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复习
地质地貌复习提纲(根据这个复习,再看看5-...

绪论作业1、名词解释:重力异常、地热增温率、地热异常区、磁偏角、磁倾角、剩余磁性。
2、地球从外部到内部分为哪几个圈层?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何谓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各有哪些形式?第二章矿物作业1、名词解释:矿物、类质同像、同质异像、解理和断口2、类质同像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3、我们可以根据矿物的哪些物理性质来鉴定矿物?第五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学习重点:重点是岩层产状要素和常见的褶皱、断裂构造的特征;难点是构造运动的原因。
作业及思考题:1.简述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形迹?2.简述地震、震源、震中、震级、烈度的概念及地震的成因和分布3.简述岩层变形的三个阶段和岩层产状三要素。
4.何谓褶皱构造?褶曲有哪些类型?褶皱地貌有哪些类型?5.名词解释:节理、断层、正断层、逆断层、地垒、地堑、地槽、地台。
6.野外如何识别断层?7.简述板块构造理论和地质力学理论的基本内容第六章风化作用学习重点:重点是风化作用的原理。
作业及思考题:1、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
?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第七章何谓风化壳?风化作用分哪几个阶段?第七章坡地重力地貌作业:1、什么是崩塌?崩塌有哪些类型?2、什么是滑坡?滑坡有哪些形态?影响滑坡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3、温度和干湿变化是如何引起松散层蠕动的?第八章流水地貌作业:1、简述下列概念:流水作用、流水地貌、向下侵蚀、向源侵蚀、向旁侵蚀、流水的侵蚀作用、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的沉积作用。
2、何谓坡积物?它有什么特征?3、什么叫洪积物?什么叫洪积扇?洪积扇从扇顶到扇底可分为哪三个岩相带?4、名词解释:河谷、河床、河漫滩、侵蚀基准面、河流回春现象、离堆山、牛轭湖、5、简述河床的形成过程。
6、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7、简述河口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8、何谓河流袭夺?河流袭夺是怎样形成的?第九章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作业:1、名词解释:地下水、总矿化度、水的硬度、上层滞水、潜水、层间水(承压水)。
地质地貌学重点复习

27.岩石: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8.层间水:为某些层状硅酸盐矿物所特有,水分子呈层状分布于矿物晶体结构层之间,随着水分的进入或脱出,结构层间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或缩小。
33.在地质学中,地质时代的划分单位从大到小主要由(宙代纪世)等,其中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34.在矿物的物理性质中,属于光学性质的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等,其中颜色又可分为(自色,他色,假色)三种,属于力学性质的主要有(硬度,解理,断口,脆性)和(延展性,弹性,挠性,比重)。其他物理性质有 (磁性,发光性,放射性,电性。)
3.地壳按其结构可以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样地壳)。
4.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即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属于(岩石圈)以上的部分,主要由 (——)岩石组成。地壳厚度大致为地球半径的1/400,但各处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7km,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7km,(大陆)部分地壳最厚,如青藏高原厚达70多公里。
46.节理:是岩石中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二.填空题
1.层理是沉积岩由于形成中先后沉积下来的沉积物特点不同而呈现出的(岩石成岩构造)。
2.层状岩石呈一系列的波状而失去其连续完整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它是岩层受力后,发生弯曲变形的结果,其基本单位称为(皱曲),也就是岩层的一个弯曲,其基本形态又有(背斜)和(向斜)之分。
27.条痕是指具有矿物在条痕板上刻划后所留下的(粉末的颜色)。
28.岩浆是地壳深处和上地幔富含挥发性的复杂的(粘稠的熔融体)。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壳: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
地幔:地壳往下至2900km深度之间称地幔。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指点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规律性的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的现象。
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结晶时,形成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岩浆作用:岩浆向着地壳上层压力减小和温度降低的方向移动的过程称为。
岩石变质作用:固态岩石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流体的作用,而使岩石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地层:就是地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成层的和非成层的岩石的总称。
生物层序律:一定种类的生物或生物群落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年代必定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种属的化石或化石群,这种关系就叫生物群落。
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势能和地球旋转能等内力所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就是岩层的一个旁曲。
分化作用:指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风化壳:被分化的岩石圈表层被称为分化壳。
块体运动: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的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往下运动的过程斜坡重力作用,由于移动物质多系块体,也称块体运动。
蠕动: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风化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
流水地貌:有流水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
河流阶地:有河流下切侵蚀,河床不断加深,原先的河漫滩地面超出形成河流阶地。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携带的物质在出山口大量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泥石流:有大量的砂石、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喀斯特作用:指具有溶解能力的水溶性对可溶性岩石发生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风蚀作用:风沙对地表物质的吹扬和研磨作用。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和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地球(主要是岩石圈)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布和发展规律科学,所以地貌学也叫地表形态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形。
3.地貌的成因:(1)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2)地貌形成的动力;(3)影响地貌形成发展的因素。
4.地貌形成内外动力的关系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互相影响,不能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视为某种单一的动力作用的结果。
在地貌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只是在某一时期的某一地区,可能某种动力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种动力作用占据次要地位。
从地貌的长期发展来看,内力作用主要是形成地表的基本起伏、塑造地表的大型地貌骨架,作用结果趋向于增强地形差异;外力作用则是削高填低,其作用结果趋向于减弱或消除地表起伏的差异。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力作用在特定的地质地理条件下共同产生的结果。
这种内、外力的相互作用贯穿于地球形成以来的整个地史演化过程中。
由于地质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和内外力作用的复杂性,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
5.地质地貌学与水保的关系6.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7.1类质同像——组成矿物的离子被性质相近的离子所置换,而置换后矿物的晶体结构不变。
7.2同质异像——指同样的化学成分,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结晶出不同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矿物。
8. 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能。
断口: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任意方向断裂,同行是破裂面呈凹凸不平的表面。
9. 岩浆岩的分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盐、酸性岩。
10. 胶结作用:经压固后的沉积物仍有空隙,由胶结物质充真到空隙中,使沉积颗粒胶结在一起变硬。
胶结物坚硬程度:硅质>钙质>铁质>泥质(黏土质)。
地质地貌复习资料

1.类质同象: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近体内部构造中本应该由某种质点所占据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地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的构造不发生变化的现象。
2.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晶时,形成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3.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光华平面的性质。
裂开的平面叫做解理面。
4.硬度:矿物抵抗刻画、压入和研磨的能力。
---一滑二石三方解,四萤五磷六正长,七石八黄九刚玉,最后是金刚石。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分为内动力和外动力。
6.沉积岩:由沉积物质通过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7.变质岩:由母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8.岩浆:位于地下深处、富含挥发性物质的硅酸盐蓉蓉体。
9.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和晶粒相对大小以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特征。
10.岩石的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列、配置和填充方式上所反映出来的岩石的外貌特征。
11.层理:沉积岩中由与物质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方向变化所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
12.绝对地质年代: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计算矿物和岩石的形成年龄。
相对地质年代:利用地层之间相对的新老关系,或者他们的形成顺序以说明地层的形成时代叫。
13.矿物的结晶习性: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常有生成莫一定形态的习性。
14.节理:岩石中没有明显移动的断层15.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成层的和非成层的岩石的总称。
16.断层:岩层受力后两侧的岩层有显著位移的断裂。
17.地垒:两组断层之间的岩块上升,两侧岩块下降的正断层。
18.地堑:两组。
下降,。
上升的正断层。
19.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些列崩解和分解的作用。
地质地貌复习资料总结

地质地貌复习资料绪论:1、地质学的定义: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学科。
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变化和发展历史及古生物变化历史的一门学科。
(物质、运动形式、演化)2、地质学的特点:(1)空间上的广阔性与地域上的差异性(2)时间上的悠久性(3)(地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4)地质记录的残缺性3、地貌学定义:地貌学是介于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4、地貌发展的动力:地貌发展的动力来自地质作用中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表现在:①内营力来自于地球的内能,内营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②外营力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包括风化、流水、地下水、冰川、风、湖沼、海洋等的剥蚀、堆积作用。
即把坚硬的岩石破坏,分解并搬运、堆积到较低的地方。
第一章:1、地球的形状:“梨”形或旋转椭球体。
2、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智慧圈);(2)地球的内部圈层:上地壳:又称硅铝层、花岗质层下地壳:又称硅镁层、玄武质层地幔:占地球质量的67.7%,存在软流层,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以下2900km )地核:占地球质量的32%,主要由Fe、Ni组成,可分为外核、过渡层、内核。
内部圈层有明显的界限,没有重叠3、地质作用概念: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类型:①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②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重力堆积作用(负荷地质作用)③人为地质作用4、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区别:联系①空间上同时存在,互为因果a 内动力地质作用互为因果,紧密相关地壳运动(水平,升降)褶皱作用断裂作用(伴随有构造地震)岩浆侵入和喷发作用(伴随有火山地震)变质作用b 五个外动力地质作用实际上反映沉积岩形成的五个阶段,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后者是前者的继续c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地质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地质地貌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几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们是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2、沉积物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
3、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总是位于下面,后形成的位于上面,这一原理即称为。
4、按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可将岩浆岩分为深成岩、浅层岩和。
5、可以认为是沉积岩区别于另外两大类岩石的依据是。
6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几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们是_________、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7沉积物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_____ __、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
8按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可将岩浆岩分为、浅层岩和喷出岩。
9可以认为是沉积岩区别于另外两大类岩石的依据是。
10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关系可分正断层、、平移断层和枢纽断层四类。
二、选择题1、经片流搬运至坡的平缓处或坡麓的物质叫()。
A、洪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坡积物2、岩溶地貌是()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
A、地下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和地表水 D、降水3、、花岗岩属于()A、酸性深成侵入岩;B、中性浅成侵入岩;C、基性深成侵入岩;D、基性浅成侵入岩。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及下列()A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 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5、下列哪种矿物为变质矿物()A.石榴子石B.长石C.高岭石D.白云石6、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A. 侵蚀、沉积B. 沉积、搬运C. 侵蚀、搬运D. 侵蚀、搬运、沉积7、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A、笔石;B、珊瑚;C、半淡水鱼;D、三叶虫。
8、风化作用在()位置最明显。
A地表 B 地壳中部 C 地壳深部D地表或地壳中部9、逆断层即()。
A.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B.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C.上盘水平左移,下盘水平右移的断层D.上盘水平右移,下盘水平左移的断层10、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
2.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3.内营力来源于地球的内能及由于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来源。
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
4.外营力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主要包括风化作用,流水、地下水、冰川、风力、海洋和湖泊等的剥蚀作用和堆积作用。
5.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外部到内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6.地球的物流性质:主要指地球固体外壳以内的重力、地磁、地热等用仪器测得的地球物理数据。
包括:地球的重力、地球的温度、地球的磁性。
7.地壳的物质组成:O Si Al Fe Ca Na K Mg.国际上决定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8.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而使地壳发生变化的力量称为地质营力。
内力地质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
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以外的能源,也就是太阳能和日月引力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包括岩石的风化作用,流水、风、地下水、冰川、海洋、湖泊等外力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9.矿物:岩石圈中的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一般将内生作用、表生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分别称为岩浆矿物(原生矿物)、表生矿物(次生矿物)和变质矿物。
10.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质点(离子、原子、络阴离子或分子)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也称同晶置换)。
发生条件:1)互相替换的离子,其半径大小要相近。
2)互相替换的离子对周围其他离子的作用力性质。
3)互相替换的离子,其电价总和必须相等。
地貌学复习资料.doc

地貌学复习资料一、选择、填空、名词解释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2、顺地貌:原有的褶曲构造未经破坏或微破坏时,构造形态与地貌形态基本上是一致的。
3、河床: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常年载有流水的部分。
4、河漫滩:河漫滩是高出河床的平坦谷地,但洪水期可淹没,故又称洪水河床大型河漫滩也称河岸冲击平原。
5、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而成的一种奇闻现象,总称为喀斯特。
6、荒漠:是指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及岩石裸露或砂砾覆盖地面的自然地理景观。
7、磨蚀作用:是冰川中所携带的岩块,以巨大的动压力研磨冰床基岩的一种作用。
8、断层海岸:断层构造线与海岸线平行,断层直接通过海岸带,海岸线挺直,海崖俊俏,水下岸坡极陡。
9、台地:是高出当地平原的高地。
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的称为低台地,大于100米的称为高台地。
10、崩塌:是斜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的现象。
它广泛出现于山坡、河湖岸、及海岸上,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
11、荒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过程。
12、荒漠化的类型:岩漠、砾漠、沙漠、泥漠。
13、根据冰川的形态、规模和发育条件,现在冰川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
14、根据海底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15、世界海洋中最大的地貌单元式大洋盆地。
16、影响地貌的主要因素有营力因素、构造因素、岩石因素、时间因素。
17、外力地貌可分为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
18、构造地貌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而成的地貌。
按其规模大到小可分为三级:一级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
19、营力是地貌形成的动力,它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两种。
20、平原的构造成因有两类,第一类是冲击平原,第二类是侵蚀平原。
(完整版)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貌学复习资料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地表的地形,即地貌。
2、研究内容研究地貌的形态特色、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及其散布规律。
地貌的形态特色:如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及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
地貌的形成发育原由: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地表岩性,时间。
地貌的演化: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等阶段。
地貌体的内部结构:切割型、叠置型、切割-叠置型、叠置 -切割型。
在地貌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内外营力的作用表现:1)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营力使得地表变得起伏,外营力使之夷平。
2)在详细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段内,内外营力的强度是不一样的。
山地高原区内营力强度大,平原盆地域外营力强度大。
3)但从长时间看,内外营力作用是处于均衡状态的。
坡地重力地貌什么是坡地重力地貌?斜坡上不稳固的块体或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向斜坡下方运动所产生的地貌。
坡地重力地貌的发生大概可分两个阶段:坡地上基岩物质的风化;坡地上物质向下坡方向的运动。
风化作用分哪几种种类?1、物理风化作用发生方式:卸荷释重、冰楔作用、盐楔作用、温度变化所致的涨缩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发生方式:水化、水解、碳酸化、氧化等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发生方式:生物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一:倒塌及其种类1:什么叫倒塌?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迅速向下坡方向挪动的地貌过程。
2:倒塌的种类?按发生的地貌部位,可分为山崩、塌岸、散落。
按坡地的物质构成不同可分为:基岩倒塌、堆积物倒塌、表层风化物倒塌等。
二:倒塌形成的条件1:地形条件:坡度一般要大于岩屑的休止角,往常要大于33o;坡地的相对高度大于50m 时,可发生大型倒塌。
2:地质条件:脆弱面与坡面的偏向和倾角的关系不同,斜坡发生倒塌的可能性是不同样的。
3:天气条件:温差较大,降水许多的地域易发生倒塌。
4:地震、激烈的融冰化雪5:人工开挖边坡*休止角 :岩屑的摩擦力与下滑力相等时的斜坡坡角 .脆弱面:岩石中力学性质较差的面,如断层面、节理面、地层层面等。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地质与地貌学是研究地球上地质现象和地形变化的学科。
它涉及地球的构造、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地壳的运动以及地表地貌的形成与演变等内容。
对于地质与地貌学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要了解一些实际的案例和观察方法。
一、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地壳运动以及地球历史的学科。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岩石、矿物、地层、构造等。
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而矿物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无机物质。
地层是地壳中不同时期沉积物的堆积层,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
构造是地球内部的形态和结构,包括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等。
地质学的原理主要包括相对年代学原理、地层对比原理和地质剖面原理。
相对年代学原理是通过对地层的研究,根据地层的相对位置确定地质事件的先后顺序。
地层对比原理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找出相同或相似的地层,从而判断地层的年代和地层的对应关系。
地质剖面原理是通过对地质剖面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地层的厚度、倾角和变化规律。
二、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变化的学科。
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形、地貌和地貌过程。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是由地壳运动和地表作用形成的。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地、平原、丘陵、河谷等。
地貌过程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地貌学可以分为风蚀地貌、水蚀地貌、冰蚀地貌和海蚀地貌等。
风蚀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沙丘、风蚀穴等。
水蚀地貌是由水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河流、湖泊、瀑布等。
冰蚀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冰川谷、冰碛等。
海蚀地貌是由海洋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海岸、海蚀崖等。
三、地质与地貌学的实际应用地质与地貌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学的应用包括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等。
地质地貌复习

1.圈层构造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2.大气圈自下而上大致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
3.地壳: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地质现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都发生在这4.地幔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5.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6.内力地质作用:能量来自内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能量来自外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7.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变质矿物8.矿物内部质点的排列方式分为晶体、非晶体。
晶体:物质之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有规律地排列成空间格子状构造的固体物质。
非晶体:质点呈不规则排列的矿物,沥青、火山玻璃。
9.类质同象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结构中本应由某种质点(离子、原子、络阴离子或分子)所占的晶位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面晶体结构不发生质变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或称同晶置换)”10.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下(主要是生成时的温度、压力、溶液的酸碱度等),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11.矿物中的水吸附水层间水沸石水结构水12.矿物的结晶习性分为一向/二向/三向延长型13.矿物集合体的形态a.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b.片状,鳞片状集合体c.粒状集合体14.矿物的颜色:白/假/他色。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15.种矿物在外力(如敲打)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
此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若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任意方向破裂同时破裂面呈凹凸不平的表面,这种破裂面称为断口。
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不完全解理或无解理 16.摩氏硬度计.滑石、石膏指甲(与矿物同样硬的东西)、方解石(铜币)、萤石铁钉、磷灰石玻璃、长石铅笔刀片、石英钢制小刀、黄玉砂纸、刚玉、金刚石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
地质与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地质与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首先,地质地貌学为农业区域规划和农田基本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在研究土壤的形成发育与改良利用方面,地质地貌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农业用水方面第四,农用矿石的开发利用方面第五,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与人类环境的保护治理最后,不断日益频繁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2.滑坡的预报与防治?按照滑坡预报的时间及滑坡的发展,可以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滑预报。
对于过陡山坡或人工开挖的陡坡,平时要注意观测,在台风暴雨期间应作为安全转移的重点,并加强观测,根据引起滑坡的因素、发展阶段和特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常用排水、削坡、减载、反压、灌浆、锚固、支挡等办法,使山坡趋于稳定,不发展到滑动阶段,或使滑动时间推迟,有利于转移人畜和设备,尽量减少滑坡造成的损失。
3.矿物集合体的形态?显晶集合体: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分辨出各个矿物颗粒界限的,叫显晶集合体,常见的形态有: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由针状、柱状矿物平行排成纤维状或由一点向外呈放射状排列片状、磷片状集合体:有片状晶体集合而成,如云母粒状集合体:由粒状晶体集合而成,如方解石及黄铁矿致密快状体:由极细粒矿物所形成的集合体,表面致密均匀,肉眼不能分辨晶粒彼此界限,如石英、黄石等隐晶或胶态集合体:这类集合的个体,肉眼难于分辨,多为地表形成的矿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核体:结晶质或胶质围绕某一中心向外沉积而成的瘤状体,如豆装赤铁矿、肾状赤铁矿钟乳状体:指形同葡萄状、肾状、乳房状、石笋状的矿物集合体4.形成泥石流的条件?第一是流域内具备丰富的固体物质,这此物质又多由崩坍、滑坡所造成第二是水分,水分不仅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泥石流的搬运介质,水对固体物质起侵润饱和作用,使之达到流塑状态。
减少了与沟床的摩擦力,从而为泥石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第三要使泥石流体推移下行,还需要有比降较大的沟床纵坡,坡峻的沟坡和比降较大的沟床,有利于快速形成泥石流,并使其迅猛下泄5.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类型:岩石的风化作用按作用因素和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物理分化,化学分化,生物分化三大类。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大纲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大纲绪论1、名词解释:地质学、地貌学2、地球一同于其它自然物体的特殊性表现有哪些?3、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4、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5、地质地貌学与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有什么关系?6、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
7、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第1 章地球基本知识1、名词解释:重力异常、地热增温率、地热异常、磁偏角、磁倾角、剩余磁性、地壳、地幔、克拉克值、地质作用、地质营力。
2、地球从外部到内部分为哪几个圈层?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地貌的形态有哪些?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4、何谓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各有哪些形式?5、地球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加大减小)。
6、重力实测值(大小)于理论值,表明地下有(金属矿产天燃气)。
7、从物质组成来看,地壳分为两层:、8、(上下)地幔(中部下部)的塑性层,称为软流层。
9、软流层以上,包括以及,称为岩石圈。
10、内力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11 、外力地质作用是由所引起的。
12、地热异常指某地的地热增温率大于该地区的平均值。
13、地磁三要素是指: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外部圈层构造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构造的地核、地幔和地壳。
15、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屯堡面之间为地幔。
16、内营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
17、外营力主要包括风化作用,流水、地下水、冰川、风力、海洋和湖泊等的剥蚀作用和堆积作用。
18、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19、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20、各种地质现象,如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都发生在地壳。
21、海平面以下的地形是起伏不平的,临近大陆的海水下的宽广平台为大陆架,它以下较陡的斜坡叫大陆坡,再往下的缓缓倾斜地带为大陆基,再往外延伸便是宽广的大洋盆地。
地质地貌学复习.

1.4 地质学与地貌学的联系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地貌的改变,受到构造运动、外营力作用与时间三个要素的影响。
另外,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也在不断改变着现代地貌的形态特征。
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岩性和地质构造,而岩性与地质构造又是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①组成地壳的3大类岩石的抗蚀能力不同,导致地貌形态的稳定性也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是地貌发育的基础;③地质构造形态和组成构造的岩性特征,对地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貌对构造的适应性和地质构造所反映的基本形式。
2.4 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矿物一.矿物的分类按以矿物成分与构造为基础的晶体化学分类法,可将矿物分为5大类12种类型。
自然元素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氧盐二、常见的矿物1. 硅酸盐矿物由硅、氧和其他金属阳离子所构成的硅酸盐矿物是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
硅酸盐是金属阳离子与硅酸根化合而成的盐类矿物,此类矿物均含氧化硅以及金属离子。
硅氧四面体是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按硅氧四面体是否连接以及联结方式的不同,主要形成以下5种构造形式:(1)岛状构造硅酸盐:如橄榄石(2)环状构造硅酸盐:如绿柱石、电气石(3)链状构造硅酸盐:如透辉石、角闪石(4)层状构造硅酸盐:如滑石、云母(5)架状构造硅酸盐:如石英、钾长石、钙长石常见的硅酸盐矿物(1)橄榄石:粒状集合体,呈浅黄绿到橄榄绿色。
(2)长石:地壳最主要的矿物,占地壳物质的50%以上。
分为碱长石和斜长石。
(3)石英:无色,因有其它杂质呈其它颜色,以无解理、高硬度、透明性好为其特征。
(4)云母:含钾和(OH)根的硅酸盐,其硅酸根为[Si4O10]。
分为三个亚类:白云母、黑云母和金云母。
(5)角闪石:单晶体长柱状。
横断面呈六边形,黑绿色或黑色,玻璃光泽。
(6)辉石:单晶体短柱状。
横断面呈近八边形,集合体粒状,黑绿色,金属光泽。
2. 碳酸盐矿物常见的金属阳离子与碳酸根相结合的化合物。
(1)方解石:晶体多呈柱状、板状、菱面体及复三方偏三角面体等,遇稀冷盐酸强烈起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简答题 1、论述风化壳形成的影响因素? 2、论述影响岩石风化特征和风化速度的因素? 3、超量开采地下水带来危害?? 4、试分析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的特 点及联系。 5、 比较三大岩的特征 6、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 7、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条件 8、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综合题(应用题)
填空题 1、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条痕、光泽和( ) 2、粘土矿物主要是( ) 风化作用的产物。 3、岩层的产状为20°∠45°,表明其( )为20°, ( )为45°。 4、写出下列矿物相对硬度:石英为( );刚玉为( ); 滑石( ) 5、风化作用主要分为物理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和 ( )风化作用 6、某常见造岩矿物为灰黑色,片状,极完全解理,该矿物是 ( ) 7、写出下列矿物的常见解理特征:方解石为( );黑 云母为( );石英为( )。
19、寒武纪地层中含量最多的化石是( )。 20、岩体与围岩成为侵入接触关系,则形成相对较早 的是( ),形成相对较晚的是( ) 21、正断层通常是由于( )力所引起;逆断层通常是由 于( )力所引起 22、施加给岩石的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岩石会产生破 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滑动者称为( ),无明 显滑动者称为( )。 23、大陆漂移说最初由德过气象学家( )提出的 。 24、现今全球六大板块分别是( )、( )、( )、 ( )、( )、( )。 25、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是( )、( )、( ) 及( )等。 26、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有( )、( )、( )、( ) 和( )作用等不同方式。
选择题 1、下列可共生在同一类火成岩中的矿物是( )。 a.石英、橄榄石、辉石、白云母; b.钾长石、钠长石、 石英、黑云母;c. 橄榄石、钠长石、辉石、角闪石。 2、基性岩与酸性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a.形成深度; b.矿物成分;c.颜色; d.结构构造 3、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 )。 a.石墨、石膏、方解石、金刚石;b.萤石、长石、云 母、滑石; 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d.黄 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石榴子石 。
34. 以下哪组是正确的岩层产状三要素( ) a.埋深、倾向、倾角;b.方向、倾向、倾角 c.走向、倾向、倾角; d.走向、倾向、方位角 35. 以下哪组是正确表达( ) a.正断层指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b.逆断层指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c.正断层指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 d.逆断层指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 36. 珠穆朗玛峰地区常见的风化作用是( ) a.温差风化; b.根劈作用; c.冰劈作用; d.水解作用 37. 河流上游常见的地质作用是以( ) a.下蚀作用为主; b.侧蚀作用为主 c.沉积作用为主;d.下蚀和侧蚀作用均较弱
14、三角洲的沉积实际上是( )。 a.陆相 ; b.海相 ; c.海陆混合 。 15、使河流长度加长的方式是( )。 a.溯源侵蚀; b.河曲作用 ; c.三角洲形成 ; d. 所有以 上这些。 16、河流的搬运力指的是( )。 a.河流能搬运各种物质总量的能力 ; b.河流能搬运 各种碎屑物 质数量的能力 ; c.河流能搬运各种溶解 物数量的能力 ; d.河流能搬运碎屑物中最大颗粒的 能力。 17、冰碛物的特点是( ) a.分选差-磨圆差-无层理 b.分选好-磨圆差-有层理 c.分选好-磨圆好-无层理 d.分选差-磨圆好-无层理
24、以下正确的岩浆岩说法是( ) ? a.花岗岩斑岩是喷出岩 ;b.流纹岩是深成岩 c.安山岩是喷出岩 ;d.辉绿岩是喷出岩 25、喷出岩与深成岩的矿物结晶程度相比( ) a.前者更好 ;b.后者更好 c.没有区别; d.后者均为隐晶 26 .以下不正确的侵入体产状类型是( ) a.岩基;b.岩株;c.岩层; d.岩脉 27、以下正确的沉积岩分类是( ) a.石英砂岩是碳酸盐岩 ;b.辉长岩是碳酸盐岩 c.石灰岩是碳酸盐岩 ; d.铝土岩是碳酸盐岩 28、沉积岩最重要的特征是( ) a.层理 ;b.节理 ;c.片理; d.解理 29.下列哪类不属于沉积岩的层面构造( ) a.波痕 ;b.泥裂 ;c.雨痕 ; d.结核
4、以下不属于粘土矿物的是: a.斜长石 ;b.黄铁矿; c.蒙脱石;d.伊利石
5、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 做( )。 a.同化作用 ;b.熔离分异 ;c.结晶分异作用 ;d.混染作用 6、根据鲍温反应系列矿物晶出的顺序为( ) a.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 ; b.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橄榄石 ; c.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 d.橄榄石→辉 石→角闪石→黑云母。 7 、 以 下 属 于 内 动 力 地 质 作 用 类 型 的 是 : a.冰川作用;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构造作用 8 、 红 土 型 风 化 壳 是 : a.物理风化阶段的产物; b.化学风化早期阶段的产物 c.化学风化中期阶段的产物; d.化学风化晚期阶段的产物 9、下列哪种火成岩侵入体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存在的?( ) a.花岗岩基 ; b.流纹岩岩盆 ; c.辉绿岩床 ; d.辉长岩岩株 。
38、以下冰川运动中不受地形控制的是( ) a.山岳冰川 ;b.山谷冰川; c.冰斗冰川; d.大陆冰川 39、以下哪组地貌现象全部是冰蚀地貌( ) a.刃脊-心滩-羊背石;b.冰川擦痕- 阶地-冰溜面 c.冰溜面-羊背石-U形谷; d.角峰-边滩-石盆地 40、岩石按成因分为( ) a. 岩浆岩 b.. 花岗岩 c. 片麻岩 d. 变质岩 41、下列构造中,( )不是岩浆岩的构造. A. 块状构造 B.气孔构造 C.流纹构造 D.片理构造 42、下列构造中,( )不是沉积岩的构造. A. 平行层理 B. 波痕 C. 斜层理 D. 气孔构造 43、下列构造中,( )不是变质岩的构造。 A. 块状构造 B. 片麻构造 C. 杏仁构造 D. 千枚构造
题型 1:概念题 2:填空题 3:判断对错题 4:选择题 5:简答题 6:综合题 7:综述题
重要概念 1-风化作用;2-喀斯特;3-标准化石; 4-新构造运动;5-泥石流;6-水化作 用;7-水解作用;8-滑坡;9-风化壳; 10-季节性冻土;11-残积物;12-克 拉克值;13-分水岭;14-河漫滩; 15-冲积平原;16-蠕动;17-潜水; 18-黄土;19-岩石圈;20-节理21-三 角洲;22-给水性(度);23-冻土; 24-河床
8、元素的迁移能力决定于其( )稳定性。
9、决定岩浆性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 ) 10、假设有一火成岩为50%,它可能是( )类的岩石 11、火山气体喷发物最主要成分哪一种气体( ) 12、根据SiO2的百分含量可把岩浆分为( )、( )、 ( )和( )四类 13、具有聚片双晶的长石是( )长石 14、与玄武岩相同成分的喷出岩是( ) 15、与花岗岩相同成分的喷出岩是( ) 16.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转化成变质岩的过程基本 是在( )状态下进行的。 17.当岩浆侵入围岩时,接触带往往发生( )作用 18、作为标准化石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 ( )和( )。
13、变质作用可以完全抹掉原岩的特征。( ) 14、变质作用最终可导致岩石熔化和形成新的岩浆 ( ) 15、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 16、接触变质作用常常影响到大面积的地壳岩石发生 变质。( ) 17、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 合。 ( ) 18、白垩纪属于古生代。( ) 19、侏罗纪属于中生代。( ) 20、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代( ) 21、半衰期愈长的同位素,在测定地质年代时作用也 愈大。( ) 22、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以下哪一种( ) a.气孔构造 ;b.板状构造; c.片理构造;d.片麻构造 31、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依次形成的 变质岩顺序是( ) a.片岩-板岩-千枚岩-片麻岩; b.千枚岩-片岩-片 麻岩-板岩 c.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d.片麻岩-板岩-片 岩-千枚岩 32.早古生代从早到晚的依次为( ) a.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b.寒武纪、泥盆纪、二叠纪 c.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d.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 33.根椐切割定律或穿插关系可判断( ) a.切割者年代晚于被切割者年代; b.切割者年代早于被 切割者年代 c.切割者年代等于被切割者年代;d.切割者年代与被切 割者年代不定
18. 斜长石风化最终的产物是:
a. 高岭石; b. 铝土矿; c. 长石;d. 蒙脱石
19.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 ) a.湿热地区 ;b.干冷地区; c.干热地区; d.湿冷地区 20.自流井主要是导通了( ) a.潜水; b.上层滞水; c.承压水;d.河水 21. 以下不属于外动力地质作用类型的是( ) a.风化作用; b.岩浆作用; c.沉积作用; d.剥蚀作用 22.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 的性质称为( ) a.断口 ; b.节理 ; c.解理; d.片理 23.以下不正确的岩浆岩说法是( ) a.花岗岩是酸性深成岩 ; b.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 c.辉长岩是中性喷出岩 ; d.闪长岩是中性深成岩
一、地球的基本特征: 地球的圈层结构:里三层,外三层 地壳的物质组成,元素的分布特征,克拉 克值 二、矿物:物理性质,主要矿物 三、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四、构造:地质构造,板块构造 五、风化作用 类型、影响因素 风化作用的阶段性与风化壳
六、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七、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八、风的地质作用,黄土地貌 九、冰川和冻融地质作用 十、重力地质作用 十一、地质年代 十二、地球演化史
10、断层的上盘是指( )。 a.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 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 c.相对 向下滑动的一盘 ; d.断层主动一盘 11、粘土矿物属于:
a. 岛状硅酸盐矿物; b. 架状硅酸盐矿物; c. 链状硅酸盐矿物;d. 层状硅酸盐矿物
12、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 ; b. 石英>白云母>橄榄 石>辉石 ; c. 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 ; d. 石英> 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 。 13、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 最快( )。 a.干燥 ; b. 寒冷 ; c. 温暖 ; d. 湿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