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高等教育-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
![高等教育-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https://img.taocdn.com/s3/m/f28c2992caaedd3383c4d3fe.png)
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985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会浙江大学土木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11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长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土木系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新疆大学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郑州大学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土木系普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地铁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学院北京耐恒检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台州学院建筑工程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铜陵学院长沙大学土木工程系皖西学院常州大学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常州工学院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科技处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大连大学土木教研室武汉工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土建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西安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土木系福建三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孝感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烟台大学土木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哈尔滨学院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杭州邦威机电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建筑科技与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材料工程系郑州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国电力大学出版社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计划出版社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学院建筑系重庆科技学院建工学院土木系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湖南文理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土木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化学工业出版社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南通大学吉林北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交通科技与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城建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济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土木系佳木斯职教集团建筑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土木系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土木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科技出版社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土木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昆明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系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力学。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e34a9d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3.png)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成立于195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所以土木建筑工程为特色的高校。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土木建筑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筑学院等多个系部,涵盖了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一些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以及多位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背景的教授。
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
学院实验室设施完备,拥有先进的试验设备,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学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科技合作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学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
每年都有一些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学院还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讲座,为师生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
作为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办
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土木建筑人才,为广西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木建筑工程系专业介绍
![土木建筑工程系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aa06d284b73f242336c5fd8.png)
毕业后可担任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等岗位工作,也可在建设系统职能部门、市政工程部门、建筑设备安装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消防部门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房屋建筑构造、电工与电子工艺学、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技术与安装施工、空调调试安装与施工、建设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等。
建筑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理工类)
培养在建筑工程技术方面获得专业训练的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施工图识读、工程测量放样、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和施工现场技术指导与工程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后可直接承担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材料员、安全员等岗位工作,也可在建设系统职能部门、建筑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建筑工程技术(闽台合作招生、理工类)
本专业是我校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联合培养人才校校企项目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在建筑工程技术方面获得专业训练的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及管理能力。学生培养采用三段式进行其中有一学期到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学习,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训。
主要课程: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标准规范与法规、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业内资料管理、工程招投标等。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理工类加试美术)(新)
培养在建筑设计技术方面获得专业训练的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备建筑设计基础能力、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能力、建筑设计表达技能,熟悉相关建设法律法规,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能力。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e6048a3f524ccbff1218478.png)
学院简介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铁道建筑系和桥梁隧道系。
1960年成立长沙铁道学院以来,土木建筑学院几经更名,1964年铁道建筑系更名为铁道工程系,1970年铁道工程系和桥梁隧道系合并称工程系,1984年更名为土木工程系,1994年建筑工程专业(即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分出,成立建筑工程系,1997年土木工程系与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土木建筑学院。
中南大学成立后,2002年5月,以原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为主体、机电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数理力学系基础力学教研室及实验室、原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所及力学中心合并组建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005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调出,并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院领导2010年院长由余志武教授担任,党委书记由黄建陵同志担任。
学科建设学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学位建设成绩卓著、科研水平一流、学术成果突出的教学与科研实体。
学院设有桥梁工程系、隧道工程系、道路与铁道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岩土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力学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工程制图教研室、工程测量教研室11个系(或教研室);拥有桥梁工程研究所、隧道工程研究所、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城市设计研究所、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岩土及地下工程研究中心、结构与市政工程研究中心13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拥有高速铁路建造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土木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设有土木工程中心实验室、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工程力学实验室、防灾减灾实验室、计算中心等10多个实验室,其中土木工程中心实验室是湖南省建筑企业一级实验室。
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我国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六所院校之一(其余五所分别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13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土木类院校之一。
土木工程详细介绍
![土木工程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f9683d4a58da0116c1749c2.png)
土木工程专业简介及学校分析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相关的研究领域。
现时一般的土木工程项目包括:道路、税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
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土木工程的范围非常广泛,他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给排水工程,港口、码头工程。
国际上,运河、水库、大坝、水渠等水利工程也包括于土木工程之中。
本专业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主要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和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地高层次工程人才。
毕业生可在高校、设计部门和科研单位教学、设计、研究工作,也可以再管理、运营、施工、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工作。
通常情况下,土木包括如下二级分支方向:●结构工程(Structural Engineering):是用力学的方法来分析建筑物(如:房屋、桥梁、水坝等)和构筑物(如:挡土墙、烟囱、构架等)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通过控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达到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一定安全可靠度的目的。
结构工程学传统分析方法是利用坐标轴简化各类张量数值方程(如内力、位移等)以求得结构构件(如:梁、柱等)的内力及位移。
在电脑出现后,有限元素法、非线性分析法等新型分析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以用于求解各类更加复杂的结构问题(如多种不同性质材料协调工作等)。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设计与计算理论、基础工程分析与设计、施工技术与现代管理、材料性能试验与分析●建造工程与管理(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就是对工程或者说工程建设进行管理,这里的工程指的是指土木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是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具体工作包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进行管理。
2005年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2005年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招生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b034ce002020740bf1e9b07.png)
2005年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招生专业介绍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硕士生导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硕士30人,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年轻精干,实力雄厚。
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现开设土木工程(本科)、城市规划(本科)、城镇规划、室内设计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园林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环境艺术设计等10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学生2400余人。
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下设办公室、力学教研室、工程设计教研室、施工教研室、结构教研室、城市设计教研室、工程经济与管理教研室、园林教研室、土木工程研究设计中心、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所(有限公司)、工程结构实验室。
工程结构实验室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大型工程结构与力学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园林工程实验室、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图形图象与工程软件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一、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研究开发及管理基本能力的宽口径专门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工建筑等领域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部门的技术或管理工作。
二、专业主干课程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弹性力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基础工程、地下工程设计、市政结构物设计、城市给排水工程、水工建筑物、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一、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在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专业主干课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详细规划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管理与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生态城市、数字城市、城市规划社会调查、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概论、城市设计概论、城市市政工程概论。
安阳师范学院建筑工程系简介
![安阳师范学院建筑工程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90b8217cc7931b765ce157d.png)
安阳师院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2004年,于2009年2月19日由原来的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安阳师院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2004年,是安阳师范学院未来着力发展的工科院系之一。
学院教学楼根据《安阳师范学院处级机构设置方案》文件要求,依据该院专业发展情况和学生规模,充分考虑学校发展需要,该单位2009年2月19日由原来的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改革、发展、创新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走产学合作办学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学院的办学特色。
截止2009年底,该院在校本科学生900多人,开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5年) 等三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28人,大多毕业于天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重点高校,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名(含兼职1名)。
设有基础教研室、专业教研室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材料力学、土工、建筑CAD、建筑物理、建筑制图模型等实验室。
发展规划建筑工程学院在创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以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了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开拓”的优良系风。
学科专业建设巩固和努力提高现有3个本科专业办学基础,2007-2015 年还拟新增交通工程、城市规划等本科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到2010年本科在校生发展并稳定在1000人左右,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勤奋敬业、团结高效的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尊重人才、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
专业人才培养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高,竞争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研究方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方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https://img.taocdn.com/s3/m/63d72db0f524ccbff12184e0.png)
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由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系科合并组成,时为建筑工程系。
1999年在原建筑工程系和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专业基础上组建了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三个本科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已连续四次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专业评估。
交通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
2010年,土木工程专业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2011年,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专业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土木工程学科拥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六个陕西省重点学科(后两个学科隶属于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同时,结构工程也是国家重点学科。
自主设置了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现代结构理论及建筑智能信息技术等二级学科。
2010年,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183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55人;博士生导师38人。
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首批“国家特支计划”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2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科技新星5人。
实验室、地下结构与岩土工程实验室、道桥与交通实验室、计算中心四个实验室,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土木工程实验室。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856项,科研经费总计16342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7项;授权国家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出版专著15部,教材87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925篇,其中SCI、EI、ISTP 三大检索收录524篇。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介绍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1fd306db84ae45c3b358ce8.png)
专业介绍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本专业是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性能、试验、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方法等方面专业知识。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获得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省级机械工程实验示范中心,科研手段齐全,实验设备先进,拥有多台套高、精设备及300余台各类计算机,为面向海洋工程、船舶配套设备及其相关行业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提供了保障。学院每年承担各类科研、科技服务项目数10项,近五年,平均年度经费近500万元,省部级以上鉴定成果数10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5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盐城工学院二级学院简介
![盐城工学院二级学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6c9132f6529647d2628526d.png)
盐城工学院二级学院简介盐城工学院二级学院简介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简介优集学院是盐城工学院所属的二级学院,招收公办普通全日制本科生。
由盐城工学院与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于2005年联合共建,公司并于2008年在设置了“Siemens PLM奖学金”,奖励优集学院优秀毕业生。
优集学院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三维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两个专业三个专业方向。
面向汽车、航空、机械、家电等制造业企业紧缺的三维产品设计制造软件使用、开发和管理人才需求,分别培养能够熟练运用世界一流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从事数字化三维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制造和从事制造业信息化实施及软件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优集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重,强化能力综合培养的培养模式,已取得成效。
优集学院首届116名毕业生中,82.5%通过Siemens PLM Software 公司NX应用工程师论证考试,有近50%的毕业生与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的国内外用户签订就业协议。
优集学院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所依托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优秀学科团队,先后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8项。
优集学院作为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委托开发软件的合作伙伴,获得该公司授予的合作创新奖。
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简介机械工程学院从1958年开始招收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专科生, 1996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1年后增设工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
学院与韩国江陵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联合办学招收本科生,与苏州大学、江苏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院设六个专业系、一个课程组和实验中心。
莆田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系专业介绍
![莆田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系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14e54b53968011ca2009103.png)
莆田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系专业介绍土木建筑工程学系简介土木建筑工程学系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三个本科专业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约千人。
拥有专业专任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讲师1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6人,能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出全部课程,其中90%以上的课程由讲师及其高级职称的教师讲授,教学质量良好。
土建系非常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在职进修、考研。
已在各类CN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主持省市及校级教改课题17项。
注重实验室建设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系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建筑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测量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正在建设中,拥有先进的测绘、材料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道路工程、计算机绘图等方面的实验仪器,总价值600余万元,能满足学生的实验教学要求。
历届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率都取得较好成绩。
2008年参加福建省大学生首届结构设计竞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和创意奖1项,名列同类院校前列。
毕业生就业率100%,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施工、会设计、懂管理,踏实敬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钢结构基本理论、房屋建筑学、结构抗震、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CAD等。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c347371bb68a98270fefa46.png)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建筑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CollegeofArchitectualEngineering学院简介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专业资料室、计算机中心;设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系2个系;有建筑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建筑工程实验室2个实验室;有长安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长安大学冷弯型钢结构研究中心、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建筑结构与抗震研究所、地基基础研究所、建筑技术经济研究所等6个研究机构;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三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设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土木工程专业在全校率先进行专业评估,2007年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土木工程专业被国家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等高级职称46人。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100余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20余人。
学院在钢结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混凝土结构及结构抗震、结构强度理论、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应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现代施工技术与管理、土力学与基坑支护、基础工程、基本建设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房地产估价等方面具有优势。
学院科研成果辉煌,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科研及教学研究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文章70余篇。
多年来,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具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级培训资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建设厅建设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计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培训点,同时也是陕西省建设厅造价员、施工员、质安员、资料员、材料员等岗位证的重点培训点之一。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沿革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沿革](https://img.taocdn.com/s3/m/ca8829503c1ec5da50e2708d.png)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沿革1907年9月京师督学局初等工业学堂创建。
校址:东城什锦花园直隶学政署旧址。
1907年9月15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初八),京师督学局初等工业学堂成立。
1920年改组、名为京师公立职业学校。
1928年7月,改称为北平特别市公立职业学校。
1930年1月,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市立职业学校;12月,又改名为北平市市立职业学校。
1932年10月,改为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
1936年7月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土木科成立。
1936年7月,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增设了土木科,学制三年。
这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土木工程学科之一。
1939年改为四年制,1946年恢复三年制。
土木科主先后由张士伟、耿绍先、蔺尚义先生担任。
1945年8月21日,日本投降。
北平市市立高级职业学校改名北平市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北平市立高工。
1947年9月14日,北平市立高工成立四十周年,著名教育家胡适先生出席纪念开幕典礼并发表讲演。
(《在北平市立高工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上讲话》,见当年9月15日北平《世界日报》,《胡适论教育》黄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其中胡适说到“高工四十年来,在困难环境下挣扎,感到非常佩服”,并对高工毕业生就业优势给予高度评价。
1949年9月北平市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学校。
校址:东城黄化门、帘子库、西城西什库。
土木科主任:曹安礼、蔺尚义先生。
1951年,北京工业学校划归北京市公营企业公司领导,1952年由机械科组建了北京市机械学校,1969年停办。
1952年7月北京工业学校(土木科,设有道路工程、卫生工程)并入北京建筑专科学校(北京建筑专科学校创建于1949年,与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合署,吴晗副市长兼任校长,书记为刘小石同志,设有: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等专业);校址:西城南礼士路1952年下半年,北京建筑专科学校(中技部,原北京工业学校土木科)改建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大专部并入清华大学建工系。
地下建筑与工程专业揭密及院校介绍
![地下建筑与工程专业揭密及院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ed3006d48d7c1c708a145c7.png)
土 木水 利学院 的土 木工 程系下 的城 市交 通与 地 下建 筑教研 组 , 围绕 城市 交通规 划 是 与 交 通 设 施设 计 而 形 成 的 一个 多 学 科 教 研
组, 大体包 括 三部 分 , 交通规 划 、 梁结 构 即 桥
工程 与 地下 建筑 工程 。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土 工程、 桥梁与 隧道 ( 隧道 方向 ) 地震 与防护 、 工程( 地下 防护工 程方向 ) 以及 地下空 间规划 与利 用共 5 个硕 士 学科点 。前两个 还设 有博
士点 和 。 士后 。 研流 动 工作站 。 博 科
学、 桩基设 计与 计 算 、 基坑 工程 、 深 测试 理论
道与 岩土工 程研究 所 , 坦着隧 道工程 、 下 承 地 工程 、 岩土 工程 、 基坑工 程 、 土工程 试验 、 岩 土
工 程院院 士 1 ,还聘请 了国内 外许 多知 名 水 动 力学 、 力 工程地质 、 人 动 原位 测试 、 土动 力 学 者担任 教授 或兼 职教 授。 该 系设有 结构 工程 ( 地下结 构方 向 ) 岩 、
专业大 观
该院 岩 土工 程专 业下 有硕 士 、 士 教 博
学点 , 其主 要研究 方向是 : 城市 地下 空间利 用 与地下 结 工埕 、 石力 学与工 程 、 坡稳 定 岩 边
现代地下 结构工程 的大量兴建 始自 2 世 O 纪初 。5 年 代 末期 , 国就开 始规 划筹 建各 O 我
场、 上海 杨浦 、 南浦 大桥 、 阴长 江大桥 、 江 钱江
三侨 、 太湖大 桥 、 海地 铁和轻 轨以 及长 江三 上
工 、 下结构 工程测 试与监 测 、 地 隧道 工程 、 地
铁与轻 轨 、 地下结构 灾 害与防护 、 下建筑 风 地 水电 工程等 。
全国土木工程大学排名
![全国土木工程大学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938ae89cdd88d0d233d46a6c.png)
关于排名有人说13 有人说前三十但那没用每个学校土木侧重点不同兰交主要是路桥和铁道好土木的就业非常好中国各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简介全国共有188所大学开设土木工程专业,92所大学招收土木工程研究生,70所大学有结构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51所大学有岩土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30所大学有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23所大学有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
清华大学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材料学博士点,并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结构工程(联合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3人,副教授24人,讲师8人,目前在校本科生300多名,研究生200多名。
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正高级职称98人、副高级职称135人。
设有10个硕士点、7个博士点,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桥梁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点学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和岩土工程博士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所覆盖的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水利施工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导师12人。
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为建设部及重庆市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原为广西大学土木系)始建于1932年,是我校创建最早的工科类院系。
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土木系并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湖南大学)等院校。
1958年9月土木系随同广西大学一道在南宁恢复重建,并从此走上稳定发展之路。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名,教授30名,副教授36名。
在校本科生近15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50人。
设置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及规划系、水利工程系、基础教育部及实验中心。
有计算力学与结构仿真分析研究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岩土研究所以及包括工程结构防灾减灾与安全性研究、结构构件和材料破坏机理试验、岩土工程灾害与防治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防灾减灾研究等研究分室的“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拥有建筑设计研究所、土木工程检测中心。
学院已建立了完善的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以及固体力学、水工结构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目前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结构工程和红水河流域水利资源开发”以及“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一幢8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实验室总面积达9157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
构建有包括工程结构抗震研究、土木工程环境模拟研究、建筑结构耐腐蚀研究等大型、高水平科研平台。
水利水电实验研究基地则是全国最大的水利水电实验基地之一。
近5年承担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十多项。
在水利水电、桥梁、建筑工程领域,承担了包括长江三峡在内的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工程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一些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年来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以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
2007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建院以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近两万名,从这里走出了包括国家和省级领导干部在内的一批行政管理人才,锻造了一大批土木建筑、水利水电、道路桥梁等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
导师情况简介:男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教授、校领导研究方向:水工结构、计算力学、结构工程、结构与地基基础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及应用燕柳斌,河北昌黎人,1955年11月生,教授,工学博士。
现任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广西水利学会、广西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骨干教师,广西大学科协副主席。
曾获教育部优秀教师、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百名青年科技标兵”、广西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广西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两次获广西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1985-1986年在英国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学院进修访问,1996-1997年在丹麦奥尔堡大学土木系合作访问,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他科研生产课题21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3篇。
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教材一部。
主要成果有:1、主持项目“映射无限元方法应用”获2000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主要负责自治区重点建设课程“结构力学”获2002年广西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
3、致力于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的无限域的模拟问题,提出了平面,空间映射节理、夹层无限元,用于模拟基岩中(无限域)的节理、软弱夹层或者断层,提出了用于模拟无限域地基岩体中的断层、节理和软弱夹层的非线性映射节理无限元及非线性映射夹层无限元。
4、利用波动理论建立了一维及二维无限介质波传动问题的波动方程,以及无限元中波传播函数的位移模式。
提出了平面问题的两种超参映射动力无限元。
张仲卿,男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土木结构张仲卿1940年出生。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7年获广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1)。
主持设计大中型水利工程4项(已建2项),主持三峡、龙滩等大型水电站科研项目15项(其中三峡电站科研项目5项),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子课题3项。
在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和仿真结构模型试验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和贡献有:1、提出碾压混凝土拱坝理论,率先研究碾压砼拱坝筑坝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广泛推广应用;2、在国内外首先将仿真结构模型试验用于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及重力坝。
研究方向:水工结构在研项目:三峡项目2项、国家及广西重点项目2项。
主要成就:80年代中期结合坝高111m的岩滩碾展混凝土重力坝和54m高的碾展混凝土拱形围堰,研究碾展混凝土筑坝技术,设计和计算理论,1986年在红水河杂志发表论文《碾展混凝土拱形围堰设计与试验研究》,1992年在水利学报上发表论文《碾展混凝土拱坝设计与应力分析研究》,论文被俄罗斯《动力杂志》所摘录,这些论文早于南非,是具有开创性的。
负责完成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题《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承载能力研究》,揭示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沿层面呈台阶式破坏两种模式,对设计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经电力工业部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4年开始承担的三峡水电站坝后背管两个科研项目--《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研究》、《三峡水电站压力引水管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重点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的裂缝开展、承载能力及温度应力,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温度英里方面有所突破。
在进行这两个课题研究的同时,获得了第三个三峡科研项目《碾展混凝土拱形围堰研究》,1999年7月与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签定了第四个科研合同--〈三峡水电站压力引水管道大比尺仿真结构模型试验研究〉,2002年与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签定了第五个科研合同《三峡厂房振动分析研究〉。
截至2002年,关于三夏水电站的科研合同一共签有五个。
近几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电力工业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二十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广西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年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克实,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固体力学教授研究方向:材料及构件的变形、损伤与破坏;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工程结构破坏过程的数值仿真张克实,男,195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市。
1982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航空发动机专业学士学位,1982年曾在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工作半年,1985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0年底完成博士后研究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1992年初被破格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1995年初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底受聘于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2005年参与广西大学“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2007年聘为实验室副主任。
先后4次应邀赴德国、法国和美国进行合作研究(细观力学、粘塑性力学、微观塑性计算、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等领域)。
负责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航空基础科学基金课题、1项清华大学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基金课题及若干项横向科研课题。
已培养博士8人,其中两人后来获聘教授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人曾获德国洪堡研究基金)。
合作或单独发表论文计100余篇,他引120余次,其中SCI他引60次(单篇他引最高14次)、SCI索引27次、EI索引55次、ISTP索引3篇,与郑长卿教授、周利教授等合写学术著作3部。
任固体力学学报编委、兵工学会应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塑性力学学组成员。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第2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第1、第3完成人)。
1996年被评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
邓志恒,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教授研究方向:结构体系与抗震分析、混凝土结构、结构施工控制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邓志恒,1984.7广西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1989.4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2.6广西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地震工程杂志编委,广西高层建筑超限审查专家委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长期从事结构控制及抗震研究;结构施工力学及控制研究。
2001年-2003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跨度钢管拱桥施工过程变形及应力混凝土巨型框架施工力学研究。
2001-2004负责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应力巨型框架施工力学研究(桂科自0135049),目前已完成横向研究项目十余项,目前正在承担1、螺丝岭柳江特大桥施工仿真分析及施工控制;2、南宁市仙葫特大桥施工仿真分析及施工控制;3、南宁市葫芦顶特大桥施工监控大型项目、4、2005.8-2008.12负责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基0575011)组合连梁控制结构体系动力性能研,研究经费4万,5、2005.8-2008.8,参加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574007)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应用研究,研究经费10万。
6、负责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研究项目:地方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精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001年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2000获广西优秀设计二等奖一项,完成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ISTP收录3篇。
秦荣,男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工程力学、结构工程秦荣1936年出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计算力学与结构仿真分析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曾任国家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
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省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
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过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公开发表论文178篇,出版专著7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第1),1996获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成果一等奖1项,2001年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
主要成就和贡献有:1、创立了结构力学新方法;2、创立了样条边界元法;3、创立了样条加权残数法;4、创立了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5、创立了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的新方法,6、创立了智能结构力学的新方法,开拓了结构力学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