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点思考总结和建议

合集下载

数学建模竞赛思路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思路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思路分享数学建模竞赛是一个考察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

在竞赛中,选手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分析和解决给定的问题。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对参赛选手有所帮助。

一、问题分析在数学建模竞赛中,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对问题背景的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的明确。

通过仔细阅读问题描述和相关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数学建模问题的关键步骤。

在建立模型时,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用数学符号和方程来描述问题。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数学统计、优化模型、概率模型等。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方法,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简化。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数据处理和分析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给定数据的整理、筛选和分析,可以得出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拟合、回归分析、统计推断等。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合理运用数学工具和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四、解决问题和验证在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后,我们可以开始解决问题。

根据模型和数据的分析结果,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得出问题的解答和结论。

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并进行必要的验证和检验。

五、结果展示和报告撰写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结果展示和报告撰写是评委评判和评分的重要依据。

在展示结果时,要清晰地呈现问题的解答和结论,并用图表、表格等方式直观地展示数据和结果。

在撰写报告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结构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报告中要包括问题的分析、模型的建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解决和结果的展示等内容。

六、团队合作和交流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团队合作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在交流中,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分享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并不仅仅依赖于数学水平,还需要团队合作、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

本文将从个人经验出发,分享一些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成功的经验和技巧。

一、团队合作与分工团队合作是数学建模竞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团队中的成员需要相互信任、合理分工与密切配合。

在分工方面,可以根据队员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同时,要做好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紧密的团队协作,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提升整个团队的解题效率和竞争力。

二、问题分析与解决在数学建模竞赛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其次,要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和模型,对问题进行建模与转化。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问题求解与验证。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数据处理。

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提高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才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三、时间管理与备战策略数学建模竞赛通常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备战阶段,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备赛策略。

要根据竞赛的要求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准备。

在比赛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节奏,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

如果在某个环节卡住了,要及时调整思路,不要浪费太多时间。

合理的时间分配和备战策略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和质量。

四、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外,一些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对于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首先是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要学会与队友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其次是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培养独立解题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是表达与展示能力,要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通过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来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这些素质的培养对于整个团队的竞赛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收获

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收获

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收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建模比赛通常涉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参赛
者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来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显著提高参赛者的数学应用能力。

2.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数学建模比赛通常是团队赛,需要参赛者具备良好的
团队协作能力。

在比赛中,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与队友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增强参赛者的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建模比赛要求参赛者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
型,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比赛,参赛者可以显著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创新思维:数学建模比赛鼓励参赛者发挥创新思维,尝试不同的数学
方法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培养参赛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扩展知识面:数学建模比赛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工
程、经济等多个领域。

通过参加这样的比赛,参赛者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6.增强心理素质:数学建模比赛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挑战性,要求参赛者具备
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抗压能力强、心态稳定等。

通过这样的比赛,参赛者可以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对参赛者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参加这样的比赛,可以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知识面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的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的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的思考与建议【摘要】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赛。

在参赛前,学生需要充分准备,包括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团队合作与分工也至关重要,每个成员应承担不同责任并密切合作。

问题分析与建模是解决难题的关键,需要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算法设计与实现是将模型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关键步骤。

结果分析与总结则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未来竞赛表现。

结论部分强调了提升数学建模能力、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学生能够提升自身技能,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并不断提高自我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思考、建议、背景、意义、竞赛准备、团队合作、分工、问题分析、建模、算法设计、结果分析、总结、数学建模能力、团队协作、学习、进步。

1. 引言1.1 竞赛背景数统计等。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旨在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比赛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学建模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应运而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能、锻炼自己技能的平台。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参赛,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竞赛中,学生需要共同分工、协作配合,共同完成建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任务,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比赛的背景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并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通过参加竞赛,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知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1.2 竞赛意义数统计等。

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分享

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分享

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分享在大学的数学专业学习过程中,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是一种很常见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样的竞赛,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将分享我个人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经验和一些有效的解题方法。

一、准备阶段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准备。

这包括熟悉竞赛的规则和要求,阅读过往的获奖团队的论文,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此外,还要对数学建模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广泛的知识储备,包括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问题。

二、团队合作数学建模竞赛通常以团队形式进行,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

在组队阶段,要注重选择合适的队友,互补优势,形成一个协作默契的团队。

在竞赛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及时共享所遇到的问题和思考过程。

团队合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各个成员的优势,提高解题的效率和质量。

三、问题分析在竞赛开始后,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条件,梳理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和已知条件。

通过分析问题的特点,可以确定问题所属的数学模型和解题思路。

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类工具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展示解题结果。

四、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数学建模竞赛中的核心环节。

在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通过归纳总结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建立起合理且准确的数学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还要注意模型的简化和合理性,以保证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问题求解在建立好数学模型后,就可以开始对问题进行求解了。

在求解的过程中,要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的知识,使用适当的算法和技巧。

同时,要关注问题的实际背景和要求,对模型的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

通过反复验证和调整,不断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解题过程中,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逻辑思维,避免陷入盲目的试错和死胡同。

数学建模竞赛个人总结

数学建模竞赛个人总结

数学建模竞赛个人总结
在数学建模竞赛中,个人总结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可以帮助你回顾比赛过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将来的竞赛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你进行个人总结的要点和建议:
1. 回顾比赛前的准备:
- 总结你在准备比赛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

- 评估你的准备过程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做出改进。

- 分析你在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探索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2. 回顾比赛期间的表现:
- 总结你在比赛中的表现,包括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 总结你在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

- 分析你在比赛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 评估结果和反思:
- 总结比赛结果,包括你所获得的奖项和成绩。

- 分析你的表现与你的期望之间的差距,并找出原因。

- 思考如何改进你的竞赛策略和技巧。

4. 总结经验和教训:
- 归纳你在准备和比赛中获得的经验,并制定一份清晰的总结。

- 总结你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并考虑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 分享你的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人提升他们的竞赛能力。

5. 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
- 在总结中,确定你未来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希望实现的目标。

- 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列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步骤和时间表。

-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制定一个有效的工作计划,并严格遵守。

通过个人总结,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并制定
一个更好的计划来提高自己的竞赛能力。

同时,你还可以与他人分享你的经验和教训,让别人受益,并为此次竞赛带来更多的收获。

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分享
近年来,数学建模竞赛在高校和相关机构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项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我将分享自己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员组成。

在选择团队成员时,要考虑每个成员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大家之间的合作默契程度。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取得好成绩。

其次,合理规划时间,高效利用时间。

数学建模竞赛通常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因此,团队需要在规划时间方面做好准备。

在开始竞赛前,应该先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任务分配、时间安排等。

在执行计划时,要注意时间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活动上。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个人时间,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

最后,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竞赛中,要注重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竞赛,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机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以上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同学,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 1 -。

数学建模竞赛获胜经验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获胜经验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获胜经验分享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胜利,不仅仅是靠运气,更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艰苦的训练。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获胜的经验,希望对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选择适合的题目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始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之前,要对各个题目进行研究和了解。

通过对题目的深入分析,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题目,然后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并避免在比赛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而束手无策。

二、合理分配时间在比赛开始之前,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

根据比赛题目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在解题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于纠结于某一个细节,应尽量快速地找到最优解。

同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不要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题,以免错过宝贵的解题时间。

三、团队合作数学建模竞赛通常是以小组形式参加的。

在组队的过程中,要选择志同道合且具有不同专长的队友。

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提高解题的速度和质量。

在团队合作中,分工明确,互相交流和讨论,可以带来更好的解题效果。

四、多练习,多积累在备战数学建模竞赛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提高解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积累一些解题的技巧和经验。

五、克服困难,保持信心在数学建模竞赛中,难题是难免遇到的。

当遇到困难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与队友、教师或其他经验丰富的人进行交流和求教,寻求帮助,努力克服困难。

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无论是在比赛中获胜还是失败,都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改进。

通过反思和总结,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竞赛水平。

总之,获胜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合理的准备。

只有在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才能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以上经验可以为大家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数学建模竞赛个人总结

数学建模竞赛个人总结

数学建模竞赛个人总结
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数学建模竞赛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在竞赛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问题,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更方便地进行分析和求解。

数学建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数学建模竞赛对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竞赛中,我们需要与队友密切合作,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通过与队友的合作,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在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和交流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最后,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我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往往非常复杂和抽象,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关键点,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方法进行求解。

同时,我也学会了积极寻求帮助,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让我受益匪浅。

我通过竞赛学到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能力将对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数学专业数学建模竞赛经验总结

数学专业数学建模竞赛经验总结

数学专业数学建模竞赛经验总结数学建模竞赛是数学专业学生展示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此类比赛,学生可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科研创新思维。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数学专业数学建模竞赛中所获得的经验,并分享给其他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一、前期准备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竞赛的规则、评分标准以及题目的要求。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阅读竞赛规则和历年竞赛试题来获取。

其次,我们需要对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进行学习和掌握。

这包括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常用模型和算法的应用等。

最后,我们要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

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分工合作等方式提高团队的合作效率。

二、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在竞赛中,正确理解问题并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问题分析过程中,我们要认真阅读题目并理解其中的背景信息、目标以及限制条件。

然后,我们要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模型来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之前的竞赛试题和相关的数学建模书籍,选择适合的数学模型。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假设,以便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三、解题过程与结果分析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要严谨细致地进行计算和推导,确保每一步都是正确的。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注意思维的灵活性,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学软件和编程工具来辅助计算和验证。

解题完成后,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包括对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对可能的误差和偏差进行讨论和解释。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数学建模竞赛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尊重队友的意见和建议,互相支持和鼓励。

在团队会议上,我们要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逻辑和证明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数学建模的心得与建议

数学建模的心得与建议

数学建模的心得与建议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一晃今年的数模竞赛又要开始了,总觉得应该写点东西,让后来者少走弯路,希望交大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致说一下交大建模的情况。

可以说曾经交大建模竞赛相当辉煌,不过最进几年不行了,也许正好是我们的水平吧,去年全国的竞赛,我们队拿了个一等奖,还有一个队二等奖,相对于2001年是进步,不过我却觉得也许运气的成分居多吧。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成绩都是真实的,都是我们自己作出来的,这正好是交大可贵之处,淡化结果,注重过程。

有些学校老师帮着学生做,呵呵,在我们学校不会有这种情况的。

建模其实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从组队、任务分配等等都需要良好的合作,不过过两天就要参加今年的建模的,组队云云起不了作用,随便提提也许对下一界有用吧。

我到觉得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老师总希望大家跨系组队,这样知识面广一些,的确,不过真要找到合适的队友真不容易,大家认识的人也不是很多,即便找到了不同专业的队友,但对对方也不是很了解,也会有很多麻烦。

我的意见是,重要的是大家能良好的合作,各尽所长,各司其责。

我当时所在的队都是计算机系的,差不多算一个班的,就合作的蛮好的。

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这几年国家建模获奖的队里面总有队员是计算机系的,大家要注意哦^ _^(也许是巧合吧)。

对全国建模的建议:全国建模学校会非常支持,图书馆等都可以利用,非常不错的。

中国有些事情很有趣,尤其在引进国外的东西方面,建模本是美国最先搞得,引入中国后,就开始变了调,至少我是这么认为,虽然中国建模的初衷也是很好的,但是我们这么多年形成的评价体制导致建模阅卷的缺陷,这不能完全怪老师们,他们其实尽力了,我们现在也无法改变,就先适应它吧。

想取得好成绩,个人认为必须要注意:1、论文要写好,至少10页以上,一般15页以上为好,题目太长了就不要在问题重速中重复题目了。

今年上面对论文格式有明确的要求,更要按照要求来做。

2、一定要有答案,而且答案要弄对,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答案错了,一般不会送到北京全国一起评阅。

数学建模总结与感悟范文

数学建模总结与感悟范文

数学建模总结与感悟范文数学建模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已经渐渐成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和实践,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我的学习经历,并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数学建模是一门实践型的学科。

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我明确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互相促进。

理论知识为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支撑,而实践则为理论知识提供了检验和完善的机会。

在实际的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工具和方法,结合实际问题的背景和需求,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求解。

这样的实践过程既锻炼了我们的数学能力,又提高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数学建模注重团队合作。

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团队的协作和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成员都会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各个成员的才能和能力,形成合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在团队中,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在数学建模中有用,也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再次,数学建模要注重创新思维。

数学建模往往需要从一个繁杂而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方法求解。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打破常规思维方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数学建模中,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来思考解决方案。

只有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才能在数学建模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数学建模是一门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科目。

数学建模涉及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通过编程或模拟等手段进行求解。

通过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我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数学建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总而言之,数学建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通过学习和实践数学建模,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会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数学建模个人总结

数学建模个人总结

数学建模个人总结
在进行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我认为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 确定问题的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问题的数学模型。

这可能涉及到理论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等。

2. 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在确定数学模型后,选择适合该模型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求解。

常见的方法包括优化算法、差分方程、微分方程、图论等。

3. 数据处理和模型验证:在建立好模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模型进行验证。

这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实验数据的比对来完成。

4. 结果的解释和应用:数学建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得到结果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

这可能涉及到制定决策、优化策略等。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技巧和经验:
1. 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数学工具和软件:在进行数学建模时,不一定要从头开始推导和求解,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学工具和软件来简化和加快过程。

2. 要注重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在进行数学建模时,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有时候,一个复杂的模型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和适当的抽象。

3. 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数学建模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和协调,因此,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数学建模是一个需要思考、探索和合作的过程。

通过数学建模,我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比赛经验分享

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比赛经验分享

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比赛经验分享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比赛是提升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数学建模比赛经验,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1. 理解比赛要求和题目在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之前,首先要认真理解比赛的要求和题目。

仔细阅读比赛规则和题目描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目标。

确保自己对问题的核心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2. 制定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之前,制定一份详细的解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问题,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子问题,并为每个子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 运用数学工具和建模技巧在数学建模比赛中,灵活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和建模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如微分方程、优化模型、图论等。

同时,注意规范化和简化数学模型,使其更易于求解。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际问题中,数据处理和分析是非常常见的任务。

在数学建模比赛中,要善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和解释数据。

选择合适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图表、图像等,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关系。

5. 编程和模拟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和模拟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编程技术,实现数学模型的求解和验证。

通过模拟仿真,探索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6. 团队合作和沟通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与队友密切合作,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团队成员之间要及时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进展,共同推动解决方案的完善。

7. 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数学建模比赛的时间通常有限,因此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设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任务和时间,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求解和验证。

8. 提交报告和展示在比赛结束后,准备一份清晰、详细的报告是必不可少的。

报告中要包括问题的分析、建模过程、解决方案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学习数学建模的心得3篇

学习数学建模的心得3篇

学习数学建模的心得学习数学建模的心得精选3篇(一)学习数学建模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过程。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1. 基础知识的扎实是前提:数学建模需要运用到各种数学理论和方法,因此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建模之前,要先巩固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到建模中。

2. 实际问题的挖掘和分析:数学建模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实际问题或者现象,因此在学习建模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现实中捕捉一些有趣和有价值的问题。

在挖掘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问题的背后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问题的本质和特点,这对于后续的建模和求解是非常重要的。

3. 模型的建立和假设:在进行数学建模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的建立要建立在对问题的充分理解和分析基础之上,要选择恰当的数学方法和理论来描述问题。

同时,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建模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参数,因此需要合理地做出一些假设和简化,使问题能够得到合理的描述和求解。

4. 模型的求解和验证:在建立完模型之后,我们需要运用数学工具和方法来求解模型,并通过验证和比较模型的结果和实际数据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求解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常用的数学工具和计算软件,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和算法设计能力,这样才能高效地求解复杂的模型。

总之,数学建模是一门非常综合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我们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问题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同时要学会合理地建立模型和求解模型。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和水平。

学习数学建模的心得精选3篇(二)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1. 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数学是一个基于逻辑推理的学科,概念的理解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才能够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2. 建立扎实的基础: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新的概念都依赖于前面所学的知识。

数学建模竞赛成功经验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成功经验分享

数学建模竞赛成功经验分享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竞赛,它不仅考验着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应用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此,我将分享我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成功经验。

一、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数学建模竞赛通常需要组成一个团队合作完成,团队的配合和协同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参与数学建模竞赛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每个队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顺畅。

此外,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定期开会、互相交流和讨论来提高合作效率,共同解决问题。

二、合理规划时间数学建模竞赛项目往往与学生的课业任务并行,因此,合理规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中,我们在接到题目后立刻启动,并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计划表。

我们根据每个阶段的任务量和难度来分配时间,保证能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整理文档和进行反复修改。

三、掌握数学工具和软件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熟练运用数学工具和软件可以提高效率。

我们要熟悉各类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功能和特点,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例如,Matlab、Python等数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数据、进行模型建立和模拟实验,提高建模效果。

四、深入研究问题背景在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时,要对赛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我们需要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学科背景和相关理论,查找文献资料来提高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的质量。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五、合理分工协作每个团队成员都有不同的特长和擅长的领域,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协同合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例如,对于涉及到数据处理的问题,可以由擅长数据分析的成员负责;而对于模型建立与求解的问题,则可以由擅长数学建模的成员负责。

通过这种合理的分工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能力。

六、严谨的文档整理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文档的整理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保证文档内容准确、完整,并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清晰的描述。

对于数学建模活动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数学建模活动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数学建模活动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数学建模活动教学,以下是一些思考与建议:
1. 引导问题意识:数学建模活动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了解问题的背景和需求,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2. 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数学建模常常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在合作中学生分享思路和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供真实问题案例:教师可以选取真实的问题案例,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

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数据和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问题解决的可行性。

4. 引导模型构建与分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并熟练运用数学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范例,指导学生提取关键因素,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

5. 强调实践与反馈:数学建模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和实验,通过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6. 多样化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报告、展示演讲、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素质。

7. 融入技术工具:数学建模过程中,合理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科技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适当的技术工具,如数学建模软件、数据可视化工具等。

总之,数学建模活动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模型构建和分析能力,同时关注实践与反馈。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的思考和建议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的思考和建议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的思考和建议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问题时,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做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作表述该问题(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结果,并根据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和接受实际的检验。

这个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1],不过数学建模这个术语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现在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性,为此,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应运而生。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因此,我校每年也都会组织学生参加该项竞赛,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校的数学建模竞赛能力,下面给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首先给出我校学生数学建模的现状和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意义。

一、我校学生数学建模现状1.高职生的数学基础相当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然而数学知识理论性强,计算繁琐,并要求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这就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相关知识时感觉有一定的难度。

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课时量在尽量压缩,数学应用方面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根本无法广泛而深入的涉及到位。

例如,我校很多专业只开一个学期64课时的数学课,还有些专业甚至不开数学课,要建立一些比较高等的数学模型,高职学生的数学知识显然不够。

2.高职院校目前的教学方法多表现为填鸭式的教学法,过分强调严格的定理和抽象的逻辑思维,特别是运算技巧的训练讲得过于精细,考试形式单一。

对于高职生来说,只要求他们会套用现成的公式及作一些简单的计算就行,但是目前的教学不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目前我校只开设了一门数学方面的公共选修课《数学建模》,一共16次课,仅仅靠课堂上讲的内容让学生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远远不够,另外,学生又要同时兼顾其他专业课程,因此学习效果不好。

数学建模比赛经验总结

数学建模比赛经验总结

数学建模比赛经验总结数学建模比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竞赛活动。

通过参与数学建模比赛,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经验,并分享一些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技巧。

首先,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之前,我会提前了解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并熟悉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这包括了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数学模型和解题技巧。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能够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各种问题。

其次,团队合作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数学建模比赛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小组需要合作完成一道或多道题目。

在团队合作中,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发现,与队友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讨论问题并共享解题思路,能够大大提高团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时间管理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数学建模比赛通常有时间限制,因此合理的时间规划和分配对于顺利完成比赛至关重要。

我会在比赛开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将每个环节的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我也会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来调整时间的分配,确保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解决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工具和软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建模比赛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数学工具和软件来辅助解题,如MATLAB、Python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和分析。

因此,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坚持练习和不断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数学建模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技能,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学习,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建模方法和技巧。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主动寻找一些数学建模的经典题目进行练习,同时也会关注一些数学建模的案例和论文,从中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建模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点思考、总结和建议关于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点思考、总结和建议宋一凡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核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几年的经历,数学建模竞赛留给我太多的回忆。

虽然数模竞赛已经远去,但至今看到听到“三天三夜72小时”时,精神还会为之一振。

在要告别数模竞赛的时候,想写一点自己零零碎碎的思考和总结,并给以后参赛的学弟学妹一点建议。

1. 关于我的数模之路大一从学长口中知道了数模竞赛,就想参加,自学了姜启源的《数学模型》,但校赛时,队友不给力使第一次校赛不了了之,至今仍然遗憾大一时校赛未能入围;大二时,和本院的两个同学组队,比我高一级的闯哥给了不少经验和资料,经过暑假的培训和多次模拟赛训练,12年国赛拿到了湖南赛区的三等奖。

13年寒假,留在学校参加美赛,偌大的宿舍楼空无一人,好不凄凉,南方湿冷的冬天让我这个北方人冻得难以忍受,搞完比赛回到家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七夜里,美赛S奖使我很失落,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

因今年考研,本不愿参加国赛,但两位新队友的盛情邀请让我不忍拒绝,于是重新组队,再战国赛,一雪前耻,最后拿到国家一等奖,为大学的数模之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大一到现在,关于数模的比赛,热身赛、校赛、模拟赛、国赛、美赛,大大小小不记得参加过多少次,也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72小时”。

建模、程序员、写手,三个角色的工作我都认认真真做过,饱尝里面的酸甜苦辣,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最后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收获颇多,感触颇深。

数模给我打开了一扇窗,窗外的世界带给我不一样的精彩,而不仅仅是拿几张证书,加几分综测。

外人看来,数模痛苦、费人,而我感觉数模自由、快乐。

尤其是竞赛结束,早上八点交卷的时刻,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队友通力合作,从第一天的一筹莫展,到最后一天的顺利解决,疲惫、兴奋、满足、急切、不安,很多的感受一时涌上心头,那是只有真正参加比赛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快乐!2. 关于数学建模竞赛的作用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会去思考做成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心里再正常不过了。

而数模竞赛这种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更需要好好决定下是否要参加。

指导老师说:数模“费时间,强意志,提能力”,我以自己的经历来讲下数模竞赛的作用。

2.1 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参加数模竞赛可以提高自身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全国数模竞赛组委会的网站上都有写“一次参赛,终生受益”。

可能一两次的比赛看不出来,经过多次竞赛的锻炼,与没有经过数模竞赛的人相比,就会慢慢感受到这种细微的变化:在遇到一个问题时,你会更多地去关注其内部的数学规律;在问题比较复杂时,也会更快地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任务繁重时,你的工作效率会更高;在需要熬夜工作时,你的耐力也会好过其他人……学习的很多专业课程,其整体思路和数模是类似的,数模的训练使你学习更快;对与科研工作,一次数模比赛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课题的缩影,二者在流程上十分的类似,数模也培养了你科研的实力;甚至是单单写一篇论文,你完成起来也更加容易……指导老师说:有了数模的锻炼,毕业设计可能不过是一个星期的事情,甚至只要三天三夜就能搞定。

有一点夸张,却也说明了数模的巨大作用。

2.2 对考研和保研的作用今年7月我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夏令营,面试环节中,我和面试的三个老师并没有谈物理、加速器等专业相关问题,而是讨论了数模中所用到的“神经网络及其MATLAB实现”,最后顺利通过了面试,拿到了“提前面试通过函”这张免死金牌,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数模竞赛中积累。

由于南华大学的档次不高,考研复试时往往受到歧视被刷。

而一位拿过美赛S奖的学长说:“我在面试中差不多是免试的,其功劳可以说是归功于我的数模历程的”。

2.3 对工作的作用有数模的经历,应聘时拿几张数模的获奖证书,在找工作时候,一定更受青睐,我认识一个机械的学长,毕业时由于数模的经历拿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就我而言,在参加数模之前,计算机方面是个彻头彻尾的小白,word都玩不转,两年数模经历,我长了不少知识,而且结交了很多学长、朋友,他们给我的影响和帮助已经远远超过了数模竞赛本身。

3. 关于组队两年参加国赛,我是在两个不同的队中,而且我也见到一些由于组队不当而造成比赛失利的情况,在组队方面也有一些感受。

想要拿到好成绩,一支优秀的队伍是必须的,三个队友的个人素质不容马虎。

不论特长与能力,至少要对数模有积极性,能够踏实做事,认真负责,队长分配的任务必须按时完成;准备、培训到比赛的整个过程要能完整参与,不能半途而废;有学习的热情,对新东西要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能力强,能比较快地接受新知识;时间观念要比较强,能够高效率工作。

我很推荐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组队,今年参加国赛时我所在队伍的三个人专业分别是核技术、核安全工程、预防医学,分别是偏理、偏工、偏医学,在分析问题时候不同知识结构更能碰撞出好的思路。

如果三个人来自一个专业或是一个学院,平时上同样的课,学相同的知识,就会形成类似的知识结构,假若题目恰是三个人共同盲区,不就死掉了。

借用一点队长的见解,三个人中最好有一个思维比较“跳”,脑海里往往有一些新奇的东西,经常闪现出一些火花,在论文中形成亮点;单有这个人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人踏实一点,防止前面那个思维飞得太远,不切实际,做不出结果。

这样的队伍完成的论文就会感到有张有弛,既有条理的思路、严谨的推导,又有突出的亮点,有别与其他队伍。

队长很重要,虽然只是三个人的队伍,但是队长也如同军中之统帅。

队长要决定任务的分配,把握思路的走向,规划时间的安排,责任重大。

队友之间不能有沟通障碍,要相互尊重和信赖,如果在比赛的过程中队内互相掐架,怎能完成论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此言不虚也。

队中有妹子,必是极好的。

4. 关于分工按照一般的说法,队伍中的三个人,一个建模,一个编程,一个写作。

建模的队友,要有比较好的数学功底,熟悉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明白他们的来龙去脉;程序员要负责模型的求解,至少要会MATLAB,并有大量实战的经验;写手要把做好的东西以论文的形式完美呈现,有时候一篇文章行文流畅、思路清晰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建模本身。

比较好的一种组合是,每个人在自己负责的方面要精通,同时对其他两个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三个人都要有各种模型的基本了解;要知道程序员实力如何,不能建立一个程序员没法求解的模型;三个人都要有一点写作的底子,自己做的工作自己写,可能比写手直接写更省时间,写的东西也更准确。

今年我所在的队伍分工大概是这样的,队长曾玉读核技术专业,思维活跃,总有新奇的点子,主攻评价类模型,负责论文排版、写作、图形图形处理方面的工作;吴文博读预防医学专业,善于统计和SPSS软件,主攻各类统计模型,英文好,搜索文献能力强;我读核安全工程专业,去年参赛时又做建模又做写作,今年做程序员,主攻理工科背景的模型以及各类模型的MATLAB实现,解决建模中遇到的各种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分工虽是如此,但是并不严格:曾玉虽主要写论文,但是在各类模型上都有所涉猎;吴文博虽主攻统计,但其他模型也略知一二,所以可以把统计模型与其他模型很好结合在一起;我虽然是程序员,但也可以把自己做的工作完整写成论文。

三个人能力互补,在遇到各类问题时都能游刃有余,不至陷入盲区。

例如在今年的国赛中,我们所做的题目是“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一共四个问题:前两问题是统计的问题,吴文博的长处得以发挥;后两问建立车流波动模型,需要物理知识和编程,正是我可以做的;我们做的工作写成初稿交给曾玉,她可以写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5. 关于知识储备数模竞赛所需要的知识太多,方方面面,难以理出个头绪。

有些观点说,数模知识不需要学,比赛时候现学现用就可以。

我并不同意这一观点。

我认为应该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学,肚子里东西越多,看问题就越深,前期掌握了的东西,就不用在比赛的时候花力气去学,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把文章作出亮点。

我曾经看过2011年题目“重金属污染”的国家一等奖论文,深有感触,和我校那年参赛时的论文相比,国一论文中做得工作量至少是我校论文的两倍。

如果不是前期的积累,哪有时间做这样多的内容,譬如论文中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是不可能在比赛的几个小时内就学会使用的。

下面分别谈下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6. 关于数学模型和算法参赛者大多是从姜启源的《数学模型》开始接触各类模型的,我也是如此。

这本书浅显易懂,是数模入门的好书,可以让你懂得什么是数学建模、建模的流程是怎样的、有哪些方面的模型、每种模型的总体思路。

但是在实际参加比赛时,这本书的实用性不强,难以应对比赛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准备参加比赛,要对每一种模型和算法有更为深入的学习。

系统学习各类模型和算法,可以看《数学建模算法与程序》(司守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view/fb7d696e7e21af45b307a845.html),俗称“算法大全”。

这本书有900多页,涵盖了比赛中用到的大多数模型,而且每一种模型都有MATLAB代码,实用性较强,可以系统学习,也可以作为工具书查阅。

学习过程中,不必太过细究其理论,要着重考虑的是: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如何求解,关键点或者最难解决的部分在哪里。

以下是我使用一些模型时的感受以及对学习的建议。

1)优化各类优化模型永远是数模中的热点,各类实际问题的目标往往是使其达到最优,我的感受是,优化模型的建立和求解都是难点。

先说建模,在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往往分不清哪个是目标函数,哪个是约束条件,哪些条件是重要的,哪些条件可以忽略,明知道是一个优化问题,总是写不出优化的模型。

再说求解,简单的模型可以借助LINGO软件编程求解,复杂的多维非线性优化模型还需要借助相关智能算法,选择的算法是否适用,运算效率如何,智能算法中参数如何确定,是否达到全局最优还是只求出了一个局部最优解,都是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所以要多做练习,多看些复杂题目的论文,细细揣摩其中的思路,提高分析优化问题的能力。

2)统计统计类模型非常重要,近几年,国赛数据量逐年加大,似乎也预示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相关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也渗透到数模之中,如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通径分析等等,可与SPSS软件一起学习。

3)预测类模型包括了回归预测、灰色预测、马尔可夫链、时间序列等等,选择合适的模型是关键。

预测结果不好是很正常的,可以尝试多种模型结合,如时间序列搭一个神经网络,可以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

4)评价类模型评价类的模型大多有一些主观的成分在里面,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大家的方法都类似,作出亮点才能吸引评委。

例如某年国赛题目“上海世博会经济影响力评价”,一篇国一的论文就引入了了“Google搜索量的变化”这一评价因子,成为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