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中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⑴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⑵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⑴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⑵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⑶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⑹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6.现代教育的特点:⑴具有鲜明生产.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⑶内容日益科学化.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⑸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2.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⑵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①称苏格拉底讽刺;②叫定义;③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卢梭《爱弥尔》.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⑴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⑵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⑶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⑴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⑵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⑶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⑴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⑵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⑶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⑴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⑵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⑶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⑵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⑴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⑵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⑶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⑷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⑴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⑶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学校文化的特征:⑴是一种组织文化⑵是一种郑和性较强的文化.⑶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11.学生文化的成因:⑴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⑵同伴群体的影响.⑶师生的交互作用.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⑸社区的影响.12.学生文化的特征.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⑴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⑵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⑴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⑵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⑴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⑵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⑵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⑶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⑷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⑸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6.遗传的意义.⑴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心理方面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教育学资料
教育学:1、学生:(1)学生权利:人身权和受教育权(2)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3)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2、教师:(1)教师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2)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3)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3、新课程改革:(1)学生观(2)教师观(3)教学观(4)师生关系(5)教育评价观4、教学:(1)教学规律(2)教学原则(3)教学方法(4)一堂好课的标准5、德育:(1)德育规律(2)德育原则(3)德育途径(4)德育方法6、班主任:(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3)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4)班级管理模式心理学: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物体恒存)、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单向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去自我、多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
2、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
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1)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2)一般条件:①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②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5、教学评价分类:(1)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3)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6、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但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3、培根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
4、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5、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6、赫尔巴特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他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
7、19世纪末,“新教育运动”出现,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和忽视儿童等缺点给予抨击。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论争。
8、20世纪以来,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现代教育的问题,出现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等很有影响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9、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整理、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并以其为教材。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
10、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
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首创了班级授课制,从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前提出发,论证了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自觉性和巩固性等原则。
教育学复习资料(5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教育经费: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
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
教育经费是以货币的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
在中国,教育经费主要是指国家用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
4.教育目的:(广义的)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5.素质教育:内涵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素质教育。
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可以分为做人与成才两个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偏重于共同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偏重于区别对待。
三大任务是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这三大任务是交互作用、共同提高的。
6.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性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特点)(1)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2)职业训练的专业化(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7.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不定期更新)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大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所善也”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活动2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这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目标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这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2)历史性------古与今不同(3)继承性------古与今相同(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5)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超前或者滞后(6)生产性-----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7)民族性-----国与国不同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主导性因素教育者的特征: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二教育的功能1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非预期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1 神话起源说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学家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4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苏联和我国。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旨在揭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索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以下是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的定义与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活动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过程,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发展功能则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如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传承和创新文化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
到了古代社会,学校教育逐渐产生,如中国的私塾、古希腊的学园等,但教育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近代教育则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逐渐普及,义务教育开始兴起。
现代教育则更加注重教育的民主化、终身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者的教育理想等。
四、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教育机构和组织。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探索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教育学知识点的全面梳理。
一、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有目的:教育不是随机、偶然的行为,而是基于一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的。
2、培养人: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核心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
3、社会活动:教育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一)古代教育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宗教教义等。
教育方法较为简单,以死记硬背为主。
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道德教育和礼仪规范。
西方古代教育则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为代表,注重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军事能力。
(二)近代教育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近代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
教育逐渐普及化,国家开始重视教育在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传授。
教育方法也更加注重启发式和实验教学。
(三)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呈现出多元化、民主化、终身化等特点。
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教育的民主化追求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教育过程的公平。
终身化则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个人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结构和内容,以及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同时,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创新人才,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领导权。
教育也能够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传播政治意识。
完整版教育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1.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有哪些说法?答:有以下几种说法: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3)教育的心里起源论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5)教育的生活起源论2.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有哪些?答: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3、教育的基本属性有哪些?答:(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生产性,(3)教育的历史性,(4)教育的继承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教育的长期性,(7)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4、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5、现代教育有哪些功能?答:1)从作用的对象看: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分为显形功能和隐性功能,3)从作用的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6、你如何认识教育价值及其选择问题?答:教育价值是指教育具有满足个体或者社会需要这一关系的意义,它的重要体现在于有效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
现代教育价值具有多元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教育价值或分为一下几个方面:1)教育的内外价值论 2)教育的知识价值论 3)教育的文化价值论。
结构主义教育家罗杰斯、马洛斯等人认为,价值是多元的,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落实在探索知识结构和探索问题的方法上。
教育价值的选择问题:在现实教育中,确实存在对价值的不同选择。
教育价值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即一种教育有无价值,只是相对而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此外教育价值的选择问题还表现在个体的教育选择与社会的教育价值选择的复杂关系上——二者或完全重合,或部分重合,或完全无差异,如在全面发展教育与重智轻德体之间的选择,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选择等,就存在此类问题。
教育学资料整理
1、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特点: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确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任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4、库姆斯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代表。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5、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6、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8、近代教育的特点: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执教。
教育学必看书籍
教育学必看书籍
教育学必看书籍有:
1、柏拉图《理想国》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卢梭《爱弥尔》
4、康德《康德论教育》
5、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7、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
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教育学是一门多元的学问,研究教育的历史、内涵、功能和发展规律。
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基本概念、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史、学前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教育组织和教育经济等。
下面就是教育学基本知识点的必背内容。
首先,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基本目标是探索教育在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方面发挥的作用,解决教育问题,以改进社会功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其次,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教育的自我调整性取向,它提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重视教育的长远影响,特别是在贯彻“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立足于社会的理性取向,形成积极的世界眼光和和谐社会的文明观念。
第三,教育学对教育组织、教育监督、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提出了许多有益启发和建议,教育组织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提升教育水平为主要目标;教育监督应依据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加强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有序实施;教学活动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评价活动应重视客观性、权威性、及时性和可信度,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收获。
最后,教育学还强调“伴随责任”,即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教授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和谐、适应的精神,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点是探索教育在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方面发挥的作用,解决教育问题,以改进社会功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基于自我调整性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重视教育的长远影响;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加强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有序实施;以及指导学生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和谐、适应、正确价值取向的精神,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了解教育学基本理论是教育行业的基础,也是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前提。
相当全的教育学整理的资料
第一章1、学校教育属于狭义的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3、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4、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5、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意识性和社会性。
6、教育的本位功能是;人的培养、经验与人才的选择、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
7、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生物起源说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用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心理学起源说:孟禄心理学起源说把教育看成了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3、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8、我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了商代,最早的学校产生了,同时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
西周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体系,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
此时学校教育的内容以礼乐为中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到了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行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统治。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同时也是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
9、欧洲奴隶社会的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
10、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11、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哪儿特点包括: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历史时期是:现代社会。
13、教育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社会性、时代性。
1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中小学教育。
15、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和教育和人发展的关系。
16、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其学说以“仁”为核心,承认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17、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教育学全面复习资料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⑴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注重学历阶段)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1902《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4《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注重终身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阶段:①前制度化教育②制度化教育③非制度化教育】⑵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关键信息项:1、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教育的目的与功能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4、教育与人的发展5、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6、课程与教学理论7、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8、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关系9、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力1、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探讨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21 古代教育学的萌芽在古代,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论述,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122 近代教育学的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的著作标志着近代教育学的形成。
123 现代教育学的发展20 世纪以来,教育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出现了众多的教育流派和思潮,如实用主义教育学、要素主义教育学、结构主义教育学等。
2、教育的目的与功能21 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教育培养人的方向和标准。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和追求。
22 教育的功能221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品德等方式,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222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等。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1 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时教育也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培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人才。
32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领导权,同时教育也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能够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教育学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
总结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目的明确且计划周密的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
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1).教育是上层建筑。
认为教育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反过来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认为教育的主要方面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随着一种经济结构被另外一种经济结构所代替,教育的类型、目的、内容、形式都要发挥根本变化(2).教育是生产力。
1教育的基本方面与生产力具有本质联系2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及手段归根到底反映生产力发展需要也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提供可能3教育对象是人,认识生产力重要的因素4与生产实践有本质来联系,是科学技术由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双重属性。
1教育是一种职能是传授一定生产关系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2教育另种职能是传授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经验,生产知识为生产力服务(4)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
1作为前辈将积累的知识经验以及得到改进的遗传素质传递给后代2 前辈根据社会要求和个体成长规律通过社会各种形式作用于个体,将发展变为现实(5).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认为教育的特殊性所在即培养人,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总结:它是一种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4.生活需要起源说。
古代学校教育特点:1.学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2传授的是统治术,基本上不关注生产知识和技能3.教育是在大抵固定的场所,由相对专门的教育者来实施的4.教学采取个别的方式5.学校没有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学生入学无统一规定,修业无固定年限。
近代教育特征:1.学校教育的层次类别多样化2.学校教育制度化3.学校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
现代教育特征:教育系统的信息化。
以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典型现代信息技术是网络。
教育学资料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起源说:本能论、劳动论学校产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三阶段: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化阶段教育学研究什么:教育现象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名人名著、独立的标志、发展的三阶段)(名人名著重点:《学记》、《论语》、《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科教兴国(物质文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以德治国(精神文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与科学技术、文化的紧密联系、教育自身的继承性人的发展的涵义:是指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人,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是全面发展了自己一切才能的人。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2客观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
3学校教育—是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主观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主导作用。
教育如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1)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3)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4)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什么是教育目的?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指教育所要达到预期效果,使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什么是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联系。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一)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关注教育的理论层面,还关注教育的实践层面。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学、学习、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
1. 教育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即通过学校这一专门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 教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品德的过程。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
3. 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通过经验获得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习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4.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5.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机构体系的总和,包括学校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重视人文教育。
教育对象具有等级性,主要面向统治阶级子弟。
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强调死记硬背。
2.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重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
教育对象逐渐普及,开始面向平民子弟。
教育方法逐渐多样化,强调启发式教学。
3. 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以20世纪以来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综合化,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对象全民化,强调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方法现代化,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育的基本规律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 教育(广义,狭义)2.教育学3.教育科学4.家庭教育5.学校教育6.社会教育7.素质教育8.终生教育9.生命教育二.填空、选择、1教育学的开发对象2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3教育的构成要素4教育的基本形式5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______ 6.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论著是什么?哪国的教育学家写的?7现代第一步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什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哪国的教育学家写的?8.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中心是什么?9.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是谁?他的教育思想中的三中心是什么?10.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走向是什么? a.______现代化 b. ______日趋完美 c. ______的关系日益密切 d. ______对本身的反思11.教育的起源有______、______、______12.原始社会的教育有______、______、______特点13.学校产生于______社会。
中国的学校产生于______。
14.19世纪以后近代深灰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法制化。
15.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______。
主要包括,第一______、第二______、第三______、第四______、第五______。
16.欧洲怒绿社会教育中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是什么?雅典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7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18终身教育的四个支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学校生命教育实施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教育功能与目的一.名词解释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德育二.选择与填空1.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分为______、______2.依据教育作用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功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3.从教育作用的方向来划分,教育功能分为______、______4.人的发展包括______、______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身心发展的______、身心发展的______、身心发展的______、身心发展的______、身心发展的______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是______、环境是______、实践活动是______7.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特殊功能是什么?8.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10.经济教育制约着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13.教育目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14.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制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有____________15.教育史上两种不同教育目的观包括______、______ 1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国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什么?19.广义的德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狭义的德育包括______20.德育的任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1.德育的规律有?22.学校德育的原则有?23.学校德育的方法有?24.学校德育的途径有?第三章教育制度与基础教育一.名词解释教育制度、学制、基础教育、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二.填空与选择1.现代教育诞生于______、它以______为标志2.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包括______3.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______ 4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表现的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6.我国正式颁布但未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 7“壬子癸丑学制”是那一年颁布的?有什么特点?8“壬戌学制”是哪一年颁布的?有什么特点?9.基础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什么?10.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改变于_____、改变于_____、改变于______第四章教师与学生一.名词解释教师、师生关系、班主任、班集体、教师专业化二.选择、填空和简答1.教师职业性质______ 2教师劳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的职业素质____________ 4.先进的教育观念表现为? 5.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表现为?6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主要包括哪些?7.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享有哪些权利?同时有哪些义务?10.学生的本质属性有哪些?11.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12.师生关系从社会组织层面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教育层面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心理层面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道德文化的层面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教师中心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中心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良好师生关系有那些特点?15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6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有哪些?17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有哪些素质要求?1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9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第五章教育内容与课程一.名词解释1教育内容2课程。
课程类型。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二选择题、填空、简答1学校教育内容按照活动的途径课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教育的内容按照对教育的影响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教学内容是联系__________的中介B教学内容具有__________C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D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和科学的__________E教学内容不仅具有__________而具有__________F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___-4教育内容确立的依据?5教育内容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6课程包括那几个层面的基本含义?在我国课程它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当前的教育学观念中。
有三种不同德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持大教学观论者的观点认为:教育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知识期中的__________,因此课程被认为是__________的代名词,被具体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9持大课程观的观点认为,课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几部分,教学只是期中的_______,课程代表着________,而教学只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一部分。
10课程与教学一体观认为:教育实践中,课程与学习总是————,既没有————。
也没有________11.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归纳起来主要有:强调以_____强调以_____-强调以________12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培养_______,所以这类课程也称为_______或者——代表人物为——————13社会改造课程的理论认为:课程不因该_____而是建立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 14学生中心课程理论认为:应该以学生的______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
它的两个特征:1课程的核心不是_____不是____而是______学生的--______________2课程的内容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15什么是课程类型?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形成的差异了,课程分为_____,______,根据课程内容范围分为____、____:根据课程表现成课程分为______.________根据课程课选择的大小,将课程分为_______与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管理权限的不同,将课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什么是学科课程,什么是活动课程?17、什么是综合课程,什么是分科课程?18、什么是显性课程,什么是隐性课程?19、课程的规范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课程计划的核心是_______,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通常是由_______制定的。
22、选择与编制课程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从整体上规定着某门课程的_______,_______及_______,是_______的依据。
24、如何理解课程标准?25、什么是教科书?26、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哪些问题?27、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2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29、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涉及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0、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答案:B2.人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自然环境B.社会生产C.人口状况D.政治制度答案:B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管理现代化C.教师素质现代化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答案:C4.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A.传播文化B.生产功能C.培养人才D.人口功能答案:C5.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A.主体活动的选择性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D.主体活动的创造性答案:D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答案:A7.我国建国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A.1949年10月B.1950年10月C.1951年10月D.1958年9月答案:C8.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学生D.教师答案:B9.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中的教育目的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C10.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A.孔子B.夸美纽斯C.杜威D.布鲁纳答案:B11.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A.德育工作B.智育工作C.教学工作D.学生答案:C12.小学劳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A.自我服务劳动B.社会生产劳动C.社会公益活动D.勤工俭学活动答案:A13.社区教育的对象是()A.社区内的少年儿童B.社区内除学生以外的社会成员C.社区内的每一个成员D.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答案:C14.我国的教师节是()A.6月1日B.9月1日C.10月10日D.9月10日答案:D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教学工作B.班主任工作C.德育工作D.教书育人答案:D16.在小学生的各生理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A.身高体重B.骨骼肌肉系统C.循环和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答案:D17.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孔子B.杜威C.赫尔巴特D.凯洛夫答案:C18.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描述和探讨的教育家是()A.孔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亚里士多德答案:C19.()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A.心理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答案:A20.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与学的矛盾B.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D.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答案:A二、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