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环易位聚合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 开环聚合

有机化学 开环聚合
致制品 孔隙率高、性能下降。
传统酚醛树脂
苯并噁嗪树脂固化过程 中进行开环聚合,不释 放出低分子物,改变了 酚醛树脂传统的工艺路 线,成型工艺简单,原 料广泛。
但 是
3 新型材料的制备
2.1苯并噁嗪的合成和聚合
合成:
酚醛式结构
聚合:
芳香醚式结构
3 新型材料的应用
1986年Gilliom等人发表了以Ti
杂烷丁环为催化剂的降冰片烯 开环易位聚合,所得产物的分 子量分布窄。并跟踪聚合反应 发现开环易位聚合是活性聚合。
烯烃的均相催化歧化,他将这一
反应命名为“烯烃易位反应”。
1
3
2
1976年开环易位聚降冰片
4
至今,利用开环易位聚合除了可以获 得特殊结构的均聚物外,还可以得到 严格交替的共聚物,而且反应速度很
分子结构中实际含有卡 宾部分,活性大,能使低 环张力的单体发生聚合。 同,Grubbs催化剂对极 性官能团、痕量氧和湿 气都不敏感。
烯烃复分解反应式 反应产物保留了 C=C
3 新型材料的制备
环烯烃的开环易位聚合是环烯烃通过链聚合转化成聚合物材料 的过程。聚合的机理主要是依据烯烃的易位反应,金属中间体 和 C=C 之间交换,生成一种含有不饱和 C=C 的聚合物。该过 程区别于典型的烯烃加成反应,如乙烯加成得到聚乙烯。
1967年,Calderon用WCl6Et2OH催化体系由2-戊烯得到了 2-丁烯和3-己烯,成功地实现了
1
开环聚合的分类和机理
——能否开环及聚合能力的大小
环状化合物很多,开环聚合的倾向各异: 三、四元环容易开环聚合; 五、六元环能否开环聚合与环中杂原子有关,由于杂原子提 供了引发剂亲核或亲电进攻的位置,所以在动力学上它们比 环烷烃更有利于开环聚合。 七元环以上的聚合可能性又加大,七、八元环也能开环聚合, 但环与线性聚合物往往构成平衡。

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英文

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英文

环烯烃开环易位聚合英文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of cycloolefins is a fascinating chemical reaction that allows us to create unique polymers from simple ring-shaped molecules. It's kind of like unzipping a tiny circle of atoms and then stitching them together into a long chain. The process is pretty cool because it gives us a lot of control over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polymer.You know, sometimes in chemistry, we want to take a simple molecule and turn it into something more complex. With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we can do that in a pretty straightforward way. We just need the right catalyst and the right conditions, and then we can watch as the rings open up and form longer chains right before our eyes.The beauty of this reaction is that it's quite versatile. You can start with a wide variety of cycloolefins, and by tweaking the conditions a bit, you canend up with polymers that have all sorts of different properties. Some might be super flexible, while others are stiff and sturdy. It's all about how you play with the chemistry.One thing I love about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is that it's relatively easy to understand, even for non-chemists. It's just a matter of breaking and reforming bonds in a controlled way. And once you get the hang of it, you can start to imagine all the possibilities for creating new materials with unique properties.So, whether you're a chemist looking for a new way to synthesize polymers or just someone who's curious about how things work at the molecular level,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is definitely worth checking out. It's a fascinating reaction that shows us how simple molecul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something completely new and exciting.。

第八章 开环聚合

第八章 开环聚合

第八章开环聚合8.1 开环聚合概述1、开环聚合的特点2、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8.2 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1、环醚2、环硅氧烷8.3 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1、环氧化物2、内酰胺8.4 开环易位聚合反应8.1.1 开环聚合的特征开环聚合既不同于连锁聚合,也不同于逐步聚合,其特征为:⒈聚合过程中只发生环的破裂,基团或者杂原子由分子内连接变为分子间连接,并没有新的化学键和新的基团产生。

⒉与连锁聚合相比较连锁聚合的推动力是化学键键型的改变,虽然大多数环状单体是按离子型聚合机理进行的,但开环聚合的推动力是单体的环张力,这一点与连锁聚合不同。

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这一点与连锁聚合相同。

⒊与逐步聚合反应相比较开环聚合虽然也是制备杂链聚合物的一种方法,但聚合过程中并无小分子缩出。

开环聚合的推动力是单体的环张力,聚合条件比较温和,而逐步聚合的推动力是官能团性质的改变,聚合条件比较苛刻。

所以,用缩聚难以合成的聚合物,用开环聚合较易合成。

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中,其基团是单体分子中固有的;而逐步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中,其基团是在聚合反应中,单体分子间官能团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除此之外,开环聚合可自动地保持着官能团等物质的量,容易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而缩聚反应只有在两种单体的官能团等物质的量时,才能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逐步聚合反应相同。

8.1.2 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环状单体的聚合能力与其结构有关。

环烷烃的聚合能力较低。

环烷烃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如O、S、N取代后,则这些杂环化合物的聚合能力变大。

它们在适当的引发剂作用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3)链转移反应向高分子的链转移反应是环醚阳离子开环聚合中常见的链转移反应。

链转移反应的结果:高分子链发生交换O(CH 2)4OA -+(CH 2)4O(CH 2)4(CH 2)4O(CH 2)4O(CH 2)4O(CH 2)4A -OO (CH 2)4O(CH 2)4O(CH 2)4+O(CH 2)4OA -由于高分子中所含醚基的亲核性更强,有利于向高分子的链转移,生成环状低聚物。

高等有机化学第八章开环聚合

高等有机化学第八章开环聚合

聚合反应前后的体积收缩比乙烯基单体聚合小
8.2
环状单体开环聚合的难易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热力学因素 一些环烷烃转变为线形高分子时的ΔG
单体
ΔG
kcal/mol)
环丙烷
环丁烷
环戊烷
环己烷
环庚烷
环辛烷
-22.1
-21.2
-2.2
1.4
-3.9
-8.2
可见除环己烷外,其余环烷烃的开环聚合的ΔG 均小于0,反
O + H+ O H O H RO CH2CH2OH2 + 快 O RO CH2CH2OH + O H
R-OH +
外加醇实际起引发剂作用,增长链活性末端为-OH
链增长
(4)链终止反应
阳离子开环聚合的链终止反应主要为增长链氧鎓离子与抗衡阴 离子结合,如:
8.5羰基化合物的开环聚合 三聚甲醛(三氧六环)的阳离子开环聚合:
应在热力学上都是可行的,其热力学可行性顺序为: 三元环, 四元环> 八元环 > 五元环,七元环
动力学因素:动力学上可行的开环方式和反应。 环烷烃的键极性小,不易受引发活性种进攻而开环。
杂环化合物中的杂原子易受引发活性种进攻并引发开环,
在动力学上比环烷烃更有利于开环聚合。 因此,绝大多数的开环聚合单体都是杂环化合物,包括环 醚、环缩醛、内酯、内酰胺、环胺、环硫醚、环酸酐等。 同类环单体的聚合反应活性与环大小密切相关: 三元、四元环>七至十一元环>五元环
物和乙酐一起加热进行封端反应,使末端的羟基酯化,生成热稳
定性的酯基。 工业上已用这种方法生产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甲醛。
8.6 内酰胺
强碱如碱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氨基化合物等可与内酰胺反 应形成酰胺阴离子,但内酰胺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并不是由强碱直接 引发,而是活化单体机理。

A-P-017_开环插入易位聚合“一锅法”制备可降解的多嵌段共聚物

A-P-017_开环插入易位聚合“一锅法”制备可降解的多嵌段共聚物

开环插入易位聚合“一锅法”制备可降解的多嵌段共聚物 王伟珍,李金欣,刘经纬,丁亮,谢美然*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 200062关键词:开环易位聚合 多嵌段共聚物 降解近年来,Grubbs 等发明的钌金属类卡宾催化剂由于其在空气中良好的稳定性和官能团忍受性,能高效催化非环二烯烃易位(ADMET )聚合反应和开环易位聚合反应(ROMP )而成为高分子合成领域广泛应用的新型催化剂。

其中,ROMP 由于可保留链骨架中的不饱和度,成功应用于高性能环烯烃的制备而受到广泛关注[1]。

利用Grubbs 催化剂引发ROMP 反应的活性特征,制备二嵌段和三嵌段共聚物,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但由于制备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鲜见三嵌段以上的多嵌段共聚物(Multiblock Copolymer )的报道。

并且,这类方法所得聚烯烃的主链一般由碳-碳键连接而成,不易断裂或降解,主链结构难以调控和官能化。

环烯烃和非环二烯烃的易位共聚合反应可以引入极性基团,实现主链结构官能化[2],这种被Grubbs 等称为开环插入易位聚合(ROIMP )的方法,为聚合物合成开辟了新的路径[3,4]。

本文用ROIMP 方法,在Grubbs 第二代催化剂(Ru II )作用下,环辛烯(M 1)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M 2)单体共聚,无需顺序加料,“一锅法”制备多嵌段聚合物 (Scheme 1)。

用1H NMR 对嵌段聚合物进行分析,用凝胶渗透色谱(GPC )和红外光谱(IR )对水解前后的聚合物进行表征。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OO O +OO On 8O mTHF, KOH/CH OH, Et N 60C, 48h n HO OOHHOO H8+Multiblock Copolymer (Poly -1)Telechelic Polymer (Poly -2)Scheme 1. Synthesis of the multiblock copolymer via ROIMP用“一锅法”一次性投入环辛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单体,Ru II 为催化剂,CH 2Cl 2为溶剂,40 o C 反应,得到多嵌段聚烯烃Poly-1。

开环易位聚合法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研究进展

开环易位聚合法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研究进展

开环易位聚合法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研究进展宗志远;邢志强【摘要】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 polyolefin via ring 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which covers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random copolymers,block copolymers and graft copolymers. The catalysts employed in ring 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show good tolerance to the functional groups,which can be used to catalyze the polymerization of various monomers to prepare polyolefin containing many functional groups. These resultant polymer materials not only have improved mechanical,surface and thermal properties,but also exhibit excellent optical,dielectric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specific functional substituents.%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开环易位聚合法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的研究进展,包括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开环易位聚合催化剂的耐受性较好,可用于催化多种单体的聚合,从而制备含有多种官能团的聚烯烃,所制聚烯烃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表面性能和热性能.通过引入特定功能化取代基还可以赋予聚烯烃优异的光学性能、介电性能、生物性能等.【期刊名称】《合成树脂及塑料》【年(卷),期】2018(035)001【总页数】5页(P94-97,102)【关键词】开环易位聚合;功能化聚烯烃;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作者】宗志远;邢志强【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省兴城市 125100;辽宁大学化学院,辽宁省沈阳市 1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1聚烯烃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耐老化性能、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等,在食品包装、医疗器械、汽车内饰件、建筑管材、军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1-5]。

开环易位(歧化)聚合-ROMP

开环易位(歧化)聚合-ROMP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高分子化学进展
三、开环易位(歧化)聚合
开环聚合:
环状单体开环相互连接形成线型聚合物的过程,称为开环 聚合。开环聚合为链式聚合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 止等基元反应。但开环聚合反应与乙烯基单体的链式聚合反应 有所区别,其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与许多逐步聚合反应的速率 常数相似,而比通常乙烯基单体的链式聚合反应低数个数量级。
他亲自走出讲台,邀请身边的 皇家科学院教授和两位女工作 人员一起在会场中央为大家表 演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含义。最 初两位男士是一对舞伴,两位 女士是一对舞伴,在“加催化 剂”的喊声中,他们交叉换位 ,转换为两对男女舞伴,在场 记者随即发出了笑声。
烯烃复分解反应最初应用在石油工业中,以SHOP法的产物α-烯烃为原料, 高温高压下生产高级烯烃。传统的反应催化剂如WCl6-EtOH-EtAlCl2,由 金属卤化物与烷化剂反应制取。 烯烃复分解反应是个循环反应,过程为:首先金属卡宾配合物与烯烃反应, 生成含金属杂环丁烷环系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分解,得到一个新的烯烃和 新的卡宾配合物。接着后者继续发生反应,又得到原卡宾配合物。
开环易位聚合的单体是环烯烃,如果是开环烯烃, 生成什么产物?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5年10月5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化 学奖授予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Yves Chauvin)、美国化学家 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和理查德·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的贡 献。在宣布仪式上,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阿尔伯 格将烯烃复分解反应描述为“交换舞伴的舞蹈”。
金属卡宾
高活性,聚合反应控制能力强,可进行活性聚合
(3)可能存在的链转移:

基团转移、开环易位聚合ppt课件

基团转移、开环易位聚合ppt课件

C
C
CH3O O CH3O OSi(CH3)3
C O OCH3
CH3 CH2 C
C
C
C
CH3O O CH3O O CH3O OSi(CH3)3
(Ⅱ)
为终止其活性可加入带有活泼氢的终 止剂。例如最常用的是甲醇,则获得最终 需要的产物,其结构非常接近理想的模型 化合物。
而och也不参与gtp反应经聚合终止后水解时得到很纯净的含侧基为乙醇基choh的聚合物一个非常有用的具有亲水性的透明高分子材料gtp反应的选择性非常高还表现在丙烯酸甲基丙烯酰氧乙酯的聚合chgtp与自由基和离子聚合一样也属链式加聚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基元反链引发反应由引发剂与单体进行加成反应
基因转移聚合在高分子中的应 用
吕宏波
基团转移聚合
所谓基团转移聚合,是 以α、β位上带不饱和双键的酯、酮、酰胺和腈类等化合
物如(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丙烯酰胺等为单体。 以一些带有硅、锗或锡烷基基团的一类化合物如烯酮硅
缩醛及其衍生物为引发剂。 用阴离子型或路易士酸型化合物作催化剂。选用适当的
有机物为溶剂。group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苯甲醛
硅烷基乙烯醚
C O+CH2 CHOSiM e3 H
ZnBr2
30℃
CH2 CHOSiM e3 ZnBr2
H C CH2CHO
n+1
OSiM e3
H C CH2CHO OSiM e3
GTP可以看作是反复进行的Michael加成反应,增长链是 稳定的化合物,只要聚合体系十分干净,则无链转移、链 终止反应,且链引发速率大于或等于链增长速率,所以 GTP是一种特殊的活性聚合技术,可以控制产物的相对分 子质量及其分子量,还可用于聚合物分子设计。

开环易位聚合

开环易位聚合

开环易位聚合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开环易位聚合(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ROMP)的研究进展,详述了研究者们合成新的开环易位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工作和利用开环易位聚合制得具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开环易位聚合;催化剂;降冰片烯及其衍生物引言开环易位聚合(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简写为ROMP) 反应由于具有活性聚合的特点, 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

ROMP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近年来,研究者们证明了很多烯烃易位反应的中间体,使得ROMP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新型的活性ROMP催化剂的研究及发展,使得这种活性聚合反应可以在常温、常压等温和条件下进行,这给该方法增添了新的活力。

目前,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高效的ROMP反应催化剂[2]和基于ROMP反应制备多功能的新材料[3]等方面。

1.烯烃易位反应简介2005年,法国石油学院的伊夫·肖万(Y. Chauvi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和加利福尼亚州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三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现在,越来越多的结构明确、稳定高效的催化剂被合成,使得烯烃易位反应能够和传统的碳-碳键的形成的合成方法相媲美。

因此,与烯烃易位反应相关的研究已成为化学界极为重要的课题。

1.1烯烃易位反应基本概念易位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物质的反应。

例如:AB+CD →AC+BD。

同样的,两种烯烃互相交换双键两端的基团,从而生成两种新的烯烃的反应便是烯烃易位反应。

更直观的表示如图1.1:烯烃易位反应的催化剂一般是过渡金属化合物,活性中心是过渡金属碳烯。

碳碳双键可在链烯上也可在环烯上,如果是环烯,则易位反应的结果是聚合。

烯烃易位反应

烯烃易位反应

烯烃易位反应1.易位反应烯烃易位反应基本概念:易位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物质的反应。

同样的,两种烯烃互相交换双键两端的基团,从而生成两种新的烯烃的反应便是烯烃易位反应。

烯烃易位反应的催化剂:一般是过渡金属化合物,活性中心是过渡金属碳烯。

碳碳双键可在链烯上也可在环烯上,如果是环烯,则易位反应的结果是聚合。

这种易位反应是可逆平衡反应。

目前研究最多的烯烃易位反应主要有三个类型:(1)开环易位聚合反应(ROMP: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以及开环交叉易位反应(ROCM:ring-opening cross metathesis);(2)闭环易位反应(RCM:ring-closing metathesis);(3)交叉易位反应(CM:cross metathesis)。

具体的反应表达式见下图:2.开环易位聚合开环易位聚合反应不是简单的链烯烃双键断裂的加成聚合,也不是内酰胺或者环醚等杂环的开环聚合,而是双键不断易位,链不断增长,而单体分子上的双键仍保留在生成的聚合物大分子中的反应。

环烯烃是否可以进行ROMP反应可以通过热力学来判断。

在ROMP中,聚合热焓主要来自环张力能的释出,所以环的张力能是决定能否进行开环易位聚合的主要因素。

环的张力越大,单体越活泼。

单体可以是单环烯,如环丁烯、环辛烯、环戊烯和环庚烯等。

单体也可以是双环烯,如降冰片烯及其衍生物,这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单体。

单体还可以是三环烯。

单环烯与双环烯共聚可以制得高度交联的体形聚合物。

一般将ROMP反应的催化剂分为如下三类:(1)传统催化剂如:WCl6/Bu4Sn,WOCl4/EtAlCl2,MoO3/SiO2和Re2O7/Al2O3等。

因为这些催化体系的成本比较低而且容易制备,所以它们在烯烃易位聚合反应的商业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水溶性催化剂: 主要代表是K2RuCl3·H2O,其主要应用于2,3-双官能度取代的降冰片烯和7-氧化降冰片烯的聚合。

高分子化学-13易位聚合-PPT精品资料

高分子化学-13易位聚合-PPT精品资料


合 分子间双键之间的反应
分子量变大
分子内双键发生易位
(1)分子量降低或改变产物的结构
分子量减小
分子量不变
分子量减小
(2)用于线形分子的降解
催化剂:WCl6/EtOH/AlEtCl2
C6H5
C6H5
W
C H2
H2C
+
C H2
H2C
分子间双键发生易位反应
(1)不饱和聚合物之间的交互易位
BBBBBC=CBBBBB +
=CH
CH=n
PNBE 反式90%
开环易位聚合(ROMP)-加成型机理
R -C H = M
+
R -C H = M
R -C H -M
RCH =CH -(CH 2)3-CH =M
RCH =CH -(CH 2)3-CH =M
RCH =CH -(CH 2)3-CH -M
RCH =CH -(CH 2)3CH =CH -(CH 2)3-CH =M
, Ar=2,6-(i-Pr)2Ph
非环二烯的易位聚合-缩合型机理
catalyst
RCH=CH-(CH2)n-CH=CHR
RCH=CH-(CH2)n-CH-CHR
M=CH-R
M-CH-R
RCH=CH-(CH2)n-CH=M +RCH=CHR
易位聚合的应用
分子内双键之间的反应
分子量减小


分子量基本不变
2,3-双官能度降冰片烯和7-氧化降冰片烯
c. 卡宾型或亚烷基型催化剂
catalyst:过渡金属元素(如Ti、Ta、Mo、W、Re)的 碳烯(Carbene,C=M )络合物。

基团转移、开环易位聚合

基团转移、开环易位聚合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药物缓释剂
O HN O O O H2C H3C
X
y
O CH3
X
O
H2C
CH3 O H2C O
X
O
O H2C
O
H3C
O O H3C
X
X
H2 C O
O O
O
H2 C O
X
CH3
O O H3C H2 C O O O O
N H H2 C
O
y
O
X
X
CH3
O H3C
X
O CH2 O O O O H2 C O H2 C
活性阴离子聚合
活性阴离子聚合的特点
阴离子聚合,尤其是非极性单体如苯乙烯、丁二烯等的聚合, 假若聚合体系很干净的话,本身是没有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的, 即是活性聚合。 但是对于丙烯酸酯、甲基乙烯酮、丙烯腈等极性单体的阴离 子聚合,情况要复杂一些。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阴离子聚合为例,已观察到以下几种亲核取 代副反应:
GTP反应的选择性非常高,还表现在丙烯酸 (α-甲基丙烯酰氧)乙酯的聚合
O O O CH CH2 C O O CH2 CH2 O C C CH3 O O CH2 ZnBr 2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2) GTP适用的引发剂
主要是一些硅烷基烯酮缩醛类化合物:
R R' C C OR" OSiR 3"'
例如
CH3 CH3
C
C
OCH3 OSi(CH 3)3
其中,R=R’=R’’=R’’’=CH3为最常用,活性也最佳, 命名为1-甲氧基,1-三甲基硅氧基-2-甲基丙烯,简 称甲基三甲基硅缩异丁烯酮(MTS)。

开环易位聚合(ROMP)论文:开环易位聚合(ROMP)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闭环易位反应(RCM) 聚合诱导自组装

开环易位聚合(ROMP)论文:开环易位聚合(ROMP)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闭环易位反应(RCM) 聚合诱导自组装

开环易位聚合(ROMP)论文:开环易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中文摘要】聚合物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呈现出诸多新奇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光学、食品工业、高性能涂料、高分子催化剂、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本论文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聚合诱导自组装,得到了粒径均一的“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纳米粒子。

在选择性溶剂甲苯中,采用开环易位聚合(ROMP)的方法,用第一代钉卡宾催化剂(Ru-I)引发,首先加入单体—2,3-二异丁酰溴甲氧基-5-降冰片烯(BNBE)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均聚物(PBNBE),然后加入单体—7-氧代降冰片烯二甲酯(ONBDM)再反应一段时间。

由于第一个单体的均聚物在甲苯中溶解性很好,而第二个单体的均聚物在甲苯中溶解性很差,利用两个嵌段的溶解性差异,直接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均一的以PBNBE为壳,以PONBDM为核的壳官能化的胶束。

考察了不同投料比,浓度对胶束结构形态的影响。

用核磁(NMR),元素分析(EA),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动态光散射(DLS),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对其组成与形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聚合物胶束的直径随着PBNBE嵌段的增长而增大,随着PONBDM嵌段的增长反而减小;通过此方法可简便的得到了分散性...【英文摘要】Polymeric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with special structure and some nove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interestbecause of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drug delivery and release, phase transfer, preparation of nanomaterials, catalysis, nanocomposites, and lithography,etc. First,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ROMP) of2,3-bis(2-bromoisobutyryloxymethyl)-5-norbornene (BNBE) was carried out in toluene to yield a living homopolymer PBNBE fora ...【关键词】开环易位聚合(ROMP)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闭环易位反应(RCM) 聚合诱导自组装聚合物纳米粒子空心纳米粒子【英文关键词】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ROMP)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ring-closing metathesis (RCM) one-pot synthesis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polymeric nanoparticle hollow nanoparticle【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目录】开环易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摘要6-8Abstract8-9第一章绪论12-30 1.1 引言12-13 1.2 活性聚合在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中的应用13-18 1.2.1 开环易位聚合13-15 1.2.2 闭环易位反应15-16 1.2.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16-18 1.3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18-24 1.3.1 引言18 1.3.2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18-22 1.3.3 聚合物空心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22-24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24参考文献24-30第二章易位聚合诱导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30-45 2.1 引言30 2.2 实验部分30-34 2.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30-32 2.2.2 功能性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32-34 2.3 功能性环烯烃单体的表征34-35 2.4 ROMP反应规律考察和易位聚合物的表征35-39 2.4.1 ROMP反应规律35-37 2.4.2 PBNBE-b-PONBDM的结构表征37-38 2.4.3 PBNBE-b-PONBDM的分子量表征38-39 2.5 易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表征39-43 2.5.1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流体力学直径及分散系数40-41 2.5.2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形态表征41-43 2.6 小结43参考文献43-45第三章聚合物空心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45-62 3.1 引言45 3.2 实验部分45-49 3.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45-46 3.2.2 空心纳米粒子的合成46-49 3.3 结果与讨论49-60 3.3.1 易位聚合物P(ONBDM)-b-(NBE-BNBE)的表征49-54 3.3.2 ATRP 产物PONBDM-b-P(NBE-(BNBE-g-BS))的表征54-56 3.3.3 壳交联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56-58 3.3.4 聚合物空心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58-60 3.4 小结60参考文献60-62论文创新点62-63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3-64致谢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环易位聚合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开环易位聚合(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ROMP)的研究进展,详述了研究者们合成新的开环易位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工作和利用开环易位聚合制得具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开环易位聚合;催化剂;降冰片烯及其衍生物引言开环易位聚合(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简写为ROMP) 反应由于具有活性聚合的特点, 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

ROMP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近年来,研究者们证明了很多烯烃易位反应的中间体,使得ROMP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新型的活性ROMP催化剂的研究及发展,使得这种活性聚合反应可以在常温、常压等温和条件下进行,这给该方法增添了新的活力。

目前,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高效的ROMP反应催化剂[2]和基于ROMP反应制备多功能的新材料[3]等方面。

1.烯烃易位反应简介2005年,法国石油学院的伊夫·肖万(Y. Chauvi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和加利福尼亚州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三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现在,越来越多的结构明确、稳定高效的催化剂被合成,使得烯烃易位反应能够和传统的碳-碳键的形成的合成方法相媲美。

因此,与烯烃易位反应相关的研究已成为化学界极为重要的课题。

1.1烯烃易位反应基本概念易位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物质的反应。

例如:AB+CD →AC+BD。

同样的,两种烯烃互相交换双键两端的基团,从而生成两种新的烯烃的反应便是烯烃易位反应。

更直观的表示如图1.1:烯烃易位反应的催化剂一般是过渡金属化合物,活性中心是过渡金属碳烯。

碳碳双键可在链烯上也可在环烯上,如果是环烯,则易位反应的结果是聚合。

这种易位反应是可逆平衡反应。

1.2烯烃易位反应的类型目前研究最多的烯烃易位反应主要有三个类型:(1)开环易位聚合反应(ROMP: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以及开环交叉易位反应(ROCM:ring-opening cross metathesis);(2)闭环易位反应(RCM:ring-closing metathesis);(3)交叉易位反应(CM:cross metathesis)。

具体的反应表达式见图1.2:2. ROMP反应简介开环易位聚合(ROMP)是Caldtron于1967年首先提出来的[4]。

ROMP反应不是简单的链烯烃双键断裂的加成聚合,也不是内酰胺或者环醚等杂环的开环聚合,而是双键不断易位,链不断增长,而单体分子上的双键仍保留在生成的聚合物大分子中的反应。

反应示意图如图2.1所示:图2.1 ROMP反应示意图ROMP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反应的速率很快。

大多数情况下,ROMP反应中几乎没有链转移反应和链终止反应,因此它是一种活性聚合。

利用ROMP反应可制得许多有特殊结构的新型官能化的聚合物。

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ROMP反应已研究出了一大批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的高分子材料,比如聚双环戊二烯、聚降冰片烯和聚环辛烯等,并且上述三种产品已经进行工业化生产。

因此,ROMP已经成为制备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的聚合方法之一。

2.1 ROMP反应的单体环烯烃是否可以进行ROMP反应可以通过热力学来判断。

在ROMP中,聚合热焓主要来自环张力能的释出,所以环的张力能是决定能否进行开环易位聚合的主要因素。

环的张力越大,单体越活泼。

单体可以是单环烯,如环丁烯、环辛烯、环戊烯和环庚烯等。

单体也可以是双环烯,如降冰片烯及其衍生物,这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单体[5-6]。

单体还可以是三环烯。

单环烯与双环烯共聚可以制得高度交联的体形聚合物。

2.2 ROMP反应的催化剂按照发展的进程,一般将催化剂分为如下三类:(1)传统催化剂这是目前研究的最透彻的一类催化剂[7]。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直到80年代早期,烯烃易位反应都是通过有限控制结构的多组分均相与异相催化体系的催化完成的。

这些体系都是由过渡金属络合物吸附于惰性金属氧化物上而组成。

一些经典的催化剂如WCl6/Bu4Sn,WOCl4/EtAlCl2,MoO3/SiO2和Re2O7/Al2O3等。

因为这些催化体系的成本比较低而且容易制备,所以它们在烯烃易位聚合反应的商业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水溶性催化剂主要代表是K2RuCl3·H2O,其主要应用于2,3-双官能度取代的降冰片烯和7-氧化降冰片烯的聚合。

(3)卡宾型催化剂也称为碳烯型或亚烷基型催化剂,其催化活性高,是目前研究和发展的最重要的ROMP催化剂。

类型有六种,如图2.2所示:图2.2 卡宾型催化剂在这类催化剂中,最重要的且应用最多的是Schrock催化剂[8]和Grubbs催化剂[9]。

目前的很多研究工作都致力于合成新型的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谢美然等[10]合成了离子液体负载的钌催化剂, 考察了该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中对极性环烯烃单体的ROMP反应规律。

首先合成含离子液体的吡啶配体1, 2-二甲基-3-己氧基吡啶六氟磷酸盐咪唑。

然后利用其与Grubbs第二代催化剂配位反应,制备离子液体负载的钌催化剂。

最后,通过1H,13C NMR等方法对合成的化合物和催化剂进行表征。

催化剂中与钌连接的苯亚甲基上(Ru=CH—Ph) 氢的振动峰由原来Grubbs第二代催化剂中的δ19.2移至δ18.6, 这表明得到了新的催化剂,ICP测定催化剂混合物中纯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6.2%。

该催化剂易溶于丙酮、甲醇及咪唑类离子液体等极性溶剂,解决了Grubbs催化剂不溶于离子液体的问题,实现了在纯离子液体中的均相ROMP反应。

Kotohiro Nomura等[11]研究了在[Ph3C][B(C6F5)4]存在的情况下,以V(NR)(CH2SiMe3)(OAr)2为催化剂的四氢呋喃的开环易位聚合,得到了低PDI值的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PDI值低是因为起始效率受到催化剂配体丙烯酰胺和芳氧基的影响。

25℃时,在PMe3存在的条件下,由V(NAd)(CH2SiMe3)2(OC6F5)通过正己烷α氢消除反应得到一个新的钒亚烷基V (CHSiMe3)(NAd)(OC6F5)(PMe3)2,展示了对降冰片烯的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非凡的催化效率。

即25℃时的催化活性比那些已经报道的钒亚烷基和传统的催化剂Mo(CHCMe2Ph)(N-2,6-i Pr2-C6H3)(O t Bu)2要高。

Danielle F. Sedbrook等[12]描述了一个二苯并环辛炔的开环易位聚合的非常好的引发剂。

这种反应生成低分散性和可预测分子量的活性聚合物。

通过酚醛配体的σ电子取代激活已经广为人知的前催化剂[(N(tBu)Ar)3Mo≡CCH2CH3],证明了这种配体的螯合能力和传播中心钼的本质一样对聚合反应的结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2.3 ROMP的反应机理由于催化剂组分之间的反应比较复杂,因此目前尚不能明确说明开环易位聚合的反应机理到底是什么样的[13-14]。

研究者们对于开环易位聚合的反应机理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1)置换反应的成对机理(由Calderson提出)如图2.3所示:图2.3(2)过渡金属环戊环中间物的机理(由Biefield提出)(3)金属-碳烯配位化合物引发和增长的机理(由Herisson提出),这是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机理,下述反应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催化机理。

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活性中心为金属-碳烯,聚合反应机理如图2.4所示:图2.4绝大多数聚合情况如图2.5所示:图2.53.应用3.1 制备功能材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开环易位聚合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如制备可控聚合物、合成光折变功能聚合物、制备纳米颗粒[15]等。

栗磊[16]利用酯化的方法,设计合成了叔丁基保护的降冰片烯衍生物单体。

并且,使用活性ROMP方法使其聚合,得到了均聚物。

研究了该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并且进行了脱保护研究,证实脱保护可以进行。

在此基础上,使用该单体和亚胺单体进行共聚合,得到了嵌段共聚物。

研究了两个单体聚合的先后顺序对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阐明了该影响是保护基团的空间位阻原因造成的。

对嵌段共聚物进行脱保护,得到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利用选择性溶剂的方法对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进行自组装,得到了球形纳米材料。

王晋[17]将可聚合的降冰片烯官能团引入到含强极性次甲基生色团的咔唑类光折变功能化合物中,通过引入长的柔性侧基来改善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用Grubbs 2nd催化剂对所得到的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得到降冰片烯类光折变聚合物。

采用1H-NMR、IR、UV-vis、GPC等手段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显示,得到的聚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出现在410nm处,数均分子量为5.4×104。

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生色团的种类,引入偶氮硝基苯生色团,合成了咔唑基含偶氮硝基苯生色团的降冰片烯类光折变功能单体。

并分别使用Grubbs 1st,和Grubbs 2nd催化剂对所得单体进行聚合,得到两个聚合物P2和P2’。

用1H-NMR、IR、UV-vis、DSC,TG及GPC等手段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1H-NMR和UV-vis 显示所得各个化合物及聚合物为目标产物。

DSC结果显示两种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75℃和43℃。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GPC 结果显示二者的数均分子量达到了104数量级。

Ki-Young Yoon等[18]报道了一个从由环辛四烯开环易位聚合反应合成得到的简单的聚乙炔二嵌段共聚物直接制备超分子一步路线法。

这种成对聚合体的原地纳米粒子化比传统的自组装工序有优势,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沉闷的后期人工处理。

而且,这种直接的方法提供了有趣的超分子的一种独一无二的跟毛虫类似的纳米结构。

此外,这种新的超分子是非常稳定的生成物,因为聚乙炔核为自组装提供了一个特别强的剥离力。

尽管,原始的聚乙炔在空气中不稳定,但在纳米毛虫结构中是稳定的,因为被超分子壳保护着。

Zhen Yao等[19]采用第二代拉布催化剂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反应合成了二环戊二烯和环戊烯(CPE)的共聚物。

研究了单体成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硬化时间以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此外,反应采用注射成型工艺生产二环戊二烯和CPE的共聚物。

研究发现二次硬化过程需要达到100%的单体转化率。

讨论了CPE 的含量、催化剂的浓度以及二次硬化温度对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