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软件工程中的设计模式
软件工程中的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设计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设计模式是指在软件开发中,经过反复使用,被证明是有效的、可重用的经验总结,是程序员在软件开发中总结出来的比较好的实践方法。
设计模式让程序员能够在软件开发中更加灵活、高效地处理问题,提高了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其中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一、创建型模式创建型模式主要解决对象的创建问题,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创建对象的方式,使得对象的创建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
创建型模式包括单例模式、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
1. 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设计模式中最简单的模式之一,它是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在全局中的唯一性。
单例模式的优点在于:1. 可以减小系统开销,避免重复创建对象。
2. 增加了灵活性,可以控制对象的生成顺序,实现对象共享等。
3. 可以和工厂模式和代理模式结合使用。
2. 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创建型模式,它使用工厂方法来生成对象,而不是在代码中直接使用构造函数来生成对象。
工厂模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包括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的优点在于:1. 解耦客户端和具体的产品类。
2. 扩展性好,可以增加新的产品类。
3. 可以实现多态,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3. 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拓展,它提供一个工厂接口用于创建一组相关或者相互依赖的对象。
抽象工厂模式的优点在于:1. 解耦客户端和具体的产品类。
2. 扩展性好,可以增加新的产品类。
3. 实现了一系列的产品族,满足客户端的需求。
4. 建造者模式建造者模式是一种用于构建复杂对象的模式,它将对象的构造和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方式。
建造者模式的优点在于:1. 可以对对象的构建过程进行控制,更加灵活。
2. 可以解决不同构建过程的复杂性,简化代码的编写。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1-适配器模式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11
• 5。结构 类适配器 :类适配器使用多重继承对一个接 口与另一个接口进行匹配 对象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依赖于对象组合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12
类适配器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13
对象适配器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14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5
• Composite模式:描述了如何构造一个类层 次结构,这一结构由两种类型的对象(基 元对象和组合对象)所对应的类构成。其 中的组合对象使得你可以组合基元对象以 及其他的组合对象,从而形成任意复杂的 结构。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6
• Decorator模式:描述了如何动态地为对象 添加职责。这一模式采用递归方式组合对 象,从而允许你添加任意多的对象职责。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7
8.1 适配器模式
• 1。意图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 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 口不兼容而不能够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 一起工作。
• 2。别名
包装器Wrapper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 6。参与者
– Target:定义Client使用的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接 口。 – Client:与符合Target接口的对象协同。 – Adaptee:定义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这个接 口需要适配。 – Adapter:对Adaptee的接口与Target接口进行 适配。
设计模式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共23页
适配器模式和命令模式的对比
适配器模式和命令模式的对比适配器模式和命令模式是两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被广泛应用。
它们都是为了解决不兼容或者功能复杂的问题,但是它们的实现方式和使用场景却有所不同。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适配器模式和命令模式的对比。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主要用来解决不兼容的问题。
当两个类的接口不兼容时,我们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将它们转换为可以相互交互的形式。
适配器模式是通过包装一个类来实现的,这个包装类会将原始的类的接口转换为目标接口的形式。
适配器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对象转换为另一个对象。
这个转换是通过一个适配器来完成的,适配器的作用是将一个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目标接口的形式。
适配器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类适配器,另一种是对象适配器。
类适配器是通过继承实现的,它可以通过继承原来的类来实现目标接口。
对象适配器是通过组合实现的,它可以通过持有原来的类的实例来实现目标接口。
适配器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将两个互不兼容的类连接起来,使它们能够相互交互。
但是适配器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它会增加代码的复杂度,而且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的问题。
命令模式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主要用来将请求封装为对象,从而可以将请求的参数化,存储或者传递。
命令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请求和执行解耦,使得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可以独立变化。
命令模式有四个主要角色,分别是命令、接收者、调用者和客户端。
命令是一个抽象接口,它定义了所有具体命令的行为。
接收者是真正执行命令的对象,它知道如何执行命令的具体实现。
调用者是一个具体对象,它接收并执行命令。
客户端是请求发送者,它通过具体的命令对象来调用执行命令的接收者。
命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将请求和执行解耦,从而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另外,命令模式还可以将多个命令组合成一个复杂的命令,从而实现撤销和重做的功能。
但是命令模式的缺点是会增加代码的复杂度,而且在大型系统中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
适配器模式和命令模式的对比适配器模式和命令模式都是常见的设计模式,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不兼容或者功能复杂的问题。
结构型模式
实现要点
1.Adapter模式主要应用于“希望复用一些现存的类,但是接口 又与复用环境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在遗留代码复用、类库迁移等 方面非常有用。 2.Adapter模式有对象适配器和类适配器两种形式的实现结构,但 是类适配器采用“多继承”的实现方式,带来了不良的高耦合,所 以一般不推荐使用。对象适配器采用“对象组合”的方式,更符合 松耦合精神。 3.Adapter模式的实现可以非常的灵活,不必拘泥于GOF23中定 义的两种结构。例如,完全可以将Adapter模式中的“现存对象” 作为新的接口方法参数,来达到适配的目的。 4.Adapter模式本身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使用“面向接口的编程”风 格,这样才能在后期很方便的适配。[以上几点引用自MSDN WebCast]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 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 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 作。 --《设计模式》GOF
结构图(Structure)
生活案例
扳手提供了一个适配器的例子。一个孔 套在棘齿上,棘齿的每个边的尺寸是相同的。 在美国典型的边长为1/2''和1/4''。显然, 如果不使用一个适配器的话,1/2''的棘齿不 能适合1/4''的孔。一个1/2''至1/4''的适配 器具有一个1/2''的阴槽来套上一个1/2''的 齿,同时有一个1/4的阳槽来卡入1/4''的扳 手。
代码演示(Code in .Net)
.NET中的应用
NET中的Adapter模式的应用就是DataAdapter。 为统一的数据访问提供了多个接口和基 类,其中最重要的接口之一是IdataAdapter。与 之相对应的DataAdpter是一个抽象类,它是 与具体数据库操作之间的数据适配器的 基类。DataAdpter起到了数据库到DataSet桥接 器的作用,使应用程序的数据操作统一到DataSet 上,而与具体的数据库类型无关。甚至可以针对特 殊的数据源编制自己的DataAdpter,从而使我们 的应用程序与这些特殊的数据源相兼容。注意这是 一个适配器的变体。
adapter方法
adapter方法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使得不兼容的接口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允许对象以不同的接口表现,使得原本因接口不一致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类可以协同工作。
适配器方法适配器方法是适配器模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它通过在原有接口和目标接口之间增加一个适配器来实现接口的转换。
类适配器类适配器使用继承关系来实现接口转换。
适配器类继承自原有类,并实现目标接口,从而使得原有类的方法可以通过目标接口调用。
类适配器的实现步骤:1.创建目标接口,即适配后期望的接口。
2.创建源接口,即需要适配的接口。
3.创建适配器类,继承源接口并实现目标接口,在适配器类中实现方法映射关系。
4.在适配器类中重写目标接口的方法,将调用具体方法的任务委托给源接口的方法。
示例代码:public interface Target {void request();}public class Adaptee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 具体请求的逻辑实现}}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 @Overridepublic void request() {specificRequest();}}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arget target = new Adapter();();}}对象适配器对象适配器使用组合关系来实现接口转换。
适配器类持有源类的实例,并实现目标接口,从而使得源类的方法可以通过目标接口调用。
对象适配器的实现步骤:1.创建目标接口,即适配后期望的接口。
2.创建源接口,即需要适配的接口。
3.创建适配器类,持有源接口的实例并实现目标接口。
4.在适配器类中实现目标接口的方法,将调用具体方法的任务委托给源接口的方法。
面向对象设计的23个设计模式详解
面向对象设计的23个设计模式详解面向对象设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思想,其核心在于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形成对象,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互和组合,从而实现复杂的功能。
在这一过程中,设计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对23种常见的设计模式进行详解。
一、创建型模式1.简单工厂模式简单工厂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其目的是提供一个工厂类,使得创建对象的过程更加简单。
在这种模式中,使用者只需要提供所需对象的参数,而无需关心对象的具体实现细节。
简单工厂模式适合于对象创建过程较为简单的情况。
2.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是简单工厂模式的进一步扩展,其核心在于将工厂类进行接口抽象化,使得不同的工厂类可以创建不同的对象实例。
工厂方法模式适合于对象创建过程较为复杂的情况。
它可以为工厂类添加新的产品类型,而不会影响原有的代码。
3.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进一步扩展,其目的是提供一个可以创建一系列相关或者独立的对象的接口。
在抽象工厂模式中,使用者只需要关心所需对象组合的类型,而无需关注对象的具体实现过程。
4.建造者模式建造者模式也是一种创建型模式,其目的在于将复杂对象分解为多个简单的部分,并将其组装起来形成复杂对象实例。
在建造者模式中,使用者只需要关注所需对象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而无需关心对象的具体实现过程。
5.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一种基于克隆的创建型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复制现有的对象实例来创建新的对象。
在原型模式中,对象实例的创建过程与对象所包含的状态密切相关。
原型模式适合于创建复杂对象实例,且这些对象实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情况。
二、结构型模式6.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其目的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另一个类所能使用的接口。
在适配器模式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不同的适配器实现对象之间的互相调用。
7.桥接模式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其目的在于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相互分离,从而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变化。
解读设计模式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解读设计模式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的一种经验总结,是前辈们在解决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总结出来的最佳实践。
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在特定情境下解决问题的经典方式,能够帮助开发者以一种可重用、可维护、可扩展的方式构建软件系统。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设计模式,能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与他人合作的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减少重复代码的出现,并且使得软件结构更加清晰易读。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些常见的设计模式以及它们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1.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在实际项目中,单例模式常常被用来管理共享资源、日志记录器、数据库连接等。
例如,在一个多线程的应用程序中,我们可以使用单例模式确保只有一个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从而避免资源的竞争。
2.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通过一个工厂类创建对象,而无需显式指定具体的类。
工厂模式可提供一种灵活性,使得程序能够适应修改而无需修改大量的代码。
在实际项目中,工厂模式常用于封装对象的创建过程,并通过一个通用的接口来返回具体的实例。
3.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其中一个对象(称为主题)维护一系列依赖于它的对象(称为观察者),并在状态发生改变时自动通知这些观察者。
观察者模式能够实现松耦合,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实际项目中,观察者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事件处理、消息队列、组件间的通信等场景。
4.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接口。
适配器模式能够解决两个不兼容接口之间的兼容问题,使得它们能够一起工作。
在实际项目中,适配器模式常用于集成第三方库、系统间的接口适配、旧系统升级等场景。
23种设计模式记忆口诀
23种设计模式记忆口诀根据内容要求,对23种设计模式进行简要说明,并整理成口诀。
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提供了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根据GoF(Gang of Four)的分类,设计模式可以分为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三种类型,共23种设计模式。
1. 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s):-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实例化的类。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对象或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的具体类。
-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用于创建重复性对象的一个原型。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和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2. 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s):-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将抽象部分和它真正的实现分离,使它们独立的变化。
-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扩展功能。
-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以简化系统的使用。
3. 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定义一系列算法,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由子类实现具体步骤。
JDK源码中使用的设计模式
JDK源码中使⽤的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来把⼀个接⼝转化成另⼀个接⼝。
java.util.Arrays#asList()javax.swing.JTable(TableModel)java.io.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java.io.OutputStreamWriter(OutputStream)javax.xml.bind.annotation.adapters.XmlAdapter#marshal()javax.xml.bind.annotation.adapters.XmlAdapter#unmarshal()桥接模式:这个模式将抽象和抽象操作的实现进⾏了解耦,这样使得抽象和实现可以独⽴地变化。
AWT (It provides an abstraction layer which maps onto the native OS the windowing support.)JDBC组合模式:使得客户端看来单个对象和对象的组合是同等的。
换句话说,某个类型的⽅法同时也接受⾃⾝类型作为参数。
javax.swing.JComponent#add(Component)java.awt.Container#add(Component)java.util.Map#putAll(Map)java.util.List#addAll(Collection)java.util.Set#addAll(Collection)装饰者模式:动态的给⼀个对象附加额外的功能,这也是⼦类的⼀种替代⽅式。
可以看到,在创建⼀个类型的时候,同时也传⼊同⼀类型的对象。
这在JDK⾥随处可见,你会发现它⽆处不在,所以下⾯这个列表只是⼀⼩部分。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nputStream)java.io.DataInputStream(InputStream)java.io.BufferedOutputStream(OutputStream)java.util.zip.ZipOutputStream(OutputStream)java.util.Collections#checkedList|Map|Set|SortedSet|SortedMap门⾯模式:给⼀组组件,接⼝,抽象,或者⼦系统提供⼀个简单的接⼝。
结构型设计模式
结构型设计模式结构型设计模式是指在对象之间的组合中,对造型和结构进行修改并生成新的实例。
这些模式提供了灵活的方法来组合对象,以便获得新的功能和更高的复杂性,而又不会影响现有的系统结构。
在软件设计中,结构型模式是一种比较抽象和高级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建立对象间关系的动态连接,完成多个对象之间的协同操作。
在结构型设计模式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另一个客户希望的接口。
适配器模式可以让原本由于接口不同而不能一起工作的两个或多个对象协同工作。
2.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
桥接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3.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
装饰器模式可以避免在一个类中添加过多的功能,同时还能在运行时动态地扩展这些功能。
4.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从而类与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减少。
外观模式可以简化系统的复杂度,同时降低了客户端与子系统的耦合性。
5.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针对大量细粒度的对象,提供了共享这些对象的方式,从而降低系统的内存消耗。
享元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同时降低内存的使用量。
6.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从而使客户端统一地处理对象和对象集合。
组合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和扩展性,同时还可以简化系统的结构和设计。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结构型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者避免重复造轮子,并能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
因此,开发者应该灵活运用结构型设计模式,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23种设计模式
23种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创建型、结构型、⾏为型创建型创建型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来创建对象的。
⼀共有五种: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法模式、抽象⼯⼚模式、原型模式。
单例模式:确保某⼀个类只有⼀个实例,并且提供⼀个全局访问点。
建造者模式:⽤来创建复杂的复合对象。
⼯⼚⽅法模式:让⼦类来决定要创建哪个对象。
抽象⼯⼚模式:创建多个产品族中的产品对象。
原型模式:通过复制原型来创建新对象。
结构型结构型模式主要是⽤于处理类或者对象的组合。
⼀共有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控制客户端对对象的访问。
组合模式:将整体与局部(树形结构)进⾏递归组合,让客户端能够以⼀种的⽅式对其进⾏处理。
适配器模式:将原来不兼容的两个类融合在⼀起。
装饰者模式:为对象添加新功能。
享元模式:使⽤对象池来减少重复对象的创建。
外观模式:对外提供⼀个统⼀的接⼝⽤来访问⼦系统。
桥接模式:将两个能够独⽴变化的部分分离开来。
⾏为型⾏为型模式主要是描述类或者对象是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的。
⼀共有⼗⼀种:策略模式、模板⽅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策略模式:封装不同的算法,算法之间能互相替换。
状态模式:根据不同的状态做出不同的⾏为。
责任连模式:将事件沿着链去处理。
观察者模式:状态发⽣改变时通知观察者,⼀对多的关系。
模板⽅法模式:定义⼀套流程模板,根据需要实现模板中的操作。
迭代器模式:提供⼀种⽅法顺序访问⼀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
迭代器模式:保存对象的状态,在需要时进⾏恢复。
访问者模式:稳定数据结构中,定义新的操作⾏为。
中介者模式:将⽹状结构转变为星型结构,所有⾏为都通过中介。
解释器模式:定义语法,并对其进⾏解释。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成命令,并记录下来,能够撤销与重做。
结构型设计概述和适配器模式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通常情况下,客户端可以通过目标类的接口访问它所提供的服务。有时,现有的类可以满足客户类的功能需要,但是它所提供的接口不一定是客户类所期望的,这可能是因为现有类中方法名与目标类中定义的方法名不一致等原因所导致的。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接口需要转化为客户类期望的接口,这样保证了对现有类的重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转化,客户类就不能利用现有类所提供的功能,适配器模式可以完成这样的转化。
结构型设计模式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桂勋
目的
创建型
结构型
行为型
范围
类
Factory Method
Adapter
Interpreter Template Method
对象
Abstract Factory Builder Prototype Singleton
Bridge Composite Decorator Façade Flyweight Proxy
创建对象的请求 以虚线箭头表示
一个发给自身的请 求也指向发送者自身
[GOF95]中的特化图(3)
结构型设计模式
Adapter-适配器
01
Bridge-桥接
02
Composite-组合
03
Decorator-装饰
04
Facade-外观
05
Flyweight-享元
06
Proxy-代理
07
Adapter-适配器
Adapter-适配器:动机
在适配器模式中可以定义一个包装类,包装不兼容接口的对象,这个包装类指的就是适配器(Adapter),它所包装的对象就是适配者(Adaptee),即被适配的类。
设计模式的两大主题
设计模式的两大主题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设计模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组织代码,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两大主题:创建型模式和结构型模式。
一、创建型模式创建型模式主要关注对象的创建过程,它们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创建对象,避免了直接使用 new 关键字来实例化对象的缺点。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创建型模式:1. 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创建型模式,它定义了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要实例化哪个类。
工厂方法让类把实例化推迟到子类中进行。
2. 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也是一种常见的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个接口来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
抽象工厂定义了一个接口来创建产品家族,这些产品都有相同的约束。
3. 单例模式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单例通常用于控制资源访问、配置文件、日志等情况下。
4. 建造者模式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将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其表示分离的创建型模式。
它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二、结构型模式结构型模式主要关注对象的组合,通过组合不同的对象来实现新的功能或者增强原有功能。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结构型模式:1.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
适配器让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协同工作。
2. 桥接模式桥接模式是一种将抽象部分与它们具体实现部分分离开来,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变化。
桥接模式通过组合来实现这一点。
3. 组合模式组合模式是一种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
组合让客户端统一处理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
4. 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是一种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额外职责的方式。
装饰器提供了比继承更灵活、更具扩展性的替代方案。
5. 外观模式外观模式是一种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
外观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的区别
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的区别
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都属于设计模式中的结构型模式,结构型设计模式是从程序的结构上解决模块之间的耦合问题。
适配器模式意图: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另外一个客户希望的接口。
Adapter 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Adapter模式通过类的继承或者对象的组合侧重于转换已有的接口,类适配器采用多继承的实现方式,带来了不良的高耦合,所以一般不推荐使用。
对象适配器采用对象组合的方式,更符合松耦合精神。
例如: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可以将220v转化为适合笔记本使用的电压。
适用性:
你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而它的接口不符合你的需求。
你想创建一个可以复用的类,该类可以与其他不相关的类或不可预见的类(即那些接口可能不一定兼容的类)协同工作。
(仅适用于对象Adapter)你想使用一些已经存在的子类,但是不可能对每一个都进行子类化以匹配它们的接口。
对象适配器可以适配它的父类接口。
代理模式意图: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解决直接访问某些对象是出现的问题。
例如:律师本身就是我们维权的一个代理!
适用性:在需要用比较通用和复杂的对象指针代替简单的指针的时候,使用Proxy模式。
下面是一些可以使用Proxy模式常见情况:
远程代理(Remote Proxy)为一个对象在不同的地址空间提供局部代表。
虚代理(Virtual Proxy)根据需要创建开销很大的对象。
保护代理(ProtecTIon Proxy)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
保护代理用于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的时候。
软件开发中常用的设计模式
软件开发中常用的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的问题解决方案。
软件开发中的设计模式可以优化代码,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以下是一些在软件开发中常用的设计模式:1. 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提供一个创建对象的通用接口来隐藏创建对象的复杂性。
工厂模式包括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最基本的工厂模式,它使用静态方法创建对象,将客户端从对象的创建过程中解耦。
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
工厂方法模式通过让客户端代码实例化对象,从而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抽象工厂模式允许客户端使用抽象接口来创建一系列相关的对象,而不必指定它们的具体类别。
2. 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通常用于控制全局变量。
单例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懒汉式和饿汉式。
懒汉式单例模式是指在实例化时才创建对象。
单例模式可以节省系统开销,但可能会影响程序性能。
饿汉式单例模式是指在类被加载时就创建实例对象。
虽然饿汉式单例模式无需考虑多线程问题,但可能会增加程序启动时间和启动过程中的内存开销。
3. 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使得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将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通过定义一个抽象类来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进行解耦。
被观察者维护与观察者相关的信息,而观察者根据被观察者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响应。
观察者模式可以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扩展性更高。
4.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将不兼容的对象结合在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需要一个名为适配器的对象,它可以将一个接口转换为另一个接口。
适配器模式可以将多个不同的对象整合到一起来实现一项特定的任务。
通过适配器模式,程序员可以重复使用现有的代码,从而避免了代码重复的情况。
结构型设计模式
结构型设计模式结构型设计模式包括: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者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1、适配器模式当需要使⽤⼀个现存的类,但它提供的接⼝与我们系统的接⼝不兼容,⽽我们还不能修改它时,我们可以将⽬标类⽤⼀个新类包装⼀下,使新类的接⼝保留原接⼝模式,但实际上使⽤的是⽬标类的接⼝。
⽐如我们系统中原来的⽇志接⼝为MyFactory,现在要使⽤新的⽇志库NewFactory,其写⽇志的接⼝与我们原来的接⼝不同,但我们⽆法修改新⽇志库的代码,所以可以包装⼀下新的⽇志库类来使⽤://原来的⽇志接⼝public interface MyFactory {void log(String tag, String message);}//新的⽇志接⼝public interface NewLogger {void debug(int priority, String message, Object ... obj);}public class NewLoggerImp implements NewLogger {@Overridepublic void debug(int priority, String message) {}}//⽇志适配器类public class LogAdapter implements MyFactory {private NewLogger nLogger;public LogAdapter() {this.nLogger = new NewLoggerImp();}@Overridepublic void log(String tag, String message) {Objects.requireNonNull(nLogger);nLogger.debug(1, message);}}View Code2、桥接模式现在有⼀个形状类Shape,其⼦类有圆形Circle和⽅形Square,如果我们想要扩展⼦类使其包含颜⾊的话,可以增加红⾊圆形孙⼦类、蓝⾊圆形孙⼦类和红⾊⽅形孙⼦类、蓝⾊⽅形孙⼦类,如下图所⽰。
设计模式的分类
设计模式的分类设计模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的最佳实践,它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特定情境下的可重用解决方案,能够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一、创建型模式1. 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用于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唯一的对象来协调系统操作的情况,如配置管理器、日志记录器等。
实现单例模式的方法有饿汉式和懒汉式,其中饿汉式在类加载时就创建了实例,而懒汉式在第一次使用时才创建实例。
2. 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用于将对象的创建过程封装在一个工厂类中,并通过调用工厂类的方法来创建对象。
工厂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根据不同条件创建不同对象的情况,如数据库连接池。
实现工厂模式的方法有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其中简单工厂模式将对象的创建过程封装在一个工厂类的静态方法中,而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则通过定义一个抽象的工厂类和具体的工厂类来实现。
3. 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用于通过克隆(深拷贝或浅拷贝)已有对象来创建新的对象,而不是通过调用构造函数创建。
原型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创建大量相似对象的情况,如游戏中的敌人。
实现原型模式的方法有浅拷贝和深拷贝,其中浅拷贝只复制对象的基本类型属性,而深拷贝则复制对象的所有属性。
二、结构型模式1.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从而使原本不兼容的类能够协同工作。
适配器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使用已有的类库或接口,但这些类库或接口与当前系统不兼容的情况,如国际化(I18N)处理。
实现适配器模式的方法有类适配器模式和对象适配器模式,其中类适配器模式通过多继承实现,而对象适配器模式通过组合实现。
2. 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用于动态地给对象添加功能,而不需要修改对象的代码。
23种编程设计模式
23种编程设计模式编程设计模式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经过实践验证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它们是解决常见问题的模板。
在设计模式的指导下,开发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出可维护、可扩展的软件。
本文将介绍23种常见的编程设计模式。
1.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当需要创建复杂对象时,通过工厂方法来解决对象的创建问题,将具体对象的创建延迟到子类中。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接口,用于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而不需要指定具体类。
-单例模式:确保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原型模式:通过复制现有对象的方式,创建新的对象。
2.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因接口不兼容而无法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们的实现部分分离,以便二者可以独立地变化。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层次结构。
-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而不需要修改其原始类的代码。
-外观模式: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用于访问子系统中一群接口的功能。
-享元模式:通过共享对象来减少内存使用量。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3.行为型模式:-责任链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
-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允许参数化对客户端不同的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消的操作。
-解释器模式:定义一个语言的文法,并且建立一个解释器来解释该语言中的句子。
-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的方法,而又不暴露聚合对象的内部表示。
-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
-备忘录模式:在不违背封装原则的前提下,保存对象内部状态的快照,以便在将来需要时恢复到该状态。
-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以便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
-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适配器模式
• 1。意图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 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 口不兼容而不能够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 一起工作。
• 2。别名
包装器Wrapper
• 3。动机 见文档。
• 4。适用性
– 1. 你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而它的接口不 符合你的需要。 – 2. 你想创建一个可以复用的类,该类可以与其 他不相关的类或不可预见的类协同工作。 – 3. 你想使用一些已经存在的子类,但是不可能 对每一个都进行子类化以匹配它们的接口。对 象适配器可以适配它的父类接口。
• 5。结构 类适配器 :类适配器使用多重继承对一个接 口与另一个接口进行匹配 对象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依赖于对象组合
类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
• 6。参与者
– Target:定义Client使用的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接 口。 – Client:与符合Target接口的对象协同。 – Adaptee:定义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这个接 口需要适配。 – Adapter:对Adaptee的接口与Target接口进行 适配。
• 使用Adapter模式时需要考虑的其他一些因素 有:
– Adapter的匹配程度。Adapter的工作量取决于 Target接口与Adaptee接口的相似程度。 – 可插入的Adapter。 – 使用双向适配器通过透明操作。使用适配器的一 个潜在问题是,它们不对所有的客户都透明。被 适配的对象不再兼容Adaptee的接口,因此并不 是所有Adaptee对象可以被使用的地方它都可以 被使用。双向适配器提供了这样的透明性。在两 个同步的客户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查看同一个对象 时,双向适配器尤其有用。
对象适配器模型代码原型
class Adaptee class Target {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public virtual void Request() { { Console.WriteLine("Called Console.WriteLine("Called Target SpecificRequest()"); Request()"); } } } } } class Adapter : Target static void Main() { { private Adaptee _adaptee = new Adaptee(); // Create adapter and place a request public override void Request() Target target = new { Adapter(); // Possibly do some other work target.Request(); // and then call SpecificRequest _adaptee.SpecificRequest(); // Wait for user } Console.ReadKey(); Output } } Called SpecificRequest()
第八章 结构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涉及到如何组合类和对象以获得 更大的结构。 结构型类模式采用继承机制来组合接口或实 现。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采用多重继承方法将 两个以上的类组合成一个类,结果这个类包 含了所有父类的性质。 这一模式尤其有助于多个独立开发的类库协 同工作。
• 结构型对象模式不是对接口和实现进行组 合,而是描述了如何对一些对象进行组合, 从而实现新功能的一些方法。 • 因为可以在运行时刻改变对象组合关系, 所以对象组合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 这种机制用静态类组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 Composite模式:描述了如何构造一个类层 次结构,这一结构由两种类型的对象(基 元对象和组合对象)所对应的类构成。其 中的组合对象使得你可以组合基元对象以 及其他的组合对象,从而形成任意复杂的 结构。
• Decorator模式:描述了如何动态地为对象 添加职责。这一模式采用递归方式组合对 象,从而允许你添加任意多的对象职责。
•
8。优点和缺点(效果)
– 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有不同的权衡。类适配 器:
• 用一个具体的Adapter类对Adaptee和Target进行匹 配。结果是当我们想要匹配一个类以及所有它的子 类时,类Adapter将不能胜任工作。 使得Adapter可以重定义Adaptee的部分希望,因为 Adapter是Adaptee的一个子类。 仅仅引入了一个对象,并不需要额外的指针以间接 得到Adaptee.
• •
• 对象适配器则:
– 允许一个Adapter与多个Adaptee-即Adaptee 本身以及它的所有子类同时工作。Adapter也可 以一次给所有的Adaptee添加功能。 – 使得重定义Adaptee的希望比较困难。这就需 要生成Adaptee的子类并且使得Adapter引用这 个子类而不是引用Adaptee本身。
• 7。协作
– Client在Adapter实例上调用一些操作。接着 适配器调用Adaptee的操作实现这个请求。
• 客户使用适配器的过程:
– 客户通过目标接口调用适配器的方法对适配器 发出请求 – 适配器使用被适配者接口把请求转换成被适配 者的一个或多个调用接口(客户与被适配者是 解耦的,一个不知道另一个) – 客户接收到调用的结果,但并未察觉这一切是 适配器在起转换作用 – 适配器实现了目标接口,而此目标接口是由被 适配者所组合的
• 使用抽象操作。 • 使用代理对象。 • 参数化的适配器。
• 10。代码示例 见文档。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类对象结构型模式 • 组合模式(COMPOSITE )-对象结构型模式 • 装饰模式(DECORATOR )-对象结构型模式
• Adapter模式:适配器使得一个接口 (adaptee的接口)与其他接口兼容,从而 给出了多个不同接口的统一抽象。为此, 类适配器对一个adaptee类进行私有继承。 这样,适配器就可以用adaptee的接口标识 它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