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准层序准层序组
地层层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浅海地区的海泛面平整,地势起伏小,海泛面
上富集碳酸盐矿物、磷灰石或海绿石。 (3)海泛面上下地层的岩性和沉积厚度变化大。层组 的叠加样式有明显变化。 (4)大多数准层序边界海泛面均存在着深水沉积与浅 水沉积的一个截然界面。在野外露头和岩心资料上, 有时可以观察到海泛滞留沉积。
海泛滞留沉积厚度较薄(<1m),一般由侵蚀早期沉积物组成, 多呈不连续状态分布在陆棚海泛面的顶部。 与陆棚地区海泛作用相关的滞留沉积物包括4种沉积类型:
3. 准层序的识别地区
准层序边界是由海泛面所限定的,因此在没有水深突然变 化证据的沉积环境中是识别不了准层序的。
4. 准层序沉积特征
根据准层序的定义,准层序的边界是能够分隔新
老地层的海泛面。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准层序都必 须是一个向上沉积水体不断变浅的序列,否则我 们就不能根据海泛面来划分确定准层序。 所有的准层序都是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
钻测井和岩心资料加以识别
每个层序中的某个体系域可以包含一个准层序组,也可以包含几
个准层序组。
在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均高的地区,一个体系域中常包含几个准 层序组。
2、准层序组类型 考虑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可容空间变化速率之间
的关系,根据准层序垂向堆砌结构特征,可以
将准层序组划分成三个典型类型, 即进积式、退积式和加积式准层序组
谢谢! 请批评指导
大多数准层序都是向上粒度变粗的序列
三角洲沉积环境
滨岸沉积环境,沉积速率=沉降速率
6. 准层序厚度的影响因素
一个准层序沉积的厚度(1-50m)主要受控于岸线推进
的水体深度。 影响因素: 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 准层1°、准层序空间相变关系 1)垂向变化特征 准层序的空间相变关系是向上砂泥比值加 大、砂岩沉积厚度加厚,沉积物粒度变粗、 沉积水体变浅 2)横向变化特征 侧向存在变化,可减薄和尖灭; 准层序常常是不完整的; 横向是可以对比的
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前言随着近些年层序地层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层序地层学成为每位勘探学家必备的实用工具”的看法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事实上,层序地层学在勘探和开发中已不仅仅是一种通用工具。
对于应用地球预测科学,在许多方面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模型。
“层序地层学”是一门新学科,自八十年代后期问世以来,很快在石油勘探业得到响应,并得以广泛的应用。
这不仅是因为它是在地震地层学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容易被人们接受外,它提出的模式也大大提高了生油层、储层、盖层及潜在的地层圈闭的预测能力,并能提供一种更精确的地质时代对比、古地理再造和在钻前预测生、储、盖层的先进方法,更适用于当今石油勘探业的需要。
因此被认为是地层学上的一场革命,它开创了了解地球历史的一个新阶段,是盆地分析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近几年,国内外已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了浩繁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和勘探效果。
此外许多学者还发表了许多有关层序地层学方面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研究方面论述了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及应用,并拓宽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应用范围。
本文旨在重点介绍层序地层学的发展状况、基本概念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帮助大家对其有大致了解和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一、层序地层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自物探方法于30年代应用于石油勘探以来,地震勘探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30~70年代构造地震学2、70~80年代地震地层学3、80年代~今层序地层学早期地震资料主要用来勾绘构造图,受当时物探技术的限制(五一型光点记录及模拟磁带记录),人们不可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认识。
到60年代未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及数字模拟剖面的出现,地震剖面质量得以改善,也促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地震地层学新学科的出现。
自从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于1977年推出“地震地层学”专辑(AAPG,Memior26)以来,地震资料的解释已不再是简单地做构造图,它冲破了过去从地震资料只能解释地下构造形态的束缚,力图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的数字地震和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高质量地震资料,结合现代沉积学的概念对地震剖面进行专门分析,预测古代沉积环境、生油层和储层的分布以及可能的有利含油气相带。
层序地层学复习
《层序地层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层序2.准层序3.缓慢沉积段4.沉积体系5.T-R 旋回6.相对海平面7.可容空间8. 进积式准层序组9.层序地层学10.准层序组11.不整合12.体系域13.深切谷14.II 型层序15.敞流湖盆16.沉积基准面17.海泛面18.深切谷19.成因层序20.闭流湖盆21. 退积式准层序组
二、论述题
1.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几方面?它们使用的资料和分析项目各包括那些?2.比较I 型层序和II 型层序在层序边界、体系域组成以及形成机理等方面的异同。
3.在层学地层学研究中,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主要有哪些?4.层序地层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取得了哪些重要认识?5.全球海平面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控制?6.图示分析不同类型断陷盆地中可容空间的增加方式有哪些差异?7.陆相盆地与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相比有哪些差异?这决定了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应有什么特点?8.陆相断陷湖盆中层序边界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
三、作图题
下图是某剖面地层分布形式示意图,它是根据构造沉降、海平面升降和沉积物供给变量计算后用地质年代线绘制的,每条线上的数字代表时间顺序,间距为10 万年。
做出:(1)识别出层序边界,进行层序划分。
(2)做出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划分出体系域并确定层序类型。
(3)做出0—24(×10 万年)时间段里海平面绝对变化曲线示意图。
第一篇 层序地层学概念体系
➢ 斜坡扇由具天然堤的浊流沟道和漫滩沉积物所组成。它们上 覆于盆底扇之上,并被上覆的低水位楔状体所下超。
➢ 低水位楔状体由一个或多个组成楔状体的进积式准层序组所 组成;楔状体仅发育在陆架坡折的向海一侧(方向),并上 超在先前层序的斜坡上。
HST TST LST
Ⅱ层序边界
➢ Ⅱ型层序边界:当海平面下降的速率小于 沉积滨线坡折处沉降速率,即在这个区域未 产生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形成的。 ➢ Ⅱ型层序边界特征是一个区域性界面,沉 积滨线坡折带向陆方向的陆上暴露、上覆地 层的上超以及海岸上超点向下迁移等特征。 没有河流回春作用造成的陆上侵蚀、也没有 沉积相明显向盆地方向迁移。
PDM:前三角洲泥岩
河道单元II
W LST
H2S1B下42层序
HST
H22 层序
SB42:层序界面(H21上亚段底界)
LST:低位体系域
HST:高位体系域
SB42层序界面上发育的大型下切复合水道全景(剖面方向与水流方向近于垂直)
下切谷
下降体系域
东海丽水凹陷海相第三纪断陷盆地
追踪高频的海、湖平面变化旋回,建立高精度的层序格架
临滨
4
滨外陆棚
3
前滨
2
临滨
1
滨外陆棚
6. 准层序和准层序组
2)准层序组(Parasequence sets) 是指由成因相关的一套准层序构成的、
具特征堆砌样式的一种地层序列,其边界 为一个重要的海泛面和与之可对比的面, 可将准层序组划分为进积、加积和退积准 层序组三种类型。
第三章 层 序
层序考试重点
层序地层学原理重点总结亮亮异族做这是层序地层学的考试重点,考前看看保你考试必过。
层序地层学:是根据露头,钻测井,地震资料总结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综合地质解释的科学。
层序: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地层单元,它是由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边界的,一个相对整合的有内在成因联系的层序列。
准层序:是有一个湖(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边界的,相对整合的,有内在联系的岩层或岩层序列所组成。
湖(海)泛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其上下水深有明显的剧烈变化的一个界面。
准层序组:一系列具有明显叠加模式的,有内在联系的准层序列。
不整合: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面,具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缓慢沉积段:是有薄层的深海(湖)或半深海(湖)沉积物所组成的地层,这类沉积物在准层序逐步向岸推进而盆地又缺少陆源沉积物时期沉积的。
体系域:一个有联系的同时期的沉积体系的集合体。
沉积体系:一组在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上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的三维组合。
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原因:①海水体积变化(大陆冰川的消长,孤立海盆效应)②海盆溶剂的变化(海底扩张,局部地区的构造运动,海底沉积作用)③海面起伏变化(月球和太阳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易识别形成准层序的环境:海(湖)岸平原,三角洲,海滩,滨浅湖,河口湾,大陆架环境。
不易识别形成准层序的环境:河流环境,冲击环境,风成环境,深海环境。
准层序边界形成的机理:泥岩压实作用,幕式断层活动,海平面升降。
海泛面及与之相对应的界面的特征:把典型的准层序叠加模式分开;可与层序边界一致;可以是体系域的下超界面或边界。
一型层序:是有LST,TSY,HST组成的。
二型层序:是有SMST,TST,HST,组成的。
陆架破折边缘型盆地地特点:①具有界线分明的陆架,陆坡,盆底地形;②具有斜坡地形格架;③具有可能的盆底海下扇和斜坡扇的沉积作用。
斜坡边缘型盆地:一般形成二类体系域。
上超:它的形成与沉积底层的底部,表示原始底层沿上倾方向依次超盖在前一个更陡的界面上顶超:形成于或接近于沉积地层的顶部这些几何上的特征记录由于基准面变化或构造沉降产生的沉积环境向迁移。
第二、三讲-Vail层序地层学理论
海(湖)泛面
一)不整合、沉积间断与层序边界
• 1.不整合(unconformity) • 是指岩石地层之间接触上的构造关系,沉积 上缺少连续性,并与沉积间断、风化特别是 侵蚀阶段相对应(Bates,1980) • 沉积间断:沉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时间记录 存在可识别的不连续,存在一段缺失(或无 记录)的地质历史。 • 不整合的类型(按成因): 1.与侵蚀作用有关的 2.与侵蚀作用无关的
莱109,2914.8m
亚 深度 绝对年龄 (Ma) 段 (m)
平均沉积速率 (mm/千年)
层序 地层
• 4)地球化学特征 • 有机地化:有机质 含量高、干酪根类 型好 • 微量元素:反映深 水的微量元素富集 • 5)沉积速率 • 小 • 6)测井曲线:高自 然伽马、低电阻率、 平直自然电位为特 征
低位前积楔状体:上超在 层序界面之上或下超于 盆地扇或陆坡扇之上, 顶界面是低位域的顶界 面-首泛面。 在斜坡构造背景下:低位 由海平面相对下降期形 成的下部前积楔和上升 期形成的上部前积楔及 深切谷充填。 在生长断层背景下:低位 域由盆地扇、斜坡扇、 互层砂泥岩加厚层和深 切谷组成。
2.海侵域(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TST)
2.不整合与层序边界类型
在Exxon模式中,层序界面常以不整合面为代表。根据陆 相侵蚀的范围和相带向海迁移量的大小,将作为层序界 面的不整合划分出以下几种类型: 1)I型不整合(Type I unconformity):形成于海平面快 速下降期和构造迅速沉降期。海岸线可能移至陆架边缘, 伴随着陆架下切谷和海 底峡谷的深切作用,陆 表遭受广泛的侵蚀作用。 沉积相迅速向盆地方向 迁移。
1.低位域(lowstand systems tract,LST)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根据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地质综和解释的地层学分支。
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存在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元。
准层序:是以一个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面为界、有成因上有联系的层或层组构成的相对整合序列。
准层序组:是指由成因相关的一套准层序构成的、具特征堆砌样式的一种地层序列,其边界为一个重要的海泛面和与之可对比的面,有时它可以和层序边界一致。
不整合: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界面,沿着这个界面有证据表明存在指示重大沉积间断的陆上侵消截或陆上暴露现象。
缓慢沉积段(凝缩层):指沉积速率很慢(1—10mm/1000a)、厚度很薄、富含有机质、缺乏陆源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是在海平面相对上升到最大、海侵最大时期在陆棚、陆坡和盆地平原地区沉积形成的。
体系域:指一系列同期沉积体系的集合体。
沉积体系:指具有成因联系的、相的三维空间。
海泛面:是一个新老底层的分界面。
他们常常是平整的,仅有米级的地形起伏,但穿过这个界面会有证据表明水深的突然增加。
可容空间:指供沉积物潜在堆积的空间。
相对海平面:指海平面与局部基准面之间的测量值。
准层序:是一层序地层分析中最基本的沉寂单元,是一个一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面为界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层或层组构成的相对整合序列。
准层序的边界:是一个海泛面及与之相关的界面。
大多数准层序边界海泛面均存在着深水沉积与浅水沉积的一个截然界面。
准层序沉积特征:是一个向上沉积水体不断变浅的序列,层厚向上增大,生物扰动向上减少,沉积相向上指示水深变浅,三维空间上表现简单的冲刷和变粗的趋势。
准层序形成环境:一个完整准层序的形成是与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密切相关的。
在准层序形成的第一阶段,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大与海平面相对上升速率或海平面处于相对下降阶段。
此时沉积物不断向前推进,较浅水沉积相上覆在相对较深水沉积上,形成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深变浅的准层序沉积序列。
层序地层
层序内部体系域组成
★体系域概念 体系域概念 ★体系域分类 体系域分类 低位体系域 海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 陆棚边缘体系域
体系域(System 体系域(System tract):
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 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
体系域类型: 体系域类型:
1 低水位体系域 2 陆棚边缘体系域 3 海侵体系域 4 高水位体系域。 高水位体系域。
3.海泛面 3.海泛面
surface) (Marine flooding surface) ★海泛面是一个新老地层的分界面,常常 海泛面是一个新老地层的分界面,
是平整的,仅有米级地形起伏, 是平整的,仅有米级地形起伏,但穿过该 界面时有证据表明水深会突然增加。 界面时有证据表明水深会突然增加。 ★海泛面常伴随小规模的水下侵蚀作用和 无沉积作用,表明存在小规模的沉积间断。 无沉积作用,表明存在小规模的沉积间断。 ★除非海泛面与层序边界重合,否则海泛 除非海泛面与层序边界重合, 面上不会发生大规模陆上侵蚀作用, 面上不会发生大规模陆上侵蚀作用,无海 岸上超的向下迁移或向盆地方向的迁移。 岸上超的向下迁移或向盆地方向的迁移。
C、测井识 别标志
• 在测井曲线 上主要利用 准层序组的 变化来划分 和识别层序 边界。 边界。 • 一般在进积 或加积准层 序组的底界 通常有一个 层序边界。 层序边界。
利用测井 曲线中准 层序变化 来识别层 序界面
第一章 层 序
一、概念及有关术语 二、层序的基本类型 三、层序的边界特征及识别标志 四、层序内部体系域组成 五、层序级别划分
4.可容空间和凝缩层 4.可容空间和凝缩层 凝缩层(Condensed 凝缩层(Condensed section): 是在相对海平面上升到最大、 是在相对海平面上升到最大、海 岸线海侵最大时期在陆棚、 岸线海侵最大时期在陆棚、陆坡和盆 地相沉积的沉积物。 地相沉积的沉积物。 一般由沉积速率很慢的(10一般由沉积速率很慢的(10100mm/万)、厚度很薄的 厚度很薄的、 100mm/万)、厚度很薄的、缺乏陆源 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 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
层序地层学-第3章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特征
全球海平面变化 周期与层序级别
不同级别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周 期对应于相应级别的沉积层序, 例如Vail等人的研究表明:全 球显生宙存在两个海平面变化 一级周期,形成了两个全球性 可对比的一级层序或巨层序, 早奥陶世和晚白垩世分别为两 个最大海泛时期,两个巨层序 分别由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 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事 实上,一级升降周期内部还存 在二级、三级甚至更小的升降 周期,它们都有各自对应的层 序级别
B 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
海平面相对变化:相对海 平面(Relative sealevel)是指海平面与局 部基准面如基底之间的测 量值。一个地区相对海平 面变化是全球海平面变化 和当地盆地沉降速率的函 数,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水 深变化是两个概念,后者 同时受到沉积物供给的影 响,是全球海平面变化、 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三 者的函数
Em e
rge nce
nce Submerge
Absaroka Kaskaskia
4巨层序和超层序
megasequence supersequence supersequence
supersequence sequence
二
层序的构成单元
体系域 (System tract) :定义为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沉积 体系为准层序组岩相的三维组合。 体系域是进行有利地层预测的基本作图单元,在海平面的升 降旋回中的不同阶段发育了不同体系域 1 低水位体系域(LST); 2 海侵体系域(TST); 3 高水位体系域(HST);
全球海平面相对 变化特征
海平面变化周期的级序与层序级别
海平面变化周期的级序与层序级别
陆相层序地层划分级别(据顾家裕,2001)
层序级别 层序边界 一级层序 不整合面的面 积超过盆地面 积或占盆地的 绝大部分区域 板内构造运动 二级层序 三级层序 不整合分布于盆地流域内 不 整 合 面 分 不整合面分布 布 于 盆 地 的 于盆地的较大 很大一部分 的部分地区 区域性构造 运动 区域性沉积 旋回 相当地层的 统或更小 30~40 构造、 气候及湖 平面变化 盆地内沉积旋 回(三级) 相当地层的组 或更小 1(或 2)~5 准层序组 较大湖泛面 —较大湖泛 面之间 构造、气候、 物源及湖平 面变化 岩性组旋回 (四级) 相当一组地 层叠置方式 0.1~0.4 准层序 较小湖泛面 —较小湖泛 面之间 气候、 物源及 湖平面变化 岩性旋回 (五级) 一个沉积旋 回 0.02~0.04
地震地层学考试重点
《地震地层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地震地层学(Seismic Stratigraphy)地震地层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资料、测井资料、露头资料,研究地层的分布及沉积特征,分析盆地的演化史,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评价石油地质条件的一门边缘学科。
2.沉积层序(sedimentary sequence):沉积层序是一个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一套地层,其顶部和底部以不整合面或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
A depositional sequence is a relatively conformable succession of genetically related strata bounded at its top and base by unconformities or their correlative conformities.3.层序(Sequence):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元(Mitchum,1977)。
4.地震层序(Seismic sequence):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联的地层所组成,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与之相连接的整合面。
5.地震分辨率(Seismic resolution):指的是用地震资料能区分单独地质体的能力。
6.地震相(Seismic facies):是一个在一定区域内可以确定的、由地震反射所组成的三维单元,其地震参数(例如反射结构、振幅、频率、连续性和层速度)不同于相邻地震相单元。
7.地震相分析(Seismic facies analysis):是指对地震反射波参数的描述和地质解释(环境背景,岩相等)8.地震相单元Seismic Facies Unit是指由反射波组构成的可在图上表示的三维地震单元,且这些地震单元的参数不同于邻近单元的参数a mappable,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unit composed of groups of reflections whoseparameters differ from those of adjacent facies units.9.准层序组(Parasequence Set)一系列成因相关的、并具特定叠加模式的准层序,大多数情况下,它以主要洪泛面和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界。
准层序及准层序组界面的识别
准层序及准层序组界面的识别一、准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准层序是以湖泛面或其相应的界面作为边界的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相对整合的岩层或岩层序列,横穿准层序界面或湖泛面水深急剧增加,即由浅水突变为深水。
由于水体加深的速度足够快,因而湖泛期伴随有短暂的沉积间断,但该沉积间断持续时间非常短,以至在古生物地层上没有明显的缺失,界面上下的沉积物由于形成时的沉积水深、沉积速率和沉积背景的差异性,因而在岩性、颜色、古生物和测井等均有明显的响应。
准层序界面(即湖泛面)的识别标志主要有:1、沉积构造湖泛面以下的砂岩、泥岩中的植物根较发育,多直立或倾斜分布,现多已硫磺化、赤铁矿化。
此外,生物潜穴特征在湖泛面上下也具明显的差异性,湖泛面之上的生物潜穴多以水平、倾斜为主,而湖泛面以下的生物潜穴多以垂直、倾斜为主,反映了湖泛面上下沉积期水体能量的不同。
2、泥岩颜色湖泛面上下泥岩的颜色呈突变接触,上覆泥岩的颜色呈灰色和灰绿色,下伏泥岩的颜色呈红色或者为黑色炭质页岩。
3、岩性湖泛面以上多为浅湖相的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生物灰岩等,生物扰动和生物潜穴发育,湖泛面以下多为炭质页岩(或煤层)和滨湖相砂岩。
4、生物化石湖泛面以上的生物化石较完整,局部地区富集形成生物灰岩,化石多为螺、介形虫等广盐性生物;湖泛面以下主要以植物根和化石碎片为主,多为异地堆积。
5、微相特征湖泛面上下的沉积微相不连续,不符合沃尔索相律,如滩后沼泽微相突变为深浅湖相。
6、测井响应准层序的确定主要是在地质录井剖面中进行,根据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分析所寻找到的准层序界面,该界面在测井资料上的响应主要有:感应测井曲线上表现为局部低导,声波测井曲线在界面附近常表现为一小的剪刀状,界面对应于剪刀的低谷,即局部高值,底部梯度曲线为局部高阻。
(见图)7、地球化学特征准层序界面以上的硼含量要明显低于界面以下硼含量,反映了湖平面突然上升使水体的盐度降低。
二、准层序组界面的识别标志准层序组是指具有清晰叠加模式的一组有成因联系的准层序序列,按照准层序的叠加方式可以划分为加积式、进积式和退积式准层序组三种类型。
02 第1节 测井层序地层分析(B-简)
⑵ 湖泊气候层序与海相层序的比较
⑴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比较 ⑵ 层序中包含的体系域类型比较 ⑶ 闭流湖盆和海洋中水平面变此的比较
①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气候层序是气候的一次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湖平面 从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中发育的一套地层。 海相层序是海平面一次变化周期内发育的一套地层。 二者都以水平面的变化为其控制因素;以水平面下降 形成的不整合面或侵蚀面为其层序边界。 不同的是,海洋中构造运动对层序有影响。
深切谷与三角洲分支河道的区别:
作为河流沉积成因的深切谷有时难于与三角洲平原分 支河道区别开来。 而且,准确地确定 I 型层序边界,并在露头、钻 井、测井、岩心及地震资料上建立等时年代地层格架, 关键在于区分深切谷与三角洲分支河道。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河道分布及规模、截切厚度与水 深关系、陆上暴露标志以及沉积相组合将深切谷与分支 河道区分开来。
岩性表现:
底部粗,以粗砂岩、含砾 砂岩为主; 向上过渡为大套泥岩、泥 灰岩、夹薄层细砂岩、油页 岩; 顶部粗砂岩等粗粒沉积。
SP曲线下部为钟形、齿化 钟形,中部近于平直,上部 为漏斗形(漏斗形-箱型)。
从连井对比剖面上看,发现低水位体系域沉积很局限, 湖泊扩张体系域地层不断扩大;末期湖泊发生收缩,在盆 地边缘形成顶超。若层序顶部发育非湖泊体系域,则层序 顶界不出现顶超现象,多为平行不整合。
2、层序的成因分类--针对陆相湖盆
按层序形成机制进行的成因分类方法,可以划分出 构造层序和气候层序两大类(纪友亮等,1996)。
成因分类方法:
既考虑层序本身的结构特征,便于层序辨认, 又反映了控制层序发育的主导因素, 因此是一种相对较为合理的划分方法。
1)构造层序 构造层序--指在一期构造活动的开始到结束过程中 所控制沉积的一大套有成因联系的地层;顶、底为构造 抬升形成的侵蚀面或盆地基底停止沉降所产生的沉积间 断面。
03层序地层学-准层序和准层序组
Rate of Deposition
Rate of Accommodation
1
4)准层序组实例分析
5)准层序组类型与体系域之间的对应关系
R
FS - SB
R R
TST
LST
P
OFFSHORE
A P P
HST
N.B. - PRESENCE/POSITION OF LST ONLAP & UNCONFORMABLE/CONFORMABLE RELATIONSHIP DEPENDENT ON TOTAL ACCOM., PROFILE, SEDIMENT SUPPLY - LST MAY SHOW LOCAL PROGADATIONAL PATTERN AS CONTROLLED BY MORPHOLOGY OF SHELF, SED. SUPPLY.
Carbonate Sand
Carbonate Mud
第三章 准层序和准层序组
2、准层序沉积特征 根据准层序的定义,准层序的边界是 能够分隔新老地层的海泛面。这就意味 着所有的准层序都必须是一个向上沉积 水体不断变浅的序列,否则我们就不能 根据海泛面来划分确定准层序 。 所有的准层序都是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 大多数准层序都是向上粒度变粗的序列
沉积速率大于该地区可容空间增大 速率时形成的,后来,可容空间突 然增大,沉积岸线迅速向陆后退, 形成了准层序的顶界
三步曲:海平面下降、上升、再下降
准层序的形成过程
进积
海泛
再进积
准层序边界可与层序顶底边界一致
海侵后海平面下降
第三章 准层序和准层序组
第二节 准层序组特征 一、准层序组类型
一、准层序组类型
准层序组类型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绪论单元测试1.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等。
答案:早期的盲目开发阶段;逐渐成熟阶段;发展提高阶段;萌芽及形成阶段2.20世纪40年代,油田开发开始采用注水开发,遇到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是注入水能否发挥有效作用。
只要落实储层是否属于同一层,即是否为同时性沉积即可。
答案:错3.油气田地下地质学重点研究从油气田发现至油气田废弃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地质问题。
答案:对4.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等。
答案:油气田地下地质结构;油气储量计算方法;开发过程中影响流体运动的地质因素5.“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特点主要有:_____等。
答案:研究内容的广泛性;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性;资料与信息类型的多样性;极强的实用性第一章测试1. 1.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主要包括:。
答案:根据已有地质资料,设计定向井分层数据;根据井身剖面设计钻头程序、套管程序及下入深度;根据地面、地下地质资料,确定定向井地面井位;选择合适的井身轨迹,作好井身剖面设计;选择目标层,确定地下井位、靶区范围要求2. 2.一般而言,对于同一岩层,钻压大、转速快时,钻头对岩石破碎效率高,进尺快,钻时低。
答案:错3. 3.钻井液的流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钻井液发生流动和变形的特征。
通常用等参数来表示。
答案:切力;动塑比;粘度4. 4.取心资料的收集和岩心整理主要包括:等。
答案:岩心装盒与编号;取心过程中其它资料的收集;岩心丈量;计算岩心收获率5.预探井的命名以井所在的十万分之一分幅_____、_____ (二级构造带)名称的第一个汉字为前缀,后加1~2位阿拉伯数字。
答案:地形图;区带6.一般开发井的名称由油气田+区块、井排号、井号按三段式编排。
如临13-58-6。
答案:对7.根据钻井工程需要,如_______等,需要设计并实施定向井钻井。
答案:侧钻;纠斜;控制井喷8.在岩屑捞取环节,需要按设计间距和迟到时间在_____准确捞取岩屑,如架空槽内加挡板、_____前加接样器。
《层序地层学》考题1(石大北京)
层序地层的相关要点:1、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层序、准层序等),每年基本都可能考;2、河流相沉积特点和模式(重点是曲流河和辩状河)3、三角洲相沉积特点(陆相、海相、扇三角洲)4、沙质海岸沉积特点;5、在实际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识别方法);6、储层方面研究的内容和方法7、生物礁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多看一些书,扩大知识面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试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10=10)01、层序地层学:02、层序:03、体系域:04、准层序:05、首次海泛面:06、凝缩层:07、I型层序:08、陆棚坡折带:09、低位体系域:10、并进型沉积: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5×1=5)三、图示并说明三种准层序组序列特征。
(10×1=10)四、对比具陆棚坡折的碎屑岩I型层序与具台地边缘的碳酸盐岩I型层序之间的特征(含成因、边界特征、体系域构成及LST、TST、HST特征、主控因素)。
(15×1=15)五、图示并说明不能确定首次湖泛面的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样式。
(10×1=10)六、叙述利用钻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步骤。
(10×1=10)七、你认为目前中国层序地层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难题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0×1=10)八、露头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实验一,15×1=15)九、钻测井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实验二,10×1=10)十、地震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实验三,15×1=15)注:从五、六、七题中选作二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边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间相互联系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层序: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存在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元。
地层学——层序地层概念简介
地层学——层序地层概念简介译者:王立群层序地层学是试尝关联相对海平面转变到沉积层的一门地质学方面的相对较新的分支。
该方式的基础是依照等时界面的识别进行地层作图(例如:地下不整合面、最大洪泛面),因此其大体点是放在年代地层框架上。
层序地层学是校正只强调岩性特点相似性而没有时刻意义的岩性地层学方式的最好选择。
名称中的“层序”涉及旋回沉积,而术语中的“地层学”涉及如下地质进程:一、沉积物形成的地质进程。
二、透过地球表面的时空,这些沉积物如何转变的进程。
目录:1、重要的界面1—1、层序界面1—2、准层序界面2、准层序和准层序组的类型3、地质时期的海平面4、经济意义5、参考文献1、重要的界面1—1、层序界面层序边界被以为是最重要的界面。
层序边界被概念为不整合面或与其相关的整合面。
多期河流砂岩体常常充填与层序边界相关联的海平面下降形成的深切河谷。
层序边界上的深切河谷在侧向上可与河间地域,形成于深切河谷边缘的古土壤相对照。
河谷充填在成因上与先期形成的下覆沉积系统无关。
依照多期砂岩沉积的其它类型有四种区别深切河谷充填的标准:一、比河谷内单河道侵蚀面散布更普遍的高侵面,在区域上可普遍对照。
二、在与下覆地层单元相对照时,相组合反映出盆地在岩相上向前移动。
3、河谷侵蚀面侵蚀掉前期形成的体系域而且在海岸产生时刻距离。
4、增加的河道充填和向上变细的剖面或反映增加可容空间的河流系统特点的转变。
和深切河谷相关的砂岩体是良好的储集层。
目前在这些岩体的对照和散布研究上还存在问题。
层序地层学原理和重要界面的识别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1—2、准层序界面次要的界面是准层序界面,只是也有人建议描述准层序边界的洪泛面与层序边界相较在侧向上散布更为普遍。
这是因为海岸平原与内陆架相较其倾斜度低的缘故。
准层序边界能够用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属性的不同相区别,它们是:地层水的含盐度、碳氢化合物的性质、孔隙度、紧缩速度和矿物学特点。
准层序边界不阻止油气的聚集,可是它能够抑制储层垂向上的联系。
层序地层学-总结
层序地层学总结理论部分:1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层序: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顶、底以不整合和可以与之对比的整合为界所限定的三维沉积组合体。
体系域;同一时期内具成因联系的沉积体系组合,为层序构成单元。
每个体系域都解释为与全球海水面变化曲线的某一特定间段。
基准面:分割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的理论均衡面。
“在该面之上,沉积物不能停留;在该面之下,可以发生沉积作用和埋藏作用”。
可容纳空间;指可供沉积物堆积的空间,是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构造沉降二者的函数。
(=全球海面变化增量+盆地沉降增量+沉积压实增量)最大海泛面;一个层序中最大海侵时形成的界面,是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的分界面,是海侵体系域的顶界面并被上覆的高位体系域下超。
密集段:指在极缓速度下沉积的地层段,一般很薄,缺乏陆源物质,发育于海平面相对上升到最大,海岸线海侵最大时期,沉积于陆架、陆坡和盆地平原地区。
其代表大陆边缘饥饿性沉积时期内的缓慢沉积作用,并且能够与下超面相对应。
2其他概念及知识点层序地层学:研究以侵蚀面或无沉积作用面、或者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重复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的年代地层框架内岩石间的关系。
准层序;由相对整合、成因上相关的层或层组所组成的序列,以海(湖)泛面和与之可以对比的面为界。
相当于四级或五级沉积旋回。
准层序组;由成因上相关的若干小层序所组成的序列,其垂向上构成一个特征的叠加型式。
准层序组内的各小层序的叠加型式有前积、退积和加积三种。
不整合:一个分开新老地层的界面,沿着这个面存在陆上侵蚀削截(在某些地区为可与之对比的海底侵蚀面)的证据,或者存在明确重要沉积间断的陆上暴露的证据,并具有的明确的沉积间断。
Ⅰ型不整合;发育于快速的海平面下降、更迅速的构造沉降期。
海岸线可能移至陆架边缘,伴随着陆架下切谷的发育和海底峡谷的深切作用,陆表遭受广泛的侵蚀作用。
碎屑岩块沿着峡谷体系被搬运至陆架斜坡的底部,形成了广泛的低水位体系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1 l, IV2顶部,加积式准层序组,每个准层 序由灰岩到白云岩,汤山建新村
• (二)准层序组空间相变关系和年代地层对比意义
• 1.准层序组垂向相变关系
• 进积式准层序组自下而上岩相由较深水沉积变化为较浅水沉 积,并且表现出单个准层序沉积厚度不断加大的特点。
• 2、准层序形成机理
• 一个完整准层序的形成是与海平面相对升 降变化密切相关的。
准层序的形成过程
二、准层序组特征
• (一)准层序组类型
• 1.准层序组概念和边界特征 • 准层序组是指由成因上相关的一套准层序 构成的、具特征堆砌样式的一种地层序列。 • 沉积厚度:几十米至几百米 • 平面分布范围:几千平方千米 • 持续地质时间:几万至几十万年 • 识别方法:露头、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
• • •
进积式准层序组 退积式准层序组 加积式准层序组
a.进积式准层序组
• 沉积速率大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较年轻的准层序依次向 盆地中央方向推进。自下而上: • 砂岩厚度增大,泥岩厚度减薄 • 砂泥比值加大 • 总体构成一个向上水体变浅的准层序堆砌样式。 • 自然电位曲线呈厚层高幅复合箱形、漏斗形。
海泛滞留沉积类型及特征
海泛滞留沉积类型及特征
侵蚀面
PSB
界面上下层组的叠加形式有明显变化
FU-CU
桑元村剖面:C4-准层序顶界
碳酸盐岩纹层
泥质岩纹层
碳酸盐岩纹层
Parasequence 5 湖泛面沉积
植物根
PSB
界面之下有古土壤和植物根 界面上下层组的叠加形式有明显变化 CU准层序
桑元村剖面:C9-准层序顶界,有植物根化石
• 准层序的厚度
准层序的厚度是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和准层序周期性 及沉积物供给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可以依据准层序厚度变化特征去识别相对海平面上升 速率以及沉积物供给速率的变化。 Posamentier(1988)认为,低位前积楔状体准层序以向 上厚度加大为特征,反映了加速的相对海平面上升,而高 位前积楔状体却以向上沉积厚度变薄为特征,这是因为相 对海平面上升具有减速特征。
• 自然电位曲线上,每个准层序均响应于漏斗形或箱形—漏斗 形,但向上泥岩基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 退积式准层序组常是海侵体系域的沉积响应。
• C.加积式准层序组
• 沉积速率基本等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相邻的准层序之 间没有明显的沉积相侧向移动。
• 砂、泥岩厚度、砂泥比值没有明显变化
• 总体构成每个准层序沉积水深基本不变的地层堆砌样式。
• 准层序组边界—明显的或规模较大的海泛面和可 与之对比的地层界面。准层序组边界是主要的海 泛面,可以作为较大区域的地层对比标志层。
• 准层序组边界特征:
①能够有效地将不同的准层序叠置样式区分开来。
②可与层序边界相一致,也可以是体系域边界或 上覆地层的下超界面。
• 2.准层序组类型
• 考虑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可容空间变化速 率之间的关系,根据准层序垂向堆砌结构特 征,将准层序组分为3个类型:
• 每个层序低位和高位前积楔状体通常是由进积式准层序组 构成的。
进 积 式 准 层 序 组
C.S.
HST
C.S.
TST
• b.退积式准层序组
• 沉积速率小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较年轻的准层序依次向陆 方向退却。自下而上: • 砂岩单层厚度减薄,泥岩厚度加大 • 砂泥比值降低
• 总体构成水体向上变深的准层序堆砌样式。
• (二)准层序空间相变关系和形成机理
• 1.准层序空间相变关系
• 准层序的准确确定和划分是进行高分辨 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 • (1)准层序的垂向相变关系:不管是 哪种类型准层序,都是以沉积环境水体 向上变浅为特征的。在准层序边界水体 突然加深。
• (2)准层序侧向相变关系
滨岸准层序侧向相变关系(据Wagoner等,1990)
• 退积式准层序组岩相垂向变化表现为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浅 变深、准层序厚度不断减薄的特征。
• 加积式准层序组岩相垂向变化不明显。自下而上每个准层序 的沉积岩相和砂泥比值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每个准层序的沉 积厚度在垂向上不存在规律性变化。
• 2.准层序组侧向相变关系
• 进积式准层序组:浅水沉积相带不断向盆地中央迁移。在 每个准层序中,孔隙度最高的砂岩大致位于海相岩石向陆 相尖灭的地方。 • 退积式准层序组:沉积相带逐渐向陆方向迁移。沉积在滨 浅海环境的砂岩多集中在退积式准层序组中部,这里的砂 岩孔隙度最高。 • 加积式准层序组:沉积相带几乎不发生横向变化。孔隙性 滨浅海砂岩在垂向上相互连通增厚,形成连通性好的厚层 潜在储集层。
桑元营子剖面: 准层序、层组划分
• 2.准层序沉积特征
(1)所有准层序都是一个向上沉积水体不断变浅 的序列。 (2)沉积厚度:几米—上百米。一般为1~50m。 横向分布范围:10—几百平方公里 (3)持续地质时间:几万年—几十万年 (4)识别方法: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
茨山,向上变粗的准层序,砂 岩厚度增大,泥岩变少
• 3.准层序组的年代地层对比意义 • 准层序和准层序组的边界均是不同级别或 不同规模的海泛面,该海泛面具有年代地 层意义,因此,据海泛面确定的准层序和 准层序组地层对比格架是具有地层年代意
义的。
准层序和准层序组研究实例
mfs
BSB
PSB
BSB
Parasequence 11 /parasequence12
桑元营子村剖面:C11 /C12
MFS
PSB
BSB
BSB
界面上下层组的叠加形式有明显变化 界面上下有相的突变
桑元村剖面:C12 ,前扇三角/C13,扇三角洲前缘
Parasequence 6
Parasequence 7
• 易识别准层序的环境
海岸平原、三角洲、浅滩、河口湾和陆棚等
沉积环境中可以识别准层序;海泛面在海岸平原
和陆棚地区均存在相对应的沉积界面。
三角洲环境ຫໍສະໝຸດ 海岸环境海滩环境潮坪环境
• 不易识别准层序的环境
• 准层序边界是由海泛面所限定的,因此在没有水 深突然变化证据的沉积环境中是识别不了准层序 的。如河流环境、冲积环境、风成环境等。 • 在水体深度较大的盆地斜坡和深海(湖)等环境, 由于缺乏水深变化的证据,所以难以识别准层序。
第三章 准层序和准层序组
一、准层序特征 二、准层序组特征
一、准层序特征
(一)准层序边界和准层序沉积特征
准层序概念:
准层序是一个以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面 为界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层或层组构成的相 对整合序列。
• 1.准层序边界及其特征
• 准层序的边界——海泛面及与之相关的界面。
• 准层序边界特征:
(1)伴随着微弱的海底侵蚀作用或无沉积作用。 (2) 在海岸平原以河流作用造成的局部侵蚀和暴露大气中 的原地的证据来鉴别,比如土壤层或含植物根层。 浅海地区的海泛面平整,地势起伏小,海泛面上富集 碳酸盐矿物、磷灰石或海绿石。 (3)海泛面上下地层的岩性和沉积厚度变化大。层组的叠加 样式有明显变化。 (4)大多数准层序边界海泛面均存在着深水沉积与浅水沉积 的一个截然界面。在野外露头和岩心资料上,有时可以观 察到海泛滞留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