课件PPT
72×5=
×
70
2
5
350
10
350+10=360
360(人)
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探索新知
课件PPT
72×5=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北师大版
课件PPT
第6单元 乘法
2 去游乐园
课件PPT
学习目标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1、口算
2×1=
5×1=
2×10=
2×100=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1.计算: 24×9=
先算4乘9得36,需要向十位进三,再算2乘9得18,18加3得21,再向百位进2。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解答:
1.计算: 24×9=
216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2.计算: 137×6=
先算7乘6得42,需要向十位进4,再算3乘6得18,18加4得22,再向百位进2,再算1乘6得6,加上2得8。
1
6
9
96(只)
答:一共养96只螃蟹。
学以致用
课件PPT
3.连一连。
学以致用
提示:先计算,然后把结果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课件PPT
4.卖糖葫芦。⑴熊猫班买了18串草莓糖葫芦,要付多少元?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全册PPT课件

问题合理,解答正确即可。
巩固练习
6. 请你很快算出201+199+205+196+203+198+200 的结果。
201+199+205+196+203+198+200 =200+1+200-1+200+5+200-4+200+3+200-2+200 =200×7+(1-1+5-4+3-2) =1400+2 =1402
200×4= 800 60×5= 300 90×8= 720 1000×7= 7000 900×9= 8100
课后练习
二、比一比。 600×8 < 700×7
50×6 = 60×5
300×4 = 200×6
600×4 = 300×8
400×7 > 6×400
900×5 > 900+500
课后练习
616
834
×
2
×
5
12 3 2
41 7 0
巩固练习
5.我是投篮小冠军。
21×4
26×3
237×8
324×3
1896
972
84
78
巩固练习
6.下面竖式正确吗?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124
×13Βιβλιοθήκη 52×429 4
×
5
362
28
145 0
改
124
正×
13
:
372
改
52
正×
4
: 20 8
改 正
×
2
9
巩固练习
6. 请你很快算出201+199+205+196+203+198+200 的结果。
201+199+205+196+203+198+200 =200+1+200-1+200+5+200-4+200+3+200-2+200 =200×7+(1-1+5-4+3-2) =1400+2 =1402
200×4= 800 60×5= 300 90×8= 720 1000×7= 7000 900×9= 8100
课后练习
二、比一比。 600×8 < 700×7
50×6 = 60×5
300×4 = 200×6
600×4 = 300×8
400×7 > 6×400
900×5 > 900+500
课后练习
616
834
×
2
×
5
12 3 2
41 7 0
巩固练习
5.我是投篮小冠军。
21×4
26×3
237×8
324×3
1896
972
84
78
巩固练习
6.下面竖式正确吗?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124
×13Βιβλιοθήκη 52×429 4
×
5
362
28
145 0
改
124
正×
13
:
372
改
52
正×
4
: 20 8
改 正
×
2
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公开课:三上六单元例8 上课PPT

为( 24÷3=8 ),再求(7天可以读多少页 ),列式为
( 8×7=5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综合算式( 24÷3×7=56)。
(2)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24÷3=8(页)
64÷(24÷3)
64÷8=8(天)
=64÷8
=8(天)
答:8天可以读完。
(三)活学活用
2、选一选
同学们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照这样计算,
=48(元) 答:需要48元。
18元
?个
30元
18÷3=6(元) 30÷(18÷3) 30÷6=5(个) =30÷6
=5(个) 答:30元可以买5个同样的碗。
(三)活学活用
1、练一练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要求7天可以读多少页,必须先求出(1天读多少页),列式
6名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列式为( )
① 12÷3×6
② 6÷3×12
=4 ×6
=2×12
=24(块)
=24(块)
(三)活学活用
3、编一编
(请根据下面的线段图编一道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的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示意图:
3、讨论: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算出( 4、根据示意图和分析列式解答。
)。
(二)互动教学
18元
?元
18÷3=6(元) 6×8=48(元)
答:需要48元。
18÷3×8 =6×8 =48(元)
回顾与反思
(二)互动教学
想一想: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8元
?个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课件)(共16张PPT)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每行有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12×4=
有4行
活动一:在点子图中圈一圈,算一算, 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12×4=
活动要求: ① 圈一圈; ② 算一算,根据你的圈法写出相应的算式; ③ 小组间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132×2= 264
21 ×4
84
132 ×2
2 64
(四)、巩固练习,扩展延伸
3. 谁是生活小能手:解决问题。
(1)1件大衣的价钱是1件毛衣的2倍, 1件大衣多少钱?
212×2=424(元) 答:1件大衣424元。
⑵乐乐妈妈给家人买了2件马甲和1件毛衣,一共花了
多少钱? 124×2+212 或 212+124×2
(四)、巩固练习,扩展延伸
1. 谁是勤劳的小蜜蜂:填一填。
34
×2
112
6 8 ( 2 )×(4 )=(8 ) ×
4
448
( 2 )×(30)=(60)
( 4 )×( 10)=(40 )
( 4 )×( 100 )=(400 )
(四)、巩固练习,扩展延伸
2. 运算加油站: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4= 8 4
(三)、迁移类推,继续探讨 活动三:说一说
1. 尝试独立竖式计算。
百 十 个 2. 小组内分享计算过程,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213×3= 639
位位 位
21 3
3×200
3×10 3×3
×
3
639
(三)、迁移类推,继续探讨
总结: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竖式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每行有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12×4=
有4行
活动一:在点子图中圈一圈,算一算, 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12×4=
活动要求: ① 圈一圈; ② 算一算,根据你的圈法写出相应的算式; ③ 小组间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132×2= 264
21 ×4
84
132 ×2
2 64
(四)、巩固练习,扩展延伸
3. 谁是生活小能手:解决问题。
(1)1件大衣的价钱是1件毛衣的2倍, 1件大衣多少钱?
212×2=424(元) 答:1件大衣424元。
⑵乐乐妈妈给家人买了2件马甲和1件毛衣,一共花了
多少钱? 124×2+212 或 212+124×2
(四)、巩固练习,扩展延伸
1. 谁是勤劳的小蜜蜂:填一填。
34
×2
112
6 8 ( 2 )×(4 )=(8 ) ×
4
448
( 2 )×(30)=(60)
( 4 )×( 10)=(40 )
( 4 )×( 100 )=(400 )
(四)、巩固练习,扩展延伸
2. 运算加油站: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4= 8 4
(三)、迁移类推,继续探讨 活动三:说一说
1. 尝试独立竖式计算。
百 十 个 2. 小组内分享计算过程,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213×3= 639
位位 位
21 3
3×200
3×10 3×3
×
3
639
(三)、迁移类推,继续探讨
总结: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竖式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ppt课件

8×5÷4 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40÷4 =10
32÷8×6÷4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再算除法 =4×6÷4 =24÷4 =6
2.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1) 24÷3×7 =8×7 =56(页)
(2) 64÷(24÷3) =64÷8 =8(天)
6×6=36(元)
36÷9=4(个) 6×6÷9 =36÷9 =4(个)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 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 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 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观察我们研究的这两个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提示: 1. 左边的问题是要先计算一个碗的价格,然后求出8个碗的
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8÷3=6(元) 30÷6=5(个)
30÷(18÷3) =30÷6 =5(个)
出示:3个——18元 出示:3个——18元
8个——?元
?个——30元
比较这两道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相同点:知道了3个碗是18元,马上就能想到1个碗是6元。 不同点:第一道题是在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也就
———————
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并说一说综合算 式的计算顺序。
乘除法混合运算:
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除法时应该按照从 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探究点 2 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思路一 分步算式
18÷3=6(元) 6×8=48(元)
探究点 3 应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2024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整理和复习

有 816 个学生。
816
随堂练习 知识点3:解决问题
4.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3)小军家距学校400米,他每分钟走65米。从家到学校 7分钟能走到吗? [教材P75 整理和复习 第2题]
65×7 = 455(米) 455 > 400 答:从家到学校 7 分钟能走到。
随堂练习
知识点3:解决问题
分给几个班?
[教材P76 练习十六 第6题]
每班3台
每班5台
15个班
?个班
3×15÷5=9() 答:可以分给9个班。
7. [教材P75 整理和复习 思考题]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 ×9+ 5 =11111
12345 ×9+ 6 =111111 123456 ×9+ 7 =1111111 1234567 ×9+ 8 =11111111 12345678 ×9+ 9 =111111111
405×0 = 0
234×9 = 2106
234 × 3 39
2106
随堂练习
知识点3:解决问题
4.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每套课桌椅坐2个学生,
一共可以坐多少个学生? [教材P75 整理和复习 第2题]
第一个问题计
算200×2,可 以口算出来。
200×2 = 400(个) 答:一共可以坐 400 个学生。
79 × 34
316
426 × 1 47
298 2
205
×
48
164 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解决先求总数的实际问题 课件 (共16张PPT)

24÷8=3(天)
24÷3=8(页)
6×4÷8=3(天)
6×4÷3=8(页)
问题:①读一读这道题,把你的理解用图表示出来。
②(展示学生作品)你懂这位同学的意思吗? ③这两个问题你会解答吗?用算式表示出来。
回顾与反思:每天读8页,共读3天,就是3个8页,是24页;每天 读6页,共读4天,就是4个6页,也是24页。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问题:1.能把你知道的用图表示出来吗?试一试。 2.看图,给大家讲一讲你的理解。
想一想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 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6×6=36(元) 36÷9=4(个)
6×6÷9 =36÷9 =4(个)
问题:1.要求“可以买几个?”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再见
6×6=36(元) 36÷9=4(个)
6×6÷9 =36÷9 =4(个)
问题:观察我们研究的这两个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做一做
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4天可以读完。 (1)如果每天读8页,几天可以读完? (2)如果他3天读完这本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1)6×4=24(页)
(2)6×4=24(页)
解决先求总数的实际问题
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 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地找到 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 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导入
自学检测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巩固练习
2个 小猴:
?个 大猴:
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五、六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北师大版(共7张PPT)

什么,然后列式
解答。
示例或练习
178×7= 1246 363×6= 2178 102×9= 918 780×6= 4680 2.每个班级要配备 118张字卡,三年级 的6个班,需要配备 多少张字卡?
118×6=708(张)
数学三年级 上册 配北师大版
第五、六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知识点
知识概要
物体表面或图形一
周的长度就是物体
表面或图形的周
什么是周长 长。
(认识图形的 周长,多边形 周长的计算)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 方法:(1)绕绳 法;(2)直尺测 量法。如果图形在
方格图中,可以借
助数方格得出图形
的周长。
示例或练习
知识点
知识概要
际问题) 意后再进行计算。
示例或练习
知识点
知识概要
示例或练习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计算下面各题 ,先用这个乘数0前 。 面的数乘另一个乘数 123×3= 369
0×5=?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423×2= 846
(一个乘数中 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
与乘数末尾相同个数 的0。乘数中间有0, 如果与0相乘,没有 进位数,就在那一位
示例或练习
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 (长+宽)×
(长方形、 2。
正方形的周 长)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1.如何计算三角形的 周长? 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 长度分别相加。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 和长,求宽时,可以 用“宽=((周长-长×2)÷2 )”或“(宽=周长÷2-长
)”来计算。
知识点
知识概要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
17×8= 136 38×3= 114 29×4= 116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7例7:用估算解决问题

每包薯条4元,买96包,大约要多少钱呢? 400元够吗?
4.思考: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你是怎样估算的呢?
师小结: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先把多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再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就能得出估算的结果。
组织学生听课,进入情境。
生思考片刻,指生回答。
你的方法可以,谁还有更快的判断方法?你为什么把48看成50?(简便)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快速判断吗?师:谁听明白刚刚他是怎么判断的?(请一生重复后,板书:简便)
师:刚刚他们在判断的时候,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2.揭题。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只需要我们用估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完整板书)
1.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视实际情况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结果切合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新知探究:
3.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知道“火锅”吗?
师:这周末,薛老师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火锅,我了解了三家火锅店的价格,谁愿意帮我读一读这个价格:喜羊羊火锅店48元/人、灰太狼火锅店99元/人、美羊羊火锅店102元/人。我们有8个人,只带了800元,能去哪家火锅店吃呢?
B、把29看作20,20×8=160,所以够了。
C、把29看作25,25×8=200,所以够了。
D、把8看作10,29×10=290,所以不够。
第一种情况出现,就引进≈: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 ,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板书≈
4.思考: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你是怎样估算的呢?
师小结: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先把多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再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就能得出估算的结果。
组织学生听课,进入情境。
生思考片刻,指生回答。
你的方法可以,谁还有更快的判断方法?你为什么把48看成50?(简便)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快速判断吗?师:谁听明白刚刚他是怎么判断的?(请一生重复后,板书:简便)
师:刚刚他们在判断的时候,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2.揭题。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只需要我们用估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完整板书)
1.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视实际情况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结果切合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新知探究:
3.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知道“火锅”吗?
师:这周末,薛老师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火锅,我了解了三家火锅店的价格,谁愿意帮我读一读这个价格:喜羊羊火锅店48元/人、灰太狼火锅店99元/人、美羊羊火锅店102元/人。我们有8个人,只带了800元,能去哪家火锅店吃呢?
B、把29看作20,20×8=160,所以够了。
C、把29看作25,25×8=200,所以够了。
D、把8看作10,29×10=290,所以不够。
第一种情况出现,就引进≈: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 ,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板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件

我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 得0,并学会了一个因数中 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时,要注意什么?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与没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相 同,计算时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 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 果没有进位,可直接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必 须加上进上来的数。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 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 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 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运动场 共有多少个座位?
就是求8个604是多 少,用乘法计算
所以应该列式: 604×8
604×8
60 ×3
51
怎么计算呢?
600×8=4800,604 ×8应该比4800人
多一些。
4 6 0 4 6 0 4 6 04 8 × 3 8 × 1 38 × 38 2 4 8 324 912 4 8 02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快速计算:
0+8= 8 100-0= 100
90+0= 90 675-0= 675
你们算得这么快, 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0+569= 569
0-0= 0
小结:“0”和任何数相加还等于原来的那
个数,任何数减去“0” 等于原来的那个数。
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多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 数的计算。
105×5=525(分钟)
答:寿命大约会减少525分钟。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小3 小2 小1
大1 大2 大3
981+982+983+984+985+986+987
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时,要注意什么?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与没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相 同,计算时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 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 果没有进位,可直接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必 须加上进上来的数。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 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 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 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运动场 共有多少个座位?
就是求8个604是多 少,用乘法计算
所以应该列式: 604×8
604×8
60 ×3
51
怎么计算呢?
600×8=4800,604 ×8应该比4800人
多一些。
4 6 0 4 6 0 4 6 04 8 × 3 8 × 1 38 × 38 2 4 8 324 912 4 8 02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快速计算:
0+8= 8 100-0= 100
90+0= 90 675-0= 675
你们算得这么快, 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0+569= 569
0-0= 0
小结:“0”和任何数相加还等于原来的那
个数,任何数减去“0” 等于原来的那个数。
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多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 数的计算。
105×5=525(分钟)
答:寿命大约会减少525分钟。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小3 小2 小1
大1 大2 大3
981+982+983+984+985+986+987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
(略)(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
a 6个十是多少?b 8个百是多少?c 40是几个十?二、探究新知。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第4课时 去奶奶家 北师大版(共18张PPT)

探索与发现
淘气去奶奶家,需要先乘4时的火车,在新站换车,再 乘2时的汽车。
淘气9:00乘火车出发,2时后火车约行驶到什么位 置?在图中标出来。
探索与发现
淘气去奶奶家,需要先乘4时的火车,在新站换车,再 乘2时的汽车。
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火车行驶路程 + 汽车行驶路程 115×4= 460(千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北师版)
第四课时 去奶奶家
目录
1 情景导学 2 探索与发现 3 学以致用
01 情景导学
竖式计算
情景导学
35 × 24
14 0
353 ×1 3 10 5 9
02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淘气去奶奶家,需要先乘4时的火车,在新站 换车,再乘2时的汽车。
3位同学通过画图表示题目 的意思,你能看懂吗?
学以致用
4.张叔叔家住北京,春节乘火车回青岛老家,途经天 津、济南,最后到青岛。
(1) 426-122=304(千米) (2) 122+304+393=819(千米)
或 426+393=819(千米)
学以致用
4.张叔叔家住北京,春节乘火车回青岛老家,途经天 津、济南,最后到青岛。
(3) 152×3=456(千米) 大约在济南
学以致用
2.用竖式算一算。
48×3 =144 48
× 23 144
32×5 =160
32 ×5
16 0
学以致用
2.用竖式算一算。
256×3 =768
256 × 1 13
768
243×4 =972
243 × 1 14
972
3.看电影。
学以致用
(1)28×5+9=149(人)
第六单元 第8课时 解决问题(二)(课件)三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探求新知
(2)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分步计算: 18÷3=6(元) 30÷6=5(个)
列综合算式:
30÷(18÷3) =30÷6 =5(个)
答:30元可以买5个同样的碗.
探求新知
课堂 练习
2.小芳买3个羽毛球花了6元,小力有4元,可以买几个羽毛 球?
分步计算 6÷3=2(元) 4÷2=2(个)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 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核心素养
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画图 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前引入
1.把6个▲平均分成2份,画一 画。
▲▲▲ ▲▲▲
➢ 平均分的意义: •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
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用除法计算30÷6=5 。
你会几种列式?
探求新知
第一种 分步计算: 18÷3=6(元) 30÷6=5(个)
第二种 列综合算式:
30÷(18÷3) =30÷6 =5(个)
答:30元可以买5个同样的碗.
探求新知
(2)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检验结果
30元买5个碗,30÷5 =6,每个碗6 元。 18 元买3 个同样的碗,每个碗也是6 元。每个碗的价钱一样,说明答案正 确。
探求新知
课堂 练习
(2)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64 ÷(24÷3) = 64÷8 = 8(天)
答: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8天可以读完
解决归一问题时,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第二步求几个单一量 是多少,是“正归一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2)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出算式:10×8、15×3、5×13。 探究计算方法,全班交流、汇报。 思考: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归纳】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把整十、整百 、整千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和一位数相乘;也可以把它们转化 为表内乘法计算,即先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用表内乘法),再看乘 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①学生汇报: 10×3=30 2×3=6 30+6=36 ②老师出示小棒图(见教材),证明上面算法的正确性。 ③想一想:12×4= 怎么算?怎么想?全班交流思路。
(5)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认识到这类题目可以转化为表内乘法来计算,这样为后面学习整 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3.总结归纳。 (1)谁能根据情境图,再提出几个与一位数相乘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①坐激流勇进每人10元,8人要多少钱?② 坐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钱?③做旋转木马每人5元,13人要多 少钱?
八、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 算方法的过程。 2、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 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 计算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 ,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 际,开展多次讨论,使他们自主、快乐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知 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 作、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自 主去感受,自己探索,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让他们 的个体自我潜能得到真正意义的开发和发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全套ppt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可以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一位数与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
的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去乘一 位数,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21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口算。
12×4= 48 13×2= 26
21×3= 63
33×2= 66
42×2= 84 43×2= 86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 课堂探究点
12×3=36(支)或3×12=36(支)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 第58页练习 十二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的“应用提升练”和“思 维拓展练”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28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方法一
根据乘法的意义转化为加法
20+20+20=60
方法二
根据数的组成及乘法口诀
2×3=6 20×3=60
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可以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一位数与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
的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去乘一 位数,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21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口算。
12×4= 48 13×2= 26
21×3= 63
33×2= 66
42×2= 84 43×2= 86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 课堂探究点
12×3=36(支)或3×12=36(支)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 第58页练习 十二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的“应用提升练”和“思 维拓展练”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28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方法一
根据乘法的意义转化为加法
20+20+20=60
方法二
根据数的组成及乘法口诀
2×3=6 20×3=60
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答:24名同学种了96棵树。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植树节这一天,同学 们去山坡种树。 (2)有3位老师也一起帮忙植树,平均每位老师植 树12棵,如果这些树要低年级的同学们种,需要多 少位同学?
12×3÷4= 9(人)
答:需要9名同学。
计算下列各题。
499 × 3 34 1 996
1800 × 12
(4)杨柳青木版年画是天津市杨柳青镇的传统民间艺 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如果霍师傅平均制作 每幅木版年画需要118分钟,那么他制作8幅木版 年画需要多长时间?(6分) 118×8=944(分钟) 答:他制作8幅木版年画需要944分钟。
(5)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 剧种。爸爸想买5个如下的摆件工艺品,准备1000 元钱够吗?(6分) 198×5=990(元) 990<1000 答:准备1000元钱够。
(2)为了身体健康,爸爸开始戒烟,这样平均每天可 以节约6元,一年(按365天计算)可以节约多少钱? (6分) 365×6=2190(元) 答:一年可以节约2190元。
(3)吸蜜蜂鸟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鸟类,体长只有56 毫米;最大的蜂鸟是巨蜂鸟,体长比吸蜜蜂鸟的4 倍少9毫米。巨蜂鸟的体长是多少毫米?(6分) 56×4=224(毫米) 224-9=215(毫米) 答:巨蜂鸟的体长是215毫米。
(6)工程队要往工地运1吨木材。 ①用5辆小车能一次运完吗?(5分) 182×5=910(千克) 1吨=1000千克 910<1000 答:用5辆小车不能一次运完。
②每辆大车每次比小车多运70千克木材,4辆大车 能一次运完吗?(5分) 182+70=252(千克) 252×4=1008(千克) 1008>1000 答:4辆大车能一次运完。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植树节这一天,同学 们去山坡种树。 (2)有3位老师也一起帮忙植树,平均每位老师植 树12棵,如果这些树要低年级的同学们种,需要多 少位同学?
12×3÷4= 9(人)
答:需要9名同学。
计算下列各题。
499 × 3 34 1 996
1800 × 12
(4)杨柳青木版年画是天津市杨柳青镇的传统民间艺 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如果霍师傅平均制作 每幅木版年画需要118分钟,那么他制作8幅木版 年画需要多长时间?(6分) 118×8=944(分钟) 答:他制作8幅木版年画需要944分钟。
(5)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 剧种。爸爸想买5个如下的摆件工艺品,准备1000 元钱够吗?(6分) 198×5=990(元) 990<1000 答:准备1000元钱够。
(2)为了身体健康,爸爸开始戒烟,这样平均每天可 以节约6元,一年(按365天计算)可以节约多少钱? (6分) 365×6=2190(元) 答:一年可以节约2190元。
(3)吸蜜蜂鸟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鸟类,体长只有56 毫米;最大的蜂鸟是巨蜂鸟,体长比吸蜜蜂鸟的4 倍少9毫米。巨蜂鸟的体长是多少毫米?(6分) 56×4=224(毫米) 224-9=215(毫米) 答:巨蜂鸟的体长是215毫米。
(6)工程队要往工地运1吨木材。 ①用5辆小车能一次运完吗?(5分) 182×5=910(千克) 1吨=1000千克 910<1000 答:用5辆小车不能一次运完。
②每辆大车每次比小车多运70千克木材,4辆大车 能一次运完吗?(5分) 182+70=252(千克) 252×4=1008(千克) 1008>1000 答:4辆大车能一次运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 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 要向前一位进几。
(二)集体听算,重温规律
9+0=9 100+0=100
872-0=872 3407-0=3407
1. 下面我们进行听算比赛,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2. 这么大的数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呢?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时,由于同学们知道 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因此计算起来就会感 到很简洁。注意别忘记加进上来的数呦!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每个方阵108名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08×4= 432(名) 108 ×4 432
问题:(1)看这道题,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2)你会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3)你觉得他做得对吗?请你进行评价。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竖式板演,回顾算法
824×5=
313×6=
1. 谁愿意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呢?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 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竖式计算的。
(一)竖式板演,回顾算法
824×5=
313×6=
3. 你觉得他们把计算的过程说清楚了吗?请你进行评价。 4.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该怎样计算呢?
604 × 1 38
4802
1. 604乘8等于多少呢?谁能尝试着解决一下?
2. 四个竖式中你觉得哪个计算正确呢?他是怎样算的? 请叙述计算的过程。
×
4
6 8
04 38 32
(二)现实情境,自主尝试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 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 运动场的看台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4832(个)
2.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问题(:1)同学们你能帮助啄木鸟医生找到树伯伯的病因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道题错在哪了。你能 把错误改正过来吗?请把正确的竖式写在练习本上。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第68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3. 另外的三个竖式计算错误,错在哪了呢?
604 × 38
512
604 × 1 38
4912
604 × 1 38
4802
(三)数学情境,深化理解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08×3= 2124 607×5= 3035 309×4= 1236
708
×
3
2124
607
×
5
3035
309
×
4
1236
1. 看这三道题,你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 完成。三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
0000000
?个 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5. 0×0等于几呢?说一说理由。 6. 由此你们能得到什么规律吗? 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现实情境,自主尝试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 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 运动场的看台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和任何数相加还等于原来的那个数,任何数减“0” 也还等于原来的那个数。
过渡: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
0000000
师:今天是小猴子星星的生日,它请来了自己最要好的小伙伴 品尝新鲜的大桃子。
师:小伙伴们吃得兴高采烈,很快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就被 吃光了。
1. 读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2.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3. 你会列式吗?
(二)现实情境,自主尝试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 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 运动场的看台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4832(个)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604 × 38
512
604
×
38
4832
604 × 1 38
4912
师:每个小伙伴盘子里的桃子都吃没了,数学上可以怎样表示?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
0000000
0000000
?个 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师:现在你能给它们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
0000000
?个 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0+0+0+0+0+0+0=0(个) 0×7=0(个) 7×0=0(个) 1. 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到了几种方法?能用算式表示吗? 2. 你能读懂这些算式的意思吗?给大家讲一讲。 3.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7×0=0吗?那0×4呢? 4.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算式来吗?
2. 带领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三道题进行评价、反馈。
(三)数学情境,深化理解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08×3= 2124 607×5= 3035 309×4= 1236
708
×
3
2124
607
×
5
3035
309
×
4
1236
3. 今天研究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 乘法竖式该怎样计算呢?
(三)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8×6=
703×5=
1. 你能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吗?
2.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 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过渡:这节课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直接说出得数
60×3= 180 600×3= 1800 6000×3= 18000
14×2= 28 140×2= 280 1400×2= 2800
1. 你能直接说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3. 这样的口算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另一个因数去乘 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
(二)用最快的速度口算下面各题
220×3= 660 400×3= 1200
230×2= 460 6000×5= 30000
1.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口算这些题? 2. 最后一道题的末尾怎么出现了4个“0”?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 28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280×3=
1. 读一读这道题,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所求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二)集体听算,重温规律
9+0=9 100+0=100
872-0=872 3407-0=3407
1. 下面我们进行听算比赛,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2. 这么大的数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呢?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时,由于同学们知道 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因此计算起来就会感 到很简洁。注意别忘记加进上来的数呦!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每个方阵108名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08×4= 432(名) 108 ×4 432
问题:(1)看这道题,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2)你会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3)你觉得他做得对吗?请你进行评价。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竖式板演,回顾算法
824×5=
313×6=
1. 谁愿意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呢?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 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竖式计算的。
(一)竖式板演,回顾算法
824×5=
313×6=
3. 你觉得他们把计算的过程说清楚了吗?请你进行评价。 4.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该怎样计算呢?
604 × 1 38
4802
1. 604乘8等于多少呢?谁能尝试着解决一下?
2. 四个竖式中你觉得哪个计算正确呢?他是怎样算的? 请叙述计算的过程。
×
4
6 8
04 38 32
(二)现实情境,自主尝试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 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 运动场的看台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4832(个)
2.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问题(:1)同学们你能帮助啄木鸟医生找到树伯伯的病因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道题错在哪了。你能 把错误改正过来吗?请把正确的竖式写在练习本上。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第68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3. 另外的三个竖式计算错误,错在哪了呢?
604 × 38
512
604 × 1 38
4912
604 × 1 38
4802
(三)数学情境,深化理解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08×3= 2124 607×5= 3035 309×4= 1236
708
×
3
2124
607
×
5
3035
309
×
4
1236
1. 看这三道题,你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 完成。三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
0000000
?个 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5. 0×0等于几呢?说一说理由。 6. 由此你们能得到什么规律吗? 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现实情境,自主尝试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 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 运动场的看台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和任何数相加还等于原来的那个数,任何数减“0” 也还等于原来的那个数。
过渡: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
0000000
师:今天是小猴子星星的生日,它请来了自己最要好的小伙伴 品尝新鲜的大桃子。
师:小伙伴们吃得兴高采烈,很快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就被 吃光了。
1. 读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2. 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3. 你会列式吗?
(二)现实情境,自主尝试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 个区,每个区有604 个座位。 运动场的看台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4832(个)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604 × 38
512
604
×
38
4832
604 × 1 38
4912
师:每个小伙伴盘子里的桃子都吃没了,数学上可以怎样表示?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
0000000
0000000
?个 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师:现在你能给它们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
0000000
?个 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0+0+0+0+0+0+0=0(个) 0×7=0(个) 7×0=0(个) 1. 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到了几种方法?能用算式表示吗? 2. 你能读懂这些算式的意思吗?给大家讲一讲。 3.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7×0=0吗?那0×4呢? 4.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算式来吗?
2. 带领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三道题进行评价、反馈。
(三)数学情境,深化理解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08×3= 2124 607×5= 3035 309×4= 1236
708
×
3
2124
607
×
5
3035
309
×
4
1236
3. 今天研究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 乘法竖式该怎样计算呢?
(三)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8×6=
703×5=
1. 你能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吗?
2.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 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过渡:这节课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直接说出得数
60×3= 180 600×3= 1800 6000×3= 18000
14×2= 28 140×2= 280 1400×2= 2800
1. 你能直接说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3. 这样的口算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另一个因数去乘 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
(二)用最快的速度口算下面各题
220×3= 660 400×3= 1200
230×2= 460 6000×5= 30000
1.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口算这些题? 2. 最后一道题的末尾怎么出现了4个“0”?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 28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280×3=
1. 读一读这道题,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所求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