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d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d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试,具备电子线路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的学习、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电子电路实验。
具体内容包括:1.电子元件的学习: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应用,讲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介绍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3.电子电路实验: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搭建和测试,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应用,基本电路定律和参数计算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实验经验。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电子电路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中的作用。
4.实验法:进行电子电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出版的电子线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子线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直观地展示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操作,提高实验效果。
AD574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AD574在微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3)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08计算机控制1班姓名:陈龙举学号:080103010030指导教师:李惠光臧怀刚教师职称:AD574在系统数据采集中的应用陈龙举目录摘要 (3)绪论 (4)第一部分:方案拟定及元件选择 (5)1.数据采集: (5)2.控制芯片: (5)3.输出显示: (5)第二部分模块简介 (6)第一章AD574 (6)1.1AD574控制器的概述 (6)1.2AD574芯片引脚图 (6)1.3AD574引脚说明 (7)1.4 AD574特点: (8)第二章AT89C2051单片机 (9)2.1AT89C2051单片机内部组成。
(9)2.2 AT89C2051单片机的外部引脚功能 (10)第三章位移寄存器74LS164 (12)3.1器件功能作用 (12)3.2概述 (12)3.3 引脚信息 (12)第四章74LS160计数器 (13)第五章74LS138译码器 (14)第六章LED数码管 (15)6.1 概述 (15)6.2 LED数码管内部引脚图片 (15)第三部分组合电路原理图 (17)第一章数据采集部分 (17)第二章数码显示部分 (18)第四部分软件流程图 (19)第五部分总结与心得 (20)第一章总结 (20)第二章心得体会 (20)参考文献: (21)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摘要本系统功能是采用电压传感器测量直流电压,以单片机为核心,AD574对模拟量进行数据采集并转换成数字量再送单片机的双工串行口与大型计算机的管理系统或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通讯作为一个子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和数码显示系统两部分。
由于AD574可以直接接收直流电压信号,故可不加传感器进行电压信号转换。
关键字:AD574转换器,AT89C2051单片机,LED数码显示,串行输出AD574在系统数据采集中的应用陈龙举绪论当今社会是数字化的社会,是数字集成电路广泛应用的社会,随着电子产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数字系统为主体的格局。
ad的课程设计
ad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形容词(ad)的用法和特点,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2. 学生能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形容词在课文中的运用,并能够正确运用形容词进行描述;3. 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形容词,如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形容词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环节,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等方式,拓展词汇量,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2. 学生通过学习形容词,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3. 学生能够意识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形容词的学习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小学高年级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形容词(ad)的学习和应用展开,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内容进行组织教学:1. 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介绍形容词的定义、作用以及在句子中的位置,结合课本章节,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形容词的基本用法。
2. 形容词的分类:讲解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等不同类型的形容词,分析它们的用法和特点,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结合课本内容,教授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中进行比较和描述。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系统设计
目录A/D转换系统设计.................................................................................................................... - 1 -摘要和关键词.......................................................................................................................................... - 1 -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 2 -1.1、设计题目......................................................................................................................................... - 2 -1.2、设计目的......................................................................................................................................... - 2 -1.3、设计要求......................................................................................................................................... - 2 -1.4、完成的任务..................................................................................................................................... - 2 - 第二章方案比较与论证.......................................................................................................... - 2 -2.1、方案设想......................................................................................................................................... - 2 -2.2器件选择............................................................................................................................................ - 2 - 第三章芯片简介...................................................................................................................... - 3 -3.1 ADC0808简介................................................................................................................................... - 3 -3.1.1ADC0808的内部逻辑结构..................................................................................................... - 3 -3.1.2ADC0808引脚结构................................................................................................................. - 3 -3.2、8051单片机引脚图与引脚功能简介 ............................................................................................ - 5 -3.2.1、电源: ................................................................................................................................... - 5 -3.2.2 时钟: ....................................................................................................................................... - 5 -3.2.3控制线: .................................................................................................................................... - 5 -3.2.4、I/O线.................................................................................................................................. - 6 -3.3、8255A .............................................................................................................................................. - 6 - 第四章设计方案及程序流程图.............................................................................................. - 7 -4.1、设计方案...................................................................................................................................... - 7 -4.2、系统框图......................................................................................................................................... - 7 -4.3、程序流程图..................................................................................................................................... - 7 - 第五章PROTEUS仿真电路................................................................................................... - 8 -5.1、复位电路......................................................................................................................................... - 8 -5.2、振荡源............................................................................................................................................. - 9 -5.3、二分频电路................................................................................................................................... - 10 -5.4、AD转换电路 ................................................................................................................................ - 10 -5.5、显示电路....................................................................................................................................... - 11 -5.6 8255A电路...................................................................................................................................... - 11 -5.7总电路仿真...................................................................................................................................... - 12 - 第六章程序............................................................................................................................ - 12 -第七章感想体会.................................................................................................................... - 14 -第八章参考文献.................................................................................................................... - 15 -A/D转换系统设计摘要和关键词A/D转换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在信号处理、信号传输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ad声控灯课程设计
ad声控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声控灯的工作原理,掌握声控灯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学生掌握声音信号的处理方法,了解声音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关系。
3. 学生了解声控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认识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声控灯电路。
2.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实现对声控灯电路的控制,实现开关灯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声控灯产生兴趣,激发探究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跨学科课程,结合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声控灯原理及电路组成- 声音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关系- 声控灯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课本章节:第五章第三节“声音控制电路”2. 声控灯电路设计与搭建- 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电路图的绘制及元件选择- 搭建声控灯电路的步骤与方法- 课本章节:第五章第四节“声音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应用”3. 声控灯编程与控制- 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控制程序编写与调试- 实现声控灯的开关功能- 课本章节:第六章第二节“编程控制声音控制电路”4. 声控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声控灯的优势与局限- 声控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作用- 创新设计理念在声控灯中的应用- 课本章节:第八章“节能环保技术与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声控灯原理及电路组成第二课时:声控灯电路设计与搭建第三课时:声控灯编程与控制第四课时:声控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与创新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声控灯原理及电路组成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结合多媒体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声音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关系及声控灯电路的组成。
单片机课设AD转换
外部程序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
111条指令,大部分为单字节指令。
单一+5V电源供电,双列直插40引脚DIP封装。
5.2.3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有两种:上电自动复位和上电/按键手动复位。在这里我们采用上电/按键手动复位,如图所示按下按键SW,电源对电容C充电,使RESET端快速达到高电平。松开按键,电容向芯片的内阻放电,恢复为低电平,从而使单片机可靠复位。既可上电复位,又可按键复位。一般R1选470欧姆,R2选8.2K欧姆,C选22uF。
6.2 主程序
主程序主要是设置数据区的起始地址为60H,模拟路数为8路,设置外部中断方式是下降沿触发,开总中断,向ADC0809写数据启动AD转换。
图1主流程图的设计框架
6.3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主要完成取AD转换结果存储,模拟路数自增1,存储区自增1,判断8路是否转换完毕,若完毕则返回。
图2 T0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MOV @DPTR,A
就启动了AD转换。
8051的P2.7(A15)和 经或非门后的信号YOE与ADC0809的OE端相连,但单片机执行如下程序后,
MOV DPTR,#7FF8H
MOV A,@DPTR
就可以获取AD的转换结果。
转换数据的传送可以有定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在这里我们采用中断方式。因为ADC0809的转换时间为100us,而单片机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为1us,它们之间相差两个数量级。而且采用中断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不占用CPU硬件资源,使CPU可以在转换的过程中完成其他的工作。将ADC0809的EOC引脚经或非门后与8051的INT0相连,这样就能在外部中断子程序中实现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存储。
ucl+ad+课程设计
ucl+ad+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UCL(伦敦大学学院)与AD(广告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点;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广告策划与创意的基本流程;3. 学生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了解广告在市场推广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广告策划案的撰写;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广告方案;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广告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广告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注广告对社会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估与反馈,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UCL与AD的基本概念:介绍UCL的学术背景及在广告学领域的影响力,分析广告学的基本定义、功能与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广告概述》2. 广告策划与创意流程:讲解广告策划的基本步骤,分析创意思维方法,探讨如何将创意应用于广告实践。
教材章节:第二章《广告策划与创意》3. 市场营销与广告策略:阐述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探讨广告在市场营销组合中的作用,分析如何制定有效的广告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市场营销与广告策略》4. 广告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广告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广告的创意、策划与执行。
教材章节:第四章《广告案例分析》5. 小组合作实践:分组进行广告策划案撰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add课程设计
add 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XX技能,如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使其能够主动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合作。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记忆和理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XX技能,如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使其能够主动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3.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XX学科的实例和案例。
第二章: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学习XX学科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掌握XX学科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应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了解XX学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实例;•分析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探讨XX学科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概念;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作为课程学习的主要资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支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
AD7528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波形发生器波形发生器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实验,熟悉单片机89c52、并行液晶显示器、AD7528八位数字—模拟转换器等模块的原理及结构,能熟练地编程并使用这些模块实现波形发生器。
二、课程设计题目(问题)描述和要求:应用AD7528设计实现波形发生器。
能够应用按键控制输出方波、正弦波、三角波,并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当前输出波形种类。
三、系统分析与设计根据课程设计题目问题描述和要求,完成:1: 系统总体设计-确定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及说明;根据设计题目分析可得,本实验可分为四大模块:(1)主机由89C52单片机及其附属的MAX232,GAL16V8等构成,是本系统的主要部分,主要完成对D/A7528的片选。
(2)按键部分由连接在P1.0—P1.3口的按键组成。
用前三个键来控制所产生的波形种类。
(3)波形发生部分由AD7528和LM324组成。
AD7528由GAL16V8片选,完成由数字转化为模拟的波形信号,再通过LM324放大。
(4)显示部分由并行液晶显示器构成,通过GAL16V8片选,主要进行显示产生波形的种类,sin、tri、sup。
2: 系统详细设计-在总体设计基础上设计系统总体框架、系统流程图;各部分电路如下所示:图1 按键部分电路,图2 89C52单片机,GAL16V8,74LS573锁存器连线图,图3 AD7528引脚连线图,图4 并行液晶显示器引脚连线图,图5 LM324放大器结构图。
图1 按键部分电路图2 89C52单片机,GAL16V8,74LS573锁存器连线图图3 AD7528引脚连线图图4 并行液晶显示器引脚连线图图5 LM324放大器结构图3: 源程序清单(每条指令都要加注释,说明其功能,入口参数,返回参数)#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include<absacc.h>#include <math.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addr_7528_a XBYTE[0x8000] /*AD7528A通道地址*/#define LCDCOM0 XBYTE[0Xe0ff] /*并行业经命令*/#define LCDCOM1 XBYTE[0Xe4ff]#define LCDDATA XBYTE[0Xe8ff] /*并行液晶存储器地址*/#define LCDDATA_READ XBYTE[0Xecff]sbit bflag =ACC^7;uchar idata kk[64];/*定义数组用于正弦波的产生*/uchar str0[3]={'s','i','n'};/*正弦波状态显示字符*/uchar str1[3]={'t','r','i'};/*三角波状态显示字符*/uchar str2[3]={'s','q','u'};/*方波状态显示字符*/uchar str3[3]={'e','r','r'};/*错误状态显示字符*/void delay(uint time_0) /*延时子程序*/ { uchar time_1=0;for(;time_0!=0;time_0--){for(time_1=0;time_1<125;time_1++){;}}}void wait(void) /*液晶显示出始化*/{do(ACC=LCDCOM1);while(bflag==1);}void init_lcd(){wait();LCDCOM0=0x38;/*置功能,2行,5*7字符*/wait();LCDCOM0=0x06;/*置输入模式:地址增量,显示屏不移动*/wait();LCDCOM0=0x0c;wait();LCDCOM0=0x01;/*清显示*/}void init_command(uchar command)/*发送新命令用于给出新显示地址*/ {wait();LCDCOM0=command;}/*首行地址0x80~0xa7*/void d_char(uchar a){LCDDATA=a; /*将字符的asc码送lcddata*/wait();}void display(uchar *m)/*显示子程序*/{uchar l;init_lcd(); /*液晶显示器出始化*/{init_command(0xc0);/*设置行*/for(l=0;l<3;l++) /*输出三个字符*/{d_char(m[l]);}}}uchar getkey()/*按键判断子程序*/{uchar key_code=0;/*初始模式设为0*/if((P1&0x0f)!=0x0f) /*判断有按键否*/{delay(20); /*有按键则延时消除抖动*/if((P1&0x0f)!=0x0f){if((P1&0x0f)==0x0e) key_code=1;/*按下键模式一*/else if((P1&0x0f)==0x0d) key_code=2;else if((P1&0x0f)==0x0b) key_code=3;/*第三个按键按下模式三*/}}return key_code;}makewave(uchar m)/*波形产生子程序*/{uint zzl;if(m==1) /*正弦波*/{for(zzl=0;zzl<128;zzl++){addr_7528_a=kk[zzl];}}else if(m==2) /*三角波*/ {for(zzl=0;zzl<256;zzl++){if(zzl<=128) addr_7528_a=zzl/2;else addr_7528_a=256-zzl/2;}}else if(m==3) /*方波*/{for(zzl=0;zzl<256;zzl++){if (zzl<=128) addr_7528_a=255;else addr_7528_a=0;}}}main(){ uchar keynum; /*用于模式选择的变量*/uchar n=0,m;init_lcd(); /*调用液晶初始化子程序*/for(;;){keynum=getkey();switch(keynum) /*选择模式*/{case 1: display(str0);n=1;/*模式一产生正弦波显示类型*/for(m=0;m<64;m++){kk[m]=128*sin(3.14*m/32)+127;}break;case 2: display(str1);n=2;break; /*模式二三角波显示类型*/case 3: display(str2);n=3;break;/*模式三方波显示类型*/case 0: break;}makewave(n);}}四. 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程序下载时,端口的选择不同于以前的试验,用此软件时,用rom1或rom2;由于入口地址错误,下载之后仍然没有现象。
AD09课程设计
AD09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D09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包括XXX、XXX、XXX等,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以及XXX技能。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培养对AD09课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XXX、XXX等知识点。
其中,XXX部分是课程的基础,将详细讲解其原理和应用;XXX部分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针对不同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在理论部分采用讲授法,实践部分则采用实验法等。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实验设备则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确保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作业则主要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则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将尽量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结果将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教学进度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练习。
教学时间将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间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地点将选择适合教学的环境,如教室、实验室等。
七、差异化教学本课程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目录设计任一.务 (3)二.功能与框图 (4)三.A/D转换电路的制作 (4)四.单片机部分 (11)五.基本人机接口设计 (15)六.附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刘建雄录 (15)总程七. 序 (16)八.参考文献 (19)一.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1.2目的意义:(1)综合运用并巩固所学单片机设计知识;(2)采用编程的方法实现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
1.3设计内容:?A/D转换电路的制作。
? 掌握A/D转换电路的制作。
- 2 -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刘建雄? 掌握温度采样电路的原理和制作。
? 掌握将转换的数字信号换算成实际温度值的方法。
? 掌握相应电路的程序编写(2)基本人机接口设计? 完成显示接口设计。
? 完成键盘接口设计。
设计要求:?按题意要求,画出原理图;?单片机接线图;?按照题目要求设计采集电路;?完成单片机控制程序;?完成设计说明书(15页);?设计上交内容:设计说明书(包括1、2、3、4、5项) 1.4设计步骤?理解并确定设计要求?确定整体控制方案?编写程序说明书附录附上电路图一张及汇编控制程序一份,说明书分三章描述,即设计内容的前三点。
二.功能与框图- 3 -基于ADC0809温度测量单片机系统设计刘建雄温度传感器?A/D转换?CPU控制?显示端口如上图,模拟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后,经过AD转换,将数据送至8051。
此后8051换算整理数据,将所算得的温度送至显示电路三. A/D转换电路的制作1、A/D转换器?选用芯片目前8路8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CMOS芯片ADC0809无论在工程设计还是教学过程中都是作为首选。
如图,ADC0809由1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及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
基于单片机的AD590的温测控系统设计 (1)
1.系统方案的设计1.1系统结构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对数字信号的高敏感和可控性、温湿度传感器可以产生模拟信号,和A/D 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性能,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一套检测系统,其中包括A/D 转换、单片机、温度检测、湿度检测、显示、系统软件等部分的设计。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本设计由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三个部分组成的。
(1)信号采集 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多路开关组成; (2)信号分析 由A/D 转换器、单片机基本系统组成; (3)信号处理 由串行口LED 显示器和报警系统等组成。
1.2 系统结构原理图该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8031嵌入式系统、加热设备、加湿设备几部分组成。
结构原理框图如图2-2所示。
]8[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测量温室内的温湿度经过AD 转换送入8031进行处理,测量结果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多路开关 A/D 转换多路开关 湿度检测 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单片机温度检测图1-2系统结构原理图A L E P 00P 01P 02P 03P 04P 05P 06P 07W RP 20R DI N T 1X T A L 1X T A L 2E A V S SR E S E T V C CT X DR X D P 10P 11P 12P 13P 14A T 89S 52QQDC K 74L S 7420p F 20p F6M H z+5+22u F 1k 200复位按键+5+5D 0D 1D 2D 3D 4D 5D 6D 7S T A R T A L EO E E O C C L KA B CR E F (+)V C CR E F (-)G N DI N 0A D C 08093265741u A 741001u F22K+1247K68K 15K+547KA D 59020K 001u F -12-5温度传感器M O C 3011330+5330100001u F 电炉2201K W10A /500V74L S 16474L S 16474L S 164a b c d e f g ha b c d e f g ha b c d e f g h47K *3+574L S 04I N 4004*23D G 12B蜂鸣器+12图1-3电路图处理器室温测量电路触摸屏A/D 转换器放大滤波电路温度传感电路烤箱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上位机软件2.硬件设计2.1 AD590AD590温度传感器是电流型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温度的测量可得到所需要的电流值。
啊d注入工具课程设计
啊d注入工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啊d注入工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啊d注入工具的定义、原理和作用。
2.掌握常见的啊d注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了解啊d注入工具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案例。
4.能够正确地使用啊d注入工具进行安全测试和漏洞挖掘。
5.能够分析啊d注入工具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6.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啊d注入工具进行安全防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兴趣和认识。
2.培养学生遵守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备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啊d注入工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啊d注入工具的定义和分类。
2.啊d注入工具的原理和作用。
3.常见啊d注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啊d注入工具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案例。
5.啊d注入工具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啊d注入工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啊d注入工具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啊d注入工具,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
2.参考书:推荐一些关于啊d注入工具的参考书,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ad课程设计咋写
ad课程设计咋写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XXX(具体知识内容),并能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X(具体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XXX(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探究态度,并能够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具体内容1)、XXX(具体内容2)和XXX(具体内容3)。
1.XXX(具体内容1):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XXX(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2.XXX(具体内容2):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运用XXX(相关知识点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XXX(具体内容3):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XXX(相关知识内容和技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运用XXX(相关知识点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XXX(教材名称)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一系列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让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AD590课程设计报告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题目:1.基于AD590的温度检测系统。
2.光电计数器的设计。
二要求:1.温度检测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1)测温范围-55℃~+150℃。
(2)所需电路原理图,放大电路部分,A/D转换部分,显示电路部分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自行设计。
(3)明确设计目的2.光电计数器所要达到的功能(1) 数码管可以显示产品个数(0-99),自由设定产品报警个数(比如8),当产品数目是8的个数时,发出报警(蜂鸣器响)。
\(2) 独立设计电路,应包括单片机小系统、红外光电开关、数码管显示部分。
三.设计方案:根据指导老师要求需要将两个设计题目整合到一个系统中。
经过分析和查找大量的资料以及同组成员的讨论,得出以下设计方案:1.选择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该芯片有32个I/O口,两个外部中断入口,两个定时计数器。
可以实现此系统。
2.选用AD590作为温度传感器。
AD590工作原理及特性:(1)其输出电流是以绝对温度零度(-273℃)为基准,每增加1℃,它会增加1μA输出电流,因此在室温25℃时,其输出电流Io=(273+25)=298μA。
(2)可测量范围-55℃至150℃。
(3)供电电压范围+4V至+30V。
精度高。
(4)AD590 共有I、J、K、L、M 五档,其中M 档精度最高,在-55℃~+150℃范围内,非线性误差为±0.3℃。
本次选用AD590JH,其非线形度+-1.5度测量范围-55℃~+150℃。
(5)AD590封装及典型电路Vo的值为Io乘上10K,以室温25℃而言,输出值为2.98V(10K×298μA)。
量测Vo时,不可分出任何电流,否则量测值会不准。
3.由于AD590输出为电流量单片机不能直接读取,因此需要通过串联电阻将电流量转换为电压量,在由模数转换芯片AD0804将电压量转换为其对应的数字量,然后通过软件将采集到的电压量转化为温度进行显示。
8位逐次渐进式AD转换器设计
8位逐次渐进式A D转换器设计(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XXX 大学课程设计资料归档名称逐次渐进式A/D转换器设计院部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电11-2BF指导教师 XXX审核材料目录组长:XXX组员:XXX、XXXX X X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逐次渐进式A/D转换器设计院部:机械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起迄日期: 2013 年 12月30日2014年1月5日指导教师: XXX教研室主任:目录一、设计目的二、设计要求三、元器件列表四、设计内容1、总体设计2、工作原理3、电路图与仿真运行现象4、各部分电路设计五、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过程六、电路参数七、设计总结八、参考文献8位逐次渐近式A/D转换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严谨治学的态度,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逐次渐进式原理设计一个8位的A/D转换器。
二、设计要求:1、能够将0~5V的直流信号转换为8位二进制数。
2、要求转换误差小于。
3、设置一启动键,按下启动键开始转换。
4、设置一个指示灯,显示转换完毕。
三、元器件列表四、设计内容总体设计(1)总框架图图计数式8位A/D转换器的总体设计框图图2:8位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波形图工作原理:逐次逼近转换过程和用天平称物重非常相似。
天平称重物过程是,从最重的砝码开始试放,与被称物体行进比较,若物体重于砝码,则该砝码保留,否则移去。
AD数模转换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一、开发环境 (1)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1)三、设计思想、原理 (1)四、系统设计原理框图 (1)五、程序流程图 (6)六、程序源代码 (8)七、程序调试过程分析 (8)八、测试结果及分析 (8)九、心得体会 (8)参考文献 (8)一、开发环境Pc机一台、Windows98系统、tcpsoft、微机实验箱.拨码开关S14第2位置ON,第1位置OFF拨码开关S6全部置ON,S5第4-6位置ON,第1-3位置OFF为不影响结果,其他拨码开关置OFF二、设计目的和意义1.了解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2.掌握ADC0809A/D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3. 编写程序,将A/D转换结果写入内存6000H:0~2FFH区域,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300H个A/D转换结果。
三、设计思想、原理选择RAO做为模拟输入通道;连续转换4次再求平均值做为转换结果;最后结构只取低8位;结果送数码管的低3位显示;利用实验台上的ADC0809A/D转换器连接成中断方式的A/D转换电路,编写程序将A/D转换结果存入内存数据缓冲区,并在屏幕上显示转换结果或以图形方式显示电平高低,验证输入的模拟量电压的大小与转换结果的数字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系统设计原理框图1.相关知识由于微机只能处理数字化的信息,而在实际应用中被控对象常常是连续变换的物理量,因此,微机用于测控系统时需要有能吧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接口,以便于能对被控制对象进行处理和控制。
A/D转换器就承担这样的任务,它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等许多领域。
A/D转换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码表示的数字量,一般的A/D转换过程是通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4个步骤完成的,这些步骤往往是合并运行的。
本设计用ADC 0809实现A/D转换。
按查询方式采样三路A/D转换数据,用简单输入口(74LS244)查询EOC信号,每循环一次,0、1、2通道各采样一次,采样结果为:0通道数据放入AX中, 1通道数据放入BX中, 2通道数据放入CX中,三个寄存器均是低8位有效。
adpcb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adpcb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DPCB(模拟电路设计与PCB布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模拟电路设计和PCB布线。
1.了解ADPCB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常用元器件。
3.学习PCB布线的原则和技巧。
4.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电路设计和PCB布线。
5.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模拟电路设计和PCB布线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DPCB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常用元器件、PCB布线的原则和技巧。
1.ADPCB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介绍ADPCB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讲解ADPCB的设计流程和注意事项。
2.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常用元器件:学习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及其应用,了解放大器、滤波器等常见电路的功能和原理。
3.PCB布线的原则和技巧:学习PCB布线的基本原则,如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等,掌握PCB布线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讲解ADPCB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常用元器件,PCB布线的原则和技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ADPCB设计中的问题,分享PCB布线经验和技巧。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ADPCB设计案例,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模拟电路设计和PCB布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模拟电路设计与PCB布线》。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供学生拓展阅读。
ad模数转换课程设计
ad模数转换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AD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转换过程中的关键参数;2. 使学生掌握AD转换器的类型及其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转换器;3. 帮助学生掌握AD转换器的应用场景,如传感器信号处理、音频信号处理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AD转换器进行信号采集和处理的能力;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的AD转换电路,并进行调试与优化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AD模数转换仿真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旨在帮助学生掌握AD模数转换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技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AD模数转换基本原理: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采样定理、量化与编码等;教材章节:第二章“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2. AD转换器的类型及其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AD转换器,如逐次逼近法、积分式、并行式等,并分析各自优缺点;教材章节:第三章“AD转换器及其特性”3. AD转换器的应用场景: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如传感器信号处理、音频信号处理等;教材章节:第四章“AD转换器的应用”4. AD转换电路设计:讲解如何设计简单的AD转换电路,并进行调试与优化;教材章节:第五章“AD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应用”5. 软件仿真:指导学生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AD模数转换仿真;教材章节:第六章“AD转换器的仿真与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AD模数转换基本原理第二课时:AD转换器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三课时:AD转换器的应用场景第四课时:AD转换电路设计第五课时:软件仿真与实验操作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AD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转换过程和关键参数,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计数型AD转换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计数型 A/D 转换器设计学生姓名:蒋文锋学号:201206010216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侯勇严2014年 11月19日计数式AD转换器 (4)1 选题背景 . (4)1.1 指导思想 (4)1.2 基本设计任务及要求 . (4)1.3 电路特点 (5)2 电路设计 . (6)2.1 总体方框图 . (6)2.2 工作原理 . (6)3 各主要电路及部件工作原理 . (7)4 原理总图 . (13)5 元器件清单 . (13)6 调试过程及测试数据(或者仿真结果) . (14)6 电路测试及测试结果 (15)6.1 数据记录 (16)6.2 结果分析 . (16)7 小结 . (16)8 设计体会及今后的改进意见 . (16)8.1 体会 . (17)8.2 存在的问题 . (17)8.3 改进意见 . (17)计数式 AD转换器1选题背景在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学习完之后,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1.1 指导思想将数字信号通过DAC0832转换成模拟信号,与所给出的电平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通过二极管间接表示出1.2基本设计任务及要求误差 1LSB;带转换开始控制;输入电压直流电压0~5V;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画出总体电路图;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调试电路;电路性能指标测试;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1. 3 电路特点1)模拟电压产生电路:在电位器上产生0~5V 的待转换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的系统设计题 目 AD 转换 学 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单片机 班 级 08电工 指导教师 王虹 小组成员 陈德浩 2008445224 蔡星涵 2008445232 张国栋 2008445179 日 期 2011年12月10日一、 实验目的(1)学习基于单片机的系统设计;(2)学习单片机电路设计和制版工艺;(3)学会数据采集电路设计;(4)学会VB 编写上位机,实现和单片机通信;装订线(5)学习单片机的软件设计;二、实验要求(1)要求每位同学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2)每位同学自己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3)每位同学自己完成调试;(4)认真细心的安装焊接。
三、使用的主要器材(1)单片机,TLC549及其他元件一套;(2)工具一套;(3)PC机一台;四、TLC549简介4.1引脚排列⏹/CS:片选低有效⏹GND:地⏹VCC:电源⏹ANALOG IN:模拟信号输入⏹DATA OUT :数据串行输出⏹I/O CLOCK:外接输入输出时钟⏹REF+:正基准电压输入端,REF+ 大于等于2.5V 小于等于Vcc+0.1V⏹REF-:负基准电压输入端,REF+ 大于等于-0.1V 小于等于2.5V ,切要求REF+-REF-大于等于1V4.2内部结构4.3时序分析TLC549是SPI三总线器件,其时序见上图,当/CS为高电平时候,AD正在进行内部转换,转换时间大概为17us,当/CS有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候,这时候上次的采样转换结果的最高位A7首先出现在DATA OUT端,其余7位将会在7个I/O CLOCK的上升沿时候出现在DATA OUT端,在第4个I/O CLOCK的下降沿启动采样保持电路,开始采样模拟输入量,并在第8个I/O CLOCK的下降沿开始保持,这时候,/CS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在其上升沿开始启动AD转换,这时候/CS需保持17us,保证本次的采样转换完成,然后按上次一样步骤,输出AD转换结果和输入模拟采样。
五、上位机5.1上位机简介上位机软件通过串口,实现单片机和PC机的通信,以简单可视化的窗口,实现对单片机的监控。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VB编写上位机,VB拥有功能强大的可视化窗口控件和串口控件Microsoft Comm Control 6.0,从而减少了编写上位机的难度。
5.2上位机思路应为本次的课程设计要求,只是在PC机上通过串口显示电压,那么就不需要上位机通过串口发送指令,控制单片机。
所以,编写上位机时候,我没有编写发送部分的指令。
其次,本次采集的电压,电压范围为0v—5v,为充分利用数码管,我采用了一位整数和五位小数,并且在单片机内完成了二进制到BCD码的转换。
在编写上位机传送程序时候,我想发送一针就包括小数和整数,这样编写单片机发送程序和上位机接收程序,就会简单,并且发送的是十进制BCD,这样就减少了上位机的运算。
下位机思路:因为一针是8为数据,那么最大为255,如果想一针包含两位小数,那么就需要把整数扩大100,第一位小数扩大10倍,然后相加:一针=整数位*100+第一位小数位*10+第二位小数位,因为采集的电压范围为0v—5v,这时候就由可能超出255的范围,如果一针包含一位整数和一位小数,那么他的范围为0v—50v,这时候不会超出255的范围,所以我发送的一针就包含一位整数和一位小数,即:一针=整数位*10+第一位小数位。
采用9600波特率,1位开始为,1位结束位,8位数据位,没有校验位。
上位机思路:就收一针存于A,然后和10整除,结果存于B,然后C=A-10*B,那么B就是整数部分,C就是小数部分,显示即可5.3上位机设计界面5.4上位机程序Public style1 As IntegerPublic style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If MSComm1.PortOpen = True Then MSComm1.PortOpen = False ElseEnd IfCombo1.AddItem "COM1"Combo1.AddItem "COM2"Combo1.AddItem "COM3"Combo1.AddItem "COM5"Combo1.AddItem "COM6"Combo1.AddItem "COM7"Combo1.AddItem "COM8"Combo1.AddItem "COM9"Combo1.AddItem "COM10"Combo1.AddItem "COM11"Combo1.AddItem "COM12"Combo1.ListIndex = 0mPort = 3MSComm1.Settings = "9600,n,8,1" Command2.Caption = "打开串口" Shape1.FillColor = &HFFFFC0Option2.Value = TrueCombo2.AddItem "256000"Combo2.AddItem "128000"Combo2.AddItem "115200"Combo2.AddItem "57600"Combo2.AddItem "38400"Combo2.AddItem "28800"Combo2.AddItem "19200"Combo2.AddItem "4800"Combo2.AddItem "2400"Combo2.AddItem "1200"Combo2.AddItem "600"Combo2.AddItem "300"Combo3.AddItem "无 None" Combo3.AddItem "奇 Odd"Combo3.AddItem "偶 Even" Combo4.AddItem "4"Combo4.AddItem "5"Combo4.AddItem "6"Combo4.AddItem "7"Combo4.AddItem "8"Combo5.AddItem "1"Combo5.AddItem "2"MSComm1.InBufferSize = 24 MSComm1.OutBufferSize = 10 style = 0style1 = 0End SubPrivate Sub Combo1_Click()If MSComm1.PortOpen = True ThenMSComm1.PortOpen = FalseEnd IfmPort = Combo1.ListIndex + 1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ext1.Text =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On Error GoTo uerrorIf Command2.Caption = "关闭串口" ThenMSComm1.PortOpen = FalseCommand2.Caption = "打开串口" Shape1.FillColor = &HFFFFC0 ElseMSComm1.PortOpen = TrueCommand2.Caption = "关闭串口" Shape1.FillColor = &HFFEnd IfExit Subuerror:msg$ = "无效端口号"Title$ = "串口调试助手"X = MsgBox(msg$, 48, Title$)End SubPrivate Sub MSComm1_OnComm()Dim BytReceived() As ByteStatic strBuff As StringStatic strBuff1 As StringStatic sly As SingleDim i As IntegerSelect Case mEventCase comEventRcOverText1.Text = ""Exit SubCase comEvReceiveMSComm1.InputLen = 1strBuff = MSComm1.InputText1.Text = ""If 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Binary Then BytReceived() = strBuffFor i = 0 To UBound(BytReceived)If Len(Hex(BytReceived(i))) = 1 ThenstrData = staData & "0" & Hex(BytReceived(i)) & ""ElsestrData = strData & Hex(BytReceived(i)) & ""End IfNextstrBuff1 = strDatasly = CLng("&H" & strData)If style = 1 ThenIf style1 = 0 ThenText1.Text = Str(Format(sly, "0.0")) & "D"ElseText1.Text = Str(Format(sly / 10, "0.0")) & "V"End IfElseText1 = Text1 & strData & "H"strData = ""End IfElseText1 = Text1 & strBuff & "$" End IfEnd SelectEnd SubPrivate Sub Option1_Click()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BinaryText1.MaxLength = 6style1 = 1style = 1End SubPrivate Sub Option2_Click()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BinaryText1.MaxLength = 3style = 0End SubPrivate Sub Option3_Click()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TextText1.MaxLength = 0End SubPrivate Sub Option4_Click()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BinaryText1.MaxLength = 6style = 1style1 = 0End Sub六、实验步骤6.1设计硬件电路6.1.1数据采集电路设计6.1.2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6.1.3 LED驱动电路设计6.1.4 串行通讯电路6.1.5 电源电路6.2根据设计电路清点全套零件,并负责保管;6.3对元器件引线或引脚进行镀锡处理,注意镀锡层未氧化(可焊性好)时可以不再处理;6.4检查印制板的铜箔线条是否完好,有无断线及短路,特别注意边缘;6.5安装元器件,元器件安装质量及顺序直接影响整机质量及成功率,合理的安装需要思考及经验;6.6软件设计#include"reg52.h"#include"intrins.h"#include"math.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lint unsigned long intsbit IO=P1^0;sbit DATA=P1^1;sbit CS=P1^2;uchar SMG[]={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数码管显示译码uchar data_in=0; //接受DATA数值uchar data_pc=0; //串口通信数据存储区uchar data_out[]={0,0,0,0,0,0};void delay() //数码管动态扫描延时,3ms { uint j,i;for(i=3;i>0;i--)for(j=110;j>0;j--);}void SM() //动态扫描数码管{ uchar m;P2=0;for(m=0;m<6;m++){if(m==0)P0=SMG[data_out[m]]|0x80; //小数点 elseP0=SMG[data_out[m]];delay();P0=0; //数码管消隐P2+=1;}}void TLC549() //接受TLC549的采集电压{ uchar n;CS=1;IO=0;data_in=0;CS=0;_nop_();_nop_();for(n=0;n<9;n++){IO=1;data_in=data_in<<1;if(DATA==1)data_in=data_in|0x01;IO=0;}CS=1;for(n=10;n>0;n--);}void BCD() //转换成对应的BCD码{ float y;ulint x;y=0.01961*data_in;x=(ulint)(100000*y);data_out[0]=(uchar)(x/100000);data_out[1]=(uchar)((x-data_out[0]*100000)/10000);data_out[2]=(uchar)(x/1000-data_out[0]*100-data_out[1]*10);data_out[3]=(uchar)(x/100-data_out[0]*1000-data_out[1]*100-data_out[2]*10);data_out[4]=(uchar)(x/10-data_out[0]*10000-data_out[1]*1000-data_out[2]*100-d ata_out[3]*10);data_out[5]=(uchar)(x-data_out[0]*100000-data_out[1]*10000-data_out[2]*1000-d ata_out[3]*100-data_out[4]*10);data_pc=data_out[0]*10+data_out[1];}void com(void) interrupt 4{RI=0;EA=0;}void main(){SCON=0x40;PCON=0x00;TMOD=0x20;TH1=0xfd;TL1=0xfd;EA=1;ES=1;ET1=1;while(1){ uchar t,h;TR1=1;for(h=0;h<10;h++){SM();TLC549();BCD();}EA=1;SBUF=data_pc;for(t=0;t<180;t++);}}七、实验总结每年电信学院都会有都会有课程设计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