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案例点评
《海底世界》教学纪实与点评
和学生一走进文意、文情、文心的世界-《海底世界》教学纪实与点评一、激情入境,感知海底奇与美师:同学们,谁见过大海?生:我见过大海,去年暑假我大伯带我去秦皇岛,我看见大海浩瀚无比,海天一色,可壮观了。
师:描绘得多好。
生:我在电视里见过大海,风平浪静时,大海碧波荡漾,远远望去就像绸缎。
师:你比喻用的真形象生:我曾背过一首儿歌:大海会唱歌,唱出娃娃的小酒窝;大海会跳舞,舞出娃娃的小贝壳;大海会说话,说出娃娃的为什么?师:变积累为所用,真聪明。
生:……点评:由学生谈海,从而在头脑中认识海,向往海,为下文认识海底做铺垫。
师:海真大、真美、真壮观啊!但这是我们看到的海面的景象,海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生:想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海底游览一番。
(板书:海底)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通过读,把你看到、听到了什么?在书上做出标记。
生:读文师:有答案了,谁来回答生:我看到了海底有光亮,听到了海底有声音生:老师我补充刚才王瑞说的。
我看到了越往海底越黑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海底有光亮在闪烁。
我还听到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还有的像在打鼾,叫声可多了。
师:表述的真具体。
生:我看了海底有各种动物,有比普通快车跑得快的鸟贼,有懒惰的贝类,还有爬得很慢的海参,我还到到海底有各种植物。
师:你读书真认真,你看别的同学都着急了,可以把机会让给他们吗?生:可以师: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生:(着急的说)我看到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海藻师:你都迫不急待的想把答案告诉大家,这种精神真可嘉,我们可以清楚明白的一句一句来说吗?生:点头生:(放慢语速)我看到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海藻,最长的有100多米长呢?生:(满脸疑问的、着急的)小声的招呼老师师:你有问题吗?生:老师我在网上查到资料说海底最长的植物叫巨藻,有500米长,180吨重呢?书上为什么说才100米。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你提出了一个让老师都开眼界的问题,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呢?生:老师我想可能是这篇文章是很多年以前写的,那时发现海里最长的植物是100米,而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了,人们发现比原来长的巨藻,也许将来会发现比巨藻还长的植物呢?师: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生:同意师:有道理,同学们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真了不起。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与评价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优缺点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与评价1. 引言《海底世界》是一套以海底为主题的教学材料,旨在通过真实丰富的海底生态展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学习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
本文将对《海底世界》教学进行反思与评价,重点关注其教学效果和优缺点。
2. 教学效果评价2.1 教学内容丰富而真实《海底世界》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且丰富多样的海底世界。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同时,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2.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而《海底世界》成功地将这种美与神秘感传递给了学生。
通过展示各种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
这种兴趣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还会促使他们关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材中充斥着各种奇特的海洋生物形象,这些生物形象常常出现在学生的想象中。
通过了解这些奇特的生物,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他们开始尝试绘画、创作和写作,将自己的想象融入其中。
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培养了他们对海洋生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3. 教学优点3.1 多媒体教学形式《海底世界》教学采用多媒体形式,结合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元素,使教学更具多样性和趣味性。
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供了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2 课程设置合理《海底世界》教学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从而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设计充满趣味,将学习和娱乐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3.3 激发学生合作学习《海底世界》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展示等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这种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4. 教学缺点4.1 缺乏深度《海底世界》教学内容虽然丰富多样,但其中一些海洋生物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缺乏系统和深入的学习。
《海底世界》教学案例点评.doc
《海底世界》教学案例分析—、背景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习惯被动接受,而是钟情于自主、互动、合作,他们内心具有一种与成人〃平等对话〃,共同〃磋商〃的渴望。
课堂上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有我之境〃,就必须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被学生所认可、所接纳,使教学内容成为他们追求成长的一种内在需要。
唯此,学生才有可能走进教材,将丰富的外在世界与他们的心灵世界融合在一起。
《海底世界》第5自然段的教学就给了我这样一点启示。
二案例描述原文:〃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
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这段内容在全文中所处的位置较次,—般处理都是一带而过,教学中这样处理却颇具匠心。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段内容?老师指名同学朗读,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师:海底是一个奇异、瑰丽的世界,我根据这段内容画了一幅画,大家看看我画得怎样?老师顺势出示一幅和课文内容不相吻合的图画。
这幅图色彩暗淡,以灰色和暗绿色为主要色调,图上画着几根海藻,远处,隐隐约约有几座连绵的山峦。
画刚出示,学生的表情就已告诉我,这幅画画得一点儿都不好。
—位学生诚实而中肯地说道:〃老师画得不好,—点儿也不美。
〃师(态度诚恳地说):大家能否根据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帮我指出不足在什么地方,能否提些建议。
生:老师的画颜色太难看了,灰灰的一片。
书上说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我在电视中也看到,海底五颜六色,十分美丽。
师(点头致谢):谢谢你,你的观察很仔细,说得很有根据。
生:老师画的画上只有山岭,可书上说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所以我觉得应该画些高高的山峰,画些峡谷,山可以画成绿色,那是森林,山前面的地方可画成草地。
师:你的提议很有道理,老师接受建议(握握学生的手,表示感谢)。
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解析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深深地感受到了教案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本文将介绍三年级下册的海底世界教案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理念概述本教案以《海底世界》为主题,通过展现海洋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案设计是以《苏教版》为蓝本,考虑到兼顾阅读理解、课文整合观察、口语表达等多个方面的教育要求。
同时,海底世界是一个让孩子们无比向往的场所,各种动植物的形态、颜色、特性等,甚至是地质构造,都对孩子们的好奇心产生着很大的诱惑。
该教案将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引导,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海洋中的各种鱼类、海草、珊瑚、海藻等,并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特征。
能力目标:针对学科语文,此教案主要围绕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课文整合观察、口语交际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情感目标:在学习海洋知识的同时,本教案也是一次有关环保的启发,让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知识拓展和人文教育,更好地培养海洋保护的意识和环保意识,让学生更爱护生命、更加尊重环境。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可以让老师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兴趣。
我们可以选择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海洋的纪录片以及高清图片,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阅读理解环节在阅读理解环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口感鲜美和营养丰富的海洋食材所制作出的美食的图片和制作过程。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更多海洋中具有经济、科研以及美丽价值的特殊贡献与作用。
降低话语难度,让学生阅读中文版海洋科普小故事、英文版科普文章、生动的图片展示等等,是本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3、课文整合观察环节在本环节,我们需要把海底世界的各种动植物按照生活环境、颜色、特征等分类,与我们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结合,寻找相应的联系和差异,充分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
《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
《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海底世界》。
(2)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海底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海底生物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海底生物的生活习性的能力。
(3)通过填写海底生物的特征表格,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整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海底世界》。
(2)掌握课文中所描述的海底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一些海底生物的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推测海底生物的生活习性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海底世界》。
2. 海底生物图片:海星、海龟、海马、珊瑚等。
3. 海底生物特征表格。
4. 教学音频或视频:有关海底生物的生活习性的音频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音频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和印象。
(2)简介课文《海底世界》的内容和目的。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海底世界》。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重音。
3. 学习海底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1)学生通过观察海底生物的图片,推测它们的生活习性。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海底生物及其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描述海底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填写海底生物特征表格:(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海底生物特征表格。
(2)教师检查并给予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找一种海底生物的相关信息,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并互相分享。
2. 学生选择一种海底生物,写一篇简短的作文,描述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 (2)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教案: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观察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2. 通过绘画,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海洋生物图片和海底世界相关的资料。
2. 彩色纸、彩色铅笔、蜡笔、水彩等绘画工具。
3. 展板或墙壁用来展示学生绘制的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与学生一起观察并讨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资料,引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的海洋生物,让他们思考它们的形状、颜色、特征等。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选择一个海洋生物作为自己小组的创作对象。
每组至少有一种海洋生物,可以有多种。
鼓励学生合作并互相协商,确保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
4. 制定计划:每个小组制定一个计划,确定绘画的主题和风格。
可以包括确定颜色、材料和技巧等细节。
5. 绘画过程:让学生根据计划开始绘画。
老师可以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6. 完成作品: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在展板或墙壁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7.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鼓励学生分享感受和反思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学到的东西。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和积极。
他们对海洋生物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绘画活动。
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也非常不错,他们能够互相帮助和支持,并且讨论和决策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和创作机会,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我也会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和帮助,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意识到了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的重要性。
展示作品可以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海底世界》评课稿
海底世界》评课稿海底世界》评课稿(通用5篇)《海底世界》评课稿篇1《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
李杰老师有详有略地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以生为本、以兴趣为起点、以读为主。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丰富语言积累。
听了李杰老师这节课的感受:1、讲读课文中,教师讲到第二自然段对我的感受比较深,“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教师问:除了课文中这些动物的声音,你还会想象到哪些动物的声音?学生立马举手发言,说出了自己想象到的声音。
通过教师的启发、提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我认为教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学习的空间、展现的机会。
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学习方法灵活多样。
教无定法,这节课中,李杰老师巧妙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教学法:他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以一段海底录象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
在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读,问问,这样过渡自然得体。
效果很好。
《海底世界》评课稿篇2对于这堂观摩教学的评价如下:总的说来,这堂课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上出了语文的韵味,是一堂较为成功的课堂教学,从两方面进行评价。
值得借鉴的地方有以下四点:一、很好地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体现在:教师重视字词句的训练,立足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
从检查预习上,可以看出教师的心思,从字音、字形、到词义教学有板有眼,真正作到既检查学生的预习是否有效,又为本课学习打好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品词进行的很到位,孩子们知道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不但善于品,还能品出味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海底世界》案例与反思
《海底世界》案例与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读本课生字,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提高朗读水平。
2,能用“有的像…..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形容自己想象的海底世界的声音3.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的奇妙: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悟1.2自然段,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喜欢它吗?谁能简单地说说你所了解的大海是怎么样的?(交流,自由反馈信息)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令人向往的世界;那深不可测的海底又是怎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这神秘的海底世界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着手让他们谈谈对大海的了解,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使他们对大海产生整体的了解,自然地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学生读书,老师巡回指导)* 检查自学情况:这些字你们会认吗?同桌互相考一考.谁来试一试?(指名认读)* 学习过渡段a.海底世界是怎样的?请你快速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概括的一句话b.齐读,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c.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头脑中有文章的大体轮廓,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景色奇异”(一)情景设计:现在我就来当当船长,你们是潜水员,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吧,看看你们能发现些什么奇异景象,发现了情况立即向我报告(预设)1.生发现: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依然很平静“波涛汹涌”是什么意思?做一做“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依旧.仍然.仍旧.照样)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依旧很宁静,哪位潜水员知道为什么?(因为海底是非常深的,而海面上的波涛只能影响大海几十米,所以海底是宁静的)2.好,我们继续往下潜,一百米,二百米,三百米,四百米……请报告生:我发现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3.五百米以下,全黑了.这时你们发现了什么?请报告(报告:我们在五百米以下的深海发现点点星光)那点点光亮像什么?许多光亮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穿上潜水衣潜入海底,一百米.二百米.三百米.四百米,五百米,这时候,光线越来越暗,再往下潜,,我们的眼前一片黑暗,,然而,令我们惊奇的是在这黑暗的世界里却有许许多多的光点,他们好象天上闪烁的星星,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耀眼!那是什么呢?哦,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呢!你们想象到了这种奇异的景象了吗?海底暗中有光,真是奇异啊!(二)导语:海面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宁静,海底一片黑暗却又有一些星光闪烁,真是奇妙无穷啊!那么,除此之外,海底还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请大家带上水中听音器再次潜入海底,待会儿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1.发现海底并不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什么是”窃窃私语”?人们在偷偷地说话,这里指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请你和同桌窃窃私语一下2.海底的动物是怎样窃窃私语的?。
《海底世界》教学案例分析
《海底世界》教学案例分析一、《海底世界》案例背景《海底世界》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还有《我们奇妙的世界》、《火烧云》两篇课文,可以看出这一单元都属于科普说明文。
这几篇文章都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选取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充分挖掘文章的特色进行语文教学。
二、案例描述(一)课程准备活动这里的课程准备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的准备活动,包括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环节的安排。
首先是课文的分析,《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海底很多的生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有很多字不认识,因此字词教学仍是本课的重点;其次,这篇文章写法上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在语言的表达效果上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说明方法上运用了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
对于语文的教学而言,更是需要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其对探索发现的兴趣。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四个方面:第一、字词的学习,包括生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第二、海底世界的探索;第三、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来为我们描述这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第四、你还想要进一步探索海底世界什么。
在教学方法可以选择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时,教师还要准备海底世界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深刻地去感受海底世界丰富多彩。
(二)教学过程1.营造情景,想象海底世界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课文导入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海底世界。
带领学生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资料,形成视觉的印象,再进行提问: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打开同学们的思路,让同学们先不看课文想一想海底世界有哪些有趣的生物,接着同学们畅所欲言,展开了想象,为进入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读课文,感受海底世界在学生们进行了充分地想象后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
《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想象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色。
(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分析海底生物的适应特点。
(3)学会通过课后资料,了解海底世界的更多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2)掌握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应用。
(2)海底生物适应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想象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色。
2. 比较法: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分析海底生物的适应特点。
3. 资料探究法:学会通过课后资料,了解海底世界的更多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海底世界》及相关生字词卡片。
2. 海底世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课后资料及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海底世界的相关知识。
(2)通过展示海底世界的美丽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生字词疑问。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拓展。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海底世界的特点和生物种类。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后资料,了解海底世界的更多知识。
5. 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海底世界的保护意识。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收集关于海底世界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7.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海底世界生物认知: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海底生物,如鱼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等,并分析它们的生存环境和适应特点。
《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
《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 1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二、初读课文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读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
(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名读,思考: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海底是宁静的;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①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依然”。
(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③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海底世界评课稿(优秀8篇)
海底世界评课稿(优秀8篇)《海底世界》评课稿篇一《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2.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繁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先是情境的创设: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
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你想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吗?”,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
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当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探究欲时,教师实行角色的转换。
当学生就“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结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
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2.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文化及其多样性,弘扬学生个性,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1)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过放录像,把蓝色的海水、凶猛怪诞的大鱼、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加上配有优美音乐的解说词,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热情,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2)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
(3)渗透课堂作业中的人文性。
海底世界评课记录及评析
海底世界评课记录及评析海底世界评课记录及评析本次评课记录是对课程《海底世界》进行的评析。
该课程旨在通过展示和介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以下是对该课程的评课记录及评析。
课程名称:海底世界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上课地点:XX小学三年级二班评课记录:1. 课程内容:李老师通过PPT展示了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和介绍,包括鱼类、海藻、珊瑚、海星等。
他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它们的特点、生活习性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课程结束时,李老师组织了一次小型海洋生物展览,让学生们观察、摸索和描述展示的实物。
2. 教学方法:李老师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同时,通过实物展示和触摸,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3. 教学效果: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准确地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在实物展览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踊跃触摸和探索展示的实物。
评课分析:1. 优点:该课程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使学生对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实物展示和触摸,增强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2. 不足:虽然该课程注重了对海洋生物的介绍和展示,但在环保和保护意识方面的讲解较少。
学生对海洋生物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仍有待提高。
另外,课程中的互动讨论环节可以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改进措施:在课程中加入关于环保和保护海洋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同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和建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在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海底世界教案点评意见
海底世界教案点评意见
教案标题:探索海底世界
教案点评意见:
1. 教学目标:
- 需要明确指出学生将会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例如,学生将了解海底生物的多样性,掌握海底地理特征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描述和绘制海底生物的图像。
2. 教学内容:
- 详细列出将要教授的内容,包括海底生物种类、海底地理特征、海洋生态系统等。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内容。
3. 教学方法:
-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多媒体演示等。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教学资源:
- 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例如教科书、图片、视频、模型等。
确保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 评估方式:
- 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包括小测验、项目作业、口头报告等。
6. 拓展活动:
- 提供一些与海底世界相关的拓展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例如,观看纪录片、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参观水族馆等。
7. 教学时间安排:
- 给出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
8. 教学反思:
- 在教案的最后,留出一部分空间,供教师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改进意见。
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对“海底世界”教案的点评意见。
请根据具体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进行适
当的调整和完善。
《海底世界》评课稿(14篇)
《海底世界》评课稿(14篇)《海底世界》评课稿(精选14篇)《海底世界》评课稿篇1一、备课认真,吃透教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纵观乔老师的一节课,我们可以感悟得到教者备课是认真的,对教材的解读是深透的`。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适当取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课文的重点引领学生学习,教学环节紧凑,忙而不乱,调整教学游刃有余。
二、创设情境,注重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搭桥梁。
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统一。
本节课,乔老师善于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搭桥梁,巧妙地运用了字理释词法,用字理析词“窃窃私语”、“伸缩”、“蕴藏”,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析词能力。
三、让学生充分彰显个性特点,发挥特长。
教者在拓展训练部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可以画,可以写,可以读,可以查资料,把较大的空间留给学生彰显个性特点,发挥自己特长,培养了多方面能力。
正如北京特级老师窦桂梅所说的超越教材。
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海底世界》评课稿篇2星期三,聆听了三年级两位老师上的《海底世界》。
虽说是同课异构,但是从她们的课堂中,我听出了她们共同的特点——语文味。
首先,语文味体现在教师那充满艺术性的语言。
细品徐鑫老师的课堂,整堂课徐老师的语言精辟,规范,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语,一句句精美的提示语,让学生在轻松自在中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了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
徐老师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秀一秀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与幸福。
回味施海燕老师的课堂,教师语言亲切温和又充满激情。
让学生在充满兴奋的氛围中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美妙。
尤其在指导孩子诵读时,不着痕迹,却让学生充满趣味的品味着海底世界中动植物的神奇。
其次,语文味体现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两位老师都有意识的.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来。
《海底世界》点评教案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马楼小学朱梅一、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继续巩固理解本课词语,重点理解“巴”、“富含”等词语。
学会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话写话。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
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想象,从具体语言文字中感悟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导语: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齐读课题),认识了一些新的字词朋友,现在你会写吗?(这么有信心,那老师要考考你。
)1、默字,师生评价(看来,我们实小三(3)班的孩子真是非同一般啊!那我们的阅读能力怎样呢?这节课老师想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2[点评:“学讲方式”强调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来维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此环节以考察旧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逛一逛。
(二)、闻声探索、品读课文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围绕那句话来写的?表演“窃窃私语”,造句。
2、引读:所以,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是,海底依然是——宁静的!3、那怎样才能听到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呢?(必须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现在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潜入海底,去听听海底的动物都发出哪些声音?(课件)[巧用“矛盾”。
《海底世界》优秀评课稿
《海底世界》评课稿一、李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让人叹服。
李老师的字不仅漂亮,而且苍劲有力。
板书构思巧妙,工工整整、一笔一划,这样的字会给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潜移默化的想写好字的影响。
而且李老师声音甜美,普通话标准,每一句话都贴近孩子,语速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匠心独具的复习字词的设计,提纲掣领的统领了全篇。
对于字词的复习,李老师没有局限于形式主义似的认读词语。
她所出示的每一个词语,每一组词语,甚至于先出示哪一个,哪一组都是有自己的思考和用意的。
一遍读完,再看整个词语的谋篇布局和排列,你会不由自主的赞叹,李老师真可谓匠心独具哦。
看着李老师的词语排列,孩子们能较容易的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如有的写植物,有的写动物,有的写矿产,有的写声音,有的写行动,还有的是拟声词等等。
孩子概括完了,也就在不知不觉间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三、围绕文本中的重点、典型的语句,引导孩子学习说明方法。
对于说明文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孩子首次接触,如何让孩子理解,学会呢?李老师紧紧抓住文本,有意识,有目的的提出一个个问题。
并把孩子回答的重点的句子列举出来,引导孩子读,观察、思考、讨论,于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这些说明方法孩子也就掌握了。
四、学以致用,当堂练笔。
在学习第三段时,李老师以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了哪几种小动物?从而引导孩子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明确了本段总分的构段方式。
在孩子充分读书,练说的基础上抛出了练笔的话题:仿照第三段的写法,描绘一下你心中的海底世界。
1.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2.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孩子可以任选一个。
孩子们写的都比较好。
当然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李老师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如让孩子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时,总感觉老师给孩子读的少了,拔高了要求。
还有让孩子理解“窃窃私语”这个词时,让孩子窃窃私语的读书感觉也有点不妥。
喜欢李老师动态的,优美的,给孩子自由的课堂。
《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海底世界》课文教案及点评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和生物。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朗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自然的课文,引出本课《海底世界》。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书写。
3. 课文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和生物。
4. 朗读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让学生自主朗读,互相评价。
5. 口语表达: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回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课文的朗读。
三、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抄写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朗读练习。
(3)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海底生物。
2. 拓展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海洋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看生字词是否正确书写,朗读是否流畅。
3. 学生分享:听取学生收集的关于海洋的资料,评价学生的分享内容和表达水平。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有收获,以便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六、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海底生物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需要通过动作、声音和表情来表现自己所扮演的海底生物。
海底世界教案及反思
研讨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黄敏一、教材分析《海底世界》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海底植物、海底的地形和矿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
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1、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如:海面与海底的对比;动物们的声音;活动方式等)2、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配以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2、教师推荐的网页七、教学过程:一、导学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2、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放视频录象)欣赏海底世界。
3、看完录象,你想说些什么?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互学(一)、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字词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注意正音:“烁、属”是翘舌音;“缩、私、贼、藻”是平舌音;“旅”的声母是舌边音;“官、峡、窃、甲”都是三拼音。
3、请大家默读课文,在书上找一找能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的词语,把它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世界》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习惯被动接受,而是钟情于自主、互动、合作,他们内心具有一种与成人“平等对话”,共同“磋商”的渴望。
课堂上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有我之境”,就必须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被学生所
认可、所接纳,使教学内容成为他们追求成长的一种内在需要。
唯此,学生才
有可能走进教材,将丰富的外在世界与他们的心灵世界融合在一起。
《海底世界》第5自然段的教学就给了我这样一点启示。
二、案例描述
原文:“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
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
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
这段内容在全文中所处的位置较次,一般处理都是一带而过,教学中这样
处理却颇具匠心。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段内容?老师指名同学朗读,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师:海底是一个奇异、瑰丽的世界,我根据这段内容画了一幅画,大家看
看我画得怎样?
老师顺势出示一幅和课文内容不相吻合的图画。
这幅图色彩暗淡,以灰色
和暗绿色为主要色调,图上画着几根海藻,远处,隐隐约约有几座连绵的山峦。
画刚出示,学生的表情就已告诉我,这幅画画得一点儿都不好。
一位学生诚实而中肯地说道:“老师画得不好,一点儿也不美。
”
师(态度诚恳地说):大家能否根据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帮我指出不足在什么
地方,能否提些建议。
生:老师的画颜色太难看了,灰灰的一片。
书上说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我在电视中也看到,海底五颜六色,
十分美丽。
师(点头致谢):谢谢你,你的观察很仔细,说得很有根据。
生:老师画的画上只有山岭,可书上说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所以我觉得应该画些高高的山峰,画些峡谷,山可以画成绿色,那是森林,山前面的地方可画成草地。
师:你的提议很有道理,老师接受建议(握握学生的手,表示感谢)。
生:老师,我觉得你的海藻画得太短了。
书上说,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
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这个海藻应该画满整张画,或者可以延伸到画外,来表现它很长。
师:你的提议很不错,真是位有眼光的小画家。
生:我觉得画上没有把最大的单细胞海藻画出来,应该补上。
生:我觉得老师没有画错,因为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肉眼根本就看不到,怎么能画出来呢?
师:大家同意谁的看法?(学生齐声说同意第二个同学的)第一个同学也很爱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第二个同学读书格外仔细,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生:我认为图上还可画些鱼、海星之类的,因为这一节虽然没有提到鱼,但少
了鱼海底世界好像缺少了生气,如果画上一些会使画面更好看一点。
师:你的建议有独特的见解,老师非常乐意接受。
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大
家想看看吗?
老师随即出示一张色彩绚丽的海底世界风貌图,全班同学眼前顿时一亮,
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哇,好美啊!”
师:就请大家美美地来读一读这段课文,好吗?
学生感情充沛、发自内心的朗读,把老师带进了海底那奇妙的世界里。
三、案例点评:
欲使教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走进教材中的丰富世界,必须让我
们的教学方法被学生所认可所接纳,让教学内容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内
在需要。
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教材?
审美活动是—种感性的活动方式。
从人类学意义上看,真正能满足人们心
灵自由需要的,当首推审美活动。
由于儿童对形象画面的兴趣及理解优于抽象
的语言文字,而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又都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因而在教学
时我们常常把一些审美性的活动方式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审美
中走进教材。
本案的教学过程就是由两次“赏画”的审美活动组成。
第一次,老师将课
文中的语言文字内容故意画作一幅色彩暗淡、形象失真的画面,用这张并不美
的画刺激学生的感官去注意,并诚恳地请同学们提出批评与建议。
这种活动方
式使学生的表现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利用课文中的
语言文字来指出画面中的一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就在这“读文、批评、建议”之中,学生读懂了课文内容,理解了语言文字。
第二次
是出示一幅色彩绚丽、形象逼真的图画,让学生在赏画的同时,再次领略语言
文字所蕴含的魅力,感受自然世界的神奇。
学生一下子被画面所吸引、所倾倒,
情不自禁地想用自己有声有色的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倾吐对海底世界的赞美。
由此可见,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主体精神在提升。
因为在这种符合人本性的审美活动中,学生的感觉、知识、追求都融为一体了,他们从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中观照到完整、自由的自身。
因此,可以说只有审美的生活才是真正令人向往的生活。
寻求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创设一定的情境,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生活,“赏画”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演一演、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都是很好的感性活动方式,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收到极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