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脑膜瘤19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老年原发性溶骨性非典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老年原发性溶骨性非典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老年原发性溶骨性非典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杜蕾;应婷婷;唐寅达;朱晋;李世亭
【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36)01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溶骨性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1例罕见的老年原发性颅内溶骨性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手术、病理及疗效,并对目前文献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左侧额颞交界区,在蝶骨大翼及颞骨内膨胀性溶骨性生长并穿透硬脑膜.手术采用经翼点入路Simpson I级切除,一期行颅骨重建,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提示为非典型脑膜瘤(WHO II级).结论老年原发性溶骨性非典型脑膜瘤在临床上罕见,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肿瘤侵袭性生长,手术应争取切除肿瘤、受累硬膜及颅骨.术中行一期颅骨重建可减少二次创伤,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总页数】4页(P80-83)
【作者】杜蕾;应婷婷;唐寅达;朱晋;李世亭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老年医学科,上海200092;[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
【相关文献】
1.老年原发性溶骨性非典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J], 杜蕾;应婷婷;唐寅达;朱晋;李世亭
2.非典型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J], 李虎庆;刘玉光
3.原发性纵隔非典型脑膜瘤一例分析并文献回顾 [J], 黎继昕;张帆;杨绮华
4.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周剑; 尹德民; 王辉
5.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曹磊;张小军;王守森;陈宏颉;高进喜;王如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影响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影响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侯保森;徐培坤;王斌;李式浩;李显雄;曹明【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atypical meningioma.Methods The clinical,imaging and pathologic data of 6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atypical meningioma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The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ce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Sixty-two cases of atypical meningioma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to 128 months and for an average of 45 months.There were 20 cases of recurrence or death.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2.26% (20/62).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not completely resected tumor,maximum diameter of tumor ≥ 5 cm,brain invasion and(or) bone invasion,no assisted radiotherapy and Ki-67 positive index ≥6% were 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atypical meningioma(P < 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not completely resected tumor,Ki-67 positive index ≥6%,brain invasion and(or) bone invasion,no assisted radiotherapy were 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atypical meningioma (P < 0.05).Conclusions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atypical meningioma include not completely resected tumor,Ki-67 positive index ≥6%,brain invasion and (or)bone invasion,and no assisted radiotherapy.For the presence of the above risk factors,clos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is needed.%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典型脑膜瘤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及病理学资料,并对患者定期随访,对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例非典型脑膜瘤患者随访时间为3 ~ 1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5个月,复发或死于肿瘤复发患者共20例,复发率为32.26%(20/62),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全切肿瘤、肿瘤最大直径≥5 cm、脑侵袭和(或)骨侵袭、术后未辅助放疗、Ki-67阳性指数≥6%与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未全切肿瘤、Ki-67阳性指数≥6%、脑侵袭和(或)骨侵袭、未辅助放疗与非典型脑膜瘤术后复发相关(P<0.05).结论影响非典型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未全切肿瘤、Ki-67阳性指数≥6%、存在脑侵袭和(或)骨侵袭、未辅助放疗,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者,需要密切随访.【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7(021)012【总页数】4页(P2225-2228)【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复发;危险因素;放疗【作者】侯保森;徐培坤;王斌;李式浩;李显雄;曹明【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非典型脑膜瘤(AM)是一种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具有潜在恶性行为的脑膜瘤类型,属WHOⅡ级,与良性脑膜瘤相比,其发生率较低,仅占脑膜瘤总数的5%~7%[1],但此种类型脑膜瘤却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由于其术后常多次复发,预后不佳,是目前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治疗难题。

什么是非典型脑膜瘤WHO二级

什么是非典型脑膜瘤WHO二级

什么是非典型脑膜瘤WHO二级脑膜瘤是脑膜的肿瘤,脑膜是覆盖大脑和脊髓的膜。

较常见的是良性脑膜瘤或I级脑膜瘤,它们很小,不会像癌性肿瘤一样无限期地生长。

非典型脑膜瘤who二级,非典型脑膜瘤,也称为II级脑膜瘤,是一种脑膜瘤,在治疗或切除后可能会恶变并重新生长。

Ⅲ级脑膜瘤会迅速生长,威胁到压缩邻近的脑组织并侵入骨骼。

即使是良性脑膜瘤,由于其在大脑中也可能很危险。

脑膜瘤是脑肿瘤的较常见形式之一,约占所有此类癌症的30%。

脑膜瘤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进行的。

有症状的患者将先接受神经系统检查,然后再进行脑成像以确定他们是否患有脑肿瘤。

在无症状患者中,诊断有时会在需要其他医学投诉的脑部成像期间发生。

头痛、恶心、视力模糊,小心脑膜瘤有症状的患者通常具有非典型或恶性变种。

他们报告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头痛,癫痫发作,感觉丧失,恶心,视力模糊和对光敏感。

它们几乎可以在神经系统中的任何地方发育,但是大多数脑膜瘤发生在头部,通常在脑干,颅底,静脉窦或视神经鞘附近。

非典型脑膜瘤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少见于儿童。

男性很少见到脊髓型脑膜瘤。

它们的生长速度快于I级肿瘤,但生长速度不及明显的恶性肿瘤。

II级脑膜瘤占总发病率的不到10%。

恶性II级病例约占2%。

非典型脑膜瘤who二级即使手术复发率也很高非典型脑膜瘤可能需要治疗以防止进一步增长。

通常将导致患者症状的任何肿瘤视为恶性的。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后续放射治疗以杀死剩余的肿瘤细胞。

治疗的选择在于肿瘤的生长,对脑组织,患者年龄和健康的当前和未来风险以及手术的可能后果,例如感染或脑水肿。

有时,放射线和手术的电击可能比肿瘤缓慢生长所带来的风险更大。

例如,在没有快速增长的肿瘤的老年患者中,经常优选定期观察作为治疗方法,因为手术可能比肿瘤本身具有更多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如果已通过外科手术切除,I级肿瘤很少复发,但非典型脑膜瘤的复发风险更高。

手术切除率决定着复发率的高低脑膜瘤既接受颈外动脉系统如脑膜动脉、板障血管供血,又接受颈内动脉系统如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供血,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分支供血,故血供非常丰富。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发
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 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 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区。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也没有脑
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下 病变明显强化, 冠状面(图2)与 小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尾 征(图2箭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 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 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此外还能 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 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 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2020/7/9

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方松华;章士正;甘海鹏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卷),期】1999(015)002
【摘要】目的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30例,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并做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还做了CT检查。

结果(1)囊性脑瘤15例;(2)多发脑膜瘤4例;(3)颅餐脑膜瘤4例;(4)侧脑室区脑膜瘤4例;(5)完全钼化性脑膜瘤2例,(6)脑膜瘤伴发胶质瘤1例。

结论绝大多数脑膜瘤具有典型MR表现,民有极少数脑膜瘤表现不典型,在鉴别诊断时应引起注意。

【总页数】1页(P103)
【作者】方松华;章士正;甘海鹏
【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50.4
【相关文献】
1.非典型性和间变性脑膜瘤的MR表现及病理对照 [J], 马永刚;陈利军;陈士新
2.WHO Ⅰ型脑膜瘤瘤旁脑水肿的MR表现与脑膜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研究 [J], 秦成伟;谭晓天;赵俊军;张泳华
3.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的长期预后:71例外科手术病例的研究 [J], 张威廉
4.脑膜瘤瘤内多发肺腺癌转移MR表现分析一例 [J], 柏福运;刘旭斌;关键
5.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的病理学 [J], 吴浩强;赵海潞;杨堤;刘冬戈;董志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发非典型性脑膜瘤的治疗(附3例报告)

复发非典型性脑膜瘤的治疗(附3例报告)
-682-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 年 10 月第 23 卷第 10 期 Chin J Clin Neurosurg, October 2018, Vol. 23, No. 10
● 经验介绍 ●
复发非典型性脑膜瘤的治疗 (附 3 例报告)
吕 健 王举波 权 瑜 巩守平 许 刚 僧志远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脑膜瘤手术后复发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例手术后复发的非典型性脑膜瘤的 临床资料。结果 3 例复发分别距离手术 49、12、55 个月,中位数为 49 个月。表现为 3 种形式:原位复发、边缘复发和远处播散。1 例接受放疗+化疗,1 例接受手术+化疗,1 例手术,分别随访 14、12、4 个月,未见再次复发或进展。结论 非典型性脑膜瘤术后复 发可表现为原位复发、边缘复发或远处播散,需采取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 非典型性脑膜瘤;手术;复发;替莫唑胺 【文章编号】 1009-153X(2018)10-0682-03 【文献标志码】 B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 739.41; R 651.1+1
非 典 型 性 脑 膜 瘤(atypical meningioma,AM)是 WHO Ⅱ级脑膜瘤中最常见的类型。2007 版 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以来,AM 增 加 了 约 30% [1],占 全 部 脑 膜 瘤 的 5% ~10% 。 [2] 随 着 2016 版将“脑侵袭”提升为 AM 的一项独立的诊断标 准,AM 还会进一步增多。AM 切除后易复发,复发 风险是 WHO Ⅰ级脑膜瘤的 8 倍[3],5 年复发率在 40% ~50% ,占 [4,5] 复发脑膜瘤的 20%~25% 。 [2] 本文报道 3 例复发 AM 的治疗经验。

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分析

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分析

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分析李俊驹;张超才;姜中利【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89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脑膜瘤,应用Log-rank法和Cox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89例非典型脑膜瘤中72例肿瘤全切除,40例术后行放疗;中位PFS 72.6个月(2~102个月),2年、5年PFS率为74.5%、67.5%,OS率为93.6%、89.1%。

单因素分析显示,继发肿瘤、女性、肢体瘫痪、KPS<80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复发的风险增加(均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继发肿瘤、肢体瘫痪患者的复发风险增加(均P<0.05),KPS≥80患者有更长的存活时间(P<0.05)。

结论手术全切除是改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对未全切除者,术后推荐放疗。

对于全切除的非典型脑膜瘤,首发症状为偏瘫、继发肿瘤、肿瘤存在骨侵袭、肿瘤存在脑侵袭。

核有丝分裂象高、MIB-1指数高的患者为高危患者,存在这些危险因素中1项及以上者,推荐术后放疗。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atypical meningioma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89 patients with atypical meningioma who were treated at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01 to 2011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Statistic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log-rank method an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 and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Results Among 89 atypical meningiomas , total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40 patients.40 patients underwent radiotherapy aftersurgery .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was 72.6 month.(2-102 months)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2 year and 5 year were 74.5%,67.5% and 93.6%,89.1% respectively.On univariate analyses, secondary tumor,female,paresis and KPS score less than 80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recurrence(P<0.05).On multivariate analyses, secondary tumor,paresis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recurrence ( P<0 .05 ) .KPS score more than 80 was a beneficial factor for OS ( P <0 .05 ) . Conclusions Total resection is the main procedure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atypical meningioma . Patients should receive radiotherapy after partial resection .For total resection , patients who existed 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regarded as high-risk patients:initial symptoms for hemiplegia , secondary tumor,bone invasion,brain tissue invasion,high nuclear mitosis, higher MIB-1 index.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s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one or more facors mentinoned above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13)004【总页数】5页(P245-248,251)【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治疗;预后【作者】李俊驹;张超才;姜中利【作者单位】570100 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脑膜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之一,约占全部脑肿瘤的33%,人群中的发病率为6/100 000。

微囊型脑膜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

微囊型脑膜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微囊型脑膜瘤(MCM )与非典型脑膜瘤(AM )是脑膜瘤2种病理亚型[1]。

MCM 较罕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Ⅰ级肿瘤,起源于蛛网膜脑膜细胞,在脑膜瘤患者中约占1.6%;AM 是WHOⅡ级肿瘤,在脑膜瘤患者中约占5%~7%[2]。

这2种脑膜瘤亚型均可发生囊变,从影像学看两者的强化方式、肿瘤边界及水肿程度都存在交叉重叠,使临床诊断及鉴别难度增加[3,4]。

AM 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并辅以放疗,因AM 具有侵袭性,5年复发率可达40%,可据此对两者进行诊断[5,6]。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MCM 及AM 在磁共振成像(MRI )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本研究对比MCM 、AM 的MRI 扫描征象,以期提高临床术前诊断率。

员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MCM 或AM 的25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CM 组86例,男性32例,女性54例,年龄19~77岁,平均(56±8)岁;AM 组168例,男97例,女71例,年龄21~78岁,平均(56±9)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83例,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49例,癫痫发作37例,视物模糊34例,听力下降31例,其他症状20例。

纳入标准:①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MCM 或AM ;②术前3周内行MRI 检查;③病历资料完整;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MRI 图像质量影响诊断;②MRI 检查前接受过手术治疗;③妊娠、哺乳期妇女[7]。

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仪器与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 Magnetom Aera 3.0TMRI 扫描仪,2组患者均行头颅横轴面T 1WI 、T 2WI 、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 )扫描,矢状面T 1WI 平扫及增强扫描,T 1WI (TR 、TE 分别为550ms 、11ms ),T 2WI (TR 、TE 分别为2200ms 、56ms ),T 2WI⁃FLAIR (TR 、TE 分别为9000ms 、110ms ),其他扫描参数:层厚5.0mm ,层距1.5mm ,矩阵256×256,视野260×260mm ,激励次数(NSA )2次。

脑膜癌瘤病28例临床分析

脑膜癌瘤病28例临床分析

脑膜癌瘤病28例临床分析
陈鑫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2(10)34
【摘要】目的探讨脑膜癌瘤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200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并确诊为脑膜癌瘤病的患者共2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病因、起病形式、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脑膜癌瘤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结果28例患者中,起病形式以头痛最多,占78.6%;腰穿压力增高,脑脊液(CSF)检查细胞数不同程度增多,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反复脑脊液检查有助于发现癌细胞;对症治疗可减轻症状;预后差.结论脑膜癌瘤病起病急,病情重,有较高的病死率;早期腰穿检查及反复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对脑膜癌瘤病的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总页数】3页(P475-477)
【作者】陈鑫
【作者单位】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辽源 13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5
【相关文献】
1.脑膜癌瘤病3例报告 [J], 谷丽梅;信丽影;刘凤吉
2.脑膜癌瘤病33例临床分析 [J], 刘媛;王世民;郜振红;韩艳庆;王新平
3.脑膜癌瘤病(附5例临床分析) [J], 娄玉净;刘群
4.侧脑室穿刺引流脑组织病理活检诊断脑膜癌瘤病2例 [J], 肖卫民;石铸
5.侧脑室穿刺引流脑组织病理活检诊断脑膜癌瘤病2例 [J], 肖卫民;石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报告编号:20210205-001
检查日期:2021年2月5日
检查项目:脑膜瘤检查
患者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45岁
病史:无
检查结果:
根据您的头颅MRI检查结果,以下是我们的分析和解读:
1. 综合分析:
头颅MRI显示右侧颞叶区可疑脑膜瘤病灶。

结合您的症状,提示有可能存在脑膜瘤。

2. 详细分析: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的肿瘤,通常是良性的。

本次MRI 检查显示右侧颞叶区有一个可疑病灶,该病灶呈圆形,边界清楚,直径约为2.5厘米。

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T1加权像上
呈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未
见明显的强化。

除此之外,脑组织结构正常,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3. 诊断建议:
鉴于您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建议您进一步进
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a. 神经内科会诊:请咨询神经内科医生,了解您的症状并进
行详细体格检查。

b. 脑膜瘤活检:由于脑膜瘤的良恶性可能性,建议您进行脑
膜瘤的活检,以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

4. 注意事项:
a. 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根据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b. 如果您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告知
医生您的检查结果。

以上是针对您的头颅MRI检查结果的报告。

如果您对报告内
容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的医务人员。

祝您健康!
医生签名:
日期:2021年2月5日。

脑膜瘤的MRI征象及相关病理(附51例病例分析)

脑膜瘤的MRI征象及相关病理(附51例病例分析)

脑膜瘤的MRI征象及相关病理(附51例病例分析)
彭红芬;冯一鸣;张东友;刘海滨;刘翼程
【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
【年(卷),期】2007(22)8
【摘要】目的:分析脑膜瘤MRI表现及其相关病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证实的脑膜瘤MRI图像,从其信号特点、肿瘤-脑组织界面、瘤周水肿、脑膜尾征病灶增强后MRI信号均匀度等方面进行归纳,并观察相关病理学资料.结果:脑膜瘤大多T1WI为等低信号,T2WI以稍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多见,脑膜尾征具有诊断价值.结论:脑膜瘤MRI征象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大多数能在术前诊断,为手术方式提供帮助.
【总页数】3页(P811-813)
【作者】彭红芬;冯一鸣;张东友;刘海滨;刘翼程
【作者单位】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J], 梁开文;王新民;谭振娟
2.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J], 归俊;归云荣;马春艳;芦苇;利文倩;蓝莉
3.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J], 关鉴;马万辉;向科
4.17例非典型脑膜瘤的侵袭性MRI征象与病理异型性对照分析 [J], 龚建斌;张德清
5.无明确脑膜尾征巨大脑膜瘤MRI征象及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J], 刘金欢;陈军;严定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典型脑膜瘤19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非典型脑膜瘤19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医学信 息
临床研 究
M EDI CAL ORM AT1 0N No 5 2 1 . 00
对慢性心衰患者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进行了分组 率震荡是内源性刺激触发的压力反射性调节结果, 因此 , 对自主神经调节 对照分析, 结果发现慢性心衰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较非心脏病患者明 心脏功能的评价作用更具特异性, 具有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预测价值 显变钝 ,H C F组患者的HR T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现为 T O的升高和 的降 高于心率变异性的优点, 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高危患者有较高的临床 低, 提示患者的反射敏感性明显下降。L E V F下降和 L E D升高能反应心 指导价 值 。 VD 衰的严重程度 , 同时实验还得 出了T O与 L E V F呈显著负相关, L E D 4 结语 与 V D . 正相关。杨红玲等人口J 观察了5 0例 C F患者与健康对照组 比较, 明 H
1临床 资料 .
计 3分, 无脑浸润计 0分。将各分数相加, 得到每例总分, —2 0 分为良性; 3

9分为非典型性; 1 7一l 分为恶性。结果 1 9例均为非典型脑膜瘤。 . 11 一般资料: . 按照20 00年 WH O的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 自病理 3讨 论 非典型性脑膜瘤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脑膜瘤新亚型, 约占脑膜瘤的8 . 资料完整的脑膜瘤 20例中筛选出 A 9 , 1 M1 例 占同期手术治疗脑膜瘤的4 .
5 % ; 组男 性 9 , 2 本 例 女性 l , O例 年龄 2 7 4~ 8岁 , 平均 4 . 。 9 3岁 3 一 25 % , % 3 .6 现在 普遍认 为 , 不能 简单将 它归 于 良性或 恶性 范 围 , 其生 物 A 12 临床表现: . 初发症状为头痛、 恶心与视力模糊 4倒, 肢体抽搐 3 学表现和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它的确诊主要依赖病理诊断, M 例, 癫痫 2例 , 程 l 一 病 4天 7年 ( 平均 5个 月 ) 。肿 瘤最大 径 3~ ( 均 4 9平 . 主要的病理组织学表现 。 归纳如下: ) 1 瘤组织失结构, 多数瘤细胞呈合体 状;) 2 瘤细胞较幼稚, 排列密集 ;) 3 瘤细胞核呈中度异型性和形状大小不一 6 ) m。 2c 4部 5核 平 13 影像学检查: . 查到 C T和( MR 资料者 l 或) ] 5例, 主要部位: 大脑 的多 形 性 ; ) 分 胞 核 有 明显 的大 核 仁 ; ) 分 裂 象 易 见 , 均 ≥4个/ 7 局部小灶性坏死 ;) 8 脑组织微小浸润。诊 半球凸面 5例, 大脑镰或矢状窦旁 8例, 鞍区 2例。主要表现为: 类圆形 7 1H F6 瘤巨细胞散在分布;) 0 P ;) M时L , 2 上述前 5项是必备的, ] 后3项中不是每例均有, 但至少应有其 例, 分叶状6例, 扁平状2例;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者 1 , 2例 基本均匀者3例 , 断 A 典型“ 表现并非完全可靠。一些 C T 其中囊性脑膜瘤 8 ; 例 平扫边界清楚者 1例( 1 只有 3例周围有不完整的黑 中一项。脑膜瘤在影像学上的常见”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研究现状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研究现状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研究现状胡士伟;魏栋;陈功;徐笑;缪宗;季晶;胡卫星【摘要】脑膜瘤起源于脊髓和大脑的脑膜覆盖层,是由附着在硬脑膜内层的蛛网膜帽细胞引起的,占成人原发性脑肿瘤的25%~33%.非典型性脑膜瘤这个概念于1993年提出,认为不典型的病变是那些在良性和恶性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病变.非典型脑膜瘤具有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所以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非典型性脑膜瘤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术前影像特点、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改变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Meningiomas originate in the meningeal covering of the spinal cord and brain and are caused by arachnoid cap cells attached to the dural inner layer , accounting for 25%-33%of adult primary brain tumors.The concept of atypical meningioma ( AM) was proposed in 1993.It is believed that atypical lesions are those with moderate degree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A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currence rate and poor prognosis, and have unique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AM in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preoperative imaging features , pathology, molecular biology, gene changes and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16)004【总页数】4页(P359-362)【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生物学;遗传学【作者】胡士伟;魏栋;陈功;徐笑;缪宗;季晶;胡卫星【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脑膜瘤是由附着在硬脑膜内层的蛛网膜帽细胞引起的,占成人原发性脑肿瘤的25%~33%,自20世纪初以来,脑膜瘤患者的组织学特征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

非典型脑膜瘤11例

非典型脑膜瘤11例

[ ] 任 晓旭 ,宋国维.第 3代d J 死 亡危 险评分和小儿 危重病 例 2 ,L 评分 的应用 [ ] J .实用儿 科临 床杂 志,2 0 ,2 ( :32— 0 6 1 6) 8
3 4. 8
ce ohr[ ] eitH ma l no, 0 3 2 1 ) 8 1— h m te J .JPdar e t cl 20 , 5(0 : 0 a oO
n i r[] C i Me ( n1 ,0 1 1(1 : 17 11 l au a fl e J . h dJ E g) 20 ,1 1) 15 —16 . n 4
( 收稿 日期 :0 0—0 2 编辑 : 2 1 2— 4 林培德 )
非 典 型脑 膜 瘤 1 1例
秦 明筠 ,彭彪 ,罗冬 冬 ,陈颖 东 ,郭健
7 8l一7 9. 8
[ ] 黄 洁乎 , 5 邓行 江, 李莉 , 等.连续静 一静脉血液滤过对多脏器 功能 障碍综合症患 者炎症介 质 的影 响 [ ] J .中华急诊 医学杂
志 , 0 3 2 2 :8 9 . 2 0 ,1 ( ) 9— 1

[ ] U HI O S,B L O 6 C N E L MO R,G L S T D,e a.Sp rh幽 O D MIH t1 ue i l e o hao : e eh iu t n e v J .I. f xh m f rt n anwtcnq efr yoiermoa[ ] n u i i oe k l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神经 外科 ( 1 10 50 8 )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果
对1 1例非典型脑膜瘤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

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
稍高 、 低 T 、 稍 , 信号 的 实 质性 肿 块 , 号均 匀 . 圆形 、 圆 形 或浅 分 叶状 , 化均 匀 或 呈 “ 环 ” T 信 呈 类 强 靶 样强 化 。 论 : 结 脑膜 瘤 有 较 特征 的影 像 学 表 现 , 合 临 床 资 料 , 结 大多 数 非典 型部 位 脑 膜瘤 可 作 出影 像 学 定性 诊 断 , 临 床 的术 式 选择 有 ~ 定 的指 导 意 义 。 对
室 、 内 、 嘀、 池 、 果体区 、 内 、 脑 小 脑 松 眶 颈静 脉 孔 区 、 窦 ) 膜瘤 的 MR表 现 ,2例 脑 膜瘤 均 进 行 了 MR平 扫 及增 强 检查 。结 果 : 鼻 脑 3
恶性 脑 膜瘤 4例 , 良性 2 8例 ; 发 脑膜 瘤 2例 , 发 3 多 单 O例 ( 内外 沟 通 2例 ) 颅 。非 典 型 部位 脑 膜瘤 MR表 现 主 要 呈 等 r 等 或 r 1
Z N u -i , I G M H N Z id2 Z N u E G Jnj X N A a-e, HO G X AN Jn e ,W u
《 .G n u T a i o a d c olg ,L n h u 7 0 0 ,C i 喵 1 a s rd t n l Me ia C l e a z o 3 0 0 i l e hn
2 D p r eto a io) X t y opu,C nr S u nvrt hn sa4 0 0,C i ) . eat n f R do g, i aH si m l mg d et  ̄ ot U i sy h e i,C agh 10 8 hn a Abt c:O jcie T net a h etrso meig m n a pcllct n Meh d :T e MR f trsw r sr t bet : o ivsgt teMR f ue f n i a i t ia oai . to s h e ue e a v i e a no y o a e aa zd rt seteyi 3 ae fm nni n a p a l ao (tr e tclr ri, eeel nl e er pc vl n 2 csso eig mai t i l o t n1 ea vnr ua,ba crbl m,c t n ielr y o i o yc c i a l i n u i e ,p a e sr n —

脑膜瘤病理分型与影像学表现

脑膜瘤病理分型与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特点
脑膜皮型(内皮型):
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信号均匀,无明 显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除肿瘤位 于静脉窦旁外均很少出现瘤周水肿(静脉窦旁任何 类型的脑膜瘤由于其压迫静脉窦而致回流障碍均可
引起肿瘤周围水肿)。
影像学特点
血管瘤型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 著强化(主要由于其血管丰富且扩张,水分含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
现。
MRI优点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 此外还能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II、影像学特点
纤维型
影像学特点:T2WI示肿瘤中央呈极低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周边呈等信号,明显强化;CT表现为中心更高密度。
女性,55岁,头痛1年。
多发脑膜瘤
平扫示顶部中线大脑镰 处及蝶骨右侧鞍结节见 两个等T1等T2信号类 圆形肿块影,大小分别 为 1.8cm×1.8cm×1.5c m和 1.8cm×1.8cm×2.1c m,边界清楚。增强后 病变明显均匀强化。病 理诊断:多发脑膜瘤
特殊脑膜瘤
女性,58岁,发现左颞部肿物伴间断性疼痛一年,加重3个月。患者于一年前无意中发现左 颞部一肿物,约大豆粒大小,局部偶有轻微疼痛,无头痛,无视力障碍,在当地以炎性肿物 对症治疗,疗效不佳。一年来肿物渐增大,疼痛逐渐加剧,尤以近3个月为重。查体:左颞 部见约4cm×3cm×1cm肿物,触之边界清楚,质硬,压痛不明显,无活动。眼睑无水肿, 左侧眼球轻度突出。
病理分型
13 14 15
乳头状瘤型脑膜瘤 横纹肌样型脑膜瘤 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非典型性脑膜瘤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非典型性脑膜瘤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非典型性脑膜瘤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李国强;罗玉红;余跃;许彦龙;张祎年【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22(44)4【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总体情况。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非典型性脑膜瘤肿瘤复发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7月。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 5.0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29个研究,包括3122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术后肿瘤总体复发率为38%。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60岁患者肿瘤复发率为51%,<60岁患者肿瘤复发率为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男性和女性患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2%和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矢状窦旁脑膜瘤复发率高达52%,患者出现脑组织浸润后肿瘤复发率为47%,Ki-67>8%的患者复发率为63%,有丝分裂数≥6/10高倍视野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53%,存在组织坏死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69%。

肿瘤次全切的复发率高达58%,接受放疗较未接受放疗的患者肿瘤复发率高,分别为38%、29%(P=0.007)。

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需予以一定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

【总页数】9页(P570-578)【作者】李国强;罗玉红;余跃;许彦龙;张祎年【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相关文献】1.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2.113例幕上非颅底脑膜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3.胃癌根治术中完整网膜囊切除对术后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4.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及无复发率影响的Meta分析5.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的影响及影响复发率的危险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侵袭性脑膜瘤—附7例临床病理分析

侵袭性脑膜瘤—附7例临床病理分析

侵袭性脑膜瘤—附7例临床病理分析周志韶;马澄城;许海雄;吴育典;张增良【期刊名称】《诊断病理学杂志》【年(卷),期】1998(5)1【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集7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并经病理证实对瘤周脑组织有侵犯的手术切除标本,行临床病理对比观察分析,并以15例非侵袭性良性脑膜瘤之相同观察作对照。

结果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脑膜瘤,在组织学分类和细胞形态上看不出明显差别,也无肯定的恶性证据,但其生物学行为不同。

前者以条索状侵入脑实质,“分割”或“包绕”脑组织呈岛状或半岛状,使脑组织发生神经细胞变性和脱髓鞘等改变,虽然其瘤体明显小于对照组,但其造成的上述损害则明显重于对照组。

结论侵袭性脑膜瘤细胞形态良性,但生物学行为呈恶性倾向,并对脑组织造成较重损害,当属恶性范畴;脑侵犯可作为判断良恶性、术后复发和预后估计,以及确定手术范围的重要指标;易引发癫痫,可能是局部脑组织受损,网络重建“短路”形成等之结果。

【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侵袭性;脑膜瘤;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作者】周志韶;马澄城;许海雄;吴育典;张增良【作者单位】广东省潮阳市大峰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0.2【相关文献】1.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附16例病例分析 [J], 郭瑞江;齐跃;刘水策;刘娟娟;刘冰莹;张丹晔;周欣;林蓓2.17例非典型脑膜瘤的侵袭性MRI征象与病理异型性对照分析 [J], 龚建斌;张德清3.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和病理分析——附23例报告 [J], 郝飞;周村建;阎衡;王莉;钟白玉;王鲁;叶庆佾4.探讨脑膜瘤临床病理特征(附16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J], 刘禄;杨娜;刘智;李林丰;夏勤;叶川;刘汝艺;梁鹏;夏涌然5.侵袭性血管粘液瘤——附4例临床病理分析 [J], 廖晓耘;李荣;回允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型脑膜瘤19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脑膜瘤(WHO grade II)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的病例19例非典型脑膜瘤临床及病理资料。

结果:病理表现为脑膜上皮型2例,纤维型6例,过渡型3例,血管瘤型3例,砂粒型与微囊型各1例,均按Simpson手术分级手术全切。

结论:该病大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靠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术中尽量切除瘤体,术后可进行化疗。

【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临床;病理分析;治疗
非典型性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M)是介于良性脑膜瘤(benign meningioma,BM)和恶性脑膜瘤(m alignant meningioma,MM)之间的中间型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为Ⅱ级,属于低恶性肿瘤[1]。

临床表现与良性脑膜瘤类似,CT表现多样,确诊主要依赖病理诊断。

现将本院2004年9月~2008年l2月收治的19例非典型脑膜瘤占收治脑膜瘤的9.04%(19/210):临床及病理资料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按照2000年WHO的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自病理资料完整的脑膜瘤210例中筛选出AM19例,占同期手术治疗脑膜瘤的4.52%;本组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24~78岁,平均49.3岁。

1.2 临床表现:初发症状为头痛、恶心与视力模糊4倒,肢体抽搐3例,癫痫2例,病程14天~7年(平均5个月)。

肿瘤最大径3~9(平均4.62)cm。

1.3 影像学检查:查到CT和(或)MRI资料者15例,主要部位:大脑半球凸面5例,大脑镰或矢状窦旁8例,鞍区2例。

主要表现为:类圆形7例,分叶状6例,扁平状2例;密度或信号不均匀者12例,基本均匀者3例,其中囊性脑膜瘤8例;平扫边界清楚者l1例(只有3例周围有不完整的黑环征),不清楚者3例;重度脑水肿6例,中度4例,轻度或无明显水肿者5例;不均匀强化l0例,表现为不规则强化或环形强化;混合强化3例;无强化2例。

1.4 治疗及预后:参照Simpson和手术后CT复查结果。

将手术治疗分级:I级肉眼全切肿瘤及其附着的硬脑膜;Ⅱ级肿瘤肉眼全切及可见扩展的瘤组织,瘤周脑膜烧灼;Ⅲ级肿瘤大部分切除或部分切除;Ⅳ级只作减压术和活检。

Simpson手术级别Ⅰ级切除10例,SimpsonⅡ切除4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

2.病理资料
2.1 组织学检查: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

瘤细胞大小较为均匀,边界清楚。

核位于中央,异型性不明显,无核仁或偶有细小核仁,无坏死。

非典型性脑膜瘤
在组织学上无明确结构特征,缺乏漩涡状脑膜瘤结构,表现为脑膜上皮型2例,纤维型6例,过渡型3例,血管瘤型3例,砂粒型与微囊型各1例;其中8例可见脑浸润。

2.2 病理诊断:参照WHO脑膜瘤良恶性标准判定:①细胞成分增多;②结构丧失;③病理性核分裂;④瘤巨细胞;⑤局灶性坏死;⑥脑组织浸润。

依照9项改变程度分别计分,1~5项分别计0、1、2、3分,第9项有脑浸润计3分,无脑浸润计0分。

将各分数相加,得到每例总分,0~2分为良性;3~9分为非典型性;7~11分为恶性。

结果19例均为非典型脑膜瘤。

3.讨论
非典型性脑膜瘤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脑膜瘤新亚型,约占脑膜瘤的8.3%~32.56%,现在普遍认为,不能简单将它归于良性或恶性范围,其生物学表现和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它的确诊主要依赖病理诊断,AM主要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归纳如下:1)瘤组织失结构,多数瘤细胞呈合体状;2)瘤细胞较幼稚,排列密集;3)瘤细胞核呈中度异型性和形状大小不一的多形性;4)部分胞核有明显的大核仁;5)核分裂象易见,平均≥4个/10HPF;6)瘤巨细胞散在分布;7)局部小灶性坏死;8)脑组织微小浸润。

诊断AM时[2],上述前5项是必备的,后3项中不是每例均有,但至少应有其中一项。

脑膜瘤在影像学上的常见”典型”表现并非完全可靠。

一些CT或MRI特征有助于AM的诊断[3],CT上主要有边界毛糙模糊、缺乏黑环征、不均匀强化、肿瘤坏死腔形成及蘑菇征等,MRI上有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规则,部分可有囊变,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脑膜尾征短促而不规则,可有颅骨及静脉侵袭等。

术中检查和细胞学诊断均有一定难度,易误诊为良性脑膜瘤、纤维肉瘤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只有将病理、临床、影像学三者结合,才可能作出正确诊断。

目前此病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放疗对于脑膜瘤的治疗效果长期存在争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大部分脑膜瘤是放疗不敏感的[4]。

放疗常被用于部分切除的、复发的良性脑膜瘤、WHOⅡ-Ⅲ级的和伴有NF2突变的脑膜瘤中,但是至今还没有可靠的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

确诊后应尽量完整切除瘤体和尽量扩大切除范围,并对瘤床进行烧灼,术后并结合病理特点给予个体化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肿瘤复发机会,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Gonzales M.The 200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nervous system.J Clin Neurosci,2001,8(1):1~3.
[2] Whittle IR,Smith C,Navoo NCET,2004.
[3] 郭大庆.脑膜瘤的CT与MRI诊断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7):90-117.
[4] 魏大年,牟永告.30例非典型脑膜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J].中国
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9(2):513-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