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三级项目——数字语音通信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数字语音信号处理教案

数字语音信号处理教案

数字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前言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的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形式。

同时,语言也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种理想的人机通信方式,因而可为信息处理系统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和其他智能机器的应用,提高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多学科领域和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

虽然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人员主要来自信号与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但是它与语音学、语言学、声学、认知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算法,如数字滤波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等是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信号处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进入70年代之后,提出了用于语音信号的信息压缩和特征提取的线性预测技术(LPC),并已成为语音信号处理最强有力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语音信号的分析、合成及各个应用领域,以及用于输入语音与参考样本之间时间匹配的动态规划方法;80年代初一种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高效数据压缩技术—矢量量化(VQ)应用于语音信号处理中;而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描述语音信号过程的产生是80年代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的重大发展,目前HMM已构成了现代语音识别研究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语音信号处理的各项课题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它的许多成果也体现在有关语音信号处理的各项技术之中。

为了深入理解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的基础理论、算法原理、研究方法和难点,根据数字语音信号处理教学大纲,结合课程建设的需求,我们编写了本实验参考书。

本本参考书针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四个研究设计型实验,每个实验给出了参考程序,目的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一个实验进行延伸的创新学习,比如说,语音端点的检测、语音共振峰提取、基于HMM或DTW的有限词汇或大词汇的特定人、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识别率的提高(如何提高有噪环境下的识别率)、以及编码问题等,同时在学习中还可深入思考如何将有关的方法在嵌入式系统或DSP 下的实现问题等。

水声数字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水声数字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水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摘要本次设计以水下语音通信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通信系统,首先通过分析设计要求了解了课题背景,从课本、图书馆、网络获取一定的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先大致建立多个方案想法并比较其优缺点,结合各个方案想法的优缺点进行结合分析,然后选择其中之一重点分析确定该系统原理为:信源经过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CELP)编码。

再用卷积码对水声信道进行编码,然后用QPSK的方式进行调制。

在水声信道中,由于水介质的吸收使得可利用的工作频率较低,信道带宽较窄,因而通信速率也较低。

要想在水中进行数字语音通信就必须对语音信息进行大幅度压缩,降低传输所需的比特率。

本论文对数字语音压缩算法进行研究,采用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CELP)对原始语音进行编码,并采用带宽利用率较高的相位调制技术对压缩语音进行传输,同时结合自适应均衡等技术来有效地克服信道多途传播产生的码间干扰,纠错编码技术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在设计过程中,先确定整个的流程框架,对该系统进行大致设计,画出整个设计的流程图,并初步分析系统画出系统框架图,对整个系统建立模型,并且运用具体知识分块设计,在每一步中进行设计,在给定参数的条件下完成系统设计,反复核查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了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还运用了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具体的分析仿真结果,依据仿真的结果进行综合性能分析与误差分析,以便更好的了解此系统的整体性能。

然后对于系统的结构可行性和最后的综合性能分析以及误差分析对系统进行总体评价。

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与设计,对这次课程设计进行了总结,总结这次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收获,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解决,并分析自己的收获,争取在下次的设计或者其他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关键字:水声数字通信 CELP matlab QPSK调制 Viterbi译码一.引言 (4)二.原理介绍 (6)三.方案选择 (8)四.方案设计 (13)五.仿真及结果 (13)六.方案总结 (39)七.心得体会 (40)八.参考文献 (40)一.引言设计要求期望达到如下指标:平均传输速率:4kbits /s传输距离:4千米左右误码率: 0.001以下带宽:3kHz ,载频60k 。

电梯语音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电梯语音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电梯语音通信系统技术方案概述本技术方案旨在为电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语音通信系统。

通过该系统,乘客和维修人员可以在需要时进行语音通话,以提供紧急救援和维护服务。

技术原理1. 通信网络:采用高速、稳定的互联网连接作为通信网络基础,确保语音通话的时延和稳定性。

2. 语音采集:电梯内设有高保真麦克风,用于采集乘客或维修人员的语音信号。

3. 数据压缩:对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数据压缩处理,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

4. 网络传输:将压缩后的语音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目标终端,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快速传递。

5. 语音解码:接收端对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进行解码处理,还原为可听的语音信号。

系统架构- 乘客端:在电梯内部安装语音设备,包括高保真麦克风和扬声器,用于采集和播放语音信号。

- 维修人员端:维修人员通过专用终端(如手机、电脑等)接收和发送语音信号,以便快速响应和提供维修服务。

- 后台服务器: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语音通信系统,包括语音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分发。

功能特点1. 紧急救援: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语音通信系统与后台服务器及维修人员进行紧急联系,以获得及时救援。

2. 维护服务: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语音通信系统快速定位故障、提供远程技术支持,以提高维修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历史记录:语音通信系统可以记录乘客和维修人员的通话记录,以便后期查看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和改进建议。

安全性考虑1. 数据加密:在语音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获取。

2. 用户认证:对乘客和维修人员进行身份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使用语音通信系统,防止恶意攻击和滥用功能。

总结电梯语音通信系统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麦克风、扬声器等设备,实现乘客和维修人员之间的快速语音通话。

该系统具有紧急救援、维护服务和历史记录等功能特点,同时重视数据安全性。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和加强身份认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之数字语音处理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之数字语音处理技术

contents •数字语音处理技术概述•数字语音处理基础•数字语音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数字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数字语音处理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目录定义特点定义与特点发展历程起步阶段01发展阶段02成熟阶段03数字语音处理技术的应用通信领域安全领域教育领域医疗领域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的,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

系统一个完整的数字语音处理系统通常包括输入、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几个主要部分。

数字信号与系统傅里叶变换与逆变换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用于分析信号的频率特征。

逆变换将频域信号转化回时域信号,用于重构原始信号。

滤波器实现数字滤波器与实现麦克风与前置放大器麦克风前置放大器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数字语音处理中,A/D转换器将麦克风收集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量化误差在A/D转换过程中,由于采样定理的限制,可能会出现量化误差。

这是由于数字信号只能表示有限个值,而模拟信号可以是任意值。

A/D转换A/D转换与量化误差VS预处理与特征提取预处理特征提取信号预处理模式识别基础特征提取模型训练线性判别分析(LDA)与支持向量机(SVM)线性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SVM)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注意力机制010203总结词文法分析是语音合成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涉及到对输入文本的语法分析和语义理解,从而为后续的语音合成提供正确的信息。

韵律规则则是用来描述和模拟人类语音的节奏和音调。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文法分析通过对输入文本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法结构,从而指导语音合成系统生成符合语法规则的语音。

韵律规则则关注如何根据语法结构和语义内容调整语音的节奏和音调,使得生成的语音更加自然和流畅。

文法分析与韵律规则总结词参数化合成方法是语音合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语音信号的参数化表示与声学模型相结合,从而生成新的语音信号。

通信原理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樊昌信完整版

通信原理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樊昌信完整版

通信原理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樊昌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一章1.1 消息和信息有什么区别信息和信号有何区别P1 语音,文字,图形,图像等都是消息,信息则是消息中包含有意义的内容,或者说有效内容,信息必须转换为电信号,才能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所以,信号是消息的载体。

1.2 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P3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连续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值都离散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1.3 数字通信有何优点?P3 P4 (1)由于数字信号的可能取值数目有限,所以在失真没有超过给定值的条件下,不影响接收端的正确判决。

此外,在有多次转发的线路中,每个中继站都可以对有失真的接收信号加以整形,消除沿途线路中波形误差的积累,从而使经过远距离传输后,在接收端仍能得到高质量的接收信号。

(2)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用纠错编码等差错控制技术,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

(3)可以采用保密性极高的数字加密技术,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保密度。

(4)可以综合传输各种模拟和数字输入消息,包括语音、文字、图像、信令等;并且便于存储和处理(包括编码、变换等)。

(5)数字通信设备和模拟通信设备相比,设计和制造更容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6)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信源编码进行压缩,以减少多余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7)在模拟调制系统中,例如调频,接收端输出信噪比仅和带宽成正比的增长;而在数字调制系统中,例如脉冲编码调制,输出信噪比随带宽按指数规律增长。

1.4 信息量的定义是什么信息量的单位是什么P2 (1) )(log )(1log I x P x P a a-==为信息量的定义。

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1.5 按照占用频带分,信号可以分为哪几种?P5 基带信号和带通信号1.6 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什么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什么P4 信源编码用以减少数字信号的冗余度,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如果是模拟信源(如话筒),则它还包括A/D 转换功能,把模拟输入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语音通信原理

语音通信原理

语音通信原理语音通信是指通过声音来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语音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通话、网络语音聊天还是语音识别技术,都离不开语音通信原理的支持。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传输和接收三个方面,介绍语音通信的原理。

首先,声音的产生是语音通信的第一步。

声音是由声源产生的,当声源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跟着振动,形成声波。

这些声波会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者的耳朵,被耳膜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发送到大脑,最终被解析成语音信息。

在语音通信技术中,手机的麦克风、网络语音通话的话筒等设备都起到了声音产生和采集的作用。

其次,声音的传输是语音通信的关键环节。

一旦声音被产生并采集到,就需要通过传输媒介传送到接收端。

在传统的电话通信中,声音是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的,而在现代的数字通信中,声音则会被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无论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都需要通过传输介质如电话线、光纤、无线电波等进行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距离等因素。

最后,声音的接收是语音通信的最终环节。

接收端需要将传输过来的声音信号转换成可听的声音,并传递给接收者。

在传统电话通信中,接收端通过耳机或者电话听筒来接收声音;而在网络语音通话中,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无论是哪种方式,接收端的设备都需要具备音频解码和声音输出的功能。

总的来说,语音通信的原理是基于声音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通过声音的产生,将信息转换成声波;通过传输,将声音信号传送到接收端;通过接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可听的声音。

语音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也推动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语音通信技术也会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语音处理系统课程设计

语音处理系统课程设计

语音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语音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过程;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如声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等;3. 学生能够解释语音处理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编程工具设计简单的语音识别或语音合成程序;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分析并解决语音信号处理中遇到的问题;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共同完成语音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语音处理产生兴趣,培养主动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态度;2. 学生在实验和项目过程中,培养勇于尝试、面对挑战的信心和毅力;3. 学生能够认识到语音处理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语音处理的基本原理,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语音信号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语音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语音信号处理基础2.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涵盖声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等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3. 语音处理编程实践:利用编程工具(如Python、MATLAB等),设计简单的语音识别或语音合成程序。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语音处理编程实践4. 语音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结合实际项目,分析并解决语音信号处理中的问题,完成系统设计与实现。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语音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5. 语音处理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语音处理应用案例,如智能助手、语音翻译等,了解其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语音处理应用案例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5 移动通信原理 第五章 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

5 移动通信原理 第五章 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

第5章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引言一般的数字通信系统都包含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这三对功能模块,语音编码是一种信源编码的,在移动通信中由于信道的特点,往往还需要交织和去交织这一对功能模块。

为什么要进行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交织呢?从实现过程分析:信源编码——原理:去掉一些信息(信源中统计特性具有相关性的信息);(有效性)目的:尽可能用最少的信息比特表示信源,从而达到压缩信息速率,以较少的信息速率传送信息;信道编码——原理:加入一些信息(监督码或检验码);(可靠性)目的:用来供接收端纠正或检出信息在信道中传输时,由于干扰、噪声或衰落等所造成的误码。

交织——原理:不改变信息量,只改变信息的排序;(可靠性)目的:克服信道中由于深衰落而造成的突发的成串的误码。

对本章的学习,我们复习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础上,重点掌握:1.移动通信对编码的要求;2.蜂窝移动通信典型系统用到的编码方式;3.在这些系统中的实现过程;4.交织的原理和作用。

5.1 语音编码通信系统中的语音编码的目的是解除语音信源的统计相关性,语音编码大致分为三类。

一.语音编码的分类(参考:《吴伟陵,《移动通信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P72)1.波形编码波形编码是以精确再现语音波形为目的,并以保真度即自然度为度量标准的编码方法。

这类编码是保留语音个性特征为主要目标的方法,其码速较高。

常用的波形编码及其原理:PCM、DPCM、ADPCM应用:适用于骨干(固定)通信网。

2.参量编码利用人类的发声机制,仅传送反映语音波形变化主要参量的编码方法。

在接收端,可根据发声模型,由传送过来的变化参量激励产生人工合成的语音。

参量编码的主要标准是可懂度。

显然,这类编码是以提取并传送语音的共性特征参量为目的的编码方式,其码速较低。

(声码器)常用的参量编码及其原理:LPC应用:主要用于军事保密通信。

3.混合编码混合编码是吸取上述两类编码的优点,以参量编码为基础,并附加一定的波形编码特征,以实现在可懂度基础上适当改善自然度目的的编码方式。

基于MATLAB的GMSK仿真系统设计(通信原理三级项目)

基于MATLAB的GMSK仿真系统设计(通信原理三级项目)

7、结束语
GMSK是一种先进的调制技术。 具有包络恒定、相位连续、频谱 窄、邻道干扰小及频带利用率高 的优点。本组利用MATLAB软件 对GMSK调制系统进行建模、参 数设置、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 表明.这种通过MALAB实现的 GMSK数字通信系统具有邻道干 扰小、误码率较低的优点,在通 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MATLAB的GMSK仿真系统设计
11级通信一班(3组)
1、课题简介 2、GMSK基本原理 3、仿真系统设计 4、仿真系统部分参数设置 5、MATLAB仿真 6、结果分析
7、结束语
目录
1、课题简介
GMSK是一种二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它是无线通信中最突出 的调制类型。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通信标准都采用了GMSK 技术,例如,GSM,DECT等。GMSK信号由于具有恒包络 和带外辐射小的特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主要介绍 GSMK的基本原理,以及利用MATLAB软件对调制部分进行 仿真分析,对软切换和硬切换的性能进行比较。
2、GMSK基本原理
GMSK基本原理是基带信号先经过调制前高斯滤波器成形, 在进行MSK调制。最小频移键控(MSK)是一种二进制数字调 频,它的调制系数为0.5。MSK具有以下特点:恒定的包络、 相对稳定的窄带、具有相干检测能力。然而它不能严格满足 对于SCPC移动无线电的带外辐射的要求。在1979年日本电 气通信实验室提出了调制前高斯滤波的MSK,也就是GMSK。
在这种基带调制方式下,产生基带调制信号(基带GMSK信 号),再把这个基带调制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形成频带调制 信号(频带GMSK信号)。为考察频带GMSK系统的抗干扰性 能.本文设置了AWGN Channel(加性高斯白噪声)模块作为系 统传输信道。通过改变AWGN Channel模块的SNR(信噪比)等 参数的设置,可观察系统误码率的变化情况。频带GMSK信号 经过AWGN Channel到达系统接收端.通过GMSK SOFT DEMODULATOR(GMSK软解调器)进行解调,解调后的信号分 别进入软判决部分和硬判决部分,经过判决后的信号进入Time Display,然后通过Scope模块进行显示,同时又从Rx端口进入 Error Rate Calculation(错误率统计)模块;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模块产生的原始二进制序列从Tx端口进入Error Rate Calculation模块。这样.就可得到系统的误码率。

通信工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383个)

通信工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383个)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1383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浅析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研究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研究简析4G通信下光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天津,通信人逆火保通信通信业全力保障滨海爆炸事故应急通信论短波通信电台在人防通信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移动通信产业链开拓移动通信新市场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交通信息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及检修解析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对比分析通信业全力保障西藏日喀则震区通信畅通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基于组播通信的交通通信网络研究守住通信的“应急车道”中国应急通信:加强联动提升能力广东通信业持续六个月下滑通信“火车头”为何慢下来?通信业全力保障西藏震区通信浅析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论4G通信下光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基于网络中心战通信业务需求科学设计与配置通信网络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浅析通信综合监控系统在电网通信中的应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通信光传输网中的应用内蒙古通信管理局:清理通信管线安全隐患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博鳌论坛通信保障零故障通信铁塔共建共享中通信运营商频率干扰分析与平台分配卫星通信在铁路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探讨舰艇通信系统通信效能研究激光通信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基于通信管理系统(TMS)的通信检修工作管理体系谈基于扩频通信的煤矿通信系统及其应用基于4G通信网的调度通信系统分析通信技术人才基础技能体系与通信企业文化创新理念的对接培养浅析即时通信行业对未来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无线通信在配用电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探究人防通信的特点及其网络建设和通信值勤训练基于电力通信专网的统一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公共通信网和信息隐藏技术的军事通信系统初探浅析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创新移动通信产业链开拓移动通信新市场通信工程中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的运用基于4G通信技术的煤矿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电力通信中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应用卫星通信在偏远地区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基于IP通信网络的智能配电网通信体系构建短波通信电台在人防通信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关于3G通信技术在矿山无线通信的应用研究基于Internet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即时通信问题分析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的维护浅论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思考通信业全力保障昭通震区通信量子通信及其未来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方案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定位研究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研究探析人民防空通信中短波通信电台的重要作用基于VB6.0和移动通信的数据通信基于无线通信的地铁车地通信中的干扰分析如何加强通信部队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浅谈无线通信之Wi-Fi通信技术浅析通信建设工程监理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试论电力通信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的应用浅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浅析4G通信技术的安全通信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浅析光纤通信在电子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2)浅析光纤通信在电子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应急通信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石油通信专网中的应用分析基于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即时通信问题分析3G通信网络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浅谈卫星通信及其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改进通信专业教室管理模式提高通信士官培训效益变换域通信与扩频通信抗干扰性能比较基于4G通信技术的应急通信系统研究创新移动通信产业链开拓移动通信新市场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在中小型水库预警通信中的应用探讨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浅析3G移动通信的安全及4G通信的关键技术浅析应急通信中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的应用探究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的维护探究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对移动通信网络中协作通信的探讨基于短波通信的海上通信接口研究载波通信与光端通信设备连接如何完成遥测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分析基于4G通信技术的应急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浅析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云通信促进不同通信方式融合发展量子通信:绝密的未来通信统一通信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应用的探讨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相关应用激光通信将成为空间通信新能力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的维护建立空间—空中联合通信网络,弥补卫星通信脆弱性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的维护平流层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探析无线通信在配用电通信网络中的应用通信工程设计阶段通信项目管理内容浅谈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通信系统工程的数据通信模式的深化铁路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应用模块的优化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定位研究浅谈宽带电力线通信对无线通信的影响及管理探讨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浅谈地铁通信系统构成与相关移动通信的应用智慧城市中基于云通信的协同通信系统研究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浅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信网络特别是光通信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铁路通信电源在铁路通信设备中的应用研究串口通信与网络通信的应用研究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分析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WinCE嵌入式智能高压开关柜与KingSCADA通信中Modbus通信协议应用研究地铁通信系统中民用通信设备管理维保探讨浅谈有线通信在机场通信建设的发展基站通信电源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论基于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即时通信通信技术建设与煤矿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浅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浅谈当前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结合阜朝高速公路通信管道工程解析通信管道施工技术的应用应急通信指挥车通信系统构建分析论基于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即时通信论短波通信电台在人防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即时通信系统中通信协议的研究及选择新加坡通信展上的卫星通信阵营加强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保障战时“通信生命线”浅议现代军事通信以及通信指挥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加强移动通信基站维护保证通信质量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刍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优化方案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张峰:积极落实通信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单片机多机通信网络改进及数据通信容错技术基于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分析京信通信全力保障雅安震区通信畅通电力通信长距离通信传输的分析及实现基于岩层通信的矿山通信机的实现短波通信行业发展之军事通信的探讨如何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通信系统的使用原理和以太网通信的系统保护工作GPRS/CDMA1X无线通信平台通信技术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通信原理的研究光纤通信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析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信9月广州通信中心处理遇险紧急通信5起浅谈无线通信之Wi-Fi通信技术串口通信在宿州供电公司通信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近场通信在通信机房巡视中的应用如何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刍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研究配电通信接入网中混合通信组网的研究RS 232串口通信在PC机与单片机通信中的应用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几种应急通信手段现状分析及应急通信体系发展探讨三菱FX PLC与FR D700MODBUS RTU 通信在自动化分拣线传输中的应用通信在自动化分拣线传输中的应用数据通信与通信协议分析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从3G通信看我国通信业的发展与挑战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浅谈通信电源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机链接通信在三菱FX PLC与FR-D700通信中的应用谈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浅谈通信电源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非通信工程专业开设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关于通信行业应急通信保障若干问题的探究基于卫星通信的应急通信系统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分析五年制高职通信网络与设备(融合通信)专业调研报告基于GPRS技术实现的远程交通信息通信当前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LATTICE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出最新的移动通信FPGA平台富春通信:通信网络技术服务领先供应商通信:光通信行情启动富春通信通信网络建设服务领跑者HYA型市话通信电缆对数字通信的影响卫星通信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的应用探讨“广州数字集群通信论坛暨第16届亚运会通信保障1周年纪念活动”报道基于光纤通信的矿井通信应用策略研究探讨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相关应用3G通信的崛起在我国通信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地面通信共网与地铁通信网络的联动融合西门子OpenScap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随时可用于云通信的服务以通信电子运维系统为手段提高云南电力通信运行维护管理水平谈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浅谈通信监理工程师在通信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提升通信产业核心竞争力移动通信新技术在消防通信中的应用3G通信系统向4G通信系统的演化进程浅谈通信运营商在城市建设中的通信管道建设工程创新管理策略烽火通信:光通信龙头迎来好时机MATLAB通信仿真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263通信:专注优势做好企业通信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通信运营商即时通信业务发展问题研究浅谈当前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西门子企业通信:制胜云通信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卫星移动通信前景广阔通信,让世界更美好——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学会召开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从3G通信看我国通信业的发展华中通信广场:打造中国通信市场第一品牌通信工程设计阶段通信项目管理九大内容串口通信与网络通信的应用研究浅析应急通信系统之重要装备通信指挥车通信论坛:应对成本压力带来的通信测试挑战通信兵通信车辆方队基于FPGA的FSK加密通信基于FPGA的FSK加密通信一种基于半双工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协议设计通信篇通信设备行业经济运行态势西安交通大学教师和博士生荣获2008年度IEEE通信学会“通信系统集成与建模”最佳论文奖统一通信:提升大型跨国企业通信力无线通信:“网”罗你我,通信未来统一通信走进市场春天远特通信迎来新契机江西通信业部署火炬传递通信保障国人通信灾区通信抢险纪实数据通信的主力军——红外通信技术《信息产业部3G移动通信培训指定教材》:引领通信行业培养3G人才UT斯达康整装起航“精彩通信创造者”清晰亮相通信展国际通信展在京举办最新信息通信技术和业务应用备受瞩目烽火通信光纤光缆服务奥运通信宽带电力线通信对无线通信的影响及其频带的管理平流层通信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通信产业网搜狐IT“我看通信展”博客大赛落幕通信业掀起奥运风—2007北京国际通信展“2007奥运通信高峰论坛”彰显合力通信奥运跃动产业链透视2007通信展四大看点应用“温暖”通信业中国通信资源网——开网上学习通信知识之先河通信潮流——数字解读06~07通信亮点卫星通信——消防通信的终极解决方案农村通信:无线通信的新蓝海多信息和通信方式虚拟通信系统研究IP通信是通信技术变革的基本方向6位网络通信人士眼中的2007:迎接通信新纪元北电微软创新通信联盟实现企业通信转型谈应急通信保障与医院通信网络建设沟通世界的通信——通信展的魅力浅谈通信物资流通在通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润迅通信以专业化运营多方通信业务集群通信系统与GSH通信系统电话互联的实现iPSAR-1:中国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的挑战一种在MP重程序中实现点对点通信原语到集合通信原语转换的方法诺基亚通信大中华区市场部总经理庞策:融合是4G到5G的主旋律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适应新常态感受新网络把握新机遇浅谈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浅析新形势下的信息通信战备工作一种通信设备的电源控制装置设计物理层安全技术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通信原理实验教学目标及其体系建设初探关于现代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探讨试论如何加强基层中队通信保障人才队伍的建设“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研究小议通信网络的能耗分析与节能方案PLC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的研究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合理运用探析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研究通信光缆线路施工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管理关于高速公路机电通信新技术展望的探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方案研究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进度管理吊线技术及其在通信线路施工中的应用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超宽带无线通信相关技术的研究东方通信:闪亮CeBIT的专网通信小巨人工信部要求严肃查处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通信领域违规违法行为李克强向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发表视频贺辞通信立法工作交流座谈会召开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对通信运营商的影响分析201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新式新颖新旗舰,高科高端高逼格澳洲移动通信服务商Amaysim启动上市计划浅析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研究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研究简析4G通信下光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天津,通信人逆火保通信通信业全力保障滨海爆炸事故应急通信论短波通信电台在人防通信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移动通信产业链开拓移动通信新市场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交通信息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及检修解析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对比分析通信业全力保障西藏日喀则震区通信畅通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基于组播通信的交通通信网络研究守住通信的“应急车道”中国应急通信:加强联动提升能力广东通信业持续六个月下滑通信“火车头”为何慢下来?通信业全力保障西藏震区通信浅析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论4G通信下光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基于网络中心战通信业务需求科学设计与配置通信网络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浅析通信综合监控系统在电网通信中的应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通信光传输网中的应用内蒙古通信管理局:清理通信管线安全隐患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博鳌论坛通信保障零故障通信铁塔共建共享中通信运营商频率干扰分析与平台分配卫星通信在铁路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探讨舰艇通信系统通信效能研究激光通信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基于通信管理系统(TMS)的通信检修工作管理体系谈基于扩频通信的煤矿通信系统及其应用基于4G通信网的调度通信系统分析通信技术人才基础技能体系与通信企业文化创新理念的对接培养浅析即时通信行业对未来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无线通信在配用电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探究人防通信的特点及其网络建设和通信值勤训练基于电力通信专网的统一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公共通信网和信息隐藏技术的军事通信系统初探突出移动通信应用 TDK器件多领域开花基于Qt实现USB CDC便携式设备串口通信客户端设计关于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的探讨通信交换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江苏成立首个地市通信行业管理机构通信新常态:3.6%?家庭安防系统数据通信问题的研究项目管理方法在4G通信基站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基于Web3D的异构数据存储及通信研究IP语音通信技术在远程集中计量系统的应用从PCM设备角度看电力通信网络的优化通信测试:4G是焦点2015年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展望光通信:超100G和SDN唱主角通信专利:积极布局5G通信发展:深入推进电信市场开放通信十大新闻与十大趋势工信部部署开展城市地下通信管线普查浅谈通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营改增后通信企业税负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浅议通信行业中集团客户的营销策略PLC通信技术教学探究统一通信、企业自动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通信专业“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论“营改增”对通信运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新时期计算机网络通信现状及发展趋势RS编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及性能分析车载通信控制器电磁干扰特性分析与优化第17届国际信息与通信安全会议征文分数阶混沌系统电路设计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电子通信产品的ESD防护设计技术研究通信行业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体系构建Qt中调用DSP库实现双核异构通信光纤通信市场研究基于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基于在线机器学习方法的通信设备故障预警技术研究电子通信干扰要素和控制方式研究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电子通信关键技术的应用与网络构架分析高职校企合作专业数据通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载频智能节电技术在TD—LTE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论当前网络通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电力通信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几点有效思考201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评优课的观察与感悟新形势下通信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研究华三通信:一次“有意思”的IT征途浅析通信工程基站结构组成及信号保护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电力系统通信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实践研究通信行业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和猫小姐通信高速网卡与主机通信技术研究关于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2015亚洲通信展、企业资讯科技展和亚洲广播展唱丰收参展企业发布全新技术产品达成多笔重大交易应急通信工作探讨与展望“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浅谈高速公路通信光缆线路迁改的施工技术光纤通信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探索关于“二三级院校”电子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管理关于林业山区有线电视通信发展的战略思考纳米管调节果蝇雄性生殖干细胞通信基于开放式虚拟实验室的电子通信学科通信课程在民办高校中教学改革研究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智能移动通信技术我国通信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分析DCS系统升级改造引发的通信故障分析与处理天线下倾角对通信基站致地面电磁辐射强度的影响高职院校通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与分析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的安全防范探讨关于无线通信技术运用“互联网+”时代信天通信的转型法则基于RS—485的多机通信系统设计内蒙古通信管理局规范校园市场经营行为浙江拟立法保护通信设施建设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无线网络构架与安全性研究内外网间的“秘密”通信现代通信和控制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基于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初探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略述浅论通信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射频隐身数据链的通信波形参数优化建模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移动通信运营业务中移动终端识别的运用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电力无线通信专网关键技术及主要问题探讨论4G通信工程的技术要点分布式无线电和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4G 时代通信运营商销售方法和技巧高职通信专业项目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高速公路现代通信科技的运用大准铁路通信机房防雷与接地系统应用探讨浅谈铁路专用通信组网的注意事项及故障浅议通信施工企业标准化班组建设浅谈当前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特点及应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浅谈微信通信的兴起全光网络通信的管理及实现方法分析试论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新风系统在通信机房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通信原理三级项目班级:通信工程2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务处2016年 5月远距离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本文讨论进行了远距离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着重讨论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进行的信源编码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我采用了HDB3码克服连0问题,利用奇偶监督码和差错重传机制控制误码率。

另外,讨论了数字调制技术的实现,本文采用最小频移键控调制和解调技术,并讨论了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此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脉冲编码调制,HDB3码,奇偶监督码,MSK调制,高斯白噪声,MATLAB 仿真目录1.通信系统概述 (3)1.1一般通信系统模型 (3)1.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1.3远距离语音通信系统 (4)2.信号数字化 (5)2.1信号的抽样 (5)2.1.1抽样定理 (5)2.1.2脉冲幅度调制PAM (5)2.2信源编码 (7)2.2.1十三折线法 (7)2.2.2脉冲编码调制PCM (8)2.3信道编码 (10)2.3.1 HDB3码 (10)2.3.2奇偶监督码 (10)3.调制与解调 (11)3.1 MSK调制 (11)3.1.1 MSK调制原理 (11)3.1.2 MSK调制 (12)3.2 MSK解调 (13)4.信道描述 (14)5.系统总体设计 (15)附录 MATLAB实现代码 (16)1.通信系统概述1.1一般通信系统模型一般作为一个通信系统都由发送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而发送端则分为信息源和发送设备两部分,接收端与其对应的有接收端和受信者两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则是我们信号传输所需要经过的信道,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会有噪声的混入,这也是我们的通信系统性能讨论的终点。

图1-1 一般通信系统信息源是把各种原始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的设备,它通过各种物理转换的方法从自然界中采集信息并把它们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从而便于我们通过电子设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移动通信原理》课程教案

《移动通信原理》课程教案

《移动通信原理》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熟悉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在未来通信领域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的定义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2.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移动终端基站传输网络控制中心3. 移动通信技术原理调制与解调扩频技术多址技术信道编码与解码4. 移动通信标准GSMCDMA4G LTE5G5.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物联网应用车联网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 互动:提问和回答,巩固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场景,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未来通信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

2. 视频资料:播放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运行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网络资源:介绍移动通信相关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移动通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3. 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对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及其在未来通信领域应用的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3. 教学进度:章节一:4课时章节二:4课时章节三:6课时章节四:6课时章节五:8课时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分析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案例二:探讨4G LTE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3. 案例三:预测5G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场景。

八、实践环节1. 项目一:搭建简单的移动通信系统模型。

2. 项目二:分析移动通信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

3. 项目三: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设计一个物联网应用场景。

《通信原理》课程标准

《通信原理》课程标准

《通信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共32学时,包括理论授课和实验环节。

二、课程目标1.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包括信源、信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2. 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3. 具备分析和解决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信源编码:介绍数字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无失真编码和限失真编码;2. 调制与解调:讲解调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模拟调制、数字调制和多载波调制;3. 信道编码:介绍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检错编码、交织编码和网络安全编码;4. 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分析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和噪声性能;5. 现代通信系统:介绍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如光纤传输、卫星通信、物联网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2. 结合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3.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五、实验环节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了解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技术;2. 实验内容:包括模拟调制实验、数字调制实验、信道编码实验等;3. 实验设备:配备合适的实验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等;4. 实验考核:对实验成绩进行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和现场操作等。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和现场操作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通信原理的掌握情况。

七、课程资源为方便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提供课件、教学视频、习题答案等资源,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高速的数据传输,从短信到多媒体信息的传递,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

那么,移动通信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其背后的原理和系统又是怎样的呢?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

就好像我们在一个大广场上,通过喊话来与远处的人交流,但这里的“喊话”是经过特殊编码和调制的无线电信号。

首先,要进行移动通信,必须要有一个发送端和一个接收端。

发送端将我们要传递的信息,比如语音、图像或者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转换成适合在无线电波中传输的信号形式。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我们要说的话“打包”成一种特定的“包裹”,以便能够通过无线电波这个“运输通道”顺利地传送出去。

调制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步骤。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不同的调制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比如,FM 调制在抗干扰方面表现较好,所以常用于广播等领域。

在信息被调制后,通过天线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这些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就像水波在池塘中扩散一样。

当它们到达接收端的天线时,接收端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将其还原成原始的信息。

这个过程就像是接收端打开“包裹”,取出里面我们最初发送的“内容”。

但是,无线电波的传播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干扰。

比如说,信号可能会因为建筑物、山脉等障碍物的阻挡而发生衰减,这被称为阴影衰落。

此外,由于无线电波的反射、散射等原因,还会出现多径传播现象,导致信号的失真和衰落。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策略。

比如,通过增加发射功率来增强信号强度,但这也会带来能耗增加等问题。

又比如,采用分集接收技术,从多个路径接收信号,然后选择质量最好的进行处理,以提高接收效果。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音通信系统

语音通信系统
1.集中用户交换机的组网方式
(1)单局方式 (2)城域方式 (3)本地网方式
2.集中用户交换机的特点
(1)组网灵活 (2)使用方便,提供业务种类多 (3)与公用网技术同时进步 (4)节省投资、可提供专业化服务 (5)可实现家庭办公 (6)业务更新方便快捷、适应性强
移动通信系统
三、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是通信的双方或有一方在运动的状态下进行的 通信方式,即指在移动用户之间和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 间进行的通信。
通信系统概述
(三)通信网的组成
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组 合在一起,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1.用户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是通信网中的源点和终点,是用户与通信网之间的接口设备, 它包括图6-1中的信源、信宿、交换器和反变换器的一部分。
图6-7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二)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类型
电话通信系统
各类应用功能不同的智能建筑中的用户可以采用现有的程控数字 用户交换机中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不同的硬件设备等,将通用型数 字用户交换机变换成以下几种特殊用途的用户交换机。
1.旅馆型 2.医院型 3.办公室自动化型 4.银行型 5.专网型
在智能建筑中移动通信系统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 为建筑物内的专用通信系统,如集成群调度电话;另一类为 公用移动电话在建筑物内的使用,如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 移动电话。
移动通信系统
(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图6-12为一个三级网的陆地(民用)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6-12 陆地(民用)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2、变换器
对信源产生的基带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和变换,以使它适合在信道

dsp语音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dsp语音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dsp语音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在语音通信中的应用。

2. 学习并掌握语音信号的采集、处理、传输和接收等基本环节。

3. 掌握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包括采样、量化、编码等关键技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DSP语音通信系统。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和硬件工具进行语音信号处理和通信。

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通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优化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类学科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2.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具有一定的编程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DSP基本原理回顾: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系统函数、傅里叶变换等基础理论。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2.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学习语音信号的特性、预处理方法、特征提取等关键技术。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3.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介绍语音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等过程,分析其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4. 语音通信系统设计:学习语音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探讨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语音通信系统设计5. DSP语音通信系统实践: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DSP语音通信系统。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环节6. 系统优化与调试:分析通信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优化和调试方法,提高通信质量。

CDMA仿真(通信原理三级项目)

CDMA仿真(通信原理三级项目)

用户4
平均值
0.02832
0.02904
0.0276
0.02682
(1)不同反馈系数频谱图

(2)相同反馈系数延迟后的频谱图
三、扩频与解扩 1、扩频与解扩的概念
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 在发端采用扩频码调制,使信号所占的 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带宽, 在收端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解扩以恢 复所传的信息数据。 这一处理时的接收机输出的信噪比 相对于输入信噪比大大改善,从而提高 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扩频
2、扩频通信系统的类型
CDMA仿真
1 2 3 4
CDMA的简介 伪随机序列(PN)
扩频的基本概念
CDMA通信系统的仿 真
一、CDMA的简介 1、CDMA技术
CDMA是指在各发送端使用不相同、相互 (准)正交的地址码调制所传送的信息,而在 接收端在利用码型的(准)正交性,通过相关 检测,从混合信号中选出相应的信号的一种技 术。 在CDMA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传输信息 所用的信号不是靠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 而是用各不相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换句话说, 是靠信号的不同波形来区分的,如果从频域或 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互相重叠的, 接收机用相关器可以在多个CDMA系统中窜出 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
(1)直接序列扩频(DS)
(2)跳频(FH) (3)跳时(TH) (4)各种混合方式
扩频
3、直接序列扩频(DS)原理
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用具有高速率的 扩频码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在 收端解扩还原信息。
扩频
四、CDMA通信系统仿真
1、系统框图
CDMA仿真
2、系统具体实现级分析
CDMA仿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语音通信系统设计姓名:郭耀华学号:120104030030班级:通信工程1班课程名称:通信原理指导教师:许成谦2015年4月数字语音通信系统设计郭耀华(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本文是关于一个数字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数宇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分别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数宇调制与解调三个方面介绍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信源编码中脉冲编码调制采用非均匀量化,A律压缩13折线法编码,非均匀量一可以得到较高的信噪比并且非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基本上与信号抽样值成比例。

信道编码采用循环码,循环码的编码和解码设备都不太复杂,而且纠错的能力较强。

在数宇调制中采取了二进制频移键控调制方式,此方法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在波的频率来传送信息,解调时用了相干解调,方法简便,容易实现。

关键字:信源编码与译码信道编码与译码数字调制与解调1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1.1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1.2信息源它的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信源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源。

本文的偷入信号采用模拟信源,通过A/U转换把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包括三个步骤:抽样、量化和编码。

模拟号首先被抽样。

通常抽样是按照等时间间隔进行的,虽然在理论上并不是必须如此的。

模拟信号被抽样后,成为抽样信号,它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是其值仍然是连续的,所以是离散模拟信号。

第二步是量化。

量化的结果使抽样信号变成量化信号,其取值是离散的。

故量化信号已是数宇信号了,它可以看成是多进制的数字脉冲信号。

第三步是编码。

第一步:抽样的定理。

设一个连续模拟信号m(t)中的最高频率<fh介且带宽受到限制时,则以间隔时间为T≤1/2 fH的周期性冲击脉冲对它抽样时,信号不发生混叠,即奈全斯特的定理。

第二步:量化。

模拟信号的抽样值为m (KT),其中T是抽样周期,k是整数。

量化原理公式:mg(kT}=qi;当mi-1≤m(KT)<m在非均匀量化时,量化间隔是随信随号抽样值的不同而变化的。

信号抽样值小时,量化间隔也小;信号抽样值大时,量化间隔也大。

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在进行量化之前,先将信一号抽样值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

其压缩是用一个非线性电路将输入电压x变换成输出电压y:y=f(x)第三步:脉冲编码调制。

通常把从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直到变换成为二进制符号的过程,称为脉冲编码调制。

1.3信源编码与译码它的基本功能一是提高信息传愉的有效性,即通过某种数据压缩技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

码元速率决定传输所占的带宽,而传输带宽反映了通信的有效性。

二是完成模/数(A/D)转换,即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1.4信道编码与译码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受到噪声等影响后将会引起差错。

为了减小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监督码),组成所谓的“抗干扰编码”。

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相应的逆规则进行解码,从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1.5数字调制与解调二进制频移键控,是用载波的频率来携带二进制信息的调制方式。

也就是说,0值对应一个频率f1, 1对应另一个频率f'2。

二进制频移键控可以采用模拟信号调频电路来实现;但更容易实现的方法是键控法。

由于二进制频移键控已调信号可以看作两个不同载波的幅度键控已调信号之和,它的频带宽度是两倍的基带信号宽度(B)和|f2-f1|之和,2FSK键控法理论框图如图所示。

2FSK的解调有很多方法,本系统采用相干解调,原理图3如图所示2脉冲编码调制2.1脉冲编码调制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系统,但也是数据量最大的编码系统。

PCM的编码原理比较直观和简单,下图为PCM系统的原理框图:图中,输入的模拟信号m(t)经抽样、量化、编码后变成了数字信号(PCM信号),经信逆传输到达接收端,由译码器恢复出抽样值序列,再由低通滤波器滤出模拟基带信号rn (t)。

通常,将量化与编码的组合称为模/数变换器(A/D变换器);而译码与低通滤波的组合称为数/模变换器(D/A变换器)。

前者完成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换,后者则相反,即完成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变换。

PCM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它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

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律方式,由于A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13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编码。

2.2PCM编码原理2.2.1 抽样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

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

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2.2.2 量化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

一个模拟信一号经过抽样量化后,得到已量化的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它仅为有限个数值。

如下图所示,量化器输出L个量化值y k,k=1,2 ,3,…,L。

y k常称为重建电平或量化电平。

当量化器输入信号幅度X落在x k与x k+1之间时,量化器输出电平为y k。

这个量化过程可以表达为:y=Q(x)=Q{x k<x≤x k+1}=y k, k =1,2,3,…这里x k称为分层电平或判决阀值。

通常Δk=x k+1-x k称为量化间隔。

模拟信号的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a).均匀量化:用这种方法量化输入信号时,无论对大的输入信号还是小的输入信号一律都采用相同的量化间隔。

为了适应幅度大的输入信号,同时又要满足精度要求,就需要增加样本的位数。

但是,对话音信号来说,大信号出现的机会并不多,增加的样本位数就没有充分利用。

为了克服这个不足,就出现了非均匀量化的方法。

(b).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

对于信号取值小的区间,其量化间隔△v也小;反之,量化间隔就大。

它与均匀量化相比,有两个突出的优点。

首先,当输入量化器的信号具有非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实际中常常是这样)时,非均匀量化器的输出端可以得到较高的平均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其次,非任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基本上与信号抽样值成比例。

因此量化噪声对大、小信号的影响大致相同,即改善了小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

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际方法通常是将抽样值通过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

通常使用的压缩器中,大多采用对数式压缩。

广泛采用的两种对数压缩律是μ压缩律和A压缩律。

美国采用μ压缩律,我国和欧洲各国均采用A压缩律,所谓A压缩律也就是压缩器具有如下特性的压缩律:由于A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13折现法编码,压扩特性如下图所示A律13折线压扩特性图这样,它基本上保持了连续压扩特性曲线的优点,又便于用数字电路实现,本设计中所用到的PCM编码正是采用这种压扩特性来进行编码的。

2.2.3 编码所谓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其相反的过程称为译码。

当然,这里的编码和译码与差错控制编码和译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属于信源编码的范畴。

在现有的编码方法中,若按编码的速度来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低速编码和高速编码。

通信中一般都采用第二类。

编码器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类:逐次比较型、折叠级联型、棍合型。

在逐次比较型编码方式中,无论采用几位码,一般均按极性码、段落码、段内码的顺序排列。

下面结合13折线的量化来加以说明。

具体的做法是:用第二至第四位表示段落码,它的8种可能状态来分别代表8个段落的起点电平。

其余四位表示段内码,它的16种可能状态来分别代表每一段落的16个均匀划分的量化级。

这样处理的结果,8个段落被划分成128个量化级。

段落码和8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段内码与16个量化级之间的关系见表2。

3信道编码和译码在数字电视和通信系统中,为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广泛使用了其有一定纠错能力的信道编码技术,如奇偶校验码、行列监督码、恒比码、汉明码、循环码(CRC)等编码技术。

信道编码的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或者一说增加整个系统的抗干扰性。

对信逆编码有以下要求:1.透明性:要求对所传消息的内容不加任何限制;2.有纠错能力;3.效率高:为了与信道频谱匹配和具有纠错能力,通常要向原信号添加一些码,要求加入最少的比特数而得到最大的利益;4.包含适当的定时信息。

在这些要求中,除编码的必须信息外,所作的处理主要有两条:一是要求码列的频谱特性适应信道的频谱特性从而使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最小,提高信噪比。

减少发生差错的可能性;二是增加纠错能力,使得即便出现差错,也能得到纠正。

3.1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3.1.1 差错控制的特点由于通信线路上总有噪声存在,噪声和有用信息中的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噪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噪声,另一类是冲激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一种随机差错,亦即某个码元的出错具有独立性,与前后码元无关。

冲激噪声是由短暂原因造成的。

3.1.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差错控制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反馈纠错”,另一类称为“前向纠错”。

在这两类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称为“混合纠错”。

(1)反馈纠错这种方式在是发信端采用某种能发现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所传信息进行编码,加入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查,一量检测出(发现)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

发信端收到询问信一号时,立即重发已发生传输差错的那部分发信息,直到正确收到为止。

所谓发现差错是指在若干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一个或一些是错的,但不一定知道错误的准确位置。

(2)前向纠错这种方式是发信端采用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方法,使接收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

采用前向纠错方式时,不需要反馈信道,也无需反复重发而延误传输时间,对实时传输有利,但是纠错设一备比较复杂。

(3)混合纠错混合纠错的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能力时,就向发信端发出询问信一号,要求重发。

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方式的混合。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应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否则就将事倍功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