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10篇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10篇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课标:1、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3、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教材内容要点:直面风风雨雨,笑迎七彩斑斓。
学情分析知识要点1、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遭遇挫折,身处逆境。
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受到困难,挫折的困扰。
⑴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遇到挫折,经历坎坷。
⑴即使是伟人,也会遭遇挫折,身处逆境。
2.挫折产生的原因:①外在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②内在因素:(个性品质,能力,智力,知识,经验,生理等方面的发展水平)3.“挫折是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成长和发展的障碍,更可以成为人生经历中的宝贵财富,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教学目标1.让学生有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面对挫折。
2.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分析挫折的能力3.让学生知道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了解导致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知道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辩证的观点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生难免遭遇挫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篇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和尊重的意识,体会平等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理解“我是一个公民”意味着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并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遵循道德、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真正树立起作为一个公民平等的意识,尊重的意识。
难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并进而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分析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它们加以汇总和理解并消化,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案例的功能,发挥案例的作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分析【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分析1这一节课我已经很努力去尝试作改变,不管是从教学理念上还是从教学形式上。
但改变得还不算很成功,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受传统的旧的教学理念的束缚还没有彻底解开。
在本节课当中,教师的讲话还是过多,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掌控欲还是太强,有点包办,对学生不够放手,给学生的空间不够大,不敢太相信学生。
所以,在这一节课当中,尽管教师设置了不少的活动,也尝试着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以活动来导内容,算是走出了第一步,但只是走了一小步。
学生活动的深度还是不够,学生的发言和探究等还有空间可以挖掘,只是教师不敢放,收得太快,导致了活动式导学更多的是流于形式。
当然,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教学行为的创新突破也要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推进,但不管怎么讲,相比较第一节课,已经有了进步。
二、语言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引导语过于繁琐。
如在学生回答学习类型时,有其中一个学生已经回答出学校学习这一内容。
其实在当时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抓住这一机会进入下一环节(学校学习的特点)的学习,既自然又简洁。
只可惜当时我没有这样做,可能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一环节(学习类型)的内容还没有讲完,自己设置的活动还没有呈现完成。
所以当时并没有抓住这一契机,而是继续总结上一环节的内容,结束后然后再由教师自己组织语言来引出学校学习这一内容,等于是舍弃了一条捷径而走了一条弯路。
这就容易造成语言过于繁琐的结果。
其次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析语过于重复单一。
在本节课当中,对于学生的回答,我还是多以“不错”“好”“非常好”的形式回应,形式单一,不够多样。
教师应该在这个方面好好琢磨,丰富课堂的语言形式,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特点加以能体现特色的点评,以便更好地激励学生。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2. 教学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针对每个层面的价值观,教师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践行措施。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案例,如教育、医疗、环保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从中汲取经验。
4.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如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品质。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
四、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和践行意愿。
2. 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实践环节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掌握程度。
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5篇
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5篇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以成长中的学生为出发点,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
八年级上册教材的教育主题是帮助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而下册的教育主题是帮助学生主动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两者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崇尚公平和正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教学主要内容: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中,与别人打交道,不仅要学会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艺术,而且必须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学习交往的继续,是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法律意识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因此,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建构本册的教学内容。
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维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教学重点: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5篇】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5篇】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一思想品德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同时思想品德教学又是充满乐趣,总有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头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1.坚持联想式教学:把学生学习政治的进取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经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和主动性,到达显著的教学效果。
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2.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到达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资料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资料;与学生的认识本事,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可是难也可是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互相尊重作为课堂教学的基准。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仅有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强烈愿望,所以课堂教学要增强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前沿科学知识,并从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对每一门学科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坚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4.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本事。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
思政课教案 6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 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 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学月:学习第二单元第三节和第三单元,组织期中考试; 第三学月:学习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第一节; 第四学月:学习第五单元第二、三节,进行综合复习;
第五学月:期末复习迎考。 思政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 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你觉得诚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四、学习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不诚信的案例 ①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 ②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因用陈馅做新月饼而破产事件。 ③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因有三次逃票记录而遭遇找工作屡次被拒聘。 问:看了刚才这几个事例,你有什么感受或想说什么呢? 五、回归学生生活 1、“真心话大表白”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身上的诚信是否一直跟着我们?诚信有没有曾悄悄离开自己的时候? 2、我们学生讲诚信应包括哪些方面? 六、游戏活动 找不诚信苹果 七、深化导行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10篇)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10篇)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班会策划案例篇一活动目的:1、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修改后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
培养学生对照规范找差距,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3、对照规范找差距,让学生切实的按照规范规定的执行,看看哪几条做的比较好,哪几条没有做好,给自己提出建议;活动准备:1、组织学生排练有关规范方面的节目。
2、“规范学生”光荣花若干朵。
活动内容:小品、歌舞、故事、诗朗诵等活动过程:1、以班会仪式组织开展活动。
2、由主持人上场组织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班主任:同学们,我们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
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
”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
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
”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能帮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的几位大学生想想其中的原因吗?(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
一个公司这样,学校也是如此,《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
我们按照去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四二班“学行为规范,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初中思想品德 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尊重他人”。
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性。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5.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尊重他人,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性。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5.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尊重他人,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报告等,评价学生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思想品德》2. 案例:校园里的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案例。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优秀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道德品质的一门学科,其作用在于塑造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而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学案例是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思想品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将分享几个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案例一:助人为乐在一所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为了教育学生助人为乐的重要性,设计了一场小小的公益活动。
老师先是播放了一段关于公益行动的纪录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接着,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在社区进行一次清洁卫生行动,清理街道上的垃圾。
通过实际的行动,学生们亲身体验到行善的快乐,并理解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老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在课堂上互相分享,以加深对助人为乐的理解和认同。
案例二:团队合作某中学的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设置了一个团队合作的案例。
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团队领导,要求他们共同完成一个大型庭院绿化项目。
每个小组需要合作分工,比如负责选购植物、分配任务、清理庭院等。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学会了互相信任、相互协作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并体验到了成功完成团队任务的成就感。
最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分享了团队合作的感悟和心得。
案例三:守信用在一所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上,老师想要让学生认识到守信用的重要性。
于是,老师设计了一个小小的信用体验案例。
首先,老师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发放一笔钱。
然后,老师宣布,如果小组能在规定时间内将这笔钱翻倍,学生们将获得一定奖励;如果不能翻倍,则无法享受奖励。
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商讨,有的选择投资,有的选择经商,有的选择其他方式。
最后,规定时间到达后,老师统计结果,那些通过守信用而成功翻倍的小组获得了奖励。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认识到守信用的重要性,并体会到了诚信的好处。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8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精选8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篇一在这一学期我承当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
依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研究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觅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平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知道何谓善、恶、美、丑,进步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构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四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以下: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进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
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弄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嘉奖,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故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故乡,知道故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引导学生保护故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惜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相互忍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熟悉哪些应当作,哪些不应当作,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情势引导和教育学生,不管甚么时候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相互忍让,见到他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勤俭的良好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平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知道尊敬老人、爱惜幼小。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是学生要做到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知道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行为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等。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活动内容:我会听讲活动准备:两个片断:一、上课时,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会做。
二、另一学生上课时没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2、学生看录像: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上课时的表情、神态、动作是怎样的?3、比较:将两位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神态进行比较,说说谁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4、谈体会:看完录像,你觉得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哪些好处?5、游戏——你问我答: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我该怎样做?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哪,我来答: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耳朵听什么?我来答: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脑子想什么?我来答:学生的回答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对问题答案不需作统一的硬性规定。
6、教师小结: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活动内容:举起我的手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若干个适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或智力抢答题。
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老师念智力抢答题,学生抢答。
前几题要求学生不举手直接抢答,因为太吵,老师同学听不清,后几题请学生举手抢答。
2、老师:刚才在课堂上大家是怎样的情况下,举起自己的小手的呢?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要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后发言,回答问题不乱抢。
这样才能听清楚别人的发言。
5、过渡语:除此以外,在课堂上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举起自己的小手?6、我知道,我来说:学生看教科书26页右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为什么会举起自己的小手?7、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有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或有不同的见解时,更应该举起自己的小手。
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思想品德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案例,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中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所农村初中。
近年来,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学生法治观念淡薄,违反校规校纪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意识不足。
2. 教学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本案例旨在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学内容(1)法治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法律地位,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道德教育以《中学生守则》为依据,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社会故事,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一个贴近生活的案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某中学生因打架斗殴被学校处分,询问学生对此事件的看法。
(2)讲授新课教师结合案例,讲解法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所学。
5. 教学反思(1)注重案例选择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关注学生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一、《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2.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危险,学会如何避免和应对危险。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危险的认识和应对。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珍爱生命的意义。
2. 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危险应对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安全知识宣传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些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的悲剧,引发学生对珍爱生命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看法。
Step 2:讲解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珍爱生命的理解。
Step 3:认识危险,学会防范(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危险,如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危险的特点和防范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危险和应对方法。
Step 4:小组讨论,总结应对危险的方法(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在面对各种危险时应该如何应对。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总结出应对危险的方法。
Step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珍爱生命和学会防范危险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珍爱生命和防范危险的知识,下周分享。
二、《感恩他人,温暖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感恩他人。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意义。
2. 学生如何将感恩付诸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感恩故事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些感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思想品德教学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思想品德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公民素养。
然而,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校园霸凌事件,探讨其在法律层面的应对与反思。
二、案例描述2019年春季,某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霸凌事件。
受害者小明(化名),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霸凌者小刚(化名)的家境较为困难,于是心生怜悯,主动借给小刚100元人民币。
然而,小刚并未感激,反而利用小明的善良,以借钱为由,多次向小明索要钱财。
在最后一次索要时,小明拒绝了小刚的要求,小刚便纠集了一群同学,对小明进行了殴打和侮辱。
事件发生后,小明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其父母将学校、小刚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20万元。
三、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法规定,学校应当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本案中,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有责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预防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规定,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在本案中,学校、小刚的父母以及其他同学均有责任保护小明,防止其受到伤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胁迫、侮辱等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寻衅滋事罪。
在本案中,小刚及其纠集的同学对小明的殴打和侮辱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小刚及其纠集的同学侵害了小明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案件处理1. 学校处理:学校对事件进行了调查,认定小刚及其纠集的同学存在违法行为,对涉事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向小明道歉。
2. 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对事件进行了调查,认定小刚及其纠集的同学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拘留。
思想品德教育叙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案例发生在我国一所普通中学,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件,展示了教师如何运用爱心和智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案例描述(一)事件起因某天下午,学校德育处在巡查中发现,校园内有一位年约六十岁的老人,身穿破旧的衣服,背着一个破旧的布袋,在校园里四处游荡。
德育处的工作人员试图与老人交流,但老人言语不清,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事件经过德育处工作人员将老人带到学校办公室,并联系了当地社区和警方。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德育处主任发现老人脚上磨出了水泡,便用自己的书包为老人垫上,并用自己的手帕为老人擦拭伤口。
这一幕被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看在眼里,感受到了主任的关爱。
(三)事件发展德育处主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发现老人身上并没有携带任何身份证明,且老人对当地环境并不熟悉。
为了确保老人的安全,德育处主任决定暂时将老人安置在学校,并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
三、教育过程(一)情感教育德育处主任首先让学生了解老人的困境,让学生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他告诉学生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当我们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手,给予关爱。
(二)道德教育德育处主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
他强调,关爱他人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
他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如帮助老人找到家人,为老人提供温暖的食物和衣物等。
(三)法制教育德育处主任提醒学生们,关爱他人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能侵犯他人的权益。
他告诉学生们,当遇到类似情况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四、教育效果通过这堂思想品德教育课,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生们纷纷用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的人,如帮助同学、照顾老人、关心社会等。
五、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德育处主任运用爱心和智慧,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他通过以下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1. 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德育处主任在处理老人事件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五则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五则
(一)
班长苏某一个下午上课时,让班里原本喧闹的学生们安静下来,实行
良好的课堂秩序,让老师能安心上课,他乐于为老师服务,他的行为受到
全班同学的认可和尊重。
(二)
小明是一名学生,有一次,他发现校园内有人偷了他的文具,小明没
有怨言,反而想到了让犯罪者认识自己的错,而不是让警察处罚,于是小
明主动找到了犯罪的孩子,以示起警示,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三)
小李就读于一所小学,有一次小李在上课时发现有同学拿出了游戏手机,小李很快发现了,并且主动告诉老师,即使被受到同学责备和不理解,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拒绝同学乘波而行,最终老师给他表扬。
(四)
春风和小华一起上学,小华每天都会给春风准备点心,春风上课时老
师发现春风在吃点心,就过来责问小华,小华面对老师的询问,虽然害怕,但是还是诚实的承认,并希望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老师为小华所表现而
感动,因此赞扬小华良好的品德。
(五)
小张考试前,拒绝黑名单中的考试作弊行为,更是在考场上主动让别
人学习,使他们有一个公平的测试环境,小张帮助别人在考场上,他的行
为受到了老师的好评和同学的赞许。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社会,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案例描述。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校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在品德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他经常在学校打架,对老师不尊重,还经常违反校规。
学校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谈话,但效果并不明显。
为了帮助小明改正错误,学校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解决方案。
1. 老师引导。
学校老师首先对小明进行了深入的谈话,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通过谈话,老师发现小明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他的成长环境并不是很好。
因此,学校决定加强对小明的关心和引导,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集体活动。
学校组织了一些集体活动,让小明参与其中。
通过这些活动,小明逐渐融入集体,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在活动中,老师们也对小明进行了耐心的引导和教育,让他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 心理辅导。
学校还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对小明进行心理辅导。
通过心理辅导,小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 课堂教育。
在课堂上,老师们也加强了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他们通过讲解案例、讨论问题等方式,让学生们明白了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对于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重要性。
四、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不再在学校打架,对老师也变得更加尊重。
他开始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们和睦相处。
在课堂上,他也变得更加积极认真。
这些都显示出思想品德教育在小明身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五、总结。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学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5篇)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5篇)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明确家庭的含义,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学生活动介绍自己家里人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教师活动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3、老师巡视指导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5、进行爱家人教育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愉快况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家人其他同学看照片听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劳动者的教育的收获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板书:工作爱好习惯(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让生命焕发光彩》是思想品德七年级新教材第二课珍惜生命健康成长的第三框。
本节课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初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感觉生活不快乐,主要是学习考试的压力。
他们知道时间的宝贵,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去抓紧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在情绪上往往出现较大的波动,有些学生意志力薄弱,经不住失败和挫折的打击,会把自己珍贵的生命轻易地抛弃,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所以这一课时主要围绕“在平淡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生命的美丽”、“珍惜时间,让生命创造价值”、“让生命在迎接挑战中焕发光彩”三方面开展教学。
学情: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生活中许多学生感觉学习生活不快乐,而要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不是易事,所以我把这一内容作为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交流讨论、自由辩论、寻找快乐宝藏以及“生活在线”的课后拓展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感悟生活的快乐。
针对学生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打击这一状况,把“怎样培养学生的受挫力”作为教学重点,教学中把学生的烦恼以案例形式呈现,通过讨论交流、心灵咖啡、对比名人事例、写回信等环节达到明理导行的作用。
初一学生不懂得时间的宝贵,体验不到时间对于生命价值的意义,所以通过设计学生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讨论交流,做生命计算题、与名人对比反思、制定合理作息时间表等环节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引导。
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情创设生活化情景。
依据“注重营造情景,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的理念,以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线,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教学方式。
以体验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贯穿教学始终,做到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个性得以充分展现。
二、教学反思:
1、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
我在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的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
根据学情创设小军同学不珍惜时间和李辉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等生动直观的生活化情景,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设计思想,使教学走进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并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如:“心灵咖啡”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同学们畅所欲言,掀起了教学活动的高潮。
但在上课中发现分析“珍惜时间让生命创造价值”这一环节时,运用鲁迅等名人事例不怎么贴切,距离学
生生活太远了,在以后教学中尽量树立校本资源的典型,或者用更好的方法把经典事例与学生的事例相衔接,使学生能产生情感上的震撼。
2、关注过程和方法,用多样化手段激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行为,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期间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和交流为主,如:采用问卷调查、自由辩论、生活在线的经验分享,算一算生命长度、心灵咖啡、感悟生命等环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的激情,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出现了激烈的辩论,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学习活动的高潮,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升华,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体验探究的教学情景,既增加知识的容量,又加快了课堂节奏,优化了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从网上自主收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视频、图片、音像等教学形式,将课堂要掌握的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感受、去体会,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对于新课标的把握难免有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以及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