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摩擦与润滑
成型片的使用方法
成型片的使用方法成型片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材料,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机械加工、电子设备和塑料制品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成型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
首先,选择适合的成型片是使用的关键。
成型片有不同的材料、尺寸和规格。
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型片对于确保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成型片主要分为金属成型片和非金属成型片两大类。
金属成型片通常由高质量的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抗磨损和耐腐蚀性能。
金属成型片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摩擦、磨损和冲击较大的环境。
常见的金属成型片有高速钢、工具钢和硬质合金等。
非金属成型片主要包括塑料成型片和橡胶成型片。
塑料成型片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独特的机械性能,适用于塑料制品的成型加工。
橡胶成型片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缓冲性能,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
为了正确地使用成型片,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1. 规范的安装:在使用成型片之前,确保工作台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正确选择安装工具和方法,避免造成损坏或不良的安装。
2. 表面清洁:保持成型片表面的清洁度是关键。
使用专用清洁剂和软布擦拭成型片表面,避免使用硬物刮擦,以免划伤表面造成损坏。
3. 适当的润滑:对于金属成型片,适当的润滑可以降低摩擦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使用适当的润滑剂对成型片进行涂抹或喷洒,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添加润滑剂。
4. 合理的使用和储存温度:成型片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高温会导致成型片变形或软化,低温会导致成型片变脆。
根据具体材料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条件。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成型片的磨损程度,及时更换磨损过大的成型片,以避免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同时,定期清洁、润滑和保养成型片,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当使用成型片进行模具制造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模具设计:在模具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成型片的尺寸和形状。
合理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成型片的使用量,并提高模具的制造效率。
材料成型原理题库
陶瓷大学材料成型原理题库热传导:在连续介质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而仅依靠分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来传递热量; 热对流: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热辐射:是物质由于本身温度的原因激发产生电磁波而被另一低温物体吸收后,又重新全部或部分地转变为热能的过程;均质形核:晶核在一个体系内均匀地分布凝固:物质由液相转变为固相的过程过冷度:所谓过冷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冷凝水的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成分过冷:这种由固-液界面前方溶质再分配引起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偏析: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残余应力:是消除外力或不均匀的温度场等作用后仍留在物体内的自相平衡的内应力定向凝固原则:定向凝固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铸件结构上各部分按距离冒口的距离由远及近,朝冒口方向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屈服准则:是塑性力学基本方程之一,是判断材料从弹性进入塑性状态的判据简单加载;在加载过程中各个应力分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应力主轴方向固定不变滑移线:塑性变形金属表面所呈现的由滑移所形成的条纹本构关系;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弥散强化:指一种通过在均匀材料中加入硬质颗粒的一种材料的强化手段最小阻力定律:塑性变形体内有可能沿不同方向流动的质点只选择阻力最小方向流动的规律边界摩擦:单分子膜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中添加少量的物质,以改善晶粒形核绿的工艺孕育处理;抑制柱状晶生长,达到细化晶粒,改善宏观组织的工艺真实应力:单向拉伸或压缩时作用在试样瞬时横截面上是实际应力热塑性变形: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塑性: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加工: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并获得所需形状的一种加工工艺相变应力:金属在凝固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相变而带来的0应力变形抗力:反应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超塑性: 材料在一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呈现出异常低的流变应力,异常高的流变性能的现象1 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 密塞斯准则较符合实际的;2 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开裂;3 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4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5 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等于中间主应力 2;6 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7 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8 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 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 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 =;9 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叫材料的塑性 ;10 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边界、流体;11 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12 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13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14 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15 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压缩、扭转实验 ;16 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1、液态金属或合金中一般存在相或结构起伏、浓度起伏和能量起伏,其中在一定过冷度下,临界核心由相或结构起伏提供,临界生核功由能量起伏提供;2、液态金属的流动性主要由成分、温度和杂质含量等决定;3、液态金属合金凝固的驱动力由过冷度提供,而凝固时的形核方式有均质形核和异质形核或非质形核两种;5、铸件凝固过程中采用振动、搅拌和旋转铸型等物理方法实现动态结晶,可以有效地细化晶粒组织;6、孕育和变质处理是控制金属合金铸态组织的主要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孕育主要影响生核过程 ,而变质则主要改变晶体的生长过程 ;7、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收缩阶段;8、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微观偏析和宏观偏析两大类;1.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主要由液态金属的成分、温度和杂质含量等决定;2.液态金属或合金凝固的驱动力由过冷度提供;3.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取决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当温度梯度为正时,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为平面长大方式 ,当温度梯度为负时,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为树枝晶长大方式 ;5.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液体流动主要包括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 ;6.液态金属凝固时由热扩散引起的过冷称为热过冷 ;7.铸件宏观凝固组织一般包括表层细晶粒区、中间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三个不同形态的晶区;8.内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机械应力三种;9.铸造金属或合金从浇铸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收缩阶段;10.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微观偏析和宏观偏析二大类;1、什么是缩孔和缩松请分别简述这两种铸造缺陷产生的条件和基本原因答:铸造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的产生,往往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出现孔洞,称为缩孔;其中尺寸细小而且分散的孔洞称为分散性缩孔,简称缩松; 缩孔产生的条件是:铸件由表及里逐层凝固;其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值之和大于固态收缩值; 缩松产生的条件是: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较宽,倾向于体积凝固;其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值之和大于固态收缩值;2.简述提高金属塑性的主要途径;答:一、提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二、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三、选择三向受压较强的变形方式四、减少变形的不均匀性12、对于低碳钢薄板,采用钨极氩弧焊较容易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背面均匀焊透;采用同样焊接规范去焊同样厚度的不锈钢板或铝板会出现什么后果为什么解:采用同样焊接规范去焊同样厚度的不锈钢板可能会出现烧穿,这是因为不锈钢材料的导热性能比低碳钢差,电弧热无法及时散开的缘故;相反,采用同样焊接规范去焊同样厚度的铝板可能会出现焊不透,这是因为铝材的导热能力优于低碳钢的缘故;6、铸件典型宏观凝固组织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它们的形成机理如何答:铸件的宏观组织通常由激冷晶区、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所组成;表面激冷区的形成:当液态金属浇入温度较低的铸型中时,型壁附近熔体由于受到强烈的激冷作用,产生很大的过冷度而大量非均质生核;这些晶核在过冷熔体中也以枝晶方式生长,由于其结晶潜热既可从型壁导出,也可向过冷熔体中散失,从而形成了无方向性的表面细等轴晶组织;柱状晶区的形成:在结晶过程中由于模壁温度的升高,在结晶前沿形成适当的过冷度,使表面细晶粒区继续长大也可能直接从型壁处长出,又由于固-液界面处单向的散热条件垂直于界面方向,处在凝固界面前沿的晶粒在垂直于型壁的单向热流的作用下,以表面细等轴晶凝固层某些晶粒为基底,呈枝晶状单向延伸生长,那些主干取向与热流方向相平行的枝晶优先向内伸展并抑制相邻枝晶的生长,在淘汰取向不利的晶体过程中,发展成柱状晶组织;内部等轴晶的形成:内部等轴晶区的形成是由于熔体内部晶核自由生长的结果;随着柱状晶的发展,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再加之金属中杂质等因素的作用,满足了形核时的过冷度要求,于是在整个液体中开始形核;同时由于散热失去了方向性,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大速度是相等的,因此长成了等轴晶;6、什么是金属的超塑性超塑性变形有什么特征答: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如一定的化学成分、特定的显微组织、特定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等,金属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高塑性状态,即所谓超常的塑性变形;塑性效应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大伸长率、无缩颈、低流动应力、对应变速率的敏感性、易成形;5、什么是加工硬化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它对金属的塑性和塑性加工有何影响答:加工硬化:在常温状态下,金属的流动应力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为了使变形继续下去,就需要增加变形外力或变形功;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加工硬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塑性变形引起位错密度增大,导致位错之间交互作用增强,大量形成缠结、不动位错等障碍,形成高密度的“位错林”,使其余位错运动阻力增大,于是塑性变形抗力提高;1、简述滑移和孪生两种塑性变形机理的主要区别;答:滑移是指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滑移总是沿着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孪生变形时,需要达到一定的临界切应力值方可发生;在多晶体内,孪生变形是极其次要的一种补充变形方式;9 . 对于低碳钢薄板,采用钨极氩弧焊较容易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背面均匀焊透;采用同样焊接规范去焊同样厚度的不锈钢板或铝板会出现什么后果为什么解:采用同样焊接规范去焊同样厚度的不锈钢板可能会出现烧穿,这是因为不锈钢材料的导热性能比低碳钢差,电弧热无法及时散开的缘故;相反,采用同样焊接规范去焊同样厚度的铝板可能会出现焊不透,这是因为铝材的导热能力优于低碳钢的缘故;1.铸件典型宏观凝固组织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它们的形成机理如何答:铸件的宏观组织通常由激冷晶区、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所组成;表面激冷区的形成:当液态金属浇入温度较低的铸型中时,型壁附近熔体由于受到强烈的激冷作用,产生很大的过冷度而大量非均质生核;这些晶核在过冷熔体中也以枝晶方式生长,由于其结晶潜热既可从型壁导出,也可向过冷熔体中散失,从而形成了无方向性的表面细等轴晶组织;柱状晶区的形成:在结晶过程中由于模壁温度的升高,在结晶前沿形成适当的过冷度,使表面细晶粒区继续长大也可能直接从型壁处长出,又由于固-液界面处单向的散热条件垂直于界面方向,处在凝固界面前沿的晶粒在垂直于型壁的单向热流的作用下,以表面细等轴晶凝固层某些晶粒为基底,呈枝晶状单向延伸生长,那些主干取向与热流方向相平行的枝晶优先向内伸展并抑制相邻枝晶的生长,在淘汰取向不利的晶体过程中,发展成柱状晶组织;内部等轴晶的形成:内部等轴晶区的形成是由于熔体内部晶核自由生长的结果;随着柱状晶的发展,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再加之金属中杂质等因素的作用,满足了形核时的过冷度要求,于是在整个液体中开始形核;同时由于散热失去了方向性,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大速度是相等的,因此长成了等轴晶;5.试分析影响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因素,列举获得细等轴晶的常用方法;答:铸件的三个晶区的形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稳定凝固壳层的形成决定着表面细晶区向柱状晶区的过度,而阻止柱状晶区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则是中心等轴晶区的形成,因此凡能强化熔体独立生核,促进晶粒游离,以及有助于游离晶的残存与增殖的各种因素都将抑制柱状晶区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扩大等轴晶区的范围,并细化等轴晶组织;细化等轴晶的常用方法:1 合理的浇注工艺:合理降低浇注温度是减少柱状晶、获得及细化等轴晶的有效措施;通过改变浇注方式强化对流对型壁激冷晶的冲刷作用,能有效地促进细等轴晶的形成;2冷却条件的控制:对薄壁铸件,可采用高蓄热、快热传导能力的铸型;对厚壁铸件,一般采用冷却能力小的铸型以确保等轴晶的形成,再辅以其它晶粒细化措施以得到满意的效果;3孕育处理:影响生核过程和促进晶粒游离以细化晶粒;4动力学细化:铸型振动;超声波振动;液相搅拌;流变铸造,导致枝晶的破碎或与铸型分离,在液相中形成大量结晶核心,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7.试述焊接熔池中金属凝固的特点;答:熔焊时,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母材发生局部熔化,并与熔化了的焊接材料相互混合形成熔池,同时进行短暂而复杂的冶金反应;当热源离开后,熔池金属便开始了凝固;因此,焊接熔池具有以下一些特殊性;1熔池金属的体积小,冷却速度快;在一般电弧焊条件下,熔池的体积最大也只有30cm3 ,冷却速度通常可达4~100℃/s,;2熔池金属中不同区域温差很大、中心部位过热温度最高;熔池金属中温度不均匀,且过热度较大,尤其是中心部位过热温度最高,非自发形核的原始质点数将大为减少;3动态凝固过程;一般熔焊时,熔池是以一定的速度随热源而移动;4液态金属对流激烈;熔池中存在许多复杂的作用力,使熔池金属产生强烈的搅拌和对流,在熔池上部其方向一般趋于从熔池头部向尾部流动,而在熔池底部的流动方向与之正好相反,这一点有利于熔池金属的混和与纯净;2.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偏析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防止偏析的形成答:偏析主要是由于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扩散不充分、溶质再分配而引起的;影响偏析的因素有:1合金液、固相线间隔;2偏析元素的扩散能力;3冷却条件;针对不同种类的偏析可采取不同的防止方法,具体有:1生产中可通过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来消除晶内偏析,即将合金加热到低于固相线100~200℃的温度,进行长时间保温,使偏析元素进行充分扩散,以达到均匀化;2预防和消除晶界偏析的方法与晶内偏析所采用的措施相同,即细化晶粒、均匀化退火;但对于氧化物和硫化物引起的晶界偏析,即使均匀化退火也无法消除,必须从减少合金中氧和硫的含量入手;3向合金中添加细化晶粒的元素,减少合金的含气量,有助于减少或防止逆偏析的形成;4降低铸锭的冷却速度,枝晶粗大,液体沿枝晶间的流动阻力减小,促进富集液的流动,均会增加形成V形和逆V形偏析的倾向;5减少溶质的含量,采取孕育措施细化晶粒,加强固-液界面前的对流和搅拌,均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带状偏析的形成;6防止或减轻重力偏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快铸件的冷却速度,缩短合金处于液相的时间,使初生相来不及上浮或下沉;2加入能阻碍初晶沉浮的合金元素;例如,在Cu-Pb合金中加少量Ni,能使Cu固溶体枝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枝晶骨架,从而阻止Pb下沉;再如向Pb-17%Sn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的Cu,首先形成Cu-Pb骨架,也可以减轻或消除重力偏析;3浇注前对液态合金充分搅拌,并尽量降低合金的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15、分析氢在形成冷裂纹中的作用,简述氢致裂纹的特征和机理;答:1氢的作用焊缝凝固时,高温下溶入液态金属中的氢将来不及析出,呈过饱和态残留在接头中;由于氢原子的体积小,因此可以在接头中自由扩散,称之为接头中的扩散氢;扩散氢易于在焊接热影响区、焊趾、焊根等部位偏聚,使金属脆化;尤其是当这些部位存在显微裂纹时,扩散氢易向裂纹尖端的三向拉伸应力区扩散、聚集,当接头中的扩散氢达到氢的临界含量时,将导致冷裂纹的出现;2氢致裂纹的形成机理及特征形成机理:接头中的扩散氢不仅使金属脆化,当金属内部存在显微裂纹等缺陷时,在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前沿会形成应力集中的三向应力区,诱使接头中的扩散氢向高应力区扩散并聚集为分子态氢,体积膨胀使裂纹内压力增高,裂纹向前扩展,在裂纹尖端形成新的三向应力区,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持续进行;当接头中的氢含量超过临界值时,显微裂纹将扩展成为宏观裂纹;特征:氢致裂纹从潜伏、萌生、扩展直至开裂具有延迟特征;存在氢致延迟裂纹的敏感温度区间Ms以下200℃至室温范围;常发生在刚性较大的低碳钢、低合金钢的焊接结构中;9. 什么是动态再结晶影响动态再结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层错能低的金属在变形量很大时,当加热升温时,原子具有相当的扩散能力,变形后的金属自发地向低自由能状态转变,称为动态再结晶;影响动态再结晶的主要因素有:金属的层错能高低,晶界迁移的难易程度有关;15. 应力状态对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有何影响答:塑性: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应力状态不同对塑性的影响也不同:主应力图中压应力个数越多,数值越大,则金属的塑性越高;拉应力个数越多,数值越大,则金属的塑性就越低;这是由于拉应力促进晶间变形,加速晶界破坏,而压应力阻止或减小晶间变形;另外,三向压应力有利于抑制或消除晶体中由于塑性变形而引起的各种微观破坏,而拉应力则相反,它使各种破坏发展,扩大;变形抗力:金属在发生塑性变形时,产生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变形抗力,一般用接触面上平均单位面积变形力表示应力状态不同,变形抗力不同;如挤压时金属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拉拔时金属处于一向受拉二向受压的应力状态;挤压时的变形抗力远比拉拔时变形抗力大;。
板料成形CAE技术
板料成形CAE 技术贵州风华机器厂童春桥一、前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影响和改变着工业的各个方面,甚至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它使传统的产品技术、工程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实现了设计的自动化。
板料成形是利用模具对金属板料的冲压加工,获得质量轻、表面光滑、造型美观的冲压件,具有节省材料、效率高和低成本等优点,在汽车、航空、模具等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由于板料成形是利用板材的变形得到所需的形状的,长期以来,困扰广大模具设计人员的主要问题就是较长的模具开发设计周期,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板料成形零件无法准确预测成形的结果,难以预防缺陷的产生,只能通过经验或类似零件的现有工艺资料,通过不断的试模、修模,才能成功。
某些特殊复杂的板料成形零件甚至制约了整个产品的开发进度。
板料成形CAE 技术及分析软件,可以在产品原型设计阶段进行工件坯料形状预示、产品可成形性分析以及工艺方案优化,从而有效地缩短模具设计周期,大大减少试模时间,帮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板料成形CAE 技术对传统开发模式的改进作用可以通过图 1 和图 2 进行对比=> 试模催模模具方案僱图1传统板料成形模具开发模式■ - -JJ RBi^a-j ri-BHMnHI _ liHHd I图2 CAE技术模具开发方式通过比较,就可发现板料成形CAE技术的主要优点(1) 通过对工件的可成形工艺性分析,做岀工件是否可制造的早期判断;通过对模具方案和冲压方案的模拟分析,及时调整修改模具结构,减少实际试模次数,缩短开发周期。
(2) 通过缺陷预测来制定缺陷预防措施,改进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增强模具结构设计以及冲压方案的可靠性,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3) 通过CAE分析可以择优选择材料,可制造复杂的零件,并对各种成形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
(4) 通过CAE分析应用不仅可以弥补工艺人员在经验和应用工艺资料方面的不足,还可通过虚拟的冲压模拟,提高提高工艺人员的经验。
影响冲压成型的因素
影响冲压成型的因素
影响冲压成型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特性: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等物理性质对冲压成型有重要影响。
不同材料的成型性能不同,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冲压工艺。
2. 零件设计: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壁厚等设计参数直接影响到冲压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合理的零件设计可以提高冲压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3. 缺陷和变形:冲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缺陷和变形现象,如扭曲、撕裂和起皱等,会对成形件的质量和尺寸稳定性产生影响。
应注意减少和控制这些问题。
4. 冲压工艺参数:冲压工艺参数,如冲头尺寸、冲头形状、冲头速度和冲头力等,直接影响到成形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正确选择和调整冲压工艺参数是确保成功冲压的关键。
5. 润滑剂:润滑剂在冲压过程中起到润滑、降低摩擦和冷却等作用。
不同润滑剂的性能差异对成形件的质量和表面光洁度有直接影响。
6. 设备和模具:冲压设备和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对成形件的质量和尺寸控制至关重要。
设备和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精度,以确保冲压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金属塑性加工的润滑(金属加工之二)
金属塑性加工的润滑(金属加工工艺的润滑-----之二)概述:金属塑性(成型)加工是指利用模具使金属在应力下塑性变形,如轧、拉拔、冲压、挤压等。
通常把金属变形用的润滑剂称为金属加工工艺用液体。
本节只叙述金属加工工艺用液的相关内容,关于金属成型设备,如:轧机、锻锤、压力机及油膜轴承的润滑,详见钢铁冶金机械的润滑。
一、金属成型加工工序的类别及金属塑性加工工艺用润滑剂的分类:1、金属成型加工工序的类别:金属成型过程分为初级成型和二次成型过程的,在成型加工中从熔融金属到成品零件的完成一般的加工工序是:铸模成型、热轧、热压、冷轧、拉拔或冷压。
热加工过程通常用于初级加工或大变形加工过程。
这部分过程通常包括:锻造、轧制、挤压、拉杆、拉丝、制造无缝管。
二次成型过程主要指薄板成型过程(含冲压),涉及一系列的零件形状,该过程可以按许多方式分类,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2、金属成型润滑剂的分类:ISO于1986年通过IS06743/7,按油基、水基将加工液分为MH和MA两大类,又根据每类的化学组成、应用各分为8类和9类,共17类,该标准将目前众多的金属加工液的品种均可包含进去,我国已等效采用了该标准,制定了GB7631.5。
以下的分类是根据溶液介质状态进行分类。
1)、纯油型:包括矿物油、动植物油及其混合物,通常加入含硫、磷、氯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用在负荷大的工序,但冷却性能较差。
从环保的角度,现在惰性极压添加剂(PEP)有取代含磷硫添加剂的趋势。
2)、可溶性油:含80%以上的油,加入乳化剂、添加剂和水,形成不透明的乳化液,胶体颗粒大于1微米,既具有纯油性润滑剂的良好润滑性,也具有水溶液的良好的冷却性,而且能减少着火的危险,使用时需稀释,比例大约是20:1,缺点是容易被细菌污染变质。
同时可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PH值保持在8-9之间。
3)、半合成液:基本上是水溶液,含有少量的油(10-30%),乳化颗粒很少(0.05-1.0微米),半合成液化的冷却性能比可溶性油好但润滑性则不如可溶性油.外观与乳化颗粒大小有关,使用时需要稀释.4)、合成液:不含油的透明水溶液,添加剂加入量可达50%,使用时需要稀释成2-10%水溶液。
内润滑、外润滑
高聚物的在熔融之后通常具有较高的粘度,在加工过程中,熔融的高聚物在通过窄缝、浇口等流道时,聚合物熔体必定要与加工机械表面产生摩擦,有些摩擦在对聚合物的加工是很不利的,这些摩擦使熔体流动性降低,同时严重的摩擦会使薄膜表面变得粗糙,缺乏光泽或出现流纹。
为此,需要加入以提高润滑性、减少摩擦、降低界面粘附性能为目的助剂。
这就是润滑剂。
润滑剂除了改进流动性外,还可以起熔融促进剂、防粘连和防静电剂、爽滑剂等作用。
润滑剂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外润滑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聚合物熔体与加工设备的热金属表面的摩擦。
它与聚合物相容性较差,容易从熔体内往外迁移,所以能在塑料熔体与金属的交界面形成润滑的薄层。
内润滑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它在聚合物内部起到降低聚合物分子间内聚力的作用,从而改善塑料熔体的内摩擦生热和熔体的流动性。
常用的外润滑剂是硬脂酸及其盐类;内润滑剂是低分子量的聚合物。
有的润滑剂还有其他的功用。
实际每一种润滑剂都有可以实现某一要求的作用,总是内外润滑共同作用,只是在某一方面更突出一些。
同一种润滑剂在不同的聚合物中或不同的加工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润滑作用,如高温、高压下,内润滑剂会被挤压出来而成为外润滑剂。
从加工机械角度来看,在混炼、压延、搪塑等成型加工中,外润滑剂有重要作用,在挤出、注射成型中,内润滑剂则更有效果。
润滑剂的用量一般在0.5%~1%,选用时应注意:聚合物的流动性能已满足成型工艺的需要,则主要考虑外润滑的作用,以保证内外平衡;外润滑是否有效,应以它能否在成型温度时,在塑料面层结成完整的液体薄膜为准,因此外润滑剂的熔点应与成型温度接近,但要相差10℃~30℃方能形成完整的薄膜;不降低聚合物的力学强度以及其他物理性能。
在生产中选择润滑剂时,应使之达到以下要求:润滑效能高而持久;与树脂的相容性大小适中,内部、外部润滑作用的平衡;不喷霜、不易结垢;表面引力小,粘度小,在界面处的扩展性好,易形成界面层;尽量不降低聚合物的各种优良性能,不影响塑料的二次加工性能;本身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在加工中不分解、不挥发;不腐蚀设备,不污染薄膜,没有毒性。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一、统编序号:1103二、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三、专业编号:080302四、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肆年五、培养目标及专业范围本专业主要培养兼备材料成型和过程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的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材料成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同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的知识面。
本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材料成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六、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受到较为系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训练,掌握材料成型力学和物理冶金基础、材料成型工艺、设备和自动化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七、专业平台课材料成型自动控制基础、材料成型模具设计、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凝固理论、材料成型力学、材料成型金属学、材料成型工艺学(一)、材料成型工艺学(二)、材料成型工艺学(三)、材料成型机械设备、材料成型过程自动化、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焊接冶金与工艺、焊接过程控制、复合材料学、摩擦与润滑、轧制过程控制及数学模型、综合实验。
八、考试课程总表学期课程名称学分学期课程名称学分一普通化学高等数学(工)(一)大学外语(一)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3.55.04.04.0五电工学(二)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成型力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55.04.04.0教学院长(签字、盖章):。
04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基本要求
1 、了解摩擦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干摩擦、 边界摩擦润滑、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轮、常 用润滑剂及添加剂的种类、工业常用润滑脂 的种类及性能; 2 、掌握磨损的概念、分类及设计原则、润 滑油粘度及其单位换算、形成流体动压润滑 的基本条件。
§4-0 概
述
摩擦
在正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受 切向力的影响而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 动的趋势时,在接触表面上会产生抵抗 滑动的阻力。
(1)润滑是减小摩擦、减小磨损的最有效的方法;
(2)合理选择摩擦副材料;
(3)进行表面处理; (4)注意控制摩擦副的工作条件等。
§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润滑:在两个摩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以减小摩擦和磨损。
此外,润滑还可起到散热降温,防锈、防尘,缓冲吸振等作用。 一、 润滑剂 凡是能减小摩擦阻力,减小磨损的物质都可作为润滑剂。
(3) 条件粘度
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某种规格的粘度计,通过测定润滑油穿 过规定孔道的时间来进行度量的粘度。 恩氏度(˚ Et) ----中国惯用 常用的有: 赛氏通用秒(SUS)----美国惯用 雷氏秒 (R)----英国惯用 运动粘度与条件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8.64 当 1.35 Et 3.2时,Vt 8.0 Et Et 4.0 当 Et 3.2时, Vt 7.6 Et Et cSt cSt
边界摩擦靠边界膜起润滑作用,边界膜的类型如下: 物理吸附膜 吸附膜 化学吸附膜 边界膜分为: 反应膜 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相互吸引,形成定向排列的 分子栅,称为物理吸附膜。 润滑油靠物理吸附形成边界膜的能力,称为油性。 润滑剂中的活性分子靠离子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吸附 膜,称为化学吸附膜。 在润滑剂中添加入硫、磷、氯等元素,它们与表面金属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的边界膜,称为反应膜。
金属材料的润滑性和加工
金属材料的润滑性和加工1.1 润滑性的定义:润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摩擦过程中,减少摩擦阻力、降低磨损和散热的能力。
1.2 润滑性的重要性:润滑性对于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至关重要,良好的润滑性能有效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加工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磨损和污染。
1.3 润滑性的影响因素:(1)金属材料的种类和状态(如晶粒度、晶体结构等);(2)温度和压力;(3)润滑剂的种类和性质(如粘度、极性、化学稳定性等);(4)表面 roughness 和形状误差等。
二、金属材料的加工2.1 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1)铸造:通过熔融金属浇铸成型的方法,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2)锻造: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3)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使金属材料局部熔化,并冷却凝固成整体的方法;(4)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工具将金属材料切除,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5)磨削加工:利用磨削工具对金属表面进行磨削,以提高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6)电加工:利用电能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包括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
2.2 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润滑和冷却:(1)润滑:通过润滑剂减少摩擦阻力,降低磨损,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2)冷却:通过冷却液降低金属材料的温度,减少热应力,防止变形和裂纹。
2.3 金属材料加工中的质量控制:(1)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以保证材料的塑性变形和加工质量;(2)控制润滑剂的种类和性质,以保证良好的润滑性能;(3)控制表面 roughness 和形状误差,以满足工件的使用要求。
以上是关于金属材料的润滑性和加工的知识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润滑性对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有何影响?方法:润滑性能够减少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降低磨损,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
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润滑剂,以提高润滑性能。
项目七 机械的摩擦与润滑
5.润滑油的使用注意事项
五定
定点 定质 定期 定量 定人
入库过滤
油液经运输入库时过滤
三过滤
发放过滤
注入容器时过滤
进油过滤
小结
摩擦
产生 措 施
磨损
润滑
润 滑 的 作 用 润 滑 剂 的 选 择 润 滑 的 方 式 润 滑 油 的 使 用
任务三 密 封 问题的提出(学习目的)
密封关系到设备的可靠性和人身安全
磨损类型: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疲劳磨损—也称点蚀,是由于摩擦表面材料微体积在 交变的摩擦力作用下,反复变形所产生的 材料疲劳所引起的机械磨损。点蚀过程: 产生初始疲劳裂纹→扩展→ 微粒脱落,形成点蚀坑。
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疲劳磨损
磨损类型: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冲蚀磨损—流动的液体或气体中所夹带的硬质物体或硬
磨损的分类: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疲劳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点蚀磨损 胶合磨损 擦伤磨损
两种不同的称谓
按磨损机理分
磨损
类型
按磨损表面 外观可分为
磨损的机理: 磨粒磨损 粘附磨损 疲劳磨损
磨损类型: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磨粒磨损—也简称磨损,外部进入摩擦面间的游离硬颗 粒(如空气中的尘土或磨损造成的金属微粒)或硬的轮 廓峰尖在软材料表面上犁刨出很多沟纹时被移去的材料, 一部分流动到沟纹两旁,一部分则形成一连串的碎片脱 落下来成为新的游离颗粒,这样的微粒切削过程就叫磨 粒磨损。
薄油膜受 温度影响 较大
理想状态 时的摩擦 无磨损
能有效 降低摩 擦阻力, 应用广 泛源自不完全摩擦4、磨损
材料成型原理第10章 塑性变形与流动问题
影响。
以上分别讨论了各个因素对金属塑性变形和流动的影响,而在实际 生产中常常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必须考虑各个可能方向上的阻
力情况,才能正确分析金属流动问题。掌握了塑性变形时金属流动规律,
便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各个可能流动方向上的阻力分布,使金属 按预期的方向流动,以获得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之间必将产生相互平衡的应力,该应力叫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是由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同时它又限制了不均匀变形的 自由发展,附加应力总是互相平衡成对出现的。
图18-7 凸肚形轧辊轧制板材的附加应力
基本应力为压应力! 挤压的金属流动和纵向应力的分布 1)金属流动;2)附加应力较小;3)附加应力较大
附加应力通常分为三类:
遇到障碍物(如夹杂、第二 相和晶界等)而产生塞积, 当塞积到一定程度后,就
会在位错塞积群前端产生
一个足够大的拉应力.从 而形成微裂纹。
位错反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两个交叉滑移面的位错在交叉处相遇而形成
新位错,这些新位错不易运动,当新位错堆积较多时,则形 成微裂纹。
位错消毁理论
该理论认为异号位错在距离很近时两个滑移面上相对滑
塑性成形中的摩擦的作用
在多数情况下是有害的,具体表现如下: 1. 改变应力状态,增大变形抗力
例如单向压缩时,若工具与坯料无摩擦存在,则坯料受单向应力状
态;若存在摩擦时,则变成三向应力状态,且使端面压应力增加才能屈 服,因而变形抗力增加。
2. 引起不均匀变形,产生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
在挤压杆件时,由于挤压筒壁摩擦力的影响,使坯料边缘处的流 动比中间慢,造成边缘受拉伸而中间受压缩的附加应力。 3. 降低模具寿命 摩擦必然带来磨损,同时摩擦热引起模具软化,以及变形抗力增加 使模具工作应力增加,都会降低模具寿命。
摩擦行为在锻造过程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摩擦行为在锻造过程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摘要:在锻造过程中,摩擦行为可直接影响到锻造质量与效果,主要受到接触表面硬度、润滑状态、接触应力等因素影响。
为保障摩擦行为的有效性,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引进更加先进的建模手段,建立起观察过程中的摩擦行为表示模型。
本文就针对此,学习影响锻造过程中摩擦行为的主要原因,阐述摩擦行为研究现状,提出锻造过程中摩擦行为研究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摩擦行为,锻造,现状,进展前言锻造是一项复杂的塑性加工技术,在锻造期间可受到钢件质量、摩擦行为等因素影响。
摩擦行为主要就是指两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相互阻碍的一种动作,出现在机械运动与机械加工等环节。
由于锻造期间摩擦行为具有极端性及复杂性特征,生产设备始终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因此需要相关研究部门加强锻造期间摩擦行为的研究力度,结合不同锻造环境以及锻造条件,建立起功能完善的锻造模型。
1 影响锻造过程摩擦行为的原因1.1温度因素依照温度不同,锻造可分为冷锻、热锻、温锻等环节,锻造期间的温度始终处于变化状态。
在某些情况下,锻件温度变化较大,材料强度、硬度以及韧性等方面的氧化程度也会发生明显改变。
温度因素对锻造摩擦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锻造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锻件表面氧化膜附着在接触表面,氧化膜具有较大硬度,模具与锻件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1]。
在锻造温度慢慢上升的情况下,锻件与模具接触表面之间的氧化膜增厚,表面附着力增大,摩擦因素增加;第二,在锻造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锻件表面氧化膜软化脱落,模具与锻件表面形成隔绝层,起到润滑作用,摩擦系数随之减小。
1.2变形速度因素随着变形速度不断增大,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
在干摩擦状态下,接触表面凹凸不平的部分来不及相互啮合,在接触表面上容易出现热效应,热效应后接触表面上会形成热点。
热点处金属较软,因此摩擦系数小。
在边界润滑的情况下,变形速度不断增大,油膜厚度增加,更好增加了模具与锻件之间的实际接触面,使得模具与锻件之间的润滑环境得到改善,摩擦系数平稳下降。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考试 选择题 52题
1.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哪种工艺是通过施加压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A. 铸造B. 锻造C. 焊接D. 切割2. 下列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冷冲压成型?A. 铸铁B. 铝合金C. 铜合金D. 不锈钢3. 热轧与冷轧的主要区别在于:A. 热轧在高温下进行,冷轧在常温下进行B. 热轧用于软材料,冷轧用于硬材料C. 热轧产品精度高,冷轧产品精度低D. 热轧不需要润滑,冷轧需要润滑4. 在塑料注射成型中,哪种设备用于将塑料熔化并注入模具?A. 挤出机B. 注塑机C. 吹塑机D. 压延机5. 下列哪种塑料成型方法适用于生产中空制品?A. 注塑成型B. 吹塑成型C. 挤出成型D. 压延成型6. 在粉末冶金中,粉末的粒度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何影响?A. 粒度越细,产品强度越高B. 粒度越粗,产品强度越高C. 粒度不影响产品强度D. 粒度只影响产品密度7.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生产复杂形状的零件?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焊接8. 在金属板材加工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弯曲和成型?A. 冲压B. 折弯C. 剪切D. 拉伸9. 下列哪种材料成型技术适用于大批量生产?A. 手工锻造B. 机械锻造C. 手工铸造D. 机械铸造10. 在塑料成型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热性?A. 增塑剂B. 稳定剂C. 填充剂D. 阻燃剂11.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连续生产?A. 锻造B. 铸造C. 挤压D. 切割12. 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哪种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A. 水B. 油C. 空气D. 砂13. 下列哪种塑料成型方法适用于生产薄膜?A. 注塑成型B. 吹塑成型C. 挤出成型D. 压延成型14. 在金属成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局部加热?A. 电阻加热B. 感应加热C. 火焰加热D. 微波加热15.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精密加工?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电火花加工16. 在塑料成型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韧性?A. 增塑剂B. 稳定剂C. 填充剂D. 阻燃剂17.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快速冷却?A. 锻造B. 铸造C. 挤压D. 淬火18. 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处理?A. 喷涂B. 电镀C. 热处理D. 机械加工19. 下列哪种塑料成型方法适用于生产大型容器?A. 注塑成型B. 吹塑成型C. 挤出成型D. 压延成型20. 在金属成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均匀加热?A. 电阻加热B. 感应加热C. 火焰加热D. 微波加热21.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复杂形状加工?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电火花加工22. 在塑料成型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候性?A. 增塑剂B. 稳定剂C. 填充剂D. 阻燃剂23.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快速成型?A. 锻造B. 铸造C. 挤压D. 3D打印24. 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硬化?A. 喷涂B. 电镀C. 热处理D. 机械加工25. 下列哪种塑料成型方法适用于生产小型零件?A. 注塑成型B. 吹塑成型C. 挤出成型D. 压延成型26. 在金属成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局部冷却?A. 电阻冷却B. 感应冷却C. 水冷D. 风冷27.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精密测量?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三坐标测量28. 在塑料成型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流动性?A. 增塑剂B. 稳定剂C. 填充剂D. 阻燃剂29.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快速加热?A. 锻造B. 铸造C. 挤压D. 感应加热30. 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抛光?A. 喷涂B. 电镀C. 热处理D. 机械抛光31. 下列哪种塑料成型方法适用于生产透明制品?A. 注塑成型B. 吹塑成型C. 挤出成型D. 压延成型32. 在金属成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均匀冷却?A. 电阻冷却B. 感应冷却C. 水冷D. 风冷33.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复杂结构加工?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电火花加工34. 在塑料成型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化学性?A. 增塑剂B. 稳定剂C. 填充剂D. 阻燃剂35.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快速测量?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三坐标测量36. 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涂层?A. 喷涂B. 电镀C. 热处理D. 机械加工37. 下列哪种塑料成型方法适用于生产大型零件?A. 注塑成型B. 吹塑成型C. 挤出成型D. 压延成型38. 在金属成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局部加热和冷却?A. 电阻加热和冷却B. 感应加热和冷却C. 火焰加热和水冷D. 微波加热和风冷39.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精密成型?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电火花加工40. 在塑料成型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磨性?A. 增塑剂B. 稳定剂C. 填充剂D. 阻燃剂41.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快速成型和测量?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3D打印和三坐标测量42. 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涂层?A. 喷涂B. 电镀C. 热处理D. 机械加工和喷涂43. 下列哪种塑料成型方法适用于生产高强度制品?A. 注塑成型B. 吹塑成型C. 挤出成型D. 压延成型44. 在金属成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均匀加热和冷却?A. 电阻加热和冷却B. 感应加热和冷却C. 火焰加热和水冷D. 微波加热和风冷45.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复杂形状和结构加工?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电火花加工46. 在塑料成型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A. 增塑剂B. 稳定剂C. 填充剂D. 阻燃剂47.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快速成型和精密测量?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3D打印和三坐标测量48. 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处理和硬化?A. 喷涂B. 电镀C. 热处理D. 机械加工和热处理49. 下列哪种塑料成型方法适用于生产高透明度制品?A. 注塑成型B. 吹塑成型C. 挤出成型D. 压延成型50. 在金属成型中,哪种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局部加热和均匀冷却?A. 电阻加热和冷却B. 感应加热和冷却C. 火焰加热和水冷D. 微波加热和风冷51. 下列哪种金属成型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复杂形状和精密加工?A. 锻造B. 铸造C. 切割D. 电火花加工52. 在塑料成型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磨性?A. 增塑剂B. 稳定剂C. 填充剂D. 阻燃剂答案:1. B2. B3. A4. B5. B6. A7. B8. B9. B10. D11. C12. B13. C14. B15. D16. A17. D18. B19. B20. B21. D22. B23. D24. C25. A26. C27. D28. A29. D30. D31. C32. C33. D34. B35. D36. A37. A38. B39. D40. C41. D42. D43. A44. B45. D46. D47. D48. D49. C50. B51. D52. D。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型摩擦与润滑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材料成型摩擦与润滑实验报告四球摩擦磨损试验一、实验目的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铜轧制油的摩擦系数。
二、实验材料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一台、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传感器、变频器、放大器、四个完全一样的钢球、清洗剂、卫生纸、扳手、铜轧制油。
其中用到的铜轧制油的性能如下:性能1#密度29.5℃,g•cm-30.812运动粘度40℃,mm2•s-1 4.27倾点,℃<-12.0闪点,开口,℃154馏程范围,℃261~388铜片腐蚀100℃,3h,级1a旋转氧弹,150摄氏度,加水,min 1348皂化值,mgKOH•g-1 15.21三、实验原理由右图可见,四球机的四个钢球形成一个等边四面体,上面一个球对下面三个球,在三个接触点的作用力可由等边四面体来分析。
B、C、D作用在上面A球上的三个压力相同,即N1=N2=N3。
假设A球受到的垂直方向上的合力为F,则在高速旋转时与下边三个球的摩擦力相同,F1=F2=F3=uN1。
所以只要测出自动拉力记录仪上的读数F1和载荷F就可以求得摩擦系数μ。
在此实验中,不同时刻的u由计算机程序自动计算得出。
四、实验步骤图一1.打开程序,设置零点。
2.用实验中用到的清洗剂清洗钢球、油盒和上夹头、夹具。
3.在试验机主轴上夹头中安装一洗净的试验钢球,并用夹具夹紧。
4.在油盒中安装三个洁净的试验钢球,并用夹具夹紧。
5.把试验中所用到的试验油倒入油盒中,使润滑油充满油盒中的空隙,并使润滑油浸没过油盒中三个试验钢球顶部。
6.按照所需要的转速调变频器的相应频率及相应的参数。
7.设置电脑上程序的相应初值。
8.开始试验,注意观察电脑显示屏上的摩擦系数的曲线变化,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实验中得出的数据如下:P B=559N WSD=0.44mm图二时摩擦系数波动较大,原因如下:1.试验机开始运转还未达到稳定状态。
2.钢球开始运转是逐渐加速的,所以在速度稳定以前,摩擦系数变化较大。
3.一开始钢球之间没有完全啮合,这种不稳定的摩擦系数变化大。
钣金成形性能
钣金成形性能一概论1•钣金成形性能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金属变形的两个明显不同的范畴,弹性与塑性。
金属成形,必须在塑性范围内进行,才可以得到永久变形,其定义不像弹性那样精确,然而也有一些解析方法和试验结果,并诞生了塑性理论。
钣金成形必须超过弹性极限,但不应超过缩颈阶段,因为超过缩颈阶段,特别是出现局部缩颈后纵然可以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但在后续成型工序及使用中横容易招致破坏。
所以研究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弹性极限到局部缩颈点之间的塑性区。
对象限与 3mm以内的薄板料1)应力与应变虽然是一个统一体的两面,但用塑性理论解决问题时,主要是考虑受力及应力状态,故叫塑性力学。
成形性能主要考虑变形及应变形态,尤其是最大的极限变形状态。
2)由于以上关系,塑性理论解决问题必用的平衡方程,考虑成形性能时就不见得用到,因为成形性能主要考虑变形的过程及结果,不是某一个平衡状态。
体积不变条件,是这方面唯一经常用到的条件3)工艺参数如极限压延比,是一种工艺的综合极限指标,成形性能考虑的是各个局部的(极限)变形,2•钣金成形性能研究的内容和问题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材料加工性能和钣金的成形性能实践证明,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常常比改进加工方法本身能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图1-2所以,为一个钣金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希望能具备的各种加工性能。
钣金加工阶段所需要的加工性能,可叫做冲压性,一般包括冲剪性,成形性和定性性三个方面。
冲剪性是指板材适应冲裁与剪裁加工的能力。
80% ~ 90%钣金件的毛料是经冲剪提供的成形性是指板材适应各种成形加工的能力。
大多数钣金零件都需要成形工序,使平板毛料变成具有一定形状的零件。
定形性是指在成形外力卸去后,板料保持其已得形状的能力。
由于塑性变形中总包含有弹性分量,外力卸除时,已成形的板料会产生一定的回弹。
由于回弹的互相牵制,还会出现残余应力,零件在储存和使用期间,这些残余应力还可能引起零件变形和开裂。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成形性国外研究得最早,最多,也最有实际效果,故我们也首先抓成形性的研究。
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
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有润滑性。
但其成形体表面经过适当精加工,于与其接触的微凸体点数减少可呈现出低摩擦系数。
据研究结果称,表面精加工至0.05~0.025μm时,摩擦系数可达0.01.氮化硅的而磨性因环境气氛、负荷、速度等条件及表面粗糙度不同而变化。
在干摩擦条件下耐磨性良好。
6)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有很好的化学安定性和热稳定性。
在高温下与浓酸、浓碱、强氧化剂均不发生反应,即使在王水中煮沸,其重量及性能都没有变化。
而且它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和几乎所有的环境气氛下,都能保持良好化学安定性、热稳定性以及润滑性。
聚四氟乙烯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在滑动摩擦条件下,也能发生良好的定向。
它的摩擦系数比石墨、MoS2都低。
一般聚四氟乙烯对钢的摩擦系数常引用为0.04,在高负荷条件下,摩擦系数会降低到0.016。
7)尼龙尼龙的摩擦系数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在高负荷条件下,摩擦系数可以降至0.1~0.15左右;在摩擦表面存在有油或水时,摩擦系数有更大的下降趋势。
尼龙的摩擦系数还随着速度的增加或表面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尼龙的耐磨损性好,特别是在有大量尘土、泥砂的环境中,它所表现出来的耐磨损性是其他塑料无法与之相比的。
在摩擦表面上有泥砂、尘土或其他硬质类材料存在时,尼龙的耐磨性比轴承钢、铸铁甚至比经淬火表面镀铭的碳钢还要好。
在应用尼龙材料时,要特别注意选择与其相互对摩的材料。
在摩擦界面有硬质微粒存在时,尼龙的耐磨损性是一般钢材不能与之相比的。
如用尼龙轴瓦代替表铜轴瓦时,被磨损的是轴,轴是不易更换零件,它被磨损后会带来严重后果。
尼龙的缺点是:吸潮性强、吸水性大、尺寸稳定性差,这在铸型尼龙表现得更为突出。
尼龙的热传导系数小,热膨胀系数大,加之摩擦系数也不算低,因此最好用于有油至少是少油润滑和有特殊冷却装置的条件下。
8)聚甲醛聚甲醛是一种不透明乳白色的结晶性线型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性和差色性的高熔点、高结晶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是塑料中力学性能与金属较为接近的品种之一,它的尺寸稳定性好,耐水、耐冲击、耐油、耐化学药品及耐磨性等都非常优良。
材料成型工艺学 中 第二篇 拉拔
因此,实现游动芯头拉拔的条件是:
芯头轴向游动的几何范围应有一定的限度。
3) 游动芯头拉拔的特点
A 能生产长管、盘管(生产率、成品率高);
B 能消除芯杆带来的竹节、偏心等缺陷;
C 拉拔力低,道次加工率大;
D 由于芯头游动,内表面易出现明暗交替的环纹;
E 工艺难度大。
4 长芯杆拉拔
1) 变形过程
与固定短芯头拉拔时相同,即空拉、减径和定径区。
5)拉拔速度
当速度< 5m/min时,拉拔力随速度的升高而升 高;当速度在6-50 m/min时,拉拔力随速度的升 高而降低;再增加速度,拉拔力变化不明显。
6)反拉力
反拉力对拉拔力和模壁压力的影响如图。随反拉力的 增加,模壁压力下降,但拉拔力开始不变,直到 Q 值增 加到 Qc(称为临界反拉力)后才开始升高。因此,采用 反拉力小于临界反拉力值进行拉拔是有利的,体现在: 在不增加能量消耗的情况下,可减小模孔的磨损。
P Q
N P
Q
Qc
N
原因:当 Q Qc时,随 Q 值的增加, N 值下 降,进而摩擦力下降,因此可认为,此时 Q 值 的增加与摩擦力的下降值相等,所以拉拔力不 变。
2)变形程度:变形程度大,拉拔力大; 3)模角:与挤压类似,存在一最佳模角,其值为6-9°。
4)摩擦与润滑:润滑时,摩擦系数小,拉拔力小。 摩擦系数与润滑剂的性质、润滑方式、模具和金属的
材料以及表面状态有关。模具和金属的材料越硬、表面 越光洁,摩擦系数越小。
在润滑方式上,近年来采用了流体动力润滑方法,使
2)特点
A 拉拔力小,道次加工率大。因为 a 芯杆承担了
一部分拉拔力;b 芯杆给管坯 内壁的摩擦力方向与拉拔方向 一致,有助于拉拔;
内润滑、外润滑
高聚物的在熔融之后通常具有较高的粘度,在加工过程中,熔融的高聚物在通过窄缝、浇口等流道时,聚合物熔体必定要与加工机械表面产生摩擦,有些摩擦在对聚合物的加工是很不利的,这些摩擦使熔体流动性降低,同时严重的摩擦会使薄膜表面变得粗糙,缺乏光泽或出现流纹。
为此,需要加入以提高润滑性、减少摩擦、降低界面粘附性能为目的助剂。
这就是润滑剂。
润滑剂除了改进流动性外,还可以起熔融促进剂、防粘连和防静电剂、爽滑剂等作用。
润滑剂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外润滑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聚合物熔体与加工设备的热金属表面的摩擦。
它与聚合物相容性较差,容易从熔体内往外迁移,所以能在塑料熔体与金属的交界面形成润滑的薄层。
内润滑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它在聚合物内部起到降低聚合物分子间内聚力的作用,从而改善塑料熔体的内摩擦生热和熔体的流动性。
常用的外润滑剂是硬脂酸及其盐类;内润滑剂是低分子量的聚合物。
有的润滑剂还有其他的功用。
实际每一种润滑剂都有可以实现某一要求的作用,总是内外润滑共同作用,只是在某一方面更突出一些。
同一种润滑剂在不同的聚合物中或不同的加工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润滑作用,如高温、高压下,内润滑剂会被挤压出来而成为外润滑剂。
从加工机械角度来看,在混炼、压延、搪塑等成型加工中,外润滑剂有重要作用,在挤出、注射成型中,内润滑剂则更有效果。
润滑剂的用量一般在0.5%~1%,选用时应注意:聚合物的流动性能已满足成型工艺的需要,则主要考虑外润滑的作用,以保证内外平衡;外润滑是否有效,应以它能否在成型温度时,在塑料面层结成完整的液体薄膜为准,因此外润滑剂的熔点应与成型温度接近,但要相差10℃~30℃方能形成完整的薄膜;不降低聚合物的力学强度以及其他物理性能。
在生产中选择润滑剂时,应使之达到以下要求:润滑效能高而持久;与树脂的相容性大小适中,内部、外部润滑作用的平衡;不喷霜、不易结垢;表面引力小,粘度小,在界面处的扩展性好,易形成界面层;尽量不降低聚合物的各种优良性能,不影响塑料的二次加工性能;本身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在加工中不分解、不挥发;不腐蚀设备,不污染薄膜,没有毒性。
(完整版)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
(完整版)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摩擦系数是指两表⾯间的摩擦⼒和作⽤在其⼀表⾯上的垂直⼒之⽐值。
它是和表⾯的粗糙度有关,⽽和接触⾯积的⼤⼩⽆关。
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
现综合具体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格如下。
注:表中摩擦系数是试验值,只能作近似参考固体润滑材料固体润滑材料是利⽤固体粉末、薄膜或某些整体材料来减少两承载表⾯间的摩擦磨损作⽤的材料。
在固体润滑过程中,固体润滑材料和周围介质要与摩擦表⾯发⽣物理、化学反应⽣成固体润滑膜,降低摩擦磨损。
中⽂名固体润滑材料采⽤材料固体粉末、薄膜等作⽤使⽤物件齿轮、轴承等⽬录1.1基本性能2.2使⽤⽅法3.3常⽤材料基本性能1)与摩擦表⾯能牢固地附着,有保护表⾯功能固体润滑剂应具有良好的成膜能⼒,能与摩擦表⾯形成牢固的化学吸附膜或物理吸附膜,在表⾯附着,防⽌相对运动表⾯之间产⽣严重的熔焊或⾦属的相互转移。
2)抗剪强度较低固体润滑剂具有较低的抗剪强度,这样才能使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功率损耗低,温度上升⼩。
⽽且其抗剪强度应在宽温度范围内不发⽣变化,使其应⽤领域较⼴。
3)稳定性好,包括物理热稳定,化学热稳定和时效稳定,不产⽣腐蚀及其他有害的作⽤物理热稳定是指在没有活性物质参与下,温度改变不会引起相变或晶格的各种变化,因此不致于引起抗剪强度的变化,导致固体的摩擦性能改变。
化学热稳定是指在各种活性介质中温度的变化不会引起强烈的化学反应。
要求固体润滑剂物理和化学热稳定,是考虑到⾼温、超低温以及在化学介质中使⽤时性能不会发⽣太⼤变化,⽽时效稳定是指要求固体润滑剂长期放置不变质,以便长期使⽤。
此外还要求它对轴承和有关部件⽆腐蚀性、对⼈畜⽆毒害,不污染环境等。
4)要求固体润滑剂有较⾼的承载能⼒因为固体润滑剂往往应⽤于严酷⼯况与环境条件如低速⾼负荷下使⽤,所以要求它具有较⾼的承载能⼒,⼜要容易剪切。
使⽤⽅法1)作成整体零件使⽤某些⼯程塑料如聚四氟⼄烯、聚缩醛、聚甲醛、聚碳酸脂、聚酰胺、聚砜、聚酰亚胺、氯化聚醚、聚苯硫醚和聚对苯⼆甲酸酯等的摩擦系数较低,成形加⼯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优良,抗冲击能⼒强,可以制成整体零部件,若采⽤环璃纤维、⾦属纤维、⽯墨纤维、硼纤维等对这些塑料增强,综合性能更好,使⽤得较多的有齿轮、轴承、导轨、凸轮、滚动轴承保持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四球摩擦磨损试验
一、实验目的: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铜轧制油的摩擦系数。
二、实验材料: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一台、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传感器、变频器、放大器、四个完全一样的钢球、清洗剂、卫生纸、扳手、铝轧制油。
三、实验原理:
由图一可见,四球机的四个钢球形成一
个等边四面体,上面一个球对下面三个球,
在三个接触点的作用力可由等边四面体来
分析。
B、C、D作用在上面A球上的三个压
力相同,即N1=N2=N3。
假设A球受到的垂直
方向上的合力为F,则在高速旋转时与下边
三个球的摩擦力相同,F1=F2=F3=uN1。
所以
只要测出自动拉力记录仪上的读数F1和载
荷F就可以求得摩擦系数μ。
在此实验中,
不同时刻的u由计算机程序自动计算得出。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程序,设置零点。
2. 用实验中用到的清洗剂清洗钢球、油盒和上夹头、夹具。
3. 在试验机主轴上夹头中安装一洗净的试验钢球,并用夹具夹紧。
4. 在油盒中安装三个洁净的试验钢球,并用夹具夹紧。
5. 把试验中所用到的试验油倒入油盒中,使润滑油充满油盒中的空隙,并使润滑油浸没过油盒中三个试验钢球顶部。
6. 按照所需要的转速调变频器的相应频率及相应的参数。
7. 设置电脑上程序的相应初值。
8. 开始试验,注意观察电脑显示屏上的摩擦系数的曲线变化,并记录数据。
五、数据处理: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二、图三、图四分别为2#、3#、4#油样所做实验数据图,图五、图六、图七分别为2#、3#、4#油样实验后钢球磨斑,由此可以得到摩擦系数、油膜强度和磨斑直径,数据见表一所示。
表一
六、实验结论与分析:
1. 由实验测出的铝轧制油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0933。
2. 实验开始时摩擦系数波动较大,原因如下:
(1)试验机开始运转还未达到稳定状态。
(2)钢球开始运转是逐渐加速的,所以在速度稳定以前,摩擦系数变化较大。
(3)一开始钢球之间没有完全啮合,这种不稳定的摩擦系数变化大。
(4)油盒中的润滑油在钢球的表面分布不均匀,钢球接触面之间的润滑油的量变化较大。
从两分钟后四球机的运转达到稳定状态,钢球完全啮合,接触点间的润滑油的量基本不再变化,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摩擦系数基本趋于稳定,不再大范围的变化。
由此测出每一时刻的铜轧制油的摩擦系数。
3. 实验误差:误差主要来自于实验仪器的系统误差,同时,在测量磨斑直径时,会有测量误差。
实验名称:不同轧制条件对轧铝工艺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的润滑条件对轧制厚度、轧制压力和扭矩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
铝板(三块)、二辊实验轧机、千分尺、电子显微镜、两种不同的润滑油2#油、3#油、传感器、计算机。
三、实验原理:
采用不同摩擦条件计算变形区轧制单位压力和摩擦力的结果比较见图一,很明显,采用的摩擦条件不
同,计算的摩擦
力与轧制压力
差别较大。
同样,在摩
擦条件相同的
条件下,摩擦系
数对轧制压力的图一
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图二
为采用滑动摩擦条件,摩
擦系数对轧制压力的影响。
按卡尔曼方程计算的轧制
压力在中性点处出现一个
峰值,被称为摩擦峰,摩
擦峰的大小与形状处理与
计算选用的摩擦模型有关
外,还与摩擦系数密切相
关,特别是当摩擦系数较
高时,轧制压力成倍增加。
图二
本实验中在干轧、2#油、3#油的条件下对铝板进行轧制,三中条件下摩擦系数不同,则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摩擦系数对轧制压力、轧制力矩的影响情况。
四、 实验步骤:
1. 测量铝板的轧前厚度,将数据记录在电脑上,设置道次为6。
2. 打开轧机,根据测量的铝板厚度调整轧辊之间的间距,设定第一次轧下量为原始厚度的30%,二三四次的轧下量为原始厚度的20%,第五次的轧下量为原始厚度的10%,第六次的轧下量为原始厚度的0%。
3. 将铝板送入轧机入口进行轧制,测量轧制后的厚度,记录数据,将第一道次的轧后厚度作为第二道次的轧前厚度,在电脑上输入相应的数据,调整轧辊进行第二道次的轧制。
依次进行后面几道次的轧制。
4. 将其他的两块铝板用2#油、3#油润滑后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轧制。
5. 轧制结束后清理轧辊,关闭轧机。
6. 将轧制后的铝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表面状况。
注意:每次换油前要清洗轧辊,避免残留物影响实验结果
五、数据处理:
1. 干轧铝表面状况图(图三)及数据(表一):
图三
表一
2.用2#油轧铝表面状况图(图四)及数据(表二)
图四
表二
3.用2#油轧铝表面状况图(图五)及数据(表三)
图五
表三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六、图七、图八分别为轧后厚度、轧制压力、扭矩与轧制道次变化曲线。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1. 由轧后铝表面状况图可以看出,加润滑油之后的划痕较细,改进了成形制品质量,减少金属损失。
2. 二三四道次压下量相同,相对压下量呈递增趋势,轧制压力与扭矩增大,说明轧制压力、扭矩和相对压下量呈正比例关系。
3. 实验误差:
(1)来自实验仪器的系统误差。
(2)测量轧前厚度与轧后厚度时,读数有一定的误差。
(3)轧辊还没有稳定运转即进行轧制,导致轧制压力不稳定或有误差。
(4)润滑油未均匀铺展,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5)外界环境比如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