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外在的形状
动力因:使事物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运动的本源
一类是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动力因在内) 一类是由于技术而成的(动力因在外)
所为因:即目的,所为了的那个东西;即善
二因说
质料因和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说:“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 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 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是同类。”
——《亚里士多德十讲》苏隆译
公元前384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死于公元前 322年,享年63岁。
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
少年时期生活于宫廷之中,随父学医。
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培养了崇尚经验,注重观察、收 集、分析的习惯。
17岁进入柏拉图的学园,学习20年,直到37岁。
时髦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逻辑学的:如《范畴篇》《解释篇》《前分
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以及附录《辩谬篇》六种。这些是 告诉我们如何思想的著作,被编辑在《工具论》中
第二部分是关于自然科学的:《动物学》《植物学》《物理
学》《生理学》等
第三部分是美学:如《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
参见《论题篇》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为科学知识分类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分类的依据是:知识的目的
理论知识 实践知识 创制知识
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 物理学、数学、第一哲学(神学)
是为了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 伦理学、家政学、政治学
是为了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 包括修辞学、诗学、辩证法
“最原始的意义上的潜能的主要规定是在他物中或作为自身中的 他物的变化的本质”(《形而上学》第五卷)
潜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
的潜在能力。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 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
“最原始意义上潜能的主要规定是在他物中或作为自身中的他物
的变化的本源”。如建房的能力
实现是另一种与潜能对立的状态,即存在着的事物自
亚里士多德多次强调感觉和经验只能认识个别而不能认识普遍
技术
技术即知识,技术可以传授,经验不可以。知与 不知的标志就在于可不可传授。技术分为两类, 一种技术实用,另一种技术只供消磨时间而无实 用,后一种更智慧。因为它不是为了实用。
智慧
有经验的人比有感觉的人智慧,有记忆的人比有 经验的人智慧,思辨学科比创造学科更智慧。可 以称作智慧的知识应该是最普遍的、最不容易认 识的、最确定的、最善于传授的、为了自身而被 认识的、具有最权威指导作用的知识——即哲学。
(一)科学知识及其分类 (二)逻辑学之父 (三)第一哲学 (四)政治学
——注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科学”就是“哲学”。
知识的等级 哲学的特征和条件
观点一:人是理性的动物,故“求知是人的本性”
《形而上学》开篇就从知识的等级开始。从低到高分为五个:
——感觉、记忆、经验、技艺(知识)、智慧
感觉
感觉是认识的开始阶段,没有感觉便没有知识,只有 感觉能认识特殊,只有将特殊归纳起来才能形成普遍 知识;所有的动物和人都有感觉。他重视感觉经验, 这不同于柏拉图。
1277年教会下令全面禁止。
13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重建基督教神学体系,以亚里士 多德主义代替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成为“圣经第二”
文艺复兴开始,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为众矢之的, 各学科在清算亚里士多德教条的基础上展开
培根、康德、黑格尔、策勒、阿墨兰、拉维松等 都系统研究过亚里士多德
20世纪早期,人们以“发生法”、“逻辑分析 法”研究亚里士多德。
观点二 :哲学的特征和条件
“哲学起源于惊异”“因闲暇而生”
因为人最初是由于好奇开始哲学思考的。人们感到困惑不解, 所以自知无知,因而求知。
是在生活必需已具备时,才会为娱乐消遣而进行哲学思考
“哲学是最自由的知识” “是最神圣最高尚的”
哲学是最自由的学问,它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即为了知识 而知识。智慧本身就是目的。 哲学知识是对最初的本质和原因的追问,即是“不动的动者”, 即神,神是世间万物的最终极的原因。这种追问是超出人的能 力的;只有神能做到的。所以,“第一哲学”也被称为“神 学”。 一切知识都比它更为必要,但却没有一种比它更高贵的
公元529年冬罗马帝国的皇帝下令封闭非基督教学校。欧洲进 入漫长黑暗的中世纪。古希腊罗马文化毁坏殆尽。亚里士多德 的著作在西方几乎绝迹。
在东方被译成多种语言。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阿维森纳、阿 威罗伊(阿威罗伊主义几乎成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代名词)诠释
12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通过两种渠道进入欧洲,重新在西 方传播。十字军东征中,多种途径将著作带回欧洲,从新译 回到拉丁语。在大学流行。
也称“漫步学派” 晚年回希腊创立吕克昂学园,著书授徒。
图书馆
耗资巨大
博物馆
规模巨大
“为了不让希腊人犯第二次错误”,公元前323逃离雅 典,第二年,病死途中。
亚 里 士 多 德 授 课 图
据说有1000卷之多,流传下来的不到1/5,大概47 卷。80%为自然科学。苗力田编辑的中文版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有10卷,300万字。内容分为 逻辑学、自然科学、美学、哲学。
记忆 经验
记忆高于感觉,感觉积累多次形成记忆。人可 以从感觉中得到记忆,从记忆中得到经验。所 以,人有知识,是可教的 ;动物大多不能。马 狗等可以有记忆,蜜蜂不可以,它没有视觉。
人们从记忆中得到经验,从经验中得到对同类 事物的普遍判断,即技艺。经验不同于技艺, 经验是实践得来,是个别、特殊;技术是普遍、 是共性;所以技工高于工匠。他是第一个将经 验作为认识论专用术语的人。
第四部分是哲学著作:如《尼各马科伦理学》《大伦理学》
《欧德谟伦理学》《论善与恶》《政治学》《家政学》《雅典政制》 《论麦里梭、克塞诺芬尼和高尔吉亚》。此外就是最有名的《形而 上学》
《物理学》《论天》《论生成和消灭》、《论宇宙》、《天象 学》《论感觉及其对象》、《论记忆》、《论睡眠》、《论 梦》、《论睡眠中的征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和 老年》《论生和死》、《论呼吸》、《论气息》《论颜色》、 《动物志》、《动物的器官》、《动物的生成》、《论动物的 运动》、《动物的进展》、《论植物》、《论声音》、《体相 学》、《论声音的奇异》、《机械学》、《论不可分割的线》、 《论风的方位和名称》… … …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3上
知识分类中并没有包含逻辑学。他本人也没有用逻辑 学来称呼自己的这一理论,而是称之为“分析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想正确的表述、正确的思想、找 出对手的问题都需要有个好工具。“工具” 还是求 知、建构理论体系的方法论。
“论辩和反驳训练是科学和哲学的工具” 《论题篇》
即逻辑学是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共同的方法和 工具,所以,后人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逻辑学的论文 汇编成为《工具论》
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也可以叫“现实”, “在活动中”“在目的中”。
质
形
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就
料
式
是潜能与实现的关系
潜 能
实 现
质料以潜能的状态存
在,形式则是实现。
柏拉图提出本质先于现象,但是现象如何产 生并没有解决。亚里士多德延续了这一思路。
他批判了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他们 只强调质料忽视形式,不能正确说明事物的生成; 他也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把质料和 形式相分离,否认质料的作用和个别事物的实体性。
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他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就在于 消除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之间的鸿沟,解释一般和 个别的真实关系。——而这,不仅仅是逻辑的主要 任务,也是哲学的任务。
认识事物,无非是认识它的各种属性和“是什么” 的定义。认识的形式和规则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 论,这就是三段论推理。
亚里士多德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形 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研究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首创了三段论 的三种格以及规则(后来经院哲学家又加上第四格)
首创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生理学 等学科
首创了原则、形式、能量、现实性、动机、目的等概念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手稿失传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放在伦 理学修辞学,忽略了对亚 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研究
在地窖里发现,公元前86年, 吕克昂学院第十一代主持人安 德罗尼柯整理,遂重见天日
公元1-2世纪是空白
公元2世纪漫步学派阿斯帕琉斯、阿菲罗地西亚的 亚历山大(’诠释者”、”亚里士多德第二”)
本讲的主人公,被黑格尔成为“人类导师”的亚里士多德, 是一位跨越时空阻隔的思想大师。不要说在文艺复兴之前, 他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泰斗”,在文艺复兴之后,几乎所 有的思想家、学者在研究和树立自己的学术的时候也是从 攻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始的。每一门学科几乎都遇到了 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阻力。在亚里士多德去世两千多年后, 欧洲才孕育出能够和他并肩的哲学家。而这一时期,他遭 受到的攻击也最多。过去他的作品曾经被推到一个至高无 上的地位、成为新观念的思想家希望连根铲除的——可以 想象一下,这该有多伟大。因为仅仅是后世纪的人们要摆 脱他思想的影响所作的个别方向上的努力就使人类历史产 生了无与伦比的改观。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 所为因
形式因
在具体事物上质料与形式是对立的,不可转化,绝对 的;超出具体事物,质料与形式的对立就是相对的; 形式高于质料
潜能与实现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一对范畴
质料和形式是从静态分析事物的结构、回答本源问题 潜能与实现是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生成,宇宙万物何以生成
结果是:柏拉图没有选中亚里士多德成为其学园的继承人 ——政治原因or学术原因?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分歧
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是讲不通的。 柏拉图抛弃经验,主张通过理性把握知识,让自己陷入 深邃的思维世界里;通过灵魂对理念世界的不断回忆得 到知识。 亚里士多德则是着眼于现象界,不断地对具体事物的观 察分析整理中获取知识。采取大量的经验的广博的例证,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来印证自己的理论。 一条是理性之路,一条是经验之路
中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的很多理论被人们抛弃, 但是他创立的形式逻辑几经修改和完善,依然是人 们思想的工具。培根的归纳法完善了它,弗雷格的 数理逻辑也没能彻底取代它。今天我们无论怎样评 价亚里士多德逻辑学都不会过分。
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到欧几里得几何学,实际表 现为一种抽象的符号推理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它标 志着人类思维逐渐摆脱了直接的感性经验,可以从 事纯粹的思维操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可以看 作是东西方哲学“分道扬镳”的真正开始。
“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不应该把心思用在 打扮上”。——柏拉图
“读书人屋” 重金购买古代典籍,大量的亲自阅读
最佳辩手 他是阿卡德米的努斯nouns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就像小马驹踢养育它的母马那样踢我。” ——(蒂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最有天才的学生。” ——蒂欧根尼.拉尔修如是说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创立,是希腊古典时期哲学 自觉反思人的理性思维而结出的硕果,标志着希 腊科学理性精神的升华,奠定了西方分析理性的 传统。这门思维科学总结概括出正确的思维法则、 公式与方法,不仅为亚里士多德本人建构严整博 大的哲学与科学学说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工具,而 且作为一种开发智慧的技艺,对以后的西方哲学 与科学的发展,一直发挥着深刻有效的功用。
——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亚里士多德哲学,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从对本原和原因 的讨论开始的。这一部分思想主要集中在《物理学》中
原因: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
四因说
二因说
潜能与实现
Biblioteka Baidu 四因说
质料因:是所从出的东西;即材料,自然哲学家所寻找的。 形式因:是其所是的东西;一是内在的本质(理念eidos)
柏拉图(左)夹着自己的《蒂迈欧篇》,手指更高的事物(理念 世界);亚里士多德手持他的《伦理学》,他的手似乎表明我们 要脚踩大地。两种哲学的对立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史。
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 开始自己12年的游历。 公元前343年(38岁)成为马其顿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做了8年的帝师,直到亚历山大20岁亲政止。亚里士多 德开始继续游历。 师徒的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 个已知世界。——(布赖恩.麦基在《哲学的故事》中说)
动力因:使事物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运动的本源
一类是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动力因在内) 一类是由于技术而成的(动力因在外)
所为因:即目的,所为了的那个东西;即善
二因说
质料因和形式因
亚里士多德说:“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 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 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是同类。”
——《亚里士多德十讲》苏隆译
公元前384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死于公元前 322年,享年63岁。
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
少年时期生活于宫廷之中,随父学医。
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培养了崇尚经验,注重观察、收 集、分析的习惯。
17岁进入柏拉图的学园,学习20年,直到37岁。
时髦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逻辑学的:如《范畴篇》《解释篇》《前分
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以及附录《辩谬篇》六种。这些是 告诉我们如何思想的著作,被编辑在《工具论》中
第二部分是关于自然科学的:《动物学》《植物学》《物理
学》《生理学》等
第三部分是美学:如《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
参见《论题篇》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为科学知识分类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分类的依据是:知识的目的
理论知识 实践知识 创制知识
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 物理学、数学、第一哲学(神学)
是为了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 伦理学、家政学、政治学
是为了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 包括修辞学、诗学、辩证法
“最原始的意义上的潜能的主要规定是在他物中或作为自身中的 他物的变化的本质”(《形而上学》第五卷)
潜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
的潜在能力。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 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
“最原始意义上潜能的主要规定是在他物中或作为自身中的他物
的变化的本源”。如建房的能力
实现是另一种与潜能对立的状态,即存在着的事物自
亚里士多德多次强调感觉和经验只能认识个别而不能认识普遍
技术
技术即知识,技术可以传授,经验不可以。知与 不知的标志就在于可不可传授。技术分为两类, 一种技术实用,另一种技术只供消磨时间而无实 用,后一种更智慧。因为它不是为了实用。
智慧
有经验的人比有感觉的人智慧,有记忆的人比有 经验的人智慧,思辨学科比创造学科更智慧。可 以称作智慧的知识应该是最普遍的、最不容易认 识的、最确定的、最善于传授的、为了自身而被 认识的、具有最权威指导作用的知识——即哲学。
(一)科学知识及其分类 (二)逻辑学之父 (三)第一哲学 (四)政治学
——注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科学”就是“哲学”。
知识的等级 哲学的特征和条件
观点一:人是理性的动物,故“求知是人的本性”
《形而上学》开篇就从知识的等级开始。从低到高分为五个:
——感觉、记忆、经验、技艺(知识)、智慧
感觉
感觉是认识的开始阶段,没有感觉便没有知识,只有 感觉能认识特殊,只有将特殊归纳起来才能形成普遍 知识;所有的动物和人都有感觉。他重视感觉经验, 这不同于柏拉图。
1277年教会下令全面禁止。
13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重建基督教神学体系,以亚里士 多德主义代替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成为“圣经第二”
文艺复兴开始,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为众矢之的, 各学科在清算亚里士多德教条的基础上展开
培根、康德、黑格尔、策勒、阿墨兰、拉维松等 都系统研究过亚里士多德
20世纪早期,人们以“发生法”、“逻辑分析 法”研究亚里士多德。
观点二 :哲学的特征和条件
“哲学起源于惊异”“因闲暇而生”
因为人最初是由于好奇开始哲学思考的。人们感到困惑不解, 所以自知无知,因而求知。
是在生活必需已具备时,才会为娱乐消遣而进行哲学思考
“哲学是最自由的知识” “是最神圣最高尚的”
哲学是最自由的学问,它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即为了知识 而知识。智慧本身就是目的。 哲学知识是对最初的本质和原因的追问,即是“不动的动者”, 即神,神是世间万物的最终极的原因。这种追问是超出人的能 力的;只有神能做到的。所以,“第一哲学”也被称为“神 学”。 一切知识都比它更为必要,但却没有一种比它更高贵的
公元529年冬罗马帝国的皇帝下令封闭非基督教学校。欧洲进 入漫长黑暗的中世纪。古希腊罗马文化毁坏殆尽。亚里士多德 的著作在西方几乎绝迹。
在东方被译成多种语言。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阿维森纳、阿 威罗伊(阿威罗伊主义几乎成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代名词)诠释
12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通过两种渠道进入欧洲,重新在西 方传播。十字军东征中,多种途径将著作带回欧洲,从新译 回到拉丁语。在大学流行。
也称“漫步学派” 晚年回希腊创立吕克昂学园,著书授徒。
图书馆
耗资巨大
博物馆
规模巨大
“为了不让希腊人犯第二次错误”,公元前323逃离雅 典,第二年,病死途中。
亚 里 士 多 德 授 课 图
据说有1000卷之多,流传下来的不到1/5,大概47 卷。80%为自然科学。苗力田编辑的中文版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有10卷,300万字。内容分为 逻辑学、自然科学、美学、哲学。
记忆 经验
记忆高于感觉,感觉积累多次形成记忆。人可 以从感觉中得到记忆,从记忆中得到经验。所 以,人有知识,是可教的 ;动物大多不能。马 狗等可以有记忆,蜜蜂不可以,它没有视觉。
人们从记忆中得到经验,从经验中得到对同类 事物的普遍判断,即技艺。经验不同于技艺, 经验是实践得来,是个别、特殊;技术是普遍、 是共性;所以技工高于工匠。他是第一个将经 验作为认识论专用术语的人。
第四部分是哲学著作:如《尼各马科伦理学》《大伦理学》
《欧德谟伦理学》《论善与恶》《政治学》《家政学》《雅典政制》 《论麦里梭、克塞诺芬尼和高尔吉亚》。此外就是最有名的《形而 上学》
《物理学》《论天》《论生成和消灭》、《论宇宙》、《天象 学》《论感觉及其对象》、《论记忆》、《论睡眠》、《论 梦》、《论睡眠中的征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和 老年》《论生和死》、《论呼吸》、《论气息》《论颜色》、 《动物志》、《动物的器官》、《动物的生成》、《论动物的 运动》、《动物的进展》、《论植物》、《论声音》、《体相 学》、《论声音的奇异》、《机械学》、《论不可分割的线》、 《论风的方位和名称》… … …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3上
知识分类中并没有包含逻辑学。他本人也没有用逻辑 学来称呼自己的这一理论,而是称之为“分析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想正确的表述、正确的思想、找 出对手的问题都需要有个好工具。“工具” 还是求 知、建构理论体系的方法论。
“论辩和反驳训练是科学和哲学的工具” 《论题篇》
即逻辑学是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共同的方法和 工具,所以,后人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逻辑学的论文 汇编成为《工具论》
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也可以叫“现实”, “在活动中”“在目的中”。
质
形
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就
料
式
是潜能与实现的关系
潜 能
实 现
质料以潜能的状态存
在,形式则是实现。
柏拉图提出本质先于现象,但是现象如何产 生并没有解决。亚里士多德延续了这一思路。
他批判了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他们 只强调质料忽视形式,不能正确说明事物的生成; 他也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把质料和 形式相分离,否认质料的作用和个别事物的实体性。
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他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就在于 消除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之间的鸿沟,解释一般和 个别的真实关系。——而这,不仅仅是逻辑的主要 任务,也是哲学的任务。
认识事物,无非是认识它的各种属性和“是什么” 的定义。认识的形式和规则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 论,这就是三段论推理。
亚里士多德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形 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研究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首创了三段论 的三种格以及规则(后来经院哲学家又加上第四格)
首创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生理学 等学科
首创了原则、形式、能量、现实性、动机、目的等概念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手稿失传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放在伦 理学修辞学,忽略了对亚 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研究
在地窖里发现,公元前86年, 吕克昂学院第十一代主持人安 德罗尼柯整理,遂重见天日
公元1-2世纪是空白
公元2世纪漫步学派阿斯帕琉斯、阿菲罗地西亚的 亚历山大(’诠释者”、”亚里士多德第二”)
本讲的主人公,被黑格尔成为“人类导师”的亚里士多德, 是一位跨越时空阻隔的思想大师。不要说在文艺复兴之前, 他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泰斗”,在文艺复兴之后,几乎所 有的思想家、学者在研究和树立自己的学术的时候也是从 攻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始的。每一门学科几乎都遇到了 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阻力。在亚里士多德去世两千多年后, 欧洲才孕育出能够和他并肩的哲学家。而这一时期,他遭 受到的攻击也最多。过去他的作品曾经被推到一个至高无 上的地位、成为新观念的思想家希望连根铲除的——可以 想象一下,这该有多伟大。因为仅仅是后世纪的人们要摆 脱他思想的影响所作的个别方向上的努力就使人类历史产 生了无与伦比的改观。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 所为因
形式因
在具体事物上质料与形式是对立的,不可转化,绝对 的;超出具体事物,质料与形式的对立就是相对的; 形式高于质料
潜能与实现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一对范畴
质料和形式是从静态分析事物的结构、回答本源问题 潜能与实现是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生成,宇宙万物何以生成
结果是:柏拉图没有选中亚里士多德成为其学园的继承人 ——政治原因or学术原因?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分歧
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认为理念论是讲不通的。 柏拉图抛弃经验,主张通过理性把握知识,让自己陷入 深邃的思维世界里;通过灵魂对理念世界的不断回忆得 到知识。 亚里士多德则是着眼于现象界,不断地对具体事物的观 察分析整理中获取知识。采取大量的经验的广博的例证,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来印证自己的理论。 一条是理性之路,一条是经验之路
中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的很多理论被人们抛弃, 但是他创立的形式逻辑几经修改和完善,依然是人 们思想的工具。培根的归纳法完善了它,弗雷格的 数理逻辑也没能彻底取代它。今天我们无论怎样评 价亚里士多德逻辑学都不会过分。
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到欧几里得几何学,实际表 现为一种抽象的符号推理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它标 志着人类思维逐渐摆脱了直接的感性经验,可以从 事纯粹的思维操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可以看 作是东西方哲学“分道扬镳”的真正开始。
“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不应该把心思用在 打扮上”。——柏拉图
“读书人屋” 重金购买古代典籍,大量的亲自阅读
最佳辩手 他是阿卡德米的努斯nouns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就像小马驹踢养育它的母马那样踢我。” ——(蒂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最有天才的学生。” ——蒂欧根尼.拉尔修如是说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创立,是希腊古典时期哲学 自觉反思人的理性思维而结出的硕果,标志着希 腊科学理性精神的升华,奠定了西方分析理性的 传统。这门思维科学总结概括出正确的思维法则、 公式与方法,不仅为亚里士多德本人建构严整博 大的哲学与科学学说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工具,而 且作为一种开发智慧的技艺,对以后的西方哲学 与科学的发展,一直发挥着深刻有效的功用。
——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亚里士多德哲学,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从对本原和原因 的讨论开始的。这一部分思想主要集中在《物理学》中
原因: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
四因说
二因说
潜能与实现
Biblioteka Baidu 四因说
质料因:是所从出的东西;即材料,自然哲学家所寻找的。 形式因:是其所是的东西;一是内在的本质(理念eidos)
柏拉图(左)夹着自己的《蒂迈欧篇》,手指更高的事物(理念 世界);亚里士多德手持他的《伦理学》,他的手似乎表明我们 要脚踩大地。两种哲学的对立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史。
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 开始自己12年的游历。 公元前343年(38岁)成为马其顿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做了8年的帝师,直到亚历山大20岁亲政止。亚里士多 德开始继续游历。 师徒的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 个已知世界。——(布赖恩.麦基在《哲学的故事》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