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30dc0d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7.png)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一、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二、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6c533c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7.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国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诗歌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通过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繁荣1.1 早期诗歌的起源早期的中国诗歌起源于先民的歌谣和祭祀诗歌。
这些诗歌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主题多涉及自然景观、生活琐事和神话传说等。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约300多首诗歌。
这些诗歌以五言和四言句式为主,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1.3 高度发展的盛唐诗歌盛唐时期,诗歌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杜甫、李白等众多诗人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盛唐诗歌以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风格而闻名。
二、宋词的兴盛2.1 词的兴起宋代是中国词的发展时期,词是一种以曲调为基础的诗歌形式。
词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表达了词人对爱情、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2.2 词的艺术特点宋词注重音乐性和韵律感,追求意境的准确表达。
同时,宋词也注重抒发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2.3 词坛的名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是宋代词坛的代表性人物。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元曲的繁荣3.1 元曲的兴起元曲是中国戏曲的一种形式,兴起于元代。
元曲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了诗、词和曲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2 元曲的题材和风格元曲的题材多样,包括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爱情和社会现实等。
元曲的风格独特,以婉约、豪放、悲剧和喜剧等多种形式呈现。
3.3 元曲的名篇《西华山》、《窦娥冤》等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们以优美的语言和精湛的表演艺术,深受观众的喜爱。
四、近现代诗歌的发展4.1 新诗运动的兴起近现代的中国诗歌经历了新诗运动的影响。
新诗运动主张用白话文写诗,追求现实主义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对传统诗歌形式进行了突破。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d167de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9.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诗歌。
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诗歌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迁。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国诗歌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作品。
1. 古代诗歌时期(先秦至唐朝)古代诗歌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点,包括先秦时期、汉朝、魏晋南北朝和唐朝。
在这个时期,诗歌主要以古体诗为主,古体诗是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为代表的。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分别以五个字和七个字为一句,通过韵律和格律的规定,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先秦时期,屈原的《离骚》被视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奠基之作,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汉朝,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陈琳的《广陵散》等作品,展示了古代诗歌的高度艺术性和表达能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作品,以其自然和深情的表达方式,成为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甫、李白、王之涣、白居易等一大批诗人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以其雄浑豪放、婉约唯美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2. 宋诗时期宋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宋诗以其细腻、清新的风格而著称。
宋诗主要有两个流派:南宋的词和北宋的律诗。
南宋的词以其婉约、抒情的特点而闻名,代表作有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北宋的律诗则以其严谨、工整的形式而著称,代表作有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3. 元曲时期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也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元曲以其音乐性和舞蹈性的特点而受到广泛欢迎。
元曲主要包括杂剧、散曲和元曲三大类别。
杂剧是以对白为主,散曲是以歌唱为主,而元曲则是以诗歌为主。
元曲的代表作有郑光祖的《窦娥冤》和关汉卿的《汉宫秋》等。
4. 明清诗歌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末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其朴素、自然的特点而著称。
明代的诗人如杨基、杨慎、杨万里等,以其清新、朴素的诗风,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7b52b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8.png)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b2f2f4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9.png)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并具有独特的特色。
以下是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简要概括: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先秦时期的诗歌多以祭祀、赞颂国君和歌颂爱情为主题,以《诗经》为代表。
2. 秦汉时期(221年-220年):秦汉时期的诗歌主题开始涉及社会现实和政治抒发,以“乐府”诗和“楚辞”为代表。
3.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豪放不羁为主题,以“乐府”诗、陶渊明和“绝句”为代表。
4. 唐代(618年-907年):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凝练、华丽、豪放为特点,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
5. 宋代(960年-1279年):宋代的诗歌开始注重内心感受和写景描写,以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为代表。
6.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2年):元明清时期的诗歌以别具特色的格律诗和“词”为主,以李清照、辛弃疾、李白等为代表。
总体来说,中国诗歌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和主题转变,却一直保持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诗歌的发展史
![诗歌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f65ce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9.png)
我国诗歌发展史:1、诗经:《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词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2、楚辞: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了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
楚辞发展了诗词的形式。
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
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3、汉赋: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词形式。
4、唐诗: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
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
5、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
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
唐诗重在自身感情的迸发,文辞华美,故显得肥腴;而宋诗重在理趣,在平淡无华的诗句中见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显其瘦劲。
北宋大家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南宋出现了宋诗的顶尖的天才诗人陆游,酷肖李白的才华、强烈的爱国精神、多种的诗歌风格,使陆游成为宋诗第一人。
同时期还有闲适自然的杨万里,后来南宋末出现松散的江湖诗人群。
6、元曲: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
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
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7、现代诗:“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
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a11625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9.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爱情、自然等方面。
其中,以风、雅、颂三类最为著名,风格简洁明快,语言朴实自然。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乐府诗为主要形式,乐府诗是以音乐为伴奏的歌曲,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生活等方面。
代表作品包括《陌上桑》、《木兰辞》等。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文人诗为代表的新体诗,注重个人感受和表达。
3. 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代的诗歌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
五言绝句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形式。
宋代的诗歌则以七言绝句为主,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更为宽松,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元代以后,诗歌的发展逐渐趋向于小令、曲子等民间诗歌形式。
4. 近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近现代时期的中国诗歌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创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民主和个性,形成了新诗运动。
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郭沫若等。
此后,中国诗歌在政治、社会、人文等方面都有了更为广泛的表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风格和流派并存。
总结: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可以概括为先秦时期的《诗经》、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以及近现代时期的新诗运动和多元化发展。
中国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世界文学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c52710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a.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简要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1.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最早的诗歌作品是《诗经》,是由当时的贵族精英创作的,记录了社会生活、政治事件和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诗经》被称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也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风格。
在春秋战国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浮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屈原、宋玉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社会现实和抒发对命运的思量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
2.唐宋诗歌的鼎盛时期(公元7世纪-公元13世纪)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的盛世”。
唐代的诗人众多,有杜甫、李白、王维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的诗人注重细腻的表达和意境的构建,形成为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
代表性的诗人有苏轼、李清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形式上多以七言和九言诗为主。
3.现代诗歌的嬗变与创新(20世纪至今)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和创新。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现代诗歌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诗歌形式的突破。
代表性的诗人有徐志摩、胡适、艾青等。
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诗歌创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这个时期,一些诗人仍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北岛、余光中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诗人们在创作中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体验、对社会现实的思量和对语言形式的探索。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f8099c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c.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详细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创作形式是歌谣和祭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逐渐成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
先秦时期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唐诗的鼎盛时期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的盛世”。
唐诗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优美流畅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杜甫、李白、王维等众多杰出的诗人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还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3. 宋词的繁荣时代宋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宋词而闻名于世。
宋词以其细腻婉约的风格、含蓄深沉的情感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经典之作,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词汇宝库。
4. 现代诗歌的崛起与发展近代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个性与自由,提倡用现代语言表达内心世界。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胡适、徐志摩等。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和机遇,诗人们纷纷以新的视角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北岛、海子等诗人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当代诗坛上崭露头角。
5. 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当代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一些诗人继承传统诗歌的优秀传统,以古典的形式和主题创作,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一些诗人则大胆创新,尝试各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关注当代社会问题。
例如,余光中、北岛、顾城等诗人都在当代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总结:中国诗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古代的歌谣祭文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的新诗,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诗歌的发展史
![诗歌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e08336e71fe910ef02df848.png)
诗歌的发展史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发展历程如下:1、历史演变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2、汉代的古体诗汉代时乐府诗形成。
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3、唐宋的近体诗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
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
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4、后期发展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5、明代的“复古”与革新明代初期,诗歌复兴,代表作家刘基、高启。
明朝中期,台阁体、前七子、后七子相继兴起,作品多为歌功颂德、复古、学习古人等。
明后期诗歌成就不高。
明朝词、曲成就不高。
6、清代的虚假“中兴”清朝诗歌作品、作者数量巨大,滥作之多,触目惊心,代表人物,乾隆帝。
后期有龚自珍等人,诗作不佳。
清代词作较多,有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作品很多,号称中兴。
然缺少佳作,内容无聊,境界不高。
7、近现代的虚大与危机近代诗歌初,沿习古制,但产生了黄遵宪等怪胎。
词作有王国维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兴起,即现代诗。
民国现代诗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诗,格调不高、不押韵、内容贫乏、矫揉造作。
新中国建立以后,诗歌创作一度陷于停滞。
1978年后,十年内朦胧诗大为盛行,代表人物北岛等。
20世纪开始以后,网络诗歌兴起,虽然水平错落,但是佳作频多。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301e4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1.png)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起源于古代的歌谣和祭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
下面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概述:
1. 先秦诗歌: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诗歌主要表现为歌颂帝王、神话传说、战争等,代表作品有《诗经》。
2. 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诗歌开始转向民间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疾苦,代表作品有《陶渊明集》、《乐府诗集》等。
3. 唐诗:唐代(618-907年)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自然美、人文情感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
4. 宋词: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诗歌的又一个高峰,宋词以清新、婉约为特色,代表作品有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
5. 元曲: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戏曲的鼎盛时期,元曲以抒情、讽刺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汉宫秋》、白朴的《西厢记》等。
6. 明清诗歌:明清时期(1368-1911年),诗歌风格多样,以明朝的文人为代表,以清朝的四大才子为代表。
明代有唐寅、杨慎等人,清代有纳兰性德、李渔等人。
7. 现代诗歌: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和文艺革命,现代诗歌不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代表作品有贺知章、胡适、徐志摩、艾青等人。
总之,中国诗歌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诗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19ed09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b.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诗歌的兴起(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305篇诗歌,主要记录了周朝的社会生活和民间风俗。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出现了诸多重要的诗人,如曹操、陶渊明等,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中国诗歌的题材和风格。
2. 唐代诗歌的鼎盛(唐朝)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的鼎盛时代”。
唐代的诗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杜甫、李白、王维等。
他们的作品以豪放、婉约、抒情为主要特点,形成了唐诗的三大流派。
唐代诗歌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风俗、自然景观、爱情、友情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之作。
3. 宋代诗歌的变革(宋朝)宋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诗歌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创作风格。
宋代的诗人注重诗歌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方式,追求文字的精确和细腻。
代表性的诗人有苏轼、李清照等,他们的作品以婉约、细腻、抒情为主要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元、明、清时期的诗歌发展元代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明代的诗歌以文人诗为主,注重文辞的华丽和修辞的巧妙。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继承,以古体诗为主要形式。
5. 近现代诗歌的嬗变近现代的中国诗歌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创新。
在五四运动之后,新诗运动的兴起带来了现代诗歌的发展。
新诗运动提倡以自由、个性和现实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为中国诗歌注入了新的血液。
随后,抒情诗、象征主义诗歌、现代主义诗歌等不同风格的诗歌相继出现。
当代中国诗歌则更加多元化,既有传统的韵文诗,也有自由诗和散文诗等。
总结:中国诗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从古代的《诗经》到近现代的多元化创作,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中国诗歌发展史
![中国诗歌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fa55c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8.png)
中国诗歌发展史中国诗歌发展史1.原始诗歌时期1.1 早期原始诗歌描述早期人类共同生活以及自然景观,表达原始部落文化和信仰。
1.2 古代神话诗歌讲述神话传说和神话人物,如《山海经》和《史记》中的诗歌。
1.3 散文和辞章描写生活琐事、个人感受的诗歌形式,如《楚辞》和《庄子》中的散文诗歌。
2.先秦诗歌时期2.1 《诗经》收录了大量古代民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2.2 《楚辞》描绘了楚国的历史、社会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爱情、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2.3 墨子和道家诗歌反映了墨子和道家思想,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隋唐诗歌时期3.1 唐诗的兴起描绘了唐朝盛世的社会面貌和文化景观,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3.2 骈文诗的流行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基础,发展出七言排律和五言绝妙,形成了较为严谨的诗歌体裁。
3.3 诗人的辞章作品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和政治动荡,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杜牧的《秋夕》。
4.宋代诗歌时期4.1 宋词的崛起以李清照为代表,描绘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矛盾,形成了独特的词体和风格。
4.2 诗人的抒情作品反映了宋代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辛酸与苦难,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3 南宋山水诗以周邦彦和杨万里为代表,描绘了山水环境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美的追求。
5.元明清诗歌时期5.1 元代诗歌的特点受到元代社会政治不稳定的影响,表现出较为豪放的风格和含义。
5.2 明代文人诗歌描绘了明代社会和政治动荡,体现了文人的聪明才智和思想趋势。
5.3 清代古文诗的发展推崇古代风格和文化传统,注重修辞和韵律的追求。
附件:1.《诗经》原文及注释2.《楚辞》原文及注释3.唐诗选集4.宋词选集5.元明清诗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诗歌著作权法:保护诗歌著作权人的权益,规定了对诗歌的创作、发表和使用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著作权:指诗歌作者享有的对其创作作品的独占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和修改权等。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fa0b88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4.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拥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从不同的时期和流派,为您详细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诗歌的诞生和发展(约公元前11世纪 - 公元618年)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最早的诗歌作品被称为《诗经》,是一部由诸多古代诗人创作的集合体。
《诗经》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真实生动的描写,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山之作。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诗歌逐渐形成为了不同的流派。
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的诗歌。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维等纷纷涌现。
他们的作品以豪放、浪漫、感伤为特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 宋代以后的诗歌发展(公元960年 - 20世纪初)宋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诗歌注重细腻、婉约和抒情,代表作家有苏轼、李清照等。
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感受力,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量。
明代和清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相对低谷期,但仍有一些杰出的诗人如辛弃疾、杨万里等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20世纪初,中国的诗歌发展进入了现代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诗歌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创新。
新诗运动的兴起使得诗歌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著名的诗人如徐志摩、胡适、郭沫若等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前卫性。
3. 当代诗歌的发展(20世纪末至今)进入20世纪末以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诗歌创作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流派和风格。
一些诗人开始尝试跨文化的创作方式,引入了西方诗歌的元素,使得中国的诗歌创作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当代诗歌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诗歌的浮现使得诗歌创作和传播更加便捷。
许多年轻的诗人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9eb5ab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c.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代表作品。
1. 古代诗歌(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先秦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305篇诗歌,内容涉及各个方面的生活和社会。
《诗经》的特点是简洁明快,语言朴实,表达了人民的真实感受。
汉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有《九歌》、《离骚》等。
这些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丰富多样的意象和雄浑激昂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文化多元的影响,诗歌风格多样化,代表作品有《洛神赋》、《七步诗》等。
这些作品注重表达个人情感,探索人生哲理,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
2. 唐代诗歌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唐代诗歌的特点是豪放奔放、雄浑激昂,形式上多样化。
杜甫的作品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李白的作品则以豪放奔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意象为特点,王之涣的作品则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
唐代诗歌的发展,不仅在形式上创造了新的可能性,而且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宋代诗歌宋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代表作家有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
宋代诗歌的特点是婉约细腻、清新自然,注重描写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苏轼是宋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情感真挚而著称。
杨万里的作品则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辛弃疾的作品则以慷慨悲愤、豪情壮志为特点。
4. 元明清时期诗歌元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低谷时期,但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诗人,如关汉卿、马致远等。
明代的诗歌以陈维崧、杨慎、杨基等为代表,清代的诗歌以袁枚、纳兰性德等为代表。
明清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有的注重形式和修辞,有的注重情感和思想。
这个时期的诗歌也受到了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影响。
简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c1ad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d.png)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远古时期:《诗经》之前的口头诗歌。
2. 春秋战国:《诗经》、楚辞和战国时期的部分诗歌。
3. 秦汉时期:乐府诗和文人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4. 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等,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也颇具特色。
5. 隋唐时期:唐诗的鼎盛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
6. 宋元时期:宋词的繁荣,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元曲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7. 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的崛起,但诗歌仍然占据一定地位,出现了袁枚等诗人。
以上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中国诗词的发展历史
![中国诗词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e09c54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2.png)
中国诗词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先秦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诗歌的雏形,比如《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是中国古代五种经典文献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思想。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名的诗人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相继涌现。
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山水田园、爱国抒怀、抒发个人情感等各种主题。
3.唐宋时期:这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被称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时代"。
唐代以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为代表,形成了"唐诗"风采;宋代则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形成了"宋词"之美。
4.元明清时期:虽然在这个时期诗词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不少优秀的诗人、词人涌现,他们的作品在表现手法和内容上有新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诗词的发展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诗歌和词曲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对后世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然后到了近代以及现代时期,中国诗词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和发展:1.近代诗歌革命:随着近代的政治、社会变革,中国诗歌开始迎来了一场革命,一些诗人尝试摒弃传统形式,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内容,提倡用白话文写诗,更注重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2.现代诗歌: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进入了现代阶段,涌现了一批以鲁迅、徐志摩、毛泽东等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多样化,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个人情感。
3.当代诗歌:在当代,中国诗歌继续多元化发展,有些诗人延续传统形式和主题,同时也有人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诗歌主题,涌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诗人和作品。
中国诗词从古至今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精神。
除了在文学领域上的发展外,中国诗词也在教育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教育传承:中国诗词经常被作为教育内容,包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语文教育中。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c00fa6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9.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国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诗歌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一、先秦时期1.1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1.2 乐府诗歌的兴旺:乐府诗歌是中国古代一种民间诗歌形式,流行于汉代,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和民生感慨。
1.3 《楚辞》的浮现:《楚辞》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2.1 诗人辈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陆机、陶渊明、王勃等一大批优秀诗人相继涌现。
2.2 创作风格多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创作风格多样,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爱国诗等不同流派。
2.3 形成为了“骚体”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中浮现了“骚体”诗歌,以辞赋形式表达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
三、唐代盛世3.1 诗歌达到巅峰: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王勃、李白、杜甫等一大批诗人在这个时期活跃。
3.2 形成为了“唐诗”风格:唐代诗歌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形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唐诗”风格。
3.3 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唐代诗歌内容涵盖了山水田园、爱情离别、政治抒怀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宋元明清时期4.1 诗歌风格变化:宋元明清时期的诗歌风格逐渐变化,浮现了以“词”为主的文学形式,诗歌内容更加注重音乐性和抒情性。
4.2 诗人思想多元化:宋元明清时期的诗人思想更加多元化,涵盖了宗教信仰、哲学思量等多个方面。
4.3 形成为了“元曲”诗歌:元曲是中国古代一种以音乐为伴奏的戏曲形式,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五、现代诗歌发展5.1 新诗运动的兴起:20世纪初,新诗运动在中国兴起,诗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和现代化的创作风格。
5.2 抒情诗的流行:现代诗歌中,抒情诗成为一种主流形式,诗人们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对世界的思量和感悟。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f18ffb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c.png)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本文将以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为主题,详细介绍中国诗歌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先秦时期)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形式是歌谣和祭文。
先秦时期的诗歌主要是为了祭祀、歌颂和纪念而创作的,形式简单,内容朴实。
这些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语言质朴自然,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感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此时的诗歌开始注重个人的感受和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
代表性的诗人有曹操、陶渊明、王羲之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题,形式上更加灵活多变。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
唐代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王维等,他们的作品以豪放的气势、雄浑的诗句和深邃的意境闻名。
唐代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诗歌内容涉及到政治、社会、自然和个人情感等方面。
宋代的诗歌以词为主,词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注重音乐性和抒发情感。
代表性的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
他们的词作以抒发爱情、离别、人生哲理等为主题,形式上更加优美婉约。
四、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中国诗歌逐渐走向衰落,但仍有一些杰出的诗人涌现。
元代的辛弃疾、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纳兰性德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诗人。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主题。
五、现代诗歌20世纪初,中国诗歌进入了现代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新诗人和新的诗歌形式。
新诗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形式上更加自由和多元化。
代表性的现代诗人有徐志摩、艾青、北岛等。
他们的作品以个人情感、社会现实、人生哲理等为主题,风格多样,形式自由。
六、当代诗歌进入21世纪,中国诗歌继续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当代诗人和作品。
当代诗歌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形式上更加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古歌谣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是上古先民集体的口头创作。
上古歌谣最初起源于劳动,是先民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减轻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杭育杭育”之类的劳动号子。
后来随着劳动对先民思维能力、发音器官和语言能力的锻炼发展,有节奏的呼喊逐渐为有意义的语言所代替。
这样,一种富于韵调和节奏感的真正诗歌便产生了。
再后来作为一种有节奏的语言形式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先民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形式。
于是,即便不在劳动场合,它也同样使用,从而显示出上古歌谣的丰富多样性。
上古歌谣尽管比较丰富,但因为是口头创作,没有文字记录,绝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古籍里偶有记载,也多是后人的伪托,如《南风歌》(《孔子家语·辩乐》)、《卿云歌》、《大唐歌》(《尚书大传》)等。
比较接近原始形态或较为可信的上古歌谣,只有《弹歌》(《吴越春秋》)、《伊耆氏蜡辞》(《礼记·郊特牲》)、《神北行》(《山海经·大荒北经》)、《候人歌》(《吕氏春秋·音初》)及甲骨卜辞和《周易》里的一些卦爻辞所保存的歌谣。
另外,尚有一些目存辞亡的上古乐舞,如《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黄帝《云门》(《周礼·大司乐》)、《清角》(《韩非子·十过》)、舜乐《大韶》(《尚书·益稷》)、禹乐《大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等,代表着先民的重要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劳动歌谣。
这类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相传为黄帝时代的《弹歌》,是现存上古歌谣中一首最典型的劳动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从内容和形式看,都是一首比较古老的猎歌。
它反映了我国渔猎时代先民的劳动生活,再现了他们制造弓箭和射猎的整个过程。
它不仅描绘和歌颂了劳动本身和劳动者,还洋溢着先民对自己学会制造猎具及获得成功的自豪和喜悦,也表现着他们对获取更多猎物的无限渴望。
同时,短歌本身还兼有总结劳动效率的目的和功用。
2、祭祀歌谣。
这类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
又可分两种:一种是祈祷式的祭歌,表现的是先民对神的畏惧、屈从、祈求和献媚,目的在求神降福;一种是咒语式祭歌,表现了先民反抗和征服的意愿,他们相信可以凭借语言的力量喝令、胁迫神祗服从人的意愿,让神保佑人类免受自然灾害的侵扰。
前一种如:“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375片)。
后一种最突出的是《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一首祷祝丰收腊祭百神时的咒语式祭歌,它句句是命令,喝令神化的土、水、昆虫、草木各归其位,各尽其职,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不要危害人类。
语辞坚决,声威凌厉,全无顶礼膜拜的祈求色彩,表现了先民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心。
与此性质相同的,还有《神北行》:“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这是首驱逐旱神魃的咒语祭歌。
它以幻想的祭歌语言,驱除旱神,以维护生存,为劳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与祈求式的祭歌相比,这类祭歌更能显示出先民征服自然的积极性及同自然斗争的强烈意愿。
3、图腾歌谣。
这类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
图腾是上古先民在探索生命本源过程中误认的部族始祖,是部族的保护神兼祖先,倍受部族成员的崇拜与颂扬。
流传至今的上古图腾歌谣已寥寥无几,典籍上保存的大都是有关图腾乐舞的记载,而歌词均不可考,如《玄鸟》歌颂的是葛天部氏族的图腾玄鸟(燕子),《云门》歌颂的是黄帝氏族的早期图腾云等等。
现今保存下来的此类诗歌,仅有《吕氏春秋·音初》所载的一首《燕燕往飞》。
虽然歌词只有“燕燕往飞”一句,但有关情况记载较详:“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
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谥。
二女爱而争博之,覆以玉筐。
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
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关于商氏族的始祖契为玄鸟所生的神话,《诗经·商颂·玄鸟》及《史记·殷本纪》都有大体相同的记述。
玄鸟即燕,是商族的图腾。
这句歌辞在如醉如狂的图腾崇拜中,正表现了商族先民对祖先的无限依恋和向往的深情。
这类歌谣对先秦诗歌的抒情表意及比兴手法的运用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4、婚恋歌谣。
上古时代的最初婚恋不同于文明时代的含情脉脉,多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
这在《周易》爻辞所保存的较古老的短歌中有所体现。
如《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这是写野蛮抢夺婚的诗,反映了上古确实存在过的抢夺婚习俗。
另外如《咸》卦卦爻辞,是记录一对夫妇新婚之夜生活的诗,洋溢着一片自然的生命热情和冲动。
到了氏族社会末期及私有制时代,作为两性之间稳定持久的爱情应时而生。
上古婚恋歌谣中对此也有所反映,最有名的是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最古老情歌的《候人歌》。
它只有“候人兮猗”四字。
传说大禹治水,娶涂山氏女为妻。
接着他省视南方,女久盼未归,便唱出了这支歌。
诗的前两个字是实词,后面两个字是感叹词,强烈表现出涂山氏女悠远缠绵的思念和焦灼急切的心情,表达明朗、真挚,没有丝毫的矫饰。
与《候人歌》不同,上古歌谣也有表现婉转含蓄、微妙情趣的情歌,如《周易·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这首诗虽仅十字,但它却是一首美丽的牧场情歌。
小伙子拿着刀杀羊,却不见血;姑娘承筐而装,篮子却是空的。
时人唱出这支戏谑性的短歌,来打趣两人因情有所钟而心不在焉的情景。
短诗没有言语表白和信物暗示,但把两人无言相契的爱情表现得含蓄有致,生动有趣。
5、战争歌谣。
战争是上古社会各部族生存和扩大领土的第一手段,其时的歌谣也记录了当时战争的各种情况。
如《周易·中孚·六二》:“得敌。
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诗是写战争结束胜利归来情景的。
有的仍擂鼓示勇,有的在坐卧休息,有的因失去亲人而伤痛哭泣,有的在引吭高歌。
短短十字,音节顿挫地写出了一个动人的场面。
再如《周易·同人》爻辞经整理后为:“同人于门,同人于宗。
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乘其墉,弗克敌。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同人于郊。
”此诗记录了一次完整的战斗过程。
战前兴兵,拜祭宗庙;战斗中,先伏后攻,先失利而后得胜;凯旋归来后在郊外庆祝胜利。
由这些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上古歌谣在艺术上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上古歌谣绝大部分是与上古音乐、舞蹈在劳动中三位一体同时出现的。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葛天氏之民的乐舞情形:“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三人”说明是集体演唱,“牛尾”是以猎物为道具,“投足”是小步为节拍的舞姿,“八阕”是八支原始歌曲名。
八阕的唱辞已亡,但从曲名看,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和生产劳动有关。
多人挥牛尾投足而歌的情形,形象说明了上古歌谣多具综合性艺术形式。
上古歌谣第二个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
上古歌谣源于生活,又直接表现生活。
它对生活的再现是直接的,即兴的,生活是什么就是什么,纯任自然,坦白直率。
这与《诗经》选择典型的生活现象和富于特征的细节展现现实和抒发情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虽有所不同,但它明显是《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源头。
语言简朴、节奏流畅是上古歌谣第三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我国上古歌谣语言都极为简朴,大都是二言、三言或四言,复杂一点的句子很少见。
这首先是因为当时生产、艺术落后,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整齐,因而与之相伴的诗歌也就自然简短。
其次与先民的思想能力和语言水平较低有关。
简单的思维表现为简单的语言,发为诗歌,自然也简短质朴。
再次是当时艺术表现手法不成熟,单一的叙述手法,没有雕琢,没有夸饰,质朴无华。
上古时歌谣虽然简朴,但并不平淡寡味,我们读上文所举的短歌,总感到它们的语言极为精练生动,节奏韵律畅快流动,朗朗爽口。
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是上古歌谣的第四个显著艺术特点。
汉代文人曾把《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三种。
三种之中,上古歌谣最常用的是赋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兴”极其少见。
这是因为“比兴”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和艺术的长期积累过程,而赋是一种即兴式的直接铺陈事物的艺术方法,不需要这个过程,因而它成为我国上古歌谣的基本表现手法。
如《弹歌》用赋法叙述整个过程,《候人歌》直陈涂山氏女候禹不归的焦灼、惆怅之情。
不过,在上古歌谣中的直陈中也包含着描写成分,随着直陈中描写成分的增加,有些客观描写便积演成“有意味的形式”,从而具有了艺术意象的“比兴”意义。
如《周易·明夷·初九》以“明夷于飞,垂其翼”起兴,来比喻君子在旅途多日无食,这已和《诗经》里的比兴基本相同。
可见,上古歌谣的“赋”的手法,也是后世诗歌创作中比兴等艺术手法的基础与源头。
四言诗的形成,翻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标志着原始诗歌的终结,古典诗歌时代的开始。
四言诗的结集,是中国诗歌史、文学史、文化史上的一件震古烁今的大事。
《诗经》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四言诗为主的乐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源头,而且对我国文学和文化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诗经》辑录了春秋中叶以前的诗歌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先秦时代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称为“三百篇”。
《诗经》是周王朝乐官,在王官行人采诗和公卿列士献诗基础上搜集、整理,编选而成,各篇都是合乐的。
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全书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160篇。
风诗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其创作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远及长江、汉水流域。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其中周颂31篇是西周时期的作品,鲁颂4篇是春秋前期鲁国的作品,商颂5篇,有人说是商代作品,多数人认为是春秋前期宋国人写的宗庙乐章。
颂多是颂德之作,主要产生在王都,作者多是上层人物。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已广泛流传。
当时士大夫常在外交场合以“断章取义”的方式“赋《诗》言志。
”儒、墨等学派把它作为授徒讲习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