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运算法则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数的运算法则
市级一等奖旬阳中学谢道仁
一、概述
对数的运算法则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三章第4.1节第(二)部分。本课需要学生掌握对数的运算法
则,能初步运用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解题;通过对法则的
探究与推导,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总结思想,
使学生自主、探究地开展学习活动。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对数的运算法则,能初步运用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解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则的探究与推导,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总结思想,使学生自主、探究地开展学习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对数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对数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法则的探究与证明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学习过程中,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知觉器官,做到"细观察、多动手、勤思考,善总结".通过观察、猜想、探究、
推理、模仿、体验,质疑等方法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自主探索,归纳总结” 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谈话法等,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四、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教师准备的关于对数背景知识的小卡片,每组一套;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实录: 引入新课 1、
复习指数运算法则:n
m n
m
a
a a +=⋅,n m n m
a a
a -=,mn n m a a =)(并用文字语言叙述指数的运算法则。 2、
从指数、对数的关系入手,研究对数是否有自身的运算特
点和规律。 对数运算法则
对数与指数互为逆运算,自然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已知的指数的运算法则来探究对数的运算法则。 考察实例P 81,动手实践1中的第一组
)328(log 85332log 8log 222⨯==+=+
猜想性质:(1)MN N M a a a log log log =+ 请同学们自己用计算器完成 P 81动手实践2 验证前面的猜想
证明:设p M a =log ,q N a =log ,则由对数定义得
M a p =,N a q = q p q p a a a MN +=⋅=
)(log MN q p a =+∴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这里应注意
(1)公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每个对数式有意义为前提条件) (2)能用文字语言叙述法则:两个正数的积的对数等于这两个正数的对数的和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其意义在于将两个正数积的对数化为两个正数的对数的和的形式,实现高级运算(积的对数运算)化为低级运算(对数的加法运算),作为)(log log log MN N M a a a =+则体现了公式的逆运用,对两个同底的对数的和转化为一个同底的对数,实现了多到少的化简作用,如 16log 32log 3log 2log 6666==⨯=+
同理,通过P 81动手实践1中第二组、第三组中的考察可猜想:
0>a ,1≠a ,0>M ,0>N 时
(2)、M n M a
n
a
l o g l
o g =
(3)、
N M N
M a
a
a
l
o g l o g l o g -=
对于(2)、(3)的证明可仿(1),由对数与指数关系来证明,而(3)也可用(1)来证明:
N M N N N
M N M a a a a a a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 这种证法使用拆分技巧,化减为加,会常用到。 通过上述探讨、研究得到了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1)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2)M n M a n a log log = (3)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例题解析:
例1、计算(P 82,例4)
(1))39(log 5
2
3⨯ (2)5
1
100lg (3)2)2(lg 20lg 5lg +⋅
例2、用x a log 、y a log 、z a log 表示下列各式(P 83,例5)
(1))(log 2
yz x a (2)yz x a 2log (3)z
y x
a 2log
例3、P 83 例6 练习:P 84 1、2、3
P 88 5、6(1、3、5、7)
小结:对数运算法则的内容,推导证明及运用
作业:P 88 A 组5(2、4、6)、 6(2、4、6、8)、 7(1、3)、 8
(2、4)
课外思考题:P 89 B 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