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一)补充简答题1.简述如何确定褶皱在空间的方位?答:褶皱在空间的方位可由褶皱的轴面产状、枢纽产状、两翼产状和翼间角确定。
两翼和轴面的产状要测量其倾向和倾角。
垂直面状要素的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为倾角,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所指岩层向下倾向的方向即为倾向。
翼间角为褶皱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
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过两翼两个拐点处的切线的夹角。
枢纽产状要测量枢纽的倾伏和侧伏。
倾伏包括倾伏向和倾伏角。
前者指枢纽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其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
侧伏包括侧伏向和侧伏角,前者指轴面的走向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轴面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
对于规模较小,出露完整的褶皱,可以从露头上直接测量以上各要素。
对于规模较大,出露不完整的褶皱,往往需要系统测量其褶皱面的产状,然后通过计算方法或赤平投影方法才能较精确地确定其枢纽和轴面的产状。
2.简述重力滑动构造的基本结构。
答:重力滑动构造是由重力作用引发的滑动推覆构造,它是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的重要成因。
重力滑动构造基本结构为:下伏系统、滑动面、润滑层、滑动系统。
分带:后缘拉伸带、中部滑动带和前缘推挤带。
形成条件为:一定的坡度;滑动系统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应由软弱层和孔隙流体的参加。
下伏系统构造较简单,基本保留了早期或基底构造的特征;滑动面沿原始地质界面(如层理面、不整合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或破裂面发育,剖面和平面上均呈弧形,剖面上常呈犁式、铲式或勺形。
润滑层能降低滑动摩擦力,使滑动系统长距离搬运,常由软弱岩层或面理化岩层构成,如泥岩层、煤层、膏岩层、片岩、片理化的蛇纹岩、辉绿岩等。
中部滑动带岩层和构造比较复杂,往往为一系列互相叠置或切割的滑体、滑块,褶皱,断层发育。
前缘推挤带常又一系列逆冲断层叠置而成,后缘拉伸带常出露下伏系统的岩层。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水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4_水资源学与生态水文学

一、流域水文模型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二、流域产流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我国南北方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不同?三、径流形成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试述河川径流中的基流分割主要方法及研究基流的意义。
径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条件。
四、下渗影响下渗的因素由哪些?五、蒸发能力何为流域的蒸发能力?干旱和湿润地区的实际蒸发和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实际蒸发与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计算?六、水文循环如何理解水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性?其意义是什么?试述水量转化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试述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科学问题。
论述流域水文循环和水量转化过程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七、水文学科理论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八、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试述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及其研究方法?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九、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论述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十、区域水文分析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径流、地下水排泄,以及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如何理解湖泊、沼泽的水量平衡与调节作用?十一、新技术方法一、试题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水文学主要是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规律,水资源学主要研究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运动规律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即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重要科学基础,水资源学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
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基础。
从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的发展过程看,水文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水资源学是在水文学的基础上,为了研究和解决日益窋的水资源问题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知识体系。
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招生目录二、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政治50外语50专业一90专业二90总分320三、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参考书四、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843遥感概论982程序设计839地理信息系统五、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一)名词解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A”。
第一,什么是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A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的5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2004年(大概回忆)
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
2、农业区划
3、半城市化
4、钟摆式运输
5、简答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试谈我国西部开发?
7、谈谈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理解?
区域规划
辽宁中部城市群与科学发展观?
地理衰减规律的理解?
2005
国定贫困县国土资源区域核心竞争力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区域发展):
名词解释(每题4分):
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
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
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002年博士考题
《区域发展》,以下6道题中任选5题,每题20分。(准确试题)
1、加入WTO之后,外商将扩大在我国的投资领域。请你就其中某一个具有较大扩大规模前景的领域,阐述该领域的发展对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
2、在我国区域规划中对空间结构组织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有哪些?请任选一个理论,阐述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开发区的利弊?
分析中/西/东部/东北的空间结构?
2.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2006)
一、解释
1.指出“十一五”规划的4类主体功能区
2.货流图
3.人口金字塔
4.生产性服务业
二、简述(3选2)
1.简述过去50年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特点和作用。
中科院地理所考博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XX年经济地理一、名词(5‘*4)1、工业区位2、观光农业3、低碳城市4、空间结构二、简述(四选二,15'*2)1、农村流动人口的特点和成因2、我国城市群竞争力(记不清了)3、4、三、论述(三选二,25‘*2)1、高速铁路现设对我国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2、城乡区域空间发展存在的矛盾及解决途径20XX年经济地理一名词解释1 区域2 重工业3 城市群4 生态旅游二简答题(4选2)1简述沿海企业搬向内地的原因2影响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因素3旅游“黄金周”的利与弊4实证主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三论述题(2选1)1在全球化进程中,构成区域竞争力的要素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论述变化原因2请你设计一套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指标体系,并阐述设计理念。
20XX年经济地理名词解释:生产链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综合运输体系复种指数城市更新论述:1. 根据十一五期间的全国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图(试卷中提供),论述规划的依据和合理性。
2. 信息化对地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3. 中国新农村建设下村镇的布局模式。
4. 依据主体功能区原则,任选一个区域进行主体功能区划。
5. 城市中暂住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的现实制约因素。
6. 论述建国以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布局变化特征。
区域发展分)20分,共4(每题名词解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56项工程东盟国定贫困县自然地带性规律主体功能区划论述:(选择4个作答,每题20分,共80分)1. 结合案例,运用点轴理论阐述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2. 我国水土资源空间特征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影响。
3. 你认为环渤海地区是不是一个经济区?阐述理由。
4. 我国国土空间无序开发的主要表现。
5. 比较主体功能区划中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差别。
6. 论述互联网贸易对于实体经济区域的影响。
20XX年区域发展名词解释(每题4分):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01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doc

201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1、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单项选择题A、人民检察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答案】D【解析】《宪法》第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项选择题A、成反比B、成正比C、无关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答案】A【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一般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则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故本题选A选项。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即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是我国最低的一项国家政权机关。
()判断题对错【答案】错误【解析】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非国家政权机关。
故本题判断错误。
4、不同的文书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语言要求,公文的语言要求是()。
单项选择题A、准确、简明、规范、得体B、形象、生动、准确、得体C、严密、准确、生动、庄重D、完整、严密、形象、质朴【答案】A【解析】公文的一般用语要求是准确、简明、规范、得体。
不要求生动、形象。
故本题选A。
5、【不定项选择题】我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生效,实施以来,我国反垄断执法力度日渐加强。
最近发改委对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之一美国高通公司历时14个月的调查认定,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的性质严重,包括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等,2015年2月10日,高通宣布,将向中国官方支付60.88亿反垄断罚款。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考研历年真题

自然地理学(博士)2017 年试题一、简答题1.岩溶作用2.土壤的物质构成3.自然区划的原则二、阐述题1、天气的形成2、生态系统的功能3、水分循环的过程2016 年试题一、简答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色2、土壤的一般形态特色3、生态系统的组分二、阐述题1、天气变化的原由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2015 年试题一、简答题1.天气形成的地理因子2.成土学说3.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色二、阐述题1、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2、地球水散布,水的大循环及水的更新周期3、我国自然地理特色2014 年试题一、简答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色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水量均衡二、阐述题1、中国的天气及其特色2、中国植被的散布规律3、试阐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内容2013 年试题一、简述1、地貌成因有哪些2、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3、生物群落的分类二、阐述1、阐述天气形成的原由2、阐述大海资源与大海环境保护阐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2012 年试题1.简答1)基当地貌种类2)季民风候3)生态系统的组分2.阐述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5)试述水量均衡6)中国自然地理特色2011 年试题 ( 博)1.简答1)天气形成的地理因子( 伍 P150)2)主要成土过程( 伍 P338)3)生物多样性意义( 伍 P448)2.阐述4)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黄秉维第十四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5)我国地貌特色( 赵济第二章地貌P4)6)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 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二节自然区划P482) 2010 年一、简答1、土壤的物质构成2、水量均衡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二、阐述1、生态系统的功能2、天气系统的构成及特色3、我国地理地带的主要特色2009 年试题 ( 博)1.简答1)土壤的一般形态( 伍光和第六章土壤圈P315)2)水情因素 ( 伍光和第四章大海和陆地水P205)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 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P463)2.阐述4)中国植被的散布规律(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5)天气变化及其主要原由( 伍光和第三章大气与天气P165)6)我国重要自然灾祸及其应付策略( 见北京师范大学第四章中国自然灾祸及防灾减灾2008 年试题 ( 博)1.简答1)自然地区区分原则( 赵济第十五章自然地理区划P176)2)成土学说 ( 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色( 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40)2.阐述4)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类( 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29) 5)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25)6)中国的天气特色( 赵济第三章天气P15)2007 年试题 ( 博)1.简答:1)水分循环 ( 大海和陆地水 )2)生态系统结构( 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14)3)简述影响成土过程的因素( 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2.阐述4)我国地貌特色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赵济第二章地貌P4)5)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内容(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6)我国季民风候的特色和对我国的影响( 大气与天气 )2006 年试题 ( 博)1.简答1)主要成土过程( 土壤圈 )2)群落分类 (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喀斯专门貌 ( 地貌 )2.阐述4)我国地理地区分异的特征(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5)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大海和陆地水)6)天气变化及其影响( 大气与天气 )2005 年试题 ( 博)1.名词1)土壤质地 ( 土壤圈 )2)生物多样性 (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水量均衡 ( 大海和陆地水 )2.简答和阐述4)温室效应和全世界变暖 ( 大气与天气 )5)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6)地区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7)相关区划 (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相关生态需水方面9) LUCC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2004 年试题 ( 博)1.简述1)简述地貌成因( 地貌 )2)生态系统的构成(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天气的影响因素( 大气与天气 )2.阐述4)我国水资源问题( 大海和陆地水)5)中国自然地理特色(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6)人地关系与可连续发展( 环境保护和可连续发展)2003 年试题 ( 博)一、名词1)基当地貌种类( 地貌 )2)温室效应与全世界变化 ( 大气与天气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二、简述和阐述4)自然地区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5)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向(20 分)6)干旱区水文特色和资源利用问题( 黄秉维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 2002 年试题1.简述1)流水地貌 ( 地貌 )2)水循环(或土壤地带性)3)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注,因是不一样的人回想的,有点差别,你都看看)2.阐述4)简述我国自然地理地区性特色5)阐述我国主要土地退化6)阐述我国水问题2001 年试题 ( 博)1.简述1)种群、群落2)地理地带3)水量均衡4)结构地貌5)成土过程2.阐述6)LUCC 内容与进展7)我国自然地理基本特色8)温室效应与全世界环境意义2000 年试题 ( 博)1.简述1)对于自然地理学科发展;( 黄秉维第二章面向2)西部土地退化有哪几种种类。
中科院RS考博试题(1995-2016-不全)

侯志伟1995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 简答题(40分)1. 遥感地学评价标准2. LANDSAT TM 数据特征3. 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4. 遥感信息复合分析二. 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2. 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3. 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4. 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 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5分)1. 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2.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 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 遥感信息增强方5. 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1997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监督与非监督分类2.最大似然法3. TM的七个波段二、论述题遥感地学评价基础-------------------------------------------------------------------------------1998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 答与名词解释:1.混合像元2.高光谱3.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一、 论述题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1999年博士生(RS)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 主成分分析2. 高光谱遥感3. 遥感影象的特征二、论述题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2000 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一、 简答与名词解释:1. 混合像元(98)2. 高光谱(98)3.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 最大似然法(97)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 (98)6. 主成分分析(99)侯志伟7. TM 的七个波段(97)8. 高光谱遥感(99)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水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一、流域水文模型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二、流域产流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我国南北方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不同?三、径流形成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试述河川径流中的基流分割主要方法及研究基流的意义。
径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条件。
四、下渗影响下渗的因素由哪些?五、蒸发能力何为流域的蒸发能力?干旱和湿润地区的实际蒸发和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实际蒸发与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计算?六、水文循环如何理解水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性?其意义是什么?试述水量转化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试述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科学问题。
论述流域水文循环和水量转化过程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七、水文学科理论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八、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试述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及其研究方法?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九、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论述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十、区域水文分析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径流、地下水排泄,以及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如何理解湖泊、沼泽的水量平衡与调节作用?十一、新技术方法一、 试题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水文模型的分类水文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类。
物理模型是一种比尺或比拟模型模拟,前者将研究对象的原型按一定的比例在实验室内建成物理模型,先对模型进行观测分析,然后根据相似律再对原型的物理过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后者是以一些物理量来比拟水的某些特性的模型。
数学模型则首先针对人们已掌握的流域径流形成的物理机制,应用物理定律建立其数学描述方程式,然后用数学方法时行求解,从而获得各种情况下流域降雨与径流之间的定量关系。
2021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2021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
第1题:高气压中心附近的高空气流会向低空流动,空气在下降过程中温度会上升。
所以, 高气压中心附近的天气一般是().
A.晴天
B.阴天
C.强风
D.雷雨
【解析】正确答案:答案如高气压中心附近气流都是下沉运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 水汽比较雅凝结,不宜形成降水。
所以一般为晴天。
第2題:华尔街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世界经济开始经受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0 一年过去了,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开始緩慢、曲折地。
人们看到了o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考验恢复前途
B.挑战复苏曙光
C.考核回暖希望
D.挑衅苏醒光明
【解析】正确答案:答案& “前途”比喩未来的光景。
“曙光”比喩己经在望的光明前景。
“希望”指盼着岀现某种情况或达到某种目的。
“光明”指亮光,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
根据题干,世界经济形勢只是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经济还未开始全面复苏,与“曙光”的含义相符。
故选B。
第3题:根据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管理方法,这体现了管理学中的哪一原理?()
A.效益原理。
中国科学院年博士入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1995年博士入学试题一、简述题(40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概述:数据采集、监测与编辑;数据处理与变换(矢栅转换、制图综合);数据存储与组织(矢量和栅格模型);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检索、空间拓扑、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网络分析等);图形交互与显示(各种成果表现方式)。
根据社会和用户的需求,GIS是依托基本功能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二次开发环境等,演绎出众多的GIS应用系统。
2.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2.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图形图像数据包括现有的地图、工程图、规划图、照片、航空与遥感影像等。
目前各种类型的地图是重要的信息源。
这不仅是因为地图的内容直观与丰富,而且是由于在地理信息系统诞生以前,地图是表示空间与非空间信息强有力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册完备的专题地图集是一个很好的人工操作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影像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数据源,它至少具有下列一些特点:①能取得大面积、综合的信息;②速度快;③降低数据储存冗余和不连续性;④能提供各类专题所需要的信息。
各种文字数据包括各类调查报告、文件、统计数据、实验数据与野外调查的原始记录等,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土壤成份、环境数据。
确定应用哪些类型的数据是由系统的功能所确定的,例如要建立一个土地的适宜性和承载力的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有地形、土壤类型、降雨、地下水位、运输条件等。
按照数据的储存形式,可将数据源分为图形、图表与数字化形式。
图形、图表数据包括现有的地图、照片、记录及各类文件。
而计算机的磁盘、磁带等是以数字化的形式来保存数据的。
目前许多空间数据以及人口统计、地形等数据均是以数字化形式向用户提供,数字化形式的数据可以方便地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内,便于用户使用。
地理信息系统信息输入包括空间数据输入与属性数据输入,以及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空间数据是指这类数据所处的空间位置;属性数据(或非空间数据)是指这类数据定义空间数据或制图特征所表示的内容。
中科院地理所考博GIS历年真题(98-16)

中科院地理所考博GIS历年真题(98-16)1995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试题一, 简述题(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2. 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及其特征.4. 空间数据库主要特征.二, 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应用.2.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3. 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GIS与RS的相互关系;GIS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1996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简述题(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3. 地理信息数据结构的类型4. 空间拓扑叠加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综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2. 试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网络的关系及其综合应用.3. 结合你的经验,谈GIS应用前景1997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名词解释拓扑关系缓冲分析关系数据模型空间叠加二、简答题1,GIS的主要功能(略)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三、问答题(选2)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1998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简答:1. 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99)2. 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99)3.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99)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99)5.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关系剖析.(99)6. 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98)二、问答(任选二)1. 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99)2.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方式比较.(99)3. 结合你的专业,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99 )4. GIS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98)5. RS 与GIS 结合.(98)1999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名词解释1. 数字地图2. 地理编码3. 拓扑叠加二、问答1. OpenGIS的特点2. GIS的基本功能3. 空间坐标的转换方式和方法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 空间拓扑关系2. 地址匹配3. 元数据4. 栅格数据结构5. 空间数据精度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 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3. 叠加分析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2. 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3. 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2)一、名词解释1. GIS2. 数据字典3. 空间拓扑叠加4. 数字地形模型5. 节点匹配容差二、简答1. GIS构成2. 关系数据库构成3. 栅格与矢量结构优劣比较三、问答1. GIS发展简况与趋势2. 结合你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方法及前景2001中国科学院地理所GIS考博试题一、名词(10)1. 关系数据库2. 离散化3. 地图精度4. 地址匹配5. 四叉树二、简述题(40)1. GIS结构及功能2. 列出空间分析功能(3个以上)及其应用3. DEM的特征及应用4. Internet GIS的特点及应用三、论述题(1,2选一个,3,4必做)1. GIS的发展趋势(15)2. GIS方法论(15)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可能的改进方法(15)4. 3S关系及集成(20)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1. 地理空间2. 行程编码3. 地址匹配4. 拓扑关系空间数据元数据二,简答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三,问答1. GIS的发展历程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一、名词解释:1.GIS2.数据挖掘3.空间索引二、简答题: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2,数据质量标准三、论述: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很麻烦.2,关于温度梯度的.2003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1. DEM2. TIN3. 平移转换4. 栅格结构二、简答1、GIS的组成2、空间拓扑分析3、GIS互操作三、论述(任选二个)1、GIS的发展简史和趋势2、WebGIS的核心模型及其应用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关键和潜在领域2004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简答题(8分/题)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3、地址匹配及其可能的应用4、空间叠加的方法5、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及其特点二、论述题(四选三)(20分/题)1、地理信息的组成及其可能的不确定性2、DEM的建立方法及其优缺点比较3、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2005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简答题5个每个10分1、空间数据的类型及其特征2、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数据类型及比较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4、空间叠加的主要方法5、国产主要gis软件的主要特点二、论述题3选2 每个25分1、DEM的实现方法及其特点2、专业分析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集成方法及其比较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2*5 10分)1.矢量数据模型2.关系数据库系统3.缓冲区分析4.地理编码5.不规则三角网(TIN)二、简述题(6*5 30分)1.空间聚类2.数字地形模型表达方式3.地理空间及其表达方法4.空间拓扑分析5.地理信息服务质量(相关,具体记不太清楚了:))三、论述题(20*3 60分)1.WebGIS发展现状及趋势2.比较分析矢量数据模型及栅格数据模型的优缺点3.结合您专业,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2014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真题-地理信息系统1、名词解释矢量数据模型;DEM; 行程编码;TIN;地址匹配2、简单题地理空间及其存在形式;空间拓扑分析;最多路径分析;地表坡度计算方法;地理信息服务质量3、论述题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互联网地图服务发展现状与瓶颈和突破点分析;遥感、GIS融合发展趋势分析2016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真题-地理信息系统一、简答题(每题8分)1,地理位置的类型及特征2,矢量数据模型及其优缺点3,空间索引的主要方法4,缓冲分析5,地址匹配二、论述题(三选二,每题30分)1,空间拓扑叠加的原理与算法类型2,位置服务及发展态势3,结合您的专业,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2002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
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
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7.尺度选择
2003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健康
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
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005年
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控方法
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
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
(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
生态位和种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随着系统的演替向顶极群落阶段发展时,其生态位数目渐增,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空白生态位逐渐被填充,生态位逐渐被饱和,从而构成复杂稳定和网络结构的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生态位不饱和,是一种偏途顶极,当人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态系统易发生变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
5.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阶段的结构与过程特征
6.气候变暖对植物分布、生产力和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7.从生态学角度说明一种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体福营养化)的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治理措施
8.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估指标
2002年环境经济学试题
1.试述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用柯斯定理解释汽车尾气排放问题
3.用环境经济学原理说明东南沿海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试述21世纪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3年环境经济学试题
1.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2.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环境经济学问题
3.应用环境经济学原理恢复草地生态恢复
4.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与手段
1999年中国科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
1.概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2.论述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及其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3.试述黄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
4. 试述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一个独特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意义
《自然地理学》2000年考试题
1.关于自然地理学科发展
2.西部土地退化有哪几种类型:《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退化的现状与对策》3.西部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4.自然地域分界线(前两题为简答,后两题为论述)
2002年自然地理:
一、简述
1.流水地貌
2.水循环(或土壤地带性)
3.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
(注,因是不同的人回忆的,有点差异,你都看看)
二、论述
1.简述我国自然地理地域性特征
2.论述我国主要土地退化
1.论述我国水(资源)问题
2003自然地理
简答:几种基本地貌类型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
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论述:试述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试述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调控和合理开发利用
试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2004年自然地理学考题
一简述
1 简述地貌成因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3 气候的影响因素
二论述
1 我国水资源问题
2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3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2005年自然地理
水量平衡
生物多样性
土壤质地
全球变暖co2
生物多样性定义
地域分异规律
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其策略
我有去年的自然地理考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成功!
简答:几种基本地貌类型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
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论述:试述自然地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试述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调控和合理开发利用
试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2001土地资源
1.综合剖面制图方法(15)
2.苏联、澳大利亚、中国土地分级系统(15)
3.
4.LUCC意义与内容(20)
5.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问题(20)
2002土地资源学
1.简述土地资源研究中系列制图的综合制图与制图综合问题(10)
2.简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15)
3.简述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中的PSR模型(15)
4.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20)
5.论述土地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布局(20)
论述我国耕地保护的意义、目标和主要措施(20)
2005年
城乡结合部的长效机制
土壤:
1.粘土矿物的分组
2.有机质的来源
3.我国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4.我国南方红壤的特点
大题: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你认为当前我国应重视那些土壤学研究领域
生态:
边缘效益原理
两个或多个不同生物地理群落交界处,往往结构复杂,出现不同生境的种类共生,种的数目和种群密度变化比较大,某些物种特别活跃,生产力相应较高。
例如森林和草原交接处鸟的种类很多;在海湾、河口处鱼类最复杂最活跃;旱涝交替的湖滨,植物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强等等,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的产生,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第一、种间竞争:生态系统的演替,·是一个不断竞争边缘生态位的过程。
凡较适应边缘带环境的或食物链上占优势地位的,以及在共生种间具有促进性他感作用的种群得到发展。
如果各个物种在边缘带竞争的结果是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克相生,连环相依,形成高效的物质和能量共生共享网络,那么该边缘带必然物种密集,生产量大。
第二、加成效应:每个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要差于理想生态位,因此,生物具有一种实际生态位向理想生态位靠拢的潜在趋势,边缘带的环境为生物提高实际生态位创造了条件,边缘带具有较优势的生态位,因而种群密度较大,种群较活跃,种群生产力也较高。
第三、协合效应:植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利用强度与其他生态因子的状况有关。
边缘地带的各种生态因子并不是简单的加成关系,对于某些特定种来说,其固有的生态习性,是在长期的演替过程中,不断地占领边缘,利用边缘而来的,它们一旦与边界异质环境处于合适的生态位相“谐振”时,各个因子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协合效应,使种群增大,生产力增高。
第四、集富效应:边缘地带在生态系统中是多种应力交叉作用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一般子系统相比较,更为复杂、异质和多变,信息较丰富,因而刺激了各子系统中对住处需求高的种群,甚至外系统的种群向边缘地带集结。
更多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