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主题活动
宣传资料
前言
本世纪70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把孔子列为他所排名的世界一百位伟人的第五位。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说过:仲尼不可毁,其理由皆因孔子的品德高尚。同时,孔融让梨、苏武放羊、季礼挂剑等耳熟能详的古训也是因为他们的良好品德。
作为当代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品德,这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现代化人才优秀素质的基础。
道德品质的作用
促进社会发展;
稳定社会秩序;
协调人际关系;
完善自我人格。
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残疾,教育不仅仅是文化上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用中国传统语言来说,就是要唤醒人类的良知,这才是道德教育的全部含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重视道德教育为特征的,但在当今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之际,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之间似乎有了隔阂。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经济发展,道德教育失去了重心,现代文明一片迷惘。
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在近期出现了许多违背人心、有悖道德的事情,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如果忽视下去,将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
世界归根到底是青少年的,承接中华文明的希望在青少年一代身上。但是承载着中国希望的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意识、道德认知的现状令人担忧。
所以,加强道德品质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加强道德品质培养责任重如泰山。
道德品质的涵义
道德品质俗称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道德品质的构成
孝敬父母,勤劳节俭
尊敬师长,团结和睦
立志勤学,谦虚礼让
律己宽人,公正无私
道德品质的特征
是一种非制度的规范——通过教育宣传、社会舆论等方式加以实现;是自律和内化的行为——依靠个人的意识与自觉的行为;
调节手段是非强制性的——主要依靠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
道德修养基本途径
省察克制
人格感召
批评与自我批评
慎乎其独
学生应培养的良好品质
1、立志明心;
2、磨练砥砺;
3、博大胸襟。
道德修养的方法
第一,学习的方法。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不明事理、粗俗、野蛮,总是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古希腊人曾经把知识本身就看作是一种美德——“知识即美德”,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学习,既包括学习伦理道德知识,也包括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学习一般文化知识,是有助于修养美德的,人们往往在读书钻研中使灵魂得到净化。
第二,省察克治的方法。这一方法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通过总结以往“内省”、“自松”、“思过”等修养方法而提出来的。这一方法,旨在发挥人们的主动精神,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反省,找出坏毛病、坏思想、坏念头,并加以克制。学习和省察克治是紧密联系的。
第三,积善的方法。这就是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精心地培养心中开始出现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幼芽,使其不断积累和壮大。
第四,慎独的方法。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强调要在无人监督时不仅不能放松,而要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非常地谨慎小心,强调要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当人们闲居独处的时候,别人看不到,听不到,最易肆意言行,不注意以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其实,内心深处的念头,最隐蔽的不为人知的行为,最细微的举动,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灵魂。
第五,立志与力行。立志就是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这个理想就是“道”,即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立志或立道就是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要求为自己树立起道德上的理想人格目标。“力行”指的是亲身进行道德实践。道德修养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内心里,而不见于行动,就永远达不到既定的目的,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第六,改过与知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改过是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改过就是指改正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改过可以作三层理解:首先要能够正确地分析犯错误的原因,能够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错误的批评,以求改正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其次在与人交往中,遇到错事多反省自我,而不是一味地责备他人。再次在他人犯错误时,应当善意地提出批评,而且批评要客观和实事求是,避免造谣中伤、夸大其词或者利用别人的过失恶意揭短。知耻就是有羞耻心。羞耻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懂得知耻,才能使言行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1、爱国守法。
要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用法。要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执行法规、法令和各项行政规章。要遵守市民守则、乡规民约、厂规校纪和有关制度。
2、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待父母即为孝。所谓善待,就是尊重、敬爱、赡养父母。作为子女应当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履行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孝是“德之本”,与“孝敬父母”相联系的是“尊敬师长”的道德品质。
3、谦虚礼让,团结和睦。
谦虚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指的是一种虚心好学和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礼让指语言和行为与人为善,谦逊和恭敬,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而恰到好处。礼让实际上是尊敬他人的表现。谦虚礼让是当代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有修养、有文化和有学识的标志。团结和睦也是当代学生在处理同学之间和人际关系时应有的道德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信任人、尊重人、容忍人、原谅人是团结和睦的具体体现。
4、诚实守信。
“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心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些都是古人关于“诚信”的代表性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大体上也是成立的,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应取信于民,否则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孔子讲的是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把孔子的话引申开来,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说是“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统治者“无信不立”,领导者“无信不立”,家庭“无信不立”,个人当然也是“无信不立”。今天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
“诚信”还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行为规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突出强调“诚信”规范,无疑具有明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针对性。
5、勤奋学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勤奋学习、学会学习既是当代学生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完成历史使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根本保证,又是他们应当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
6、勤俭自强。
勤俭自强,就是以勤劳、勤奋、勤快和俭朴、节俭的精神和态度而自尊、自励、自立,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也就是说,自己不辞辛苦地劳动或工作,努力创造财富,节约资源,爱惜劳动成果。
7、公正无私,见义勇为。
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公正无私历来都是做人的美德之一。它要求一个人做事公平、正直、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公正无私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个人道德品质中的集中表现,是道德品质的最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