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1、“教育”最早由孟子在【尽心•上】2、古代儿童公育的内容:1)生存教育2)做人教育3)宗教和艺术教育4)体格和军事教育3、宫廷慈幼机构西周——孺子室东汉——邸舍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善机构。

4、胎教的方法:1)监督法2)小劳法3)瘦身法5、三公:太师、太保、太傅三母:子师、慈母、保姆6、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

7、三、百、千三: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百:北宋初年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著的蒙学读物《百家姓》千: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8、家庭教育的方法1)游戏2)讲故事3)体罚第二章1、贾谊是西汉初期政论家和文学家他的教育思想: 1)早谕教2)选左右2、颜之推: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3、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一)及早施教原因是1)由于这时人的可塑性大2)是幼童时期,精神专注,教育效果好。

(二)慈严结合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当从严入手,严与慈相结合,不能因为儿童细小而一味的溺爱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有一定威信。

(三)均受勿偏在家庭教育中,要切忌偏宠,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四)风华陶然父母对待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及周围环境的陶冶起着重要作用。

(五)德艺同行一方面重视对子弟道德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另一方面提出对子弟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4、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一)顺导性情他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深刻,形象地揭露了封建传统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的弊端。

(二)循序渐近照顾儿童的实际能力,本着量力而进的原则,在施教上他主张是“渐渐盈科而进”(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

(四)全面诱导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应当是多方面的第三章1、1904年,由张百熙起草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叫《壬寅yin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成文的近代学制,但未实行。

中国幼儿教育史第五章

中国幼儿教育史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五章 清末的教育 文教政策、教育宗旨和选材制度
一、“中体西用” 1、历史背景:千年未有之变局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在英军舰上签订《南京条约》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左为十一国公使, 右为清政府代表奕劻(前)、李鸿章(后)。


• • • •


最后,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1905 年 9 月 2 日,袁世凯、张之洞、赵 尔巽、周馥、岑春煊、端方等重臣联名会奏 “请废科举”。 当天,光绪帝发布“上谕”:“著即自 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 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自此,实施1300年的科举制停废。 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为新式学堂的办理提 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也为中国学前教育近 代化清除了思想和制度上的障碍。
(1)求强—求富:军事“长技”、“西 文”、科技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后,首先 讲求的是军事“长技”和中外交涉所必 需的 “西文”。以及近代军事技术是离不开数学 和其他科技知识。 70年代后,洋务运动由开办军用工业的 “求强”渐渐转入同时举办民用工商业的 “求富”阶段,教育内容又扩展到商学、兵 制、工矿农医、铁路、律例、学校组织等应 用、管理学领域。 “中体西用”的内涵也因此不断调整, “西用”的范围不断延伸,逐渐纳入新的成 分。
第五章
清末的教育
历史背景: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标志洋务运动 开端。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办,中国新型学校教 育自此开端。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宣告清政府历经 30余年的“自强新政”失败。1898年,资产阶级掀起了短 命的“百日维新”。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次年《辛丑条约》签 定,中华民族陷入更为深重的灾难。 1901年,清廷下诏“重行新政”,大刀阔斧进行诸多 改革,奠定了中国新教育的基础。但终不能阻止“辛亥革 命”的浪潮,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延续296年 的清朝在此花上了句号,中国千年帝制终结。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考核知识点(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四)古代的胎教(五)古代儿童教材考核要求(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1.识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2.领会: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1.识记:(1)家庭教育的内容(2)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领会: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3.应用: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局限(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1.识记:保傅制度与三母制度2.领会: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四)古代的胎教1.识记:胎教的内容和方法2.领会:中国古代胎教的作用与目的3.应用:对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评价(五)古代儿童教材1.识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2领会:古代幼儿故事、歌舞和游戏教材的内容及特点主要知识点汇总:第一节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一、远古时期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1、在原始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也是由整个群落承担的,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成为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2、在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除生活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外,原始社会对儿童的公育内容还包括思想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1、在原始社会会后期,确切的说大约在五帝时期,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阶段,历史即将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这是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

据史料记载,“庠”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从严格意义上讲,“庠”还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型,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寓的机构或场所。

2、在原始社会,教养新生一代的任务通常主要是由老年人承担,因此,庠后来又具有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功能。

并且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这种功能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使它成为学校的萌芽,或成为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的专门机构。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历史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历史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历史中国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具有较长久的发展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育经历了很多改革和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阶段出发,探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幼儿教育的雏形古代中国的幼儿教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儿童教育实践。

在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主要由家庭和私人教师负责。

家长会教导孩子基本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并通过故事传授知识和文化。

这种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现代幼儿园的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幼儿园教育理念逐渐引入中国。

第一个幼儿园于1903年在上海创立,由梅兰芳的母亲郑板桥创建。

此后,幼儿园的建立开始蓬勃发展。

幼儿园通过提供游戏、音乐、美术等综合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了全面的发展环境。

这标志着中国幼儿教育开始迈向现代化。

三、毛泽东时期的幼儿教育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幼儿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学前儿童,十五年艰苦奋斗”的口号,强调幼儿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此时期,政府大力发展了幼儿园教育,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为幼儿教育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幼儿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幼儿教育迎来了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机遇。

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私立幼儿园和社区幼儿园得到了充分发展,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公平的分配。

同时,教学内容也开始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五、21世纪的幼儿教育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21世纪的幼儿教育开始融入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元素。

在线教育平台的出现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递,更加重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总结:中国幼儿教育经历了古代教育、现代幼儿园的出现、毛泽东时期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创新。

从个人到国家,幼儿教育的提升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未来的发展,中国幼儿教育将继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着幼儿教育能够在全面发展的方向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即,1840年以前鸦片战争之前的幼儿教育状况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对儿童的教育由整个部落承担,教育内容:生活和劳动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原始社会后期产生了“庠”。

特点:1.对儿童实行社会公育;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4.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采用口儿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家机构建立,学校开始产生。

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可根据幼儿年龄制定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学前教育,这主要是针对王公贵族,“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学术和教育也下移,胎教走出宫廷。

特点:1.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承担起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2.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受教育的权利,因而儿童学前教育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家庭;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为明确的年龄划分;4.对幼儿的教育不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5.奴隶社会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的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实施胎教的要求。

封建社会春秋末年,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奴隶制度崩溃,新型地主登上历史舞台,以及士阶层的扩大,私学兴起,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得更多的人掌握了原来为贵族所垄断的文化和道德方面的知识,学前儿童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特点:1.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民众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学前教育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等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3.对幼儿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前教育内容的难度和广度均较有较大的增加;4.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再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5.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这个题目下,我将以古代中国幼儿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意义为主线,进行探讨。

一、古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内容古代中国的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身心健康。

在古代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孩子的品德是最重要的一环。

家长们注重教导孩子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如孝顺、谦逊、诚信等,以及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

同时,幼儿时期也是孩子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古代幼儿教育也着重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如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二、古代中国幼儿教育的方法古代中国的幼儿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教育者。

他们通过亲自示范和言传身教,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此外,家庭教育还强调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良好地适应生活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而在社会教育中,孩子会接触到更广泛的教育资源,如师傅传授手艺、游戏活动等。

社会教育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古代中国幼儿教育的意义古代中国幼儿教育的意义在于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培养。

品德培养是古代幼儿教育的核心,通过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

这种培养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成长中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古代幼儿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通过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使他们健康成长。

这种全面的培养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成才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身体素质,古代中国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幼儿教育的经验和教育理念对于我们现代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以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身心健康为核心内容,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多种方法,全面地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精品) 中外学前教育史

(精品)  中外学前教育史

• 第四节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注意幼儿园课程研究,创立幼儿园行为课程 • (二)论幼儿教育的对象和目的 • (三)论幼稚师范教育
• 第五节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论幼稚教育应采取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 • (二)论我国幼稚教育之症结及其补救方法 • (三)重视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研究 • (四)论幼稚园之课程
•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 一、王守仁的生平及“致良知”的教育思想 • 二、王守仁论儿童教育 • (一)教育应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志趣 • (二)开展“歌诗”“习礼”“读书”的教育 • (三)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 三、评价与启示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 一、晚清时期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近代大工业的发展使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有
• 第二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幼教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 (二)幼儿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 (三)主张素质教育,提倡动手 •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 第三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早期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 •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原则 • (三)活教育思想 • (四)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 •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订 • 二、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 • (一)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 (二)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 三、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2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痒”。

3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6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7 .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8 .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

9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A.大器晚成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10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B.读经 C.讲故事 D.游戏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12 .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

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1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15 .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17 .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18 .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19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20 .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21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

学前教育史--中教[重点]

学前教育史--中教[重点]
2.颜之推家庭教育的内容
[1]颜之推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是根据他的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的教育目标为依据的。
[2]为了培养这些实用人才,颜之推提出对子弟的家庭教育要“德艺同厚”,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
[3]德行与学艺二者的关系,他认为二者互为联系,德行是根本,艺教也不是可有可无。
①传统的儿童观,儿童是家庭和家族的附属品,家长对子女有完全支配的权力。
②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儿童中心主义、儿童本位主义得到相当传播。
③资产阶级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育是奴隶教育,摧残人性,践踏人权。
④五四前后,鲁迅批判旧教育对儿童的摧残。
⑤蔡元培提出了发展儿童个性、崇尚儿童自然的主张。
[3].初步的道德教育。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
[4].早期的知识教育。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
5.我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局限。
1、原则: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
2、方法:游戏、讲故事、体罚。
3、局限:长期的封建社会下,因为封建礼教的影响,很多儿童故事都是以孝悌忠信等封建道德为内容。提倡体罚是侮辱儿童人格、压制儿童的个性发展、违背自然原则的封建专制注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如简单的劳动工具制造、取火技术等。
[2]、生活习俗教育。如不能侵犯氏族公儿童受到原始宗教的熏陶。
[4]、原始艺术教育。如歌舞、绘制、雕刻等。
[5]、体格和军事训练。儿童要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学习用弓箭等。
第二章
1.《童蒙须知》--是朱熹为儿童制定的习学“眼前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方面,对儿童的生活起居、读书学习、道德行为礼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纯属压制儿童个性发展的封建专制礼教。但对于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某些礼貌待人的道德规范,至今也不失其教育意义。

古代学前教育史

古代学前教育史

古代学前教育中国一、古代的儿童公育1、主要内容:生存教育做人教育宗教和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教育2、公育机构:成均部落联盟时期乐师演奏和实施音乐教育的场所。

庠(禹舜时期)学校的萌芽3、主要特征: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二、古代的慈幼1、慈幼即爱护幼儿2、慈幼机构:宫廷西周的孺子室;东汉的邸舍。

社会慈幼机构北宋的慈幼局;元代的举子仓或予惠仓;清代育婴堂3、康熙育婴堂弃儿认养条例三、古代的胎教1、产生与发展西周:产生(周文王母亲太任)两汉:理论形成三国至两宋:发展元明清:充实提高2、内容:注意精神状态的调适重视饮食的调摄注重对外界环境的选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3、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四、古代儿童家庭教育1、目的:齐家与治国相联的家庭教育2、内容(修身为根本):身体的养护生活常规的培养初步的道德教育(立志孝悌崇俭诚信为善)早期的知识教育3、原则:及早施教风化陶染量资循序慈严结合4、方法:游戏讲故事体罚五、太子保傅教育(宫廷)1、保傅教育制度,指在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2、三母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子女担任子师、慈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外国一、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的形式:前氏族时期:群婚制儿童属于家庭公有实行公育以老带小的教育方式母系氏族时期:族外婚儿童由共同的母亲们负责父系氏族时期:对偶婚、一夫一妻由父系为主的氏族家族中的成年妇女来承担公育军事民主制时期:一夫一妻,多由自己的母亲在家照料。

2、内容:生产劳动经验社会生活经验原始宗教知识军事体育训练3、方法:示范与模仿讲故事奖励与惩罚4、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重要特征:公养公育、民主平等教育内容虽简单粗率,却涉及许多方面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的教师。

二、古代东方国家1、古埃及形式:家庭教育和宫廷教育内容:除了做游戏、听故事、习字书写、学习初步知识外, 从小就被灌输敬畏日神、忠诚国君的说教, 还要模仿成人试行宫廷的习俗和礼仪。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案例(3篇)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

然而,在孟母的教育下,孟子成长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母三迁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幼儿教育的经典案例,至今仍被传颂。

二、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孟子幼年时期。

当时,孟子家住在一片墓地附近。

孟子好奇心强,常常模仿周围的人举行葬礼,与小朋友一起玩丧葬游戏。

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于是决定搬家。

第一次搬家,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附近。

孟子看到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便对各种买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开始模仿商贩叫卖,与小朋友一起摆摊卖货。

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仍然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于是再次搬家。

第二次搬家,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屠夫居住的地方。

孟子看到屠夫杀猪、宰羊的场景,便产生了对血腥的喜好。

他开始模仿屠夫的动作,与小朋友一起玩杀猪、宰羊的游戏。

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对孟子的成长没有益处,于是决定最后一次搬家。

第三次搬家,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看到学校里的孩子们勤奋学习,便也开始努力学习。

他跟着老师学习六艺,勤奋刻苦,逐渐成为了一位有学问的人。

孟母看到孟子的变化,非常高兴,认为这次搬家是正确的选择。

三、案例分析1. 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孟子在墓地、集市、屠夫居住的地方长大,这些环境对他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而在学校附近,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逐渐成为了一位有学问的人。

这说明,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家长的教育作用孟母在孟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三次搬家,都是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孟母深知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始终关注孟子的成长,为他提供最好的教育。

3. 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孟母在教育孟子时,注重培养他的品德、学问和才能。

她通过搬家、观察、引导等方法,使孟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了一位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对儿童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视,秉持着“教育乃国家之根本”的理念。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儒家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特点和演变。

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基础。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单位,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最早的教育。

父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

父母不仅要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要传授道德伦理和社会行为规范。

他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传递给子女,并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教育在中国古代儿童教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学校主要有两种形式:私塾和国子监。

私塾是一种在民间开办的教育机构,由一位或多位教师负责教育儿童。

私塾的课程主要包括儒家经典的学习和文学艺术的修养。

国子监则是由政府设立的官方学校,培养士子、进入仕途。

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学识,提供更加系统和专业的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儒家思想倡导“孝道”、“仁爱”和“礼仪”,将这些道德伦理观念融入到儿童教育中。

根据儒家思想,父母亲、教师和长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儿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尊敬长辈、尊重他人、遵循社会规范、发展品德和智慧。

与现代教育相比,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更加注重道德和品德的培养。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儿童的人格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成为有品德、有智慧的人。

对于学习的内容,古代教育更加偏重儒家经典的学习,强调思想的启蒙和传统文化的继承。

与现代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不同,古代儿童教育更加关注儿童的人格塑造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尽管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古代儿童教育过于强调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忽视了对儿童个体发展的关注。

此外,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以及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也限制了女童的接受教育机会。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可追溯到古代,而今天的幼儿教育则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介绍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幼儿教育古代中国的幼儿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方式。

在农耕社会中,父母通常将农作物种植知识和生活技能传授给孩子,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此外,孔子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幼教原则,主张通过音乐和感情教育来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二、近现代幼儿教育的兴起19世纪末,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

当时,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推动了近代教育改革,包括幼儿教育。

西方的幼儿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中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这一时期,许多传教士开办了幼儿园和托儿所,向中国传授西方的教育模式。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幼儿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国开始普及幼儿园,采用社区办园和公办园的模式,为城市的幼儿提供了教育机会。

此后,政府致力于改善幼儿教育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并推出了一系列的幼儿教育政策和法规,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幼儿教育的变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幼儿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8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美国的幼儿教育理念,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根据这一理念,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同时,私立幼儿园的兴起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目前,中国的幼儿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政府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提高教育质量。

现代的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强调学习能力和品德培养。

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基础知识外,也注重创意、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培养。

总结起来,中国幼儿教育经历了从家庭教育到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再到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幼儿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挑战,包括教育资源不平衡和教师素质不足等问题。

因此,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仍需要不断努力,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和宫廷教育等方面。

家庭教育是古代幼儿教育的最基本形式。

在中国古代家庭中,父母亲自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他们教导孩子遵守礼仪、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等基本道德规范。

此外,父母还会引导孩子学习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技巧,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自理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私塾教育是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私塾是由有一定学识的人士设立,接收学生进行教育。

在私塾中,孩子们可以接受更系统的教育。

私塾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语文、数学、历史等。

孩子们通过诵读经典、背诵古文、写字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私塾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训练和启发,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宫廷教育是中国古代贵族子弟的特殊教育形式。

在古代的宫廷中,幼儿教育被视为重要工作之一。

皇帝和皇后会亲自指导他们的子女学习,或者派遣贵族子弟到专门的学宫接受教育。

宫廷教育主要注重礼仪和文化修养的培养。

孩子们需要学习宫廷礼仪、乐舞、音乐等,以及经史子集等文化知识。

宫廷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修养和领导才能,以便他们日后能够胜任国家的重要职务。

除了上述主要内容外,中国古代幼儿教育还注重身体锻炼和艺术培养。

幼儿时期的身体发育对于整个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古代教育注重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射箭、马术等。

此外,古代幼儿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才能,如绘画、音乐等,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和宫廷教育等方面。

家庭教育注重道德规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私塾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宫廷教育注重礼仪和文化修养的培养。

此外,身体锻炼和艺术培养也是古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丰富内涵,对于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幼儿教育》课件

《古代幼儿教育》课件

PART 03
古代幼儿教育的代表人物 与思想
REPORTING
孔子与《论语》中的幼儿教育思想
总结词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强调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提倡“仁 爱”和“礼乐”。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幼儿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应该重视幼儿的德育和礼仪教育。他提倡 “仁爱”,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幼儿应该具备的品质。同时,孔子也强调“礼乐”,认为礼 仪和音乐是培养幼儿文明举止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古代幼儿教育》 ppt课件
REPORTING
• 古代幼儿教育概述 • 古代幼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 古代幼儿教育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 古代幼儿教育的评价与启示
目录
PART 01
古代幼儿教育概述
REPORTING
古代幼儿教育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当时 的教育主要针对3-6岁的儿童,由 家庭或私人教师提供。
古代幼儿教育方法以游戏、故事、手 工等为主,注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 践能力,强调在玩中学、学中玩。
古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重视儿童个性
古代幼儿教育启示我们,要尊重 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的兴趣和 需求,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有针
对性的教育。
强调实践能力
古代幼儿教育启示我们,要注重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注重全面发展
古代幼儿教育启示我们,要注重 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品德 、知识、技能等方面,为未来的 生活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代幼儿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尊重儿童个性
现代教育可以借鉴古代幼儿教育理念,尊重儿童的个性, 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育。

版学前教育史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版学前教育史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一、慈幼观念的演变西周大司徒负责执行保息六政;保息六政的首务就是慈幼..;也是“老老”和“慈幼”春秋末年;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把“慈幼之政”看作是推行“仁政”的一个标志..韩非则从母爱和家庭佳偶的角度讨论慈幼问题;认为母爱是造就儿童优良品质的根本原因;还讨论了慈爱与溺爱的界限.. 二、慈幼与学校的起源中国最古老的学校为庠;既是原是氏族部落储藏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又是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没有劳动力的儿童的场所..对于年幼者来说;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庠的出现具备的三个条件:1、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2、氏族成员共同劳动;财产共有;儿童公育3、实行比较严格的族外婚制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也是鼎盛时期;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雇请乳媪鞠育..举子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其职能与慈幼局略同..慈幼机构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朝..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四、慈幼礼俗;或称“试晬”;俗称“抓周”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在小儿出生三日或足月时举行;一般都是富贵人家才有财力举办..仪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钱意味着使儿童富裕;葱意味着使儿童聪明;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取儿童生活在多彩幸福之中之意..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意为在众人的帮衬下多才多福..“洗儿会”也是父母借以表达自己对子女期望的郑重仪式..儿童的命名仪式;也是重要的慈幼礼俗.... 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时变:就是婴儿的各种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人认为;婴儿出生三个月后;开始具备了初步的感知能力..第二节古代的胎教;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大脑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1、胎教被看作是能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2、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南宋教育家朱熹;在他的教育专着小学一书中;以“胎孕之教”为首论..3、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所着医学巨着千金方中专门列出一门“养胎”;首次从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上;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胎教的原理..一、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心”的修养;主要是指“心”的“虚”与“静”..二、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可包括三方面:“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胎中陈述胎教之道时;除了“调心神;和性情”;还明确提出“节嗜欲”的主张..三、注意环境的影响1、居处简静2、行坐端严3、避寒暑4、劳逸以节中国古代的胎教学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这种思想和古代教育思想中“禁于未发之谓豫”“古者教导贵豫”的观点相一致;二者结合就构成了古代胎教思想的理论根据..一、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把在家庭中对子女的教育看作是“国之根本”....有人把教育子女比作垦田..在封建社会;垦田称为务本;说明教育子女和垦田耕作都被视作一切事业的根本..家庭教育的功能:1、培养幼儿成才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二、家庭学前教育的规划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一般是与学校教育并行的..在幼儿正式进入学校之前;接受的基本都是家庭教育;大体上也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这有一个年龄的界限;就是所谓的“八岁出就外傅”;八岁之前属于家庭教育;八岁之后属于学校教育..有的记载是从十岁开始出外就傅..;提出了对幼儿进行分年教育的系统规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及婴儿能自己吃东西的时候;交给他使用右手进食..“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意思是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应答大人的招呼;这是古代礼仪的基本要求..男孩子应声“唯”;发声较直;女孩应声“俞”;声音委婉..男孩学会佩戴革制衣袋;女孩子学习佩戴丝质衣袋..这表示男女内外服饰有别;也有体现男刚女柔的意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即六岁的时候;教他学习简单的数字和辨别南北方方位的名称;这属于简单的知识教育;当然也是古代礼仪教育的一些基本的内容..“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即席饮食;必后长着;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三、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放在了家庭教育的首位..其一;伦理纲常教育..以孝为本;以礼仪为核心..其二“立志”这个概念是孟子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孟子万章下中说:“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大致的意思是说;受到伯夷的影响;顽劣的人变得廉明了;懦弱的人立下了远大的志向..立志不仅是有理想;有志向;更要有为高尚的理想和只想奋斗到底的意志和决心..其三;俭朴、正直、廉洁教育..其四;爱国主义教学..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名爱国诗人陆游临终还在示儿中体现了爱国主义..二、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幼儿礼仪;即所谓“幼仪”..要求儿童对他人谦让有礼;也要求儿童自己行止有方;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四、家庭教育的原则家庭教育的原则:指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原则:其一是以身示教的原则其二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其三是重视环境陶冶的原则陶冶教育包括“陶情”和“冶性”两个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家对于熏陶的功能曾总结为两个字“化”与“渐”其四是爱与教相结合的原则其五是重视趣味性的原则其六是“知子”与“均爱”的原则其七是鼓舞的原则第四节古代的蒙养教育过一定的组织过程;利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所进行的文化、道德启蒙教育..因此;蒙养教育是介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一、蒙养教育的任务与方法;即端正其品德..;是相信儿童生来就有向善的本能;有不学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蒙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全这种生来就有的善性;使其不被外部的物欲所污染;三是打好文字基础;掌握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学、道德、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生产生存的基本技能..清代学者在蒙养教育的方法问题上;更侧重于具体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探讨..王筠在文字蒙求和崔学古在幼训中提出的见解;最具有代表性..50多种;尤其擅长说文解字的研究;着作有文字蒙求、教童子法、说文句读、说文释例等书..其中;教童子法探讨了蒙学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提出了尊重儿童、将趣味性的因素引入蒙学教育的主张..文字蒙求一书则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王筠识字教学的三原则:•1、形象对比;将文字与实物结合起来;辨识汉字的主要方法•2、由简到繁;由易到难•3、言入于耳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是幼训..关于蒙养教育的若干原则和方法;涉及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师生关系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崔学古根据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总结出的具体方法:其一是好言劝谕;其二是适当责罚;其三是使儿童“自成”;其四是为人师表;其五是批评责罚要讲究分寸;其六是“分任”和“鼓舞”..分任:指家庭学校如何更好地分工配合;履行好教育儿童的责任..二、蒙养教育的内容与教材蒙养教育的内容其一;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方面的启蒙教育其二;初步的识字教育;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文字蒙求其三;鼓励儿童读书进取、培养意志的启蒙教育其四;启发儿童智慧的故事传说其五;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其六;结合歌舞进行陶冶性情的启蒙教育其七;有关理性大义之类的启蒙教育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篡的蒙学教材;最早出现在西晋;是西晋史学家束皙所撰的发蒙记..;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三字经由南宋学者王应麟编写;是三言韵语;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典故、名言、人物等知识;上述王朝兴废;下至宋代历史故事;后由明清学者续补辽金元以下的历史内容..千字文在南北朝时期;由梁朝周兴嗣撰的;是四言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百家姓是宋代的作品;作者不详;内容虽无文理;但字音押韵;便于诵读;且篇幅简短;切于实用;因而深受民间乡塾与家庭的欢迎..三、幼儿游戏启蒙活动在中国古代;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国古代的游戏大体遵循了三个原则:其一;崇尚礼乐的原则其二;崇尚简朴的原则其三;崇尚正德的原则我国古代的游戏种类可分为三类:其一;智力游戏其二;生活游戏其三;戏弄游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儿童剧最早出现在唐初;最初形式就是大面舞..。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真正开始形成系统的幼儿教育体系是在近代。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逐步探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史,并分析其中的趋势和变化。

古代中国的幼儿教育主要以家庭为基础。

据史书记载,在古代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培养非常重视,尤其是对于幼儿期孩子的教育。

父母会灌输道德观念和家族传统给孩子,并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古代中国的幼儿教育注重塑造孩子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幼儿教育逐渐由家庭向社会扩展。

19世纪末,西方的幼儿教育理念开始传入中国。

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了最早的幼儿园,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幼儿园主要以传教和传播西方文化为目标,教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教育。

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西方的幼儿教育模式逐渐被接受。

幼儿园向中国的城市和乡村普及,成为中国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幼儿教育主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幼儿园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幼儿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

政府将幼儿教育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事业,并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投入。

大规模的幼儿园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普及了幼儿教育的覆盖率。

此时的幼儿教育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的启蒙,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科素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中国政府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了教师待遇和教育资源的投入。

同时,中国的幼儿教育也在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

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和培养特长的项目不断涌现,以满足不同家庭、孩子和社会的需求。

这些变化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中国幼儿教育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教师素质不均衡,一些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育师资不足。

其次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城市地区的幼儿教育设施和资源更加丰富,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不足的挑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
一、胎教 胎教:是指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孕妇自我 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良好地发育、生长的 教育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一)胎教的实施 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西周还建立了 胎教制度,以加强从外部对孕妇进行的约束。《列女传. 周室三母》“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 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了胎教作用的基 本理论“外象内感”。
4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专题一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 专题三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 专题四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专题五 外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专题六 外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5
教育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 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 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 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 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 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 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 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 (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16
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儿童教育
一、学前儿童社会机构 (一)宫廷学前儿童教育机构:孺子室与宫邸学 (二)社会慈幼机构 1、宋代:慈幼局、举子仓、广惠仓 2、清代的育婴堂与育婴舍 (三)蒙学 汉代:书馆、学馆 唐宋后:学塾、私塾、塾馆、蒙馆 元代:社学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17
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儿童教育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15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
三、家庭教育内容 (二)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活常规的教育(礼仪常规、卫生习惯) 2.初步的道德教育(孝悌、节俭、诚信、为善) 3.文化知识的教育(生活知识、识字学数、习字和学习 品质) 4.幼儿身体保健教育 父兄之教、母仪母教、家训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13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
三、家庭教育内容 (一)家庭学前教育计划 西周按儿童年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 《礼记 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是中国教育史上 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礼记 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 女俞。男鞶(pān)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 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 就外傅,居宿于外。2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
二、宫廷学前教育 (二)三母制及四贤制
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 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师,教以善道者;慈 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他们分别承担母 后的部分职责,其中,:“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 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总之,由他们共同负 责太子、世子德性的培养与日常起居的料理。在三母之 外另设乳母,合称四贤制。
中外学前教育史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1
教育史的结构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2
学习方法与要求
主动式学习:积极主动预习 探索式学习:带着问题探究 自律式学习:为了自己而学习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3
成绩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40%):出勤、作业、课堂参与 期末成绩(60%):闭卷(开卷)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1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
二、宫廷学前教育 (一)三公制度 三公制度又称保傅制度: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 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太师、太保、太傅合称“三公”,保,保其身体;傅, 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 《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 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西周除设“三公”外,还置有副职“三少”即少师、少 保、少傅,他们常相伴太子左右,以影响和指导太子。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10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
一、胎教 (二)胎教的基本主张 1.优生:择偶的主张;有关适时受孕的主张;有关少生 的主张。 2.胎教的基本原则:食物要求——不食邪味;环境要 求——居处简静;行为要求——行坐端严;情绪要求— —情性和悦。 3.“外向內感说”胎教理论: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 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二、学前教育的教材 《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千字文》、 《蒙求》 《百家姓》、《三字经》、《小儿语》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18
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儿童教育
三、古代的幼儿游戏 (一)游戏的类型 1.智力游戏 2.运动游戏 3.角色游戏 4.语言文字游戏 (二)游戏的功能 智力、情感、体能、社会化、品德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8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一)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二)以生活和生产经验为主要内容。 (三)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的教师,老人是原始社会 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四)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言 传身教,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14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童教育
三、家庭教育内容 (一)家庭学前教育计划 教育对象:学龄期的太子或者贵族 教师:由朝廷委派德高望重的官员 目的:培养未来的帝王。 意义:就个人而言是为了太子和王子的全面发展。就国 家而言,是问了维护帝王家族的统治地位和专制权力, 为了国家的安定、国民的生计。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6
第一章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 教育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庭儿 童教育
第四节
中国古代学前教 育思想
第三节
中国古代社会儿 童教育
幼儿学前教育精品PPT
7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一、教育形式: 以社会共育的形式,在生产活动中进行
二、教育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 道德和宗教教育 艺术教育 体格和军事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