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反导作战雷达交接方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反导作战中雷达和ESM辅助关联的仿真研究
第6 期
王龙涛, 等: 反导作战中雷达和 ESM 辅助关联的仿真研究
· 113·
1 000 次) 关联,在 仿 真 中 假 定,允 许 误 关 联 概 率 α, ESM 方 位测 漏关联概率 β 满足条 件 α = β = 0. 05 , 量标准差是雷达 方 位测 量 标 准 差 的 6 倍。 ESM 距离 测量标准差是雷达距离测量标准差的 20 倍。关于 方 1] 位关联的原理以及算法文献[ 中有详细论述,在此 不再论述。下面 分 别 就 单 独 进行方 位 关 联,以及 引 入距离的辅助关联进行仿真。 1 ) 根据仿真条件,分别 取 10 和 20 个 测 量 点 进 行仿 真 计算,每 次 进行 1 000 次 仿 真,连续 运 行 多 次,得到仿真结果如图 2 所示。
2
ESM 天线主瓣和末制导雷达 ( 目标) 发 射 主 瓣 之 间的空间关系如图 1 所示。侦察方程为 P rmin P t G t G r λ2 γ = 。 ( 4 π) 2 R2 max n ( 1)
+
( θ1 - θ2 ) 2 ~ χ2 ( 2 ) 。 ( 4 ) P θ1 + P θ2
P{ X < χ2 取漏关联概率 β = 0. 05, 其 α ( 2) } = 1 - β,
图1 Fig. 1 ESM 天线主瓣和末制导雷达发射主瓣 之间的空间关系 Spacial relations of the mainbeam emitted by antenna of ESM and Radar
槡
( 3)
可以将距离数据引入成为航迹相关因子。 假设 ESM 和雷达的方位和距离 测 量 误差 均 服 从 独立、零均值 和 恒 定 方 差 的高 斯 分 布,其方 差 分 别 为 P θ1 ,P θ2 和 P r1 ,P r2 。 则: X = ( R1 - R2 ) P r1 + P r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3 2
空天防御系统与工程 ★081120 空天防御系统与工程
01 空天协同探测与智能信息技术 02 空天防御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技术 03 空天防御系统体系结构 ①1001英语②2031矩阵论或2032数理 统计③3033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分析与 仿真
1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1 智能信息处理 02 网络与信息安全 03 军用软件工程 ①1001英语②2031矩阵论或2032数理 统计③3034高级操作系统
3
电子系统综合化工程 ★080920 电子系统综合化工程
01 电子系统综合化理论与技术 02 战术数据链和武器协同数据链技术 与应用 ①1001英语②2033随机过程③3040信 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综合
1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2 2
—5—
2011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1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01 防空作战优化理论与方法 02 防空作战建模与仿真 03 防空反导作战运筹研究 04 防空作战决策分析 05 智能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 ①1001英语②2031矩阵论③3037军事 运筹学
考试科目
招生 计划
4
备注
110505 军事教育训练学
01 兵种训练理论与方法 02 军事教育训练理论方法 ①1001英语②2034军事训练学③3036 联合防空作战理论
5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1 通信导航信号处理 02 指挥自动化信息处理 03 天基信息探测与融合处理 ①1001英语②2062随机过程③3064随 机信号处理与检测估计
3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1 分布式系统理论与技术 ①1001英语②2064组合数学③3068高 级操作系统
反空袭作战中防空雷达的主要威胁及其对抗措施
LI Jinjun WANG Hairui LI Chunsheng
(Naval Bengbu Sergeant’S School,Bengbu 233012)
Abstract Anti—radiation weapon has become a major threat tO air defense radar in the anti—air attack campaign.Based
关键词 反空袭 ;防空雷达 ;反辐射武器 ;对抗措施 中 图分 类 号 TN951 DOI:10.3969/j.issn.1672—9730.2016.02.004
M ain Threat and Antagonize M easures of Air Defense Radar in the Anti—air Attack Cam paign
4)采用 随机 编程 控 制 ,自动化 程 度 更 高 ,速 度 更快 ,射 程更远 ,使 雷 达 没有 充 足 的 时 间采 取 相应 的对 抗措 施 。
5)具有信号分选和 目标选 择能力 ,采用 门阵 列(MPGA)高速数字处理器和相应软件,实现 了在 复杂 电磁环境 中信号分选与单一 目标选择 。
2)采 用 宽频带 被 动雷 达 和 红外 寻 的 (或 激 光 、 电视 等 )双模导 引 头 ,大 大扩 展 了频谱 范 围 。
3)采用 高 灵 敏 的接 收技 术 ,导 引 头 灵 敏 度 大 幅度 提高 ,不但 能从 主瓣 方 向截 获 跟 踪 信 号 ,也 能 从副 瓣 和尾瓣 方 向截获 跟踪 信号 。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3.2 反 辐射武 器 的主 要特点 以反辐射导弹为代表的反辐射武器 已经经历了
美国防空反导系统雷达新技术发展及应用
442019.04军事文摘装 备美国防空反导系统雷达新技术发展及应用赵 飞 郭凯丽面对导弹技术的扩散、五代机的入役和高超声速武器等新威胁的出现,美军的防空反导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目标识别难题也更加严重。
为进一步提升探测跟踪及目标识别能力,增强防空反导系统的作战能力,美国近年来从雷达新体制、新器件等多个方面,加大雷达新技术的研究力度。
美国防空反导雷达部署及不足导弹预警雷达和天基红外预警卫星是美军主要防空反导预警装备。
目前,美军导弹预警雷达主要包括固定阵地的3部升级型早期预警雷达、2部铺路爪雷达、1部丹麦眼镜蛇雷达,以及移动型海基X波段雷达、前置型X波段雷达A N/TPY-2、巡洋舰和驱逐舰装备的宙斯盾系统雷达AN/SPY-1、陆军爱国者系统雷达AN/MPQ-53/65等。
其中,早期预警雷达、铺路爪雷达和丹麦眼镜蛇雷达是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预警雷达,分别工作在P波段和L波段,由于频率低、带宽窄,不具备目标识别能力。
前置型AN/TPY-2雷达对来袭弹头的识别距离有限,主要用于跟踪早期飞行阶段的导弹。
“宙斯盾”系统的AN/SPY-1雷达工作在S波段,“爱国者”系统的AN/MPQ-53/65雷达工作在C波段,频率低且作用距离有限,用于对拦截弹的末段制导。
海基X波段雷达具有高分辨能力,但最初建造目的是用于试验,不具备作战系统所需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且雷达波束角度范围(即电子视场)只有25°,限制了雷达处理呈大角度分散的多目标的能力。
因此,美国防空反导系统利用现有雷达进行目标识别的能力尚有欠缺。
美军目前主要依靠X波段雷达解决防空反导系统目标识别的问题。
2012年以来,美国相继提出多项方案,以改善对来袭导弹的目标识别性能,主要包括:在早期预警雷达附近部署堆叠式A N/TPY-2雷达或X波段非相控阵雷达;将夸贾林靶场的GBR-P 雷达样机升级后部署至东海岸;以及新建S 波段远程识别雷达(LRDR),部署在阿拉斯加州克2019.04军事文摘铺路爪雷达相控阵天线阵列位于阿拉斯加的美军早期预警雷达境能力的智能、动态的闭环雷达系统,可实现对外界环境的连续感知,并实时、智能化地调节发射波形,雷达在发射、环境和接收之间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分析
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19-09-10T09:44:52.26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作者:孟阳[导读] 反辐射导弹在军事活动中的应用逐渐频繁,给防空雷达系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93246部队 130022摘要:反辐射导弹在军事活动中的应用逐渐频繁,给防空雷达系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本文对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进行分析,从雷达选型、告警、干扰和拦截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总结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实战经验,确保防空雷达系统及人员安全。
关键词:防空雷达;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引言:反辐射导弹的主要攻击目标为防空雷达系统,借助雷达运行发出的电磁波对导弹进行引导。
随着军事技术水平的提升,反辐射导弹成为防空雷达系统最大的安全威胁。
结合反辐射导弹自身存在的限制性,研究其对抗技术,确保防空雷达系统作战功能顺利发挥。
1雷达优化选型技术1.1米波及毫米波防空雷达反辐射导弹的结构为四喇叭天线单脉冲导引头,对其电线口径的要求要大于半波长。
当反辐射导弹威胁工作在米波波段的雷达时,天线的限制更高,导引头的性能明显下降。
但米波波段对雷达系统的保护并不无缺陷,受到补偿、精度、低空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预警系统中才有所应用[1]。
另外,米波雷达的体积较大、内部结构复杂,容易与周围的电视、广播等波段产生干扰。
毫米波防空雷达的体积更小、功率有限,加工精度极高,当前的反辐射导弹技术水平还无法对该波段雷达的产生影响。
但毫米波防空雷达的作用范围有限,一般被用在低空进程军事系统当中。
大功率回旋管的研发给毫米波防空雷达的性能提升带来新的可能,发展前景广阔。
1.2多基地防空雷达多基地防空雷达设置两个及以上的基地,将雷达的发射机和接收机远程设置,一般情况下,接收机设置在展区的前方,而接收机位于后方。
雷达接收机处于静默状态之下,不受反辐射导弹的威胁。
发射机则被设置在防辐射导弹的射程之外,以此对雷达系统进行保护。
在一些军事活动中,雷达的发射机还被设置在预警及设备、卫星等结构中,以减弱地区曲率对雷达性能的影响,保证雷达探测范围。
防空反导智能指控探索与实践
防空反导智能指控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提升,防空反导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水平随之提高,通过灵活运用这种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防空智能管理水平。
因此军方研究人员应该积极探索防空反导智能指控在应用方面存在的有待提高之处,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防空反导智能指控实践方案,从而不断提高防空反导智能指控效果。
本文首先分析防空反导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有待提高之处,其次探讨防空反导智能指挥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措施,以期对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防空反导;智能指控;探索与实践1防空反导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有待提高之处1.1航迹关联在应用防空反导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时,一旦在目标跟踪过程中产生中断问题,需要再次对上一个目标展开继续跟踪时,指挥控制系统会将其视作新目标,重新为目标分配批号,将会增加指挥员的工作任务量,由于系统在航迹关联方面存在有待提高之处,在目标已经被跟踪或是拦截干预的时候,重新开展跟踪工作,容易造成贻误战机的不良现象。
1.2作战筹划以往在防空作战时一般由作战指挥人员进行战前筹划,指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作战任务、作战能力、作战现场地形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编制设计作战方案,人为部署作战方案时,一般仅能在方案评估时采取定性描述方式,很难使用定量分析对方案展开全面评估。
若是在作战筹划时合理使用防空反导智能指挥控制系统的战前筹划功能,即可结合地形遮蔽情况和传感器探测数据精准计算出火力单元的杀伤范围,并以此为据设计、优化兵力部署方案,但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如果军方可以提前了解到敌我双方在兵力方面存在的差异、环境情况,这种指挥控制方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一旦存在信息模糊问题、信息缺失问题,将会影响指挥控制系统的使用效果[1]。
1.3态势估计在使用防空反导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时进行态势估计需要着重考虑目标状态信息,在信息融合方面产生偏差时,可能会导致目标监测状态产生突变问题,此时防空反导指挥控制系统提供的威胁程度排序极易出现较大变动,可能会导致威胁估计结果出现不够精准、可信度降低的问题。
新型预警探测雷达作战效能问题分析研究
国 防 科 技
DEFENSE TECHNOLOGY REVIEW
V01.39 . No.3
Jun.2018
新型 预警探 测雷达作 战效能 问题分析研 究
陈洪 普
(95980部队,湖北 襄阳 441021)
[摘 要 ] 新型预警探测雷达技术体制先进,具有突 出探测优 势,在 防空反 导体 系中发 挥的作 用逐渐 突 出。分析 了该 雷 达在作 战使 用中面临的主要 问题 ,并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根据该型雷达的技 术体制 ,详 细论述 了雷达 面临的复杂 电磁 环境、 频谱 干扰 类型多、装备保障难度 大、 目标探测精度低四个方面限制 雷达作 战效能发挥 的难题 ,结合操作 实际。分剐给 出对应 方 面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为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提 供参考。实践结果表 明,本文提 出的对 策有效 可行 。
~ 次 日 5:00) 四个 阶段 ,其 中 日出 期 间 的 电离
地球电离层是 地球 高层大气 电离 了的部分 。 层迅速增长 ,变化剧烈 ,雷达探测效果不佳 ;日
[收稿 日期 】 2018一O1一l0 【作者简介 】 陈洪普 ,男 ,助理工程师 ,硕 士 ,研究方 向:雷达作战使用 、电离层传播特性 。
和干扰 ,再加之复杂的电磁环境 ,雷达作战效能 和化学 变 化 与 太 阳散 射 、粒 子 散 射 、磁 层 扰 动 、 发 挥受 到严 重 制约 。本 文 主要 分 析 在实 战背 景 下 电磁场变化及高层大气运动密切相关。电离层各
影 响该 型 雷达作 战 效能 发 挥 的 主要 问题 ,并 从 可 层均有 明显 的日、季、年和太 阳活动周期 的规则
Es层造成全遮蔽 ,严重限制雷达作用距离。扩展 响下 干扰 特征样 式 繁多 、规 律 不 明显 ,对 目标 的
基于方位限制的反导目标指示雷达配置要求
t h i s p a p e r c a n g u i d e a n t i — mi s s i l e i n d i c a t i n g r a d a r d i s p o s i t i o n . Me t h o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c a n b e e x t e n d e d t o
S t u d y o n Re q u e s t s f o r An t i - mi s s i l e I n d i c a t i n g Ra d a r Di s p o s i t i o n
Ba s e d o n Az i m ut h Re s t r i c t i o n
引 言
目标指示雷达用于给制导雷达提供 目标指示 , 从而缩短制 导雷达截获 目标 的时 间。在反导作 战
r a da r di s p o s i t i o n o f ma n y t a r g e t f a i wa r y s .
Ke y wo r d s : a n t i - mi s s i l e , i n d i c a t i n g r a d a r , d i s p o s i t i o n
条航路提供 目标指示 的配置要求 ,并 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反导 目标指示雷达 ,同时对两条航路提供 目标指示的配置要 求, 所得结论对反导 目标指示雷达的部署 配置具有指导意义。该方法可推广到同时对多条航路提供 目标指示的情形 。 关键词 : 反导 , 目标指示雷达 , 部署
中图分类号 : E 9 1 7 文献标识码 : A
基于方位限制的反导 目标指示雷达配置要求
刘 健, 罗 亮, 谢 鑫 (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 陕西 三原 7 1 3 8 0 0 )
对空警戒雷达组网优化方法研究
探测概率, 假 设 组 网 雷达 系统 中有 n 部 相 同
体制的雷达 , 且它们之间相互独立 , 则 组 网
面积可近似记 为 S=
y m , m N表
、
a t mo s p h e r e -o e e a n s y s t e m[ J 】 . Ap p l i e d Op t i c s , 2 0 0 3 , 4 2 ( 1 5 ) : 2 6 0 9 —2 6 2 2.
( , Yi , 0 ) , 目标 坐标 为( x, Y , z ) , 则 各雷 达
与 目标 的 距 离 为 :
=
2 实例仿真与结果分析
假 设 目标 飞 行 高 度 为 1 0 k m, 目标 的 Rcs 为4 m, 单 部 雷 达 的 探 测 半 径 均 为
( — X i ) +( —Y i ) + z ( i = 1,
[ ( x — x i ) 。 + ( y — Y ) + z 】
2 … …n ) , 代人上式得到联合探测概率为 :
1 0 0 k m, 以 六 部 雷 达 组 成 的环 形 雷 达 网为
例, 进 行 实例 仿 真 , 模拟次数为1 0 0 0 0 次, 得 图l 中 阴 影 所 围 成 区域 为 雷 达 组 网 系
( 4 ) 对随 机 生 成点 【 X, Y】 进 行位 置 判断 ,
兀
研究[ J 】 . 现 代 电 子技 术 , 2 0 0 7 , 2 3 ( 2 6 2 ) :
3 3— 35.
简 明地 表 示 为 雷 达 散 射 截 面 积 o 、 雷 达 与 目标 间 的 距 离 尺 f 和 该 雷 达 探 测 概 率 之
( 2) : 1 8 -2 3.
美国海军舰载双波段系列雷达的发展
信号与数据处理器(D ) S P 子系统组成 。 体搜索雷 达A /P 4 着 类似 的结 构 , 且 每个 阵列还 NSY一有 并 具有分别执行波束形成和窄带下变频功能的另 两个机 柜 。 中央控 制器 ( 资源 管理 器 ) 于数据 位 处 理器 内。这 种双 波段 雷达 是首 型采 用 中央 控 制器和两种工作在不同频段有源阵列的雷达系
验证 , 国海军 在 20 年 1月与 雷声 公 司就 CR 美 03 2 J 雷达 任 务设 备 项 目签 订 了 1. 美 元 的意 向性 O4 亿
协议 。根据协议 , 雷声公司将用新的任务设备 , 即新 型 的CR J 雷达 系统 来替 换 现役 的C雷 达 。 J 新 雷达仍是一种工作在x 波段与s 波段的双波段雷 达, 采用了之前为“ 朱姆 沃尔特 ” 级驱逐舰设计 的双波段雷达技术 ,主承包商雷声公 司仍负责 研制x 波段天线和共用后端 ,分包商诺思罗普 ・
国 防 科 技 21 年 02 第4 第3 卷第4 期 3 期
美国海军舰载双波段系
T e De e o me t o Na yS h v lp n f US v。 Du a
展
● 吴 永 亮
摘
要 : 对 日益 复 杂 的 海 上 作 战 环 境 , 国海 军 需 要 能 满足 下 一代 海 面 美
换 代 ,为此 ,美 国提 出 了 “ 迪 眼镜 蛇 更 换 ” 朱
(J 项 目, CR) 包括设计 、 研制以及采购一艘功能 替代舰和一套任务设备 , 以替代 目前的“ 朱迪眼 镜蛇” 雷达和 “ 观察 岛” 。 号
1C RX .J  ̄目进展
CR J 系统 与现 役C 系统 相 比任务 未发 生 变 J
可 维 护性 。这 种 双波 段雷 达 由共 用 阵列 功 率 系
相控阵雷达维修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05修回日期:2015-12-27基金项目:军内科研项目(KJ2014023200B11145);博士研究生专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4JY546)作者简介:王永攀(1987-),男,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预警装备管理与保障。
*摘要:针对相控阵雷达维修方案的选择问题,确定了维修方案的决策属性,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PSIS 法的相控阵雷达维修方案优选方法。
该方法通过引入Vague 集来处理维修方案选择中存在的模糊信息,并采用博弈论综合赋权法来确定决策属性的综合权重。
通过计算各备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的灰色关联度,得到了维修方案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进而实现对维修方案的排序和选择。
最后,通过算例应用与分析,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维修方案,相控阵雷达,TOPSIS 法,Vague 集,灰色关联度,博弈论中图分类号:TN95文献标识码:A相控阵雷达维修方案优选方法研究*王永攀,杨江平,张可心,张伟(空军预警学院,武汉430019)Research on Optimal Selection Method ofMaintenance Concept for Phased Array RadarWANG Yong-pan ,YANG Jiang-ping ,ZHANG Ke-xin ,ZHANG Wei(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 ,Wuhan 430019,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selection problem of maintenance concept for phased array radar ,thispaper confirms the decision attributes firstly and then studies an optimal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TOPSIS theory.The proposed method introduces the Vague sets to dispose the fuzzy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the maintenance concept ,and it uses the game theory to calculate the weights ofdecision indexes.The grey relational grade with both ideal and negative-ideal maintenance concept is established to get the grey relational close -degree ,and the ranks of all the alternative maintenance concept is also achiev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Finally ,applications and analysis of one example i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presented method.Key words :maintenance concept ,phased array radar ,TOPSIS method ,Vague sets ,grey relational grades ,game theory0引言相控阵雷达在国家防空、反导等军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1-2]。
舰载防空系统中雷达数据处理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舰载防空系统中雷达数据处理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舰载防空系统中的雷达数据是实现对空中目标进行探测和追踪的关键信息,而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雷达数据也成为了防空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现代战争中,敌方可能会采用对抗性手段干扰雷达信号,使得雷达数据变得复杂和不可靠。
因此,设计一种有效的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对于提高防空系统的反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实现一种针对舰载防空系统中雷达数据的仿真处理方法,包括数据采集、电子干扰处理、目标识别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仿真方法的实现,可以有效地评估防空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对抗性能,并为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此外,该仿真方法还可以用于训练和教育,提高军事人员对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基于舰载防空系统中典型雷达的数据特性,设计并实现开发一套仿真处理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数据采集:综合考虑雷达系统工作环境和信号特点,开发一套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
2. 电子干扰处理:针对敌方可能采用的电子干扰手段,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检测、识别和抵抗等处理方法,在保证目标探测精度的同时,尽可能抵消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3. 目标识别和跟踪:根据雷达采集到的数据,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实现对空中目标的跟踪和预警功能。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仿真和模拟技术,通过编写相关仿真脚本和程序,实现对舰载防空系统中雷达数据的处理和状态跟踪。
四、预期成果1. 实现可用于评估舰载防空系统性能的仿真处理系统。
2. 提供针对雷达数据处理的解决方案和方法,为防空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3. 发表相关科研论文,提高国内防空系统技术研究水平。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1. 调研和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2. 完成论文开题、选题和计划书的编写和提交。
3. 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设计和实现。
第二年:1. 实现干扰检测、识别和抵抗等处理方法。
2. 针对目标进行识别和跟踪,并优化算法和流程。
人民防空系统优化技术研究
人民防空系统优化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和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安全问题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人民防空系统是我国军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在敌方进行空袭时,及时发现和预警,执行有效的防御任务。
优化人民防空系统技术是我们国家对于军事安全的保障,也是提升我国战略实力的必经之路。
一、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人民防空系统要具备高效的指挥系统是关键。
我们国家可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效仿其先进的指挥系统,建立网状指挥系统,实现敏捷迅速的指挥决策。
网状指挥系统可以实现多点、多级、多元化的指挥方式,使指挥信息快速传递,快速响应敌方袭击。
二、加强雷达探测技术的应用雷达技术是人民防空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环,采用优秀的雷达设备能够极大地提升防空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能力。
我国近年来在雷达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可以在实践中对雷达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升级,使之更符合实际防空需要。
还可以研发具有更高扫描范围和更远离散可以探测敌军空中运动目标的雷达技术。
三、建立立体防御体系立体防御体系是确保防空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必要技术体系。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防空地级指挥部、防空旅、防空团等各级指挥架构,实现全军一体的防空体系。
同时结合优化雷达、加强电子对抗等措施,保证防空武器、战机和地面防空阵地的有机配合,形成全方位的立体防御体系。
四、发展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在防空系统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通过分析不同阵地的气象信息、地形情况,融合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形成数据化、智能化的指挥和辅助决策体系。
此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提高防空武器的制导准确性和作战效率。
五、加强智慧化兵器的研发和应用智慧化兵器的研发和应用是推动防空系统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兵器智慧化体现在其具备自主攻击和防守的能力,能够自主分析作战信息和应对突发情况,避免人工干预造成的运行失误。
我国应通过攻关,加强研发智慧化防空武器,实现自主攻防和极高的作战效率,提高我国的防御能力。
防空反导雷达高作战效能人机系统设计方法
2022年8月第50卷第4期Aug.2022Vol.50No.4现代防御技术MODERN DEFENCE TECHNOLOGY防空反导雷达高作战效能人机系统设计方法*孙涛1,2,龙庆华1,2,巢育龙1,董博3,罗军1,2(1.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北京100854;2.雷达人机工程联合创新实验室,北京100854;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未来实验室,北京100854)摘要:针对复杂信息系统与互联网产品在人机系统设计侧重点的区别,如何将功能需求转化为设计需求,突破传统粗放式设计,提高防空反导雷达人机协同和人机交互能力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特征和时序、以效能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和理论,给出了人机功能分配、智能辅助决策、台位分工、交互界面信息架构等影响人机系统作战效能关键环节的科学化设计新方法。
实践表明,基于任务特征和时序、以效能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有效提升了武器装备人机系统的作战效能。
该方法能够有效指导以防空反导雷达为代表的复杂信息系统的人机系统设计,并可为各类强时效性作战人机系统所广泛借鉴和采用。
关键词:人机系统;人机交互;人机功能分配;智能辅助决策;台位分工;信息架构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2.04.012中图分类号:TN959;TJ7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86X(2022)-04-0107-09Design of High Combat Effectiveness Human-Machine System for AirDefense Anti-Missile RadarSUN Tao1,2,LONG Qing-hua1,2,CHAO Yu-long1,DONG Bo3,LUO Jun1,2(1.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o Measurement,Beijing100854,China;2.Radar Man-Machine Engineering Joint Innovation Laboratory,Beijing100854,China;3.Future Laboratory of the Second Academy of CASIC,Beijing100854,China)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mphasis of human-machine system design between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ternet products,how to transform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into design requirements,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extensive design,and improve the human-machine coordination and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bility of air defense and anti-missile radar,and puts forward a effectiveness centered design idea and theory based on 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im‐ing sequence.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cientific design method for the key links affecting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human-machine system,such as human-machine function allocation,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station division,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of interactive interface and so on.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effectiveness centered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based on 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iming sequence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weapon equipment human-☞目标特性与探测跟踪技术☜*收稿日期:2022-01-29;修回日期:2022-05-06第一作者简介:孙涛(1978-),男,北京人。
面向反导预警作战的雷达交接班时机选择方法
面向反导预警作战的雷达交接班时机选择方法
阮菲;高玉良;蔺美青
【期刊名称】《现代防御技术》
【年(卷),期】2013(041)004
【摘要】针对反导预警作战过程中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early-warning radar,EWR)和多功能地基相控阵雷达(ground-based radar,GBR)探测跟踪弹道导弹的交接班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雷达交接班时机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卡尔曼滤波对弹道目标进行滤波定轨,基于目标瞬时运动状态估算目标剩余飞行距离,并依据GBR对目标的探测定位精度(geometr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进行接班时机优选,以支持反导预警作战雷达交接班决策.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6页(P121-125,140)
【作者】阮菲;高玉良;蔺美青
【作者单位】空军预警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湖北武汉 430019;空军预警学院五系,湖北武汉 430019;空军预警学院五系,湖北武汉 4300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9
【相关文献】
1.基于灰色AHP的反导预警雷达作战效能评估 [J], 郑玉军;田康生;陈果;王涛
2.反导预警雷达交接班效能仿真模型框架研究 [J], 蔺美青;高玉良;陈鹏;袁靖;
3.反导预警雷达交接班效能仿真模型框架研究 [J], 蔺美青;高玉良;陈鹏;袁靖
4.作战中舰载雷达干扰装备的作战使用时机 [J], 周刚;陈奇
5.基于COGF法的反导预警作战管理能力评估 [J], 肉孜麦麦提;王树文;欧阳琰;王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防空反导相控阵雷达发展途径和关键技术
防空反导相控阵雷达发展途径和关键技术
郭衍莹
【期刊名称】《地面防空武器》
【年(卷),期】2013(044)003
【摘要】介绍美海军正策划对“宙斯盾”中的S波段相控阵多功能雷达进行更新换代的技术路线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其在工程实践上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技术的优劣,提出对未来防空反导相控阵双波段雷达发展途径的思考.
【总页数】8页(P6-13)
【作者】郭衍莹
【作者单位】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相控阵-MIMO模式雷达导引头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
2.毫米波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结构设计研究
3.相控阵雷达快速工艺准备与优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4.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5.数字相控阵二次监视雷达关键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S的跟踪制导雷达与动能拦截器目标交接
基于DS的跟踪制导雷达与动能拦截器目标交接
李凌鹏;杨兆民;冯亚军;兰玉民
【期刊名称】《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7)006
【摘要】目标识别匹配是跟踪制导雷达与动能拦截器成功交班的关键环节.从目标匹配角度,对雷达与导引头之间的交接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取和量化弹道目标典型识别特征,将每个特征作为一个证据,构造每个证据的基本置信指派函数,然后运用DS方法进行分布式计算融合,通过决策规则对融合结果进行判断,完成目标匹配.最后,用算例验证了DS方法对目标交接的有效性.
【总页数】4页(P427-429,434)
【作者】李凌鹏;杨兆民;冯亚军;兰玉民
【作者单位】空军预警学院,武汉4300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9
【相关文献】
1.基于DS的跟踪制导雷达与动能拦截器目标交接
2.基于自适应鲁棒反演的固体动能拦截器姿态跟踪控制
3.角闪烁背景下基于IMM算法的末制导雷达目标跟踪
4.DSP实现基于改进压缩跟踪算法的目标实时跟踪
5.一种基于DDS的末制导雷达多目标波形生成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 . G R雷 达 在 预 测 信 息 引 导 下 完 成 扫 描 截 B 获 , 捕 获 目标 , 而 完 成 弹 道 目标 跟踪 的雷 达 并 进
交 接 班 。
.
设 z为 指 挥 控 制 中心 , P为 远 程 预 警相 控 阵 雷达 , x为 G R雷 达 , 种 雷 达协 同工 作 , B 2 其探 测
达 ( 精 密 跟踪 雷达 ) 在 空 域 的 时 间和 位 置 ; 如 所 如
发 现 目标 外 推 轨 道 进 入 x的威 力 空 间 , Z将 目标
进 入 x空域 的时 间 、 置 及 误差 信 息 及 时地 传 给 位
x. ③x启 动指 挥 中心任 务 , 据 获 取 的 预 报 信 根
接效能准则 , 交接方案的不断优化 , 确保 可为防空反导雷达交接建模和方案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 词 : 空反 导 ; 防 弹道 目 ; 基 雷达 ; 标 地 雷达 交接 班 ; 真 评估 仿
中 图分 类号 :N97 T 5 文献标 志 码 : A D I1.99 isn17 .6 1 020 .1 O : 0 6/.s.638 9 . 1. 0 1 3 i 2 2
息 形 成 截 获 命 令 , 目标 进 行 接 班 截 获 , 现 多 对 实 雷 达对 无 引 导信 息 的 弹道 目标 的交 接 班跟 踪 .
评 估 和优化 问题 .本 文针对 远 程预 警相 控 阵雷达 和多 功 能地 基 相控 阵雷 达 的交 接 问题 , 将基 于预 测 和 基 于多 属 性评 估 的 方法 有 机 结合 , 构建 交 接 模 型 体 系 , 成基 于仿 真评 估 的交 接方 案 优化 设 形 计 方法 , 雷达交 接班 问题 研究 提供 有益参 考 . 为
弹 道 目标 示 图 如 图 1 示 . 雷 达 交 接 班 的基 本 所
另 外 , 接 方 案 的设 计 不是 借 助专 家 经 验 或解 析 交
计 算 手段 可 以单次 完 成 的 , 接 方案 优 化也 是 雷 交
达 交 接班 问题 研究 的重 要 内容 . 远 程 预 警 相 控 阵 雷 达 和 多 功 能 地 基 相 控 阵 雷 达 ( B ) 弹 道 导 弹 预 警 监 视 系 统 的重 要 组 G R是
远 程预警 相控 阵雷达探 测到 弹道导 弹后 , 对 其 连 续跟 踪 测 量 , 滤 波 可估 计 出 目标 的 瞬 时 经
运动状态 , 初轨确 定 、 道改进等进行 定轨 ; 经 轨
根据 轨 道根 数 外 推任 意 时 间 目标 所 处 的位 置 , 可 预 测 目标 进 入 其 他 雷 达 威 力 空 间 的 时 间 和 位
—Leabharlann V_126 0 . NO 2 . Apr .201 2
防空反导作 战雷达 交接方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蔺美青 高玉 良 , 阮 菲 ,
(_ 1 空军雷达学院 五 系, 武汉 4 0 1 ;2空军雷达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309 . 武汉 4 0 1) 30 9
摘
要 : 对 防空反 导 作 战过 程 中 多地基 雷达探 测跟 踪 弹 道 目标 的 交接 问题 , 针 将基 于预 测和 基 于 多属性 评 估
的 交接 方 法有 机 结合 , 用仿 真评 估 的 思路 和 方 法 , 采 构建 专 家经验 和 解析 计 算 相 结合 、 定性 和 定 量相 结 合 的 雷达
交接 模 型体 系. 通过 交接 方案 设 计 、 交接 过程 模 拟和 交接 效 能 评估 等 , 实现 交接 方案 对 比和 优选 . 该 方法 利 用交
第2 卷 第2 6 期 2 1年 0 月 02 4
文章编 号 :6 38 9 ( 0 2 0 — l9 0 1 7 —6 12 1 )2 0 1 —5
空 军 雷 达 学 院 学 报 Jun l f rF reR d r c dm o ra o Ai oc a a a e A—
成 部 分 .前 者 以值 班 警 戒 和 预 警 为 主 要 任 务 ,
G R则 以对 目标 精 确 跟 踪 和 准 确 识 别 为 主 . 文 B 献 [] 于 多 属 性 评 估 的 思 路 , 过 交 班 雷 达 选 1基 通
择 和 交 班 时 机 选 择 环 节 , 成 多 雷 达 的交 接 过 完 程 ; 献 [ 3基 于 预 测 的 思路 , 文 2 ] — 通过 指 控 中心 对 目标 轨 道 的预 报 和外 推 , 确定 多 雷 达 的交 接班 时 机 , 成 交 接 过 程 .以上 方 法 没 有 考 虑交 接 方 案 完
过 程 是 :①P进 行 搜 索 时 发 现 并 截 获 某 来 袭 目
标 , 步 判 别 为 弹 道 目标 , 后 对 其 连 续 跟踪 测 初 然 量 , 算 其 轨 道 , 轨 道 数 据 实 时 上 报 给 指 挥 中 计 将 心 z ②z对 其 轨 道 进 行 外 推 , 测 导 弹 在 P所 . 预 在 雷 达 威 力 空 域 的 飞行 时 间 以及 其 进 入 其 他 雷
地 基 雷 达 担 负 着 探 测 跟 踪 弹道 目标 等 的 重 要 使命 任 务 , 防空 反 导预 警 体 系 的重要 组 成 部 是
分 . 由于 单 个 雷达 难 以完 成 对 弹 道 目标 的 预 警 和 精 确 跟 踪 任 务 , 要 多 个 不 同频 段 、 同 体 制 需 不 的雷 达组 网 , 以协 同作 战 .这 就涉 及 到 雷达 之 间 对 目标 探 测 和跟 踪 的交 接 班 问 题 . 而 雷 达 交 接 班 又 涉及 交 接 班 时机 的选 择 、 接班 雷 达 对 目标 的 截 获 方式 以及 接班 雷 达 的选 择 等关 键 问题 , 因此 判 断 雷达 交 接 效果 的好 坏是 涉及 雷达 探 测性 能 、 部 署 位置 、 目标 轨道 特 性等 的多属 性 评 估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