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论

合集下载

论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论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论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问题一直是艺术界核心问题,只有全方位理解了内容与形式的概念及关系,才能理清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西方美学理论创始人黑格尔曾说过:“内容与完全适应内容的形式达到了既独立又完整的统一,故而形成了一种自由有机的整体,这即是艺术的中心。

”[1]这句话清楚地向我们解释了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相互统一的。

一、内容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1.内容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艺术内容,即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

艺术作品的内容产生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理解,它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及包含的意义,作品的内容反映了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社会现状的见解看法与态度。

细细品鉴著名画家萨金特的水彩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作品色彩明艳,画面富有生命力与节奏感,其代表作《达芙妮》描绘了在蓝天绿树包裹下的纯白大理石雕塑,画面有着强烈对比度和层次感,阳光与蓝天给观者以明媚美好之感,这类的水彩作品正表现出萨金特对意大利以及生活的热爱,这种向往与热爱即是他作品的内容所在。

2.内容由题材和主题构成艺术内容主要由题材和主题构成,广义上来讲艺术作品的题材是艺术作品取材的范围,例如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等等,从狭义上来看,题材又是用以表现作品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的完整的生活素材,社会材料。

[¹]主题即主旨,中心思想,它是艺术创作的前提。

一般情况下,艺术作品的题材是显而易见的,而主题则需要观赏者理解和体会。

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根据想要表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题材尤为重要。

3.对作品内容的掌握因人而异艺术作品的内容也是引导观赏者深入了解作品和画家精神世界的桥梁,美国水彩画家怀斯的水彩作品常采用美国民间的风土人情为题材,我们通过他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他对乡下平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我们从蒙克的《呐喊》中却能体会到别样的内容意蕴,《呐喊》用扭曲夸张的表现形式描绘了一名憔悴男子呐喊时的形象,我们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蒙克内心的压抑、恐惧无助、紧张和疯狂。

艺术概论9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9艺术作品论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1、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生产的成果。

标志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完成。

2、艺术作品的完成是艺术接受和消费的基础。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1、外在物质形式方面:对其内容和形式等的理解。

2、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艺术作品是人为的精神劳动产品,这是构成艺术品本质的一部分,这也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所在。

3、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所包含的因素:主题、题材、结构、艺术语言、体裁。

内容范畴包括:主题、题材形式范畴包括:结构、艺术语言、体裁艺术作品的内容:内容的来源: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是艺术家人生观与世界观、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

1、因素1:艺术家主观情感和倾向艺术家主观情感和倾向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别艺术和非艺术形式的明显标志。

2、因素2:题材题材的概念:A、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者性质,也称取材范围(广义)B、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1、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题材的基础,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形成的,各门类的艺术创作之前都会进行素材的积累。

2、题材的选取是真正进入到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所以选材是关系到作品定向,甚至是作品的成败。

3、题材之间存在差异性:有表现艰苦生活的“重大历史题材”,也有表现“生活浪花”的生活题材。

社会主义艺术提倡题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对艺术的多方面的要求。

3、因素3:主题主题:透过材料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生的具体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主题产生的两个条件:1题材2作者的思想情感1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起到组织内容的作用。

2主题是艺术作品的精髓,它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所在。

3不同的艺术门类和同一艺术门类不同的题材中的作品中主题体现方式不同。

4主题一般是比较隐蔽的,是蕴含在作品中的。

艺术作品的形式1、因素一:结构艺术作品的结构: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样式。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我深信,只有高度的文化建设,才能造成现代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对美和艺术的理解,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美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多接触艺术,包括了解一些艺术史,经验证明:人们对于美的鉴赏和理解力,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的————是知识之所赐。

西方艺术往往让人觉得驳杂繁芜,高深莫测,让人不明就里,不知所措。

对西方数千年艺术发展概况的解读,体验到西方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到西方艺术典雅精致的风格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艺术的现场,感悟艺术之趣、历史之真,知性之美。

从这本书中,学有所获,常有所思,偶有所悟,其乐融融。

西方美术发展的精神基点,始于与自身的认识上。

“美术”一词,在西方指非功利主义的礼堂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方式。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

尽览西方美术发展的线索,有过三次高峰时期。

第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19世纪。

对于文艺复兴,在我学这门课以前的记忆里,留下足迹的仅仅是文学作品,远远不知道美术作品的丰富、无限和逼真。

到此刻才了解到艺术的无垠天地。

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西方的一千年,人们的思想,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义的全面渗透和压抑。

这个时期的人们缺乏创造力,缺乏自主思想,只为了上天国而活着,而文艺复兴唤醒了西方人的创造力。

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说:“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

”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代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无与伦比的不朽的珍品。

而近代先进的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

艺术概论笔记.doc

艺术概论笔记.doc

艺术概论绪论1.艺术和社会的关系?P5艺术来自社会,还要回归社会,它不是也不可能是静止和孤立的现象。

具体的讲,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第一,一切艺术家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情境中,各种社会事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意志,艺术家又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生活进行体验、实践、认识、从而产生创作冲动,愿望和需要;第二,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经过复杂的精神生产劳动即创作活动,其创作成果即艺术作品;;第三,艺术作品最直接来自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间接来自但是最终来自社会生活,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第四,艺术作品一旦产生,就必须回到社会去,以实现其价值,而艺术回归社会的中介就是艺术接受。

荀子,音乐专门著作《乐论》,中国最早的一部艺术理论专著。

曹丕,《典论·论文》嵇康,《声无哀乐论》、《琴赋》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顾恺之,《论画》谢赫,《古画品录》2.艺术家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关系?P8任何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美的创造,而创造美就要遵循美的规律,艺术的规律。

艺术理论就是要根据历史和现实,从古今中外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中,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用以指导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任何艺术家,无论它是自觉的或是不自觉的总要遵循一定的艺术原则,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来进行创作。

艺术家不能不受一定的艺术理论或艺术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任何成功的艺术创作,都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历史上的确有不少艺术家,他们自己没有什么理论,却创作出十分杰出的艺术作品。

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可以不受艺术规律的制约,只是他们从审美经验出发,自发地、无意识的再创作中触及到了艺术中的规律,于是得到了成功。

相反,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律,那他们的创作只能是失败的。

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注意理论的研究和思考,仅凭自己的技艺合直觉去表现,到后来就可能江郎才尽成为艺术匠人。

文学家:鲁迅、老舍、歌德、席勒、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音乐家:莫扎特、李斯特、贝多芬、巴赫、斯特拉文斯基画家:顾恺之、荆浩、石涛、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达芬奇、安格尔、雕塑家罗丹3.艺术的主要研究方法?(1)主观唯心主义:仅从主体考察和解释艺术,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

有关插花艺术作品赏析论文

有关插花艺术作品赏析论文

有关插花艺术作品赏析论文插花艺术一样会受到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社会活动,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影响,插花艺术值得我们进行欣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插花艺术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插花艺术赏析论文篇一:《浅谈艺术插花及环境布置》艺术插花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艺术品。

插花看似简单容易,但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

因它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是溶生活情趣、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

插花界的朋友都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一、艺术插花的种类和特点插花种类从形式上可分瓶插、盆插、悬挂式插花、异型花器插花、花篮插花、花架插花、人造花插花等。

从风格上可分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现代自由式插花。

(一)东方式插花: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

由于受东方各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影响,它和东方园林一样特别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美来感人。

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

东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简练,以少而精的花材有机组合取胜,造型注重自然,以流畅线条勾勒为主,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意境含蓄深远,主题突出,耐人寻味。

因而东方式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称于世。

日本插花: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初,日本飞鸟时代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来中国(隋朝)建立邦交,作为遣隋使节的他,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将日本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池坊花道。

它是日本插花史上最为悠久的插花流派。

中国插花进入日本后,经几代插花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已形成目前3000多个流派,其中的池坊流、草月流、宏道流、小原流,为日本著名四大插花流派。

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均属东方式插花范畴,它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将人的思想转嫁到插花之中,表现东方人细腻、含蓄和富有内涵的特点。

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艺术作品的内容,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题材和主题。

名词解释: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作品,艺术家作用一定得物质材料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形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对象。

题材:广义的题材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侠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题材决定论:〃题材决定论"认为题材之间存在着差异,其意义有大小之分,艺术作品的价值正是由题材意义的大小来决定的。

素材:艺术素材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姿态万千的自然风物都可能成为艺术的素材,但只有因艺术家兴趣所致而进入创作视野,并能引起创作冲动的感性的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材料,才可称为素材,是题材的基础,艺术的创作的重要环节。

主题:在艺术鉴赏中,从作品中提炼出凝聚而成的情、理的〃精髓〃。

它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之所在。

包括产生的基本条件和作用两方面。

作品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包括哪些?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概括为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内容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渗透、融会合一的。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它的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

1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

2、艺术作品内容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所以是一种精神性的内涵。

3、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我们常说的艺术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就来自作品的内容中的情感与思想,即我国古代理论中的情与理。

4、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

论艺术作品中崇高美的体现

论艺术作品中崇高美的体现

面 《 神分光暗》 、 《 创造亚 当》 、 《 创造夏娃》 、 《 原罪 ・ 逐出乐 园》 、 等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画面以及每一个壮美 的裸体形象都蕴 含 着 对人 生 欢 乐与 创 造力 量 的 肯定 。如 此 壮观 的天顶 画, 塑 造 估 量 的天 顶 画 的装 饰 图案 全 部 绘 以建 筑 结 构 的样 式 ,这 与 教 堂实际的建筑结构取得谐和,因而当人们仰观整个天顶画时, 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 , 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它更显得庄严华丽 。 在主题思想上, 米开朗基罗确定所绘人物 1 . 中国对崇高的理解 的内容时, 不拘泥于情 节的宗教依据, 只着重于表现人的本质 在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里, 文艺复兴时期的 中国早在先秦时代 , 就有“ 大” 这一美 的形态 。 “ 大” 是伟大 力量 。 的意思, 也就是所谓崇高 。 在中国古代崇高是同“ 善” 密切相关 人 文 主 义理 想 得到 了极度 鲜 明 的表 达 : 人 是 宇宙 的 中心 , 人格 的。孔子说 : “ 大哉 ! 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 !惟天为大 , 唯尧则 、 的力量 、 生命 的激 情与创造是艺术家应该表达的永恒主题。 所 之。 ” 到了孟子的时候 , “ 大” 虽然有道德伦理 的意义 , 但与道德 以, 艺术 中的崇高较之社会 生活中的崇 高更集 中、 更典型 、 更 伦理意义究竟有所不 同。这就是孟子所说 的“ 充实之为美 , 充 具普遍性 品格。它能够唤起人们心 中的道德感 , 同情心 , 并升 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庄子继承了孔子和孟子 的说法 , 在他看 华为积极进取 , 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巨大精神力量。 崇高以它 来, 天与地都是最伟大的 , 而又是最美 的。 由此可见, 在中国古 无限的力量和气势 ,使人 的内心产生某种 巨大的严峻感 和恐 代“ 大” 就是一种美的崇高形态 , 二者总是联系而不可分 的。 怖感 , 进而唤起人们战胜和征服它们的勇气和信心。 2 . 西方对崇高的理解 随着当代社会 的飞速发展 , 人们的世界观 、 人生观都发生 其 中审美的失衡应该受到重视 。 这就需要有一 在西方美 学史上 , 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 论崇高》 中最早 了很大的变化 , 使用崇高这一范畴。 他是从修辞学的角度 , 而不是作 为美 的一 个媒介来传播正确 的社会价值观, 在没有战乱的年代 , 我们也 种形态加 以论述 的, 他说崇高是“ 伟大心灵的回声” 。 这句话是 需要英雄人物来满足内心 的崇敬感 。 例如电视上热播 的《 英雄 、 《 刑警本色》等这些优秀的艺术作 品都体 现了崇高感 。 他整个理论的核心。 在他看来 , 作者必须要有伟大的人格才能 本色》 使作品有伟大的风格 ,伟大的风格是伟大人格在语 言上的反 《 刑警本色》塑造 了一个顶天立 地又有血有 肉的刑警英雄形 它在英雄塑造上达到了近年文艺作 品中少有的高水平。 在 映, 所 以, 人格是首要 的条件 , 它能决定风格 。然而 , 人格毕竟 象 , 是 内在的东西 , 它依存于人的思想情感 , 而思想情感必须通过 英雄萧文的塑造上 ,一个 主要特点是把人物 的精神塑造 和故 成为引人人胜的情节的一部分。 情节和精神互 风格来表现, 所以风格是表现人格的手段 。l 8 世纪英 国经验 事化结合起来 ,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论文5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论文5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对清明上河图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进行鉴赏【内容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其审美意识、表现手法都有较大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差异。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

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

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就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评论家斯塔索夫评价:“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

他以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就画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这也是他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最初艺术体现。

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比较研究,包括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画面艺术进行赏析。

通过对二者各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并分析展望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势。

寻找异同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和而不同”的正确观点,并努力使其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

【关键词】绘画;清明上河图;国宝;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夫;农奴制;审美;和而不同一.《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及赏析材料⑴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此画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

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

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
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方式考察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一)对艺术作品的两种错误认识 1、错误认识一: “将艺术作品作为其他事物或现象的附属品,从而机 械分割开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弃形式于不顾”; 2、错误认识二:“将艺术作品从它所产生和发展的各种背景中完全地 抽取出来,不承认社会、时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 响,从而主张艺术作品只有形式,没有其他成分。”
定义——指的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 内在关联与组织的样式。
(二)艺术语言(2019年简答题27) 1、定义
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表形 式,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2、三个特征 感性的、 表象性的、情感化的
3、两个功能 ①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 ②审美的功能。
2、主题被称为作品的灵魂,是统帅。 3、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三、艺术作品的形式(2009年简答题31)
定义——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 基本上是由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两种形式
因素构成。结构通常称为内部形式,艺术语言称为外部 形式。
(一)结构 美术作品的结构,又被称为“布局”、“构图”、“经 营位置”。(2009年选择题15)
2、表现 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
3、特征 继承与独创、稳定与渐变、多样与同一、
二、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艺术作品的格调 1、定义(2009年填空题22。)
——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 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2、作品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俗与雅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格调高的作品分为两种类型。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第一章艺术属性论第一节艺术主体论含义:“艺术主体”是指有思维、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并改造世界的人,是艺术的创作者与占有者。

凡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事物(包括思维,幻想,幻影等),都可以看作艺术客体。

一、情感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对主体情感的传达代表人物:法国美学家“维隆”。

维隆认为情感是艺术的决定因素和主要表现内容。

在艺术作品中,情感借助线条,形状,色彩的结合或具有一定节奏的动作、音响或言语表现出来。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荷兰画家森特凡高法国画家高更二、表现论艺术的表现论认为,艺术就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认为“美学只有一种,就是直觉(或表现的知识)的科学。

这种知识就是审美的或艺术的事实。

”柯林伍德继承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

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他把主观的表现看做是“真正艺术”的特征,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否认技巧与目的,否认客观的再现。

他把再现的艺术分为三等级:1、无取舍。

2、有所取舍3。

有情感之表现。

三、无意识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主题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理学家荣格。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

认为人格由“本我(原始本能)、自我(协调本能和现实之间不平衡的机能)、超我(内部道德机制)”三部分组成。

荣格认为艺术源于“集体无意识”。

伟大艺术家,听从集体无意识的驱使,借自己的作品传达出时代的心声。

四、游戏自娱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自我的娱乐。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席勒加以系统。

英国唯心哲学家斯宾塞发展。

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过剩精力”的消耗。

斯宾塞认为艺术和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第二节艺术主客体论一、理念论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上帝的创造物。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希腊哲学家帕拉图。

理念:是西方先验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论艺术作品的意义及其来源

论艺术作品的意义及其来源

论艺术作品的意义及其来源魏毅东【摘要】任何艺术作品的意义都必然关涉着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现象因素.从这四种不同的来源出发,艺术作品获得了四种不同的意义:源自世界的意义;源自作者的意义,源自本文(作品自身)的意义;源自接受者的意义.应该把这四个因素作为一个关系着的整体,这样,关于艺术作品的意义作为关系范畴的逻辑界定与思考才能得其精髓与要旨.【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艺术;艺术作品;意义【作者】魏毅东【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022一、艺术作品的意义及其生成艺术作品的意义是现代艺术学的中心命题之一。

很多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论预设,对艺术作品的意义有着精深但同时又令人困惑的论述:意义是形式(布鲁克斯语),或有意味的形式(贝尔语)——这只不过对抽象艺术有其重要的适用性;意义是理解(达米特语),或阐释、视界融合、效果历史(伽达默尔语)——它所关注只是一种现代情境的重要性;意义是语境(佛雷格语),包容过去与现在——但语境本身的清晰却还存在着诸多的疑问;意义是本文的对象化(伊瑟尔语),或互译过程中的不变量(乌斯宾斯基语)——但这些转换所带来的误读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①以上各理论家对“意义”的表述,参考了贾磊磊的论文《艺术作品的意义及其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第1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杂志社),展开内容为笔者论述。

……这些表达尽管只代表部分理论家对艺术作品的意义问题的理论思考、界定,但有一点是有意义的,即它们给出了艺术作品意义探究的逻辑范畴。

从这个角度讲,这些美学家或艺术理论家对艺术作品的意义的探究,实际上也是对其理论预设下的逻辑范畴的探究。

那么,这些逻辑范畴到底是什么呢?在中文语境中,“意义”一词是“意”与“义”的组合。

论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

论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

论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1)、物质层面艺术品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复合体。

处于最基础层面的是艺术的物质层面即艺术的物质媒介。

如一件雕塑作品首先是一种青铜、或大理石等物质材料形成的实体,一幅绘画作品首先是一张涂满颜料的画布。

这是艺术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艺术的物质层面和艺术本体的关系不是对立与疏离的。

艺术品的物性或者说物因素是艺术品的重要构成要素,是艺术家创作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

中国画家对宣纸和墨的材料特性的利用,木刻艺术家特意要表现的木味,油画家对油画颜料丰富的肌理效果的把握,水彩作品中的水痕,装置艺术对各种物质材料的自由选择与应用都是艺术创作与审美的重要内容。

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甚至构成艺术审美的主要方面。

如对玉石艺术品的玉材的欣赏。

对纯粹的材料特性的自觉应用与表现常常成为艺术作品是否成熟的重要衡量标准,这是因为艺术作品的物因素和人的具体生存经验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引起人的心理反应,因而艺术作品的物因素会成为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

(2)、物象层面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构成了艺术品的视觉外观。

无论是对客观物象的直接描绘还是仅仅呈现为线条、色块或者是对现成物品的直接利用,艺术品都是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而得以呈现的。

艺术作品总是呈现为抽象、具象、和意象的丰富多样的视觉形态和形式结构。

人类的艺术往往从模仿开始,写实的艺术在古希腊的雕塑中就得到了成熟的表现。

但是写实不是艺术的唯一标准,原始时期的陶器上人类就形成了对单纯的形式美感的抽象语言系统。

艺术语言在艺术品的物质层面和物象层面上得以形成。

不同的艺术门类构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系统,不同的艺术家也形成了个性化的语言系统。

(3)、现实层面所谓现实层面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所揭示和反映出的社会现实社会的内容。

不同的艺术作品揭示显示社会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是直接地呈现,如油画《开国大典》对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的反映。

《清明上河图》对市井生活的描绘,就揭示了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的复习资料绪论一.{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二.究对象。

三.艺术概论全书共有六章,它们是:1克罗齐柏格森科林伍德柏拉图黑格尔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荷加斯哈奇生五.方法论的原则: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1.艺术研究上彻底的唯物史观: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艺术研究上完全的辩证法官:具体,个别与普遍,一般的对立统一,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发展,变化的辩证运动规律。

1.人们的精神交往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2.艺术和人的一切创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艺术生产是按美得规律来创造的精神生产活动4.劳动创造了每,艺术是人从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自我享受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3.艺术是诸多因素动态交织,对立统一的审美创造成果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23456.78.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9.艺术真实性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虚构的真实,创造的真实。

10.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11.艺术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12.从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看待和考察人类及人类的一切活动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见。

13.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审美上的关系14.艺术特征1.审美特征艺术形象是艺术对象化的重要审美形式2.形象特征3.形式美的特征4.创造性特征5.情感特征6.交流特征判断1.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本质的,却并不是它的物质生产的一般性质而是他的精神生产的性质2.分析:以可感的形象形态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3.纯客观或纯主观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分析: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统一四.名词解释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

运用一定得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物质与精神,审美对象与主体心灵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的特定成果。

论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论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论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摘要】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内容是艺术作品传达思想、情感的核心,而形式则是内容的具体呈现方式。

内容对形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决定了作品的形式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而形式则可以有效地加强内容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成功的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志,只有二者相得益彰,才能使作品达到最佳效果。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取得平衡,使作品既能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又能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和美感。

这种完美的统一关系不仅体现了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也为观众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关键词:艺术作品,内容,形式,关系,定义,相互关系,影响,呈现,统一1. 引言1.1 引言艺术作品是人类情感、思想和创意的表达形式,是艺术家用来传递信息和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媒介。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艺术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容是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主题,而形式则是艺术作品的载体和表现方式。

内容与形式之间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在讨论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关注它们各自的定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与统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读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感受。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分别探讨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定义、相互关系、内容对形式的影响、形式对内容的呈现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艺机作品的奥妙之处。

2. 正文2.1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定义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艺术创作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密切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内容可以被理解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意义或信息。

它是艺术家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核心,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艺术哲学原理

艺术哲学原理

艺术哲学原理艺术哲学是一门探讨艺术本质、价值、创作、作品、接受及其与社会关系、教育作用、美学内涵等多方面内容的学科。

以下将从艺术本质论、艺术价值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接受论、艺术与社会关系论、艺术教育论和艺术美学论八个方面,深入探讨艺术哲学原理。

1.艺术本质论艺术本质论主要探究艺术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它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和技巧展现出来。

艺术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人类情感、思想和想象的表达。

2.艺术价值论艺术价值论主要探讨艺术的价值观,包括艺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对思想情感的影响以及艺术的审美价值。

艺术具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等重要价值,同时也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感官的愉悦。

3.艺术创作论艺术创作论讲解艺术家的主体性、艺术创作的形式以及创作过程的心理活动。

艺术家作为创作的主体,具有独特的审美感知和创作才能。

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作,如绘画、音乐、文学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

4.艺术作品论艺术作品论阐述艺术作品的结构、要素、类型和题材。

艺术作品是由形式、内容和技术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独创性、审美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戏剧等,都有其独特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5.艺术接受论艺术接受论关注艺术家的自我呈现、艺术作品的展示以及接受者的反应。

艺术家通过作品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创作意图呈现给观众,观众则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文化背景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评判。

6.艺术与社会关系论艺术与社会关系论探讨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

艺术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力量。

7.艺术教育论艺术教育论关注艺术教育的作用、内容、目标和方法。

艺术教育旨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过艺术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艺术作品论

艺术作品论

(二)艺术作品的意境 1:概念★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 出的情景 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 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2:意境的创造 ◆意境是中国表现艺术创造的核心问题,其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 物意象为主的特点. ◆意境是情与景的统一,物与我、人与自然的统一。它存在于主、客 体的关系之中,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将读者引入一 个想象的空间,从而创造出一种蕴藏无限意味的艺术境界。 ◆不同的艺术门类对于意境的追求程度也略有不同。 ◆意境之所以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方面,是由于艺术家对自 然宇宙中富于诗 意特征的事物或景物的选取;另一方面,是通过对 所选取的景或物加以提炼加工,融铸进艺术家主观的思想感情,经过 艺术构思和艺术创造而形成。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一:什么是艺术美 所谓“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它是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而产生、艺术 家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作品的美。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 具有比现实美更高的审美价值,给人以更强烈的审美感受。创造艺术美,是艺 术创作的最高要求和根本要求,是艺术家艺术造诣的极致,也是艺术作品价值 的最高准则。 二:艺术美的根源 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 艺术美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意识中固有的,而是现实美(包 括自然美与社会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就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 系而言,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现实美是人类社会生活 中现实事物的美,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艺术美是现实 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作品的品味
1:艺术品味的理解 2:品味与格调的区别 ▲在中国绘画理论中,把绘画作品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或是上中 下三品。 艺术二十四品:“雄浑”、“冲淡”、“纤浓”、“沉着”、“高古”、 “典雅”、“冼练” “劲健”、等

论西方艺术作品中的理性与感情

论西方艺术作品中的理性与感情

一、西方艺术中的理性与感情当我们欣赏一部艺术作品时,通常会谈论的是与它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作者的日常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等。

任何一个优秀艺术家,他所创造出来的作品都是有自己的道理可言的,并不是凭空捏造或者任意涂画的。

看似让人不可思议的一幅绘画或一座雕塑作品,也都是作者经过了头脑运作所表达出来的“特定的个性”。

(一)米开朗基罗作品中的理性因素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黄金分割法”,其数的和谐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几何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学术各界学派的发展中,理性概念除解决数学问题之外还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宗教、哲学、神学、艺术学等。

这种严谨的理性思维在艺术学领域的应用,首先出现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世纪》上。

《创世纪》这件绘画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于1508年5月创作的壁画,历时四年多,现珍藏于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礼拜堂。

《创世纪》绘画作品中的《创造亚当》是整幅天顶画中最让人为之震撼的一处,它并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的场景,而是画出了一个瞬间,这个瞬间是双方手指的花火即将触碰的瞬间:上帝从右边天空徐徐飞来,将手指靠近亚当,亚当的手指也相向地朝上帝指去,就像沙漠遇到泉水一样,瞬间将灵魂传递过去。

就是这个神奇的瞬间,将人类与上帝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产生的不仅是奇妙感,更多的是敬畏感,是人类与神灵之间的和谐感。

亚当的体格是非常健硕丰满的,符合当时人类理性认识的体格特征。

画面背景没有过多修饰,灵魂与肉体的对比、创世的记载全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

理性的对比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绘画态度是其绘画严谨性的必要因素,这也体现了艺术作品的权威性。

可以看出理性的力量在于其反驳“命题”的能力,而艺术的理性研究也是这个道理。

(二)米开朗基罗作品中的情感因素米开朗基罗从小就生活在意大利,年幼时其母亲的离世、父亲的暴躁脾气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和伤害,使他对生活充满怀疑和惧怕。

小时候米开朗基罗还曾因偷偷绘画而遭到父亲的毒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重点难点:了解艺术作品构成、属性,以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第一节艺术作品概述
一艺术作品的涵义
所谓艺术作品,就是指艺术家个体或群体的审美或反审美意识的创造性行为过程或成果。

审美意识,就是传统美学中广义上讲的美感。

二艺术作品的特征
1 娱乐可玩性。

德国剧作家、诗人希勒曾说:“生活是严肃的,艺术却是和悦的。

”黑格尔也认为“理想的艺术都不排斥严肃,但是就在这种严肃里,和悦还是基本的性格。


艺术作品的娱乐可玩性特征,一方面是表现在,无论是具体的一件艺术作品创作,还是如行为艺术那样的创造行为展示过程,都应该是艺术家的真诚努力的首创行为。

“玩”,多有散谈、游戏、轻松之意。

另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在被人们鉴赏、品味的过程中,可帮助观赏者积极正面的休闲和娱乐。

2 整体性
艺术作品的整体性,是指艺术作品内在各要素的构成完整、意蕴饱含而丰富。

艺术作品的意蕴饱含,是指艺术作品所诱导出来的刺激、影响欣赏者心灵的魅力。

3 艺术性
通常所称的艺术性是指如架上绘画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在反映客观存在和表现主体思想情感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其形式、结构、语言、表现技巧的完善程度。

4 历史性
艺术作品的历史性,是指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总是留存着该时代的特殊印迹。

5 艺术作品的永恒性
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创作的优秀艺术作品,是不会因为人类社会历史的沧桑变化而失色的。

三艺术作品的内容
1 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

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因人而异,就是说接受作品内容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2 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
(1)题材:概念有两种,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
广义的题材含义: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

狭义的题材含义:指的是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础的材料,既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2)主题:主题一词原创于德国,本是音乐术语,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的核心乐段。

作品主题是指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生发出的具有某中社会意义的思想。

作品主题往往被称为作品的灵魂。

四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上是由内在的结构和外在的艺术语言构成。

1 结构:就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的样式。

如:美术作品的结构为“布局”、“构图”、“经营位置”等。

还有小说作品的结构为细节、情节、环境的安排,主、次线索的穿插、开头结尾的设置、事件详略的处理,叙事顺序的布置等。

2 艺术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往、表意的工具和方式。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艺术语言是“感性的、表象性的和情感化的-----”我们把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采用的一切有价值意义体系的表现符号与潜意识符号,称为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

其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其二是审美的功能。

五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
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一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艺术语言是“感性的、表象性的和情感化的-----”我们把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采用的一切有价值意义体系的表现符号与潜意识符号,称为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

其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其二是审美的功能。

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是指艺术家独自创造出的特有的艺术符号及其符号体系。

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的生命。

(1)艺术语言的隐性因素
它是指潜藏于艺术作品中不易被观者直接迅速感知的,而又对艺术作品发生重要作用的艺术语言。

意或意念,是隐性艺术语言的首要因素。

它是指具体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独有的思想情感意蕴。

(2)艺术语言的表性因素
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能直接被观者感知到的艺术语言。

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象,就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为表达意而选择的载体。

所以也称意象。

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有助于艺术家尽情地表大和传导其主观思想、观念、情感、效果、趣味、意境和意蕴。

即达到“立象以尽意”的目的。

其二,式。

即指艺术家主观情感得以有效展示或物化的具体方式。

其三,材料。

即指艺术家为有效地创造艺术作品而能动选择的物质媒体材料。

(3)艺术语言选择的基本原则
首先,艺术语言应力求鲜明、生动。

其次,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和丰富多样性应予以有效地结合。

其三,应保持艺术语言的民族特性。

其四,艺术语言的个性原则。

艺术家用于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都有较强的个人特色。

其五,艺术语言的当代性原则。

二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的两大类)
1 客观存在物象:特定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是客观具体存在物的转化或投胎。

也就是说有些艺术作品的具体形象,是以客观存在物为为原型而由艺术家将其升华重塑的。

2 主观情感意象。

指特定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积极能动外化的结晶物。

一方面指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情感强烈作用后创作出极具表现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如凡高的作品等。

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主观情感强烈作用后创造出极具幻化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如《西游记》等。

三艺术构成
艺术构成,是指艺术家为表现特定作品的效果,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把分散的艺术形象设计、编排、组成艺术性的有意味的整体。

四艺术意境
艺术意境是指艺术家艺术创造实践活动中追求的内容和理想,又是艺术作品的有机构成要素。

画家李可染说:“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艺术意境就是指艺术家熔铸在具体艺术作品中映现出来的有深刻意味而丰富的心灵、情思与心语境界。

艺术意境既是艺术家创作的法则,又是鉴赏者的审美要求。

艺术意境包含着不同的倾向指令。

其一,情感意境。

其二,哲学意蕴的意境。

如唐代白居易的五言诗《草》中的佳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就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蕴。

其三,独有寓意的意境。

李可染把画有柿子和大白菜的画,题名为“世世清白”其四,深刻意味的意境。

其五,纯粹效果的意境。

第三节艺术作品的功能
一艺术作品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和接受艺术教育的典型对象。

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价值和修养的具体集合物。

三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之间和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互相交流的情传媒体。

四艺术作品是艺术评论家的艺评源场。

第四节艺术作品的魅力
艺术作品的魅力,就是指艺术家熔铸于艺术作品中直指和打动人心灵的综合审美与反审美力量。

艺术作品的魅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烈的艺术震撼性魅力作用。

2较强的艺术感染性
3鲜明的评价指令
第五节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
1 艺术作品的意蕴
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

2 艺术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一个美学概念。

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3 艺术作品的风格: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二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1 艺术作品的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质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思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高低、雅俗)
2 艺术作品的品位(把作品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
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1 问题的提出
2 艺术作品本质上是精神产品
3 艺术作品中的商品属性
第六节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一艺术美的根源
艺术美:是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

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现实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艺术美的条件
1 作品必须是完整的,内容与形式是和谐的,统一的。

2 作品的意蕴、意境、风格与格调都是创造艺术美的条件。

三艺术美的特征:高于现实美、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