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流程有哪些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流程有哪些1. 简介蒙台梭利教具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工具,它是由意大利医生蒙台梭利于20世纪初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流程旨在帮助孩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专注力,以及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感官协调能力。
2. 教具分类蒙台梭利教具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学习目标进行分类。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蒙台梭利教具分类:2.1 动作教具•洗衣教具•清洁教具•拧毛巾教具2.2 感官教具•手工球教具•音箱教具•触摸板教具2.3 数学教具•数字上色教具•数学材料教具•数学操作教具3. 教具使用流程使用蒙台梭利教具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1 准备阶段在开始使用蒙台梭利教具之前,教师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检查教具是否完整,并确保其状态良好。
- 清洁教具以确保卫生安全。
- 准备适合的教学环境,包括准备好合适的桌椅以及其他辅助教具。
3.2 演示阶段在教具的演示阶段,教师会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教具,并解释教具的功能和学习目标。
教师需要向学生清晰地展示每个教具的使用方法,并以适当的语言解释其背后的概念。
3.3 练习阶段在练习阶段,学生将有机会自主地练习使用教具。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练习任务,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
3.4 纠正阶段在学生练习使用教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操作并指导他们纠正错误。
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
3.5 巩固阶段为了巩固所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游戏或活动,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4. 教具使用的优势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流程的设计有以下优势: -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注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 促进学生的感官发展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通过合作和分享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触觉板工作手册6

“请每个同学都摸一摸,感受一下粗糙到光滑的变化。”
3、C板配对(由各种粗糙程度相同的一对一对的板组成)
教师将C板中的一对中的一个放于桌面的左边依次向下摆好,一对中的另一个打乱顺序放于桌面的右边。
蒙特梭利教学感官教育工作手册
工作者:周华艳
工作名称
WORK NAME
触觉板
教具
MATERIALS
1、1个木盒子
2、A板(一半粗糙一半木),B板(粗糙、光滑的交替,由粗糙向较粗糙、较光滑、光滑逐渐递减变化),
C板(由各种粗糙程度相同的一对一对的板组成)。
●进行以下练习(后续活动)
目的
PURPOSES
1、物品触觉感官的发展
3、பைடு நூலகம்段式教学:让学生用A板认知“粗糙、光滑”的语言和意义。
错误控制
POINT OF INTEREST
视觉错误
后续活动
FOLLOWNG EXERCISES
语言
LANGUAGE
粗糙、光滑
记忆游戏
学术上的备注
PED.NOTES
做之前用温水洗手,或者指尖敏感化(杯子里放温水,指尖放进去几分钟),再擦干。
“老师今天带了2种东西,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红枣、核桃)教师请同学们分别用手指摸一摸红枣和核桃在触觉上有什么(一个光滑柔软些,一个粗糙坚硬些),。
教师将红枣和核桃都混在一起,示范戴上眼罩,通过手指的触摸区辩,将红枣和核桃分别放在不同的碗里。
2、导入
“今天我要邀请你和我一起来做触觉板的工作,做这个工作需要一张桌子,请你拿到一张不干扰人的桌面上。”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二项式的操作过程教案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二项式的操作过程教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二项式的操作过程教案范文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
感官教育(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也是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
一、什么叫感官教育所谓的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激传讯给大脑,再经由大脑传递给感官,使孩子产生知觉,发展他的观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感官教育包括了视觉教育、嗅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以及触觉教育等。
感官教育有着独特的方法和原则,感官教育主要以儿童自主为中心,教师加以辅导。
因此,相较于其他教学法,有着显著的特点。
二、感官教育的目的一是生物学的观点。
三到六岁是幼儿感觉形成期,此时若能把握住机会帮助幼儿感官的自然发展,将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的自我教育。
二从社会学的观点来说,因为人类是群居性的动物,所以一般人难以离开社会群居生活而独自生存。
那么在幼儿期适当的刺激孩子的感觉,将帮助他容易成为一个敏锐的环境观察者,而且更容易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实际生活。
因此,感官教育的目的将帮助幼儿:1、认识物性2、发展感官知觉3、帮助概念形成4、建立逻辑思考能力之基础。
5、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有秩序感的直接目的。
这与日常生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可同步进行,并为写、读、算做准备。
三、蒙氏感官教育思想的内容。
1.触觉:帮助幼儿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
2.味觉、嗅觉:通过让儿童去尝、嗅各种物体来提高幼儿的`味觉、嗅觉的灵敏性。
3.视觉:让儿童辨别不同大小、颜色、形状、高低、长短的几何物体,提高他们的视觉鉴别度量能力。
4.听觉:对幼儿进行区别声音练习和听觉灵敏度训练以提高幼儿的声音辨别、比较能力;对幼儿进行音乐训练来初步培养他们的审美和鉴别能力。
名 称 蒙特梭利 蒙台梭利 感官教具 色板 操作规程 色板 适合年龄3

名称蒙特梭利蒙台梭利感官教具色板操作规程色板适合年龄3-6岁教具构成、共三组9l 块。
三组分别装有:第一组红、黄、蓝二色各2块,共6块。
第二组红、黄、蓝、绿、粉红、棕、灰、橙、紫、黑、白11色各2块,共22块。
第三组红、黄、蓝、橙、绿、紫名称蒙特梭利蒙台梭利感官教具色板操作规程色板适合年龄3-6岁教具构成、共三组9l块。
三组分别装有:第一组红、黄、蓝二色各2块,共6块。
第二组红、黄、蓝、绿、粉红、棕、灰、橙、紫、黑、白11色各2块,共22块。
第三组红、黄、蓝、橙、绿、紫、灰、粉红、棕9色各7块,共63块。
教育目的1、培养儿童分辨颜色的能力和对颜色的美感。
2、学会颜色的对比,为组合能力做准备。
操作方法第一盒:1以拇指和食指伸入盒内拿取色板,拿取时只能够碰触到两边白色部分,以保持颜色之完整。
2 取红、黄、蓝色板各一块,做三阶段教学法。
3 将另三块取出散放于地毯上做配对练习。
4 拿边缘白色部分放入盒内,将各颜色隔离开来。
第二盒:1将三原色(红,黄,蓝)取出确认并配对。
2 以三阶段教学法逐渐学完。
第三盒:1 取出蓝色系的七个渐色板,散放于地毯上。
2、取出最深与最浅两个色板做三阶段教学法“深”“浅”。
3、在七个渐色板中,找出最深的蓝色放在左上边。
4、请孩子在剩余部分找出最深的蓝色直到完成。
5、将色板一一归位,可不按深浅顺序,拿取时都需捏两边白色的部分。
变化与延伸1.观察周围的世界,感受大自然中色彩变化。
2 引导幼儿玩配色的游戏,引发对色彩的兴趣。
3 在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颜色,使用与搭配颜色,培养对色彩美的欣赏能力。
错误控制1、色板无法配对;2、视觉上不协调。
注意事项1、如果孩子无法指出或排列只示范较强烈对比的颜色即可;2、幼儿完成系列颜色后,可邀请幼儿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其它颜色。
蒙氏教具插座圆柱体组适合年龄2.5-4岁带座体的圆柱体4组(A、B、C、D):每组各由l 0个带圆柄的木制圆柱体和座体组成。
幼儿园蒙氏教育感官区第一级别教具操作说明

棕色梯
2.5岁及~3.5岁
粉红塔
4、尺寸差异的视觉区辨能力
5、提供自主动作的教育
数学性心智的间接准备
积高排列、水平排列、垂直积高排列
纸上作业
4、最细的棕色梯
视觉不协调
长棒
3岁——4岁
棕色梯
1、尺寸大小差异的视觉区辨力
2、数学性心智的间接预备
幼儿园蒙氏教育感官区教具操作说明
工作名称
适用年龄
经验准备
目标
演示
后续活动
错误控制
语言
学术备注
带座插圆柱体
2.5岁及~3岁
1、发展与区辨与尺寸大小有关的视觉
2、写字的间接预备
3、自主动作的精致化。
圆柱找圆穴:
圆穴找圆柱:
两组及以上一起工作。
纸上作业。
1、视觉不协调
机械性错误控制
D组是美国蒙特梭利协会根据第三组延伸创造的,其他三组是蒙特梭利手粉红塔的其实创造的。
适用年龄
经验准备
目标
演示
后续活动
错误控制
语言
学术备注
指尖敏感化
2.5岁——3.5岁
通过泡水软化手指上的角质层,让触感更明显。
粗细板
2.5岁——3.5岁
指尖敏感化
1.物体触感的触觉感官发展
2.轻轻碰触的肌肉控制
写字的前置预备
粗糙的、光滑的
味觉瓶
3.5岁——5岁
3、协助孩子发展味觉及味觉的精致化。
将味觉体现独立出来,让孩子能对四种主要味道产生主要知觉。
音筒
3.5岁——5岁
协助孩子发展与听觉有关的区辨能力。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蒙氏教具操作说明:一、蒙氏教具概述蒙氏教具是一种用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教具集合,它是由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所设计的。
蒙氏教具通过帮助儿童感知和探索,促进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包括数学、语言、生活和感官等方面。
本操作说明将逐步介绍蒙氏教具的使用方法。
二、数学教具1.直觉数:直觉数是蒙氏数学教具中最基础的部分,用于帮助儿童理解数的概念。
将直觉数的图形与相应的数字配对,引导儿童逐渐了解数字的意义。
2.十位数板:十位数板用于教授十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让儿童将木制的数字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帮助他们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3.金属材料的材料立方:金属材料的材料立方用于教授立方和立方根的概念,让儿童通过触摸和感知金属材质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立方和立方根。
三、语言教具1.字母积木:字母积木是用于教授字母认知和拼读的教具,每个积木上都有一个字母,儿童可以通过拼装字母来拼写单词。
2.三字母音素盒:三字母音素盒是用于教授三个字母组合音的概念的教具,每个盒子里都有一些带有三个字母组合音的物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同时,帮助儿童理解这些组合音的发音规则。
3.句子分析木板:句子分析木板用于教授句子结构和语法的概念,通过将不同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帮助儿童理解句子的构成和规则。
四、生活教具1.洗衣工具盒:洗衣工具盒是用于教授儿童日常生活技能的教具,包括洗衣板、洗衣刷等,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生活场景,让儿童学会洗衣服的基本方法。
2.插花盒:插花盒是用于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生活美感的教具,通过插植花卉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帮助儿童发现自然的美丽和价值。
五、感官教具1.散射光球:散射光球用于教授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通过观察球体各个表面的折射和反射效果,帮助儿童理解光的行为。
2.听觉框:听觉框是用于培养儿童听觉和语言能力的教具,盒子内装有各种产生不同声音的物品,通过儿童的触摸和听觉感知,帮助他们区分声音的不同。
3.器皿倾倒:器皿倾倒是用于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触觉感知的教具,通过将物体倾倒到不同的容器中,帮助儿童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容量。
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

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它通过刺激儿童的感官,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认知,促进身心发展。
这种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的,她观察到儿童在早期对环境的感官需要并尝试满足这种需求,为此设计出了一系列感官操作材料和活动。
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感官刺激和操作活动,促进儿童对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抽象思维和创造力。
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等不同的感官操作。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儿童提供各种感官刺激的活动和材料,引导他们进行感官操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环境的敏感性和新事物的兴趣。
首先,触觉是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触觉,儿童能够感知物体的形状、质地、温度等信息。
蒙台梭利通过为儿童提供各种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材料,如木块、布料、金属片等,让他们通过手感去了解物体的特点。
同时,蒙台梭利还设计了一些活动,如盲人识物、触摸箱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物体的触觉记忆,培养他们的触觉敏感性和手部灵活性。
其次,听觉也是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听觉,儿童可以感知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等特点。
蒙台梭利通过为儿童提供各种发声材料,如鸣琴、铃铛、木鱼等,让他们去感受不同的声音。
同时,蒙台梭利还设计了一些听觉游戏,如声音辨认、音乐活动等,通过这些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听觉注意力和音乐感。
另外,视觉也是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视觉,儿童可以感知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蒙台梭利通过为儿童提供各种视觉刺激的材料,如图形卡片、彩色球、拼图等,让他们通过观察去认识事物。
同时,蒙台梭利还设计了一些视觉游戏,如图形辨认、构图活动等,通过这些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视觉注意力和图形空间能力。
此外,味觉和嗅觉也是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大六角形盒

3、请幼儿将相同的三角形进行分类、沿黑线建构
(1)请幼儿将三角形运用黑线对应,进行建构图形。
(2)测评:建构的是什么图形?用什么建构的?
用2个红色钝角等腰三角形建构图形(菱形)
用2个灰色色钝角等腰三角形建构图形(平行四边形)
用3个黄色钝角等腰三角形建构图形(正三角形)
错误控制
1黑线
2、机械性错误控制
语言
学术上的备注
PED. NOTES
1、孩子只要单独示范过每一盒,就可以2个或者2个以上,合并一起探索。
2、这个大六边形可以拿来毕氏定理的证明
3、第一层长方形盒,教师必须示范将三角形收回盒内的方法, 其他建构三角形就不要示范,因为每个盒子都有自我订正。
建构三角形盒的顺序:1、长方形、蓝色三角形盒、三角形盒、大六边形盒、小六边形盒。
6、 大工作地毯一张
进行以下练习:
(后续活动)
目的
PURPOSES
1、呈现的等腰钝角三角形可以架构出的形状,而等腰钝角三角形是正三角形的三分之一。
2、几何学的间接预备:呈现出各种直线几何图形。
工作前准备
年龄/AGE
4岁
演示
PRESENTATION
1、教师邀请幼儿工作,示范取用具的方法,取到工作的地板区:
用3个黄色钝角等腰三角形和一个黄色的大正三角形建构图形(大六边形)
4、大六边形可以分解出两个大正三角形:
(1)将大六边形的外围的三个钝角等腰三角形折到中间的图形上成大正三角形,
(2)平移出上面的大正三角形,变成2个大正三角形
(3)教师总结:一个大六边形可以分解出两个大正三角形
5、大六边形可以分解出六个钝角等腰三角形:
蒙台梭利、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1、圆柱体插座活动名称:圆柱体插座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组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第三组:反比例组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教具目的:直接目的一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辨别物品大小,高低,粗细的特征。
间接目的一1、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配对、排序)。
2、 为书写作准备。
操作方法:配对:1、邀请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双手握住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桌子上(注意一次只出示一组).3、坐在孩子右手一侧。
4、用三指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从粗到细把圆柱体抽出,放在插座前。
5、三指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插回插座。
6、如此示范2-3个后请孩子尝试。
7、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
8、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排序:1、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
2、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
3、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铡,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将排列好的的圆柱体插座一一放回凹曹中,结束工作。
5、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
2、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段:命名一介绍概念和物体或名称,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
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2-3次并示意孩子模防;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2-3次。
第二段:辨别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再确认,使用选择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问题中要出现“大的”“小的”,如:“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小的?”“请你把大的/小的放在我的手上”“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
第三段:发音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
蒙氏感官触觉板操作方法

蒙氏感官触觉板操作方法蒙氏感官触觉板是一种专门用于儿童感官训练的教具,它能够帮助儿童发展感官触觉能力,提升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在使用蒙氏感官触觉板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蒙氏感官触觉板通常由一块固定的底板和一些可以拆卸和更换的触觉贴纸组成。
通过不同的触觉贴纸,孩子们可以接触和体验不同的质地和材料,从而提升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使用蒙氏感官触觉板的首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触摸不同贴纸的方式来感知和认识不同的物质和表面纹理。
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将触觉贴纸分开放置在触觉板上,确保每个贴纸都有足够的空间供孩子触摸和体验。
接下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使用手指去触摸和感知触觉板上的贴纸。
孩子可以轻轻滑动手指,触摸在贴纸上,感受贴纸上的纹理和质地。
我们可以提醒孩子们用手指轻轻按压贴纸,通过不同程度的力量来感知贴纸的硬软和弹性。
在孩子们感知贴纸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用手指感知贴纸的温度和湿度。
孩子们可以触摸贴纸并观察贴纸是否温暖或凉爽,干燥或湿润。
这些感知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并对不同的物质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除了手指,孩子们还可以用手掌、手背、手臂的其他部位来感知触摸板上的贴纸。
通过使用不同的触觉感受器官,孩子们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当孩子感知完一个贴纸后,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摆放贴纸,使下一个贴纸更容易触摸。
在更换贴纸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孩子解释每个贴纸的材料和特点,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触觉感受来描述和比较不同贴纸的差异。
在使用蒙氏感官触觉板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保贴纸表面干净。
在安装触觉贴纸之前,我们需要确保贴纸表面没有灰尘或杂质,以免影响孩子们的触觉体验。
第二,监督孩子的使用。
虽然蒙氏感官触觉板是为儿童设计的,但我们仍需要监督他们的使用,确保他们正确地使用触觉板,避免误用和可能的伤害。
第三,及时更换贴纸。
触觉贴纸是蒙氏感官触觉板的核心部分。
蒙氏感官类教具操作方法

蒙氏感官类教具操作方法蒙氏感官类教具是一种针对幼儿感官发展的教具,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幼儿认识和感知外界事物。
下面将针对蒙氏感官类教具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一、视觉类教具1. 彩色扣板:幼儿可以用手指按压彩色钮扣,观察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钮扣的边缘,然后用力按下,按钮就会弹起,形成凸起的形状,使幼儿触摸到不同的形状,并通过视觉来学习颜色。
2. 彩色几何图形拼板:将图形拼板拿出来并摆放在一张平坦的桌子上,让幼儿自由选择并观察图形的颜色和形状。
然后让幼儿用手指触摸图形的边缘,感受到各种几何形状的差异。
3. 彩色极速塔:让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极速塔,并将它们堆叠在一起。
通过观察和操作,幼儿可以学习不同颜色的概念、大小、平衡和空间关系等。
二、听觉类教具1. 乐音铃:把乐音铃摆放在一张平坦的桌子上,让幼儿轻轻碰触铃体,听到声音的变化。
然后,让幼儿用手指或不同的物体轻轻敲击铃体,观察和触摸到声音和振动的不同。
2. 梯度声音鉴别盒:将声音鉴别盒打开,让幼儿触摸或轻轻摇晃盒子,听到声音的差异。
然后,逐渐减小声音的大小,让幼儿通过听觉的感知来辨别声音的变化。
三、触觉类教具1. 不同材质的触摸板:使用不同材质的触摸板,如木质、纸质、布质等,并让幼儿用手指触摸不同的表面,感受到不同材质的触感。
可以用手指轻轻滑动、按压或揉捏触摸板,引导幼儿探索和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2. 绒球感觉盒:将绒球感觉盒打开,让幼儿将手插入盒子中,感受到绒球的柔软和绒毛的触感。
可以通过揉捏、搓弄、抚摩等动作,帮助幼儿探索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绒球。
四、嗅觉类教具1. 香料感觉盒:将香料感觉盒打开,让幼儿闻到不同的香味。
可以逐一呈现每种香料,并引导幼儿用鼻子闻一闻,尝试辨别不同的香味。
2. 花类嗅觉材料:使用各种花类的花瓣和花朵,让幼儿触摸和闻到它们散发出来的芬芳气味。
可以将花瓣放入小袋子中,然后让幼儿用鼻子嗅一嗅,体验花的香味。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

教具操作步骤一、粉红塔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粉红塔最小的放置于手心盖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个粉红塔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小到大将粉红塔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和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大”和“小”(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大的粉红塔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老师重点提示:每个粉红块以2边对齐的方式堆叠成塔,进行物归原位二、棕色梯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最细的棕色梯双手握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根棕色梯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细到粗将棕色梯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棕色梯和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粗的棕色梯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老师提示用三指抓的方式将带插座圆柱体依序由粗到细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最细的圆柱体如果无法站立,可以水平呈放)5、指示孩子看到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的排列方式,反之是由细到粗排列的方式6、教导孩子将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放置原位示范二:1、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带插座圆柱体,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2、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以三指~五指抓的方式将彩色圆柱体拿出来散放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5、教师提示:从里面找出最粗的把它拿出来,依序由粗到细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6、将彩色圆柱体由粗到细依序放回教具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长棒搬运到工作毯上散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4、询问孩子找出最长的长棒,依序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5、指示孩子看到长棒由短的到长的排列方式6、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长”和“短”(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7、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长的长棒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色板Ⅰ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和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摆放,并作提示)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和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Ⅲ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Ⅲ盒内一组颜色的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依次找出最深的颜色排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6、指示孩子看到色板的颜色由“最深”的到“最浅”的排列方式7、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七、几何图形橱几何嵌图组示范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上下移动几何拼图的位置5、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7、将几何图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边形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放置在工作毯上5、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序完成其他的四边形图形7、将四边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几何立体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现在进行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球体,转动球体,让孩子看到球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球体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蛋形体,转动蛋形体,让孩子看到蛋形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蛋形体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这2种几何立体组的名称6、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椭圆体,转动椭圆体,让孩子看到椭圆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椭圆体7、把椭圆体和蛋形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差异性8、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柱体,转动圆柱体,让孩子看到圆柱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柱体9、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锥体,转动圆锥体,让孩子看到圆锥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锥体10、现在进行不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柱,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柱11、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锥12、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四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四角锥13、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立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立方体1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长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长方体1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九、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最后用灰色的完整三角形检查其余的大三角形是不是一样大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大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蓝色三角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告知孩子图形名称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比较高哪一个比较矮,先把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高的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放回二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矮的一层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是最高的哪一个是最矮的,先把最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最高的第三层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放回三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层和第一层按顺序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听觉筒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声音一样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听一遍原先的声音,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听觉筒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味觉瓶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一样味道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尝一遍原先的味道做确认,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味觉瓶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布盒中的不同布料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布料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温觉板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瓶水平方式排放在桌上5、老师双手握住温觉瓶,感受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然后配上“冰的”字卡6、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剩下的3个温觉瓶,分别是冷的、温的、热的7、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辨别4个温觉瓶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六、重量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重量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掂量,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老师取出不同材质的重量板让孩子进行分别哪一个比较重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哪一个比较重(老师从旁协助)5、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一样重的(老师从旁协助)6、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蒙氏教具彩色串珠(感官认知级)用法

蒙氏教具彩色串珠(感官认知级)用法蒙氏教具彩色串珠(感官认知级)用法材料:彩色串珠一套从 1 到 9。
每一串色彩不同:1 为红色,2 为绿色,3 为桃红,4 为黄色,5 为天蓝色,6 为紫色,7 为白色,8 为棕色,9 为深蓝色。
串珠盛放在木盒中。
准备:被邀请的孩子应该已经做过数学棍材料。
将材料搬运到桌子上。
和材料一起备有一块小垫毯用来垫在桌子上在上面摆放材料。
展示:1 选最长的一根串珠放在孩子的面前。
2 选第一长的一根直接放在第一根的下面。
3 继续依次由长到短选出串珠往下摆。
4 最短的一根串珠摆在阶梯的最下方,距孩子最近。
5 串珠摆完之后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的阶梯。
6 把摆成三角形的串珠重新拆开,打乱顺序随意摆在桌子上,要求孩子做一遍。
7 孩子摆出三角形后,把串珠 1 从三角形阶梯上移开,用食指指着珠子说,“一。
”8 将串珠 2 从阶梯上移开,用食指指着珠子依次数:“一,二,这是二。
”9 用三段式教学强化孩子的学习和理解。
10 用同样的方法直到所有的串珠全部被数过。
11 要求孩子做这个练习。
12 练习结束后,指导孩子把材料放回到盒中,再送回到原来的地方。
失误控制:1 没有从最长的一根串珠开始。
2 没有结束在最短的一根上。
3 摆好的串珠没有按顺序 9 - 1 形成倒三角形阶梯。
4 教师兴趣点:⑴串珠的各种不同的颜色。
⑵每种相同颜色的珠子被一根硬铁丝串在一起。
⑶意识到这个材料包含的.意义同数学棍相同。
⑷看到材料逐渐形成的阶梯。
⑸看到串珠滚动。
⑹数形状微小的珠子。
教学目的:在感官认知的基础上介绍彩色串珠材料,为将来在数学计算的基础上使用这套材料做准备。
通过这套材料练习和强化学过的数学概念。
年龄:3 1/2 到 4 岁。
说明:象我一开始所介绍的那样,这些材料展示步骤只会对已经接受过蒙氏教育培训以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老师有帮助。
系列文章:蒙特梭利材料的展示方法蒙氏数学材料--红蓝棍(数学棍)用法蒙氏数学棍和数字卡用法蒙氏教具纺锤盒的用法蒙氏教具数字卡和数量片的结合应用蒙氏教具彩色串珠(感官认知级)用法蒙氏彩色串珠和数字符号搭配用法蒙氏教学之记忆游戏蒙氏教学法之十进位系统蒙氏教具九九托盘─(数量)用法。
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

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
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Montessori Sensorial)是一种教育方法,旨在通过利用各种感官刺激帮助儿童发展感官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蒙台梭利感官操作方法:
1. 盲目的触觉(Blind Touching):通过将不同材质、形状、大小的物品放入一个袋子或盒子中,让孩子用手触摸并辨认出物品的特征和差异。
2. 盲目的识别(Blind Discrimination):将两个或多个同类物品放在孩子面前,在他们看不见的情况下,用手触摸并辨认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例如大小、形状、表面纹理等。
3. 听觉辨别(Auditory Discrimination):通过听声音来辨认不同的声源,如敲击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等。
4. 视觉辨别(Visual Discrimination):通过看不同的物品、图案、形状来辨认它们之间的差异,例如通过配对相同的图案、找出不同的形状等。
5. 味觉辨别(Gustatory Discrimination):通过尝试不同的食物或调味品来辨别它们的味道,例如甜、咸、酸、苦等。
6. 嗅觉辨别(Olfactory Discrimination):通过闻不同的气味来辨认它们之间的差异,例如花香、果香、香料等。
7. 温度辨别(Thermal Discrimination):通过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来辨别它们的热度或冷度。
8. 平衡力发展(Balance Development):通过走在不同的平衡器材上,如木板、平衡球等,来培养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
这些感官操作方法旨在通过互动和实际体验来帮助儿童发展感官认知、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方法也被认为有助于儿童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学习。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教程—插座圆柱体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教程—插座圆柱体
插座圆柱体主要培养孩子对事物大小。
深浅的视觉能力,以及协调力等,插座圆柱体形状大小深浅不一教具设计既富有规律性,又形式多样,对孩子来说充满吸引力,还能培养能力,是两岁半儿童教具初次练习的首选。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孩童
教具构成
木制的插座圆柱体有四组(A/B/C/D),上面有十个圆孔,每个小圆空都对应着带有小手柄的小圆柱。
圆柱体共分四组,
A圆柱体由低到高排列,除高度不相同,小圆柱大小相同
B圆柱体由细到粗排列,小圆柱高度相同,粗细由细到粗
C圆柱体由细低到粗高排列,小圆柱粗高呈阶梯性变粗高
D组圆柱体由细高到粗浅排列,小圆柱体高度粗细与C组相反
基本操作(以C组举例)
1,双手拿起C组圆柱体,向幼儿介绍名称,
2,由细低开始将小圆柱取出,按次序有规则摆放在圆孔旁,每次取出都要与之前对比讲解,孩子也要将自己面前小圆柱取出摆好
3,老师拿起圆柱体底座展示讲解
4,老师和孩子一起将有序的小圆柱聚到一起打乱
5,让孩子凭自己的目测观察圆柱放到对应的圆孔
6,若不对,慢慢移动,直到找到相对应的圆孔,摆放整齐A,B,D组依次按照以上进行教孩子操作练习
教育目的
1、培养孩子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继而理解大小的概念
2、培养孩子灵巧性和手眼协调性
3、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秩序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蒙氏教具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蒙氏教具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蒙氏教具那可真是宝贝啊!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大门。
先说说感官教具吧!比如色板,那一块块鲜艳的颜色,就像彩虹糖一样诱人。
操作方法超简单,让孩子把相同颜色的色板放在一起,这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色彩分辨能力。
嘿,你想想,这是不是就像在玩一场色彩大冒险?注意事项呢,就是要让孩子轻拿轻放,别把色板弄破了。
安全性杠杠的,都是环保材料做的,不用担心会伤到孩子。
稳定性也不错,不会轻易散架。
这种教具在幼儿园和家庭都能用,优势就是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辨颜色。
比如说,我家小侄子用了色板之后,现在走在路上看到各种颜色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可棒了!
再看看数学教具,像纺锤棒箱。
哇塞,这简直就是数学小魔法师的道具。
把纺锤棒放到对应的数字格子里,孩子一下子就明白数与量的关系了。
操作的时候要耐心引导孩子,别着急。
这东西安全得很,没有尖锐的边角。
稳定性也没得说,不会东倒西歪。
可以用在幼儿园的数学课上,优势就是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形象。
就好比,以前孩子觉得数学是个大怪兽,现在有了纺锤棒箱,数学就变成了可爱的小宠物。
我朋友家孩子的幼儿园就用这个教具,孩子们学数学的兴趣可高了。
蒙氏教具真的超赞!它们就像一群小精灵,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助力。
无论是培养观察力、专注力,还是学习数学、语言,蒙氏教具都能发挥大作用。
所以,还等什么呢?赶紧让蒙氏教具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吧!我的观点结论是:蒙氏教具是孩子成长的好帮手,值得大家去使用和推广。
蒙特梭利18件感官教具简介及操作方法

蒙特梭利18件感官教具简介1.插座圆柱体适用年龄:二岁半----四岁半基本提示:配对,序列,可戴上眼罩让孩子配对,用手指触摸,探测圆穴的深浅与圆柱的大小。
错误控制:每个圆柱只能嵌入相合的圆穴。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间接目的:作为写字前的预备(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作握笔的准备练习)。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但须先具有插座圆柱体充分练习经验,可以与棕色梯组合进行练习。
错误控制: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显不协调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度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堆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学习立方体的概念及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理解十进位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3.棕色梯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可与粉红塔合并使用。
错误控制:排列后的长方体在视觉上明显不协调。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平面及立体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及肌肉的动作协调。
培养专注的观察力。
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及数学教具的间接预备(理解十进位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练习长棒的排列方式,观察每根长棒间的差异,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
错误控制:视觉上发现长短有明显不协调。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异有正确的了解。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及肌肉的动作协调。
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等的直接预备教具)。
5.彩色圆柱体适用年龄:二岁半----五岁基本提示:尝试各种排列方式,辨别颜色对应归位,两合以上圆柱同时做垂直和水平的练习。
错误控制:圆柱规则的渐次性。
直接目的:培养视觉上对大小识别概念的再确认。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堆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与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教具操作步骤一、粉红塔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粉红塔最小的放置于手心盖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个粉红塔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小到大将粉红塔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与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大”和“小”(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大的粉红塔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老师重点提示:每个粉红块以2边对齐的方式堆叠成塔,进行物归原位三、带插座圆柱体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老师提示用三指抓的方式将带插座圆柱体依序由粗到细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最细的圆柱体如果无法站立,可以水平呈放)5、指示孩子看到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的排列方式,反之是由细到粗排列的方式6、教导孩子将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放置原位示范二:1、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带插座圆柱体,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2、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彩色圆柱体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以三指~五指抓的方式将彩色圆柱体拿出来散放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5、教师提示:从里面找出最粗的把它拿出来,依序由粗到细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6、将彩色圆柱体由粗到细依序放回教具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五、长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长棒搬运到工作毯上散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4、询问孩子找出最长的长棒,依序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5、指示孩子看到长棒由短的到长的排列方式6、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长”和“短”(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7、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长的长棒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六、色板色板Ⅰ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摆放,并作提示)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Ⅲ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Ⅲ盒内一组颜色的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依次找出最深的颜色排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指示孩子看到色板的颜色由“最深”的到“最浅”的排列方式7、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七、几何图形橱几何嵌图组示范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上下移动几何拼图的位置5、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7、将几何图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边形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放置在工作毯上5、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序完成其他的四边形图形7、将四边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几何立体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现在进行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球体,转动球体,让孩子看到球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球体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蛋形体,转动蛋形体,让孩子看到蛋形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蛋形体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这2种几何立体组的名称6、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椭圆体,转动椭圆体,让孩子看到椭圆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椭圆体7、把椭圆体与蛋形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差异性8、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柱体,转动圆柱体,让孩子看到圆柱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柱体9、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锥体,转动圆锥体,让孩子看到圆锥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锥体10、现在进行不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柱,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柱11、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锥12、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四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四角锥13、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立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立方体1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长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长方体1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九、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最后用灰色的完整三角形检查其余的大三角形是不是一样大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大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小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蓝色三角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告知孩子图形名称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二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比较高哪一个比较矮,先把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高的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放回二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矮的一层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是最高的哪一个是最矮的,先把最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最高的第三层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放回三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层和第一层按顺序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听觉筒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声音一样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听一遍原先的声音,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听觉筒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味觉瓶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一样味道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尝一遍原先的味道做确认,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味觉瓶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三、布盒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布盒中的不同布料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布料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四、温觉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温觉板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五、温觉瓶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瓶水平方式排放在桌上5、老师双手握住温觉瓶,感受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然后配上“冰的”字卡6、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剩下的3个温觉瓶,分别是冷的、温的、热的7、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辨别4个温觉瓶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六、重量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重量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掂量,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老师取出不同材质的重量板让孩子进行分别哪一个比较重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哪一个比较重(老师从旁协助)5、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一样重的(老师从旁协助)6、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