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区规划分为三大片区
延安2024拆迁计划书

延安2024拆迁计划书1. 引言本拆迁计划书旨在概述延安市在2024年的拆迁计划,旨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拆迁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拆迁计划,可以为城市的更新和改造创造更好的条件。
2. 目标和背景2.1 目标本拆迁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施市中心区域的拆迁,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2.2 背景随着延安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城市规划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需要通过拆迁来释放土地,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延安市政府决定在2024年实施一系列拆迁计划,以提升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3. 计划实施3.1 拆迁区域划分根据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和需求,本拆迁计划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延安市中心商业区:将拆除老旧建筑,以建设更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提升城市的商业吸引力。
•延安市住宅区:将拆除老旧住宅楼,进行新房开发,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延安市交通枢纽区:将拆除不必要的建筑物,为交通枢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空间。
•延安市公共设施区:将拆除老化和不再符合需求的公共设施,重建更现代化的设施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3.2 拆迁程序拆迁程序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制定详细的拆迁计划:根据拆迁区域划分,制定详细的拆迁计划,包括拆迁范围、时间表和拆迁补偿标准等内容。
2.通知居民和商业机构:在拆迁开始之前,通知受影响的居民和商业机构,告知他们拆迁的时间和补偿政策。
3.开展协商和谈判:与受影响的居民和商业机构进行协商和谈判,确保拆迁过程中的公平和合法性。
4.进行拆迁工作:在协商和谈判结束后,开始进行拆迁工作,包括拆除建筑物、清理遗留物等。
5.补偿和安置工作:对受影响的居民和商业机构进行合理的补偿,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安置地点。
3.3 资金和资源保障为了顺利实施拆迁计划,延安市政府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延安新区产业发展趋势

延安新区产业发展趋势延安新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延安市境内,是我国党中央确定的中央走廊上首个七大战区级新区。
延安新区的建设旨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先导区。
在产业发展方面,延安新区具备多个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引领全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首先,在资源禀赋方面,延安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地处贫瘠的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延安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且质量较好,适宜发展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资源性产业。
此外,延安市拥有党中央驻地的历史和红色文化底蕴,具有教育、科研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而延安市也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
其次,在交通条件方面,延安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延安市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东南部,是连接西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陕甘宁边区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在延安市交汇,通过铁路和公路,可以快速连接陕西省内外的各大城市。
此外,延安市还拥有一个机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空中交通保障。
再次,在政策环境方面,延安新区拥有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支持陕甘宁边区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延安新区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方针和政策。
此外,陕西省和延安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在延安新区投资和发展。
这些政策和举措将为延安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基于以上的优势条件,延安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国家和省市的规划,在未来的发展中,延安新区将重点发展以下几个产业:首先,农业产业是延安新区的优势产业之一。
延安新区在农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未来,延安新区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提高农业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其次,制造业产业是延安新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25•【字号】延政发〔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延安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25日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2月24日延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篇开启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征程 (2)第一章发展基础 (2)第二章发展环境 (8)第三章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9)第四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第五章战略定位 (13)第六章奋斗目标 (14)第二篇构建具有延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18)第七章以后整理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8)第八章以高端能化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 (23)第九章以文化旅游催生服务业新优势 (28)第十章以新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33)第三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37)第十一章畅通区域经济循环 (37)第十二章扩大有效投资 (38)第十三章释放消费潜力 (39)第十四章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0)第十五章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41)第四篇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45)第十六章优化区域布局 (45)第十七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52)第十八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6)第五篇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61)第十九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1)第二十章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64)第二十一章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67)第六篇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70)第二十二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0)第二十三章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73)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75)第七篇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 (78)第二十五章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78)第二十六章加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79)第二十七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82)第二十八章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85)第二十九章推进健康延安建设 (87)第三十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91)第八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延安 (94)第三十一章推进法治延安建设 (94)第三十二章维护社会安全 (96)第三十三章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98)第三十四章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 (101)第九篇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103)第三十五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03)第三十六章规划保障措施 (104)第三十七章规划落实措施 (105)“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弘扬延安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
建设一个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美丽延安

出了“做美延安”的构想。
现在,延安城市人口有50万,聚居在36平方公里的狭长川道里。
城市半径每增加1公里,仅可增加建设用地不足700亩。
在这样的前提下,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疏解老城区建设密度,保护好革命旧址就成为“做美延安”的当务之急。
延安缺地,但不缺山。
所以,“中疏外扩,上山建城”这个大胆的战略,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中疏”就是要把现在老市区的密度减下来,保护革命旧址,发展旅游产业。
“外扩”就是将老城部分城市功能扩到外面去,在山上另辟新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
在规划蓝图上,延安新区分为三个区域,共73.4平方公里,北区38平方公里,主要是市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和居住区;南区32.3平方公里,主要是区级行政中心;凤凰山片区3.1平方公里,以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
而延安老城区,将被有效地保护起来,恢复革命旧址,挖掘文化内涵,凸显红色印记、陕北窑洞等文化元素和地域符号,尽最大努力再现革命年代延安的历史风貌,向世界奉献一座展示红色文化、凝聚红色情结的巨大博物馆、一个追寻红色记忆,接受传统教育的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老城与新区,一个回归传统,承载历史,将成为人们汲取革命精神的源泉;一个时尚现代,发达超前,将实现圣地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梦想。
二者交相呼应,同样是未来延安的精彩组成。
目前,延安全市革命纪念地遗址保护规划已经“出炉”,投资50.9亿元的红色革命旧址十大景区建设正式启动。
与陕文投、陕旅集团等文化实体合作,打造“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中心区,凤凰山文化产业园区、黄帝陵文化园区等,推出《梦回延安保卫战》、《延安颂》、《延安保育院》、《信天游》等常态化演出,加深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使延安真正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的经典之地,让革命圣地名至实归。
生态作后盾发展谋转型十三年的退耕还林,延安让昔日苍凉的黄土地披上了绿装,退耕还林累计达到900多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几乎每一位对延安充满神秘感和敬畏的游客,来到延安后,会对山青水绿,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充满了惊诧和欣喜——“老照片里的山都是光秃秃的,现在都是绿色的植被啊!”延安人深知这张“绿色名片”是多么来之不易,所以像爱护眼睛一样虔诚地守护着绿色家园,兑现着对生态环境的承诺。
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

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延安市已经面临着城市扩张和人口过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延安市需要规划新的城市发展方案,以适应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
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1. 总体概述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是一个基于“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智慧城市、共享共赢”理念的规划,旨在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优质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城市内涵等方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 规划范围延安南部新城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距市中心较近的地区,以靖安区和宜川县为中心,往周边分别延伸约10公里范围内的土地。
3. 规划设计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模块:3.1. 城市功能区规划新城规划中,将确立区域分工,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规划、布局。
在功能规划上,建立大型商业、休闲、文化等经济活动产业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同时,规划新型物流、金融、创新研发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3.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新城规划中,将规划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系统,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共交通、安全等基础设施。
3.3. 城市景观区规划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将关注建筑风格、城市景观、人居环境等方面,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出发点,注重城市的人文、自然、地方特色和风貌,规划适合城市生活的城市景观区域,增强城市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
4. 实施方案4.1. 按照规划方案,优先拆迁和改造过时建筑,推进城区不提高密度的持续改造;4.2. 加强科学规划、审批、监管、评估等环节,确保规划和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4.3. 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制度和投融资机制,规范市场行为,防范资本性热点;4.4. 招促开发商落户,吸引国内外高端物流、文化、旅游、科技等优质项目,促进经济发展;4.5. 引导和鼓励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公共责任感。
结束语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是一个板块规模大、功能齐全的城市发展体系。
延安城西发展规划

延安城西发展规划
一、规划范围该规划片区位于延安的城西,范围约5平方公里。
二、规划内容
1、功能定位:结合总体规划及相关上位规划、上轮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区重点单元城市设计等,综合分析区块发展外部条件和自身特点,合理确定规划单元整体功能和形象定位,提升区块城市宜居功能,并适当对区域内部工业产业区域发展进行重构定位。
2、区域衔接:要求将区块由原先的开发区边缘区块过渡到城市核心区块,并做好与科创岛、e游小镇、ZX10-2区域要做好空间无缝衔接;
3、功能分区:结合地形地貌及道路交通情况,对区域内部功能布局进行细化划分,明确区域内各区块功能结构、功能布局、发展方向;
4、交通组织:以上位交通规划为依托,对区域内部交通进行重新合理化组织,理清区域骨架,合理组织交通,并对静态交通布局进行研究,建设通达、安全、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系统。
5、用地布局:以发展功能定位为纲,以交通系统布局为依托,对区域内的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进行重新研究,重点对工业转型、基础设施等布局进行详细研究;
6、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以十五分钟社区服务圈为依托,按照分级、分层要求,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进行重点研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区域内开放空间布局进行控制引导,并提供重要界面、重要节点的开发建设控制引导。
7、开发导控: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求,对区域内土地开发强度、竖向控制要求等刚性、弹性控制体系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可对开发建设兼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
延安新区规划图

延安新区详细规划(珍贵规划图)来源:常雪晨的日志一、城市总体结构(2012——2022)1、发展战略—中疏外扩、立体拓展:削山填沟造地、上山建设新城,疏解提升川道、保护革命旧址2、山地新城:1)北城:全市行政会展中心、教育基地,商业金融中心——现代城市功能的载体。
面积21平方公里。
2)南城(东新区):消费服务基地,区级行政中心,地域黄土风情,绿色生态新城。
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
3)凤凰组团:红色文化产业园。
面积6.3平方公里。
二、北区结构:一心、二轴、五区、六廊1、一心:市级行政中心、2、二轴:行政中心景观轴、城市商业景观轴3、五区:行政区、商业区、三大教育区、东西两侧居住区4、六廊:生态绿廊北区路网规划:注:红色为主干道,蓝色为次干道,黄色为支路,圆圈为立交桥北区一期工程:4年北区整体效果图:北区三大教育基地:三、南城(东区)结构:一脉、两翼,双心、四区1、一脉:贯穿中部的绿色脉络……南区脊梁2、两翼:南城沿绿脉两翼展开。
3、双心:西部区级行政中心;北部旅游服务中心。
4、四区:北部旅游服务区;南部体育运动、都市产业研发区;西部区级中心、居住区;中部(绿色)体育健身休闲区。
具体分区规划:注:滑雪场,山地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和窑洞群形成天然的200米宽的绿色长廊贯穿东区南北。
长廊西侧有快速道路连接北区与老成,通过立交连接东区道路。
东区整体效果图:三、主要特色项目1、黄土(风情)园:面积1500亩。
核心:四大文化主题广场。
威鼓广场—威风腰鼓定时表演广场;秧歌广场—大型秧歌定时表演广场;信天游广场:陕北民歌、舞蹈、快板、话剧等戏剧定时表演广场;民艺广场—民间艺人技艺展示广场。
背景:黄土地貌、生土窑洞、本土植物。
区域:通过文字、雕塑、浮雕、小品、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分区展示陕北地理地貌、生物植被、民间风俗、名人轶事、民间艺术和劳作场景。
2、延安院子:集合延安地区传统老建筑,进行异地集中重建。
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讲解

延安市城市规划目标
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指导下保护好 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在保护、利用和管理好革命纪念地 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布局,充实基础设施, 加强规划管理,逐步把延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既有革命圣地感,又有现代文明气氛,可持续 发展的陕北中心城市。
• 城区内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是为“三山”, 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是为“两河”,由此成为兵家必 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 “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 此外,延安还是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 的特殊位置,现存革命故居140多处,如:中共中央军委 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共中央旧址凤凰山;以 及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地。
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12208210 赵丹
。。。。。。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 。。。。。。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中疏、西控、北进、东扩、南下”
拉开框架,拓展空间: “中疏”,就是疏解老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缓解交通压力,
退建还绿,抽空还绿,保护好老城区风貌。 “西控”,就是控制西北川的建设强度、建筑环境风貌,
形成以旧址保护和科教文化、旅游为主要功能的人口聚 集区。 “北进”,主要是以杨家岭沟、延大新校区建设为依托,加 大向北拓展的力度,逐步实现河庄坪镇与主城区连通, 远期与安塞连通。 “东扩”,就是积极做好机场迁建后的开发准备,逐步实施 行政中心东移,形成城市副中心,并与李渠和姚店工业 园区相连。 “南下”,就是抓好黄蒿湾、方塔两个新区、南区新城、新 机场和南泥湾组团建设,带动城市向南拓展,远期与甘 泉连通。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延安市新区北区二期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延安市新区北区二期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3.07.03
•【字号】陕发改投资〔2013〕949号
•【施行日期】2013.07.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延安市新区北区二期综合开发
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延安市发展改革委:
为了支持延安社会经济发展,保护革命旧址和历史文化名城,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矛盾,根据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支持延安上山建城”工作要求,经研究,我委原则同意延安市新区北区二期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建设。
现将项目建议书有关内容批复如下:
一、项目建设范围
延安市新区北区二期综合开发工程位于在建的新区北区一期西侧及东侧两个片区,涉及桥沟、东十里铺、刘万家沟、杨家岭、杜家沟等,规划建设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山体、沟道土方平衡,地基与基础处理、土地平整、防洪、边坡防护等基础设施。
三、总投资和资金来源
项目估算投资约60亿元,资金来源由你市财政资金、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请督促项目单位抓紧办理项目相关手续,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7月3日。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的决议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的决议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7.26•【字号】•【施行日期】2019.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的决议(2019年7月26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延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情况的说明和常委会环资工委的审查报告。
会议认为,延安新区自2012年5月17日启动建设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及新区管委会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发作为,顺利完成了新区岩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一批新经济、新业态相继落地,城市人口提速聚集,实现了形象初显、功能初具、活力初现的阶段性目标。
新区的开发建设,对于延安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实施“中疏外扩”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加强革命旧址保护、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指导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依据《延安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市人民政府安排新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规划编制依据充分,思路清晰,内容完整,发展定位准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有关规划编制要求,切合延安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基础资料完备,充分体现了空间风貌协调、景观视觉优美、地域特色鲜明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会议决定同意《延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延安新区一期城市设计导则》。
会议指出,新区开发建设,事关延安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事关延安人民切身利益,全国、全省、全市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建设规模大,开发周期长,工作难度大。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更新市中心规划区地价的通告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更新市中心规划区地价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30•【字号】延政发[2006]50号•【施行日期】2006.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更新市中心规划区地价的通告(延政发〔2006〕50号)市中心规划区地价修订调整工作已完成,为了加强管理,保证土地市场规范、有效运作,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通告如下:一、适用范围延安市中心规划区东至桥沟(污水处理厂东界)、南至柳林高坡、西至万花张坪、北至裴庄的所有土地。
二、用地类型中心规划区用地分为三种类型,即:商业、住宅、工业用地。
综合用地按商业和住宅用地的综合均值进行评定。
三、土地定级中心规划区综合定级划分为五个级别,总面积20922016平方米(31383.02亩),约20.92平方公里。
(一)Ⅰ级土地分布一级土地是市中心规划区最繁华的地带。
以南关街、南滨路、中心街、二道街、北关街、北滨路为纵轴;以迎宾大道、东滨路、北门口路、北二巷、大东门街、大桥街、小东门路、南门口街、礼堂巷为横轴的地区。
南北长约2.9千米,东西长约2.7千米。
面积为2047739平方米(3071.61亩),占定级面积的9.79%。
具体范围:东至尹家沟路沿线分别至长青路交汇处与延河为界;南至市场沟路沿线分别至坡角垂直线与南河为界;西以自然坡角线为界;北至王家坪大桥垂直线交延中宗地北界的坡角线,顺延河至解放剧院坡角线。
(二)Ⅱ级土地分布二级土地在一级地外围。
面积是4082425平方米(6123.64亩),占定级面积的19.51%。
1、师范路及丁泉砭沿线区域北至石佛沟大桥、延大宗地北界;东至自然坡角线;南至王家坪大桥、东关解放剧院,分别与一级土地相接;西至自然坡角线。
此地块横跨延河两边。
2、百米大道东川区域东至桥沟鱼场宗地东界沿线;南至210过境路段延河为界;西至尹家沟(与一级土地相接)、长青路段(市运输公司与市供电局宗地界)与一级土地相接处;北至长青路到尹家沟路段以北自然坡角线至鱼场东界沿线。
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 (2)

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引言延安南部新城规划方案是为推动延安市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现代化城市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背景、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和实施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延安市南部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城市化问题。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及规划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因此,延安市决定编制南部新城规划方案,以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强等目标。
规划目标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人性化的南部新城。
2.明确城市功能分区,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
3.强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4.提高城市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保障市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
5.加强城市运营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
规划内容空间规划在南部新城内部,规划建设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文体区、教育区、医疗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并设置公园、广场、绿化带等公共场所。
同时,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络,打造智慧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通行效率。
产业规划南部新城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加强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同时,重点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生态规划南部新城将注重生态建设,加强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控、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增加绿化植被,打造城市生态绿地和生态回廊,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公共设施规划南部新城将充分考虑市民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需求,建设完善高效的公共设施体系,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医院、文化中心、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实施措施1.制定南部新城详细规划,建立健全现代城市规划体系。
2.强化市场化机制,积极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南部新城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3.设计智慧碳中心,提升节能减排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延安市方塔新区至东过境线道路工程环评报告word精品文档105页

前言1、项目实施背景受地貌影响,延安城市建设和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
现状的延安市中心城区集中在宝塔区三川交汇处的凤凰山脚下,主要由东川、南川和西川三条大的平川以及杜甫川、市场沟等小型川谷地区组合而成,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延安市城区只能沿东川、南川、西北川呈放射带状发展。
由于三条川道用地狭窄,两侧山体普遍陡峭,又有延河、南川河流经,致使城市建设布局及道路交通走廊的选择受限制较多,横向发展空间余地很小,现状城市主要道路均与川道平行,各川道之间的交通联系绝大部分需要经过三山围绕的城市核心区域,使三山交汇处成为全市商业、旅游活动最集中的地区,造成市中心地带建筑物密集、交通拥堵、城市功能减退,同时,密集的高层建筑也破环了三山地带的传统风貌和以宝塔为标志的景观轮廓。
因此,延安市提出“中疏、西控、东扩、北进、南下”;“‘Y’型、单心、带状”城市向“多核心组团”城市转变的发展战略,以缓解老城区拥堵现象,而在延安的长远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城市上山,冠山而建”的方向,打破限制的瓶颈,城市向南拓展新区。
根据新区发展规划,延安市将建设发展出北区、西区和东区三大片区。
本工程位于规划城市新区的东区内,为规划主干路,是规划路网中重点建设项目,是延安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区东区方塔区建设发展的要求。
项目建成后,将会促进东区方塔区主要道路网络的形成,以交通带动新区发展,促进城市土地开发,也将提高方塔外部交通的通行能力,并且使得南过境和东过境达成了有效的连接,从而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满足未来年延安市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东部新区的交通发展问题,进而为延安市的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9年8月,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延发改投〔2019〕172号文同意项目备案。
2、评价工作简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延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19年3月23日委托我所承担延安市方塔新区至东过境线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延安市新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本0511

延安市新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总则 (3)一、编制目的 (3)二、编制依据 (3)三、法律地位 (3)四、时间界定 (3)第二章发展规划 (3)一、规划范围 (3)二、规划目标 (3)三、指导思想 (3)四、规划原则 (4)五、规划理念 (4)六、性质 (4)七、规模 (4)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4)一、地形环境整治 (4)二、空间管制 (4)三、规划结构 (4)四、规划布局 (5)五、四线规划 (10)第四章综合交通规划 (10)一、对外交通 (10)二、交通发展战略 (10)三、道路系统规划 (10)四、交通设施规划 (10)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2)第五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2)一、绿地系统 (12)二、景观系统 (12)三、水体系统 (13)第六章环境保护规划 (13)一、环境保护目标 (13)二、环境分区 (13)三、环境保护措施 (13)四、竖向工程规划 (14)第七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4)一、给水工程规划 (14)二、排水工程规划 (14)三、再生水工程规划 (14)四、供电工程规划 (15)五、通信工程规划 (15)六、燃气工程规划 (15)1七、供热工程规划 (15)八、环卫设施规划 (16)第八章防灾规划 (16)一、消防规划 (16)二、人防规划 (16)三、防震减灾规划 (16)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7)五、防洪规划 (17)第九章规划控制 (18)一、强制性规划内容 (18)二、开发强度 (18)三、容量和密度变更 (18)四、建筑后退控制 (18)五、建筑高度控制 (19)六、出入口控制 (19)七、停车泊位 (19)八、配套设施 (19)九、人口容量 (25)十、建筑设计导引 (25)第十章城市设计 (25)一、城市设计框架 (25)二、开敞空间 (25)三、风貌色彩 (26)四、标识系统 (26)五、天际轮廓线 (26)第十一章规划实施 (26)一、开发模式 (26)二、开发时序 (26)三、土地运营 (26)四、开发融资 (27)五、近期建设项目 (27)六、规划管理 (27)2第一章总则一、编制目的在延安市中心城区“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的引导下,为促进新区北区(以下简称“北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安排新区北区的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市政规划等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特制定《延安市新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延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规划

目录目录第一部分规划解析 (1)第一章规划背景解析 (1)一、延安市域概况 (1)二、规划政策背景解读 (3)第二章本次规划导读 (4)一、城乡统筹再认识 (4)二、既有城乡统筹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7)三、本次规划的研究重点 (12)四、规划技术路线 (14)第三章规划总则 (16)一、规划理念 (16)二、规划依据 (16)三、规划年限 (17)四、规划范围 (17)第二部分城乡统筹的发展现状与条件 (18)第四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分析 (18)一、市域城乡发展特点 (18)二、市域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22)三、市域城乡发展阶段分析 (23)第五章城乡统筹发展条件 (28)一、城乡统筹基础条件分析 (28)二、城乡发展条件SWOT分析 (30)I目录第三部分城乡统筹空间布局规划 (35)第六章城乡统筹发展定位与目标 (35)一、战略定位 (35)二、战略目标 (35)三、总体策略 (37)第七章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41)一、城乡人口流动与布局 (41)二、城乡居民点重构 (46)三、城乡居民点结构规划 (51)四、城乡居民点发展引导 (54)五、城乡用地适用性评价 (74)六、城乡建设用地协调规划 (76)第八章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78)一、空间布局战略 (78)二、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 (80)三、重点区域一体化建设引导 (82)四、空间管制规划 (85)第九章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规划 (90)一、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分析 (90)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95)三、产业发展战略与布局原则 (96)四、产业发展布局策略 (97)第四部分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社区规划 (108)第十章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108)一、农村社区的性质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08)二、农村社区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109)三、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 (109)II目录第十一章社区建设规划 (110)一、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110)二、社区建设标准 (111)三、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与管理机制构建 (114)第十二章农村社区发展引导规划 (115)一、农村社区分类发展引导 (115)二、农村社区空间发展引导 (117)第五部分基于城乡统筹的支撑体系规划 (119)第十三章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规划 (119)一、城乡综合交通统筹建设规划 (119)二、城乡给排水工程统筹建设规划 (126)三、城乡电力电信工程统筹建设规划 (131)四、城乡供热燃气工程统筹建设规划 (133)五、城乡环保环卫工程统筹建设规划 (135)第十四章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规划 (142)一、城乡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42)二、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143)三、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144)四、城乡商贸设施发展规划 (146)五、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 (147)第六部分基于城乡统筹的区域协调规划 (149)第十五章城乡旅游业发展规划 (149)一、旅游资源概况及评价 (149)二、城乡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150)三、城乡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 (152)四、城乡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154)III目录五、城乡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56)六、城乡旅游发展对策和实施措施 (160)第十六章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61)一、规划原则 (161)二、规划目标 (162)三、生态功能分区 (162)四、生态体系结构 (164)五、生态建设策略 (165)六、重点项目建设 (165)第七部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与配套政策措施 (168)第十七章试点示范与推广项目规划 (168)一、试点示范 (168)二、农村社区建设推广项目 (170)第十八章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与配套政策措施 (174)一、坚持规划引领,创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 (174)二、加快制度创新,构建公正平等的城乡发展制度环境 (177)IV第一部分规划解析1第一部分规划解析第一章规划背景解析一、延安市域概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北部,属黄河中游地区,距西安350多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吕梁地区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庆阳地区接壤;南、北分别与陕西省渭南、铜川、咸阳及榆林等地(市)毗邻。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8.21•【字号】延政办函〔2019〕73号•【施行日期】2019.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延政办函〔2019〕73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延安市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8月21日延安市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办法(试行)为加快推进我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保障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以下简称“三个区”)工程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建设,借鉴山东济南、天津滨海等地区先进经验,结合《延安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延政发〔2019〕11号)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总结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有效整合审批资源,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加快推进三个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度,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二、实施范围三个区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等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
三、基本原则(一)三个区范围内,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生态保护项目和涉及民生的产业类项目等工程建设项目,根据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按照市规委会决定,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新区规划分为三大片区,控制面积73.4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0万以上。
其中北区位于清凉山以北,功能定位为市级行政中心,规划控制面积约38平方公里;南区位于宝塔山东南,功能定位为区级行政中心,规划控制面积32.3平方公里;凤凰山组团位于凤凰山以西,功能定位为红色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3.1平方公里。
在建设时序上,确定先行实施北区一期工程,用地规模10.5平方公里。
大宝 22:03:45
凤凰山文化产业园区是由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我市“文化引领、旅游带动”战略和“中疏外扩”、“削山填沟”、“组团发展”的思路,依托延安丰富的文化资源,组织实施的我市又一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对凤凰山约3平方公里山地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突出文化创意和文化营造,使其成为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成为延安继新区建设南、北片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后又一城市重要板块。
大宝 22:04:20
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发展延安,以统筹城乡总揽工作全局,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优化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富民强市;引水兴工,产业转型;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四大战略,实现“一个突破、两个提升、三个翻番”目标,
努力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
大宝 22:04:29
延安市将按照“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实施城市建设“六大工程”。
六大工程包括:“削山造地、上山建城”工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城市新区;“老城改造”工程,迁移现有城区行政事业单位,还原延安老城历史风貌;“山体居民安居”工程,搬迁安置山上群众,绿化美化直观坡面;“沟巷治理”工程,拆除违章建筑,整治环境卫生;“市政设施配套”工程,完善城市路网,合理建设桥隧;“城市景观”工程,增加公共绿地,建设人文雕塑,美化亮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
大宝 22:06:07
2012年4月17日上午,延安新区(北区)一期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目前国内湿陷性黄土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之一。
北区一期工程位于宝塔区桥沟镇,建设面积10.5平方公里,估算总投资53亿元,项目建设期4年。
据悉,延安城区人口近年来急剧扩张,拉大城市框架、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已很迫切。
目前,延安正在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既有利于缓解城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又有利于保护好老城区革命旧址,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改善人居环境。
大宝 22:07:49
延安日报讯 4月17日上午,倍受全市人民关注的延安新区(北区)一期项目正式开工。
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出席开工仪式并下
达开工令。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姚引良讲话。
副省长李金柱,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国强以及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教育厅、国资委、统计局、金融办、扶贫办、能源局负责人出席开工仪式。
市委副书记、市长梁宏贤主持开工仪式。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薛占海介绍项目情况。
市委副书记杨鑫,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姚靖江等参加开工仪式。
延安新区建设项目是目前国内湿陷性黄土地区“平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之一。
北区一期工程位于宝塔区桥沟镇,建设规模面积10.5平方公里,估算总投资53亿元,项目建设期4年。
姚引良在讲话中指出,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区人口急剧扩张,拉大城市框架、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延安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启动了新区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该项工程开工建设,是延安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和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一件喜事,标志着延安城市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姚引良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密
切协调配合,全力做好服务,努力为新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新区管委会要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新区,不负重托,甘于奉献,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努力创造“新区精神”和“新区速度”。
施工单位要以务实负责的态度,勇于打破常规推进,严把工程质量,努力把延安新区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薛占海在介绍新区项目情况后表示,建设延安新区承载着市委、市政府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宏伟目标,寄托着延安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无限期望。
我们将牢固树立“一往无前,首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努力创造“敢开先河、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廉洁高效”的新区精神,全力把新区建设成为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地、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地和现代生活风尚引领地,使延安新区在较短时间内成规模、聚人气、显活力,力争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向全国人民展现一个现代化的延安、生态化的新城。
(记者张春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