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动物营养物质需要的研究方法
宠物所需营养素的研究进展
宠物所需营养素的研究进展能量生命体的每一项活动均需要能量,能量在获得与转换过程中伴随着物质代谢。
动物需要摄入额外的能量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食物中能量吸收是保证犬、猫日常所需的基础。
另外,动物对能量的需求还受环境、物种、品种、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意味着物质代谢受到限制,摄入过少会因代谢紊乱而产生疾病。
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物质代谢所需的能量应该是均衡的。
由能量缺乏引起的最明显的症状是体重减轻,在部分或完全饥饿状态下大多数器官会发生萎缩,由于肌肉蛋白质被分解用于供能,内源氮的损失会增加,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寄生虫病和细菌感染,并加剧临床症状。
过量的能量将导致肥胖,还将加剧宠物的骨骼和心脏疾病。
过量的能量摄入可能导致成长期动物的生长速率过快,降低宠物的健康水平和寿命。
水犬猫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然而,还有另一种重要的物质一一水。
水因为不能在消化系统中进一步降解,所以不归纳为营养素。
但是水对机体健康的重要程度仅次于氧。
脱水是幼犬和幼猫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因为犬、猫的体内水分含量很高。
水有助于机体保持正常的温度。
脱水可能是由于水分摄入减少或液体流失增加(通过腹泻、呕吐、过热)而发生。
脱水将导致循环血液的体积减小,使体内和身体细胞周围的液体电解质失衡,从而限制机体温度控制,造成细胞不能执行其功能,有时会损伤器官,严重时甚至可致死亡。
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脂肪犬和猫对脂肪的需求取决于其对能量和必需脂肪酸(EFAS)的需求。
脂肪对单位重量的ME的贡献是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倍以上,并且还是高度易消化的营养素。
调整其他营养素以解决能量密度的变化,犬和猫可以健康成长。
在生长,妊娠、哺乳和长时间体育锻炼期间,犬和猫对能量需求较高。
在此时间段内,饲喂高能量、高脂肪的饮食可以使动物消耗足够的能量,而不必摄入过量的干物质(DM)。
另外,在剧烈的运动期间喂食高浓度脂肪的饮食可能具有代谢益处。
动物营养学重点
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并且能够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养分营养物质、营养液:饲料中凡是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成分性质的物质;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且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营养学:研究生物的营养物质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证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平衡;粗蛋白质CP: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和非蛋白氮;粗灰分CA:饲料、动物组织和排泄物样品在550-600摄氏度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焚烧后剩余的残渣;乙醚浸出物粗脂肪、EE:饲料中所有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脂肪、类脂、脂溶性维生素、色素、有机酸、树脂等溶于乙醚的物质;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饲料经1.25%烯酸和1.25%稀碱各煮沸30分钟后所剩余的不溶解的碳水化合物;无氮浸出物NFE:由饲料中的淀粉、葡萄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干物质:出去初水分和吸附水的饲料成为绝干饲料,样本中绝干饲料的含量;采食量:动物在24小时内的采食饲料的质量;随意采食量: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量;实际采食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实际采食的总量;消化: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的养分的百分率;吸收:饲料经过消化道各种方式的消化后,营养成分被分解成能够被吸收的小分子,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淋巴液的过程;总能:饲料被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代谢能: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净能:指动物用于维持和生产产品的那部分能量;热增耗:来源于饲料营养物质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代谢所消耗的能量,是采食前后体热差;必需脂肪酸EFA:指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由饲粮供给,在体内具有明确的生理作用,是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亚油酸异构体,是一类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双烯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总称;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不能由体内代谢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部分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NEAA:在动物机体内可以合成,不必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LAA:饲粮中所含EAA的量与动物需要量相比,差距较大的AA.理想蛋白质SEAA:指AA组成和比例与畜禽AA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质;必需矿物质元素:在动物生理和代谢过程中有明确的功能,必须由饲料提供,供给不足则产生特有缺乏症,及时补充则症状减轻或消失的矿质元素称为必需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占动物体重的0.01%以上;微量元素:仅占动物体重的0.01%以下;电解平衡:动物体摄入水及各种无机盐类,同时又不断地排出定量的水和电解质,使动物体内各种体液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维生素:指食物中含有一类特殊有机成分,这些成分可预防人的脚气病、糙皮病、佝偻病和坏血病;脂溶性维生素:是以维生素原的形成存在于植物中组织,维生素原能够在动物体内转变成脂溶性维生素,包括VA、VD、VE、VK;水溶性维生素:无维生素原,存在于植物组织的就是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拮抗物:指那些具有与维生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却不具有维生素生理功能的物质;维生素类似物:除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外,还具有维生素功能的一些化合物;维持需要:维持状态时,所有营养物质仅用于维持生命的基本代谢及必要的活动,此时,动物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基础代谢: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宜的温度和绝对安静中,空腹、清醒、静卧、放松状态下,维持自身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内源尿氮: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体蛋白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除出的最低生理限度的氮;代谢粪氮:指动物采食无氮饲粮时经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氮;饥饿代谢:动物绝世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维持:指健康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营养素处于收支平衡时的状态;孕期合成代谢妊娠效应:妊娠母猪喂以与空怀母猪相同的维持日粮时,除能满足一窝仔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增重也高于空怀母猪的现象;产乳高热症:调节血钙水平的内分泌系统失调,临产前口服维生素D;酮病:产后采食量不粗和产奶量迅速上升导致机体能量负平衡,血糖降低,此时体脂所产生的甘油通过糖异生过程来弥补血糖不足,脂肪酸部分因不能生糖而转化为酮体,分娩后提高采食量,给患病牛静脉注射葡萄糖;营养需要:指动物在一定条件下维持生命健康正常生长喝良好的生产性能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要求;饲养标准:规定了各种动物为了获得不同生产目的和生产性能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量定额,并介绍了包括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及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数据等相关资料;寡糖:由2~10个单糖单位通过糖苷键链接而成的小聚合体,介于单糖与多糖之间,又称低聚糖;非淀粉多糖NSP:是由若干单糖通过糖苷键链接成的多聚体,包括除α-葡聚糖以外的大部分多糖分子;脂类:是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种不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苯、氯仿的物质;大题:1.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非反刍动物消化吸收: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2参与脂类消化主要是胰脂酶、磷脂酶、胆固醇脂水解酶、胆汁3消化产物甘油一酯,脂肪酸,溶血性卵磷脂,胆固醇4主要吸收吸收部位是空肠,并以易化扩散方式吸收5胃内为酸性环境,对脂肪的消化不利,在胃内起初步的乳化作用;反刍动物消化吸收:1瘤胃是反刍动物脂类物质的主要消化部位,在瘤胃中脂类物质得到明显的改组,瘤胃对脂类的消化有四个特点:1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氢化变成饱和脂肪酸,使必须脂肪酸含量减少2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化反映3甘油变成挥发性脂肪酸41微生物合成的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数量增加2脂类物质通过网、瓣胃是几乎不发生变化,进入周围后消化吸收于单位动物相似.3瘤胃壁只吸收VFA和短链FA;代谢:1:能量充足时体内的脂类物质主要以在脂肪组织中和肌肉组织中合成甘油三酯为主,饥饿时,以甘油三酯氧化为主2猪和反刍脂肪合成主要在脂肪组织进行3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均可利用消化道吸收的脂肪酸作为脂肪的原料4非反刍动物体脂受饲料影响大而反刍动物影响小5氧化供能是脂类物质的主要作用2.比较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的异同反刍动物:1主要消化部位为瘤胃2VFA75%由瘤胃壁吸收,20%由皱,瓣胃吸收,5%由小肠吸收3葡萄糖来源是糖异生,其前体物是丙酸4以瘤胃消化为主,以小肠,盲肠,结肠消化为辅;以VFA为主代谢,葡萄糖代谢为辅;单胃动物:1消化始于口腔,尤其是淀粉2消化道前端消化和吸收营养性CH2On后端回肠末端以后主要是微生物消化结构性CH2On 3主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为化学性消化4以葡萄糖代谢为主,VFA代谢为辅;3.比较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的异同4.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在胃和小肠内部进行主要靠酶消化蛋白质在胃内首先被胃蛋白酶水解为蛋白胨胃蛋白冻在小肠内被胰蛋白酶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然后被吸收带谢氮相对与饲料氮的比例低特别是日粮蛋白质缺乏时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约70%的蛋白质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而分解百分之三十在肠道内被消化酶所分解蛋白质首先在瘤胃内被微生物吸收一部分在真胃里被蛋白酶水解在小肠内最终水解为氨基酸后被吸收反雏动物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止有食物里的还有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菌体蛋白代氮相对于饲料氮的比例高5.比较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6.相同点: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器官,和消化原理相同口腔胃胰脏肝脏肠道物理的是采食咀嚼胃肠蠕动将食物磨碎混合推动食欲后移化学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酶或饲料中所含有的消化酶对饲料进行分解不同点:反刍动物利用瘤胃微生物发酵能对难于消化的物质进行消化大大提高了植物性食物的利用率同时为了适应这种消化方式反刍动物的瘤胃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发生了变化;7.比较动植物的养分组成的异同(1)植物性饲料与动物体中都以水含量最高;不同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较大,含水量在5%-95%之间;动物体内水分含量比较稳定,一般占动物体重的60%-70%2植物性饲料干物质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动物干物质主要为蛋白质;其次为脂肪3植物性饲料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包括无N浸出物和粗纤维,其中无N浸出物主要为淀粉;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主要为葡萄糖等可溶性糖类,储存形式为糖原,含量小于1%,动物体内不存在淀粉和粗纤维;4植物体内除了真蛋白质之外,还有大量的NPN,动物体内的蛋白质主要是结构物质,除了真蛋白之外,还有少量游离氨基酸和激素,构成动植物体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植物可以全部合成自身需要的氨基酸,而动物不能全部合成;5植物性饲料的脂类主要包括结构脂类和贮存脂类,脂类主要是腊脂植物表面糖脂和磷脂线粒体、内质网、质膜;动物体内脂类主要以脂肪作为能量的贮备形式,构成体组织的脂类主要是磷脂,不含树脂和腊脂;动物因种类、品种、育肥程度不同,植物因品种不同,含脂量差异大6植物性饲料不含Va而含胡萝卜素,动物体内相反7动物体内的矿物质比植物多;动物体内钙、磷大于植物,钾低于植物,其他微量元素相对稳定;植物多受种类、土壤、肥料、气候、收获期的影响,变异很大;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钙:幼龄动物佝偻病骨质软弱,腿骨弯曲脊柱呈弓状古端粗大行动不便成年动物骨质软化病骨组织疏松呈海绵状骨骼和牙齿的构成部分调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的凝集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磷软骨症牛异食癖猪鸡营养性瘫痪马骨折骨骼和牙齿的组成部分磷脂是细胞膜的成分高能分子的成分遗传物质的成分辅酶的成分铁运输作用酶的成分防御疾病贫血呼吸加快铜促进红细胞的合成酶的成分参与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合成贫血运动失调骨质疏松羊毛褪色钴参与维生素b12的合成直接参与造血过程贫血食欲衰退生长停滞锰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是体内许多酶的激活剂可以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动物的正常繁殖有关可能与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鸡滑腱症猪脚跛症碘构成甲状腺素与角蛋白的代谢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过程有一定关系甲状腺肿大繁殖力下硒抗氧化作用与腺体组织有关维持正常的繁殖功能与动物免疫功能有关反刍动物白肌病雏鸡渗出性素质病锌不完全角化症,皮炎,长骨畸形,繁殖影响抗氧化铬抗应激维生素b1一硫铵素多发性神经炎观星状角弓反张维生素b2核黄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过敏皮肤干裂视力下降繁殖力下降被毛生长不良生长发育速度下降鸡卷爪麻痹症维生素b3泛酸皮炎运动失调后知肢鹅步狗坐幼反刍动物胃肠机能紊维生素b4雏禽胫骨短粗滑腱症仔猪腿部呈外八字呈狗坐姿势维生素b5鸡黑舌症滑腱症猪癞皮病维生素b6食欲不振,皮炎繁殖机能紊乱家禽成神经状态眼睑发炎,水肿羽毛粗糙猪出现共济失调腹泻脂肪肝维生素b7鸡滑腱症皮炎脂肪肝肾病维生素b11贫血鸡滑腱症神经症状,猪繁殖和泌乳紊维生素b12机能障碍贫血滑腱症猪下痢呕吐,共济失调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觉保护上皮组织完整促进性激素生成促进生长维护骨骼的正常生长和修补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维生素D降低小肠酸度促进钙磷吸收,促进骨骼钙化与粘膜细胞分化有关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促进激素分泌,促进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激素的生成促进免疫蛋白的生成提高抗病力维护肌肉正常功能,抗癌作用维生素K参与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维持正常血凝利尿强化肝脏解毒能力及降低血压1.维持状态下矿物质和维生素代谢的特点1矿:内源损失少循环利用率高矿物质元素的内源损失量可以通过平衡实验测定2.V:内源损失少或在体内分解生产性能指标对饲粮V添加量反应不敏感;蛋白质:1.生产中平衡饲料AA时,应重点考虑哪些问题1AA的缺乏2AA的失衡3AA相互间的关系:拮抗,转化,互补;2.提高NPN利用率的措施1代替日粮中蛋白质的尿素应逐渐加入,需要2-4周适用期 2需供给一些微量元素 3补饲尿素时,饲料中还应供给一定蛋白质10%-12%4充分供应足够的可溶性CH2On5控制尿素用量6正确使用:均匀拌入日粮,添加尿素的高蛋白质精粹使用尿素舔块,使用包被尿素,添加尿素青贮,尿氨化秸秆7延缓NPN分解速度8注意氨中毒93月龄以下不能喂,采食尿素2h后饮水;3.反刍动物利用NPN原理反刍动物摄入的非蛋白氮进入瘤胃后,氨基酸、肽、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可以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尿素等非蛋白氮被采食后,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分解成氨少部分氨直接被瘤胃微生物用于合成蛋白质,大部分氨通过瘤胃吸收于肝脏,并在肝脏中转为尿素,再进入瘤胃形成氮素循环.4.肽的吸收特点及营养生理作用1吸收机制:1 不需消化,直接吸收2吸收特别快3具有100%吸收的特点4吸收时不需耗费人体能量5起载体作用2作用:寡肽促进AA吸收,加快蛋白质合成2提高矿物质元素吸收与利用率4提高饲料的风味及诱食作用4促进生长作用5.简述蛋白质营养生理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成分2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3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4提供能量,转化内糖和脂肪5动物产品的主要成分;6.列出猪和家禽常见EAA名称,常见拮抗对,转化对1生长猪10个:赖lys;蛋met;色trp;苏thr;亮leu;异亮ile;精arg;苯丙phe;组his;缬val笨蛋来宿舍晾衣晾鞋2成年猪8个:无精,组3禽13个:10+甘gly;光cys;酪tyr4拮抗:赖和精;亮,异亮和缬;苏,甘,丝和蛋;5转化:蛋—半胱,胱苯丙—酪甘—丝7.解释AA之间的拮抗,平衡,转化及中毒关系拮抗1 饲料中某一种或几种AA的浓度过高时影响其他AA的吸收和利用,降低AA的利用率 2 作用机理:肠道吸收过程中转运载体的竞争,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转运载体的竞争,代谢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平衡:1饲粮AA之间的比例和数量与动物需要AA之间的比例与数量一致性程度;2 失衡结果:蛋白质,能量,有机物利用率下降,生产水平和效率降低;转化:某些AA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AA,有些转化AA对可逆,有些则不可逆,如谷—谷氨酰胺,苯丙-酪中毒:1 AA过量表现出毒性作用,蛋氨酸的毒性远远大于其他氨基酸2 AA的毒性可能与其他AA之间的拮抗作用有关;脂类:1简述脂类的定义和分类定义:是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类不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苯,氯仿的物质;分类:脂类按是否与碱发生皂化反应,可分为皂化脂类和非皂化脂类;2简述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2贮备能量3提供必需脂肪酸4协助可溶性物质的吸收 5维持体温防护作用及提供代谢水6调节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3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分类及营养生理功能EFA:指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要饲粮供给,在体内具有明确的生理作用,是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类:亚油酸,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功能:1作为生物膜的构成物质2合成前列腺素3调节胆固醇代谢4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4.CLA概念和功能共轭亚油酸:是一组亚油酸异构体,是一类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双烯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总称.功能作为生长添加剂2可预防或缓解一些疾病3代谢调节4免疫调节和抗癌5抗氧化特性5.脂类氧化酸败的概念与危害1氧化包括自动氧化是一种自由基激发的氧化反应和微生物氧化是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所催化的氧化;酸败:脂肪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种现象称为脂肪的酸败;2危害:导致脂肪营养价值降低产生一些不良气味,影响适口性严重时损伤动物体内组织细胞;6如何在饲料中加入油脂1直接加入:将油脂按比例均匀的加入饲料中2配成高油料后加入:高油料必须现配现用3植物油脂与动物油脂混合:按1:1或2:1比例混合后使用效果更好;4加热消毒;碳水化合物1.非淀粉多糖的概念,分类及营养抗性概念:NSP是由若干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多聚体,包括除a-葡萄糖聚糖以外的大部分多糖分子;分类:根据溶剂性,分为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和非水溶性非淀粉多糖;根据结构特点分为纤维素INSP,果胶SNSP,半纤维素SNSP,INSP;抗营养特性:对反刍<对猪1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2降低能值的负效应3增加内源物质的损失;对家禽:产生粘性粪便,降低生产性能;克服措施:1添加酶制剂2水处理3添加抗生素4其他,如日粮中加燕麦壳;2.瘤胃发酵碳水化合物的利弊优点:1供给能量2可分解粗纤维且使细胞内营养因素得到充分利用,植物细胞壁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后,使微生物非淀粉多糖变得可用,使植物内的营养物质也被释放供动物充分利用,因而非淀粉多糖对宿主动物有显着供能性;3.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以及B族维生素;缺点:1.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是一种含能较高气体,通过暖气排出体外,不被动物所利用;2.大量消化CH2On有能量损失3.降低了碳水化合物供给葡萄糖的效率;4.容易降低瘤胃PH,抑制发酵,不利于粗纤维消化;3.寡糖的概念极其性质1概念:寡糖是由2-10个单糖单位,通过核苷酸键连接而成的小聚合体,位于单糖与高度聚合多糖之间,又称低聚糖2寡糖可分为普通寡糖和功能寡糖,前者由a糖苷键连接,可被肠道消化酶降解,蔗糖、麦芽糖等属于普通寡糖,后者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非消化性寡糖;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1.研究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化学分析法1化学分析 2.消化实验3.代谢实验4.平衡实验5.饲养实验6.屠宰试验7.析因法和综合法8.同位素技术9.外科手术造瘘2.消化实验:目的: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或能量的消化率或饲料养分的可消化性为目的试验方法:有体内消化实验全收粪法·指示剂法·肛门回肠收粪、尼龙袋法、体外消化实验动物微生物消化液·酶步骤:1.动物选择2.日粮匹配3.实验步骤:预试期·正式期4.粪的收集和处理5.养分消化率和消化能的测定间接法原理:先测一种营养价值比较完善的基础饲粮的消化率,再测由70%-80%此种基础饲粮的与20-30%被测饲料构成的混合饲料的消化率,通过两次试验结果套算出被测饲料的消化率;体外法原理:根据动物消化生理特点,在实验室中人工模拟动物胃肠道内环境;先后用胃及小肠中的主要消化酶处理饲料样品,过滤、冲洗、烘干经酶处理过的饲料残渣,分析测定饲料样品和残渣中的成分含量,然后用饲料中的成分量减去处理后残渣中的成分量即得饲料成分的消化量,进而计算饲料成分的消化率;3.代谢实验:目的:是测定饲料的代谢能或营养物质利用率方法有诱饲法和强饲法步骤:1.诱:1.动物选择2.饲粮准备3.禁食诱饲训练4.正式期2.强:1.2.3.预饲期3d4.正式期营养需要:1.生产中如何正确运用饲养标准选用标准的科学性2.应用标准定额的灵活性3.依据产业定位确定营养标准的原则;2.饲养标准中数值的表达方式有哪些饲粮营养物质的含量,便于饲粮配合 2.每日每头养分的需要量,便于饲料供应 3.不同的生产目的的营养物质需要量4.单位能源浓度,便于衡量采食量和营养平衡5.按体重和代谢重表示,便于估计和调整需要量6.按生产力表示,便于饲料供应家禽ME 猪DE ME 奶牛产奶NE 肉牛增重NE 羊 DE ME3.饲料营养成分对产蛋性能及产蛋品质的影响能量影响蛋重2.蛋白质和AA平衡:蛋重、产蛋量3.必需脂肪酸:蛋重、产蛋量、蛋中指数含量4.矿物质元素:产蛋量ca Na 蛋壳质量Ca;P;Vd厚度强度光洁度、蛋成分I.Se5.维生素:产蛋量蛋壳质量孵化率蛋中V含量4.营养对产毛的影响1.能量;Pr 或 AA 缺乏会限制毛蛋白质合成降低产毛量和品质2.Cu 不足降低产毛量和毛的弯曲度3.Zn 不足生长受阻和强度降低4.叶酸吡哆醇影响皮肤表皮和皮肤健康和毛的成长5.影响产蛋家禽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微生物需要的因素E:维持产蛋能量需要体组织变化和卵巢发育需要 2.Pr:维持产蛋体组织变化蛋白需求3.AA:必须AA缺乏可降低产蛋量降低饲料利用率 AA平衡可提高产蛋量和饲料利用率过量的AA会降低产蛋量和饲料利用率4.矿:所有影响摄食量的因素:品种个体大小健康情况能量浓度环境状况生理阶段高峰时需要量高老龄低5.V: Va沉积 Vd :Ca·P代谢需要 VE:生长速度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 VB:物质代谢 V的趋势上升生产水平上升密度上升抗病能力下降6.试述营养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对初情期的影响2.对排卵的影响3.对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的影响4.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5.对产后发情间隔的影响6.对中长期繁殖性能的影响7.妊娠营养需要。
动物营养学营养需要的度量及研究方法
R = aWb+cX+dY+eZ+∙∙∙∙
生产需要
R: 养分的总需要量 aWb: 维持的养分需要量 Wb: 代谢体重; b=0.75 a: 常系数, 每kg代谢体重的维持需要 X、Y、Z ∙∙∙: 不同产品中某养分的总含量或总沉积量 c、d、e ∙∙∙: 养分用于不同产品生产的利用效率之倒数
动物的反应(生产性能, P)
一、反应曲线法 (综合法)
1. 原 理
ΔP ΔI 养分供应水平(养分采食量, I) 维持需要点
动物的反应:通常指生产性能, 常用指标有日增重、 产仔数、养分沉积量、血液指标等;
ΔP/ΔI: 指单位摄入养分的产品生产率, 以最佳生产水 平为目的, 确定为了某一生产目的的养分需要量;
第十一章 动物营养需要的 度量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营养需要的度量
一、动物所需的养分种类(营养物质指标)
必 需 维生素
动 物 能量 蛋白质 氨基酸
矿物质 亚油酸 采食量
(EAA) 脂溶性 水溶性
猪 ++ + + + + - +
禽 ++ + + + + + +
反刍动物 + + - + - + - +
表中+表示动物需要的指标; EAA: 生长猪10种, 生长鸡11种, 包括甘氨酸
二、养分需要量的度量
养分需要量的度量方法 1. 单位时间的需要量
能量:千、兆焦耳/头·日表示 养分:以g或mg/头·日表示 2. 日粮浓度 单位重量饲粮的营养物质含量, 常结合采食量使用. 能量浓度:千卡或千、兆焦耳/kg 养分浓度:%;g/kg或mg/kg;IU/kg
3. 与某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 能量与蛋白质比例: 家禽的常用指标, 千卡/g, g/兆卡 EAA与蛋白质的比例: EAA g/CP 100g EAA与赖氨酸的比例: 以赖氨酸为100表示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科学,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动物营养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用于测定营养素的化学方法、测定疾病的生物学方法、测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分子学方法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
一、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是一种研究动物对各种饲料的反应和生理代谢的方法。
这类方法通常涉及动物的生长速度、饲料摄入量、元素代谢率、泌乳量等指标的测定。
常用的生物学方法包括:1.生长研究生长研究是一种基本的动物营养学方法。
通过对动物生长曲线的测定,可以了解不同饲料对动物生长的影响,从而确定动物所需的饲料或营养素。
2. 元素代谢率测定元素代谢率(EMR)测定是研究代谢的重要方法,通常用于测定动物对不同饲料中矿物质的吸收情况。
测定EMR需要对饲料进行标记,然后测定动物体内的同位素含量,进而计算出EMR。
3. 泌乳研究泌乳研究是以母牛产奶量、奶脂率和奶蛋白质含量等为观测指标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不同饲料组的牛奶产量和品质的比较,可以确定最适宜的饲料或营养素组合。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一种量化营养素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基于测定动物组织或排泄物中的化学成分,从而研究不同饲料或营养素对营养物质的影响。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1. 量化饲料成分化学方法最基本的应用之一是分析不同饲料中的主要成分。
通过分析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主要成分,可以为动物研究提供重要的营养学信息。
2. 分析动物组织或排泄物中的化学成分化学方法也可以用于分析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
例如,通过分析粪便、尿液、尿素和血清等样品中的蛋白质、氮、磷、钙等元素,可以确定动物对特定饲料的反应。
三、分子学方法分子学方法是一种研究营养素和基因之间关系的方法,它可以揭示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动物营养学研究提供更深入的信息。
常见的分子学方法包括:1.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研究营养与生物过程之间的关系。
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生长实验
▪ 粪中干湿对计算无影响,但指示剂和营养物质含 量须来自同一粪样,其缺点是很难找到回收率很 理想的指示剂物质。要求指示剂的回收率在85% 以上才有效。
一、体内消化实验
(二)指示剂法 2、内源指示剂法
▪ 该法是指用饲粮中自身所含有的不可消化、吸收 的物质作指示剂。
▪ 特点:可减少将指示剂混入饲粮的麻烦,且用此 法测定饲料消化能和蛋白质消化率与全收粪法无 显著差异。
D A B 100% B A:基础饲粮养分消化率
F
B:顶替后混合饲粮养分消化率
F:被测饲料养分占混合饲粮该养分比例
一、体内消化实验
1、肛门收粪法
(3)实验步骤:
▪ 交叉实验可以减少动物对先喂正常基础料,后喂 顶替混合料不适应带来的误差,则用两组动物进 行交叉,如下表。被测饲料取代基础饲粮的比例 大小,是影响准确度的重要因素,取代比例过大, 会造成第一、二次饲粮中养分含量比例差异太大; 取代过少,被测饲料的代表性弱,将影响结果的 准确度。
(二)指示剂法
1、外源指示剂法
▪ 即从预试期开始就将指示剂加入日粮中混匀,喂 与试验动物,除每日只收集部分粪样外,其它与 全收粪法相同。试验期完,将所有收集的粪样混 匀,再分析粪中营养成分和指示剂含量。营养物 质的消化率用下式计算。
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100 日粪粮中中指指示示剂剂含含量量%% 日粪粮中中营营养养物物质质含含量量%% 100
一、实验设计 二、实验结果的线性分析法 三、实验动物、环境、饲粮及记录
四、群饲与单饲 五、任食与限食 六、纯合饲粮和实验动物
第五节 比较屠宰实验
一、比较屠宰实验的适用范围 二、屠宰方法和测定指标
动物营养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动物学营养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解1、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少、合成速度慢,不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必需有饲料提供的氨基酸。
2、常量矿物质元素:动物体内含量在0.01%的矿物质元素。
3、动物的营养需要:每头(只)动物每天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需要量。
4、代谢能:可被动物利用的养分中所含有的能量成为代谢能。
极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消化道气体能后剩余的能量。
5、维持:健康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养分处于收支平衡,化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6、过瘤胃蛋白质:未被瘤胃微生物将降解的饲料蛋白进入雏胃和小肠,这部分饲料蛋白质称为过瘤胃蛋白质。
7、必需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8、饲养标准:格局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动物世纪生产的总结,对各种待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额定做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称为饲料标准。
9、消化能:动物采食饲料的总能减去动物排出粪便所含能量即为消化能。
10、内源尿氮:动物在维持状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体蛋白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出的氮称为内源尿氮。
11、代谢粪氮:动物采食无氮日粮是经粪排出的氮。
12、维生素;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13、净能: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的能量。
14、营养物质(营养素):饲料中能被动物利用,用于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有效成分。
15、基础代谢:体况良好的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16、理想蛋白质:可消化蛋白质中所含可利用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生长、生产所需氨基酸比例相一致的蛋白质称为理想蛋白质。
17、粗纤维:并非一种纯净化合物,它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所组成的混合物。
18、饮料能量净效率:产品中所含能量与用于形成产品的饲料有效能的比值。
19、限制性氨基酸:饲料中某种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同时由于该种氨基酸的缺乏限制了动物对氨基酸的利用,这种缺乏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孕期合成代谢”的机理推测: (1)妊娠期间由于甲状腺和脑下垂体等内分泌腺机能的加
强,提高了合成新组织的能力。
(2)妊娠期间营养物质用于维持的比例减少。
(3)体内高能值组织为含水分多而含能较低的蛋白质所代 替。
56
三、胎儿发育规律
(一)胎重、胎高和胎长的增长
猪胎重的增长特点:前期慢,后期快,最后更快。 胎重的2/3是在妊娠最后1/4期内增长的。 猪胎高、胎长的增长特点:前、中期较快
22
生长营养需要
生长的概念及衡量 生长的一般规律 生长营养需要特点
23
一、生长的概念
从物理的角度看,生长是动物体尺的增长和体 重的增加;
从生理的角度看,则是机体细胞的增殖和增 大,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日趋完善;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生长又是机体化学成分, 即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分等的积累。
24
50
表二18-、4 母母猪体妊变娠期化间规子宫律、胎衣和胎水的重量
(引自宋育,1995)
妊娠 天数
子宫
胎衣
胎水
重量 与 47d 重量 与 47d 重量 与 47d
(g) 比(%) (g) 比(%) (g) 比(%)
47 1300 100 800 100 1350 100
63 2450 189 2100 420 5050 374
2.析因法 总营养需要=维持营养需要+生产营养需要
R=aW0.75 +cX+Dy+eZ
6
二、维持营养需要
维持:指动物不生产、 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 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的状态。
维持需要: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需要 量。
7
动物的营养与代谢实验教学方法总结
动物的营养与代谢实验教学方法总结动物的营养与代谢实验是动物科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探究动物的营养需求、代谢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等。
本文将总结动物的营养与代谢实验教学的一些常用方法,并阐述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一、饲料成分分析法饲料成分分析是了解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及比例的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饲料样品的化学分析,可以获得多种重要的营养数据,如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物质等。
通过对不同饲料样品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不同饲料对动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优点:能够直接了解饲料的营养成分,并评估其适用性。
缺点:需要专业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成本较高,需要较长时间。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营养饲料研究、饲料配方设计等。
二、代谢率测定法代谢率测定是了解动物体内能量产生和消耗情况的常用方法。
通过测定动物在实验条件下的氧气摄入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可以计算出体内的代谢率。
代谢率是评估动物能量代谢和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
优点: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动物的代谢状况。
缺点:需要专业仪器设备以及对动物容器环境的严格控制。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代谢研究、能量平衡评估等。
三、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动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表现,了解其对营养和代谢的反应。
比如观察动物的进食行为、活动情况、休息时长等信息,可以间接评估其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效率。
优点:方法简单直观,不需要特殊实验设备。
缺点:结果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误差。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动物行为学、食性研究等。
四、生化指标测定法生化指标测定是通过分析动物体内生化物质的含量和活性来评估其营养状况和代谢活动的常用方法。
通过血液、组织或尿液样品的采集和化学分析,可以获得多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脂肪代谢产物、酶活性等。
优点:能够提供详细的生化数据,评估动物体内营养和代谢的变化。
缺点:需要专业实验室进行生化分析,操作较为复杂。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动物体内代谢过程及相关疾病的研究。
第十四章 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
一、概念:
营养需要(nutrient requirements) 也称营养需要量。 是指动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 或达到一定生产性能时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 的最低数量。
营养需要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用于维持本身的生命,表现在基础代 谢、自由活动及维持体温三个方面,称为维 持需要; 另一部分用于动物生长或生产,这一部分称 为生产需要,根据生产目的不同,又可把生 产需要分为生长需要、产奶需综合法、析因法
析因法例题
如体重600kg奶牛,日产标准奶30kg 每天的NE需要量: 维持需要= 85 × 600 0.75 =10305 千卡 产奶需要=740×30=22200千卡 总NE需要=32505千卡
综合法与析因法比较 综合法确定的需要量 > 析因法; 析因法具有更大应用前景; 综合法可用于验证析因法结果。
二、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
1.综合法:是根据动物的总体反应来确定其对 某种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 综合法是研究营养需要最常用的方法,包括 饲养试验法、平衡试验法、屠宰试验法、生 物学法等。
在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剂量 (某养分的食入量)—效应(增重、产毛、 产蛋或泌乳等)反应的原则,通过回归分析 法,确定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
2.析因法: 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可剖析为 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两大部分,即: 总营养需要=维持需要+生产需要 生产需要又可细分为产奶、产蛋、增重、 繁殖、产毛需要等。
用公式表示为: R=aW0.75+cX+dY+eZ 式中:R为养分总需要量, W0.75为代谢体重, a为常数,即每1kg代谢体重的维持需要, X、Y、Z分别为不同产品(奶、蛋、肉、 胚胎)中某养分的总含量,c、d、e分别为饲料 养分用于不同产品的利用率的倒数。
猪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
物中的内源性氨基酸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相对 能反映饲料的可利用氨基酸水平。因此,在配合猪
而言低蛋白质水平饲料(如谷类和淀粉质豆类)的 日粮或分析氨基酸的需要量时 SID 更精确,然而,
36
中国饲料
2009 年第 10 期
SID 值会受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量的影响, 因而
也会受饲料摄入量的影响。因此,应该在相同的环
但 是 ,回 肠 末 端 氨 基 酸 表 观 消 化 率 (AID)测 值不能预测在猪体内可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
定技术(回肠末端瘘管技术、回直肠吻合术)易忽 量,不能用于实际的日粮配制中,这样就又提出了
视猪体内源性氨基酸分泌量对消化率测定值的影 回肠标准化消化率(SID)的概念。
响, 所以不能准确评定饲料氨基酸消化率 (李德
不 具 有 可 加 性 主 要 原 因 可 能 是 测 定 的 AID 值 和 区分导致产生特异性内源氨基酸的饲料原料。SID
日 粮 氨 基 酸 水 平 呈 非 线 性 关 系 (Fan 等 ,1994)。 值在配合日粮中具有可加性 (Stein 等,2005),既
(2) 由于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在消化物或者排泄 反映了 TID 又反映了特定内源氨基酸损失值,最
质日粮方面, 相比传统的消化能体系具有很大的 优越性。 所以我国猪饲料能量价值评定方面采用 净能体系指日可待。 1.2 猪 饲 料 氨 基 酸 消 化 率 的 生 物 学 效 价 评 定 氨基酸消化率是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营养价 值的重要参数。 饲料中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经历 了 粪 表 观 消 化 率 、 回 肠 表 观 消 化 率 (AID)、 回 肠 真 消化率 (TID) 等阶段, 目前标准化回肠消化率 (SID)相对科学并且得到国际的认可。表 2 总结了 有关饲料氨基酸效价的概念和缩写。
动物营养基础综合练习题
动物营养基础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限制性氨基酸、微量矿物质元素、饲养标准、消化能、内源尿氮、必需氨基酸、常量矿物质元素、动物的营养需要、代谢能、维持、理想蛋白质、维生素、净能、营养物质、基础代谢、过瘤胃蛋白质、必需脂肪酸、代谢粪氮、粗纤维、饲料能量净效率二、填空题1、维生素一般分为两大类,它们是和。
2、反刍动物瘤胃蛋白质划分为、和。
3、请写出三种常量矿物质元素,它们是、和。
4、在抗氧化作用方面,和具有协同关系。
5、饲料中用于和的能量称为净能。
6、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和两种。
7、根据试验动物种类不同以及试验要求的不同,一般消化试验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和。
8、植物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化范围是,动物体内水分含量一般为。
9、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包括、和。
10、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的方式包括、、。
11、粗纤维主要包括、和三种物质。
12、猪的日粮中粗纤维水平一般为,鸡的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一般为。
13、根据矿物质的生物学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类,它们是、和。
14、请写出三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和。
15、写出下列典型缺乏症:维生素A ,维生素D 。
16、维持状态下的净蛋白质需要量主要是根据和推算的。
17、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18、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指占的百分数。
19、幼龄动物出现佝偻症,主要与、和缺乏有关。
20、脂类的理化特性包括、和。
21、写出下列典型的缺乏症:家禽缺乏维生素B2,幼龄动物缺铁。
22、全粪收集法测定饲料消化率时,可根据测定养分的不同要求分为和。
23、饲料中的粗纤维在反刍动物瘤胃中最终被分解为三种挥发性脂肪酸,它们是、和。
24、绝食代谢的要求是、和。
25、根据矿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可将其分为两类,它们是和。
26、植物性油脂之所以呈液体状,其原因是含量高,相反,动物性脂肪呈固态,是因为含量高。
27、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有和构成的。
28、为了防止幼龄动物出现贫血症状,通常应在其日粮中注意添加、和三种微量元素。
动物营养研究方法
X 100%
一、消化试验概念与目的
真消化率=
[食入养分 -(粪中养分-内源养分)]
食入养分
X100%
一、消化试验概念与目的
食入饲料总能 - 粪中总能
食入饲料总量 (kg)
表观消化能(MJ/kg)
食入饲料总量(kg)
一、消化试验概念与目的
真消化能(MJ/kg)
食入总能 - (粪中总能-内源能)
饲料消化能 = (33.47-8.34)/2 =12.57(MJ/Kg)
消化能值的测定
2)间接推算:
根据每日食入的可消化粗蛋白质(X1 )、可消化粗脂肪(X2)、可消化粗纤维(X3)、可消化无氮浸出物(X4)的量(克),用下列回归公式计算每日食入饲料的消化能(Y千焦)。
消化能值的测定
Y(牛)=24.23X1 +34.10X2+18.49X3 +16.99X4 ± 4.18%
粪中养分含量
粪中指示剂含量
饲粮养分含量
100-
×100
×
养分消化率(%)
=
指示剂法
1)T型瘘管 · 优点:安瘘管后对荷术动物生理影响小; · 缺点:必须用指示剂,因不可能收集全部粪尿,由此取样缺乏代表性,而且较麻烦。
图1、T型瘘管示意图
回肠末端 消化率测定
2)回-直肠吻合术
优点:收粪简便,而且可收集全部粪样; 缺点:手术复杂、成功率低和护理相对麻烦。
间接测定 二次消化试验
消化率的测定
第一次:测定基础饲粮养分消化率 第二次:测定新饲粮养分消化率 为减少动物的影响,用二组动物同时试验 新饲粮组成:70-85%基础饲粮+15-30% 被测饲料
第一组
十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二、研究方法
2、析因法
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的原理,分 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各项需要之和即为 畜禽的营养总需要量。
养分总需要量=维持需要+生产需要
二、研究方法
如体重600kg奶牛,日产奶30kg NE需要量: 维持需要= 85 × 600 0.75 =10.305 千卡 产奶需要=740×30=22.200千卡 总NE需要=32.505千卡
2、需要量
标准的主要内容。
饲养标准中的指标体系
1.能量指标体系 DE、ME、NE、TDN、NND 2.蛋白质指标体系 CP、DCP、RDP、UDP、DIP、UIP 3.氨基酸指标体系 EAA、DAA、TDAA、TAAA 4.其他指标体系 采食量、EFA、维生素、矿物元素及非由于素指标
饲养标准中数值的表达方式
如用饲养试验确定猪饲粮中适宜食盐水平:
食盐(占饲粮% ) 0 0.1 0.2 0.3 0.4 0.5 1.0
ADG(kg)
.40 .63 .66 .67 .67 .67 .61
F/G
3.45 3.20 3.21 3.26 3.32 3.36 3.37
二、研究方法
• 优点
直接、客观,便于应用。
• 缺点
一、概念
2、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 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 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 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一、概念
3、饲养标准含义
二、研究方法
•综合法与析因法比较
动物营养学 第十章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动物营养学第十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动物营养学第十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第十章动物的营养需求和喂养标准第一节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研究方法第二节喂养标准第一节动物的营养需要及其研究方法一、营养需求概念(I)营养需求:指在某一状态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即数量与质量的要求)。
性能和环境条件等的不同,动物需要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就不同。
见《动物营养学》p183.由于动物的种类、种类、年龄、性别、生理功能、生产目的和生产(二)最低需要量:它指的是动物必须获得的最低营养量,以防止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不足。
(三)适宜需要量:(四)供给量:使动物处于饲料充分利用、生产处于最佳状态或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状态;次优需求:指养分的供给虽不足以使动物产生明显的临床缺乏表现,但却能严重影动物的生产性能。
响分需要量。
在适当需求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保险系数(安全系数),就可以获得这种供应。
营养需要量、供给量是针对动物群体而言,是平均值。
二、动物营养需求指标及表达方法(一)指标:主要指标:1采食量:干物质或风干物质的采食量。
第188页。
目前,在各国的动物饲养标准中普遍使用2.能量:有de;me;ne。
小鸟:多用途的我。
各国都比较一致。
猪:德,我。
De在中国使用。
各国不完全一致。
美国、加拿大等国用de;欧洲多用me,也同时标出de。
反刍动物:德,我,东北。
多用途ne。
3.蛋白质:cp和dcp。
奶牛饲养标准中既有CP,也有DCP,反刍动物还用过瘤胃蛋白和瘤胃降解蛋白。
4.氨基酸:部分或全部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一般列在饲养标准中5.必需脂肪酸:大多数喂食标准中都列出了亚油酸的要求。
6.维生素:反刍动物:部分或全部脂溶性维生素;非反刍动物:部分或全部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
7.矿物元素:钙、总磷、有效磷、钠和氯(或食盐);微量元素中铁、铜、锌、锰、碘、硒等。
(二)营养需求表述:每人每天需要1份:常用于小型厂(场)或非全价日粮的供给。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技术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技术一、引言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技术是畜牧养殖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动物的饲料摄入、消化吸收、营养代谢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实验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畜牧业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动物营养和饲料实验技术两个方面,介绍相关的实验方法和研究进展。
二、动物营养实验技术1. 饲料成分分析饲料成分分析是动物营养研究的基础,通过分析饲料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成分的含量,可以确定饲料的营养价值。
常用的方法有干物质测定、粗蛋白测定、粗脂肪测定和粗纤维测定等。
2. 饲料消化率测定饲料消化率是评价饲料对动物的营养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粪便收集法和氨氮测定法。
粪便收集法通过收集动物排泄物中的粪便,测定其中的干物质和养分含量,从而计算出饲料的消化率。
氨氮测定法则是基于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氨氮与饲料中的氨氮的关系,通过测定粪便中的氨氮含量,计算出饲料的消化率。
3. 营养需求测定动物的营养需求是指为维持正常生长、繁殖和健康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
通过实验测定动物在不同生理阶段和环境条件下的营养需求,可以为合理配制饲料提供依据。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营养限制试验、营养补充试验和营养平衡试验等。
三、饲料实验技术1. 饲料配方设计饲料配方设计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原料的特点,合理选择和配比饲料原料,制定出满足动物需求的饲料配方。
通过实验确定适宜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常用的方法有线性规划法、试验法和模型预测法等。
2. 饲料添加剂的研究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中添加的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物质。
通过实验研究添加剂的种类、用量和作用机制,可以为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生长试验、生理指标测定和代谢试验等。
3. 饲料加工技术饲料加工技术是将饲料原料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的技术。
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饲料品质的影响,可以为饲料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
动物营养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动物营养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动物营养评价的原理与方法是通过定量研究和分析动物食物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而评价动物的营养状态和食物的营养质量。
动物营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制定适宜的饲养方案,以保证动物的生长、繁殖和健康发展。
下面我将介绍常用的动物营养评价原理和方法。
在动物营养评价中,主要有两种原理和方法:化学分析和生物测定。
一、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试剂对食物或动物体内的营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评价其营养价值。
1. 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包括确定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等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高温燃烧法、显微化学法、光度法、显色比色法等。
2. 动物体内营养成分的分析动物体内营养成分的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动物的血液、粪便、尿液等样品来确定。
常用的方法有酶法、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
化学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精确可靠,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只能得出代谢水平与能量使用之间的关系,无法全面评价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二、生物测定生物测定方法是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观察和测定来评价其营养状态和食物营养价值。
1. 生长试验生长试验是通过测定动物在不同饲养条件下的生长速度、体重增长和饲料转化率来评价食物的营养价值。
通常将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饲养方案,观察其生长情况。
例如,可以评价饲料中不同比例的蛋白质对动物的生长效果。
2. 摄食率试验摄食率试验是通过监测动物的摄食量来评价食物的可消化性和饱食感。
教食期间的摄食计量,可以帮助评估动物对不同饲料的偏好程度和食用量。
3. 血液分析通过动物的血液样本分析,可以评价其血清蛋白质、糖、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水平,从而判断其营养状态和食物消化吸收情况。
生物测定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反映动物对食物的营养利用和消化吸收情况,但是也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环境因素等的影响。
总结起来,动物营养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和生物测定相结合来进行。
动物营养学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
动物营养学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需求的增加,畜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关注。
而畜牧业中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与其饲料营养密切相关。
因此,营养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动物营养学作为其经典学科,对于提高畜禽生产效益和食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物营养学的概述动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饲料及其消化、代谢过程以及能量、蛋白质、矿物元素等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和转化规律的学科。
主要任务是通过合理配合和利用各种营养物质,提高畜禽的养殖效益,同时也可以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畜牧业中动物营养学的应用畜牧业中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合理调配饲料,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降低养殖成本。
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配合。
动物饲料通常由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构成。
营养物质在饲料中的比例可以影响到畜禽生产性能和养殖成本,因此,要根据不同阶段和种类的动物来合理配比营养物质。
2、饲料的营养价值评估。
评估饲料的营养价值可以预测动物的生产性能和补充营养,同时还可以监测饲料质量,提高生产效益。
可以通过获取饲料中每个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动物的营养代谢能力来评估饲料的营养价值。
3、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保存时间和生物利用率,同时有效地降低与饲料相关的疾病的发生率,如添加抗生素可以预防某些疾病。
种类繁多的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微生物制剂、氨基酸等,可以更好地为动物提供营养和保健效果以提高生产效率。
三、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生产实验两种。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人工摄食实验。
这种方法通常是通过利用动物的代谢方式来衡量营养物质的代谢。
可以通过对饲料中某一营养物质浓度的逐步增加和缩小,然后通过测量动物在不同浓度下的代谢速率来评估它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2、营养素缺乏实验。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动物进行人造的营养素缺乏试验来了解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和消耗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动物营养物质需要的研究方法思考题:一. 消化试验和代谢试验有何异同,试验目的和方法有何区别?消化实验就是测定饲料和粪便中某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折算为绝干样中的含量,计算消化率。
代谢试验需要在消化试验基础上增加收集尿液的设备,并测定尿液排泄总量以及尿液中能量或营养物质含量,其它步骤与消化试验相同消化实验的目的是测定饲料营养物质及能量消化率消化试验的方法:全收粪法体内法指示剂法(内源和外源)消化试验尼龙袋法动物消化液体外法微生物消化酶代谢试验的目的是测定饲料的代谢能或营养物质利用率。
家禽由于其粪尿一起经泄殖腔排出,粪尿可以同时收集,适合进行代谢试验。
猪、牛等动物进行代谢试验时,需要在消化试验基础上增加收集尿液的设备,并测定尿液排泄总量以及尿液中能量或营养物质含量,其它步骤与消化试验相同。
家禽的代谢试验根据饲喂方式的差别分为诱饲法和强饲法。
二. 全粪收集法和指示剂法各自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全粪收集法:全粪收集法操作繁琐,工作量大,要求准确记录试验动物的采食量,且需收集全部粪便,通常准确的收集全部粪便难度较大,但该方法的准确度高。
矿物质的消化率难于应用全粪收集法。
由于动物消化道排出大量的内源矿物质,测定结果误差较大,所以,应用此方法测定矿物元素的吸收率不准确。
维生素在消化道内有大量的合成和破坏,因而,测定饲料维生素的消化率也没有意义。
指示剂法:指示剂法可以减少全部收粪法中每日收集和记录试畜采食量与排粪量的麻烦,省时省力,尤其是在收集全部粪便较困难的情况下,采用指示剂法更具优越性。
由于搅拌技术及动物采食、消化饲料方面的原因,加入外源指示物的比例不宜过高,故外源指示剂法不宜用于直接测定单个饲料养分的消化率,只能相对准确地测出整个饲粮的能量、干物质与有机物的消化率。
指示剂方法的缺点是,很难找到一种完全不被吸收和回收率高的指示剂。
近年来有报道认为氧化钛(TiO2)作为指示剂具有更高的回收率。
由于分析测定方法上的误差,外源指示剂法和内源指示物在粪中的回收率均不能达到100%,作严格的饲料消化率测定时,必须利用全收粪法进行校正。
三. 饲养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遵循哪些原则?基本要求:1.试验的代表性试验材料(包括动物)应能代表总体水平,试验条件不仅力求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同时还应考虑小试验扩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反映将来推广试验结果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饲料状况和管理水平等,以便在具体条件下应用。
2.结果的正确性正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
准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接近于真值的程度。
由于真值是未知的,所以只能用样本的统计数来推断。
精确性是指试验误差的大小,可用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衡量。
试验准确性不等于精确性,要想获得高的准确性,必须首先提高精确性。
用增加重复、随机化、配对比较、区组设计等办法降低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3.试验的重复性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试验能否获得同样的结果,对于推广试验结果至关重要。
为保证重演性,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各种设施、条件,遵守操作规程,详细观察,准确记录,仔细核对,认真分析,对可疑数据进行必要的重复验证,以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
4.试验动物的均匀性主要包括遗传背景、年龄、性别、胎次、体重、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等。
应使这些条件尽量相同或相近。
5.排除干扰因素在正式试验前采用一定时间的预饲期有利于排除干扰因素。
分期试验应合理设置间隔时期,试验饲粮的内在质量应符合试验设计的要求。
遵循的原则:1.重复同一处理设置的试验单位数称为重复。
重复的最主要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如果一处理只有1个观察值,便无从求得差异,也就无法估计误差。
2.随机化所谓随机化是将各试验单位的相关试验因子通过随机分配到各种处理中去,各组随机接受任何一种处理,使其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
随机化的目的是使偏差趋于相互抵消,即把系统误差转化为偶然误差。
3.局部控制试验设计应考虑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处理因素以外其他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增加重复可减少试验误差,但同时会加大系统误差;而随机化可将系统误差转化为随机误差。
各组间系统误差条件基本一致,不会影响组间对比,而组内系统误差由组内随机配置转化为随机误差,并且实行区组内条件保持一致(或均等)的管理方法,即局部控制,可使随机误差尽量缩小。
这样根据需要在各区组内设置重复,即使区组间差异增大,在区组内局部控制的精度可以保持不变。
四. 饲养试验有哪些主要方法?各种方法有哪些特点?1.对照试验法在控制非测定因素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把供试动物分组饲养,设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测定因素对动物生产性能或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组试验法又可分为配对分组试验、不配对分组试验、随机区组试验和复因子试验等。
(1)配对试验当试验处理因素或水平不多,供试动物中可以找到各方面条件相同的个体双双搭配成对时即可采用配对的分组试验法。
(2)分组试验在一般条件下,不易找到符合配对试验要求的供试动物。
这时就不能勉强配对,而应当改用不配对的分组试验。
此法不要求组成条件严格的动物对,只要求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条件基本相同,试验开始时组间的体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3)随机区组试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有时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所有条件均极为均匀一致的试验动物。
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随机区组试验。
首先根据试验动物的主要差异因素(例如品种、体重等)分为几个区组,区组内再按照随机原则构成条件极为相似的重复组。
这样试验动物本身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区组间,有效减少了随机误差。
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利用二因子单独观察值的方差分析进行“F”检验和q值法多重比较。
2.分期试验法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要比较不同饲料对奶牛泌乳量的影响时,符合试验条件的动物数可能特别少,进行分组试验有困难,则可采用分期试验的方法。
用同一组动物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处理。
最后根据不同时期的结果来比较处理之间差异。
此法虽可消除分组试验法中因供试动物个体不同所带来的个体差异,但由于试验期较长,极易受到动物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时期天气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试验期越长,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就越大。
试验结果用成对的“t”检验法进行分析。
3.交叉试验把分组试验与分期试验结合在一起。
具体试验时是用每头供试动物分期测定几种饲料(处理)的效果,然后运用统计处理方法消除个体和时期内的差异。
其设计特点是分直行和横行两个方向,直行与横行数相等,处理在横行或直行中出现的次数都只能是一次。
所以处理数、直行数和横行数都相等。
此方法既能消除供试动物个体之间的差异,又能消除试验期别间误差,使得到的结果更明显,结论更准确。
4.拉丁方试验拉丁方试验是发展了交叉试验,可不受试验期长短的影响,在不增加供试动物数量的情况下获得比较正确的结论。
在供试动物数量受到限制、动物生理阶段对生产性能等试验结果影响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用拉丁方试验较为顺利。
五. 同位素示踪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同位素示踪技术除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外,应用于动物营养研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分别观测代谢物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进行动态分析;结合屠宰试验可以跟踪某营养物质沉积到体内那些组织器官和周转代谢的速度等。
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放射性标记物的操作、放射性防护、放射性测量以及稳定性同位素的测量均属专门技术,有关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放射性测量及稳定性同位素测量仪器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在—定程度上限制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放射性、稳定性同位素的价格及样品分析费用较高,是造成同位素示踪试验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
六. 为什么给动物造瘘?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造瘘的方法有哪些?给试验动物安装消化道瘘管的目的是从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取得食糜样品,对饲料营养物质在各段消化道的消化代谢进行研究。
单胃动物:(一)T型瘘管法该法是在肠道上安装一个T型套管,属于原位法。
根据套管的位置和各自的特点,该法又可细分为简单T型瘘管法、瓣后T型瘘管法和回-盲瓣可以操纵的T-型瘘管法。
前两者属部分取样法,必须使用指示剂;后者可实现定量取样,不需使用指示剂。
三者手术操作难度依次增加,但测值的可靠性也依次改善。
(二)桥式瘘管法该法属于全收粪法,是在肠道2个不同部位各植1个T-型套管,然后用一桥型管将两者联为一体。
取样时只要将其桥型联接管拿开,就可以从近端套管收集其全部食糜。
取样后的剩余食糜经加温后可从远端套管送回猪体内,以保持动物体内的正常生理代谢。
操作方便且样本代表性好,可以不使用指示剂。
根据近端套管的位置不同,桥式瘘管又可分为瓣后桥式瘘管法(第一根套管位于回-盲瓣之后)和瓣前桥式瘘管(第一根套管位于回-盲瓣之前),根据第二根套管所在肠道位置的不同,后者又可分为回-回桥式瘘管法、回-盲桥式瘘管法、回-结桥式瘘管法。
瓣前桥式瘘管法由于横断小肠对猪的正常消化有一定的影响。
反刍动物:(一)瘤胃瘘管牛的瘤胃瘘管由硬质塑料或橡胶制成,大口径瘘管一般采用橡胶材料,小口径瘘管可用60cm聚乙烯塑料棒加工而成。
羊的瘤胃瘘管多用硬质塑料制成。
硬质塑料瘤胃瘘管由底座、直管、旋套和瘘管盖构成;橡胶瘘管由上、下底座、直管和瘘管塞构成。
(二)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分为桥式瘘管和“T”型瘘管。
一般用无毒软质塑料或较硬的橡胶制成,也有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瘘管。
桥式瘘管实际上是两个瘘管,一个让食糜流出,取样,取样后剩下的又从另一瘘管送回消化道。
桥式瘘管的优点是能做到定量收集食糜样品;缺点是不能长时间维持,无法用于长时间的研究而且繁琐。
“T”型瘘管有粘在一起的底片、直管和可分离的外夹片、圆形卡组成。
底片和直管呈“T”,并因此而得名。
缺点是只能部分收集食糜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