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邢成以及美苏争霸。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务以及全面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也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2、难点:国家实力和彼此关系决定了各国的外交政策三、教学要点一、冷战政策1、美苏对峙的原因2、美国冷战政策出台及其表现⑴政治上:杜鲁门主义⑵经济上:马歇尔计划⑶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美苏争霸1、美苏争霸的形成2、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3、美苏争霸的结束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通力合作,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但是,就在打击法西斯势力的同时,美苏也分别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那么,在打败了法西斯国家之后,战时同盟关系的美苏两国会走向何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展示板书: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内容组织】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
随着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和欧洲殖民主义的衰落,美苏两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美苏得以主宰世界,也是由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决定的。
单从军事力量来看: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总数只有万人,军费开支仅为12亿美元。
到1945年,武装部队总数达l 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
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
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为主体的1 200万人的武装力量(战后经复员下降到300万~400万人)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人数达到1200多万,战后由于大规模复员曾一度下降到150多万,不久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军队再度扩展,人数上升到300多万,此后长期维持这一水平)。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知道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实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2. 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3. 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教学难点1. 冷战时期的具体事件及其影响2. 冷战对峙的原因和后果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冷战时期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例,深入剖析冷战对峙的特点和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冷战对峙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内容1. 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美国和苏联的崛起、意识形态的对立。
2. 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
3. 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冷战对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冷战时期的背景和原因,引发学生对冷战的兴趣。
二、讲解冷战背景和原因(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美国和苏联的崛起,意识形态的对立。
三、分析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15分钟)1. 教师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例,深入剖析冷战对峙的特点和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冷战对峙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四、讲解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冷战对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冷战时期的特点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案例分析:朝鲜战争(10分钟)1. 教师展示朝鲜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战争背景。
2. 学生分析朝鲜战争的特点,如:意识形态对立、军事冲突等。
3. 讨论朝鲜战争对冷战局势的影响。
七、案例分析:越南战争(10分钟)1. 教师展示越南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战争背景。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人教版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
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美国"冷战"政策的含义、实质及表现。
2、分清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通过分析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及典型事件,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美苏争霸政策变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两幅图片: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拥抱。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展示的这两幅图片,使我们不由地联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面对共同的敌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联合起来,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
由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嬴。
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又有一片愁云笼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头。
请看,这是当时两个大国的领导人的话语:(课件展示)"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杜鲁门(1946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教师引导)这两位人物一位是美国的总统,一位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口出此言,用意何在,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第七单元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课件展示课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学习新课:[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一)(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84-86页,完成下列问题,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新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冷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冷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习效果
1.掌握冷战的基本概念,理解冷战是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对立而产生的一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2.了解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等,以及这些事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理解冷战对世界的影响,包括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变、军备竞赛、热战的发生等,以及冷战对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5.例题五:
题目: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冷战结束标志的掌握。通过回答这道题目,学生可以了解冷战结束的历史意义。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冷战期间苏联军事同盟组织的掌握。通过回答这道题目,学生可以了解苏联在冷战中的军事对抗策略。
4.例题四:
题目:冷战期间,世界上发生的哪些热战与冷战有关?
答案:冷战期间,世界上发生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与冷战有关。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冷战期间热战的了解。通过回答这道题目,学生可以了解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4.认识到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5.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冷战期间的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理解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差异。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初中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冷战对峙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了解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3.掌握对峙中各方的立场和利益,以及对峙事件的影响;4.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冷战对峙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本部分通过教师简要讲解和学生参考教材,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冷战的定义;2.冷战起源和背景;3.冷战全球格局的形成。
2. 冷战中的主要对峙事件本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包括朝鲜战争、柏林墙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对峙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起因和过程;2.对峙事件中各方的立场和利益;3.对峙事件的结果和影响。
3. 对峙事件的分析思考本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包括美苏对抗的本质和对峙事件的影响,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掌握以下内容:1.冷战的本质是什么;2.冷战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个案分析等。
1. 讲授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听取,让学生了解冷战对峙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以及对峙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和过程等基础知识。
2.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让学生就冷战对峙事件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讨论。
3. 个案分析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对峙事件中各方的立场和利益,以及事件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冷战对峙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第二步:对峙事件分析教师分别讲解朝鲜战争、柏林墙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让学生了解对峙事件的历史背景、起因和过程,并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
第三步:对峙事件的影响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峙事件中各方的利益和立场等问题。
第四步:个案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文献和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对峙事件中各方的立场和利益,以及事件的影响。
第五步:总结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进行评价和指导。
九年级下册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邢成以及美苏争霸。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务以及全面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也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2、难点:国家实力和彼此关系决定了各国的外交政策三、教学要点一、冷战政策1、美苏对峙的原因2、美国冷战政策出台及其表现⑴政治上:杜鲁门主义⑵经济上:马歇尔计划⑶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美苏争霸1、美苏争霸的形成2、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3、美苏争霸的结束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通力合作,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但是,就在打击法西斯势力的同时,美苏也分别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那么,在打败了法西斯国家之后,战时同盟关系的美苏两国会走向何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展示板书: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内容组织】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
随着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和欧洲殖民主义的衰落,美苏两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美苏得以主宰世界,也是由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决定的。
单从军事力量来看: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总数只有万人,军费开支仅为12亿美元。
到1945年,武装部队总数达l 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
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
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为主体的1 200万人的武装力量(战后经复员下降到300万~400万人)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人数达到1200多万,战后由于大规模复员曾一度下降到150多万,不久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军队再度扩展,人数上升到300多万,此后长期维持这一水平)。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
《对战中的对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美苏争霸的基本史实,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争霸过程中,既有紧张又有缓和”这一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下,学会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美苏争霸的史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认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与其具体国情有关,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
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教学难点】美苏争霸的实质及决定因素【教学方法】【课前准备】PPT【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看这副图片,思考这个问题:二战前后美苏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回答。
左图反映出两国的关系怎么样?生回答。
右图呢?生回答。
师: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盟友关系破裂走向的冷战,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了长期的争霸。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第十四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归纳历史事物的水平;通过度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准确看待历史问题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体会美苏争霸世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影响,理解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冷战”政策及其表现难点:美苏争霸【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史料:“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在美国小城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话。
这次演说很快被称为“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反映了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那么,什么是冷战?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给刚刚和平的世界带来了什么?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冷战的含义。
2、冷战开始的标志。
3、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表现。
(一)冷战政策1.冷战政策的提出教师设问:什么叫“冷战”?“冷战”何以为“冷”?预设学生回答: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教师从对象、手段、目的三个方面对这个概念做具体分析。
2.“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教师设问:“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教师展示“杜鲁门”的图片,补充“杜鲁门主义”的具体内容。
美国总统杜鲁门,1947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师设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预设学生回答: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出台。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展开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冷战。
本课内容涉及冷战政策的出台、冷战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以及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旨在让学生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实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二战后的国际形势有所了解。
但在冷战这一主题上,学生可能存在对冷战概念理解不深、对冷战对峙的具体表现和影响认识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冷战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冷战对峙的紧张气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特点、冷战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以及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负面影响,树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出台及其特点。
2.冷战在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
3.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史料,让学生了解冷战的实际情况。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冷战对峙的表现和影响。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事件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冷战对峙的实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相关史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冷战时期的宣传画、音乐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冷战时期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冷战政策的出台、特点及其影响,通过展示史料,让学生了解冷战的真实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具体表现,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课题:冷战中的对峙一、课程标准1.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说明“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2、过程与方法收集课内课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种种表现,解释“冷战”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从多种角度看待、分析某个历史事件。
三、教材结构分析二战后,从资本主义世界看,德意日三国被打败,英法被削弱,只有美国实力大增,概而言之,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减弱;从社会主义阵营看,亚欧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当“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相继建立之时,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
战后初期,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是美苏两国的主要矛盾。
美国凭借急剧膨胀的实力欲称霸世界,并对苏联展开了“冷战”。
随着苏联霸权主义的膨胀,逐渐成为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
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争霸日益加剧。
这一时期,国家利益的争夺成为美苏争霸的焦点。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虽未公开发生过直接的、大规模的“热战”,但间接的“热战”和各种形式的“冷战”却持续了近四十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应放在分析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危害。
难点是分析战后新格局形成及演变的深刻的历史背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为主,对一些难解的问题加以讲解。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开探究。
六、教学过程利用教材上的地图,首先在地图上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位置,然后简要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消长,帮助学生树立起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整体印象,由此导入新课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主要讲述了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以及这种对峙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课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政策有所了解。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冷战这一复杂时期的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深入理解冷战时期的背景、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政策,掌握冷战时期的背景、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时期的背景、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政策的理解与记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冷战时期的历史氛围。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冷战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冷战时期的历史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教案,明确每个环节的目标、内容、方法。
3.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冷战时期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的历程。
同时,提出问题:“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政策,如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华约与北约的成立等。
同时,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冷战时期的紧张氛围。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精品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课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精品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时1教学三维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冷战”政策背景“冷战”政策表现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概括归纳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美苏争霸怎样开始?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本课哪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分析特点“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美苏争霸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
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反霸维和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我们应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教学难点互有攻守的美苏争霸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对比法、创设情景、探究式、讨论学习方法1.学习本课前,复习回顾二战的有关内容,回忆美国、苏联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内容。
2.学习“冷战”政策时,要注意思考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教师先简要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3.归纳“冷战”政策的表现,进而思考“冷战”对当时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2、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冷战中的对峙》历史教案设计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和主要事件。
2. 使学生理解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冷战时期的背景及主要事件。
2. 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冷战时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2. 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事件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课件或黑板。
3. 历史地图或图片。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冷战时期的宣传画或歌曲,引起学生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冷战?冷战时期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二、讲解冷战背景和主要事件(20分钟)1. 讲解冷战时期的背景,如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意识形态对立等。
2. 介绍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约成立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取一个冷战时期的具体事件,如柏林危机。
2. 分析事件的过程、原因和影响。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讲解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提出问题:“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讲解冷战对世界的影响(20分钟)1. 讲解冷战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如美苏争霸、proxy wars等。
2. 讲解冷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如冷战时期的经济发展、贸易往来等。
3. 讲解冷战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如核武器竞赛、军事冲突等。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讲解的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当今霸权主义仍不断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二、课程标准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
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美国苏联争霸的表格,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美苏两国的争霸,认识到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对学生进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结束的标志。
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出自英国的一句外交名言雅尔塔会议上的美英苏三国首脑二战中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美国与苏联建立了盟友关系。
那么二战结束后他们还能携手前进,友好相处下去吗?带着这个疑问同学们打开课本14课,请在课本中探寻答案。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课文预习。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提出疑问,主动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探知欲望与学习本课的兴趣。
说明:借多媒体展示材料,由材料引领学生理解冷战的爆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说明:出示材料继续引导探究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传统模式,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能够让学生系统的把握教材知识,绘制表格。
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设计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战结束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
为了建立世界霸权,美国全面实施冷战政策,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苏联针锋相对,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0世纪50年代,随着苏联经济实力的增长,开始试图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双方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争霸。
1991年,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二、课程标准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冷战的概念,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性事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美苏冷战的史实与影响。
运用表格的形式,指导学生用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美苏争霸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带来的诸多不稳定因素。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大国强权不得人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
难点:美苏争霸中,如何理解国家实力决定其外交政策。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德黑兰会议三巨头图片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说过:“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炉。
”问题:二战结束了,这场战争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
从丘吉尔的比喻中,你可以看出二战后这个方面力量有什么变化吗?学生回答。
教师: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普遍衰弱,英法沦为二流国家,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被美苏势力均势所取代。
在这一背景下,曾经在二战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美苏两国能否继续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呢。
(设计意图:利用真实的故事,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展示: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二战结束后,美苏这对昔日的盟友关系如何?学生:盟友关系破裂,双方开始冷战中的对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 冷战中对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在美国小城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话。这次演说很快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反映了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那么,什么是冷战?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给刚刚和平的世界带来了什么?
学生回答
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落
实
课
标
【展示目标】
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自主预习】
独立完成“知识梳理”。同桌之间通对答案。提出疑问。
【合作探究】
一、冷战政策[
1、原因。
(1)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2)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
2、表现
“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 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2、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尼克松任美国总统,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 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70年代,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此时,苏联的实力得到迅猛的发展。苏联不仅建成一支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拥有数量多于美国的洲际导弹。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1964 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苏联在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12月出兵对阿富汗的占领,标志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导
入
新
课
【情景导课】
丘吉尔“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反
思
完
善
【反思完善】
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 歇尔计划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
概 括知识内容,形成机构,加深认识
教
学
札
记
了解学习目标
什么是冷战?其本质是什么?
美国带领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本质:遏制共产主义, 干涉别国内政。
列举二战中美苏 合作的事例。
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等
冷战的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建立
“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以下知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双 方矛盾日益尖锐。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告终,美国被迫于1953年 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它显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意志和巨大力量。60年代,越南战争也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较量。
二、美苏争霸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应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一面。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解决,是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后才逐渐平息的,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 风。同时也表明,苏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这一事件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 核武器,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