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二版)实验一至实验三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报告(样例)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一.实验目的围绕数据库设计和上机编程实践这两方面工作进行,通过对某种数据库产品及开发工具(Access,SQL Server,Oracle,VFP,PB,VB,VC,Delphi等)的熟悉和了解,对于给出的一个具体问题,首先通过对其综合分析,进行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使其达到3NF或BCNF模式,然后进行在RDBMS下的设计和各个具体功能模块的编程,要求调试、测试成功,最后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实验内容对于给出的一个现实世界的实际应用项目,在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完成以下任务:1、用ER图方法设计概念数据库;2、用关系规范化方法设计数据库逻辑模型;3、用VFP(或任何一种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建立关系数据库;4、用PB(VFP, VB, VC,Delphi等)操纵数据库;5、用WEB数据库开发工具如JSP、ASP、操纵Web数据库(可选择)。
6、编制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三.实验过程实验一:概念数据库及逻辑数据库的设计,进一步熟悉VFP等编程语言,完成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录入(至少5个记录,要求数据要典型)(一)问题的描述:一个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要求提供下述服务:1)可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品种、数量与存放位置。
所有各类书籍均可由书号唯一标识。
2)可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
包括借书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我们约定:任何人可借多种书。
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
借书证号具有惟一性。
3)当需要时,可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的电报编号、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有关书籍的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
我们约定,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二)概念模型:满足上述需求的E-R图:(三)关系数据库模型:定义如下基本表:1)借书人(借书证号,姓名,单位)借书证号:读者编号,长度为4的字符型,要求唯一、非空姓名:读者姓名,长度为10的字符型单位:读者地址,长度为20的字符型2)图书(书号,书名,数量,位置,出版社名)书号:图书编号,长度为4的字符型,要求唯一、非空书名:图书书名,长度为20的字符型出版社名:出版社,长度为20的字符型,默认为’河北工业大学’作者:图书作者,长度为10的字符型价格:书价,带两位小数三位整数的数值型,要求大于0,并给出出错提示3)借阅(借书证号,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借书证号:读者编号,类型与借书人中的一致书号:图书编号,类型与图书中的一致借书日期:借阅日期,日期型,默认填写当天日期(提示:获取当前日期的函数为DATE())4)出版社(出版社名,电报,电话,邮编,地址)……(四)数据库的建立与记录的录入:1)VFP提供的开发环境:(练习基本操作)2)数据库操作:创建数据库:文件→新建→数据库→新建文件→输入库名和保存位置→建库(建立以上各表)关闭、打开、修改数据库:……往库中加入、删除表,表的修改:……3)组织数据入库:直接往数据库中录入:……通过自己开发的数据录入子系统录入:…………实验二:完成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利用VFP等操纵数据库,包括编程序设计一个人机交互界面,使之具有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等基本模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完成数据库的维护,包括权限设置、用户管理、系统维护、报表输出、数据库备份、恢复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篇一: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SQL语言一、实验目的(1)通过上机实践,熟悉Oracle的SQL * Plus环境及使用方法(2)掌握SQL语言,能熟练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定义和数据操纵(3)加深对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和约束的理解二、实验环境硬件:微机软件:ORACLE 8i或9i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了解并掌握SQL * Plus环境的使用2.用SQL的DDL语句图书管理系统创建基表3.为基表“读者”补充定义:职称只能取初级、中级、高级之一4.用SQL的DML语句向上述基表中增加、修改和删除数据5.用SQL的QL语句完成指定查询6.用SQL的DDL语句创建视图、索引7.为自己创建一张结构与scott用户的员工表emp相同的员工表。
四、实验过程1、用SQL的DDL语句图书管理系统创建基表图书(图书编号、分类号、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单价) CREATE TABLE 图书(图书编号VARCHAR(4) PRIMARY KEY,分类号VARCHAR(5),书名VARCHAR(18),作者VARCHAR(8),出版单位VARCHAR(10),单价DEC(5,2));读者(借书证号、姓名、单位、职称)CREATE TABLE 读者(借书证号VARCHAR(6) PRIMARY KEY,姓名VARCHAR(10),单位VARCHAR(10),职称VARCHAR(10));借阅(借书证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备注)CREATE TABLE 借阅(借书证号VARCHAR(6),图书编号VARCHAR(4), 借阅日期DATE,备注VARCHAR(30),PRIMARY KEY(借书证号,图书编号),FOREIGN KEY(借书证号)REFERENCES 读者(借书证号),FOREIGN KEY(图书编号) REFERENCES 图书(图书编号));2、为基表“读者”补充定义:职称只能取初级、中级、高级之一ALTER TABLE 读者ADD CHECK(职称IN(‘初级’,’中级’,’高级’));3、向三个基表中插入指定数据。
数据库原理实验教程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
log on (name = 'ebook_log', filename = 'd:\db\ebook\ebook_Log.LDF', size = 5mb, filegrowth = 10%);
实验六 SQL语句
• 【实验要求】
• 9、查询进货明细。(姓名,出版社名称,图书名称, 数量)。
• 10、查询购书金额最大的订单信息。 • 11、查询总购书金额最大的书店信息。 • 12、查询销售人员的销售总金额,按金额降序排列。 • 13、查询哪类图书的销量最大。 • 14、查询销量最小的5种书。 • 15、查询购买过本公司包含的天津出版的全部图书的
【实验内容】
• 导入外部数据
delete from 订单明细;
select * into 订单明细_in from OpenRowset('MSDASQL','Driver={Microsoft Text Driver
(*.txt; *.csv)}; DefaultDir=D:\db;','select * from 订单明细.txt')
• 多对多:
• 订单明细:订单编号,图书编号,数量 • 进货记录:图书编号,员工编号,出版社编号,数量
【实验内容】
• E-R图
图书分类 1
属于 n
n 存放
1 仓库
作者 1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二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二:Matlab 绘图实验练习1:矩阵操作练习 1 已知矩阵⎥⎥⎥⎥⎦⎤⎢⎢⎢⎢⎣⎡---=6201111121324321a ,求: (1) 把矩阵a 在第3行第4列元素-1改为6;(2) 把矩阵a 的第2行元素改为{2,-1,3,8};(3) 把矩阵a 的第4列元素改为{2,-1,3,8};(4) 用矩阵a 的第1行元素乘-2加到第2行上。
要求写出Matlab 求解过程。
2:生成下列矩阵:(1) 3行4列随机阵;(2)4行3列单位阵;(3)2行2列单位阵(4) 2行3列全零阵;(5)5行3列全1阵。
2:图形操作练习1:已知)cos(),sin(21x y x y ==,在[0,2π]上画出下列函数函数图像:(1)同一图形中画出两条曲线,(2)使用两子图分别画出两曲线。
2. 用两种方法在同一个坐标下作出y 1=x 2,y 2=x 3,y 3=x 4 y 4=x 5这四条曲线的图形,并要求用两种方法在图上加各种标注。
3.绘制以下曲线:(1)216x e y -=,33≤≤-x ;(2))4(222x x y -=,22≤≤-x ; (3))2sin(θ=y ,πθ20≤≤;(4)t z t y t x ===),cos(),sin(,π100≤≤t3:曲面图形练习示例绘制以下图形:(1)2222sin yx y x z ++=,10,10≤≤-y x ,绘制该函数对应的三维网格图; (2)222y x e xz +=,2,2≤≤-y x ,绘制该函数对应的曲面图(1) 问题分析在matlab 实现网格图与曲面图的方法是:先将位于X -Y 平面上矩形网格点作为数据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函数值为Z 轴数据值,再利用mesh 与surf 函数实现网格图与曲面图的绘制。
(2)实验程序function map2 subplot(1,2,1) [X,Y]=meshgrid(-10:0.5:10); XY=sqrt(X.^2+Y.^2); Z=sin(XY)./(XY+eps); %eps 为无穷小量,保证算式有意义mesh(X,Y,Z);title('三维网格图');subplot(1,2,2)[X,Y]=meshgrid(-2:0.1:2);Z=2*X./exp(X.^2+Y .^2);surf(X,Y ,Z);title('三维曲面图');三维网格图与三维曲面图。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册(带答案)
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册学期:课程: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实验一 SQL Server 2000安装、数据库创建及管理 (1)一、实验学时 (1)二、实验目的 (1)三、实验内容 (1)四、实验要求 (13)五、代码清单 (13)六、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5)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16)实验二表和表数据的操作 (17)一、实验学时 (17)二、实验目的 (17)三、实验内容 (17)四、实验要求 (22)五、代码清单 (22)六、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4)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25)实验三索引和视图 (26)一、实验学时 (26)二、实验目的 (26)三、实验内容 (26)四、实验要求 (31)五、代码清单 (31)六、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3)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34)实验四 T-SQL程序设计 (35)一、实验学时 (35)二、实验目的 (35)三、实验内容 (35)四、实验要求 (39)五、代码清单 (39)六、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1)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42)实验五数据库安全性 (43)一、实验学时 (43)二、实验目的 (43)三、实验内容 (43)四、实验要求 (46)五、代码清单 (47)六、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9)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49)实验六数据库完整性 (51)一、实验学时 (51)二、实验目的 (51)三、实验内容 (51)四、实验要求 (54)五、代码清单 (54)六、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56)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57)实验一 SQL Server 2000安装、数据库创建及管理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目的(1)了解安装SQL Server2000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内容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内容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数据模型和操作等知识。
下面是一个关于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的参考内容,供参考。
实验一:数据库系统环境搭建与SQL语句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一,学生将学会搭建数据库系统的环境并进行SQL语句的基本操作。
2.实验内容2.1数据库环境搭建- 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并配置相关环境。
-创建数据库,设置字符集和校对规则等参数。
-创建表格,并设置表格的结构、字段属性和约束等参数。
2.2SQL语句基本操作- 插入数据:学生将通过编写Insert语句将几条记录插入到已创建的表格中。
- 查询数据:学生将编写Select语句通过指定条件从表格中查询数据。
据。
- 删除数据:学生将编写Delete语句通过指定条件删除表格中的数据。
3.实验环境与工具-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或MacOS。
-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Oracle等。
-编程语言:SQL。
4.实验步骤4.1数据库环境搭建-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设置数据库的根用户密码、监听端口等参数。
-创建数据库: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并设置字符集和校对规则等参数。
-创建表格: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新的表格,并设置表格的结构、字段属性和约束等参数。
4.2SQL语句基本操作- 插入数据:使用Insert语句将几条记录插入到已创建的表格中,并验证插入是否成功。
- 查询数据:使用Select语句通过指定条件从表格中查询数据,并验证查询结果是否正确。
验证更新是否成功。
- 删除数据:使用Delete语句通过指定条件删除表格中的数据,并验证删除是否成功。
5.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数据库环境搭建的步骤和配置信息。
-SQL语句基本操作的步骤和相关代码。
-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03数据库系统原理及MySQL应用教程(第二版)实验指导书-2019-09-24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MySQL 应用教程(第二版)实验指导书2019年9月24日目录实验1:概念模型(E-R图)画法与逻辑模式转换实验 (3)实验2:关系的完整性、规范化理解与应用实验 (7)实验3:利用POWERDESIGNER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实验 (10)实验4: MYSQL安装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实验 (26)实验5:数据表的创建与修改管理实验 (27)实验6:MYSQL数据库表的数据插入、修改、删除操作实验 (30)实验7:MYSQL数据库表数据的查询操作实验 (31)实验8:索引创建与管理操作 (35)实验9:视图创建与管理实验 (37)实验10:存储过程与函数的创建管理实验 (39)实验11:触发器创建与管理实验 (42)实验12:数据库的安全机制管理上机实验 (44)实验13: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上机实验 (45)实验14:MYSQL日志管理上机实验 (46)实验15:使用PHP访问MYSQL数据库上机实验 (47)实验1:概念模型(E-R图)画法与逻辑模式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E-R图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图元。
2.掌握概念模型E-R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概念模型向逻辑模型的转换原则和步骤。
二、验证性实验1.实验内容(1)某同学需要设计开发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希望能够管理班级与学生信息的数据库,其中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班号;班级信息包括班号、年级号、班级人数。
①确定班级实体和学生实体的属性。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班号班级:班号、班主任、班级人数②确定班级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一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可以有很多学生,所以和学生间是1对多关系,即1:n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属于④画出班级与学生关系的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码。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班号),其码为:学号班级(班号、班主任、班级人数),其码为:班号2)请为电冰箱经销商设计一套存储生产厂商和产品信息的数据库,要求生产厂商的信息包括厂商名称、地址、电话;产品的信息包括品牌、型号、价格;生产厂商生产某产品的数量和日期。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一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一 SQLSERVER2000的安装及建库、建表1 1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1 1.1 熟悉熟悉SQLSERVER2000操作软件;操作软件;1.2 1.2 掌握掌握SQLSERVER2000建库,建表的方法。
简单查询语句的使用方法。
2 2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实验内容2.1 SQLSERVER2005的安装及启动;的安装及启动;2.2 SQLSERVER2005工具的使用;工具的使用;2.3 2.3 建立系表、学生表、课程表、选课表,并在表中进行值的输入。
建立系表、学生表、课程表、选课表,并在表中进行值的输入。
2.4 4 备份已建功立业的数据库备份已建功立业的数据库备份已建功立业的数据库3 3 所需实验设施设备所需实验设施设备所需实验设施设备安装的安装的SQLSERVER2000及PC 计算机计算机参考资料(建表代码)参考资料(建表代码)CREATE TABLE 系基本情况表系基本情况表( 系号系号 CHAR CHAR (6) PRIMARY PRIMARY KEY ,系名系名系名 VARCHAR VARCHAR (2020)) NOT NOT NULL UNIQUE ,领导领导领导 VARCHAR VARCHAR (2020)) UNIQUE UNIQUE ,电话电话电话 VARCHAR VARCHAR (2020)) UNIQUE UNIQUE)CREATE TABLE 学生基本情况表( 学号 CHAR(8) PRIMARY KEY,姓名 VARCHAR(16) NOT NULL ,性别 CHAR(2) check(性别='男'or 性别='女'),出生日期 datetime check(出生日期>='1900' and 出生日期<='2100'),所属系 char(6) DEFAULT 'D0300',家庭地址 VARCHAR(50) NULL,FOREIGN KEY(所属系) REFERENCES 系基本情况表(系号))CREATE TABLE 课程表( 课程号 CHAR(10) PRIMARY KEY,课程名 VARCHAR(20) NOT NULL UNIQUE,学分 TINYINT check(学分<=10),学时数 tinyint check(学时数<200),)CREATE TABLE 学生选课表(学号 char(8) NOT NULL REFERENCES 学生基本情况表(学号),课程号 CHAR(10) NOT NULL REFERENCES 课程表(课程号),成绩 TINYINT CHECK(成绩>=0 AND 成绩<=100),primary key (学号,课程号))系表(系号,系名,领导,电话)系表(系号,系名,领导,电话)①①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地址,所属系)②② √①√①√①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③③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 ② √√ ③8 上机实验设计8.1 8.1 创建“学生基本情况与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创建“学生基本情况与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8.2 8.2 创建这个数据库中的如下创建这个数据库中的如下4张表(以a,b,c,d 为序,创建时注意保存SQL 语句的文本):a a 系表(系号,系名,领导,电话)系表(系号,系名,领导,电话)系表(系号,系名,领导,电话)b b 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地址,所属系)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地址,所属系), c c 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 d d 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8.3 8.3 对上述对上述4张表,练习其创建顺序的求解方法张表,练习其创建顺序的求解方法8.4 8.4 对每张表均输入对每张表均输入10个记录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讲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讲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编写:颜清实验一创建数据表一、实验目的1、熟悉PowerBuilder运行环境;2、掌握数据表的创建及SQL语言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有一个教学管理数据库,包含以下基本表:(表略)用交互式SQL完成:(1)建立学生表,主码为学号,性别为‘男’或‘女’。
Create table 学生(学号# char(8) not null,姓名 char(8) not null,性别 char(2),年龄 smallint,年级 char(8),系编号 integer,primary key (学号#),check (性别=‘男’或‘女’),)(2)建立教师表,主码为教师编号,外码为系编号。
Create table 教师(教师编号# char(8) not null,姓名 char(8) not null,年龄 smallint,职称 char(4),系编号 integer,primary key (教师编号#),foreign key (系编号) references 院系 (系编号#),)(3)建立选课表,主码为学号和课程编号,外码为学号,课程编号。
Create table 选课(学号# char(8),课程编号# char(4),成绩 smallint,primary key (学号#, 课程编号#),foreign key (学号#) references 学生(学号#),foreign key (课程编号#) references 课程(课程编号#),check ((成绩 is null ) or (成绩 between 0 and 100 )),)(4)将学生张三从编号为001的系转到编号为002的系。
Updata 学生Set 系编号# = 002Where 姓名=“张三”and 系编号#=001(5)统计学生总人数。
Select count (学号#)From 学生(6)显示计算机系的学生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实验1 表和表数据的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在SQL Server 2000环境下,利用SQL语言创建和管理表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会利用SQL语句建立自定义数据类型;2、掌握使用SQL语句建立数据表的方法;3、掌握数据表的修改及删除方法(界面方式及语句方式);4、掌握T-SQL中的INSERT、UPDATE及DELETE语句的使用方法;三、实验内容1、创建数据库利用“查询分析器”创建“stuscore”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stuscore2、创建数据表(1)用“查询分析器”建立stuscore数据库中的学生表(Student)、班级表(Class)、课程表(Course)及成绩表(Grade),结构如下:(a) Student表的结构为:字段名类型中文名备注SNO Char(8)学号主键SName Varchar(10)姓名Sex Char(2)性别男、女ClsNO Char(6)班级外健,班级的编号,参照表ClassStuAddr Varchar(20)住址描述性说明Birthday Char(20)出生年月Height DEC(4,2)身高以米为单位表示学生的身高。
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8) primary key,sname varchar(10),sex char(2),clsno char(6),stuaddr varchar(20),birthday char(20),height DEC(4,2),foreign key(clsno) references class(clsno));(b) Class表的结构为:字段名类型中文名备注ClsNO Char(6)班号主键ClsName Varchar(16)班名对班级的描述信息Director Varchar(10)辅导员班级的辅导员Specialty Varchar(30)专业create table class(clsno char(6) primary key,clsname varchar(16),dorector varchar(10),specialty varchar(30));(c) Course表的结构为:字段名类型中文名备注CNO Char(4)课程号主键CName Varchar(16)课程名课程的名称PCNO char(4)先修课程先修课程的课程号Credit Tinyint学分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4) primary key,cname varchar(16),pcno char(4),credit tinyint);(d) Grade表的结构为:字段名类型中文名备注SNo Char(8)学号学号,参照Student,与Course组成主键CNO Char(4)课程号课程号,参照CourseScorce Char(20)成绩create table grade(sno char(8),cno char(4),scorce int,primary key(sno,cno));2)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结构可以使用Alter语句增加、删除或修改字段信息。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二版课后答案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二版课后答案
【篇一: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万常选版)整本书练习题和详细答案详解】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系统分析员b.程序员c.数据库管理员d.操作员
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数据的备份,软件或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存储一般使用文件比较合适。
早期功能比较简单、比较固定的应用系统也适合用文件系统。
目前,几乎所有企业或部门的信息系统都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都使用数据库。如一个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会包括许多子系统,如库存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作业调度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等),还比如学校的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等等都适合用数据库系统。
还有,当应用逻辑改变,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变时,由于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数据逻辑结构的改变是dba的责任,开发人员不必修改应用程序,或者只需要修改很少的应用程序。从而既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又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系统的负担。因为dbms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户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等都由dbms执行。
《数据库原理》实验内容(统本)
实验内容实验一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安装(基本操作性实验 2学时)1.目的要求宏观了解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及功能2.实验内容在WINDOWS NT平台上,自行安装MS SQL SERVER2000,操作SQL SERVER2000的七个组件及各个组件的界面、菜单,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带有CD-ROM的客户机、MS SQL SERVER2000光盘。
实验二创建数据库及数据的导入导出(基本操作性实验 2学时)1.目的要求根据一个具体应用进行数据库设计,使用组件企业管理器菜单及CREATE命令对数据库创建,建立基本表、索引。
2.实验内容某高校要对在校生进行计算机管理。
①建立学生情况表(S)、课程表(C)、选课表(SC)、教师情况表(T)和授课表(TC)表3 选课表表4 教师情况表表5 授课表②在学生表的学号上建立唯一索引,在课程表上的课程号建立唯一索引③在选课表的学号和课程号上建立唯一索引,在授课表的教师号和课程号上建立唯一索引。
④将电子表格文件shiyaner.xls导入数据库建好的五个表中。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客户机、MS SQL SERVER2000。
实验三设计数据库完整性约束及备份还原数据库(基本操作性实验 2学时)1.目的要求根据用户的需求,细化数据库设计,完善数据库中对数据的完整性设计与操作。
主要包括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以及简单的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的实现。
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备份还原操作。
2.实验内容①对学生情况表(S)加上实体完整性约束:SNO不为空(NOT NULL)、PRIMARY KEY(SNO)。
对课程表、教师表也加上实体完整性约束。
②对选课表添加实体完整性约束:SNO不为空(NOT NULL)、CNO不为空(NOT NULL)及PRIMARY KEY(SNO,CNO);参照完整性约束:FOREGIN KEY(SNO)REFERENCES S(SNO)、FOREGIN KEY(CNO)REFERENCES C(CNO);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CHECK(G IS NULL OR G BETWEEN 0 AND 100)。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张学琴编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年2月目录实验一信息世界E-R模型的建立 (1)实验二 SQL语言数据定义 (3)实验三 SQL语言数据查询 (5)实验四 SQL语言的数据更新和视图 (6)实验五数据的安全性控制 (8)实验六数据的完整性控制 (9)实验七数据库编程 (10)课程编号:11100760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课程总学时:56 +14 实验学时:14开设实验项目数:7实验一信息世界E-R模型的建立(设计型,2学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初步熟悉E-R模型的概念;2.进一步理解E-R模型的两个要素:实体和联系;3.理解E-R模型实体型与实体型之间的三种联系类型: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4.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的需求建立概念世界的E-R模型。
二、实验环境SQL SERVER2000三、实验预习与准备掌握以下操作语句的一般格式:1976年P.P.S.Chen提出实体-联系法(Entity-Relationship)表示概念模型,简称为E-R图。
该方法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的需求设计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如下列示例:为银行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通过所给的需求分析利用E-R图设计出概念模型。
银行的主要需求如下:银行有多个分支机构。
每个分支机构位于某个城市,由唯一的名字标识,银行监控每个分支机构的资产。
银行员工通过身份证号来标识。
银行的管理机构存储每个员工的姓名、电话号码、工作部门、亲属姓名及其开始工作的日期。
银行的客户也通过其身份证号来标识。
银行存储每个客户的的姓名及其居住的城市和街道。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2014年10月摘 要本书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全书包括9个实验:SQL 数据定义功能实验,SQL 数据基本查询,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SQL 的数据更新,视图的建立和维护,触发器和存储过程,宿主语言操纵数据库实验,数据安全性实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实验。
其中前6个为必做实验,后3个学生可在课外完成。
公共邮箱:********************邮箱密码:computer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企业管理器服务管理器Server SQL Server SQL Server SQL前言数据库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4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现已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
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注重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学会数据库设计方法、DBMS的使用,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学生得到数据库应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实验教学大纲本实验只有12学时,所以只能开设最基本的实验,如果要具有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必须投入大量的课外时间;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训练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解决。
实验指导书共包含9个实验,其中实验一~实验六为必做实验,实验七~实验九学生可用课外时间学习。
目录前言实验一 SQL数据定义 (1)实验二 SQL数据查询 (3)实验三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 (7)实验四 SQL的数据更新 (12)实验五视图的建立和维护 (14)实验六触发器和存储过程 (19)实验七宿主语言操纵数据库实验 (23)实验八数据安全性实验 (33)实验九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实验 (38)参考资料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李存斌.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0简明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学生-课程数据库xskc中用到的三个表文件如下: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学生选课表:SC实验一 SQL数据定义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利用SQL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进行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2.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的方法。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范文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二○一二年目录实验一认识DB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交互式SQL(4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数据库完整性(2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数据库安全性(2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认识DBMS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某个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初步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构架。
在此推荐SQL SERVER2005。
2.熟悉DBMS的安装、配置及使用。
3.搭建今后实验的平台。
二、实验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5。
选择安装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之前,请仔细看清硬件的配置要求。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1.根据安装文件的说明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安装过程中记录安装的选择,并且对所作的选择进行思考,为何要进行这样的配置,对今后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会有什么影响。
2.学会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
在正确安装SQL SERVER2005后,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服务会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
如果要手动地启动和停止数据库引擎服务,可以通过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SQL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来进行管理。
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综合了SQLSERVER 2000中的服务管理器、服务器网络适用工具和客户端网络实用工具的功能。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 系统分析员B. 程序员C. 数据库管理员D. 操作员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A. I 和IIB. 只有IIC. II 和IIID. 只有I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B. 数据完整性C. 数据冗余度高D. 数据独立性高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B. 内模式C. 外模式D. 用户模式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B. 模式与内模式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D. 三层模式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C. 模式D. 三层模式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模式B. 物理模式C. 子模式D. 内模式10.下述()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B. 定义数据库模式C.数据库安全D.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选择题答案:(1) C (2) A (3) D (4) C (5) B(6) A (7) C (8) A (9) C (10) D二、简答题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计算机专业教研室海口经济学院2009年9月目录实验一图书管理系统表的设计 (1)实验二图书管理系统存储过程设计 (9)实验三图书管理系统触发器的设计 (13)实验四事务控制与并发处理 (19)实验一图书管理系统表的设计【实验目的】表的创建,主外键的设置,数据库四大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表的设计。
(2)四大基本操作【实验步骤】一、数据库的启动图1.1数据库启动页面二、数据库启动默认界面图1.2数据库启动页面三、表的可视化创建:1. 创建BookManager数据库。
图1.3创建BookManager数据库图1.4 BookManager数据库创建成功界面2. 创建ManagerUser表,并设置UserID为主键。
设置主键UserID标识规范,标识增量为1,标识种子为1。
图1.5创建ManagerUser表图1.6 ManagerUser表3. 设置UserName字段为索引。
图1.7 UserName字段设为索引图1.8 ManagerUser表打开界面4. 填入数据:图1.9 ManagerUser中填入数据5. 同样创建其他的表格,表格名称与各表字段定义如下:1)表名:PublishCompany字段:填充数据:2)表名:Book 字段:填充数据:3)表名:Reader 字段:填充数据:4)表名:BorrowBook字段:填充数据:四、表的sql语句操作:1.ManagerUser表创建与基本操作:CREATE TABLE ManagerUser1(UserID int IDENTITY(1,1)NOT NULL,UserName varchar(20)NOT NULL,UserPassword varchar(10)NOT NULL,UserSort varchar(10)NULL,CONSTRAINT PK_ManagerUser1 PRIMARY KEY(UserID ASC))插入:insert into ManagerUser1 values('张三','123456','系统管理员')查询:select UserName,UserPassword from ManagerUser1select * from ManagerUser1更新:update ManagerUser1set UserName ='张雷'where UserID = 1删除:delete ManagerUser1where UserID = 1删除表:drop table ManagerUser1五设置主外键关系:1. 点击数据关系图,右键选择创建数据关系图。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实验1 sql server 熟悉和数据库创建
一、实验目的
熟悉sql server 2005提供的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网络实用工具等常用管理工具的使用。
理解客户/服务器模式,理解面向连接与非面向连接的差别。
理解交互式sql的工作机制。
能够理解命名管道协议与tcp/ip协议的差别。
能够登陆上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
二、实验内容
1、启动sql server 服务。
2、打开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连接上sql server服务器。
展开左边树状窗口的
各级结点,观察右边内容窗口的变化。
3、打开sql server的查询分析器,用use命令打开样例数据库pubs。
4、在查询窗口输入exec sp_help,运行后察看结果。
5、在查询窗口输入select * from authors ,运行后察看结果。
三、实验结果
3、当不确定当前所操作的是哪个数据库,可使用use来定位到某数据库。
4、
5、查询某张表的所有列。
实验2 简单查询
实验3 创建和修改数据表
实验4 简单的单表查询
实验5 复杂的单表查询
实验6 连接查询
实验7 嵌套查询
实验8 数据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1-1.查询员工的姓名、职务和薪水select employeeName,headShip,salaryfrom employee图1-1 2.查询名字中含有“有限”的客户姓名和所在地select CustomerName,addressfrom Customerwhere CustomerName like '%有限%'3. 查询出姓“张”并且姓名的最后一个字为“梅”的员工。
select *from employeewhere employeeName like '张%梅'图1-34. 查询住址中含有上海或南昌的女员工,并显示其姓名、所属部门、职称、住址,其中性别用“男”和“女”显示SELECT employeeName,department,address,isnull (convert(char(10),birthday,120),'不详')出生日期,case sex when 'M'then '男'when 'F'then'女'end as 性别from employeewhere (address like '%上海%'or address like '%南昌%')and sex='F'5. 查询出职务为“职员”或职务为“科长”的女员工的信息select *from employeewhere (headship='职员' or headship='科长') and sex='F'图1-56. 选取编号不在“C20050001”和“C20050004”的客户编号、客户名称、客户地址。
Select *from Customerwhere CustomerNo not in ( 'C20050001' ,'C20050004')图1-67. 在订单明细表Ordermaster中挑出销售金额大于等于5000元的订单。
update ordermaster set ordersum=sum2from ordermaster a,(select orderno,sum(quantity*price)sum2from orderdetailgroup by orderno)bwhere a.orderno=b.ordernoSelect *From ordermasterWhere ordersum>=’5000’图1-78. 选取订单金额最高的前10%的订单数据SELECT TOP 10 PERCENT *from orderdetail order by price DESC图1-89.计算一共销售了几种商品SELECT COUNT(DISTINCT productno)as 种类from orderDeta图1-910.计算orderDetail表中每种商品的销售数量、平均价格和总销售量金额,并且依据销售金额由大到小输出。
SELECT productno 商品种类,count(*)quantity,avg (price)平均价格,sum(quantity*price)金额from orderDetailgroup by productnoorder by 金额desc图1-1011.按客户编号统计每个客户2008年2月的订单总金额。
select customerno,ordersumfrom ordermasterwhere year(orderDate)=2008 and month(orderDate)=2图1-1112.统计至少销售了10件以上的商品编号和销售数量。
select productno 商品编号,quantity 商品数目from orderdetailwhere quantity>=10图1-1213. 统计在业务科工作且在1973年或1967年出生的员工人数和平均工资select count(*) 人数,avg(salary) 平均工资from Employeewhere department='业务科' and (year(birthday)=1973 or year(birthday)=1967)图1-13实验二1.找出同一天进入公司工作的员工select distinct a.employeeNo,a.employeeName,a.hireDatefrom Employee a,Employee bwhere a.employeeNo!=b.employeeNo and a.hireDate=b.hireDate图2-12.查找与“陈诗杰”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员工姓名、性别、部门和职务select a.employeeName,a.sex,a.department,a.headShipfrom Employee a,Employee bwhere a.department=b.department and b.employeeName='陈诗杰'图2-23.在employee表中查询薪水超过员工平均薪水的员工信息select *from Employee awhere a.salary>(select avg(b.salary) from Employee b)图2-34.查找有销售记录的客户编号名称和订单总额select a.customerNo,a.customerName,b.orderNo,sum(quantity*price) orderSum from Customer a,OrderMaster b,OrderDetail cwhere a.customerNo=b.customerNo and b.orderNo=c.orderNogroup by a.customerNo,a.customerName,b.orderNo图2-45.查询没有订购商品的客户编号和客户名称SELECT a.customerNo,customerNameFROM Customer aWHERE a.customerNo NOT IN(SELECT customerNo FROM OrderMaster )图2-56.使用子查询查找32M DRAM的销售情况要求显示相应的销售员的姓名、性别、销售日期销售数量和金额其中性别用“男”和“女”表示select employeeName,case sexwhen'M'then'男'when'F'then'女'end as sex, b.orderDate,c.quantity 销售数量,c.quantity*c.price 金额from Employee a,OrderMaster b,OrderDetail cwhere a.employeeNo=b.salerNo and b.orderNo=c.orderNo and c.productNo in(select f.productNofrom OrderMaster d,OrderDetail e,Product fwhere d.orderNo=e.orderNo and productName='32M DRAM')图2-67.查询OrderMaster表中订单金额最高的订单号及订单金额select orderNo,sum(quantity*price) orderSumfrom OrderDetailgroup by orderNohaving sum(quantity*price)=(select max(orderSum)from (select orderNo,sum(quantity*price) orderSumfrom OrderDetailgroup by orderNo)b)图2-78.在订单主表中查询订单金额大于“E2005002业务员在2008-1-9这天所接的任一张订单的金额”的所有订单信息。
select *from OrderMasterwhere orderSum>any(select orderSum from OrderMaster where salerNo='E2005002' and orderDate='2008-1-9')图2-89.查询单价高于400元的商品编号商品名称订货数量和订货单价。
select a.productNo,a.productName,sum(b.quantity)订货数量,b.pricefrom Product a,OrderDetail bwhere a.productPrice>400 and b.productNo=a.productNogroup by a.productNo,a.productName,b.price图2-910.分别使用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完整外部连接查询单价高于400元的商品编号、商品名称、订货数量和订货单价并分析比较检索的结果。
select a.productNo,a.productName,sum(b.quantity)订货数量,b.pricefrom Product a left outer join OrderDetail b on a.productPrice>400 andb.productNo=a.productNogroup by a.productNo,a.productName,b.priceselect a.productNo,a.productName,sum(b.quantity)订货数量,b.pricefrom Product a right outer join OrderDetail b on a.productPrice>400 andb.productNo=a.productNogroup by a.productNo,a.productName,b.priceselect a.productNo,a.productName,sum(b.quantity)订货数量,b.pricefrom Product a full outer join OrderDetail b on a.productPrice>400 andb.productNo=a.productNogroup by a.productNo,a.productName,b.price图2-1011.使用左外连接查找每个客户的客户编号、名称、订货日期、订单金额、其中订货日期不显示时间日期格式为yyyy-mm-dd按客户编号排序同一客户再按订单金额降序排序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